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飲食禮儀 >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精選19篇)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精選19篇)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精選19篇)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

中國有句古語: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自古就對飲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飲禮儀可謂源遠流長。21世紀,隨着經濟快速發展,西方文化大量湧入中國,西式餐飲文化逐漸被中國民眾接受。由於歷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飲文化有着很大差異。對中西方餐飲禮儀進行比較,有利於在跨文化交際中恰當、得體地進行交往,從而避免因為不恰當的方式或行為造成的誤解和交際障礙。

一、用餐氛圍的差異

由古至今,中國人都非常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感情。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崇尚熱鬧温暖的用餐氛圍,講究面子排場,氣氛之熱烈常常令人歎為觀止。在用餐過程中,中國人喜歡相互敬酒,有時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喝酒的時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還要勸客人進食,生怕客人吃不飽、吃不好,甚至會不斷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盤子裏夾菜,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意。雖然從衞生角度看,這種飲食方式有明顯不足,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和合”、“團圓”的普遍心態,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當然,大聲喧譁的就餐方式已經為現代就餐禮儀所摒棄。

西方人用餐時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實行分餐制,每人各自點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盤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煙、不勸酒;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脣或咂嘴;可以與左右客人輕聲交談,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即可。其實,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際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

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話都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總是缺少了和樂融融的氣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異

中式餐飲一般採用圓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廳的方位與裝飾設計風格而定,或取面門、朝陽,或依室內裝飾所體現出的突出位置設定尊位。通常服務員擺台時會以口布摺疊成花、鳥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間吃飯,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當有前輩、領導、長輩或認為是重要的客人時,尊位必須請最長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國傳統位次排序講究“左為上,右次之”,正式宴會中,席位的高低依距離尊位的遠近,左高右低,以此類推,逐個排列,最後一位是背對門的座位,通常不應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須注意的切不可讓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第一主賓坐在主人的右邊,第二主賓坐在主人的左邊或者第一主賓的右邊。男性往往與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請客,則女主人往往在廚房和餐廳之間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請中一般使用馬蹄形或長形餐桌,男女間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為尊,左為次,女賓客的席位比男賓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會中,英美和法國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為:左右兩端為男女主人,男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邊,女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邊,男女主人的左邊是次賓,陪客一般坐在中間位置。法式長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間,對坐,女主人右邊為男主賓,男主人右邊為女主賓,男女主人的左邊為男女次賓,陪客儘量坐旁邊。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男士要替位於自己右邊的女賓客拉椅子,協助女士入座,顯示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就餐者入座後,姿勢要端正、自然,後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邊沿。

三、餐具使用的差異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盤等。筷子是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説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與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講究的,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在使用筷子的過程中,運用的是以中指關節作為支點的槓桿原理,通過食指控制筷子的運行,在協同中完成整個吃飯過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筷子作為一種文化一直保留了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擺放位置不一樣。用餐前先把餐巾打開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結束後把餐巾大略摺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絕不可以用來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會擺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則上是從外向內取用。宴會開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進食了。進餐時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塊,切一塊,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塊後,放下刀,把叉換到右手來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來將食品撥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裏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盤、湯盤碰出聲響。一道菜沒吃完時,刀叉要成八字擺在盤沿上,叉齒朝下;吃完後,把刀叉併攏置於盤上,侍者會將菜盤與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時還有一些禁忌,如:手裏拿着刀叉時不能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等等。還要注意,西餐上菜是從左邊上的,吃完從右邊撤下去,斟酒卻是從右邊開始。弄不清這一點,説不定就會錯用鄰座的飲料食物。

禮儀是一種文化,有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借鑑與融合。儘管不同的社會歷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徵,造就中西方迥異的飲食背景,但從本質上講,“吃”的內涵並不會因為這些差異而改變,講究品種多樣、營養平衡、搭配合理、重視健康已成為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共識,這是中西方餐飲禮儀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礎,只有交流,才可能瞭解,才有可能發展。隨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流,中國的餐飲禮儀在與世界各國禮儀文化的碰撞中也將出現新的特色,產生新的變化。它一方面更有助於傳統的中式餐飲禮儀在交流、碰撞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發展,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將促進中華餐飲文化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和發展。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2

一、中國與西方餐飲禮儀的差異

(1)、 中西方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飲食注重口味

中國飲食文化把追求美味奉為進食的首要追求。“民以食為天”的著名俗話的後半句是“食以味為先”。五味調和的理念在於追求美味,則烹調的方法就煎炒烹炸扒溜燉燒氽煮蒸煨十八般技藝無所不用其極了。而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極大地破壞菜點中的營養成分。另外,由於中國人極端重視味道,以至中國的某些菜僅僅是味道的載體,例如公認的名貴菜海蔘、魚脣、魚翅、熊掌、駝峯,其主要成分都是與廉價的肉皮相仿的動物膠,本身可能有營養,但並無美味,全靠用別樣物料的鮮湯去煨。

