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自我鑑定 >自我評價 >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精選7篇)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精選7篇)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1

一、學校概況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精選7篇)

連雲港市臨海路國小始建於1932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市實驗國小。學校位於連雲港港口,依山傍海,佔地面積4281平方米。校內法桐青翠,雪松長青、鳥語花香,清新怡人,是一座花園式學校。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42人,教職工41名。校內設有校園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電子白板班班通,建有軟件製作室、網絡控制中心、學生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儀器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閲覽室、體育器材室、衞生室、校史室等各專用教室,配有籃球場、排球場和乒乓球活動場地,能基本滿足學生活動需要。

二、具體做法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涉及到學校教育教學、校園環境管理等各個領域。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近年來,我們從增強師生環保理念入手,採取組織領導、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環境滲透、環保競賽、社區實踐多管齊下的辦法,使綠色創建卓有成效。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紮實推進學校創綠。我校於20xx年12月被連雲港市環保局、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綠色學校。自20xx年初啟動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以來的三年間,我校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適時成立了創建辦公室、環境教育組、創綠活動組、宣傳材料組和環境建設管理組,明確職責,分工落實,並創建工作納入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了學校、處室、年級、教研組的教育教學計劃,建立了全校性的工作運行和管理機制,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上下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為確保創建落到實處,我校健全並落實了《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創建工作制度》、《創建工作目標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校園綠化管理制度》、《校園環境衞生管理制度》、《校園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校園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管理制度》和水氣聲渣污染控制制度、措施。

(二)學科滲透,增長知識,強化師生環保理念。為此,我校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學科滲透計劃。學校教學計劃、教研組教研計劃、備課組活

動計劃中都包含了學科環境教育的滲透內容,提出了明確的學科滲透要求。二是研究教材,篩選環境教育知識點。各教研組在制定計劃前明確分工,篩選彙集環境教育知識點,打印分發,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有的放矢。三是開展學科滲透評比。三年間,我校多次開展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活動,促進了知識教育與環境教育的有機融合,增強了教育效果。四是搞好日常抽查。為增強學科滲透實效,我們還通過抽查教學計劃、查閲備課本、聽課評課等途徑,檢查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情況。

(三)活動滲透,拓寬視野,增強環境教育實效。一是與綠色德育教育活動相結合。“綠色德育”並非簡單意義上的生態環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綠色”所代表的自然、和諧、人文等思想的德育觀。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綠色德育教育模式,努力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環境。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傳環保知識,滲透環保理念;利用環保主題班隊會、板報、櫥窗、校園廣播、電教多媒體設備,全方位地傳播環保知識。我們尤其注重校園網絡建設,在學校網站開闢了“綠色學校”專題,重點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教育學生自覺節水節電節約紙張、不吃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減少白色垃圾污染、多走路少坐車,引導學生參與植樹護綠、愛鳥護鳥、垃圾分類。二是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相繼在“環保興趣小組”的學生中開展了“別了,超薄塑料袋”、“讓噪音遠離我們”、“環保小製作”、“巧手利用廢物”等綜合實踐活動,效果良好。三是與環保競賽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開展了“共創美麗校園”演講比賽,舉辦了環保主題的手抄報、繪畫比賽,開展了校園“美中不足”發現之旅活動,給樹木掛上知識卡活動,以“環保知識”、“愛鳥周”、“綠色的地球”、“綠色的家園”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評比,班級環境衞生、節約能源評比,將節約水電、班級衞生、垃圾分類納入評比內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四是與紀念日集中活動相結合。學校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和植樹節、愛鳥周等,圍繞主題,組織“環保宣傳員”、“環保小衞士”到街道、社區開展宣傳,組織清掃“七一廣場”、清除白色垃圾、保護母親河等活動,發出“致學生家長的環保倡議書”,擇時向家長展示學生“廢物利用小製作”,喚起社會共鳴,營造人人關心環保、個個愛護環境的濃郁氛圍。五是與社區環保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生們經常利用紀念日,走出校門,散發環保資料,宣傳環保知識,制止污染行為,擦洗街道護欄,清掃衞生死角,澆灌路邊花木,當好愛護花木宣傳員和小“保鏢”。

