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

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

六年間品德與社會的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xx年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
20xx年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一)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一班、六年級二班、六年級七班、六年級八班品社課下冊的教學工作。高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了幾個主題,各單元體例結構如下:

主題文字:引出一個話題或對某個話題進行提升,一般是該主題主要思想和觀點。

提示語:一般作為對某個話題的拓展,引導學生思考或展開相應的活動。

旁白:作為和學生對話,溝通的主持人,有時為前後內容起傳承作用,有時為學生提高一種思考或揭示某個觀點,有時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用相對靈活。

情景對話:一般是經過錘鍊的真實生活的再現,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實地呈現社會現實,包括學生的活動場面,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加深體驗,開展活動等。

圖標:包括活動、交流、小資料等,引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調查、體驗、討論、探究、閲讀、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等。

學生作品:有時是提供一個可討論的案例,有時是體現學習過程,呈現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增強其溝通與表達的慾望。

空白框: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對生活的體驗,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教學理念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地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的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永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審核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相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教學要求:

1、讓學生初步認識和創造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懂得創造並不神祕,人人都能創造;勇於嘗試創造,體驗創造的快樂。

2、瞭解工業、農業生產與認得日常生活的關係,體驗工人和農民的勞動與智慧,尊重工人和農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感受科學技術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

3、感受現代通信和現代傳媒與人們生存的關係;瞭解現代通信和現代傳媒的種類與方式。

4、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初步瞭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的關係,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築,文學作品等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主要價值。

5、知道實際的海陸分佈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知道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風情,瞭解各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成果。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備註

第一單元學會合作

齊心真好

對手也是朋友

讓我們蕩起雙槳

第二單元祖國我為你自豪

新時代,新生活

春天的故事

從東方紅到神舟

光輝的瞬間

我為祖國繪藍圖

第三單元放飛和平鴿

和平,我們共同的願望

戰爭,人類的災難

讓世界沐浴和平的陽光

第四單元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生命的搖籃

大自然的訴説

地球累了

守望碧水藍天

第五單元我的未來不是夢

小小少年

我有一個夢

明天不遙遠

複習

考試

六、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

3、根據本冊教材安排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兒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兒童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引領兒童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家園。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儘量多地呈現直觀性的材料。

5、在本冊教學中進行課題《品德與社會綜合性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落實。

6、將社會中的知識轉化為生活問題。

7、大膽想象,解決生活問題。

20xx年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共29人,男生14人、女生15人,本地農村學生,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與品行表現較好,對教材知識的學生有興趣,但少數學生學習相對困難,個別學生上課紀律也較差,平時表現不很樂觀。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是國小高年段最後一年學習的教材,本冊教材在體現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中、高年級教材內容和特點的基礎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學習內容更加深刻,學習視野更加開闊。

六年級上冊教材內容十分豐富,包含了品德、科學、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學習內容,四個單元具體涉及了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及其內部間的相互關係,如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人類需要、社會文明(個體和公共社會);二是國家近代以來的歷史與發展,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三是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對外交流及其人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飛速發展;四是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的生活及文化。

(二)教材內容的綜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導學生綜合學習。由於六年級教材內容涉及的面廣,教材採用了一定的主題將相關知識進行了高度綜合,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如第一單元以文明為主線,將科學、不迷信、社會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等內容統整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和認識到伴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也在不斷改變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質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人們在享受人類物質文明的同時,更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而提高學生對社會文明的關注及文明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與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密切相連。由於內容上的高度綜合,教材注意了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學習。在呈現方式上突出了高年級教材編寫的特點,除了教材的文字量相對增大外,採用了圖片、小資料、圖表、信息點擊、新聞報道、情景捲入、事例對比、調查研究等方式,讓學生通過對教材中提供的各種材料和圖表的分析、比較和研究,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來進行探究學習、獲得對問題的綜合認知和感受。

(三)強調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線來統領歷史和地理內容的學習。 史地內容在六年級上冊教材中所佔的比例為四分之三。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國小階段歷史內容學習與國中的歷史、地理學習的價值觀不同之處是: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史地內容是以“散點”式的方式呈現,重點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國中歷史課程要求的是:通過歷史課程學習,學生獲得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逐步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地理課要求的是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品德與社會課程史地內容教學的重點不是讓學生學習系統的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不是系統地、詳細地講述和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因果關係及諸多背景因素,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來串連史地內容的學習。

