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精選20篇)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精選20篇)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

一、教學目標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精選20篇)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國小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併為他們繼續學習、成為合格公民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保持和發展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瞭解與認知水平相適應的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用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樂於探究、與他人合作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的關係,具有創新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探究與興趣目標

科學探究的8個要素: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蒐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

科學態度目標:

探究興趣、實事求是、追求創新、合作分享。

(三)科學思考能力

在教學中引導並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備一定的運用他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具體如下:

①發覺與描述自然現象因果問題的能力覺察、產生和敍述另有假説和理論的能力。

②產生邏輯預測的能力。

③計劃和實施控制實驗測試假説的能力。

④收集、組織和分析實驗數據與相關資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運用合理結論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冊科學包含五個單元,共19課,包含了18個主要概念的分佈:

1.物體具有一定的特徵,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種常見而重要的單一物質。

3.空氣是一種常見而重要的混合物質。

4.物體的運動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來描述。

5.力作用於物體,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

6.機械能、聲、光、熱、電、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種類的生物。

8.植物能適應環境,可製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

9.動物能適應環境,通過獲取植物和其他動物的養分來維持生存。

10.人體由多個系統組成,分工配合,共同維持生命活動。

11.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後代,使它們得以世代相傳。

12.動植物之間、動植物與環境之間存在着相互依存的關係。

13.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規律地運動着。

14.地球上有大氣、水、生物、土壤和巖石,地球內部有地殼、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

16.人們為了使生產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適,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術的核心是發明,是人們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製造產品的活動。

在以上18個涉及的概念中,1、7、8、12、15、17、18是本學期的重點知識,但是在教學中如何把握學生掌握的度,既不過於淺顯,讓三年級學生感覺沒有在科學通過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學難點,讓學生望而卻步,所以在教學中引導並激發學生通過多種感官觀察及生活經驗來系統、科學的學習本冊科學知識,並引導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並思考生活中事物間的聯繫,學習、認識事物的方法,也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既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與科學思維,同時也認識到我們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愛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三、各單元設計意圖

第1單元《植物的一生》設計意圖: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對自然界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動物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植物遍佈我們的周圍,為我們提供食物、氧氣和美好的環境,研究植物是我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內容。對於兒童來説,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們知道植物的存在卻很少有目的地去觀察和了解植物,對植物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形態與功能缺乏研究與認識。;精品教育資料文庫。

兒童對植物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年級下學期,學生認識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初步瞭解了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係。二年級下學期學生栽小葱,通過觀察並記錄小葱每天的喝水情況,瞭解到水是小葱生長的基本需求,也初步瞭解到盆栽植物的生長有不一樣的基本需求。本單元要讓學生在低年段栽小葱活動的基礎上,以種為載體,從觀察植物生命的某個階段延伸到觀察植物的一生,實現對植物生命歷程的認識。學生將通過親手種植番茄或黃瓜,觀察並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瞭解植物的生命週期,認識植物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功能,為四年級學習植物的營養與繁殖,六年級學習生態平衡打下基礎。

本單元精選了番茄和黃瓜這兩種既常見又各有典型特徵的植物作為種植和觀察對象,按照自然順序編排內容,從播種到收穫,按照兩種植物的生長過程依次展開對其根、莖、葉形態的觀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後抽象概括出綠色開花植物生長過程的共同特徵。從學習目標上看,本單元既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記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

第2單元《植物與環境》設計意圖:從遺傳學的角度而言,生物的多樣性與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它是在遺傳與變異的過程中,接受自然選擇的結果,具體表現為變異的物種能適應生存環境就得以存活,否則便面臨死亡。這樣一來,存活下來的物種便具有了適應生存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理機制。從研究生物對環境適應性的難度而言,由於植物基本上是定位生存,不會像動物那樣頻繁地移動位置甚至進行長距離的遷徙,所以研究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要比研究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簡單一些,也比較容易得出結論,適合作為國小科學的學習內容,也便於國小生進行研究。

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對植物的多樣性有所認識,在一年級下學期也學過《多姿多彩的植物》。在此基礎上,學生會產生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希望對諸如各種各樣的植物“是長在哪裏的”“為什麼會長成這樣”等疑問作出解答。為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建構知識體系的角度出發,教材以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為主體內容,選取幾種學生較為了解的環境——沙漠中、水裏、石頭上,指導學生在動手活動和閲讀資料中瞭解其中一些典型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機制,讓他們懂得植物適應環境的一些初步知識,併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3單元《聲音的奧祕》設計意圖:聲音對於地球上的動物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聲音,整個世界便會沉浸於一片靜寂當中,動物將失去感知環境的一個重要渠道。我們隨時隨地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裏,無論是否在感知或願意感知,聲音都客觀存在,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研究聲音現象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小生認識客觀世界必不可少的基礎內容之一,對於幫助兒童瞭解、認識外部世界有着重要的意義。本單元圍繞認識聲音的產生、傳播及聲音的特徵等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感悟、研究、認知聲音的奧祕。聲音無疑是每個人都“司空見慣”甚至“充耳不聞”的,從嬰兒時期就早已“耳熟能詳”了。但聲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又是如何傳播的,很多人對此缺少思考,對兒童而言尤其如此。他們對聲音現象、變化過程的知識積累不足,形象思維缺乏,概念模糊。本單元通過系列科學探究活動解答聲音的產生、傳播與變化這三大疑惑,用活動體驗糾正偏見,也為國中學段學習聲音規律提供知識基礎與實踐經驗,使學生樂於參與到聲音現象的科學探究活動中來。