(四)環境滲透,優化育人氛圍,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我校十分注重校園環境建設,千方百計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校園環境優雅。步入臨海路國小校園,人們無不被花香、草香、書香所吸引:搖曳生姿的花木,雅緻寫意的草坪,組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和諧與自然,似乎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靈性的墨香,彷彿空氣中也充盈着淺唱低吟。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凸顯在辦公樓的外牆上,學習園地、名人警句、格言、師德師風、重要規章、師生書畫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剪影、可圈可點的學生範文、字畫張貼在文化長廊。激勵類、警示類、環保類、安全類標語在樓道、梯間隨處可見。生態文化、教室文化、寢室文化、樓梯間文化、走廊文化、餐廳文化、廁所文化等校園文化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玲瓏的水池、蜿蜒的小路相映成趣,品種繁多的植物鬱鬱葱葱濃郁的文化氛圍浸染着這裏的每一寸土地,一年四季處處芳草青翠,綠樹成蔭,鮮花豔麗,果實飄香,鳥兒鳴唱,真正做到了鳥語花香。優雅的校園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感受和無窮無盡的樂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學校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多年來,我們一手抓校園綠化美化淨化,一手抓節能減排,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在我校已變成現實。校園水、氣、聲等主要環境質量全面達標,我校從未發生一起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人身傷害事故。“少扔一片紙屑,淨化一次心靈”、“捐出一張廢紙,奉獻一片愛心”、“節省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儉一滴水”,每一項倡議都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響應,隨手關燈、擰緊水龍頭、紙張雙面使用、垃圾分類處理、廢物回收利用,等等,已成為大家的踐行準則。

三、主要成效

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三年,我校累累碩果,主要表現在:

(一)師生環保意識日益增強。我校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創建節約型校園、加強校園環境管理、舉辦環保主題班隊會、組織開展環保競賽、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環保公益活動等多種形式,既增強了師生的環保理念和踴躍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又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師生全員參與生態環保行動、投身綠色創建的參與率。我校“創建綠色學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的師生初步了

解了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環境科學基礎知識,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創建綠色學校的目的意義。師生關注校園、社會、家庭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我校先後發放了《“加強環境保護倡導生態文明”社區問卷調查》、《“踐行低碳環保倡導生態文明”家長問卷調查》、《關於秸稈禁燒告學生家長書》、《致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和《學生家長創建綠色家庭承諾書》,把加強與社會、家庭聯繫溝通的過程變成師生全方位關注環保、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呵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過程。在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中,廣大師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融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建設的大潮之中,時時關注環保,事事想着環保,人人愛護環境,個個保護環境。

(二)師生環保行為業已形成。學校積極倡導並踐行綠色消費,不使用對環境污染嚴重、對師生身心健康有害的產品,不使用或儘量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不使用超薄塑料袋購物。師生自覺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節約糧食;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不折損花木、不踩踏草坪;自覺愛護環境衞生,不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瞭解並掌握了垃圾分類處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養成了維護環境衞生整潔的良好習慣;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傷害、不食用應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不破壞野生植物的生長;自覺參與學校、社區、社會的環保公益活動,參與率達到99%。20xx年6月,我校被連雲區教育局命名為無煙學校,在校園顯著位置設置了禁煙標誌,教師戒煙率達100%。

(三)學校環境教育成果豐碩。三年來,我校先後榮獲全國少兒美術教育示範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防震減災示範校、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連雲港市綠色學校、連雲區環境教育先進集體等20個國家和省市縣級榮譽。我校教師受縣以上教育、環保等部門表彰十多人次,在市級以上報刊、會議、網站上發表(交流)的環境教育及科普論文、環保教案等14篇,獲得環保類獎項5個,有多位教師的環境教育教案、論文獲獎。50多名學生的近百件作品先後在省、市、縣的環保徵文、環保主題班會、演講、小製作、繪畫比賽和藝術系列現場比賽中獲獎。20xx年6月10日,江蘇電視台《生態與環境》節目組及《連雲港日報》社專題採訪我校綠色學校創建的經驗做法。

(四)校園管理檔次得到提升。綠色創建既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也搭建了提升校園管理檔次的平台。校園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校園環境質量

