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思想宣傳講話稿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最深厚文化的軟實力

中華傳統文化是最深厚文化的軟實力

把握意識形態工作與中心工作的互動性。堅持中心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兩手抓,既要切實做好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文化是最深厚文化的軟實力

【思想宣傳範文】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支撐着中華民族歷經五千餘年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傲然屹立。xxxx要求,“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為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築牢堅實根基。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着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情操、價值觀念、審美品格、藝術情趣、辯證思維和科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礦藏。xxxx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悠久歷史、燦爛文明,孕育滋養出源遠流長、根深葉茂、豐富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鮮明品格,滋養了獨樹一幟的中國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華兒女,是中華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綿延不絕、鬱鬱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

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會文化領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會凝聚力、價值吸引力、思想影響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競爭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體現着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xxxx指出:“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有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樂羣、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五千多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温、良、恭、儉、讓、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觀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禮好學、誠信守正、寬厚孝義、扶危濟困的情操品格,深深地滋潤着神州大地上的眾生,流淌在血脈裏,熔鑄在精神世界之中。人類文化發展史表明,文化承擔着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思想育人、傳承文明的歷史使命,是指引人類社會發展前進方向的心靈明燈,能夠凝聚起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文化高峯,儒、法、道、墨、兵、陰陽、縱橫、雜、名、醫、農百家爭鳴,“稷下學宮”辯學策論昌盛,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孫子、荀子、管子、孟子等思想先哲紛紛著書立説,形成了蔚為大觀的諸子百家思想體系,開創了影響深遠、彪炳史冊的思想文化繁榮盛景,豐富深邃的思想之光歷經幾千年歲月時空一直影響至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匯孕育的哲學理念、價值觀念、道德思想、行為規範、社會理想、美學品格、辯證思維等,構成了光耀千秋的不朽文化思想經典,造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價值取向、高尚品質、文明準則、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熔鑄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氣節、品格和氣魄,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血脈和靈魂,成為維繫中華民族繁衍生息、歷經磨難不斷強盛的精神家園和精神支柱,是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力量根基。

2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標誌,是人們普遍認同、長期遵循的基本價值理念原則,廣泛滲入到民族血脈、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xxxx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文化軟實力作為一個多要素、多層次、多維度的社會發展體系,核心價值觀是其中的血脈靈魂,是決定文化軟實力最重要的因素。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是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揮作用的有機系統,涵蓋了包括思想、精神、價值、理念、信仰、思維、美學、藝術、技術等眾多文化形態的社會文化領域,而核心價值觀就深藏、凝結、廣泛滲透在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形態之中,在社會價值體系中居於核心支配地位和主導引領作用。一個民族的發展興旺,離不開先進的核心價值觀的方向引領;一個國家的團結和睦,離不開先進的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認同;一種文化的自信自強,離不開先進的核心價值觀提供思想精神支撐。核心價值觀事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和前途命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的核心價值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影響力持久深入廣泛,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優勢,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價值、巨大的精神活力、崇高的道德人格、辯證的科學思維、形神兼備的審美品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融匯成為博大精深、底藴深厚的文化價值理念和道德人格文化傳統,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深入人心,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底色、信仰支柱、精神追求,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血脈靈魂。

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裏和價值追求當中,歷來就有崇高的文化自覺意識和厚重的歷史責任感,具有文以載道、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具有家國天下的博大文化情懷。“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等思想觀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內在的特質秉性與文化標識,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和人格理想,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行為方式和家國情懷,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基因。

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裏,始終流淌着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使命和擔當意識。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編訂《六經》,儒家典籍得以傳承。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憂國為民的思想情操,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屈原“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正是中華民族使命擔當、家國情懷的真實寫照。在近代,大批進步知識分子奮力吶喊,警醒國人,用新文化運動喚醒了民族崛起、振興中華的思想意識,讓民主科學的思想萌發並不斷光大,有力推動了中國現代思想啟蒙運動。

