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書信 >檢討書 >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精選20篇)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

《草原上》是三年級的教學內容,是第五冊教材中唯一一個弘揚民族音樂的單元。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精選20篇)

教學設計上,我主要根據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進行了綜合的設計。教學過程仍以歌舞、伴奏為主要的體驗音樂的方法,但在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上,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那就是改變傳統的聽唱學習方式,初次嘗試由視唱入手,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填詞演唱。

時間證明,我的嘗試是成功的。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出色地完成歌曲的自主學習任務。這樣做的好處很多,比如可以使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增強,視唱旋律的能力提高,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而這些也正是我嘗試這種教學方法的最終目的。

對於剛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種方法是有很大難度的,而我的大膽嘗試,另一方面體現的世我對學生的透徹的瞭解。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所以備課中我既要備教材,更要備教學生。我的方法學生是否有能力完成?要完成這個環節,還要針對學生的哪些技能進行特殊訓練?一次次的定案,一次次地推翻,在反覆的斟酌中,我決定剛剛的學習方法,也形成了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這節課還有一個亮點是,體驗音樂的環節。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蒙古族音樂、舞蹈的魅力,我首先借助多媒體把一段蒙古民族特有的舞蹈——筷子舞展示在學生面前。視與聽的結合,營造了強大的震撼力,激起學生隨歌起舞的情感。這時拿出我自費為他們準備的筷子,邊講解邊示範,很快地把他們引入音樂,變身為驕傲自豪的蒙古族小牧民。在感受音樂帶給自己快樂同時,進一步瞭解了蒙古族舞蹈,從而為民族音樂感到自豪。

本節課的不足是學生在用不同方式表現音樂的時候,總是忽視自己的唱,使得歌曲教學課中唱的不突出。分析原因,是學生年齡較小。主應力分佈不均,顧此失彼了。還有就是新學歌曲,唱我的熟練度還不夠。從這也看出一個優點,那就是這節課的教學是真實的。

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多運用這樣或類似的方法,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形成好的學習習慣,促成更強的學習音樂的能力。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2

三年級音樂第六單元《紅星歌》,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演唱《紅星歌》,對學生進行革命史教育,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共產主義接班人的遠大理想。感受歌曲進行曲的音樂風格及重音記號的效果。

通過反思試講時的不足之處,我及時與同事們探討、研究,接受指導,在備課時,我重新思考解決本課重、難點的方式,把教學環節設計得更加嚴密、順暢、層層深入。 ( 勵志天下 )

我將用動作感受進行曲雄壯的風格這一難點設計在學習歌曲之前。在介紹了影片背景後,我請學生觀看影片片段,提問:你體會到什麼情緒和心情?誰能模仿潘冬子特別自豪的樣子。學生舉手談出對影片片段及音樂的感受。我進一步指導説:他走在紅軍的隊伍中步伐很堅定。我們也跟隨着潘冬子走上革命的征途吧。學生通過理解影片內容,跟隨着影片音樂整齊地踏步,更深入地理解影片內容,更深刻地體會出歌曲堅定有力的進行曲風格。

在學唱解決樂句難點部分,我請學生體會旋律線的不同,然後聽老師完整演唱歌譜,在難點樂句處舉手表示,目的是 讓學生鍛鍊識譜能力。學生找到難點樂句舉手表示,並且跟隨着老師一起演唱,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難點樂句的印象。採用師生接唱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難點樂句,學生對於難點樂句的把握更加充分,演唱效果較好。在演唱處理學習重音記號時還是採用的對比演唱的方法,學生演唱效果較好。我還設計了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邊踏步邊演唱,目的是讓學生從堅定的步伐中感受歌曲的情緒,從而加深對歌曲的理解,也是對前面內容的鞏固練習。

最後,我對學生進行了爭當祖國建設接班人的思想教育。我説:同學們,潘冬子為了革命勝利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是革命鬥爭中的一顆紅星。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時代,在我們身邊也有一顆顆祖國建設的紅星。我出示了宇航員、奧運冠軍、交通警察、建築工人、醫生的圖片,讓學生理解紅星的精神實質,最後我讓他們把目光轉向了身邊聽課的老師,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師辛勤教育他們,老師是祖國建設的紅星。我請學生向老師們敬隊禮,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於老師的敬愛之情。更讓學生理解了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跟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為祖國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鑽研教材、設計好教學環節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時反思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3