(四)重視史地內容的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繫。

六上教材在史地內容編寫時,重視歷史與現實、乃至未來之間的關係;歷史內容在現實生活中的沉澱、浮現;兒童在生活中能發現、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會現象、社會事實,引導兒童走進歷史中,去感悟,去認識,去理解。比如,關於“破碎的山河”這一話題。首先從1985年、1998年、20xx年三幅涉及領土的地圖中,引發和生成出問題意識,並由此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歷史探究。香港迴歸、澳門迴歸、七子之歌,對現代兒童來説並不很陌生,也不難從周圍的現實生活中找到這些信息。更重要的是,這些飽含着豐富的歷史史實的信息和現象在現實社會中的積澱及呈現,恰恰也正是教材引導學生從現象中捕捉歷史痕跡,探究祖國近代歷史的一個契機。再比如,在“日本屠刀下的血淚史”這個話題中,教材先指出日本侵略我們國家,給祖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災難。但歷史並不是過去式,它還在影響着現代社會中的我們。所以,教材呈現了日軍遺棄的化學武器傷害我們同胞的事實。

(五)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教材注重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讓他們懂得看待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應當聯繫地看、歷史地看、辯證地看。如第二單元,教材通過新舊中國的縱向事實比較,如兩次洛杉磯奧運會;兩個世紀開端的不同性質的兩個事件;中國在世界上國際地位不斷增強的事實和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歷史地、發展地、聯繫地看待祖國的發展。如第三單元教材通過新舊中國的縱向事實比較,引導學生從餐桌上的變化,即農產品的變化,以及日常工業用品從無到有的變化,體會祖國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及其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讓學生體會和思考日常生活與工農業生產之間的聯繫,學會綜合地、聯繫地看待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第四單元,教材引導學生認識周邊國家人們的生活習俗與該國地域環境、氣候特點、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讓學生學會聯繫地看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社會走向文明;文明的社會需要文明的生活;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閒生活,自覺抵制黃賭毒和不良的生活嗜好。

(二)、1.、讓學生初步瞭解近代中國曾經經歷過的屈辱和苦難,瞭解中國人民面對列強侵略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感。

2、知道中國人民,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救亡圖存的抗爭精神。激發學生敬佩、愛戴革命先輩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三)、1、讓學生認識到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所帶來的。 新課 標第 一 網

2、.讓學生為祖國的進步和發展感到無比驕傲,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四)、1.幫助學生從小形成開闊的國際視野,讓學生從小能以多元的觀念來認識多彩的世界,為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打下良好基礎,以尊重和寬容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生活習俗。

2、讓學生認識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讓學生了解世界文明的進程,激發學生對世界文化的興趣。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20xx年國小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書(三)

一、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兒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少年期。少年兒童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對於酗酒、抽煙、沉溺網絡世界、毒品和邪教宣傳缺乏真正的瞭解和抵禦能力。一些成年人的消極生活方式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腐朽落後的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思想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信息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着少年兒童的心靈。為此,在本冊教材中,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酗酒、抽煙、吸毒沉溺網絡世界和邪教等危害以及一些相關的法律常識,讓學生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的生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運用法律保護字,初步養成手法意識。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隨着歷史共同發展的,是豐富深厚的民俗、民俗文化。通過學習,讓學生在瞭解各地,各民族的民風、民俗以及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珍視祖國的歷史的文化傳統,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一些社會事物和現象。

針對當今部分少年兒童勞動觀念相對比較淡薄,手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思想上存在輕視勞動,尤其是輕視體力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生活上不愛惜勞動成果的現象,教材第三單元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以多種方式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生生活中端正思想,提高認識,養成熱愛勞動者、珍惜勞動超過的好品質。

隨着年齡的增長,少年兒童的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家鄉成為少年兒童關注的生活領域。根據這一階段少年兒童的生活經歷和心理特點,通過不同活動板塊,幫助少年兒童瞭解家鄉的巨大變化,展望家鄉的美好未來,萌發對家鄉的熱愛。

二、教材分析(教材結構、內容等)

本冊教科書由四個單元構成。

第一單元 珍愛生命,崇尚科學

第二單元 民風、民俗知多少

第三單元 勞動最光榮

第四單元 農村和城市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zrr4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