西方飲食注重科學營養

由於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飲食重科學,以營養為最高準則,特別講求食物的

營養成分的搭配是否適宜,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而菜點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法國,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舍營養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

西方烹調講究營養而忽視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分佈在舌表面的味覺神經一經冰鎮,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白水魚、白水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點“味”,但基本不入講究的“道”。

(2)、 中西方飲食內容的差異

中國飲食多以植物性食物,熱食和熟食為主。

西方飲食多以肉食、生食、冷食為主。

西方餐桌禮儀的起源:

西方餐桌禮儀起源於法國梅羅文加王朝,當時因着拜占庭文化啟發,制定了一系列細緻的禮儀。 到了羅馬帝國的查裏曼大帝時,禮儀更為複雜,甚至專制。皇帝必須坐最高的椅子,每當樂聲響起,王公貴族必須將菜餚傳到皇帝手中。 在十七世紀以前,傳統習慣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時代,餐桌禮儀顯得繁瑣、嚴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樣的用餐習慣。高盧人坐着用餐;羅馬人卧着進食;法國人從國小習把雙手放在桌上;英國人在不進食時要把雙手放在大腿上。 歐洲的餐桌禮儀由騎士精神演變而來。在十二世紀,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國,餐桌禮儀和菜單用語均變得更為優雅精緻,教導禮儀的著作亦紛紛面世。

時至今日,餐桌禮儀還在歐洲國家繼續傳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須穿上得體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禮物,處處表現優雅的言談舉止。

西方就餐的禮儀以自然、實際為主,不講客套、謙讓,但用餐中的規矩卻很多。

一、進入餐廳:

1. 進入高級餐廳,應等候帶位,不可自行就座,最好能事先訂位。

2. 西餐習慣上由左側入座,男士應協助女士入座,坐姿端正且儘量靠近椅背,女性可將皮包置於椅背間不可置於桌面。

二、使用口布:

1. 口布(餐巾)應攤開後對摺鋪在大腿上,不宜紮在褲腰上或圍在衣領上。

2. 口布可用於遮油煙、防止湯汁滴落在衣物、擦嘴(用反摺的內側來擦),但不可擦臉、擦汗、擦餐具、擤鼻涕。

三、西餐順序:

(開胃酒 )→開胃菜→湯→魚類→主菜(肉類)→水果→點心→飲料(咖啡或茶) *自助餐亦同

四、餐具的使用:

1. 餐桌上擺放的刀叉有一定順序,一般以三套刀叉居多,使用原則左叉右刀,用餐時由外向內,由上而下,依次取用。

2. 刀叉的用法 分美國式和歐洲式兩種,美式用法是切完肉把刀放在盤子上,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然後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歐式用法則始終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 冷盤用叉,吃魚用銀刀叉,吃肉用鋼刀叉,吃生菜用叉,布丁或點心用叉或匙,水果用刀叉。

4. 切肉從左邊開始,切一塊吃一塊,不可切一大塊分數口吃,或一次全切開再吃。

5. 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

6. 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麪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

7. 若餐具掉落應請服務員拾起換新,不可撿起擦拭使用。

五、葡萄酒品嚐:

1. 飲酒方式先觀其色,再聞其香,後品其味。

2. 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香檳可當開胃酒(也可佐餐)。

3. 握杯應握杯腳,倒酒不可超過1/2 ,不可加入冰塊,喝時先以口布擦嘴。

六、特殊吃法:

1. 麪包應以手撕開約一口之小塊,塗上奶油食用,不可用叉子叉。

2. 洗手盅(花瓣)通常在上必須用手的菜或甜點之前送上,碗內盛有温水,還有一些小花般的飾物,用時可將雙手的手指在水中輕輕搓洗一下,再以口布擦乾。

3. 義大利麪應以叉子捲起,再以湯匙輔助,不可吸食。

4. 在歐洲,當第一道菜端上來時就可以吃了,在美國則要等最後一個人上好菜後才開始進餐。

七、離開座位:

1. 刀叉分開成八字型置於餐盤上,叉在左邊面朝下,刀在右邊與叉形成一個角;不可放在桌面沾污桌巾,口布摺好放於椅面上。

2. 用畢將刀叉合併置於盤上的右邊或中間,離開時將口布摺好放於桌面左側。

3. 禮貌並婉轉告知對方,但無須講的太直接,以化粧室代替廁所。

4. 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

八、.咖啡喝法:

1. 先加入糖溶解,再加入奶精,咖啡匙用於攪拌。

2. 杯耳轉向右,咖啡匙置於上方盛盤上,趁熱喝完。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3

中國餐桌禮儀的起源:

中國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台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中國餐桌禮儀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入座的禮儀: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為先,無論是便宴還是家宴,最講究的一個老禮就是安排席位,主賓尊幼各有説法。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於在其兩側就座之人。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緻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就宴會而言,一般都要事先安排好桌次和座次,以方便參加宴會的人都能各就各位,也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以主人的桌

為基準,右高、左低,近高,遠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首先,以主人的座位為中心,如果女主人蔘加時,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基準,近高遠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其次,通常要把主賓安排在最尊貴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賓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儘可能與客人相互交叉,便於交談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賓,翻譯一般都安排在主賓右側。家宴的席次相對簡單,主人與女主人一般相對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對廳壁。

(一)位序講究:

1、左高右低:當兩人一同並排就座時,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優先受到照顧。

2、中座為尊:三人一同就餐時,居中坐者在位次上要高於在其兩側就座之人。

3、面門為上:倘若用餐時,有人面對正門而坐,有人背對正門而坐,依照禮儀慣例則應以面對正門者為上坐,以背對正門者為下座。

4、觀景為佳:在一些高檔餐廳用餐時,在其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緻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觀賞,此時應以觀賞角度最佳處為上座。

5、臨牆為好:在某些中低檔餐廳用餐時,為了防止過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擾,通常以靠牆之位為上座,靠過道之位為下座。

6、臨台為上:宴會廳內若有專用的講台時,應該以靠講台的餐桌為主桌,如果沒有專用講台,有時候以背鄰主要畫幅的那張餐桌為主桌。

7、各桌同向:如果是宴會場所,各桌子上的主賓位都要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8、以遠為上:當桌子縱向排列時,以距離宴會廳正門的遠近為準,距門越遠,位次越高貴。

二、進餐時的禮儀

先請客人.長着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着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三、離席時的禮儀

(一)中途離席: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瞭解。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

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有些人蔘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鐘錯誤。

(二)普通離席: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

中餐的禁忌:

(1) 舉止應莊重文明,無論站姿、坐姿都要端正,入座後姿勢應端正,腳不可隨意向前伸直,手肘不得靠近桌的邊緣,或將手放在鄰座的椅背上。不要東依西靠,不要蹺二郎腿,更不要晃來晃去;切忌用手指或刀叉指指點點;在公共場所不能隨便脱掉上衣、鬆開領帶或挽起袖子。

(2) 當主人起身敬酒時,應停止進餐,認真傾聽,主人和主賓先碰杯,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在主人沒有舉杯時,請不要自斟自飲,且飲酒切忌過量;喝酒宜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不要硬勸強灌,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3) 吃食物時,不要將湯水、渣沫濺到他人身上;用餐具取菜、喝湯或吃菜時要輕拿輕放。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4) 宴會上嚴禁隨地吐痰、扔煙頭;應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若咳嗽、剔牙、打噴嚏時,應用手或餐巾把嘴遮住,萬一不禁打了噴嚏,應説聲“對不起”,切忌用手指剔牙。

(5) 如吃到不潔或有異味的食物,不可直接吐出,應用筷子從嘴裏托出,放入渣碟;尚未就餐前若發現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怪,宜候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6) 就餐過程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須先徵得鄰座的同

隨着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文化越來越多的映入我們的眼簾,由於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衝突的現象,嚴重的影響了交往的順利進行。餐飲禮儀在交際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學習和正確運用的餐飲禮儀,已不僅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雙效益、提升競爭力的需要。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並提出一定的措施來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文化衝突。研究學習西方在餐飲禮儀文化對對於當代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4

中餐的席位排列,關係到來賓的身份和主人給予對方的禮遇,所以是一項重要的內容。

中餐席位的排列,在不同情況下,有一定的差異。可以分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兩方面。

1.桌次排列

在中餐宴請活動中,往往採用圓桌布置菜餚、酒水。排列圓桌的尊卑次序,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由兩桌組成的小型宴請。這種情況,又可以分為兩桌橫排和兩桌豎排的形式。

當兩桌橫排時,桌次是以右為尊,以左為卑。這裏所説的右和左,是由面對正門的位置來確定的。

當兩桌豎排時,桌次講究以遠為上,以近為下。這裏所講的遠近,是以距離正門的遠近而言。

第二種情況,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數所組成的宴請。在安排多桌宴請的桌次時,除了要注意“面門定位”、“以右為尊”、“以遠為上”等規則外,還應兼顧其他各桌距離主桌的遠近。通常,距離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離主桌越遠、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時,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狀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過大或過小。

為了確保在宴請時赴宴者及時、準確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請柬上註明對方所在的桌次、在宴會廳入口懸掛宴會桌次排列示意圖、安排引位員引導來賓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張餐桌上擺放桌次牌(用阿拉伯數字書寫)。