全面達標,校園內的水塘、池沼水水質均為Ⅲ類水質;校園空氣清新,無焚燒樹葉和垃圾現象;環境噪聲符合國家標準;校辦企業、學校設施及施工現場沒有產生對校園和周邊環境有害的污染源。水電紙張的節約管理措施到位,水循環利用以及廢物回收再利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校園環境管理、垃圾分類處置、食堂衞生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較好落實。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56%,折枝毀木匿跡,花草樹木無病蟲害;辦公、學習、生活場所整潔,採光良好,廁所幹淨,無衞生死角;食堂、飲水系統、小賣部符合衞生安全標準;校內公共活動場所無造成師生人身傷害的事故隱患,近年來未發生重大人身傷害事故。

四、存在不足

近年來,我校創建工作成績可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學校環境教育與外界的聯繫溝通尚顯不足。今後,我校將聘請專家、學者作為校外輔導員,開闢更多的校外活動基地,舉辦各種形式的貼近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座談、講座、參觀、觀摩與實踐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

二是校本課程中的環境教育“份量”尚顯不足。我校將立足校情,進一步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加大環境教育內容比重,有計劃地搞好校本課程的組織實施,努力提升我校環境教育質量,努力打造具有臨小特色的校園人文環境。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2

我校自20xx年12月開始,根據國家環保局、國家教委、中央宣傳部《關於環境教育行動綱領》的要求和有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檔次,加強學校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啟動創建省綠色學校工作。近兩年來,關懷和領導下,制定並嚴格實施了創建工作計劃,紮紮實實地開展了創建工作,根據《XX省創建綠色學校考核標準》,我校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自評。現將學校的創建工作和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敬請審核。

第一部分學校基本概況

河天第一國小坐落在之濱、之麓,悠悠環川、淵源遠長,創建於民國18年8月(1929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坎坷而輝煌的歷史。校園總佔地面積為230463。學校環境滿目青翠、四季花開、綠樹成蔭,窗明潔淨,寬暢整潔,樹木、花壇與草坪的相互映襯,石頭、假山佈局合理,宣傳板畫與標語,樓層佈置和學生作品展示欄等人文景觀別具一格,人工建築和自然美景得以巧妙結合、相得益彰,營造了一個優雅、舒適的育人環境,真可謂是“校園文化建設日臻完善,師生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學校先後獲得了“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學校”、“XX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XX省體育特色學校”、“XX市行為規範達標學校”、“XX市示範學校”、“XX市花園式單位”、“XX市素質教育示範校”、“XX市教育信息化I類達標學校”、“XX市消防教育示範校”、“XX市文明單位”、“XX市綠色學校”等稱號。

近年來,學校圍繞“河天一小創建XX省綠色學校”的方案,始終將環境教育作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師生共同參與美化綠化淨化校園,創造美麗、綠色、和諧的學習環境;以“培養綠色環保素養,創建綠色和諧校園”為創建理念開展系列活動,讓全體學生在傳承、感悟、弘揚、實踐的過程中,提高環保意識、增長知識、鍛鍊才能、激發靈性、陶冶情操、收穫理想。以“小手拉大手”活動把環保教育拓展、延伸到社會,擴大環保教育的社會效應。在創建過程中,我校學生及家長的環保意識逐步提高,環保教育取得初步效果。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實行綠色管理,展望環境發展新圖景

1.建立領導體制,樹立綠色理念

一支好的管理隊伍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的有力保證。我校歷來重視環保工作,把創建省綠色學校納入到學校工作的總體規劃,並制定學校環境教育規劃,參照規劃每年度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創建計劃,有具體的指標與實施方案,對照評估指標,認真排找差距,分解創建任務,落實創建措施。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主要成員有政教處、總務處、教務處、教科室、工會、大隊部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並以“責任制”的形式將工作落實到各處室和班主任,大隊部負責行為實踐,開展課外、校外綠色活動;教務處負責各學科環保滲透及環境教育課、興趣小組的正常開展;教科室負責環境教研組有序開展;總務處負責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各班主任負責環境教育主題活動,形成班級特色。每學期對班級開展的環保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對在創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研究予以整改,圍繞“用綠色環境薰陶人,用綠色思想培養人,用綠色行動影響人”的宗旨有條不紊,有序推進。