本單元的探究活動採用了顯性化的方式,讓難以直接觀察到的聲音“現身”,使聲音“看得見”,以及聽得見聲音在各類物質中傳播等,讓學生感受到看不見的東西也具有客觀存在性,並且學會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觀察、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為其終身發展服務。

第4單元《身邊的材料》設計意圖:材料是我們生活的物質基礎之一。從文具、衣帽、課桌到輪船、火車、宇宙飛船……各種各樣的材料製成了生活中成千上萬的物品。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材料正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也都是以材料為標誌來劃分的。面對種類繁多的材料,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認識材料的特徵?應該用什麼方法來認識材料的特徵?材料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我們怎樣研發適應時代需要的新材料?這些都是本單元要研究的問題。

本單元共有四課。第一課為材料總覽。通過觀察身邊的各種材料,使學生意識到物體是由不同材料做成的。按來源可將材料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接下來是並列平行的三課,分別選取了紙、金屬和塑料為研究對象,它們不僅常見、易得,而且既有天然材料也有人造材料。這三課的設計模式大體相同:在認識材料性質的同時,交織科學探究過程技能的練習。所涉及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有:觀察、描述、控制變量、作出假設、實驗、概括推理、表達交流等。

本單元也將“科學一技術一社會一環境”結合得非常好,可以培養學生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情感和態度。在紙的硏究中,滲透了保護紙的原材料——木材資源的教育;在《金屬》一課中,讓學生綜合考慮材料的.多種性能,進行材料的設計;在《塑料》一課中,讓學生思考塑料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方法等等。

第5單元《觀察天氣》設計意圖:天氣是大氣在一定區域、一定時間內的物理狀態。天氣的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響。對天氣定量的觀測以及對量的分級,是人類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的重要依據。颱風、洪澇、乾旱等氣象災害對人類的影響非常大,只有充分把握其特點才能預防災害、減少損失。瞭解天氣與氣候的相關知識,學會觀測天氣的基本方法,樹立正確的關於天氣的觀念,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地球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民眾對天氣與氣候的熟知程度,對其參與諸如氣候變暖等全球性話題的討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中年級的孩子對天氣的知識或多或少有所瞭解,低年級時他們學過《關心天氣》這個單元,但是對天氣缺乏定量觀測的經驗。他們已經認識到天氣變化、季節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生活的影響,但不會從量的意義上去判斷影響的程度。此外,學生對天氣和氣候區分不清,對各氣象要素也未形成整體的認識。

兒童在天氣這一概念的建立上有進階性,他們是先認識具體的天氣現象,進而瞭解這些現象的規律,最後才能搞明白天氣現象形成的原因。本單元處於兒童天氣概念發展的中間環節,重點是要幫助學生建立“量”的概念,通過觀測天氣去把握幾個重要的氣象要素的變化規律

本單元教材的編寫不只是呈現關於天氣與氣候的若干科學知識,還鮮明地顯示出天氣知識從形成到運用的邏輯,由這樣幾個問題串聯起來:為什麼要知道關於天氣的量?怎樣才能知道這些量?知道這些量可以做什麼?帶領學生弄清楚這些問題,其用意在於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天氣知識的意義何在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專項學習《像科學家那樣》設計意圖:在科學教育的過程方法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像科學家那樣”以探究的方式來學習科學。雖然探究式科學教學是模仿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所經歷的一般過程,但由於兒童受到發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探究。國小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應採用比較簡單的形式,以適合兒童發展水平。

科學方法是研究者用以考察自然界的步驟、程序,是科學家羣體在長期的科學研究工作中總結而來的。科學方法創造了科學知識,體現着科學的精神與態度,彰顯着科學的本質與價值。對國小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是整個國小科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回顧和分析科學家探究活動的一般流程基礎上,我們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共同的要素,例如基於對自然的觀察提出問題等。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以要素的形式提出了科學探究活動的共同要素,包括提岀問題、作岀假設、制訂計劃、蒐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等八個方面。以要素形式來提出,提示我們學生的探究活動不一定完全按照這個流程的順序,也不一定在所有的探究活動中都涵蓋全部八個要素,例如,在指導低年級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時,問題不一定是由學生自己提岀來的。但是,學生如果能夠掌握探究活動的一般流程,那麼他們今後面對問題時,就有了自主設計和開展探究活動的必要基礎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將運用並發展觀察、測量、分類、推理、預測、控制變量、假設、解釋、交流等科學方法,這些被稱為科學探究的過程技能。科學探究的技能不是孤立出來逐個培養,而是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做中學”的方式,逐步得到訓練。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親歷“像科學家那樣”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訓練科學探究的技能,是科學教入學的重要目標。