2.位次排列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它們往往會同時發揮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應面對正門而坐,並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應根據距離該桌主人的遠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面向為準,右為尊,左為卑。

另外,每張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數應限在10人以內,最好是雙數。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數如果過多,不僅不容易照顧,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據上面四個位次的排列方法,圓桌位次的具體排列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它們都是和主位有關。

第一種情況:每桌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每桌只有一名主人,主賓在右首就坐,每桌只有一個談話中心。

第二種情況:每桌兩個主位的排列方法。特點是主人夫婦在同一桌就坐,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主賓和主賓夫人分別在男女主人右側就坐。每桌從而客觀上形成了兩個談話中心,如圖9-5和如圖9-6。

如果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請主人坐在主賓的位子上。

為了便於來賓準確無誤地在自己位次上就坐,除招待人員和主人要及時加以引導指示外,應在每位來賓所屬座次正前方的桌面上,事先放置醒目的個人姓名座位卡。舉行涉外宴請時,座位卡應以中、英文兩種文字書寫。我國的慣例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必要時,座位卡的兩面都書寫用餐者的姓名。

排列便餐的席位時,如果需要進行桌次的排列,可以參照宴請時桌次的排列進行。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個原則。

一是右高左低原則

兩人一同並排就坐,通常以右為上座,以左為下座。這是因為中餐上菜時多以順時針方向為上菜方向,居右坐的因此要比居左坐的優先受到照顧。

二是中座為尊原則

三人一同就坐用餐,坐在中間的人在位次上高於兩側的人。

三是面門為上原則

用餐的時候,按照禮儀慣例,面對正門者是上座,背對正門者是下座。

四是特殊原則

高檔餐廳裏,室內外往往有優美的景緻或高雅的演出,供用餐者欣賞。這時候,觀賞角度最好的座位是上座。在某些中低檔餐館用餐時,通常以靠牆的位置為上座,靠過道的位置為下座。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5

1.日常交往用酒禮儀

主人在為客人斟酒時,常説“滿上滿上”,這個“滿”不是指滿到杯口幾乎溢出來,而指斟滿八成就行了。

主人斟酒時,客人可行“叩指禮”,表示感謝主人斟酒。行“叩指禮”時,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塊,輕輕在桌上叩幾下。

席上喝酒講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須把杯中的酒喝乾,一口氣喝下去,還要把杯子倒過來讓旁人看看杯子是乾的。

在酒席上還常常有“無三不成禮”的説法,意思是喝酒一次高潮必須是三杯以上。所謂“酒過三巡”也是這個意思。

喝酒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還有許多不同的風俗和禮節。

日本,自古以來就是喜歡飲酒的民族,喝得酩酊大醉也不為恥。成年人不僅在宴會上飲酒,在一天工作後,也往往要走進酒館喝上兩杯再回家。按照日本人的風俗,飲酒是重要的禮儀。同日本人共同進餐飲酒,應隨時注意將別人及自己的酒杯斟滿,酒不滿杯在日本人看來是不禮貌的。還要了解日本人相互斟酒的習俗,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後,應馬上接過主人的酒瓶給主人斟酒。在宴飲之中,客人和主人均不往自己酒杯裏斟酒,而是互相斟酒。

日本人認為這是主客之間平等的表示,即便是高級經理同一般辦事員一起對斟,也是雙方互相斟酒。日本傳統飲酒的方法是:在桌子中間擺上一隻裝滿清水的碗,並在每人桌上放一塊潔淨的白紗布。主人將自己的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杯口朝下在紗布上按一按,使水珠吸乾,斟酒後,雙手遞給客人,看着客人一飲而盡。客人飲完,也將酒杯在清水中涮一下,在白紗布上吸乾,同樣斟滿酒,雙手遞還主人,請主人飲盡。如此交杯換盞,盡興而飲,表示主賓之間的親密無間。

如果是一般朋友,不必如此飲酒。在日本飲酒時,將酒杯放在桌上讓主人斟滿是失禮行為。斟酒時要右手拿着酒壺,左手從下面託着,千萬不能碰酒杯。客人要右手持酒杯,左輕托杯底,接受對方斟酒。在一般情況下,第一杯酒接受為禮節,第二杯客氣地謝絕不為失禮。日本人喝完酒往往都將酒杯扣在桌上,但是謝絕了第二杯酒的人,千萬不要將酒杯扣起,要等大家都喝完,一起把酒杯扣在桌上,才是禮貌的作法。

中國人講“酒逢知己千杯少”,日本人則是“千杯之後成知己”。可見喝酒不但是中國社會也是日本社會重要的交際手段。

2.敬酒。

飲酒之樂除了酒質優良帶來的樂趣外,飲酒的氣氛和場面更是一種享受,因此,文明飲酒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向人敬酒,是表示祝願、福福等。在祝酒時,應注意一些事項:

