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精選16篇)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精選16篇)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

新課程強調注重過程教學,但是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整個就是探究法則公式的課堂,本身設計的有例題和習題,但是在探究環節使用時間過多,從而導致訓練時間不夠。並且新課程強調探究性學習,但不是每節課都要進行探究,有些教師片面強調探究活動,不管是否必要,一節課安排十幾個探究活動,接二連三地組織相互討論,看起來學生都在主動地學習、探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仔細觀察一下便會發現,只有少數學生在探究、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少數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大多數學生在説笑、看熱鬧,活動完成以後.還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麼。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精選16篇)

有些問題一看就懂,一點就明,但有些教師為了體現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的理念,兜了很大個圈子,設計了探究活動,讓學生去觀察、猜想,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達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2

在中心學校組織的人人講“我最滿意的一節課”暨“金牌”教師評選活動中,我聽了本組每位教師的課,也參加了十幾次的評課活動。在相互交流與探討中,我學到了許多值得肯定的經驗,但是也有些地方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必須建立在以知識為載體的基礎上.沒有知識不可能形成能力,更談不上有創新精神。教學中,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都是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過程,都應受到重視。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有些教師對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不予關注,對數學定理、法則、公式等知識一帶而過,急忙轉入解題教學,認為只有通過解題這樣的能力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並且在教學中任意增加例習題的數量和難度,讓很多學生難以接受,這種片面強調能力訓練的做法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又使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理念關注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但並沒有要求教師在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條件下,任意加大例習題訓練的數量和難度,更沒有要求為培養能力和創新精神而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和動手操作來體驗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理解、掌握、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得到創新精神的培養。訓練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由淺人深,讓每個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都得到發展。

總之,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要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不能搞片面性和形式主義,要針對教學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真正的實效。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3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旁觀者,更不應該是局外人,而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片面強調合作交流,不論是否必要,每常課都讓學生合作交流好多次,從外表上看似乎很有實效,如果認真觀察和了解一下活動情況,就會發現有學生不能認真參與合作交流,甚至做與合作交流無關的事。有些學生逐漸養成了依賴他人,不願獨立思考的壞習慣.交流時只做一個聽者,而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這樣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得不償失。還有些教師,上課前沒有認真進行教學設計上課隨機讓學生合作學習,沒有針對性,有些交流討論的內容層次淺,沒有交流討論的價值。如果長期採取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既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又不利於學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勤於鑽研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4

1、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教材通過例7,用數方格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1/4圓的面積,再推出圓的面積,然後填寫表格,通過觀察數據,發現圓面積與它的半徑的關係,整個過程費時又費力,教學時出示例7的圖形,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估算圓的面積,從而發現圓的面積與半徑的關係,省時又省力,為本課重難點的掌握,贏得了時間。在推導出計算公式後,不急於進行例9的教學而讓學生做練一練中的題目,在學生掌握了圓面積計算公式後,再學習例9,解決實際問題,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重視動手操作,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當學生探究思維的火花被點燃時,教師巧妙地引導示範、演示,一步步深入挖掘學生的創造性,荷蘭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認為:數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關鍵的“化圓為方”環節中,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促使學生的思維由量變到質變,同時操作活動中又巧妙地利用學生的想象把分割過程無限細化,滲透極限思想。

3、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噴水器噴水、光盤、羊吃草問題都是學生常見的生活情境,通過把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學生既體驗到活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也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羊吃草問題,引發了學生對視而不見的生活現象的“數學思考”。同時羊吃草範圍的圓,看不見摸不着,需要學生想象力的參與,在練習層次上加深了一步。過早地解決實際問題,不利於學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5

1、對教材的反思。這是我進入國中的第一年,對新教材的認識比較膚淺,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一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

如七年級數學第一章《數學與我們同行》裏,老師講授的內容可謂微乎其微,基本都是學生自主發揮,這就是新課程的特點,讓學生討論、動腦、學會總結。老師只是引導學生思考,最後判斷、彙總學生結論正確與否的人。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在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面還需改進。

二、對學生的反思。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我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也許是有點快了,所以看到那些學生彷彿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現自己並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彷彿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