2.完善制度建設,做好評價保障

我校先後出台了《河天第一國小創建省級“綠色學校”實施方案》,建立完善了一體化的綠色管理制度,如《環保特色班級管理制度》、《校園環境衞生管理制度》、《綠色辦公室管理評比制度》、《學科環境教育滲透實施細則》、《學校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制度》等,構成了有效的環境教育網絡,自覺地將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與學校的日常管理結合起來,將創建活動融入到學校各項工作之中,將環境教育納入了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提倡人人蔘與,共建綠色環境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學校班子多次討論研究,將學校經費優先投入到校園環境的重新佈局和改造,並動員全體師生髮揮主人翁精神,人人蔘與,共同創綠。

學校定期開展綠色文明科室、綠色文明班級佈置和評比,全校上下積極參與管理,學校領導以身作則,以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影響和帶動師生員工。並倡議人人有綠化地,班班有責任區,採取責任到班,責任到人的管理措施,使全體師生形成了“人人有責”的羣體意識。值周班級、值日老師、值周領導定期對全校環境進行檢查監督,對問題及時記錄並反饋,採取整改措施。

幾年來,學校在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的同時,也重視周邊環境的整治,加強了路面清潔、河道清潔、文化牆的佈置等等,不斷改善校園及周邊的環境,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工作。

二、聯動課堂內外,探尋環境教育新途徑

1.課堂——環境教育的傳播陣地

在創建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環保能力是建設“XX省綠色學校”的重點,將“環保意識”帶到社區,影響社區是難點。為此,我們特地優化

環境教育課程,使其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和諧性的特點,其結構為:“學科加活動”、“顯性加隱性”。

(1)開設環境教育課程。我校在創綠的過程中,積極開設環境教育課程,兩週確保一課時環境教育課,排入課程表。同時,根據各科教材的內容和特點,聯繫實際,結合季節,梳理形成學科環境教育的滲透點,做到既規範,又因科施教,因材施教,因時施教。主要讓學生從不同側面和角度豐富環保知識,瞭解人類及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密切關係,樹立新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價值觀,初步懂得了協調人類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係,從而做到珍惜愛護每一滴水、每一片綠葉、每一寸土地。

(2)學科教學,全程滲透。我校教師積極利用各學科教學滲透環保教育,制定學科滲透教育計劃,將環保教育整合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到各種關於環保的科學知識和社會知識。

(3)開設環保教研示範課。我校積極開展各學科的校本教研活動,並開設以環保為主題的公開課、研討課和示範課每學期3——4節。

2.課外實踐——環境教育新課程

(1)借宣傳載體,營造綠色的教育氛圍

學校把環境宣傳作為環境教育的切入點,首先我們做到了“五個一”:每學期出好一期環境教育方面的學校櫥窗;每月進行一次環境教育的國旗下講話;班級每學期出刊一期環保主題的黑板報;每月進行一次紅領巾環保知識講座;每週對學校的綠色校園網頁進行依次更新。我們力求學校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每一塊牆壁、每一個走道、每一個樓梯口都會説話,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義。同時,我們還通過“綠色學校”專欄、“健康教育專欄”和網絡向學生宣傳、介紹環保知識,公佈學校最新工作安排,反映各班衞生管理情況等,使之成為學校環境宣傳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2)抓節日契機,開展豐富的綠色活動

每學期結合植樹節、愛鳥周、環境日、地球日、氣象日等特殊環保節日,定期舉行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一是舉辦“我與綠色同行,爭做環保小衞士”一系列創綠主題活動,如:環保繪畫書法現場比賽,環保攝影比賽,綠色黑板報比賽等;二是舉辦“節約、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的青少年科技大賽,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三是學校發出創建“綠色校園”的倡議,舉行千人簽名儀式,用實際行動美化環境,淨化心靈;四是結合創衞工作,開展河天“潔化綠化”志願服務大行動。通過活動增強了我校全體師生的環境意識。

在6月5日環境日,我校曾多次邀請市“綠眼睛”環境組織陳九彰專家來校為全體師生作保護環境的專題報告,並進行環保知識競賽;也曾多次讓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成員對學生進行了“五水共治,從我做起”、“資源垃圾分類與人類存亡”等講座,同時組織全校師生舉行“爭做環保小衞士”宣誓大會。