(1)首先應瞭解對方飲酒習慣,即為何人祝酒,何時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準備。

(2)根據社交禮儀的規定,提莫大家乾杯、向來賓祝酒的只能

是男主人,其他人則不宜這麼做。

(3)在為歡迎某位貴賓而特意舉行的歡迎宴會上,在男主人祝酒之後,男主賓也可祝酒。

(4)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5)祝酒時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6)在主賓和主人致辭、祝酒時,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也不要藉此機會吸煙。演奏國歌時就肅立。

&[FS:PAGE]nbsp;(7)主人和主賓講完話與貴賓席人員碰杯後,往往到其他各桌敬酒,遇此情況應起立舉杯。

(8)碰杯時,要目視對方致意。

(9)依慣例,乾杯宜用香檳酒,不用普通的葡萄酒、啤酒。

(10)參加各種宴會切忌喝酒過量致使失言、失態。

3.碰杯禮。

碰杯禮的由來有兩種説法:第一種來自古希臘。古希臘人認為,在飲酒的時候,鼻子能聞酒香,眼睛能看酒色,舌頭能嘗酒味,唯獨耳朵不能感受。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他們想出在飲酒前互相碰杯的主意,使耳朵能聽到酒杯的清脆響聲。久而久之,這種做法逐漸成為飲酒禮節。第二種來自古羅馬。在古羅馬武士“角力”競賽前,雙方先要喝一杯酒,以示相互勉勵。但由於酒是事前準備好的,為了證明酒中沒有毒,在喝酒時,決鬥雙方先把酒倒出互相拌和,然後一飲而盡。這種風俗逐步成為酒席上的碰杯禮節。

4.乾杯禮。

據説“乾杯”一詞起源於16世紀的愛爾蘭,原意為“燒麪包”。當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慣,將一片烤麪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潔性。直到18世紀,乾杯才有了今天的含義,並發展成配以祝酒頌詞。乾杯時人們往往要相互碰杯,碰杯的響聲與教堂敲鐘一樣,是為了驅除惡魔。過去幹杯還必須右手執杯,伸直與肩齊,這是為了向對方表明自己腰間沒有暗藏武器,以示友好。

5.歐美人用酒禮儀。

歐美人敬客,宴請多用酒,其用酒講究種類、配製和禮節。

(1)客人來訪,久坐之後主人要以酒敬客,常以淡酒為主。女客若酒最小或不會喝酒,多以桔子汽水或啤酒解渴,這是常見的敬客酒。本站:

(2)如果家庭請客、外交宴請,多采用雞尾酒。飯前用酒,往往也選擇雞尾酒。飯時,改用白酒和紅酒,先白後紅。在用魚蝦海味的時候飲清淡的白酒,可以使海味更覺可口;隨之後進禽鳥牲畜等肉類食品時,則改用醇香的紅酒,愈醇愈佳。席畢,還要用白蘭地或香檳酒,這是常見的宴請酒。

(3)時逢慶賀典禮的歐美各國,最考究的是飲用香檳酒。在客人用過水果或甜食之後,若是面前放上鏤有花紋的廣口半球形底鴛鴦腳杯時,便是主人要敬香檳了。

“酒能成禮,過則傷德”,“不喝傷心,喝多傷肝、傷胃、傷情”,因此飲酒時應注意酒忌,方可避免酒後失禮。值得注意的是,飲酒不可成心把人灌醉,更不能偷偷地在他人的飲料裏倒上烈性酒;不可通宵達旦無節制地狂歡酗酒,也不可在席上強人所難;不可出現在酒席上爭執、惡謔、佯醉等不良之風;更不可失言失態,一喝酒成千古恨。酒量好,固然最好不過,但酒德好,酒禮好,則是在享受美酒的同時給人們帶來最大的樂趣,願這種樂趣永遠倍伴着您、我、他。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6

我們主要介紹宴會、家宴、便餐、工作餐(包括自助餐)等具體形式下的禮儀規範。

1.宴會,通常指的是以用餐為形式的社交聚會。可以分為正式宴會和非正式宴會兩種類型。正式宴會,是一種隆重而正規的宴請。它往往是為宴請專人而精心安排的,在比較高檔的飯店,或是其他特定的地點舉行的,講究排場、氣氛的大型聚餐活動。對於到場人數、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餚數目、音樂演奏、賓主致詞等,往往都有十分嚴謹的要求和講究。非正式宴會,也稱為便宴,也適用於正式的`人際交往,但多見於日常交往。它的形式從簡,偏重於人際交往,而不注重規模、檔次。一般來説,它只安排相關人員參加,不邀請配偶,對穿着打扮、席位排列、菜餚數目往往不作過高要求,而且也不安排音樂演奏和賓主致詞。

