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工礦企業講話稿 >

第一季度工作總結大會講話稿

第一季度工作總結大會講話稿

總結經驗 精心操作

第一季度工作總結大會講話稿

吸取教訓 謀求發展

尊敬的姜總、全體幹部職工:

大家早上好!

回首第一季度,既有日產xx多噸的輝煌,更有日產243噸的無奈。可謂一波三折,冰火兩重天。客觀地説,1、2月總體比較滿意,但不是説就表示各方面都到位了,“3.01”風機跳閘及煤氣管網爆炸,2#高爐的失常,充分暴露了我們雙基管理的薄弱、業務素質的匱乏、團隊協作等一系列不協調的問題。

成績是要講的,但更要明白我們的不足,理一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們不能只講好聽的,也不能每天只幹不想,正所謂既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我們要通過這次會議讓每位幹部職工都能看清我們的差距和無知,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抓住要害,揚長避短,把我們的潛力充分發揮釋放出來,為鍊鐵的長期穩定順行諫言獻策。

一、產、質量指標完成情況:

1.產量完成情況:

燒結礦xx萬噸,完成計劃的xx%,同比降低xx萬噸;

球團礦xx萬噸,完成計劃的xx%,同比降低xx萬噸;

鐵水xx萬噸, 完成計劃的xx%,同比提高xx萬噸,

其中:1#xx高爐鐵水xx萬噸,完成計劃的xx%,同比提高xx萬噸;

2#xx高爐鐵水xx萬噸,完成計劃的xx%,同比提高xx萬噸。

2.質量完成情況:

球團礦綜合合格率xx%、成品率xx%、抗壓強xx,利用係數xx、作業率為xx%、

燒結礦 r2合格率為xx%,feo合格率為xx%,成品率平均xx%,轉鼓強度xx%,鹼度合格率提高了xx%,亞鐵合格率提高了xx%,轉鼓強度提高了xx,品位穩定率達98%。

鐵水合格率xx%,比計劃降低xx%,同比提高xx%,其中:

1#xx高爐鐵水合格率xx%,比計劃提高xx%,同比提高xx%;

2#xx高爐鐵水合格率xx%,比計劃降低xxx%,同比提高x%。

二、生產運行分析:

一季度生產喜憂參半。一、二月份生產運行整體平穩,而且穩中有進,創高爐開產以來的最好水平,主要指標有所突破。平均日產比去年同期增產276-584噸,風温比去年同期提高21-25℃,鐵水含si比去年同期降低0.02-0.05%。這得益於:

1、前道工序的穩定。

鐵前系統加強工藝過程管理,對每一個可能造成影響的細小環節加以控制,燒結、球團質量各項指標均逐步提高(前面已説明),原料的穩定供給,為高爐的平穩運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設備的保駕護航。

全廠推行計劃性檢修變為日常保姆式維護的設備管理制度,各系統非計劃停機率明顯下降;區域設備運行及管理實行周評價制度,評價結果參與各主要領導日常工作業績考評並與年薪考核掛鈎,取得較好的效果;對影響和制約生產的設備進行技改,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設備的有效作業率。

3、過程的細化控制。

鐵前系統,克服冬季生產的影響,提前策劃,制定方案做到了料倉保温到位,人員組織到位,專用工具到位,現場監控到位,確保了下料的精確性、穩定性。

高爐系統,對計量、檢測、焦丁配用等規範操作,如在原有砝碼校稱的基礎上,進行實物校稱;對內部物料指標檢測嚴格執行檢驗標準;對焦丁等物料的消化做到源頭控制,靈活調整,避免大起大落;更主要的是在高爐操作上,嚴格按照既定的方針執行,不貪不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穩產促高產

4、技術推動生產

針對球團二氧化硅含量整體偏高的影響,元月份探索配加鈉基膨潤土的實踐, 使膨潤土配比由原來的2.5%逐步下降到1.8%,球團二氧化硅含量同比降低1% 。從鹼金屬和生產成本綜合影響因素的分析,燒結停配粘結劑,減少白灰用量,增加熟白雲石粉,通過過程強化,成品礦質量實現了平穩過渡。

5、行政後勤全力保障

文化宣傳,注重思想引領,投稿數量明顯上升;文化長廊、會議精神看板、黑板報及時將公司、分廠精神、思想宣傳教育內容滲透到職工中;六個一工程,注重合理化建議的落實和義務勞動的跟蹤,圖文並茂;文章質量根據學歷分類,標準更高、更嚴、更細;中層培訓形式多樣,基層培訓各有特色;民主化管理,搭建有效溝通平台,設立意見箱12個,廠長直通信箱4個(以瞭解職工疾苦,協調解決現實問題,達到和諧共處),廣泛收集幹部、員工的意見、建議和思想動態。為全員解疑釋惑,達到全員參與管理,促進整體工作的提升。

