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重點

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重點

總體思路:緊緊圍繞促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為目標,以提高民政為民服務水平為核心,以標準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設為着力點,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宗旨,緊緊圍繞人民羣眾需求,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強化民政“社會管理、保障民生、公共服務”功能,推動各項民政事業創新發展。

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重點

(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把羣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一是實施均等化服務,加強城鄉困難羣體管理。積極發揮民政“兜底”保障職能,加強對城鄉困難羣眾的管理,讓應享受到社會救助的羣體充分納入救助範圍,對已納入社會救助範圍的困難羣體,以公平化、均等化、法制化服務作為有效的管理方式,合理分配社會救助資源,保障社會困難羣體的基本生活,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完善低保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對城鄉低保羣體的管理。完善社會救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和居民家庭收入核對信息系統,強化分類施保,做到發放資金有升有降、低保對象有進有退,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進退。通過完善五保供養機制,加強五保老人的管理。加快推進敬老幸福園新、擴、改項目建設,創新服務機制,改進服務方式,加強敬老幸福園的管理,打造五保老人幸福樂園。

二是健全幫扶機制,加強優撫羣體管理。創新醫療保障機制,推廣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強化分類施保力度,切實解決優撫對象“醫療難”。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適時提高優撫救助標準,着力解決優撫對象的“生活難”。穩步推進優撫對象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努力解決優撫對象的“住房難”。深化雙擁建設,健全雙擁建設網絡,大力培育雙擁品牌,加快推進雙擁社會化進程,創建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新局面。落實老幹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兩個待遇”,加強軍休所內部規範化管理,開展文娛活動,積極爭創“星級軍休所”和“和諧軍休家園”,全面提升軍休服務水平。

三是服務監督並重,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真正發揮好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組織管理格局,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作用。堅持政社分開,社企分開,轉變政府職能,通過社會組織自我管理和約束,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強化民政部門服務監督職能,嚴把社會組織入口關、審核關、監督關“三關”。積極探索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和登記管理方式創新,逐步建立登記管理、備案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管理方式。加強年度檢查和日常監管,及時註銷、撤銷和取締不合格社會組織,淨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擴大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推行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全程作用”發展模式,創新活動載體,完善黨建機制,加大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力度,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力爭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

四是強化基層政權建設,加強村級幹部管理。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加強對村民自治的領導和指導,規範以村委會為日常工作機構,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議事決策機構,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機構的村級管理運行機制,確保村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村務公開,強化村務監督,確保村委會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定期對村委會幹部、村民代表、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等骨幹隊伍進行教育培訓,提高農村幹部羣眾正確執行決策、組織村民自治、堅持依法辦事、善於做羣眾工作的能力。

五是加快服務下沉力度,加強城鄉社區管理。在堅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開展集中居住試點工作。充分發揮農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完善社區聯繫會議制度,引導社區村(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管理,推行社區決策、執行、監督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落實議事、聽證、公示、輿情反饋“四項制度”,積極構建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農村社區管理體制。構建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政府各類管理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完善集管理、服務、綜治、教育、文化、衞生、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健全農村自助互助服務體系,鼓勵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專業技術協會等中介組織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生活經營服務。構建農村社區市場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各類超市以及金融、保險代辦等服務網點,為社區居民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市場化服務。

(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改善和保障民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福利體系及減災救災體系“三大”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社會救助、福利事業、減災救災水平。

一是整合各項救助資源,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專項救助制度相配套、臨時救助為補充、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以廣饒縣社會救助中心為依託,出台《關於推進社會救助聯動平台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社會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部門之間協調運行機制。發揮陽光“365”社會救助中心平台作用,整合救助資源,實行“統一受理、部門分流、及時處置、跟蹤督辦、工作回訪”的運作模式,實現社會救助“一站式”服務,取得社會救助效益最大化。

二是培育民生服務主體,推進社會福利事業發展。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福利服務體系,推進社會福利事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剛建成的廣饒縣社會福利中心社會福利服務作用,出台加強社會福利中心監管實施意見,健全管理服務機制,把社會福利中心打造成為集優撫保障、孤老供養、孤兒養育、社會救助、社會養老等於一體的福利功能,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文體娛樂等方面的綜合性服務機構。