2.家宴,也就是在家裏舉行的宴會。相對於正式宴會而言,家宴最重要的是要製造親切、友好、自然的氣氛,使赴宴的賓主雙方輕鬆、自然、隨意,彼此增進交流,加深瞭解,促進信任。

通常,家宴在禮儀上往往不作特殊要求。為了使來賓感受到主人的重視和友好,基本上要由女主人親自下廚烹飪,男主人充當服務員;或男主人下廚,女主人充當服務員,來共同招待客人,使客人產生賓至如歸的感覺。

如果要參加宴會,那麼你就需要注意,首先必須把自己打扮得整齊大方,這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還要按主人邀請的時間準時赴宴。除酒會外,一般宴會都請客人提前半小時到達。如因故在宴會開始前幾分鐘到達,不算失禮。但遲到就顯得對主人不夠尊敬,非常失禮了。

當走進主人家或宴會廳時,應首先跟主人打招呼。同時。對其他客人,不管認不認識,都要微笑點頭示意或握手問好;對長者要主動起立,讓座問安;對女賓舉止莊重,彬彬有禮。

入席時,自己的座位應聽從主人或招待人員的安排,因為有的宴會主人早就安排好了。如果座位沒定,應注意正對門口的座位是上座,背對門的座位是下座。應讓身份高者、年長者以及女士先入座,自己再找適當的座位坐下。

入座後坐姿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或兩腿不停搖晃,手肘不得靠桌沿,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入座後,不要旁若無人,也不要眼睛直盯盤中菜餚,顯出迫不及待的樣子。可以和同席客人簡單交談。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7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千百年的演進,終於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展。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區,也是千差萬別。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而現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

點菜禮儀

1、有中餐特色的菜餚。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餚。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3、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説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同時,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

餐具禮儀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餚前,服務員會送上一隻小小水盂,其中漂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蘸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座次禮儀

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筷子禮儀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要把筷子當作道具,在餐桌上亂七八糟地揮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8

用餐俗例

在飯食方式方面,中國人與西方人有點不同,西方人喜歡各自品嚐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國人則有一定的用飯規例,他們喜歡叫數碟佳餚,放在飯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飯共同配?這數碟菜餚,飯吃完可再添;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餐桌擺設

日常飯食的擺設是在各座席擺上一個飯碗、一雙筷子、一隻湯匙、一碟調味醬,用飯後通常會給客人一條熱毛巾,代替紙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餚同時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從各碟共享的菜餚夾取食物;湯水一大鍋的端上,各人同飲一鍋湯。客人用飯時絕對可以來一招“飛象過河”,夾取放在遠處的菜餚。由於中國人喜歡全體共享菜餚,他們的餐桌大多數是圓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長形餐桌。

怎樣叫一頓中式飯

先叫一個冷盤以刺激食慾,接着叫一鍋清湯,熱湯有助增加體温,喝過熱湯後便開始品嚐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餚,才算得上為一頓合宜的中式飯,以辣味菜餚配?清淡的白飯,使菜餚辣而温和,白飯淡而香濃;一頓飯的壓軸食品是甜點,通常是甜湯,如紅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種類,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樣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熱湯變涼一點而入口時又不失湯味,應用湯匙一小口抿出聲的飲;至於吃飯,要提起飯碗貼着脣邊,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裏,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歡吃那頓飯;若吃飯時不提起飯碗,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餚。

宴會

中國人很少在日常用飯時喝酒,但酒在他們的盛宴上則擔當重要的角色。在宴會開始時,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這時客人的飲酒興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來祝酒,要先為別人添酒或汽水,後為自己添加,才合乎禮儀,且要添至近乎滿瀉為止,以表示尊重對方及彼此友誼,而主人家要盡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禮儀。若你不想飲酒,應在宴會開始時便表明,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

飯宴結束

客人享用完最後一款菜餚時,飯宴便正式結束,於是主人家的主角會站立起來,表示宴會到此結束,並會站立門口向每位客人説聲“晚安”,之後跟酒樓經理結賬,主人家的其他成員則送客人乘車,揮手道別並目送車子駛離開去。

菜餚

中式菜餚大多數不會只有一種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襯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餚,例如烹煮豬肉,會以爽脆的綠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襯托粉紅色、柔?的豬肉。一頓飯不會只有一款菜餚,通常同時端上兩款、甚至四款菜餚,且每款菜餚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則以菜餚的搭配為大前題,通常同類的菜餚會同時端上,不會前後分別端上,總之整頓飯都要講求協調的搭配。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9