這是一則關於生活話題的口語交際,要求學生圍繞“廣告”話題練習説話。廣告對於大家來説實在太熟悉不過了。因此,孩子們在交際的過程中滔滔不絕,話如泉湧,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口語交際課的目的是人人蔘與,提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一上課我就讓學生先交流課前收集的經典廣告語,學生都很積極。接着讓學生説説廣告語的語言特點,學生總結出了:有趣、簡潔、要説出商品的特點、適當使用修辭(誇張等),最後我讓學生親自操作,為商品設計廣告,學生的興趣比較高。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僅僅是對小數的一個初步認識,結合“買文具”這樣一個具體的情境,以現實生活用錢(“元、角、分”)為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小數的概念,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而理解小數的意義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本節的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聯繫生活情境買文具,認識商品的標價牌,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

“買東西”是學生都有的生活經歷,讀懂商品的標價牌又是購物所必須的一項技能。教學中我創設生活情境買文具,通過看懂商品的標價,在付錢給商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我們通常用幾元幾角幾分來表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現在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建立元角分與小數一一對應的聯繫。

2、設計同桌遊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人説小數,另一人説是幾元幾角幾分,然後再交換進行,這樣既鞏固了小數與元角分的互相轉化,也加深了對小數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3、初步認識小數後再與整數進行比較,建立小數的概念。什麼樣的數是小數?讓學生觀察標價牌上的小數與以前學的整數有什麼不同?學生説多了一個點,教師此時説明這個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把小數分成兩部分,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接着探討小數與元角分的關係,從形式上來講,小數都有小數點,從理論上小數由三部分組成“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認識了這些就可以來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小數。比如後來的“5.0”是小數還是整數。由於5.0有小數點,因此5.0應該就是小數。

3、讀、寫小數。通過“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先讓學生們自己讀一讀,然後老師講解,,整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讀法一樣,小數部分的讀法象電話號碼那樣讀,是幾讀幾,小數點讀作點,。

4、加強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帶有元角分的數的相互改寫。本環節利用主題圖讓學生試寫,然後引導學生歸納方法。

5、重視對學生的評價,儘量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總之,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自我感覺程序較為清晰,一環扣一環,每一步教學目標明確,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還不錯。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5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演唱《紅星歌》,在聽、看、講、做、唱、演、舞等音樂活動中來體會樂曲的風格和情緒,由於這首歌出自兒童電影《閃閃的紅星》,歌曲又琅琅上口,耳熟能詳,學生都能唱出主旋律,但要真正理解這首歌的內涵,體會這首歌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所表現出的革命感情,感受歌曲所表現的自豪、積極向上的情緒,對三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而學生在欣賞課上又往往因為歌曲太熟悉而缺乏興趣,因而不願意去集中注意力去深化理解,針對這一情況,我將單一的教學內容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表現形式,使枯燥的欣賞課變得生動而有趣,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看來,在課改教學中,只要大膽嘗試,做個有心人,會澆開校園更多的音樂之花,但在這節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期待着老師對這節課提出更多的寶貴意見。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6

一、教材簡説:《檢閲》這篇課文講述了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遊行檢閲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遊行時,他們的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後細緻描述了兩個場景,即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閲,商量怎麼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和國慶節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閲時的情景。

我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結合學生的回答,再引導學生去發現,課文講了關於檢閲的哪幾件事?學生很聰明,馬上概括出了檢閲前的準備和檢閲時的情景。於是,我指導學生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第1—9自然段講了檢閲前的準備,第10—16自然段講了檢閲時的情景。

二、剖析“棘手”:

在第一大部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來讀讀,再進行質疑,很多孩子對“棘手”一詞不明白,所以我就從“棘手”切入,展開教學。