本套教材以專項學習的形式,設置“像科學家那樣”單元,與程師那樣”單元一起形成兩個面向的專項技能發展體系。在一年級到年級

的12冊教材中,分上、下兩冊交替安排,各有側重,做到依據學單的發展水平,選取不同的重點和深度,讓學生獲得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提高。專項學習的選題,選取有利於凸顯清晰的探究過程的活動,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探究活動的過程要素及其關係。對學生認識探究活動過程要素的教學,並非僅在本專項學習中進行,應該滲透在全年段教學過程中。因此,每學年所安排的專項學習強調的要點,教師要有所把握,在日常教學中有所體現,並在專項學習中幫助學生進一步整理、明晰,形成完整的認識本套教材專項學習中的科學探究過程細化為八個步驟,基本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要素,又有一定的特色,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查閲文獻、設計方案、蒐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這八個步驟同樣呈現螺旋上升的設計思路。在低年段的學習中是由發現問題、尋找證據、分享、交流這三個步驟來統領的;進入中年段以後呈現的是七個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蒐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分享交流;進入高

年段以後,進一步增加了查閲文獻。本冊教材的“像科學家那樣”選取了“下雪以後,人們會在積雪冰凍的道路上撒工業鹽”的生活情境,通過提出“為什麼要在冰凍的路面撒鹽”和“在冰上撒鹽和不撒鹽,結果有什麼不同呢”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親歷對這個問題的探究過程。在三年級,重點對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得出結論和分享交流進行較為細緻的指導。首先,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提出問的方法,通過對比“為什麼要在冰凍的路面撒鹽”和“在冰上撒鹽和不撒鹽,結果有什麼不同呢”這兩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理解要提出能夠通過實驗找尋答案的問題;其次,引導學生設計進行對比實驗的探究方案,強調實驗的公平性;再次,在得岀結論時,培養學生根據實驗所獲得的結果(證據)來對假設進行判斷,得出結論;最後,強調分享交流時要結合證據介紹結論以及在交流質疑時也要提出證據。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着重對四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體現探究過程技能的螺旋發展,但並不意味着未被突出強調的方面在探究過程中不重要,如作出假設、處理信息,同樣要讓學生去經歷這些過程。

四、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給課堂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科學書及實驗用具開始,引導學生如何聽講、如何記錄實驗報告單、如何創新科學作業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節課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過程。在課堂上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後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此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並結合課程知識和能力目標設計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實際生活中引導與科學間的聯繫,引導並讓學生認識到學科學是真正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中。並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3.兒童的科學探究習慣及科學素養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探究實驗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科學探究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將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思維,並對現有的事物敢於質疑,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的能力。

4.建構合理、科學的獎勵制度,讓學生學正確認識到自己教好的學習習慣及科學探究能力對自己科學學習的幫助。在獎勵機制上採取多元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讓每個學生在這種機制中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感受成功的喜悦,從而培養起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科學研發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科學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鋭,與上學期相比,經過二年半的科學教育,有了一定的課堂常規與一定的科學素養;但與四年級學生相比,又有較強的創新思維及跳躍性思維,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導學生繼續保持較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又要保護並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導並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欲、讓學生在學生科學常識的基礎上,學習科學家思考問題的方式。真正做到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真諦。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2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學期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材料”、“聲”、“光”、“電”、“磁”。調整後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至兩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能夠自己想出辦法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並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

四、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

4、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3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這些學生來自農村家庭,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課外知識的視野相對不如本地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鼓勵學生走進自然,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書28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植物,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祕,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驟,為學生親歷科學提供一把入門的鑰匙。

2、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為引領,進一步認識身邊的動物,初步掌握其生活習慣及其生命特徵。

3、以“學生對生活材料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製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4、以“學生對水已有的認知"為線索,通過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資源的分佈、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瞭解水的三態、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水的壓力等各種探究活動,層層展開,逐步推進,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瞭解、認識水的特點。

5、瞭解空氣在哪裏,空氣的成分,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目的: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重點:《動物和我們》、《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四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4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任教四(3)班,對學習科學也有很高的興趣,尤其是實驗方面的內容,他們都表現出很高的熱情。這個班學生比較活躍,但個別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四年級的內容較難,有幾個同學在科學方面成績不夠理想,尤其是幾個女生,要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補差。

二、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轉變原來“掌握多少科學知識”的複習教學觀念為“收穫多少信息與方法”教學觀念,並以是否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評價複習效率的指標。

三、複習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通過複習與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缺補漏,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四、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電路圖的連接畫法,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作用。

難點:掌握電路圖的連接畫法。

五、方法措施

1、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對平時缺課未作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

4、加強複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六、複習內容及時間安排

共6節課。

2節課整理知識要點。

2節課做1張卷子,並講解。

2節課做作業本綜合練習,並把課本里的幾個重點實驗和難點再複習一下,以期得到鞏固。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科學教材是以學生生活經驗圈的不斷擴大逐步展開教學內容的。按照“家庭—學校—家鄉與祖國—地球和宇宙”的脈絡,隨着學生成長過程中生活經驗圈及視野的不斷擴大,逐步擴展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體現多學科知識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注重探究學習活動安排,儘可能讓學生投入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從而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獲取一定的科學知識。注意了體現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利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科學素養的逐步形成。教材實用性、可操作性強。每個階段設計了相對獨立的研究內容,如種鳳仙花單元,分別設計了播種(認識植物的種子)、觀察莖葉的生長(認識植物莖葉的特點)、研究鳳仙花的花(認識植物花的構造)、對“結果”的觀察研究(認識植物果實的特點及存放種子的方法)、對鳳仙花一生的生長情況進行整理(瞭解生物的生命週期),而且,每一課有較豐富的教學內容和研究活動,便於教師操作。同時,這些內容又是相關聯的,它們是根據植物自然生長過程有機編排的,在教學實踐中,有利於教師針對植物生長階段的最佳時機,調整實施教學過程。