這就是我這麼些月來的最大感受。年輕就得付出代價,所以對學生得反思對於年輕教師來説就更關鍵了,掌握好學生得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着學生的成績。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6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複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複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積累英語好詞好句,積累英語難的題目,積累英語語法項目。對做完形填空等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期會考試畢竟不是期末考試,我還是有機會的。下一次考試,我要更努力,爭取不讓老師、家長和同學們失望。不讓自己失望。  對於老師,我希望老師不要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這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終究不如自己寫的好,自己寫才能真真與老師共同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此次考試總體來説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聞者傷心,見者流淚,慘不忍睹!試卷發下來的那一剎那間,我屏住了呼吸。面前兩個鮮紅顯眼的數字令我目瞪口呆。上帝啊,我的語文成績有了歷史性的突破!離及格只差那短短的一步之遙了。這個成績是空前的,可不知道是不是絕後的。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這是自食其。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古人云:風蕭蕭兮,易水寒。今我歎:考試結束兮,我玩完!亡羊補牢,無濟於事啊。想不到自認優秀的我如今也會落到這般田地。説到原因嘛,是多方面的。其一也是首要的當然是自己不知道努力,沒有持之以恆的刻苦精神。有的只是那三分鐘的熱度。這種種惡習是釀成失敗的主要原料。當然,古往今來,凡成大事,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融匯.幸運女神這次從我身旁俏然而逝,沒有得到她的青睞,又怎能不落到失敗的深淵呢?能爬多高,就能跌多深,我算體會到了。

拿起試卷一看,觸目驚心!那一個個錯叉好似一把把尖鋭無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該對的沒對,該會的不會。今晚即將上演家庭不定項式乒乓比賽,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或男女混合雙打。啊,吾命休矣!

小小的考試透露出我內心的那一份自滿,那一份狂傲。讓我知道自己在眾人之中是多麼渺小,多麼不堪一擊!這也算是對我一個小小的懲戒吧,為我敲響了警鐘,也提前給我打上了預防針。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失敗也許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證明不了什麼,它終究要成為歷史。我們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憑着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豐碩的收穫!

努力吧,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檢討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7

教學研究專家舒爾曼教授認為學科教學知識(pck)是“教師個人教學經驗、教師學科內容知識和教育學的特殊整合”,包含教師對學習者知識、課程知識、教學情境知識和教法知識等,是“用專業學科知識與教育學學科知識的綜合去理解特定單元教學如何組織、呈現以適應學生的不同興趣和能力”。格羅斯曼教授則認為學科教學知識(pck)由四部分組成:“關於學科教學目的知識、學生對某一主題理解和誤解的知識、課程和教材知識、特定主題教學策略和呈現的知識。”也就是説,教師學科知識(pck)是教師專業知識中最核心的知識,是最能區分學科專家與教育專家、高程度教師與低程度教師的知識。發展學科教學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

“課程和教材知識”是教師學科知識(pck)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努力發展關於教材研讀和使用的學科教學知識(pck)。作為教材的使用者,教師首先應該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度的研讀和理解。解讀“教材編寫了什麼”“教材為什麼這樣編寫”“教材這樣編寫對教學有什麼樣的啟示”,從而明確要“教什麼”;然後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對教學素材作出選擇,才能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

一、通讀教材,梳理基本結構,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明確教學基本定位。

讀懂教材是理清教學重難點、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的基礎,也是高質量教學設計、高水平課堂教學的前提。在研讀一節課教材時,可以先通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理清教學基本內容和基本目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通讀教材。

1、讀懂問題情境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教材注重通過主題情境來引出數學問題,展開教學過程。只有充分領會情境的設計意圖,才能挖掘它所藴涵的教學資源,使問題情境增值。

(1)讀懂問題情境中呈現的信息及關係。新教材中很多問題情境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其豐富的內涵有時會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把握。教師要善於分析主題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如數學信息與非數學信息,顯性信息與隱蔽信息等,並研究信息與信息之間的聯繫,挖掘教材主題情境中藴藏的豐富學習資源。

(2)讀懂問題情境中體現的知識點。數學的知識點是指概念、公式、性質、法則、定律等,讀懂教材時,要從主題情境中讀出基本的知識點,並從知識點的數學本質、表達形式、形成過程等,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思考。