6、成本管理:

管理上細化成本控制指標,完善內部成本控制核算體系,將指標分解到崗、責任到人,實現個人收入與生產成本互動分配。

結構上優化原料配比,降低過程物料消耗。1#高爐礦耗xx公斤/噸,比上年降低xx%,2#高爐礦耗xx公斤/噸,比上年降低12%。

過程中量化日常消耗,對各種物料消耗,設立台帳逐日統計,加強日常消耗材料的控制;對內部計量器具定期校正,保證下料的精確穩定性,用準確的數據體現成本控制的公正、透明。

精細過程操作,通過優化布料、提高風温、增大動能、活躍爐缸,提高高爐產能,改善主要指標,從根本上實現效益最大化。

7、安全管理手段多樣化

安全生產,對幹部安全考核責任狀逐月簽訂,提升年薪考核比例;對系統增設了專職安全管理員;對專職安全員、基層領導、復崗轉崗職工強化業務培訓;對職工加大事故案例教育和安全告知力度;對危險源點的管控與工段安全例會進行有機結合;各工段安全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自保、互保、聯保” 三位一體安全管理模式有效推進;安全隱患治理達到閉合循環,現場檢查治理三違447項,處罰16790元,查處隱患688條,整改668項,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360張,整改率為97%。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實現了人身事故為零的目標,全年工作開頭良好。

三、敗筆與差距

如火如荼的大好生產形勢被一起事故,把我們拉入冰火兩重天的境地。電纜爆炸,管網爆裂,高爐失常,一波三折,勞心勞神,歷時一月,耗資達5000萬元。短短一月,猶如三年五載,可謂度日如年。艱難的每一步,慘淡無顏,愧對中鋼;艱難的每一步,是偶然,還是必然。我們積累了點滴的“經驗”,但我們交納了昂貴的“學費”。昂貴的“學費”考量着我們的意識、認識和知識,考量着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考量着技術功底和綜合素質,考量着我們這支團隊真正意義上的“戰鬥力”。

先看看一組事故:

1月4日,2#xx高爐布袋操作工王星星未及時發現煤氣管網壓力增高,導致1#煤氣加壓機跳閘。

1月18日,2#xx高爐捲揚工許國華、劉志宏違章操作,導致料罐膨料,高爐慢風40min。

2月2日,2#xx高爐17#風口法蘭跑風,導致非計劃休風 14 min。

2月9日,在1#xx高爐北場鐵路區域發生火車跳道事故,歷經3小時恢復。

2月10日,2#豎爐布料小車發生跳道事故,導致豎爐非計劃停機xxmin。

2月12日,1#xx高爐1#塊礦稱量裝置傳感器更換之後,未及時組織校秤,導致稱量出錯,高爐爐料結構失調,使590.63t鐵水不合格,成為次品。

3月1日風機跳閘事故之後,忽視了對管網煤氣的管理,導致管網發生爆炸事故,進而發生高爐操作事故,讓公司損失數千萬元。

這一切説明了什麼?這一切戳準了我們的軟肋,説明我們雙基管理的薄弱。

1、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主心骨

風機跳閘,已經發生,客觀存在。管網爆炸,是次生事故。由於我們缺乏感知能力,被次生事故折騰的手慢腳亂;由於缺乏吸收營養的能力,知識不足,常識匱乏;看似想不到,實則沒做到。看似事發有因,實則事發必然。看似層層嚴格把關,實則環環漏洞百出。被“不出問題成了偶然,出現事故成了必然”的怪現象所籠罩。崗位職工對本崗位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崗位職責,業務知識,應急預案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一線指揮對存在的問題漠然置之,既不積極處置,又不及時反饋。問題出在基層,根源則在上層。信息反饋形成斷層,基層領導知而不止,制度落了空,釀造了悲劇。我們痛恨無知,悔恨無為。我們不能忘記這次事故的教訓,我們要認真總結得失和差距,每一位中基層領導更要進行深刻的自我檢討。當前我們的隊伍中就有這樣一少部分害羣之馬,成天高談闊論,虛無縹緲,基礎的東西掌握不透徹,發生問題追究責任還感到挺委屈。對此,作為廠長我很慚愧,也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這裏我要告誡大家,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要實事求是而不要自以為是,要想做羣眾公認的先生,首先學會做學生。袁總曾講過“一般情況洋洋得意,二般情況是不服氣”,我們要時刻進行自我診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發生問題也不要自暴自棄,更不能氣餒。任何時候遵循“沒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實際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3、管理體系不清晰,人員責任不明確。