三、學生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8人,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學習科學的興趣,喜歡動植物,能參與課堂學習,動手實踐操作,但觀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沒有目的的觀察,不會從動手操作中總結經驗,學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強,喜歡單獨行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1、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個器官的作用。

2、能通過觀察、比較、分類、測量、解剖等方法認識植物的各個器官。

3、瞭解周圍更多的常見植物的名稱,能對常見的植物進行分類,説出它們的典型特徵。意識到植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4、通過栽培鳳仙花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生命週期)。

第二單元

1、通過餵養蠶,瞭解蠶的生活習性、生長過程。

2、通過書本、上網、請教他人等方式,收集與蠶相關的資料,並學會做資料卡片。

3、通過指導學生養蠶,使學生能瞭解蠶的一生的形態變化。

4、能觀察並描述蠶各階段不同形態的主要特點,並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培養學生能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蠶的生長過程。

第三單元

1、認識幾種常見布料,如:亞麻、棉布、絲綢、毛皮、化纖和毛料等。

2、知道這些布料的主要特點、用途及原料來源。

3、知道各種不同布料的吸水性、保暖性不一樣。

4、知道蒸發一般發生在液體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發生。

第四單元

1、能判斷物品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如木頭、金屬、塑料、紙等。

2、能區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識到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斷髮明新的材料。增強對新事物的敏感性,激發創造意識。

3、認識某些材料的性質,根據這些性質對材料進行分類。將材料的特性與它的用途相聯繫。

第五單元

1、知道電流流經的道路叫做電路。電流必需在一個閉合迴路中流動。

2、瞭解解決電路中出現的故障可採用排除法。

3、瞭解開關的結構和作用,認識開關的重要性。

五、教學措施

1、認真研究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做好教學準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2、加強對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學習,並應用於自己的教學,確保教學的有效、優效。

3、充分運用現有教育資源。挖掘學校、家庭、社會中的可利用的科學教育資源,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小實驗、小發明、小製作等活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學實踐能力。

4、做好觀察、操作、製作、記錄的有效指導,培養學生相應的能力和堅持力。

5、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過程的指導,培養學生學會探究。

6、精心設計拓展活動,聯繫現代科技、生活,並加強學以致用的培養。

7、加強優生和學困生的聯繫,互相幫助。

8、將植物的生長變化和動物的生命週期兩個單元交叉進行教學,既可解決觀察週期長的問題,又可同進進行動植物生長的變化的觀察,瞭解其相通之處,完成對生物生命週期的初步認識。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展學生認真、細緻、堅持性等科學態度,並初步認識到事物的週期性變化規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並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祕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並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

本單元由4課組成。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瞭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並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繫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作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製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並進行資料彙總,總結規律,使學生對繼續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祕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着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構造和變化,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採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度,並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祕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祕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遊戲:遊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祕密。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7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展學生認真、細緻、堅持性等科學態度,並初步認識到事物的週期性變化規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並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祕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並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

本單元由4課組成。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瞭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並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繫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作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製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並進行資料彙總,總結規律,使學生對繼續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祕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着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單元共分為4課。

1.植物和我們

2.果實和種子

3.根和莖

4.葉和花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並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覆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係,以此培養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本單元分為6課。

1.認識固體

2.把固體放到水裏

3.認識液體

4.把液體倒進水裏去

5.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6.認識船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屬於《標準》的“地球與宇宙”中“天空中的星體”部分,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麼樣”。討論天氣與人的關係,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麼風“指出天氣現象存在規律性,季節的氣候特徵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單元分為6課。

1.今天天氣怎麼樣

2.氣温是多少

3.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麼風

5.氣候與季節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構造和變化,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採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度,並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祕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祕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遊戲:遊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祕密。

五、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我們周圍的土壤

2瞭解土壤

3肥沃的土壤

4土壤的保護

5植物和我們

6果實和種子

7根和莖

8葉和花

9認識固體

10把固體放到水裏

11認識液體

12把液體倒進水裏去

13使沉入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14今天天氣怎麼樣

15氣温是多少

16雨下得有多大

17今天刮什麼風

18氣候與季節

19自由研究

20觀察

21測量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解決問題的探究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含內容分析、主要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冊內容由“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週期”、“温度與水的變化”、“磁鐵”四個單元組成。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髮育歷程,發現其生長變化的規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週期。同時伴隨着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將指導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瞭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的生命週期,並以蠶的生命週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週期。

“温度與水的變化”單元,將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和凝結等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的概念。

“磁鐵”單元將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並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瞭解磁鐵的應用。