(3)讀懂問題情境的展開過程。讀教材問題情境的展開過程,如現在很多內容採用的是“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通過教材呈現過程瞭解教材的知識結構,通過教材呈現方式思考對教學方式的啟示,思考教材內容的呈現結構與知識邏輯結構之間的關係,思考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學習過程,從而有效地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建模過程。

(4)讀懂問題情境中的提示語、留白。教材中常有值得思路、方法的提示語和指明關鍵知識的旁註,如“觀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麼發現?”“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比一比面的大小......”這些提示語或旁註,有點是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思路,有的是對學習難點進行點撥,有的是引導學生對結論、方法、規律等進行歸納與總結。教材中還經常會有一些“留白”,為學生的學習探索留下一定的空間。這些提示語或“留白”,既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對教師教學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教法提示,需要教師仔細揣摩。

2、讀懂習題

習題是數學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讀懂教材中的練習,關鍵要讀懂教材的內容與層次。首先教師要將習題都做一遍,理清每一道習題的功能和教學要求,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其次,理清練習的層次與內在聯繫。教材中的習題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基本題,與學生所學知識完全匹配,主要起鞏固新知的作用;二是變式題,在信息呈現、問題逆思考等方面變化,起到促進學生深化知識理解的作用;三是發展題,如探索實踐題、發展提高題、思維開拓題等,起到促進學生綜合和靈活應用知識等作用。教師研讀教材時要理清三類習題的分佈情況以及這些習題之間的關係,如理解變式題“變”在哪裏,拓展題“拓展點”是什麼等,還有思考使用方式和課時分配,從而有目的、有序地組織學生練習,鞏固、理解和內化知識,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最後,還要琢磨習題中藴涵的解決問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透過習題的練習功能看到習題的學習功能,從而將習題用足、用好,充分發揮其價值。

二、深度研讀,讀透教材,理解教材重點難點,把握教學核心內容。

在通讀教材,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及編寫意圖後,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進行“追問式”“聯繫性”“多視角”“延伸性”閲讀,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理清知識的縱橫聯繫,把握知識的重難點,把握教學核心內容。

1、開展“追問式”研讀,深究核心知識的數學本質,把握教材內隱的學習方式和數學思想方法。

在初步通讀教材後,教師要圍繞教材核心知識進行“追問式”閲讀,即圍繞教材核心知識追問自己幾個問題,促進對知識的數學本質的理解。如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公式法則的成立條件和適用範圍,教材內隱的學習方式和數學思想方法等。

2、開展“聯繫性”研讀,用整體聯繫的觀點研讀教材,把握知識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組成了一個縱橫交叉、緊密聯繫的知識網絡,很多知識的呈現都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研讀教材時,單元整體性閲讀和同一知識相關單元之間的聯繫性研讀顯得尤為重要,要有利於學生的後續學習,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能。

3、開展“多視角”研讀,善於從學生的角度把握教材,把握教學重點難點。

深度研讀教材時,教師要學會從“多視角”進行研讀,不僅要從“教師教”的角度解讀,還要從“學生學”的角度解讀,有時還要從“編寫者編”的角度解讀,也可以從教材對比的角度解讀。“教”是為了“學”,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角度研讀教材。可以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1)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是什麼?認知水平如何?提高本節內容的教學讓學生在那些方面獲得發展?

(2)學生有沒有與本節知識相關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況如何?

(3)本節知識對學生而言學習的困難時什麼?用什麼方法幫助學生理解?

(4)學生自己閲讀本節知識會產生哪些疑問?哪些內容自己能夠學會?哪些內容可以由同伴討論學會?哪些需要教師點撥引導甚至講解?

(5)學生喜歡怎樣的情境?學生喜歡怎樣的學習方式?通過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研讀,正確把握學生的現實起點,從而確定教學起點,理清教學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的基本策略。

總之,研讀教材是教師發展教材使用的學科教學知識(pck)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快車道”。只有認真研讀教材、感悟教材、領會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資源的深層價值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自己的教學預設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8

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自己在上課中講得井井有條,知識條分縷析十分透徹,演算透徹清晰,但結果是有不少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數學學習困難重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數教師都歸因於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很少發現是自己教學能力和素養導致而成。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的實質是師生雙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學校的過程。教師得知學生在數學學習很困難時,是否想到了可能教師自己對教材理解不夠,沒有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對教材內容層次沒有理清和教學方法不適呢?《數學課程標準》指導下,我們的數學教學目的是要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聽”到“懂”,再到“會”,最後到“通”。為此,教師必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批判性地考察自我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課堂教學效能,到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現就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反思教育觀念