三是增強減災救災能力,完善災害救助機制建設。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警救助機制,制定救災應急預案,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及時準確地查災、報災、核災。健全救災減災社會動員機制,發揮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的參與作用。推進減災宣傳和社區減災工作,提高救災物資儲備能力,統籌整合各級社會資源,形成減災救災整體合力。

(三)創新工作方式,打造“真誠在我心滿意在民政”民政服務品牌。

一是推進民政工作標準化。明確細化各股室、單位和每個崗位的職責任務、工作標準,做到崗位到人、責任到人,實現崗位職責標準化。優化每項工作的辦事流程,在法律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去煩就簡,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明確辦理人員、辦理時限、辦理流程,實現工作流程標準化。履行優待撫卹、城鄉低保、婚姻登記等為羣眾服務事項的服務承諾,完善業務辦理首問負責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工作補位制、責任追究制等服務承諾制度,實現服務方式標準化。

二是推進民政工作信息化。開發社會救助信息網絡系統,建立救助工作信息平台,實現全縣救助資源共享、救助對象互通、救助信息互查、救助政策互動。救助信息系統根據困難羣眾的基本信息和受助情況、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自動打分並按困難程度、困難類別自動進行分類排序,為各部門及鄉鎮、街道實施救助提供困難羣眾的信息資料、貧困指數、需救助指數等依據,進而確定救助對象、救助標準,進行科學救助,使救助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並可避免重複救助。推進網上業務辦理。開展城鄉低保網上審批業務,縮短低保辦理時限,提高辦理效率。推行婚姻登記預約登記、在線登記服務,提高婚姻登記信息化水平。推行網上行政辦公。運用網上辦公系統進行公文處理和日常事務管理,實現發文審批簽發管理、公文流轉傳遞、信息採集與發佈、內部請示報告管理、檔案管理、會議管理、領導活動管理等網上辦理,達到內部各科室之間辦公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流動與共享。推動網上與民互動。充分發揮民政網站宣傳互動平台,加強“網上民生”欄目的管理,注重網上民生辦理,增強與羣眾網上互動。

三是推進民政工作公開化。本着“羣眾關心什麼就公開什麼,羣眾需要什麼就公開什麼”的原則,進一步加強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辦事公開,凡是為羣眾服務的事項、凡是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事項、凡是法規政策允許公開的事項全部公開。通過媒體、公開欄、網站、簡報、觸摸屏等方式拓寬民政工作公開渠道。通過便民服務熱線電話、服務監督卡、服務監督箱以及滿意度調查表等形式,請服務對象對民政工作服務態度、服務環境和服務流程等方面做出整體滿意度綜合評價,並徵求意見建議。通過民政服務監督電話,隨時對工作人員辦理不及時、服務不到位等情況進行監督。通過明查暗訪、專項調查、列席會議、參與評議等監督方法,加強10名民政工作社會監督員對民政工作的監督,促進為民服務水平的提高。

四是推進民政工作人性化。圍繞為羣眾提供滿意服務、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深化“紅旗黨支部”創建活動,積極創建“五個好”型黨組織,“五帶頭”型黨員幹部。深入開展“擦亮窗口服務百姓”、“五比五學五爭”、“美德進機關”等主題實踐活動,在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中營造比先進、爭優秀的良好氛圍。以“一名黨員一份責任,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為目標,積極爭創機關先鋒號、黨員示範崗、樂安先鋒等榮譽稱號。通過佩戴黨徽、設立黨員示範牌、黨務公開欄等形式深化黨員“三亮”活動,促使黨員主動亮身份、亮承諾、亮形象,促進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日益增強。加強社會工作人才的技能培訓,完善獎懲監督機制,提高社會人才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激發社會工作人才的活力。加強民政專職助理的管理,健全完善培訓、考核、獎懲機制,提高民政專職助理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

標籤: 民政局 民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guan/0lg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