本冊教學內容仍然屬於生命世界和物質世界的範疇,但是探究的重點有所不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並探究其變化的規律。本冊教學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如生物與環境、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物質狀態變化與熱量、物體性質和用途的關係等。

在科學探究方面,本冊的教學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堅持觀察、記錄的習慣和能力,並學習用流程圖、循環圖等方法記錄觀察結果。同時重視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和實證意識的培養。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定量的觀察,經歷“觀察現象一提出問題一做出假設(解釋)一分析、檢驗假設一尋求新的證據以做出新的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其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提升。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個班,通過第一週的觀察和了解,發現學生對科學學習興趣很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態勢較好,這對科學教學的實施有很好的基礎,學習也比較認真,但科學課堂常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強化。

四、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後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9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學生共44人,兩個班。這些學生是新課改的第一批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課改前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學期教學目標

本冊教科書遵循《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注意選擇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基礎的、適於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在能力培養上,注意了層次上的變化,較三年級上學期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識切塊”式組建單元的做法,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常見的力》《地球的外衣》《土壤與巖石》《動物王國》《電的本領》《研究與實踐》等6個單元,共22個課題。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教會學生科學地對待自然界的事物。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五、各單元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六、教學時數和課時安排

第一週:小車的運動、玩滑梯的啟示2課時第二週:蹺蹺板1課時第三週:彈簧的學問1課時第四周:有趣的磁鐵2課時第五週:空氣在哪裏、熱空氣2課時第六週:風的形成、地球的外衣2課時第七週:土壤裏有什麼1課時第八週:土壤的種類1課時第九周:土壤與植物1課時第十週:認識巖石1課時第十一週:做個巖石百寶箱1課時第十二週:螞蟻、它們都是鳥2課時第十三週:貓和兔1課時第十四周:多樣的動物2課時第十五週:燈泡亮了1課時

第十六週: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1課時第十七週:誰的本領大1課時第十八週:安全用電1課時第十九周:期末複習4課時

七、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過分強調趣味性、遊戲性,忽視知識和技能的訓練。

2、過分強調“情境”、“快樂”教學,忽視學生習慣的培養。

3、過分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忽視課堂教學的組織性。

4、過分注重過程評價,忽視結果評價。

5、過分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忽視傳統的實驗教學。

八、教具準備

天平、槓桿尺、指南針、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圓形磁鐵、燈座、開關、電池盒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0

《植物的生長變化》

引領學生在種植風仙花的過程中,觀察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髮育歷程,發現其生長變化的規律,知道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這樣的生命週期。同時伴隨着生長過程,指導學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莖、葉的功能,初步認識植物體都有維持其生存的結構、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動物的生命週期》

指導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瞭解蠶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髮育、繁殖、死亡的'生命週期,並以蠶的生命週期為例,從常見動物的生命過程中,以及從人體特點的觀察中,認識動物和人的生命週期。

《温度與水的變化》

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熱量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水的固、液和氣三態,研究水在融化、結冰、蒸發和凝結等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幫助他們初步認識物質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的。同時,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質“循環”的概念。

《磁鐵》

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磁鐵具有磁性、磁鐵兩極磁力最強、磁鐵能指南北、磁鐵具有異極相吸和同極相斥等性質。並通過做一個指南針和學習用指南針確定方向等方向,瞭解磁鐵的應用。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1

一、教學目標: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重點:

1、本冊有“遊戲裏的科學”,“太陽與時間”,“電的本領”,“我們的身體”,“動物王國”,四個單元組成。在玩中讓學生去探究科學,積極主動去思考問題。主要指導學生對變化的事物進行觀察,觀察其變化的過程並探究其變化的規律。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教會學生科學地對待自然界的事物。

2、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三、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遊戲裏的科學

1、小車的運動第一週

2、玩滑梯的啟示第二週

3、蹺蹺板第三週

4、彈簧的學問第四周

5、有趣的磁鐵第五週

6、指南針第六週

第二單元太陽太陽與時間

7、認識太陽第七週

8、太陽和影子第八週

9、用太陽記時第九周

10、製作計時工具第十週

第三單元電的本領

11、燈泡亮了第十一週

12、哪裏用到電第十二週

13、誰的本領大第十三週

14、安全用電第十四周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

15、我們的身體第十五週

16、骨骼第十六週

17、關節第十七週

18、肌肉第十八週

第五單元動物王國

19、螞蟻第十九周

20、它們都是鳥第二十週

21、貓和兔第二十一週

22、多樣的動物第二十二週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2

複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使所學知識系統化,而且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與提高,也可彌補知識的缺陷,使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臨近期末,為了有效地進行復習,特制定本計劃。

一、學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605班和606班。相比較而言,605班課堂紀律比較好,探究活動比較認真有序,作業也比較自覺,但605班的後進生教多。而606班因為有幾個調皮好動的學生,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經常無法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兩個班的共性在於——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也有較多學生課堂表現積極,但對科學知識處於一知半解的層面,對實驗現象的總結分析往往不全不到位。還有部分學生態度很不端正,對科學學習很不重視,科學綜合表現很差,需要採用恰當方法強化輔導。