新課標下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科學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數學非常重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但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有不少教師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這樣使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失去了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順利地建立數學概念,把握數學定義、定理和規律。

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時可以讓三個同學合作分別去畫出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這是學生會發現三條線為什麼會是一條線?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多種,為什麼“角邊邊”不能判定兩三角形全等?在學習鑲嵌時,可以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正六邊形可以,而正五邊形不可以?等等。

這樣教師不斷地設問,不斷地質疑,就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歸納各種各樣的數學規律,為下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教師必須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緊緊抓住主導和主體的關係,解決好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二、教師要反思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對課堂教學的整體規劃和預設,勾勒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益取向。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對當前的教學內容及其地位(概念的“解構”、思想方法的“析出”、相關知識的聯繫方式等),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教學目的,重點與難點,如何依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知識的邏輯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學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時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如何處理這些情況,設計哪些練習以鞏固新知識,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都應該有一定的思考和預設。教學設計的反思就是對這些思考和預設是否考慮到了。教學後,要對實際進程和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比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處及其原因,從而有效地改進教學。

三、教師要反思教學方法

教師教得好,本質上講是學生學得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否合乎學生實際呢?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有的教師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教師的講解並沒有很好地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認識上鴻溝問題。有的教師只是一味的設想按照自己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也許學生當時聽明白了,但往往是是而非,並沒有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

國中數學教學中,例習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概念類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教材中的例習題都是編者精心編制的,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它們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對培養學生智力、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等都有重要意義。

四、教師要反思學生學習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轉變數學學習方式,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國中學生年齡一般在十二至十六歲之間,正處生長髮育期,思想不成熟,行為不穩定,辦事情緒化,喜表露,易衝動,既有面見師長的羞澀,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習性。在數學學習上憑興趣,看心情,個性反映較為突出,有不少學生學習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他們往往又很難發現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妥。所以,教師就應該反思學生的學習方法,找一找哪些問題,並幫助他們努力改變不恰當的方法,使學生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總之,為學之道,必本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教學也是這個規律,只教不思就會成為教死書的教書匠,學生也得不到很好的受益。要想成為優秀的教師,只有一邊教書一邊總結,一邊教書一邊反思,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9

一、重視教學交流

一方面加強集體備課,一方面開拓校外交流。

抓好集體備課,實現學科備課組腦力資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備課

水平、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組內,我們一是做到課前討論交流,二是做到課後反思小結。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因此,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就成為教研活動的總目標。我們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碰頭説一説自己的教學進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備課中想到的好點子以及遇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關係……

好方法大家資源共享,難題困難大家一起解決。每個人上完課後都會找機會談談自己這節課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們有沒有什麼特別好或不好的反應;出現了哪些新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大家再商量着還有沒有更好的講解方式,以便讓還沒上這課的其他老師能吸取經驗,更好地把握教材,這是我們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別難以把握的問題,我們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請教。

有時設想的教學方法和現實的教學效果會有很大差異,這時我們會做一下教學實驗,就是大家討論一種認為比較可行的教學方式在某個班試講一次,上學期“變速自行車的學問”這一節課,大家在課前討論時都覺得這課很難上,什麼飛輪、鏈輪啊一些專有名詞我們先推了一輛自行車研究了一下,還是覺得怕學生不好理解,這時我們就集體備課由我先在四班試講,其他成員在後面聽,然後綜合學生們的反應、授課老師的自我評課、聽課老師們的意見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師再上時,爭取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樣的教學實驗我們做的很多,效果還不錯,大家都覺得收益非淺。

在校外我們也不放過任何一次教研活動的機會,特別是聽、評公開課這樣的機會。我們還與其他學校保持着教研交流。我們和武珞路中學、東亭學校、二十五中的數學備課組長建立了聯繫,方便大家有問題一起研究。特別是在期終複習時,我們交流得更加頻繁。

課外還利用同學、朋友的關係經常與潭秋中學、糧道街中學、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學、張家灣中學的同頭數學老師進行討論交流,交換備課資料。經過交流很容易發現我們的差距,從而儘快地彌補我們疏忽的東西;經過交流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

