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精選3篇)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精選3篇)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 篇1

黨的xx大以來,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引用了大量名言警句和歷史典故,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增強了文稿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的思想方法,可以從三個時間維度領悟文化智慧、獲取文化力量、增強文化自信。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精選3篇)

用典、講故事的思想方法,讓我們深刻領悟中華文明五千年優秀文化的智慧

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積累了大量成語、典故,其中凝結着無窮的思想智慧,藴涵着深厚的文化積澱,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歷史基石。社會主義運動啟蒙至今已有520xx年,在很多國家陷入低谷,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現這種強烈反差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與中華文化的結合點,用先進文化激發了傳統文化的創造力。比如,辯證唯物主義與中國古代的《易經》《道德經》闡釋的事物演變、相互轉化的樸素思想有着相通之處,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將二者結合起來,創作了《實踐論》《矛盾論》等經典名作,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之在中國大地上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如今,在講話中用典、講故事,用文化的方式講哲學的道理,用哲學的思維講文化的內涵,用成語典故中的道理展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施政邏輯;用歷史故事中的啟示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實踐要求。引用文化典故和歷史故事的方法,用馬克思主義系統的、完整的哲學鏈條,串起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珍珠,既有對哲學思想的闡釋,又有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展示了思想家的深邃,顯示了政治家的格局。這種形式和方法,使我們抬頭能仰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星空,俯首能親近中華文化的大地。

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要學習藴涵其中的修心之道。中國共產黨除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黨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外,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中華文化倡導的修心,追求的一大境界就是無我,有良知、有抱負的知識分子都是先修心“獨善其身”,再尋求“兼濟天下”。引用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等詩句,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為民的情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隨時都要有為民的內心修煉。説,“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何等的境界!每名黨員幹部都應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要學習藴涵其中的立德之本。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立德,選拔幹部以“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為原則。“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中華文化推崇立德,用“禮義廉恥”的道德標準作為社會的價值取向。嚴格來説,受那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古人的修德是相對的、立德是狹義的,有很大的侷限性。在古代,為官一任,能做些修橋鋪路、為民申冤的事,已經是德之大者。今天,中國共產黨“立德”的根基在於全體人民,“修德”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也能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做更多的事。我們既要學習古人立德,又要超越古人之德,站穩人民立場去學,滿懷人民感情去學,用科學的理論品讀傳世經典,從優秀文化中受到啟迪。

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要學習藴涵其中的齊家之法。在中華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讀書人的骨髓。代代傳承的好家庭、好家族,一定有好的家教、好的家風、好的家訓。引用《禮記·大學》中的“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要求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家風正家人平安,家風不正禍患必生。陷入腐敗的領導幹部,家風大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只有把家庭塑造成正派、温暖的港灣,遠航才能平安。

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要學習藴涵其中的治國之策。中華文化倡導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理念,藴涵着大量治國之道。經常引用這些名言警句。比如,他引用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就是《管子·牧民》闡述的治國道理。管子的“無私、審時、察用、備官”選人治國思想,時至今日仍有很大的借鑑價值:一是無私才能有為。想自己的事少了,為人民做的事就多了。私慾膨脹的人,不可能為國家作多大的貢獻。二是審時才能決斷。古代説審時原指不耽誤季節,今天講審時指的是不要錯過發展機遇、不要辜負時代重託。三是察用才能務實。善於察用的人,才會重視調查研究,才會用心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既要遵循“道”,又要懂得“術”。“道”是原理,“術”是方法。凡事七分“道”、三分“術”,做正確的事,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四是備官才能選賢任能。着意選用正直能幹的人,導向好了,工作局面自然就打開了。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 篇2

進入新時代,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經常引用中華文化的優秀成果,向國人講述道理、向世界講述中國,讓我們反覆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加堅定偉大復興的文化自信。

我國古代公羊學派的“三世説”,把時代分為衰亂、昇平、太平三世,昇平對應小康社會,太平對應大同社會。康有為根據這個觀點,把世界分為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三個階段,提出社會進步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從據亂世進入生平世,即小康之世;第二步再由昇平世進入太平世,即大同之世。而實現第一步,過上小康生活,已是老百姓千百年的奢望。鄧小平提出要讓人民過上小康生活的構想,與古往今來的老百姓追求是一脈相承的。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提出並致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是與時俱進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體現和復興中華文明的奮鬥目標。