二、複習目標

1.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通過複習,把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整理,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温故知新、拓寬加深。在複習過程中要通過知識的內在聯繫,把零散的、片斷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達到橫向拓寬知識,縱向深化知識的目的。

3.發展能力、綜合提高。在複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示範、指導和啟發,使學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識的能力、記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科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較大提高,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能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三、複習內容

1.四個單元的基礎知識整理。

2.各個單元的科學探究題。

3.作業本中的難點題型,課時特訓提高練習。

四、複習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對比實驗的技能,設計對比實驗,並用數據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2.難點: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處理。

五、保障措施

1.加強複習的計劃性。我先根據要複習的內容和複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詳細地寫出複習課教案,並注意複習內容的系統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進行歸類。

2.注意複習課的針對性。我把複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複習和重點複習結合起來。通過一般複習重複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而重點複習則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項目進行重點講解並着重進行復習性練習,。

3.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努力使“重複”變為生動積極的“再現”,寓能力培養於整個複習過程之中,切忌教師“壟斷”複習課堂。

六、複習安排

1.知識回顧:分單元內容進行復習。

2.專題訓練:(1)基礎知識訓練:側重一些概念,試驗及其結論。(2)解決問題訓練。

3.測驗講評:出一些綜合類試卷,檢測學生的複習情況。

4.針對練習:查漏補缺,針對學生暴露的一些問題,再一次補充複習。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充分反映我國國小自然學科改革的成果,並積極融入世界科學教育改革的精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綱要,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轉變原來“掌握多少科學知識”的複習教學觀念為“收穫多少信息與方法”教學觀念,並以是否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評價複習效率的指標。

二、複習內容和重點

這個學期的教材包含四個單元,分別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週期》、《温度與水的變化》和《磁鐵》,因此,首先要複習教材1—4單元的基本知識點,幫助學生能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比較完整的的知識網絡。此外,再進行綜合練習,讓學生能熟悉並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

複習重點:

1、掌握科學的知識,建立科學的概念。

2、回憶、熟練、掌握各知識點。

3、熟悉科學試卷的題型。

三、複習目標

因為複習課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説缺乏像新授課那樣的新鮮感。但由於學生原先在各節課裏獲得知識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複習課教學的核心之

一。而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認構是由差異的,他們對知識的建構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通過自主學習,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溝通內在的聯繫,讓學生親歷知識複習的過程。通過比較、辨析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網絡,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活動的體驗。

四、複習時間(6月9號------6月25號)

第一階段 單元複習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2課時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週期》 2課時

第三單元《温度與水的變化》 2課時

第四單元《磁鐵》 2課時

第二階段 綜合練習 4課時

查漏補缺 2課時

五、複習方法措施

(一)認真複習《課堂作業本》、《學習與評價》。

(二)至少認真翻閲科學書兩次以上,記住其中的實驗(所用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有書中出現的結論性的句子。

(三)熟悉各單元知識點:

(四)由於學生有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對於學生要因材施教,做好系統觀察和定量觀察的指導,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相結合,並讓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能説出理由都給予肯定,給他們信心,給他們動力。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4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上學期學習情況

學生人數:132

平均分:90.5

優秀率:76.5%

及格率:95.7%

知識及能力情況

作為三年級的國小生來講,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不夠好。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學科認識尚沒有形成。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繼續加強學生科學實驗探究以及操作能力,同時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學習態度及行為習慣情況

學生對科學小製作、小實驗、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知識比較感興趣,熱愛相關的科學拓展學習。是展開科學系的的契機。經過學習和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習慣與模式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提高。

學習困難生情況

個別學生對於實驗課的紀律自我約束有待改進,本學期繼續明確目標與標準,培養良好科學學習習慣。

二、教學目標要求

科學探究

1.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做假設性解釋;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並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

2.願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生活產生的影響,意識到要關注新科技、新發明,樂於將學到的科學知識應用到實踐和生活中,併力爭發展創新,改善生活。

科學知識

1.探究植物的花、種子和果實的特點,瞭解植物繁殖的過程。

2.探究天人工材料和自然材料的特點與作用。

3.研究太陽、太陽與影子、太陽與生物、太陽能利用等方面的相關知識。

4.認識溶解的特點、作用,瞭解加快溶解的知識。

5.知道人體消化器官器官,瞭解其作用與保健。

6.認識人體的呼吸器官,知道如何保護呼吸系統。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23課。從知識方面可以分為七個方面:

1、太陽與影子:(包括1-3課),玩一玩有趣的手影遊戲,找出影子產生的`原因;做一個日晷模型來計時,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2、混合與分離:(包括4-5課),以“學生對天氣的親身體驗"為線索,進行觀察、記錄、整理、製作等探究活動,增強學生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身邊常見科學現象的情感,意識到探究科學可以從身邊的科學現象入手。

3、生活中的材料(7-10)

4、植物的繁殖(11-14)

5、常見的力(包括15、16、17課),認識水中物體的沉浮、進行水的多少的比較、認識彈力、摩擦力等各種探究活動,逐步推進以“學生對常見的力的認知”為線索,進行觀察,分析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用事實證明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6、消化與吸收(18-20)