1、要掌握入座禮儀

先有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賓客旁邊,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以後就把小孩安排在自己旁邊。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馬上動筷,更別弄出什麼聲響,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2、要合乎進餐禮儀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儘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有的人喝湯時,也用嘴使勁吹,弄出嗦嘍嗦嘍的聲音來,這也是不合乎禮儀要求的。

3、要重視餐桌忌諱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重視。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4、要使吃相優雅

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着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嚥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

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現在商海如潮湧,很多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談成的,所以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於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後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餚上。

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

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鬆、愉快、氣氛和諧。我國古代就有所謂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這裏説的進餐禮儀就是指吃相,要使吃相優雅,既符合禮儀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國飲食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5、要注重分配座位

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那裏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買單的人,主座是指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主賓和副主賓分別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6、要注意設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曆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0

中餐宴會是指具有中國傳統民族風格的宴會,遵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禮儀規範。宴請活動就其目的性質而言,大約分為三種:一種是禮儀性質的,如為迎接重要的來賓或政界要員的公務性來訪;為慶祝重大的節日或舉行一項重要的儀式等舉行的宴會,都屬於禮儀上的需要,這種宴會要有一定的禮賓規格和程序。另一種是交誼性的,主要是為了溝通感情、表示友好、發展友誼,如:接風、送行、告別、聚會等。再一種是工作性質的,主人或參加宴會的人為解決某項工作而舉行的宴請,以便在餐桌上商談工作。這三種情況又常交相為用兼而有之。宴會的目的形式性質不同,但賓主所遵循的基本禮儀是一致的。

(1)座次安排。

正式宴會,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參加宴會者入席時井然有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一種禮貌,非正式的宴會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安排座位時應考慮以下幾點:一是以主人的位置為中心。如有女主人蔘加,則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賓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離門最遠的、面對着門的位置是上座,離門最近的、背對着門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邊是第二號位,左邊是第三號位,依次類推;三是在遵從禮賓次序的前提下,儘可能使相鄰者便於交談;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應儘可能插在客人之間,以便與客人交談,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主人的禮儀

應該説,宴會的成功有賴於主人的熱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細緻周到的組織安排。從禮節上講,主人的職責是使每一位來賓都感到主人對自己的歡迎之意。主人舉辦宴請,無論是中餐還是西餐,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和目的,主人都應提前對客人發出口頭或書面邀請,並依照客人的習慣、特點安排好請客時間、地點等事宜。禮儀性宴請禮節更隆重講究。在宴會開始前,主人應該站立門前笑迎賓客,晚輩在前,長輩居後。對每一位來賓,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齊之後,再回到宴會場所中來,分頭跟客人招呼、應酬(家庭便宴比較隨便,主人不一定在門口迎客,可在客人到達時趨前握手招呼)。

主人對賓客必須熱誠懇切,一視同仁,不可只注意應酬一兩個忽略了別的客人。入席前,煙、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務員代勞遞送,主人應儘可能地親自遞煙倒茶。上菜後,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説一些感謝光臨的`客氣話。此後每一道菜上來,都要先舉杯邀飲,然後請客人“起筷”。要照顧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時調換菜點或轉動餐枱。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時調換菜點。席散後,主人要到門口,恭送客人離去。對那些在宴請中照顧不多的客人,應説幾句抱歉和感謝之類的話。對走在後面的客人,可略為寒暄幾句。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1

優先考慮的菜餚

一、有中餐特色的菜餚。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重視。像炸春捲、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餚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2

食禮劃分

古代的食禮是按階層劃分:宮廷,官府,行幫,民間等。現代食禮則簡化為:主人(東道),客人了。作為客人,赴宴講究儀容,根據關係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赴宴守時守約;抵達後,先根據認識與否,自報家門,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聽從東道安排。

然後入座:這個“英雄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食禮中最重要的一項。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家庭宴請,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都不能動手,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再飲。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3

上菜的順序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宴席上,上雞、龍蝦、水果時,有時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飄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誤為飲料,以致成為笑話)。洗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餐巾或小毛巾擦乾。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4

(1)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等。

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座子上或放在紙套內。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要備好牙籤和煙灰缸。

(2)中餐有別於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

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用筷子形成了基本的規矩和禮儀,如: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擲筷。

在進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餐位前,相距較遠時,可請人遞交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更不能擲在桌下。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筷子要擺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忌插筷。用餐者因故須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忌揮筷。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裏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菜時,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忌舞筷。

用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成道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席。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5

中餐禮儀

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依舊是中餐,比較隨便簡單,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但是其實不是的,你要參加宴會或是請客吃飯的話,一些中餐的禮儀還要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編就為您介紹其中的點菜禮儀。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6

進餐時要注意舉止文雅,嘴嚼食物時,不可發出聲響;食物過熱時,可稍候再吃,切勿用嘴吹;魚刺、骨頭、菜渣等不可直接外吐,要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或輕吐在叉匙上,放在碟中。

