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精選5篇)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精選5篇)

學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精選5篇)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六年級共有4個教學班,280多名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對大自然,特別是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麼,喜歡提問題,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而且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不願動手,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我長大了》、《遺傳與變異》、《進化》、《共同的家園》、《神奇的能量》、《拓展與應用》。

六個單元。由28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長大了》本單元重在指導學生認識和了解人體一生的變化,學習怎樣正確對待自己的生長髮育,並針對六年級學生正面臨的青春期發育,給予針對性指導,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安全而又順利地渡過青春發育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繁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現象的重要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生物的遺傳現象;生物的變異現象;瞭解人類對遺傳、變異現象的探索。

第三單元《進化》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的繁殖、遺傳與變異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生物進化的重要單元。本單元重點就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生物進化的原因(適者生存)以及生物進化的理論等方面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

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這一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動物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於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是國小階段學習物質世界內容的最後一個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介紹能量;説明能量可以進行轉換;介紹能源。倡導節約能源和開發新能源,教育學生節約能源。

第六單元《拓展與應用》本單元的關鍵詞:拓展、應用。拓展表現在解釋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釋現象,拓展所學。應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將原理予以實際運用的過程。

3、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2)、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3)、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有依據的推測。

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7、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六、教學進度表

一、學生基本情況

二年級學生這是第二學期學習科學課,基本瞭解了這門學科的特點及學習方法:玩中學、想中學、做中學、用中學。瞭解了實驗課中應具備的團結協作精神,並能努力去做,需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課程性質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國小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三、教學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一)科學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作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閲、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並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願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活動。

5、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三)科學知識

1、學習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並能嘗試用於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一些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對人體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認識。

4、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惟一家園的道理。

四、教學措施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的教學,常常把目標單一地定位於教知識;"用教材教"則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態度的過程中。科學課的目標設計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識,這樣,才能把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和科學知識目標結合在一起。

2、繼續遵循在玩中學、做中學、用中學、想中學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3、配合科學教研組舉辦的創“科學知識值多少”吉尼斯紀錄活動,將繼續堅持課前五分鐘的科學小知識問答,小知識大學問,培養學生讀科學、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4、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五、資源利用

做好每節課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使學生對一些現象有比較直觀的瞭解;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鼓勵學生蒐集資料,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六、教學總結及反思要求:

教學中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以及失敗的教訓,記錄本節課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表現以及教學成功與失敗進行的理性分析,記成功之舉、“敗筆”之處、教學機智、學生見解,教設計等。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一步步明確自己的前進目標。調整努力方向,實現個人素質提升和專業成長。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分析

本年段共有3個班級,對科技這一科目,學生十分喜歡。每到科技課上,學生都能根據要求準備好活動材料,在活動過程中,善於與同學合作,積極面對困難,商量對策,共同完成活動,也善於總結經驗與交流,在活動中充分鍛鍊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國家教委制定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初級中學課程計劃》中明確指出:“課程包括學科和活動兩部分”,併為活動安排了課時。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展學生的知識技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六年級第二學期《國小科技活動》的教學內容相當豐富,形式也很多。各類活動項目準備安排14個左右,分為“設計與製作”、“科學小實驗”、“環境保護活動”、“創造發明活動”、“動手動腦活動”和“新科技”幾類。教學中項目的先後順序可以變動,因為它涉及的知識和技能在縱向上有一定的系統性,但在橫向上是相互獨立的。每個活動項目大致分為:看一看 講一講、學一學 做一做、試一試 想一想三部分,並詳細了所需的工具與材料及製作(實驗)方法。

三.教學目標

通過全面實施國家教委制定的課程計劃,有計劃地開展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嚴謹求學、積極進取的精神,鍛鍊學生克服困難、解決矛盾的毅力,使學生逐步樹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需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的某些方面得到拓展,並逐步形成一定的個性特長。

四、教學措施

1 在教學生動有趣的內容時,應緊扣愛國主義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中國革命鬥爭傳統教育等。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於樂,努力挖掘積極因瑑,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2 堅決遵循“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自主活動,自主動手動腦”的原則。課堂上採用“小組討論,小組活動,老師指導”的活動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創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交往能力。

