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清明節為什麼有放風箏的習俗

清明節為什麼有放風箏的習俗

清明節會有各式各樣的習俗和活動,那麼在這天為什麼要放風箏呢?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清明節一些放風箏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節為什麼有放風箏的習俗
放風箏的原因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悦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説:“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眼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所以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這個習俗在《紅樓夢》中就有:當風箏放飛昇高後就有意把引線剪斷,讓風箏遠遠飄去,據説它可以帶走晦氣、煩惱、苦悶、憂患與病痛。於是有人便將自己的苦惱事寫在紙上,紮在風箏上,讓它隨着風箏一去不復返。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常常在清明節放風箏。放風箏作為清明習俗之一,流傳已久。從元宵節後放風箏活動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古時放風箏是一項具有意義的户外活動,目的是為了放掉身上的“晦氣”。

當然,隨着時光的流逝,現在放風箏早已衝去舊時的“巫術”色彩,人們只不過是藉此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已。如今放風箏成為了一項頗受大眾喜愛的娛樂活動,人們在户外放風箏大大舒展了平日緊張嚴肅的氣氛,調節了忙碌的生活節奏。

清明節要踏青

傳説,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着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 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趙之珩表示,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因而踏青節也就有先有後。農曆二月二為福建一帶的踏青節,三月三為陝西一帶的踏青節。北京、東北由於春來得特別遲,到了五月初五才開始踏青。由於踏青是一項有意義的習俗,因此代代流傳。

放風箏的歷史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風箏的製作在各地相當普遍。但作為風箏的集萃之地,還要屬北京、天津,濰坊和南通四地最為著名。各地風箏各具特色,自成一派。古老的風箏文化孕育了許多善制風箏的能工巧匠,許多家庭因製作風箏的技藝精巧、獨特而發展成廠風箏世家+北京著名的傳統風箏用的多足曹雪芹的圖案,最有名的風箏製作藝人是哈氏和金氏兩家+哈氏四代人傳承技藝,風箏骨架製作精巧,畫工肅整,既可放用,又可擺在案頭陳列欣賞。哈氏風箏曾於1920xx年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4只風箏榮獲銀質獎章。金氏風箏以造形雄偉,畫工粗擴而見長。金氏風箏的傳人“金大姑”的製作工藝享譽一方、她有兩個保存了四十多年的遺作曾在北京第一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亮相。一隻是絹制窄翅蜻蜓,另一隻是三十六節的老式蜈蚣,色彩逼真,起伏擺動,活靈活現-天津風箏的鼎盛時期在清末民國初-當時,有名的風箏製作藝人有七把兄弟、老金記兄弟、簾子李等人。但最著名的當屬風靡海內外的“風箏魏”的創始人魏元泰和雅文齋週記風箏的創始人周樹棠。縱觀這些藝人的技藝生涯,由於他們出類拔萃地繼承並發展了天津風箏的扎、糊、繪、放等各種工藝技術,使得天津風箏得以躋身於全國三大風箏流派之列。魏元泰製作的風箏在1920xx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其中11只風箏獲得紀念金牌和獎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wxky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