7、設計與發明(21-23)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網絡平台及指導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教學進度安排

六、“空中課堂”的教學安排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5

一、學情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8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十萬個為什麼共四課含1、探索自然2我發現的環境問題3、問題銀行4、發現問題寶藏;第二單元五官兄弟共2課含1、遊樂場2、瓜果交易會;第三單元秋天,一幅美麗的圖畫共2課含1、尋找秋天2、果實累累的季節;第四單元有趣的動物共3課含1.尋訪螞蟻2.動物怎樣過冬3.上夜班的動物;第五單元 蚯蚓小導遊共四課含1、探訪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後3、蚯蚓的鄰居4、落葉到哪裏去了;第六單元飄呀飄,飄下來共2課含1.自轉旋翼2.降落傘;第七單元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1.科學,生活的朋友2、科學改變我們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共3課含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旅行2、我們身邊的.小科學家3、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6

一、教材簡析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組成:《土壤與生命》、《植物的一生》、《固體和液體》、《關心天氣》、《觀察與測量》。

《土壤與生命》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目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由《我們周圍的土壤》、《瞭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護》四課構成。本單元與《固體和液體》同屬於一個系列,都是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眼裏的生命世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它將帶領學生對植物從種子的萌發到根、莖、葉、花、果實的形態功能做較深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週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做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教材始終貫穿了一條隱線——“種植一株植物”。本單元的編排有兩條線,一條明線是通過觀察、解剖、測量、比較、實驗等多種方法探究植物六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第二條隱線是認真細緻地種植、觀察一株植物的一生,堅持做連續的觀察,體驗收穫的快樂,感覺到只有堅持才會有收穫。在活動中可以圍繞探究性活動學會觀測、測量、收集證據、積累資料等科學方法。主要由《植物和我們》、《果實和種子》、《根和莖》、《葉和花》四課構成。

《固體和液體》本單元是依據物質世界板塊中關於“物體的特徵”等具體內容標準建構的,它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現階段完成對固體和液體的認識,體現“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多種多樣的方法的設計思路”。

通常情況下,物質有三種主要存在形式:固態、氣態、液態,各種形態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徵,本單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引領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諸如輕重、軟硬、形狀、顏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點。由於本單元沒有涉及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沒有提及密度,因此對於固體和液體的沉浮與溶解的認識,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上。請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意把握概念的深淺度。按照教科書的整體設計主動地安排,本單元在過程技能方面是一個隱性化處理的單位,着重觀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同時對涉及到的其他過程技能如分類、測量也加以訓練。通過用語言、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指導學生怎樣觀察,怎樣通過觀察得到證據,促進學生基礎過程技能的形成、發展。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來看,本單元通過科學探究注重實證性來進行科學精神、科學品質培養。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認識固體以及固體的性質,包括《認識固體》和《把固體放到水裏》兩課;認識液體以及液體的性質,包括《認識液體》和《把液體倒進水裏》兩課;瞭解改變沉浮狀態的方法並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關心天氣》本單元是根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天氣變化現象和對天氣的觀測,以及天氣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來建構的。通過認識現象和展開觀測活動,使學生更加關注天氣,初步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加深對天氣變化的認識。由於國小生在通常情況下只是被動地關心天氣和接受天氣變化的事實,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導下改變衣着,以及在氣温和環境的變化下被迫地改變行為方式,缺乏主動關注天氣、瞭解與認識天氣變化的主動意識行為,所以本單元的建構充分體現了調動主動學習意識進行有意識學習的理念,將學生從被動應對者導向主動探究者。本單元教材共有5課,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麼樣》;其次討論天氣與人的關係,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麼風》三課。介紹觀測以及記錄氣温、濕度、降水量、風力與風向的方法和手段,並教學生自制雨量器、風向標和風力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觀測和記錄。最後、引導認識季節特徵,即《氣候與季節》。

《觀察與測量》本單元主要是根據《課程標準》分目標中“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提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能運用自己的感官、簡單工具或通過實驗等方法,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證據”的表述;以及內容標準中“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能做到原始記錄,並注意保留且不隨便塗改原始數據”的表述建構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觀察不僅是基本的收集問題證據的方法與技能之一,也是其他兩種收集證據的基本方法,即調查與實驗的方法和基礎。從學生的角度看科學探究,觀察又是學生最能夠便利使用與體會自身的感官與科學探究之間的密切關聯的活動形式。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第二部分,測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土壤與生命的有關內容可以適當推後,與第三或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調換。因為春節後温度低,土壤中的生物還沒有甦醒,這部分內容後移能觀察得更全面。

二、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祕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祕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遊戲:遊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祕密。

5、信息發佈會、報告會、交流會:讓學生根據所需內容進行研究,蒐集整理有關資料,寫出研究報告,並在課堂上交流,營造一種民主的科學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嘗試、體驗科學交流活動的樂趣。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7

這個學期時間有些短促,教材講完之後,有些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於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所以在進行期末測驗之前必須對這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下面是複習的總體思想和方法:

一、各個章節之間進行區別比較、分門別類。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接起來,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便於記憶、理解與運用。