首先解決什麼是“棘手”?有學生説是“難辦”,也有學生説是“麻煩”。接着,我便問學生:“讓兒童隊員們棘手的事是什麼呢?”話題便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遊行檢閲時博萊克怎麼辦?”然後,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誰都不願意第一個開口呢?學生都很會想,有的説:“因為他們怕説出來後,會傷博萊克的心。”有的説:“假如叫博萊克不參加吧,有點不好意思説,讓他參加吧,又怕他會影響整個兒童隊。”有的説:“就算讓他參加,但是把他安排在哪兒呢?安排在前面會影響大家,放在中間或最後,又怕博萊克不高興,真的很為難。”有的説:“他們其實也想讓博萊克參加的,因為雖然他的左腿截肢了,但他們畢竟在一起很長時間了,都已經成為好朋友了。”……真是眾説紛紜,説出了兒童隊員們的左右為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這真是一件難辦的事,麻煩的事,棘手的事。

隨着討論的深入,學生們也漸漸地進入了情境,覺得“博萊克的問題”真的很“棘手”,讓他參加吧,怕影響整個團隊,不讓他參加吧,又怕傷了博萊克的心。就這樣,“博萊克”這個人物形象慢慢地躍出了書本,呈現在大家面前。他成了討論的焦點,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始終緊緊扣住“博萊克”,通過適當的想像,使這個人物形象逐漸地豐滿起來。

三、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博萊克:

當博萊克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時,我順勢問道:“大家有着那麼多的想法,那麼坐在一邊的博萊克呢?他的心裏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學生們説道:博萊克覺得很傷心,因為別人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而他好像成了大家的包袱似的;博萊克其實很想參加檢閲的,畢竟這是一年才有一次的好事,假如今年輪不到的話,就又要等上一年了;他也很矛盾,因為他想是想參加的,但又怕自己的腿有問題,到時拖累大家怎麼辦;他覺得很難過,因為那天還可以看到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呢;他也有點不想參加了,怕自己的腿會讓人笑話……學生們從各個角度猜測了博萊克的心理,從而使一個傷心、矛盾、沮喪的博萊克出現在大家面前,感受着他的無奈和難過,以及想要參加的迫切心理。

接着,當隊長宣佈要讓博萊克參加,而且還要安排在第一排的時候,而別的隊員也大聲地贊同時,博萊克又是怎樣的呢?此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説“他非常的高興,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有的説“他從原先的陰雲密佈,變成了現在心情很好的陽光燦爛”,有的説“他心中暗暗下着決心,一定不要給大家丟臉”,還有的説“他非常感激大家,激動得都説不出話來了”……

“隊列訓練開始了,此時的博萊克又是怎麼做的呢?”學生馬上結合博萊克自身的特點,展開了合理的想像,説:別人休息的時候,博萊克沒有休息;他可能很多次地摔倒,再爬起來,甚至連枴杖也不知摔斷了幾根;到了晚上,大家都睡覺了,休息了,可是博萊克還在繼續地練着,練着;為了能和大家的步調一致,博萊克一遍一遍地練着,不斷地摔倒再爬起來,爬起來再摔倒,但他卻沒有哭;他有可能摔得皮都擦掉了,有些地方還可能流血了……學生們想像着博萊克那艱苦的訓練,因為他拄着枴杖,所以他的行動是那樣的不方便,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別人的好幾倍呢。

經過了艱苦的將近4個月的訓練後,博萊克終於盼來了檢閲的那一天,大家看看他是怎樣走的呢?學生從圖中看到了“他抬頭挺胸,大踏步地走着,與別的孩子沒什麼兩樣”,從課文中找到了“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着大眼睛望着檢閲台”。對於博萊克,大家談到了他的自信,他做的有多棒等。此時此刻,我們再來談博萊克的心情,學生們説道:他非常的自豪,因為他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參加檢閲儀式了;他很激動,因為有那麼多人看着他,這是多麼光榮的事啊;他很慶幸,因為自己的刻苦訓練,現在沒有給兒童隊抹黑,還得到了大家的稱讚;他很自信,因為他能走得很別的孩子沒什麼兩樣,假如別人不看見他的枴杖的話,絕對想不到他是一個殘疾人。