組織機構功能不全,部門崗位職責界限不明確。管理中錯位、越位、缺位現象普遍,導致管理的缺失,管理的無序。職工誰的也要聽,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有時人為的建立了矛盾,設了坎,影響了積極性,主動性。管理體系權責不明,部分領導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意見,無形中傷害了大部分人的積極性,還有部分領導怕承擔責任,按部就班,致使矛盾升級,事故擴大化。

3、規程制度留於形式,落實到位難度大。

規程粗糙,與實際存在差距,缺少具體標準,參數模糊,程序顛倒,工序銜接不緊密,導致過程中顧此失彼。應急預案,不健全,不繫統,不明瞭,有的甚至沒有預案,更談不上應急。過程的落實沒有指導意義,出現問題無從查找依據,信號衰減,盲區增加。

4、憑熱情做事,缺乏科學依據

幹部理論知識欠缺,做事憑經驗,靠熱情。常識性的東西不能定性,定性的東西不能細化,細化的東西不能量化(定性不定量)。職工培訓走了過場,實質性的提高不多,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苦力活幹不細,技術活幹不了,嚴重製約生產的發展和實力的提升。做工作要結合實際,穩紮穩打,幹好基礎的,不要好高騖遠,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過份走極端,不會有好的結果。

6、考核機制軟弱,信息反饋斷檔,問題難以追責,管理成本加大

考核機制,責任和權利不對等,在重大事故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具體、細緻的環節出現空白。機制不完善,出現信息隱瞞,傳遞斷檔。小毛病升級為大問題,低消耗換成高成本,管理難度加大,成本費用升高。

四、辦法與措施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事故的發生,不堪回首。痛定思痛,今後我信要重整旗鼓,精心管理,謹慎操作,奮起直追,彌補和挽回企業損失。從以下十方面抓起:

1、進一步優化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強化幹部作風建設。每月的第一週,定為技術骨幹以及基層幹部的培訓周。通過教育和強化培訓,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心和業務素質。用人格、人品、人性培養和凝聚人心,用智慧、責任、能力打造和提升團隊戰鬥力,用感情、熱情、藝術用足用活人才。打造一支思想健康、有管理水平、有技術水準、能快速反應、作風過硬的組織團隊。

2、整章建制,由各分管廠長牽頭,對現行操作、安全、技術規程、應急預案重新編制審核,使其更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3、提高操作水平,由設備廠長牽頭完善現行培訓機制,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更新思想觀念,增進思想境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懂得設備的日常操作,使用原理,杜絕違章作業,維護好飯碗子和命根子。

4、由安全部、設備部、調度室牽頭完善對重點區域、重點設備、重點崗位、重點人員、重點數據的管理管控制度,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安排和監管落實到具體事,做到高標準,嚴要求,緊跟蹤。樹立質量第一,形象第一的鍊鐵新理念。

5、深刻吸取“3.01”煤氣管網事故教訓,建立和完善煤氣設備、設施、管網操作管理制度。

6、對2#xx高爐爐況失常做全面系統的分析,細化到每天,每個時間段,吸取教訓,給公司、給自己交一個底;同時由總工牽頭,工藝部組織,高爐爐長、技術爐長參與配合,編寫爐況失常預防教材和預警預案。作為一本活教材時時牢記本次爐況失常,真正起到教育和指導的意義。

7、高爐操作仍是我們目前生產的短板,以閆工牽頭,成立日常高爐運行分析、監管技術組,每週拿出診斷意見,適時提出預防措施,在確保高爐順行的同時提升各級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

8、強化落實、執行機制,由政工廠長牽頭,安全部、調度室參與對現場違章違紀及各項會議精神認真跟蹤落實,逐日反饋,做到向執行力要效益。

9、健全信息反饋機制,確保信息渠道的及時、準確、暢通。設立各區域重點危險源的信息反饋制度和處理制度。

10、抽調人員全面參與1780高爐的安裝和建設,通過了解和收集基礎資料,鍛鍊和培養一批知識技能全面型的技術團隊。

敢於暴露問題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同志們,今天的會議既是一個自我反思會,又是一個總結教訓會。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前我們面臨的任務仍很艱鉅,任重而道遠,1780m3高爐投產工作近在眼前,xxm3高爐實現長期穩定順行仍需要我們付出艱辛。讓我們緊緊圍繞在公司的堅強領導下,瞄準一個目標,以積極進取的心態、以飽滿的熱情,立足現實,團結奮進,頑強拼搏,為鍊鐵的安全、長壽、順行,為中鋼的發展壯大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ongkuang/6o4wl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