在現當代,中國共產黨在歷史發展的大變革、大思潮、大激盪中,對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使命與肩負的時代責任,一直都有非常清醒的認識、自覺的把握和堅定的實踐。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神為豐厚滋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傳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出高屋建瓴、獨樹一幟的文明品格,推動了當代中國社會創新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當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深刻體現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之中,充分體現在創新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滋養之中,全面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繁榮發展之中,深深紮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如果拋棄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就等於割斷了中華民族的思想精神命脈,我國文化軟實力就會患上“營養不良症”“貧血症”和“軟骨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審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維方式,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同時也能為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啟迪,對解決人類社會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領價值,具有穿越歷史時空的恆久文化精神力量。

【思想宣傳範文】二

中國的改革發端於農村。40年來,我們黨立足國情農情,尊重基層實踐創造,領導億萬農民譜寫了農村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農村改革全面深化,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40年來,農村改革波瀾壯闊,一系列石破天驚的改革壯舉,推動農村體制機制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一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夯實黨的農村政策基石。二是廢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體制,實行村民自治,探索建立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三是廢除農產品統派購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讓市場在農業生產經營決策和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四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經濟活力持續增強。五是允許農民外出務工,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開啟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六是取消農業税、牧業税和特產税,終結延續2600多年的“皇糧國税”,建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國家與農民關係實現由取到予的歷史性轉變。七是實行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八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開闢農民增收新途徑。農村改革率先發力並不斷突破,不僅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包字進城”還推動了城市工業改革,為全面改革開放探索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增進了信心。

40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農業現代化建設躍上新水平。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糧食產量由6000多億斤提高到1.2萬億斤,肉蛋菜果茶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較好地解決了歷朝歷代困擾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農業發展方式深刻轉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農業經營方式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各類新型農業主體超過300萬,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帶動廣大小農户邁向農業現代化。

二是農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階。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由130多元增長到1.4萬多元,實際增長17倍多。農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從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加近40平方米。脱貧攻堅成效舉世矚目。農村貧困人口由當年的7.7億減少到目前不到3000萬,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三是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農民社會保障從無到有,並與城市逐步並軌,農村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不斷加強。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鎮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就業佔比由70.5%下降到27%,城鄉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保證了國家大規模城鎮化、快速工業化對農產品和勞動力的需要,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強保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40年農村改革,成就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我們始終堅持處理好農民與土地關係這條主線,不斷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堅守改革底線,掌握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主動權。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從土地制度改革入手,積極穩妥推進農產品購銷體制改革,一步步向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推進、擴展和深化農村改革,使生產關係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意願和首創精神,調動農民積極性、創造性、歷史主動性,不斷提升農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大國小農”國情和農村發展實際,實行分類指導和基層探索,不斷創新“三農”理論、制度和政策。始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所有經驗歸結起來,最根本的在於始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實行正確的“三農”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好土地和農民問題,為農村改革掌舵引航、指引方向。

40年後改革再出發,新一輪農村改革將持續為實施鄉村戰略提供動力、增添活力。

xxxx指出,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深化新一輪農村改革,我們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抓手,緊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從農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入手,切實保障農民羣眾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要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研究構建新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深化農村金融制度改革,抓住“人、地、錢”關鍵環節,打通要素城鄉雙向流動通道,推動城鄉間要素平等交換,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治理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新動能。

40年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激勵昭示着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宏偉事業中開拓創新、砥礪奮進,譜寫農村改革發展新華章。

【思想宣傳範文】三

內容提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成果和制度保障。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強大動力。5年多來,我們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既積極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黨的xx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這一總目標,我們黨大力推進各個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強大制度創新動力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時,前進道路上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如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強、生態環境形勢嚴峻、民生領域短板突出等。放眼全球,經濟全球化、多邊主義受到挑戰,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

