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臘八節 >

節日介紹-為什麼説過了臘八就是年

節日介紹-為什麼説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民間有着“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説法,一過臘八,就算邁進了年的門檻,年味兒也越來越濃郁了,每家每户都紛紛開始忙活着置辦年貨。相信有很多人都還不是很清楚這句話的意思,下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下。

節日介紹-為什麼説過了臘八就是年

為什麼説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一過,年味就越來越濃了,所以就有“過了臘八就是年”這一説法,“臘八節”民間流傳着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

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這些天趣童真裏流露出到了臘月孩童們對過年的無限期盼。

臘八這天正式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從這天起,人們開始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在這個前奏曲裏有着豐富的內容,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祭灶、掃房、炸年糕、宰豬羊、寫春聯等等,直到臘月的最後一夜除夕。如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是民間祭灶(或曰送灶)的日子。

舊時民家的鍋台牆壁上有“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神位”,兩旁有聯“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等。送灶一般是在黃昏舉行,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爺上天彙報一家人一年來的善惡行徑,以求得到玉皇大帝的嘉賞或寬恕,並保佑來年四季平安。祭灶供品除雞、魚、肉與酒飯外,還要另加一道糖稀即灶糖,説是要用糖稀粘住灶神的嘴,上天后少説壞話,多説甜美之言。到除夕夜,還要舉行同樣的儀式,再把灶王爺接回家。再如,“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有錢無錢,打掃乾淨好過年”:因“塵”與“陳”諧音,此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用意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臘八節習俗

臘八節臘八粥

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臘八節吃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

臘八節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脱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説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節吃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户户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節吃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麪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祭祀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説:“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蜡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代改為“臘”。

標籤: 臘八 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laba/3nde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