二、團結互助、高效合作

我們備課組的幾名成員雖然性格相投,但也各有特點。針對各人強項、辦事風格,合理地分配工作方可產生最大的合力。比如每次出測試卷時都會經過這樣一個程序:先討論測試目的、出題範圍、測試時間,再分工負責:編題的、上網查詢資料的、畫圖的、謄寫的、打印的各司其責,很快一份凝聚集體智慧的試卷便出爐了。像這次出期會考試試卷就是我們先集體討論,再由韓慧、楊蘭和我各自獨立出一套試題,由諶非從中挑選、整理出最後的定稿。這樣我們四個人一些好的想法都在這份試卷中體現了。

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藉助教具的地方,大家也是共同精心準備,然後再資源共享。説到這裏想起一件讓我很感動的小事。前段時間我們要學習討論截一個圓柱體會得到哪些平面圖形。準備了一些圓柱體形狀的喝水杯子,裏面裝着部分水,水面就可以看作截面,來幫助學生理解。那天我臨時改講家庭作業。

上課了,韓慧見我沒拿那些水杯教具,急得她以為我忘了拿,趕忙送到我班上來了。那一刻我心中的感動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試想有着這麼一羣好的夥伴們,還有什麼工作開展不好呢?

我們也有為了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分歧而爭論不讓的時候,但每當意見統一時大家一定都會會心一笑,拍拍肩説“好,就這麼統一啦。”我們還打破班級界限,面向全年級學生,不分彼此。比如,有時侯諶非要留人補差,我們會讓其他幾個班上也需要補差的學生到二班教室去跟着聽。我還記得為了給一個學習嚴重困難的女生補差,我們是輪番上陣講解。我們四位成員就像分子一樣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羣策羣力,奮發進取。

在教學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儘管我們在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喜歡數學、主動學習數學,但時下的學生厭學情緒很濃,而且由於他們在國小沒有接觸過新課標的教材,現在風格大變的教學內容讓他們有些無所適從,理解不了,甚至有的學生連求利息税、收入所得税或比較幾種不同上網費用等這類計算題的題目都讀不懂。而且學生間的層次拉得很大,一羣后進生的教學成為一個難點。

怎樣縮小差距,讓每個學生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些都成為我們工作的瓶頸。不過我們相信事在人為,沒有跨不過的坎,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在領導和老師們的幫助下,一定可以攜手走過數學的沼澤,到達了一片數學的綠洲。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複雜性,而且越來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應變辦法。因此,教師只有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學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

充分利用本校資源,發揮學校教師集體的智慧,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並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這是身為教師者工作、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0

在我參加骨幹教師學習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價格是課桌價格的5/7,椅子的價格是多少?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用多種方法算出了椅子的價格為20元。正當教師準備小結時,有學生提出椅子的價格可能是10元、5元……這時,教師不耐煩地用“別瞎猜”打斷了學生的思路。課後學生説,假如一張桌子配兩張椅子或三四張椅子,那麼,椅子的價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過對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1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何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擔任國中數學教學工作,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會考熱點和會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對會考的研究不夠,對會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瞭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會考的把關者,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會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國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裏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教師要加以選擇,並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做基礎知識練習,讓學生走出題海。關於閲讀理解,現在出題內容越來越接近生活,因此,學生複習時應加強練習,廣泛接觸各種題型,拓展知識面,同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可減少會考時的答題失誤。

總之,會考數學複習階段非常重要,複習可以查漏補缺,能使知識達到系統、全面。雖然我們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數學課堂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數學發展和輕鬆面對會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猜你感興趣的國中數學教師教學案例反思相關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2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數學竟然還到90,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儘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着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檢討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3

一、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解釋某些數學知識的產生及發展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其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

國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而“歸納”是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很重要的一塊,“操作猜想”這一形式對培養學生的歸納思想與能力所起的作用更是妙不言。例如講a:b:c=7:5:3,可設a=7k,b=5k,c=3k,但是學生不懂,設a=3k,c=7k,我舉例:父親:哥哥:妹妹=7:5:3,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引用生活中的數學實例,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能滿足學生對外界新穎事物的心理需求,使學生感到好奇和興奮,同時,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的思考過程具體化、形象化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慾望,例如講反比例函數:80條魚,2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40條,4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20條,8只貓吃,平均每隻貓吃10條,x只貓吃, 平均每隻貓吃y條,y就是x的反比例函數。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4