就這樣,學生們一步一步成功地把博萊克這個人物形象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大家討論時他的忐忑→知道能參加時的激動→訓練時的刻苦和毅力→檢閲時的自信和出色。也正是從這樣的想像説話中,學生悟出了博萊克的自強不息、堅強的毅力、自信,勇於向生活發起挑戰。同時也悟出了兒童隊員對殘疾人的尊重和關心、照顧,他們都有着一個美好而又善良的心靈。

博萊克的成功塑造,使得課堂跌宕起伏,學生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道理,特別是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學生,勇於挑戰困難,並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兩節課下來,自認為在對博萊克這個人物的塑造上成功的,並且通過博萊克讓學生感受到了其他兒童隊員如金子般美好的心靈。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7

語文教學要追求綜合效應,口語交際課屬於語文課的一種,也應追求綜合效應。口語交際訓練要立足課堂,注重示範引路,為學生搭建平台,強化實踐,對學生進行聽、説、讀、寫的綜合訓練。這節課圍繞口語交際課的特點注重雙向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動態的,生活化的,實用化的與人交際中自然就培養起來了。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就能在口語交際課的訓練中發揮最大的綜合效應。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8

從體驗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我悟出了這樣的道理:設計體驗活動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想:

1、讓學生現實生活情境中親身體驗,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求知慾,讓他們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增長科學探究能力。

2、要利用兒童常見而在現實生活中被忽視的活動引導體驗,幫助學生更細緻地關心生活。

3、注重啟發引導,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及環保知識。

在收穫的同時,也有失敗,我在教學之後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不足。

1、對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可以讓學生課前去觀察,收集信息,學生學習興趣會更好。比如,在這課教學之前,我如果讓學生去調查一下家鄉的飲用水情況,也許就會有學生髮現有的水源被污染了,意識到要保護水,讓孩子親身體驗,比教師在課堂上講述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2、在導入設計時,不但要讓學生感興趣,重要的是教師的設計要能真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學習,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教師應對教材深入理解和挖掘,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教學。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9

科學課應精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讓他們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增長科學探究能力。這節課我設計了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基於科學,探討真實世界——走出課堂,融入現實社會的教學模式。

首先通過觀看一組地球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並採用畫一畫的方式使學生初步感受地球是個水球。學生雖然知道水的大致分佈,但並不清楚這些水的特點,利用課件播放水的相關資料,不僅讓他們感受到水體的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而且初步建立鹹水和淡水的概念。

接着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的缺乏,這是本課的重難點。如何讓學生比較深刻的感受淡水資源的匱乏,我設計了一個體驗活動,我讓學生用杯子裝一杯水代表地球的水,再用湯匙舀一湯匙的水代表淡水的總量,用滴管滴一滴水代表淡水資源,這一滴可以利用的淡水還被不同程度的污染了。讓學生的感受更深刻,使學生強烈地意識到浪費水真的很可怕。

第三塊是讓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收集的水的污染和浪費現象的相關資料,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讓他們的印象更深刻。通過對水污染危害的瞭解,更感受到了人類這些行為的愚蠢。

最後通過體驗節水的必要性,播放視屏:最後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節水的重要性,並指導學生設計節水廣告語,做成宣傳牌,走出課堂,融入現實社會。隨着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趨勢,開展實踐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參與社會的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開展這類活動,是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0

一、《趙州橋》這篇課文現在是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但是在老教材中也是一篇重點課文,所以,課堂上我特別對課文的分析,而放鬆了學生課文朗讀的訓練,結果在課堂上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我讓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師的提問時,有好幾個學生在朗讀句子時是疙疙瘩瘩,完全是在朗讀詞語和字了,缺少課文語句的連貫朗讀的美感,反覆提醒也是效果甚微。沒有辦法自己領讀課文,效果是有了,可是課堂上所花的時間就變得長了學多,以至後來對課文的拓展延伸變得有些走過場了。