(3)創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的養成教育

學校的校園衞生環境,是最生動和形象的綠色教材。我校在創綠的過程中,將優化校園環境作為重要的工作來抓。認真貫徹《學校各項衞生工作制度》,落實了衞生承包制,劃定衞生包某某,將路道、走廊、樓梯、花圃、活動場地等安排到具體班級,落實到具體人員。制訂了衞生檢查評比細則與值周班評分細則,由大隊部牽頭,每天檢查包某某、教室、操場、食堂等處的衞生情況,量化計分,每日公佈檢查結果。實施評比獎懲制,依據檢查記載評比文明班級和文明辦公室,將評比結果與班主任及有關人員的績效掛鈎,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健全了食堂衞生管理制,成立食品衞生領導小組,確定了食品採購、食品驗收、餐具消毒、污水處理等專項負責人,分工具體,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4)進社區實踐,開拓環境教育的陣地

“讓綠色留在校園、走進家庭、走向社會”是我校少先隊組織開展環境教育的口號與主題。少先隊組織結合“創綠”活動,開展和深化環保實踐活動。

A是以“綠色行動”換取“綠色感動”。在大隊部的統一組織下,通過開展環保小衞士活動這一載體,分成小組深入社區舉行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例如護綠小隊在課餘時間除了關注校園內的綠色植物外,深入敬老院與老人們相互學習有關綠色植物的栽培知識,為路邊的小樹清理垃圾;環境調查小隊有自己的小課題,他們走進社區採訪調查,整理成文,謀出對策。綠色宣傳小隊的隊員們利用課餘時間、雙休日時間到河天街道上過往人較多的地方去宣傳“保護臭氧層”、“遠離毒品,吸煙有害健康”、“水——生命之源”等知識。我校潘婧婧環保設計獲省一等獎;王某某獲得三等獎;王舒涵環保攝影獲省三等獎;夏某某、徐某某同學獲得XX市創衞繪畫大賽三等獎;在“XX市創國家衞生城市國小生徵文”中金敏敏、王某某、程某某獲得三等獎,王某某獲得三等獎;40多位同學獲得區級創衞繪畫、設計、徵文等不同獎項。五(1)《河天居民對塑料瓶底數字知情情況調查報告》獲開發區一等獎。

在活動中,除了宣傳環保知識,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保護環境外,更多的是我們以自己的綠色行動來換取社區人民的感動再到加入行動行列。(如:大隊部定期組織學生深入到學校周邊社區擦洗廣告牌,清理衞生死角,清撿馬路兩邊的紙屑、食物袋,清掃紅領巾衞某某等公益勞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換來城市的潔淨,到社區開展“綠色我踐行”,引導居民用環保購物袋購物,拒絕白色污染;),樹立了河天一國小生良好的環境意識和形象。

這種面向社會,服務社區的實踐活動,為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B是輻射家庭,環境教育的橋樑紐帶

“綠色德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態環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綠色”所象徵的自然、和諧、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種現代德育觀。我們不僅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成為“綠色德育”的輔導員,成為“綠色種子”的傳播者,成為“綠色校園”的耕耘者;而且規範家長學校,延伸環保教育。為了進一步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增強社會的共同責任感,我們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讓綠色環保意識滲入到每個家庭,感染每一個家庭形成自覺環保行為。我們主要是通過“綠色家園,攜手共進”的創綠手冊,以各個重大的節日為載體,以“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為主要內容,以每學期每個年段為單位評選出“環保家庭”為評價機制,藉以小手拉大手的活動,要求學生自己要做環保標兵,帶動家庭開展環保活動,讓每個家庭環保的意識都得到提高。同時,學校通過召開家長委員會議,討論制訂河天一小創建綠色學校家庭公約與家庭環保文明行為規範,形成家校共建綠色校園的濃厚氛圍。以定期召開家長會議,致家長一封創綠公開信,以及校園網對家長進行環保知識測試,以小手拉大手的活動等注重家校聯繫的方式,對家長進行環保法的宣傳、執行,引領家庭積極參與環保活動。這樣一批批環境意識高、環境知識不斷充實、環境道德水平逐步得到提升的學生正在成長,他們自覺遵守環保行為規範,並從校園逐漸向家庭、社會輻射,成為創建“綠色學校”的推動力。