期會考試已經結束,為了總結經驗,修正不足,以利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現對本次考試做以下總結:

本次數學考試題目能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和動手操作方面考查了學生的雙基、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説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平均分90分,及格率98%,優秀率86%。在這次考試中,大多數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基本掌握。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思維不夠靈活,不夠嚴密,考試時的心理素質不大好,成績也不夠理想。整張試卷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滲透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考查。有些題雖然很容易,但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細心、認真審題的習慣,也很容易出錯。例如,口算不夠熟練,運算符號看錯導致失分;解決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部分學生缺少一定的分析能力,看不出題中隱藏的干擾條件,今後應加大解決問題的教學力度,着重對班裏的中等生以及後進生在如何分析信息和問題上多加以指導。

改進措施:

1、加強口算訓練,培養學生做計算題的正確率。

2、圍繞知識點多設計各種類型的練習,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認真指導學生閲讀應用題,能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給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把好單元檢測關,及時查漏補缺,彌補不足。

5、加強檢查對錯的習慣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檢討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5

從多次考試中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許多學生對於比較基本的題目的掌握具有很大的問題,對於一些常見的題目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錯誤,平時教學中總感到這些簡單的問題不需要再多強調,但事實上卻是問題嚴重之處,看來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進一步落實學生練習的反饋與矯正。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數學作業本必須及時上交,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及時設法解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訂正的作用,將反饋與矯正要落到實處,切實抓好當天瞭解、當天解決、矯正到位,也就是説反饋要適時,矯正要到位。另外我們還應注意反饋來的信息是否真實,矯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為反饋的信息虛假或不全真實,那麼我們就發現不了問題,就不能全面地瞭解學生的情況,也就不會採取及時、正確的矯正措施。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反饋矯正的及時性。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積極動口、動手。可利用提問或板演等多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一般我們應把提問、解答、講評、改錯緊密的結合為一體,不要把講評和改錯拖得太長。最好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及時反饋在一日為好。

二、注意反饋矯正的準確性。

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積極熱情地幫他們釋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師長的温暖,嘗試到因積極與老師配合、真實地提供信息而嚐到學習進步的甜頭。

三、注意反饋矯正的靈活性。

我們在教學中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反饋矯正形式。咳提前設計矯正方案,也可預測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在獲取信息後,認真分析其問題的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矯正方案。在作業的檢查過程中,要求進一步落實學生是否存在抄作業現象,是否認真訂正作業。總之,反饋矯正一定要落在實處。

我們要主動輔導,及時令其矯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當然,如果我們只強調學生的主動和自覺,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動和自覺,結果也會不如人意。

四、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追求平等、合作、對話的師生關係。在數學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數學活動的教學,不斷完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從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從中認識到學習的樂趣。

五、營造平等融洽、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如何創造出一種無拘無束、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真正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學期我除了完成教材內容以外,要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補習學生基礎知識及拓寬優秀生知識面上。儘量從學生實際出發,瞭解學生,研究學生,尊重他們的想法,承認他們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每一堂課都煥發出活力,以此降低學困率,提高優秀率。

總之,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學質量,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要在“努力”二字上下功夫。教師們常説的一句話是:“功夫不負苦心人”,“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收穫”。讀書是這樣,教書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凡是教了多年書的老教師都這樣認為,“成績是苦幹出來的,學生是磨練出來的”。所以,要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做“拼命三郎”,有首歌詞不是説“愛拼才會贏”嘛。也不是説,只要蠻幹就會出好成績,當然,苦幹還要加巧幹才行。我想巧幹除了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手段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探索出一種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方式。

國中數學課堂反思 篇16

我有幸參加了本市舉行的市國中數學優質課評選活動,傾聽了二十五節觀摩課和二十六節説課,歷時四天,本次學習使我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全面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大形勢下,只有向教改要效率,充分利用好課堂每一分鐘,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使學生能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進而感受生活數學之美。現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教學過程精緻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都能盡力做到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度、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使教學向理論聯繫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繫實際的試題,聯繫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在這些公開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心的對學生進行適時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評價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活動經驗,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學習,找出教育教學中找到各方面與別人的差距,積極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為我們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4gjm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