二、學生的理解能力差。課文中重點圍繞着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來寫。作者為了突出橋的堅固雄偉,重點又從橋的設計入手來描寫,可是在課文中學生對“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中的這種“設計”指哪種設計又是找不到點了回答,我只有憑藉自己那點蹩腳的繪畫功夫,在黑板上畫下了趙州橋的平面圖形,讓學生從圖上和古代的一些橋相比較,總算是知道了這種設計只的是,“趙州橋不但自身設計的時候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還特別之處是大橋洞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通過比較尋找,學生才真正理解了這種設計指的是那種設計,進一步解決了為什麼是“創舉”這個問題。

應該説,這篇課文沒有什麼特別難的地方,可是課堂上所花的時間卻遠遠超過我自己課堂上的預設時間,歸根結底,一是自己沒有課前抽查好學生的朗讀,課堂上也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朗讀;二是高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而導致二課時可以結束的課,現在要花三課時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通過今天的教學,我也提醒自己,在課前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真正理解“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意思。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1

短短的學期教學工作快結束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期中,我感觸較多,現將本學期自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級數學,許多使用過這套教材的教師都普遍認為:教材較難,不好把握。但這對於我來説,剛好是一個不錯的挑戰。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也十分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年、月、日的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以及可能性與數學廣角。其中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又是本期的難點。

教學之前,我充分的備好課,同時我深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而備好課重要的一點是要備學生,由於接手本班瞭解到學生的整體成績一般化,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礎知識的傳授作為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也為優秀的學生作好“能量”的儲備。

教學之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願意學習數學,比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利用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摺,畫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對待優生,我充分讓他們吸飽、吃夠;對待中等生,我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潛力、表達潛力等;個性是對待差生學習用心性不較高,我更加的重視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

教學之後,我基本做到每課後立即反思,每單元反思,及時總結自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後面的教學中發揮優點,克服不足,同時,用心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的優秀經驗,聽他們的課,有什麼教學中的困惑去請教他們。經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有所加強,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基本會用心主動的學習。

由於經驗的缺乏,在教學工作中仍會有許多不足,感覺時光少、任務重,對待差生的輔導仍有待加深,課堂40分鐘的效率不夠高,小組合作仍有待加強,沒有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個別學困生缺乏與他人的合作的意識等。

在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必須克服我的不足,關心每一位學生,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羣眾中用心參與,主動學習數學,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2

《西門豹》是三年級第二學期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紳藉口河伯娶媳婦欺騙老百姓,他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不治 其人之身,不動聲色地懲治了官紳和巫婆,用事實教育了老百姓,破除了封建迷信,從而發動百姓開鑿渠道,引水入田,徹底改變了鄴的面貌。這一課分三課時教學。第一課時:讓學生了解西門豹在歷史上的影響,初步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感悟課文1---9自然段,主要解決西門豹向老大爺瞭解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分兩步進行,一是讓學生找找西門豹問了老大爺哪幾個問題,讓學生同桌讀讀兩人對話,討論從對話中瞭解了哪些情況。第二課時:感悟課文10---15自然段,瞭解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巧妙所在。理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第三課時:學習課文最後一段,朗讀課文,總結,從而認識西門豹這個人物,完成相關作業。教學重點: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懲治巫婆、官紳破除迷信。教學難點:理解西門豹辦法妙在哪裏。

第二課時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西門豹採用將計就計的辦法,他為什麼要這樣説,這樣做。這一課時先試教了兩個班,試教時,先劃出文中西門豹的原話,從對西門豹的原話的感悟中引導學生體會西門豹只是找個理由讓巫婆去告訴河伯,實際上想淹死她,目的是要懲辦巫婆和官紳。試教時,發現課堂上對句子分析了半天,繞着圈子讓學生領會,但其實學生很快能看出來西門豹是想懲治惡人的。因此教學時採用直奔主題的方法。分三個步驟:

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西門豹大人一起到鄴地,看看那裏的情形是怎麼樣的, (田地荒蕪,人煙稀少)西門豹通過調查,瞭解了哪些真相。可是他並不馬上採取行動,而是説: “這樣説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讀到這兒,你有什麼問題呢?抓住學生提出的主要問題:西門豹真的是來送送新娘的嗎?展開新課的教學。