用餐前應先將餐巾打開鋪在腿上,用餐完畢疊好放在盤子右側,不可放在椅子上,亦不可疊得方方正正而被誤認為未使用過。餐巾只能擦嘴不能擦面、擦汗等。服務員送來的香巾是擦面的,擦畢放回原盛器內。 若遇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品,當服務員或主人夾菜時,不可打手勢,不可拒絕,可取少量放人盤中,井表示“謝謝,夠了”。

對不合口味的萊,勿顯出難堪的表情。作為主人宴請時,席上不必説過分謙虛的話。對來華時間較長的外賓,不必説這是中國的名酒名菜。在給賓客讓菜時,要用公用餐具主動讓萊,切不可用自己的餐具讓菜。

注意牙籤的使用。正式宴會中,不宜當眾使用牙籤,更不能用手指甲剔牙縫中的食物,如果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直接到洗手間去除掉。在餐桌上必須用牙籤時,最好以手掩口輕輕剔牙,而邊説話邊剔牙或邊吃邊剔牙都不雅觀。

中餐有別於西餐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在中國幾千年的飲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已形成了基本的規則和禮儀。

(1)正確使用筷子。標準的.握筷姿勢,過高或過低握筷或者變換指法握筷都是不規範的。

(2)使用筷子的忌諱。在等待就餐時,不能用筷子敲打桌邊、碗盞或杯子。在使用筷子夾萊時不要在菜餚裏挑來挑去,上下亂翻,不要用筷子穿刺菜餚;遇到別的賓客也來夾萊,要注意避讓,避免“筷子打架”;不要將筷子含在嘴裏或把筷子當牙籤使用;在進餐過程中進行交談,不能把筷子當道具,指點別人;餐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並應等眾人都放下筷子後,在主人示意散席時方可離座,不可自己用餐完畢,便扔下筷子離開。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7

1.用餐衞生

有的孩子吃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要記得和孩子説:“吃飯時,我們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那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抄,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帶湯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夾,以免濺髒了衣服,人家會説你是不講衞生的孩子的。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地説:‘請大家慢用’。

2.公筷佈菜

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佈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

3.入座的禮儀

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讚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4.垃圾放碟子

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裏,或放在緊靠自己的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5.不宜打嗝

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説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8

舉辦中餐宴會一般用圓桌,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有主次之分。宴會的主人應坐在主桌上,面對正門就座;同一張桌上位次的尊卑,根據距離主人的遠近而定,已近為上,已遠為下;同一張桌上距離主人相同的次位,排列順序講究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在舉行宴會時,各桌之上均應有一位主桌主人代表,作為各桌的主人,其位置一般應以主桌主人同向就座,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人就座。每張桌上,安排就餐人數一般在10人以內,並且為雙數,人數過多,過於擁擠,也會照顧不過來。

在每張餐桌上位次的具體安排上,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每張桌上一個主位的排列方法。每張餐桌上只有一個主人,主賓在其右手就座,形成一個談話中心。

2、每張餐桌上有兩個主賓位的排列方法。如主人夫婦就座於同一桌,以男主人為第一主人,女主人為第二主人,主賓和主賓夫人分別坐在男女主人右側,桌上形成兩個談話中心。

如果遇到主賓身份高於主人時,為表示尊重,可安排主賓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子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左側。

如果本單位出席人員中有身份高於主人者,可請其在主人位就座,主人坐在身份高者左側。

以上兩種情況也可以不做變動,按常規予以安排。

中餐禮儀的論文怎麼寫 篇19

應邀做客時,應按時到達約定的地點。先進餐室者要主動把較好的位置留給隨後到達的朋友。若是主賓,則不必過分謙讓,可聽從主人的安排,客隨主便。

服務員送上菜單後,主人請主賓點菜,主賓可讓女賓點菜,或自己點一二樣菜,然後請主人或在座的其他客人點,亦可徵求服務員的意見。做客點菜,要考慮主人的經濟實力,通常以適中為宜。不要光點高檔菜,讓主人為難;也不要只點低檔菜,使主人難堪。用餐時,動作要優雅,切勿狼吞虎嚥。夾菜時動作要輕,要注意避開別人的筷子,以免筷子碰筷子。上桌的飯菜若不在忌口之列,都應嘗一嘗。

在用餐時萬一吃到砂子或異物,不要將食物吐到桌子上,最好悄然起身去衞生間處理,回來也不必聲張。當然,也可以把服務員請來,平心靜氣地指出飯菜中的質量問題,而不要出言不遜,大吵大鬧。

飯後應讓主賓和女賓率先告辭,其他客人隨後和主人話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yinshi/q0d9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