二、 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講解。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我先主動的理清知識體系,分層、分類、分項,找出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平時課堂中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重點強調、講解、複習。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動學生歸類分項,發動學生討論,讓學生聯想、發散,主動探索,尋查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形成知識框架。

五、複習目標:

1、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科學知識在頭腦中更加紮實、穩固。

2、能對掌握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學以致用,為進入四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3、激發後進生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8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在動物的生命週期/第6課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只是學習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的生命週期/第7課我們的生命週期中滲透“保護身體健康的法律意識”。在“温度與水的變化”/第7課水的三態變化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在“磁鐵/第6課指南針”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猜猜猜

本單元是《科學》教材三年級第一單元。包括四個知識點,

1、猜猜看。

2、猜對了嗎。

3、猜猜猜。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

“風啊,你吹吧”是第二單元,包括三個知識點,

1、起風了。

2、風的測量。

3、可愛又可恨的風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

“神奇的指南針”是第三單元,包括兩個知識點:

1、神奇的小針

2、有趣的磁鐵遊戲。

3、磁鐵的妙用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

“水和鹽的故事“是第四單元,

1、把鹽藏起來。

2、水落“鹽”出。

3、沉與浮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

“電與我們的`生活”是第五單元,包括四個知識點:

1、生活離不開電。

2、電燈亮了。

3、小心!有電。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

“地球真的不動嗎”包括兩個知識點:

1、白天與黑夜。

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

本單元包括三個知識點:

1、科學,生活的朋友。

2、科學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3、展望美好的未來。

第八單元、一次穿越時空的科學問題銀行

本單元包括兩個知識點:

1、漂移的大陸。

2、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學重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在“磁鐵/第6課指南針”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六、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11、在“磁鐵/第6課指南針”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七、全冊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猜猜猜

1、猜猜看……………………………………………1課時。

2、猜對了嗎……………………………………1課時。

3、猜猜猜……………………………………1課時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

1、起風了……………………………………………2課時

2、風的測量……………………………………………1課時

3、可愛又可恨的風……………………………………………2課時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

1、神奇的小針……………………………………………2課時

2、有趣的磁鐵遊戲……………………………………………1課時“磁鐵/第6課指南針”中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3、磁鐵的妙用……………………………………………1課時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

1.把鹽藏起來……………………………………………2課時2.水落“鹽”出……………………………………………2課時

3.沉與浮……………………………………………2課時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

1、生活離不開電……………………………………………1課時

2、電燈亮了……………………………………………1課時

3、小心!有電……………………………………………2課時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

1.白天與黑夜……………………………………………2課時

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2課時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

1.漂移的大陸……………………………………………2課時

2、我也能當科學家……………………………………………2課時

期末複習期末複習期末複習檢測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19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着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瞭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説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瞭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説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説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説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難點: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瞭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2、奮鬥目標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精神飽滿,面向每一位學生進行教學,努力調整每位學生積極性,把握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並適時調整。

(3)、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4)、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提優補差措施:

(1)、鼓勵學生擴大閲讀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並提倡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驗、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活動,以進一步提高能力。

(2)、幫助後進生建立自信心,繼而貫徹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培養學生對科學課學習的興趣。

(3)、延伸課堂內容,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4)、加強優生與後進生的聯繫,促使他們互相幫助,在團結的氣氛中儘快成長。

3、其它措施:

(1)、利用學校設施優勢,採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2)、重視活動的總結,注重課後交流、單元總結。

(3)、科學課堂教學要兼顧實與活動。

六、教學專題研究計劃

指導學生運用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性質及用途,培養學生質疑、想象、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熱愛科學。

2023三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集錦 篇20

一、課標要求:

教材以學生科學探究為核心,通過“科學在我們身邊”讓學生了解周圍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圍的科學。“我們怎麼知道”在這裏是對科學探究方法的初步訓練與感知“水的科學單元”通過以物質世界中學生最熟悉的物質水入手,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質世界。,而“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是學生通過對天氣觀察進一步將科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我們周圍的空氣”體會和認識空氣的`有關用途和性質。以及空氣對我們人類生活的用途和意義。從而讓學生走近科學感知科學,科學方法掌握技能,親歷科學 ---自主探究體驗過程 。

二、教材分析:

教材讓學生認識科學、掌握科學、探究科學、設計了“用感官判斷玩具的特徵”、“認識周圍常見的動植物”、它們都與學生平日生活相關,便於學生直接感受“科學在我們身邊”的道理,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更重要的是教科書在培養學生方面層次性強,較好的樹立了開放教學觀念,科學課不僅侷限於教室,而是將學生領入到家庭、社會和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開設科學課,重要的是他們對科學這個詞有着神祕感,同時生活中的許多為什麼也激起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我希望通過我的科學課學生能夠熱愛科學,培養起他們濃厚的興趣。

三年級學生視野雖然比較開闊,但是,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聽課的技巧相對不如高年級的學生。課堂上看來很活躍、很熱鬧,但是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卻非常缺乏,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目標:

從科學課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科學在我們身邊》《我們怎麼知道》、《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水的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五個單元。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科學知識各有側重,且由易到難,逐漸上升。

六、實驗計劃安排

三年級上冊【10個分組 2個演示】

三年級下冊【12個分組 5個演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xzqd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