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學工作計劃 >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通用5篇)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通用5篇)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通用5篇)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繫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為:《做守規則的人》、《做樂觀向上的人》、《做自尊自愛的人》、《做聰明的購物者》。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懂規則、守規則的態度,幫助學生了解簡單國際交往中的規則。知道遵守國際交往規則的重要性。

(2) 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聯繫生活實際,明白麪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樹立“困難面前不低頭”的信心。

(3) 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鍊意志,不怕摔跤。

2、行為與能力目標:

(1) 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

(2) 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蹟。

3、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家長掙錢的辛苦,體會家庭責任感。培養學生家庭理財能力,做父母的小幫手。引領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勇於實踐,增強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通過觀察活動,瞭解、認識商品的各項信息,懂得它們的重要性。初步具備合理購物的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認真細緻的觀察意識以及分析、比較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有學生40人,他們大多來本村或周邊村子,淳樸,活潑,積極向上。這學年是他們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第二單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單元“花錢的學問”,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

第一單元重在告訴學生要關愛、善待植物和動物,也要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第二單元是關於安全方面的,重在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危險發生後的緊急情況,同時防止事故的發生,以免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

第三單元是關於消費和理財的。告訴學生要學會合理的花費。

第四單元是關於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善於關愛別人、理解別人,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責任感。

三、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由於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為:《在集體生活中》、《學習更上一層樓》、《我的家鄉》、《家鄉的變化》。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目標,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繫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樂於合作,待人誠實守信的品質;初步形成規則意識、民主意識。

(2)使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要敢於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感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使學生初步形成積極向上,樂觀好學的學習態度。

(3)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形成熱愛家鄉的情感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瞭解家鄉的名人並向他們學習。

(4)感受家鄉及家鄉人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瞭解家鄉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上,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行為與能力目標:

(1)幫助學生建立與人交往有誠信,能合作,民主地參與集體生活的行為習慣。

(2)初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學習任務的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喜歡閲讀課外書籍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毅力和耐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愛惜名勝古蹟,不亂丟亂刻畫的習慣。

(4)養成保護水資源,愛護身邊環境的良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幫助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能嘗試合理的解決集體生活中的問題。

(2)學習給自己制定不同時期的目標,樹立自信心;學會一些簡單的讀書方法。

(3)能正確辨認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瞭解家鄉的民風、民俗、文化、物產等;瞭解家鄉湖泊眾多的自然環境及水資源分佈情況;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及特產。

(4)知道部分舊生活用品的用途;瞭解家鄉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知道有關環保知識。

四、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學會適應集體的要求與規範,樹立合作、誠信意識,學會尊重他人,能夠合理處理意見不一致的問題。

2、提高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

3、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會識圖,在圖上找家鄉的位置,瞭解家鄉的地理、人文、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等等,熱愛家鄉,節約水資源。

4、瞭解自然環境,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的生活關係。

五、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究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時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信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劃分等級。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六、學困生幫扶措施:

正如烏申斯基所説:“教師的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講,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於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中的一切。”學生透過老師的行為來判斷老師的人格,一旦他認可了老師的人格,他就會接納之,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只要我們用一種合理的、民主的鼓勵和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學生,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用滿腔熱情和期望去塑造學生的性格,相信有耕耘就會有收穫!

1、課堂內外尊重個體。

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這種愛又必須是真誠的。打開孩子心裏的那扇門,當我們與學困生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係時,他們就會主動向我們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地與我們交朋友,這樣他們就會親其師而信其師,喜歡聽教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評教育也樂於接受。馬克思曾説:愛需要用愛來交換,心靈需要用心靈來塑造。我們不能把學生培養成一模一樣的人,也不應該這樣要求學生。因而,尊重學生,還表現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又具個性特徵的人。

2、點燃自信、磨礪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戰勝自我很重要,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老師永遠都在關注他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重拾信念。

教師要創造、利用各種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使一些觀念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穩定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也就是形成性格。在勞動實踐活動中,體驗困難,讓他們親身經受一下艱難的磨練及痛苦的洗禮。

3、欣賞、鼓勵、張揚優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人性深處,無不渴望被讚賞。”激勵永遠是教育的態度。給學生一些鼓勵,可以喚起後進生的上進心,張揚他們的優點,從而感受到成功感。針對學生髮展傾向方面的特點,積極鼓勵引導,獎勵學生髮展中的優勢傾向,發展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個性特長,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長處,都能保持強烈的自信心和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因勢利導,使學困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在教育過程中讓我們永遠記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尊重學困生,就要讓他們在接受教育和參與學習的活動中享受平等的待遇。

七、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1、開展一次學會合作的活動。(具體實施於體育運動會)

2、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由語文讀書活動實施)

3、收集關於家鄉發展變化的材料,召開一次“我愛我的家鄉”的主題班會。(由班主任在班會課上進行)

八、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品德課每週是兩課時,本期全部時間不足十九周,除去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節放假及運動會等一些時間外,上課的時間最多不足十七週,即只會少於34課時,估計在16周左右。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班本學期共有學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了3—5個主題,各單元體例結構如下:

主題文字:引出一個話題或對某個話題進行提升,一般是該主題主要思想和觀點。

提示語:一般作為對某個話題的的拓展,引導學生思考或開展相應的活動。

旁白:作為和學生對話、溝通的主持人,有時為前後內容起傳承作用,有時為學生提高一種思考方向或揭示某個觀點,有時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用相對靈活。

情境對話:一般是經過錘鍊的真實生活的再現,幫助學生對自己得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實地呈現社會現實,包括學生的活動場面。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加深體驗、開展活動等。

圖標:包括“活動、交流、小資料”等,引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調查、體驗、討論、探究、閲讀、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等。

學生作品:有時是提供一個可供討論的案例,有時是體現學習過程、呈現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增強其溝通與表達的慾望。

空白框: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體驗,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潛能生輔導計劃

1、上課時對學困生多加註意,有針對性地提問,找到他們學習上的難點,予以解決。

2、根據學生特點採取相應措施,同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繫,雙方一起努力,提高學生品德意識。

四、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讓心靈比天空更博大 (8課時)

第二單元: 我們都有發言權 (8課時)

第三單元: 鄉村新發現 (6課時)

第四單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6課時)

第五單元: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8課時)

2022年國小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通過了解接觸,感覺五年級的整體素質較高,絕大部分學生遵紀守規,學習認真、自覺,作業能按時完成,且書寫工整,勞動觀念較強,講究衞生,拾物不昧,助人為樂。同學之間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愛相處。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課不發言、不愛動腦等)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國小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教材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1、綜合性。生活本身是綜合的,道德存在於學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兒童的發展是整體性的,學生的學習也是整體性的。

2、開放性。教材不再是知識羅列的清單,知識教學的資源之一。

3、情感性。重視實際生活中現實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4、形式活潑。增強了可讀性、趣味性,力求活潑、富有童趣。

三、教學目標要求

1、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學生學會欣賞、互相尊重、理解寬容、心胸寬廣、分享快樂的個性品質。

2、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培養現代民主意識。

3、重視農村兒童的體驗、感受、嚮往和追求,幫助他們認識、處理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瞭解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差異較大,不但生活方式存在差異,有的地區間還存在着文化差異。要從認識區域的差異,尊重不同地區不同的生活方式出發,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和了解中祖國,增進對祖國的親近感,增強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

5、瞭解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萌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教學措施

1、對話教學策略:教學中,要藉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關鍵取決於教師的反饋信息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並添加進新的意義。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

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裏所説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遊離於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

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一鍋煮”的誤區。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係,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範例和空間。教師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xue/87zk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