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佈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牢牢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着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是在複雜環境背景下推進的一項艱鉅的系統工程,具有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突出特徵。它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兵突進、修修補補,而是更加註重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的協同配合,更加強調各項制度舉措的系統集成。黨的xx屆三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頂層設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對進一步完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作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統籌安排。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不斷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為制度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另一方面,又對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提升,並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固定下來,引領改革進一步走向深入。實踐發展永無止境,制度創新未有窮期。5年多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豐碩的制度創新成果,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始終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實踐表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離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無從談起。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決定性作用。xx同志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裏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既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之舉。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立足實際,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以勇於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着力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比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提出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堅持每年向黨中央和xx書面述職等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舉措;緊緊圍繞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組織制度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制定實施《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着眼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優化黨的組織機構,通過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等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通過將部分行政事務調整歸併到黨的職能部門以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着力完善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斷健全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5年多來,黨的建設日益規範化、制度化,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鞏固加強,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充分發揮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以改革的方法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各方面制度日益完善並不斷髮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植根於中國大地,是產生於中國社會、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制度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日益豐富,逐步形成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具體制度。各方面制度的有機結合並不斷髮展,共同搭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體系大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大制度保障。特別是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推動下,既積極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使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更加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5年多來,xx同志親自主持召開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5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400多個重要改革文件,推出1900多個改革方案。比如,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激發市場活力,不斷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各項制度。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政治保障。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文化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持續深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體制機制日益完善。在社會體制改革方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積極穩妥推進户籍制度、收入分配、醫療衞生、扶貧等方面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來的5年是極不平凡的5年。我們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積極穩妥推進其他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促使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取得重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更加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展望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光明前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思想宣傳範文】四

內容提要: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在改革理論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時代改革再出發的重要里程碑。5年多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展現出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20xx年11月召開的黨的xx屆三中全會,是新時代改革再出發的重要里程碑。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在改革理論和政策上形成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新時代改革再出發的頂層設計。5年多來,四樑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決定》總結前30多年經濟體制改革經驗,在經濟理論上取得新突破,為深化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比如,首次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重大理論觀點。圍繞這一理論突破,大刀闊斧削減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同時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目前,97%的商品已實現市場調節價格。又如,《決定》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這帶來國企改革方面的新突破。5年多來,國企改革有序推進;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再如,《決定》提出“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黨的xx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提出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槓桿,為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現代化發展滯後等問題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決定》圍繞如何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作出全面部署。5年多來,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大力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xx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力度之大、改革推進之平穩順利是少有的。5年多來,我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文化領域基本上實行由政府財政撥款支持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其好處是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不用操心經費來源,可以集中精力進行文化創造;其弊端是缺乏競爭機制,難以最大程度調動文化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決定》提出要“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推動黨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一步理順關係”,並提出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5年多來,我們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實踐證明,《決定》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新突破符合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激發了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創作熱情,解放了文化生產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呈現出繁榮發展新局面。

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決定》不僅對教育、就業創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衞生等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和社會治理制度建設進行全面部署,而且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社會建設領域。5年多來,在持續加大民生領域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各級政府部門通過設立PPP項目庫、購買公共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投資進入社會建設領域,加快補齊公共服務供給短板;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不斷滿足不同層次的多樣化需求,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我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讓人民羣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是黨和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做好這些事情,必須在全社會確立綠色發展理念,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生態文明體制。《決定》圍繞建設美麗中國,對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出部署,包括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5年多來,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四樑八柱性質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加快形成。在解決國內環境問題的同時,我國還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決定》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作出總體部署,提出“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5年多來,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制度化、規範化,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主要得益於充分發揮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得益於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得益於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

《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只有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把上述六個方面改革全面落實到位,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要求。這是一項極其複雜、難度很大的巨型系統工程。黨的xx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迅速成立,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後又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xx同志親自領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從改革方案設計到具體實施,從總結改革試點經驗到面上推廣,從統一思想認識到準確把握改革的力度和時機,黨中央都進行了認真縝密的研究和細緻周全的組織。目前,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36項重大改革舉措中已出台實施方案的超過95%,黨的xx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也在按計劃進度紮實推進,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展現出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思想宣傳範文】五

內容提要:按照黨的xx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我國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國際影響力空前提升。5年多來,我國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跨境投資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對外投資大國的地位日益凸顯;培育參與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大力建設世界貿易強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角色發生重大轉變,正從國際經貿規則的學習者、接受者轉變為倡議者、貢獻者。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xx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藍圖,提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對標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推出一系列重大對外開放新舉措,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全球經濟治理改革貢獻中國智慧。5年多來,我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國際影響力空前提升。

深化跨境投資體制改革,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深化跨境投資體制改革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5年多來,我國在跨境投資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路。自20xx年批覆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至今,我國分四批建立了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並且提出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自貿試驗區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堅持以制度創新為主線,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大膽探索,形成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營商環境改善。

