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黨建黨委講話稿 >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3篇)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3篇)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於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個被譽為動植物種的“天然基因庫”,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座秦嶺山,半部中國史。秦嶺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然而這個地方卻因為生態問題,讓習近平總書記極為罕見地就同一件事先後作出6次批示指示。此番“回頭看”更是再次警醒各級黨員幹部,自然生態、政治生態建設都不能鬆勁,要切實當好“衞士”,確保“兩個生態”都山清水秀。

當好“生態衞士”,要樹牢“戰略思維”。“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樹牢戰略思維就是要從全局角度、以長遠眼光看待“兩個生態”問題,將“兩個生態”建設放到發展大局中進行考量。戰略思維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責任。在自然生態建設方面,要站在人與自然關係的高度,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緊緊圍繞美麗中國建設,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一手抓生態修復,一手抓環境改善,着力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在政治生態建設方面,要站在黨的興衰存亡高度,堅持懲防並舉,突出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精準發力,多管齊下、整體推進,堅決剷除腐敗毒瘤,根治作風頑疾,清除影響政治生態的“污染源”。

當好“生態衞士”,要樹牢“底線思維”。底線思維是一種立足最低點,爭取最大期望值的思維方式。在“兩個生態”建設的過程中樹牢底線思維,劃定“底線”,有利於我們牢牢把握建設的主動權。在自然生態建設方面,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保證區域生態功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要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避讓重要生態功能,防止城鎮無序蔓延。在政治生態建設方面,要劃好紀律紅線,規範政治行為,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規不依,絕不允許各自為政、陽奉陰違、欺上瞞下;要強化紀律意識,增強黨員幹部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

當好“生態衞士”,要樹牢“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是按照法治理念和邏輯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樹牢法治思維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兩個生態”建設的現實需求。在自然生態建設方面,要大力加強法治化建設,針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工業廢棄物處理等分別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要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懲處破壞自然生態的違法行為;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努力增強全社會環保意識和法治觀念。在政治生態建設方面,要着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加大對制度執行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力度;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對法律法規心存敬畏,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並自覺接受監督。

“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各級黨員幹部要從“秦嶺違建”中吸取教訓,牢固樹立戰略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切實當好“兩個生態”的“護林員”。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在茶園考察脱貧攻堅情況。攻堅路上,“五級書記”同框亮相,助脱貧攻堅上下一心;扶貧路上,“五級書記”異“區”而至,卻同“工”同心,共情共意。脱貧攻堅是一場“硬仗”,一場“承諾仗”,一場“必勝仗”,從黨中央最高指揮部到基層最後一公里,層層壓實責任,逐步細化舉措,用久久為功的信念兑現承諾,以櫛風沐雨的決心振興鄉村,讓萬眾一心的願景落地生根。

當好“合同工”,用“契約精神”踐行真心實意。在那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説:“脱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黨組)一定要履職盡責、不辱使命。”這便是我們與貧困户簽訂的“隱形合同”,心懷責任之心,心有關懷之意。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鞏固凝聚力為基點,以強化歸屬感為焦點,組織成員上下一心做事,真心實意幹事。落地方能生根,根深方能葉茂,扶貧工作需發揮合力。在上,黨的領導總領全局,進一步將方針政策落實到位;在下,基層黨組織細枝末節,進一步將黨的建設落到實處。俯下身,我們用腳踏實地在他們心中留下幫扶腳印;走進去,我們用披心相付在他們心中寫下一份使命的契約。

當好“細木工”,用“龍馬精神”踐行一絲不苟。扶貧工作,需從細枝入手;扶貧幹部,要從細微着手。時間緊,任務重,唯有勠力同心,方可所向披靡。咬緊工作,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以己之情受他人之情,深入交流,在隻言片語中傾聽鄉里鄉親的家長裏短,在閒言碎語中提取打穀務農的生活氣息。廣大扶貧幹部需要帶頭嚴密細緻的為貧困户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喚醒他們的“沉睡記憶”,當好一名產業指導員,與他們交心,用最真摯的情感融入到扶貧工作,讓農户選擇主動信任,而不是被迫選擇;讓農户選擇真心實意,而不是言不由衷;讓他們因為有你而相信生活,而不是隻能“等靠要”。以新觀念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以新方式帶動他們的增收方式。