1、學習第二部分(10—15段)

讓我們也來湊溱熱鬧,請你看一看,到現場來的都有哪些人呢,請讀一讀,找一找都有些什麼人?老百姓是來做什麼的?西門豹真的來了,他來的目的是什麼?引導學生讀課文,從課文中找一找根據,讓學生自己感悟西門豹説的話。從而理解西門豹所説的送送新娘其實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從西門豹站了很久,等了一會兒等動作以及官紳的因極度害怕而磕頭不止的描寫中感悟到他是想這樣的方式,揭穿巫婆和官紳,用事實讓老百姓知道根本沒有河伯娶媳婦的事。再結合課文插圖想象説話:當時漳河邊上有許多人,有小孩、村婦、那位老大爺、官紳等,他們看到這個場面會説些什麼呢?仔細觀察畫面,結合課文,展開想象,詳細描述一下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最後讀西門豹的話討論他為什麼不懲治其他的官紳呢?體會西門豹嚴懲首惡,區別對待以達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3、最後再回討論主題:西門豹借送新娘實際上做了什麼?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裏?從而領悟西門豹的聰明機智。

在讓學生説到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動作中,問了一個問題:從西門豹的哪個動作你也看出西門豹將計就計,提問不太明確。學生想象説話重點説了人物的語言,也説到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但動作和神態的描述不夠生動。引導學生從動作和神態方面展開一些可能説得更具體形象。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3

秋去春來,短短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又結束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期中,我感觸較多,現將本學期自我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級,許多使用過這套教材的教師都普遍認為:教材較難,不好把握。但這對於我來説,剛好是一個不錯的挑戰。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也十分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旋轉與平移、方向與位置、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年、月、日的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以及統計初步與不確定現象。其中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又是本期的又一難點。

教學之前,我充分的備好課,同時我深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而備好課重要的一點是要備學生,由於接手本班瞭解到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差,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礎知識的傳授作為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也為優秀的學生作好“能量”的儲備。

教學之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願意學習數學,比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利用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摺,畫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對待優生,我充分讓他們吸飽、吃夠;對待中等生,我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潛力、表達潛力等;個性是對待差生學習用心性不較高,我更加的重視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

教學之後,我基本做到每課後立即反思,每單元反思,及時總結自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後面的教學中發揮優點,克服不足,同時,用心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的優秀經驗,聽他們的課,有什麼教學中的困惑去請教他們。經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有所加強,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基本會用心主動的學習。

由於經驗的缺乏,在教學工作中仍會有許多不足,感覺時光“少”、任務重,對待差生的輔導仍有待加深,課堂40分鐘的效率不夠高,小組合作仍有待加強,沒有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個別差生缺乏與他人的合作的意識等。

在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必須克服我的不足,關心每一位學生,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羣眾中用心參與,主動學習數學,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4

1、用直觀教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説環境。

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除教師製作直觀教具外,我發動學生自己製作教具、學具。如剛開始學字母時,就可讓學生作字母卡片,以便進行同桌、分組、找朋友等多種形式的聽説訓練。單詞教學、對話教學等都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圖片卡、單詞卡、句型卡或頭飾、道具。這樣安排不僅有利於師生進行聽説訓練,而且也能促使學生動腦動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效果非常好。

2、扮演角色,進行會話,發揮學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實的情景中靈活的運用英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應體現它的交際功能;我一貫認為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所以充分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師生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運用所學的內容自編自演談話內容。這樣學生活學活用了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領讀時聲音、語調都帶有感情色彩,把各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也讓學生在表演時拿出自制頭飾之類的簡單道具,並模仿原聲帶中的語音、語調,帶有逼真表情和貼切的動作,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另外我經常在課堂上把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台變成舞台,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或師生共同表演。儘量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按設定的情景結構演出來,做到聲情結合,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説機會。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興趣特濃,走在校園裏,走在馬路上碰到我就主動用英語和我對話。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5