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管理新體制,自主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從20xx年版的190條減少至20xx年版的45條。全國範圍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xx年版)》已將限制性措施減少至48條。近兩年,國務院密集制定出台擴大利用外資的新政策,在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投資促進與保護等多個方面出台多項舉措,在金融、汽車等領域主動宣佈一系列擴大開放政策,受到國際投資者高度評價。

持之以恆改善營商環境。按照黨的xx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我國將“着力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作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點。結合“放管服”改革,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到實現內外資企業平等競爭,從減税降費到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各個地區開展了廣泛深入的改革創新,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在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我國從20xx年的第九十六位快速上升至20xx年的第四十六位。

深化跨境投資體制改革,使我國跨境投資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我國成為一道亮麗風景。20xx年全球跨境投資總量下降23%,我國吸收外資逆勢增長1.9%,達1363.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xx年上半年全球跨境投資總量下降41%,我國吸收外資683.2億美元,同比增長4.1%,居世界第一位。外商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從20xx年的53.2%提升至20xx年的72.8%。與此同時,我國對外投資大國的地位日益凸顯。20xx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為1582.9億美元,是20xx年的1.8倍,連續5年位居對外投資額世界前3名。20xx年我國對外投資存量達到1.81萬億美元,是20xx年的3.4倍,居全球第二名,比20xx年上升了11名。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把吸引中國投資作為推進本國工業化的重要助力。

以建設貿易強國為目標,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我國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近年來又成為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進出口國。根據對外貿易新形勢,5年多來,我國大力推進國際市場佈局、國內區域佈局、商品結構、經營主體、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平台、國際營銷網絡“三項建設”,培育參與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努力建設世界貿易強國。

增強出口競爭力,不斷提升國際市場份額。針對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外需低迷和我國處於比較優勢轉換期的新形勢,我國出台一系列穩外貿政策舉措,降低外貿企業成本,改善貿易融資條件,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斷增強我國對外貿易競爭力。我國貨物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從20xx年的11.2%上升至20xx年的12.8%。

積極開拓新市場,推進市場多元化。我國出口市場長期以發達經濟體市場為主。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以“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中拉合作論壇等為引領,鼓勵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對發展中國家市場出口佔全部出口的比重明顯提高,已經接近一半。

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提升優化外貿結構。我國出台多項舉措,培育與增強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有力促進了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服務貿易特別是新興服務佔全部外貿的比重持續提升。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20xx年機電產品出口1.32萬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58.3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出口總額的29.49%。民營企業出口佔比由20xx年的37.6%提高到20xx年的46.6%,超過外資企業成為第一大出口主體。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營銷渠道以及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出口增速高於傳統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

擴大市場開放,彰顯中國機遇。我國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大力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20xx年,我國主動把平均關税水平從上年的9.8%降到7.5%,與有的國家單邊提高關税形成鮮明對比。高規格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減單證、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為發力點,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貨物與服務進口明顯增加,在更好滿足國內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也讓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國機遇。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近年來,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進入加速調整期,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抬頭。我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力倡導並主動踐行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着開放包容、公正合理、合作共贏方向演進。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角色發生重大轉變,正從國際經貿規則的學習者、接受者轉變為倡議者、貢獻者。

積極參與並推動國際經貿體系改革完善。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新協定談判,推動達成並接受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加強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合作,為改革完善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方案、貢獻智慧。成功主辦20xx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xx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20xx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20xx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等,充分發揮東道國作用,推動形成多項制度性成果,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完善產生了深遠影響。

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制度性影響力。20xx年增資之後,我國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份額達到5.71%,提升了1.26個百分點,是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20xx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所佔權重位列第三,為10.92%。20xx年7月15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式成立並將總部設於上海。我國倡導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設於北京,是首個由中國發起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倡導並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xx於20xx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目標宏大,內容豐富,覆蓋國家與人口眾多。5年多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引領,在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與園區建設、貿易投資與金融合作等廣泛領域均取得超預期成果,為合作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穫。“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的成果文件。截至20xx年9月,中國已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10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49份政府間合作文件。

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安排。自由貿易區日益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我國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7個自貿協定。其中,20xx年以來達成6個自貿協定、3個自貿升級協定。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日韓、中國與海合會等多個自貿安排的談判,還在與巴基斯坦、新西蘭、韓國等國開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標籤: 深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sixiang/8y37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