當好“檢驗工”,用“抖擻精神”踐行有始有終。幫扶幫扶,一邊幫助一邊扶持。不斷落實服務工作,貫穿幫扶理念,喚醒為民覺悟。都説“扶上馬,送一程”,當好扶貧幹部,更需“幫到位,檢一生”,脱貧攻堅一直在路上,幫扶雖是任務,但檢驗結果卻伴隨一生。因此,在幫扶過程中需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推敲過程,預估結果。當下,打贏脱貧攻堅戰,繁榮農村經濟是核心。當下受疫情影響,部分扶貧產業收到衝擊,農户產品銷路不暢,所以,“補”流逝的時間,“拓”阻斷的銷路成為重中之重。扶貧之路,我們要以昂揚鬥志乘風破浪,讓貧困户能以“智”自立,自食其力謀發展。扶貧路,是一條“不歸路”,扶貧工作,是一項“覆水難收”之任務,因為我們一直在路上,保持盡鋭出戰的信念與他們一路相伴。

扶貧路,攻堅路,也是投石問路;扶貧心,愛民心,更是深入人心;扶貧人,領路人,也是捨己為人。這一年,我們雖異“區”,卻同“工”。

“穿越千年的凝眸”陝西考察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今年是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解決好貧困羣眾就業問題非常重要。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脱貧工作。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因此,脱貧摘帽以後,要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還需繼續保持既定目標不變,畫好脱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的同心圓,扶上馬送一程,讓貧困羣眾在發展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讓脱貧攻堅的成效經得起廣大人民羣眾的檢驗。

以多措並舉為半徑,畫好鞏固脱貧成果圓,確保貧困羣眾安居樂業。在脱貧攻堅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響,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加之有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農畜牧產品滯銷、扶貧項目停工等挑戰,脱貧摘帽後還要扶上馬送一程。針對異地扶貧搬遷,在搬遷户“搬得出”之後,要將工作重心從以搬遷為主向後續扶持工作為主轉變,從解決好“怎麼搬”向“搬後怎麼辦”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住得下去”轉變。要堅持完善機制,優化大數據平台,實現信息動態共享,駐村幹部要精準幫扶,優先提供產業、金融等重點幫扶。此外,還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活貧困羣眾的“造血功能”,消除精神貧困、拔掉思想窮根……只有畫好鞏固脱貧成果圓,並且保證抓實抓細脱貧攻堅每一項工作,脱貧攻堅的“後半篇文章”才會譜寫得更好。

以刀刃向內為半徑,畫好優良作風圓,確保脱貧有“成色”。脱貧攻堅是一項長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偉大的事業是腳踏實地幹出來的。“要實實在在做好就業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異地扶貧搬遷後,要讓搬遷羣眾“穩得住、住得下去”;脱貧摘帽後,要讓貧困羣眾“自力更生”,因此,要敢於刀刃向內,及時克服和剎住形式主義。要對標脱貧攻堅成效考核發現的問題和專項巡視“回頭看”指出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精準施治;要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紮實推進脱貧攻堅工作,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搞“數字脱貧”“虛假脱貧”等形式主義。此外,還要把準各種形式主義的“脈象”,敢於刀刃向內,對一切形式主義問題説不,以務實的作風、“背水一戰”的使命感、“兵臨城下”的緊迫感、“軍令如山”的責任感確保脱貧“成色”。

以持續發力為半徑,畫好致富長效機制圓,確保貧困羣眾致富發家。“今年以後是不是能夠穩定下來,是不是有一個長效的機制,就看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穩定的、持續的。”的確,剛剛脱貧摘帽的貧困地區還處於“步履蹣跚”的位置,“身體”還需要進補,貧困羣眾如何穩致富是重中之重,因此,還需繼續發力,繼續送一程。摘帽後扶貧要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羣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要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形成長效體制機制,通過智力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種方式,開創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精準扶貧工作格局,創造條件激發貧困羣眾的致富思維和內生動力;還要做好技術創新,利用科技手段與當地優勢點的契合,激發產業轉型升級“驅動力”,最終實現人民增產增收,在致富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脱貧摘帽後,還需要畫好脱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的最大同心圓,確保貧困羣眾能夠安居樂業、致富發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dangjian/myegk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