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聽、説、讀、寫訓練內容,通過聽聽、説説、唱唱、做做,先培養語感,培養興趣,然後進入字母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讓知識中獲得成功感。我是一位從教八年之久的英語教師,從國中到國小親自目睹了新課改帶給我們老師、學生的巨大變化和無窮的益處。在我帶第二輪三年級教材之後的今天,有了許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

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班級人數較多的情況下,老師難以掌控課堂,利用多媒體教學能為學生創造學習運用語言的環境,使教學有聲有色,在教學Unit3Readastory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小貓找媽媽》,動畫生動而逼真,小朋友非常喜歡,小貓在找的過程中,遇見了zebra.以此學習新單詞zebra,看見老鼠動畫時,我讓小朋友對老鼠進行描述——ilislong.I’mamouse.這樣鍛鍊了小朋友的英語説話能力。2.對教學中的一點改進。

我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建立了課外活動小組,象學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遊戲,猜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此外,我還聯合其他英語教師組織開展了三至六年級趣味英語知識競賽,將一些奧運知識、日常生活知識,腦筋急轉彎題,課文中學過的一些改錯題、數字認知題目變換成“醫生診斷題”“用英語算數學題”等讓學生感興趣的題讓他們參與競答,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6

《紅色的畫》是人美版三年級第6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着重介紹色彩知識。色彩知識在國小階段是一項系列知識,有三原色、三間色、對比色等,這些都是以原色為基礎。學生對於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論知識,並準確運用色彩來表達情感,有一定難度。為了避免把此課上成單純的色彩知識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在課前就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紅色的運用,收集紅色的物品;在課堂中又引導學生以欣賞、觀察、分析、表現等學習方法去感受和運用紅色。關注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共同合作。體驗求知的樂趣。

我啟發學生,我們通常在什麼樣的場面用到紅色?為什麼呢?紅色給人什麼樣的感受?教材中喜慶的場面使學生瞬間融入到那熱烈的氛圍中,就不難理解紅色是中國人傳統喜慶的顏色和所藴含的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的寓意。接着又讓學生欣賞感受繪畫大師的作品,進一步感受紅色的色彩美感,樹立生活美術的理念。

針對“如何利用深淺不同的紅色,使畫面有層次,主體突出”這一難點,我利用讓學生在油畫棒中尋找紅色系列的顏色,來啟發他們理解深淺、純度不同的紅色,而後又通過讓學生欣賞自己的範作來體會如何運用的繪畫實踐中去。

這次的範畫,我準備了兩幅。一幅畫了兩個大草莓,一個塗了顏色,一個只勾了線。那個塗了顏色的大草莓特別顯眼——很大、很鮮豔——讓人有垂涎欲滴的視覺效果。範畫出現在學生們眼前,他們都驚異地説好像真的草莓。我把用來給草莓土色的幾種顏色分表找出來,並在別的紙上簡單示範塗色方法,他們似乎突然發現塗色的神奇效果,都躍躍欲試了。就連平時不願勾線、不願塗色的學生,也滿懷熱情地嘗試起來。

另一幅畫了一瓶花,紫色的花瓶,橘紅的花朵。這幅範畫是放在第二節課上出示的,是一幅完整的、畫面飽滿的紅色的畫作,尤其是畫面背景顏色,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繪製這幅畫,我花了很多功夫,運用了色彩的一些技巧。這樣的畫對於學生來説雖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即”,但他們很喜歡,甚至還有學生嘗試模仿,並且畫得挺有感覺。

範畫與美術教學尤為重要,然而,在教學現實中從未使用一張範畫,或很少使用的大有人在,專靠一支粉筆一本書長期進出課堂,“空對空”地對學生説教,原先許多情趣盎然、藝術感染力很強的內容被講得乾巴巴的,枯燥得沒有一點“味道”。由於沒有範畫的啟示,學生的繪畫技能、技巧長期處於模糊不清狀態,許多學生的作業“原地踏步”,學生的興趣也越來越淡,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這種不良現象發展下去,對美術教育是相當危險的。