告訴世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在這段話中,直接引用了“大同”的概念。應該説,我國古人追求的大同社會,與中國共產黨要最終實現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造福於民的方向上是一致的。當然,兩者在內涵上、程度上有着本質的區別。用“大同”的概念表述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很好地借用了古人的智慧,讓人易懂好記。

能讓人民過上相對富裕生活的,都是經濟上的發達國家。到20xx年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經濟發展水平尚未進入發達國家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自加壓力的工作目標。這與發達國家相比,挑戰更大,難度更大,意義也更大。黨的xx大以來,把脱貧攻堅盯得最牢、抓得最緊,多次發表關於脱貧攻堅的重要講話,多次向世界講述消除貧困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了什麼?為了實現中國人民古往今來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呢?一定能夠實現,最根本的是因為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有辦法、有能力採取中央大幅度提高轉移支付、五級書記抓扶貧、省區市對口幫扶、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措施,動員全黨全社會的力量推進脱貧攻堅,在總體發展水平仍然不高的情況下配置好社會資源,提前消除絕對貧困,提前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從實施結果看,脱貧攻堅目標完全可以如期完成,千百年老百姓的小康夢想可望實現,這將極大地提升全國人民的“四個自信”。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重要的是文化復興,尤其是民族自信的重塑。文化復興和民族自信,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需要整個民族的文化覺醒。而要做到這一點,每個人都應深刻認識“小我”與“大我”的關係,把個人“小我”融入到人民的“大我”之中,明辨是非、分清主次,自強自信、勇於擔當,團結起來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挖掘絲綢之路的歷史傳統,推介“一帶一路”的現代故事,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智慧。從戰略上看,這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視野和用中華文化的智慧描繪人類的未來、推動世界的發展,宣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展現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歸結起來,我們學習用典、講故事,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中找到智慧、力量和自信的源泉,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創造更多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範文 篇3

五四運動以來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一百年,也是中華文化鳳凰涅槃的一百年。百年來風雲激盪,從歷史的視野看,是一場中華文化的重生運動。在這百年間,道路的選擇、理論的選擇、制度的選擇,最終得出的是馬克思主義與本土文化碰撞之後的正確選擇。五四運動的思想啟蒙,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當時,全國產生了幾百個黨派,出現了數不清的文化流派。大浪淘沙,只有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歷史的潮頭。歷史不好假設。如果有人認為還有別的選擇,讓他穿越回去,重新奮鬥一番,我相信還會是今天的結果。究其根本,在於中國共產黨選擇的道路、理論、制度,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與中華文化的前進方向高度契合。

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都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多次講到陳望道潛心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蘸着墨汁吃粽子而渾然不覺的故事。陳望道最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讓黑暗中的中國看到了真理的光芒,並在之後成為先進知識分子救國救民的航標。經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探求救國的道路和復興的智慧。大家在革命鬥爭中形成了共識: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出路和希望。

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造了優秀的革命文化。從建黨初期的紅船精神到土地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精神到解放戰爭時期的西柏坡精神,革命文化引領了革命道路。專程到嘉興、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等地調研,講述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故事。正是這些革命文化孕育的革命精神,讓中國共產黨在一次次艱難困苦中堅定理想信念、保持正確方向,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些革命文化是黨具有強大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也是黨成長、壯大的“根”和“魂”。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改革開放,這七十年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建設實踐緊密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功指引了中國航向。在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近十四億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的教科書,也沒有天生的救世主。真正管用的,只能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創造的科學理論、而發展的先進文化,這正是黨和國家迅速發展、興旺發達的祕訣。

從“五四”以來這一百年曆程來看,我們學習體會用典、講故事,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成語、警句和故事,而要更加註意研讀在重要歷史節點的重要講話和經典文章,用心體會這些宏大敍事和講述的大背景、大道理。不能見小不見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比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抗戰勝利70週年、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五四運動100週年等重要歷史節點發表的重要講話,每一篇講話都在講述一個大故事,每個大故事之中都藴涵着無數的思想智慧和文化力量。這些智慧和力量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成功的一大祕訣是始終與大道同行。這個大道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歷經近百年探索而來的安邦治國之道。與大道同行,我們就與人民站在了一起;與大道同行,我們就與真理站在了一起;與大道同行,我們就會擁有無窮的力量。我們學習歷史、學習現實,要看大方向、要學大智慧、要懂大原理,從而獲取取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de8w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