3 注重過程性評價,採用多種評價方式及評價手段,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獲得成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自主能力,興趣程度,創造能力,意志品質,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注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時時鼓勵他們,使他們克服自卑感,煥發積極向上的情感。

4 共同參與活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在是主宰者,更應是一個引導者,合作者,與學生為伍,成為其中的一員,建立和諧關係。

5 結合活動的內容特點,講授科學家名人軼事,觀察、思考問題方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不怕挫敗一次又一次的實驗,最終取得成功的事例。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 篇3

短暫的寒假已經成為了我的過去,我的腳步早已悄悄的邁進了新學期為我打開的大門。新的學期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新的學期裏,我有了新的打算,制定了新學期的新計劃和新目標。

在新的學期裏,我會把精力和時間都放在學習上,不把精力和時間投入‘玩’這個無底洞裏。我要在新的學期裏努力改正我的五大壞毛病。

我有一個壞毛病就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我會情不自禁的轉過頭去和同學講話。或是沒有認真的聽老師上課,眼睛看着窗外的風景。這個壞習慣很不利於我的學習,所以,我要下決心一定要努力的去改正這個一大缺點。

我的第二個壞毛病就是脾氣不好,每次遇到一點點的小挫折就垂頭喪氣,大發脾氣。

我的第三個壞毛病就是不積極舉手,每次,老師上課,我不論是會回答的問題還是不會回答的問題我都不舉手,好像是手如同有萬金那麼重,重得讓我舉不起來似的。所以,我錯過了很多鍛鍊口頭表達能力機會。

我的第四個壞毛病就是字不好看,有時,我一心想着去玩,會把字寫得‘龍飛鳳舞’-----寫潦草字。

我的第五個壞毛病就是做作業不認真,為了要看電視,作業敷衍了事。

我相信,如果我堅持改正以上五大缺點,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學生。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 篇4

一.按時作息。早上8 :00起牀,晚上9:30----10:00之間這個時間睡覺。

二.每天上午.下午各用2個小時認真完成各科老師佈置的寒假作業,每天至少做五頁,儘快完成,然後一條心玩,應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快快樂樂過新年!

三.堅持每天課外閲讀一小時,並且摘抄好詞.好句.好段。

四.幫助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為家人講笑話或者小故事,給家裏帶來笑聲和快樂。

五.堅持每天在qq空間裏寫自己的心情。

六.堅持每天在網上玩半小時動腦筋的遊戲,提高智力。

七.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記錄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八. 堅持每週寫一篇週記,提高習作水平。

九.由我當導演和主角,策劃一次“家庭春節聯歡會”。

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社區的各項活動,注意安全。

十一.為新學期定一個學習計劃,並準備好必備的學習用具。

國小生科學課程實驗工作計劃 篇5

每天日程安排:

8:00~8;30起牀(刷牙洗臉吃飯)

8:30~9:00做老師佈置的作業

9:00~10:00做課外作業

10:00~13:00玩

13:00~14:00做課外作業

14:00~15:00玩

15:00~16:00做課外作業

16:00~21:00玩

具體為:

1.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做有意義的公益勞動。

3.學會一項家務技術或其他的小技術。

4.改掉一個壞毛病、缺點。

5.讀一部好書,寫出讀後感。

6.根據身邊的事物寫一些文章,並選出一篇自己認為好的文章,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7.看一部好的電影,試着寫出觀後感。

8.學一首好歌。

9.試着克服一個自己曾經不敢/會做的(好)事。

10.完成假期作業,並努力做到最好。

11. 要注意完成學校佈置的所有作業,不要漏做或偷工減料,字體要工整。

12. 一個星期至少一次到圖書館看國小生課外讀物,或者自己家裏有課外書的把它看完.最好看一些第三, 每天要做適量的運動,不要因為天氣寒冷躲在家裏。

13.天天看電視新聞報道,知多點國家大事,知多點交通防範安全,知多點走歪道的後果。

14.多幫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多向媽媽學習做飯炒菜等的生存技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z7gq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