提倡範畫教學,不斷地探討範畫教學,不斷地提高範畫教學的質量,是我們每個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7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同的説法描寫了一天之內不同時間不同種類的鮮花開放的美好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有趣,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今天,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同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況,通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通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達到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後,讓學生嘗試寫寫自己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

整堂課比較完整,課前的預設,需要在課堂上的靈活應變,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時間上安排還欠合理,應把握好文章重點,分清主次。授課時掌握課文講解的輕略程度。今後授課更應吸取教訓,在備課時多下功夫。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8

王丹豔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敍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在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整合,又設計了給課文補白。

一。扣牢"變化"產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把第1小節與第5小節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1小節,通過自由讀,説説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去體會,感悟。然後我説:"同學們,面對孤獨的小英,面對憂鬱的小英,面對自卑的小英,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生自由説)你們的願望實現了,請同學們看這段文字——(文字投影):

説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憂鬱,她和同學們一起交談,遊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自然引入到第5小節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閲讀後,感知小英的憂鬱,自卑和開朗,快樂之後,我問:"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樣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精心設計,用濃濃愛意打動學生的心靈。

為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在朗讀教學的設計中,我安排了要求明確,層次清晰,形式多樣的朗讀,如:自讀,檢查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我還特別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如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敍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你在這些同學中間,你的掌聲想表達些什麼""如果你是小英,你想對同學們説什麼"的生動情境幫助孩子體會人物心理,通過這次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19

國小數學中“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體現這一新理念,我努力給學生帶給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時光和空間,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去操作實踐,去與同學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結果及成功的快樂,從而真正實現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操作實踐啟迪思維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開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其實質是學生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並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它不僅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能啟迪大腦思維,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更深刻。

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學潛力

自主探索是學生根據自我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忙下,透過自我獨立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只起點撥引導作用。自主探索,主要體此刻培養學生自學潛力上。因此,只要學生自我能看懂的,就指導學生自我看;只要學生自我能講出的,就鼓勵學生大膽説;只要學生自我能夠實踐的,就創造條件讓學生自我動手做。總之,只要學生自我能夠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我去解決。

(1)兩步混合運算中,沒有括號時,只有加減法,怎樣算?

(2)兩步混合運算中,沒有括號時,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怎樣算?

(3)兩步混合運算中,有括號時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三步混合運算與兩步混合運算有什麼區別。

(5)提出自我的疑問,並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們根據自學提綱用心參與到自學活動中,在解決問題中獲取了新知。營造出主動用心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合作交流,激發創新情感

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學習,並參與所學知識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透過討論或互相幫忙去共同解決問題,以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它是現代學習的重要方式。它不僅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潛力,更能激發學生創新情感。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合作交流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形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地體此刻數學教學活動中,它並不必須以單一的形式呈現。這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潛力,逐步構成創新意識,真正實現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年級草原上教學反思 篇20

這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第一課時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言語的形式上,即關注花開的不同表達。

課文第一自然段,語言優美、意境也很美,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卻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這種美是無法用語言講出來的,因此我搜集了各種花的圖片,旁邊注以相關語句,結合畫面,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想象畫面讀、男女對讀等方式,仔細用心地去體會,努力把這種美讀出來,使學生走進文本的意境,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魅力。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感受作者用詞的巧妙,我採用了對比讀的方法,我把文中美麗的語言統統改成了“開花了”,然後讓學生們一起説説哪種寫法好,為什麼?學生不能在對比朗讀中感受到文本的美,然後再在讀中學習作者如何藉助語言文字對不同的花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從而更加產生對各種花的喜愛。

此外,本文用詞的準確還表現在表達時間的詞語上,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察句子,看看這些表示時間的詞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引導發現“左右”一詞),然後讓他們説説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示“左右”這樣的模糊詞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學生很快就想到了“也許、大致、大概、大約、差不多”等,通過連續上下文火換詞的方法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

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後,我又出示課件小練習(結合課堂作業本中的作業),讓學生仿照文章中的表達方式來寫一寫其它花的開放。這項作為內容的延伸,很好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shuxin/jiantao/3v3w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