三、發展環境友好,讓校園舊顏換新貌

1.改造校園環境,提高綠色教育功能。

從x年至今,我校先後投入四、五十多萬元進行改造,學校對校園綠化及環境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改建教學樓前兩個花壇為學生休閒園路,園內通道用鵝卵石鋪設,錯落有致,充滿自然野趣;路旁安裝休閒椅,成了師生休息觀賞的好去處;草坪裏安放富有靈性的石頭,安插着從學生中徵集來的愛護花草温馨提示語;將大廳改造成景觀優雅的“樂某某”書吧;樓道的佈置更為別具一格:一樓為詩之樓,走廊牆壁上掛着“節約糧食,讚歎自然”的詩詞;二樓為畫之樓,主要是展示孩子們以綠色美好的明天為主題的創意畫;三樓為書之樓,張掛的是孩子們的書法作品;四樓為激勵樓,學生原創的激勵語言。同時,各樓層橫樑上分別懸掛“安全伴我行、爭做環保星、學法添修養、禁毒我宣傳、文明享E網”的板塊,綜合樓懸掛了“禮儀文化、鄉土文化、廉政文化和理想文化”的牌匾,學生得到警示教育的同時,也激發了求知慾,達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校內涵文化。

2.抓好校園綠化,提升環境衞生管理。

學校根據街道建設需要,內部排污管道一律接入街道污水管理系統。學校附近無污染源,四周道路清潔。學校設有醫務室,並有專人負責管理,門衞由專業保安日夜輪流班上崗守衞;食堂安裝有油煙分離器,並有專人管理。師生健康、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證,為創建綠色學校提供了物質保障。

近年來,我們在原基礎上,切實加大校園各班保潔區的管理力度,加強督查,細化各部位保潔的任務和人員分配,確保教學區域全天候整潔,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向師生員工進行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宣傳教育,在師生中造成愛護公物,愛護校園一草一木的輿論氛圍,積極開展美化校園,亮麗校園的活動,把創建文明校園活動和良好的衞生、生活習慣的養成結合起來。重視校園花草管理,適時抓好除草、施肥、治蟲、修剪各環節的工作,確保環境淨化、美化、綠化。

四、致力特色創建,凸顯綠色教育新亮點

1.班班達標——凸現“綠色德育”效果

我校將綠色班級達標工作作為創建綠色學校一大特色來抓,要求各班根據省“綠色學校”創建指南、評分標準的精神,按照河天一小小班級創綠達標活動評分的意見開展綠色班級的創建活動,每學年評比一次。各班在創綠過程中均要成立班級創綠小組、提出創綠口號,班級綠色承諾,設立班級綠意角,並能緊緊圍繞大隊部佈置的相關任務,結合有關環保的重大節日,科學有序又有各自獨特風格地開展活動。例如在“植樹節”,活動內容有:“綠意角”的設計評比,在這裏各中隊要成立護綠小隊,認養班級裏的綠化植物;各小隊羣策羣力收集有關植樹節的資料、圖片整理成某某;利用課外時間去超市或菜市場對市民進行護綠知識調查;小組護綠金點子徵集等活動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同時,無意間將這種生態意識傳播到社區。我們不強求學生的質量,卻很注重環保意識的滲透,注重普及。就這樣,從學校到班級,從班級到小組,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綠的學校,綠的心靈。這種“綠色行動”已成為我校大隊活動的主旋律,成為學生施展才能的另一舞台。每個班級開展的創綠過程記錄都會彙集成冊,這一本本厚厚的小冊子是班級創綠的結晶,也是學生環保行為規範的見證,更是學校創綠的亮點。

2.節約優先,加強師生節能減排意識。

在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我校把節能減排教育與學科教育、師生日常生活、學校常規、社會公益活動等相結合進行教育,要求全體師生厲行節約,自覺養成節約水電紙張的良好習慣,努力在全校倡導“低碳生活”的良好風尚。①自從開展綠色學校創建以來,我校在每年的水費、電費、油費上的支出節約近幾千元;②建造了水資源有限循環利用系統:對校內小河淨化處理,並利用河水澆灌花木、清潔地面、沖洗食堂等需要大量用水的地方,在這方面學校因此每年節約水費近千元;③班級

個人圖書循環使用,學生學會愛惜書,學會節約生活;④實行垃圾分類回收,以添補校園保潔人員工資之用,年節約逾千元;⑤學校還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儘可能使用定時照明裝置或減少照明源數量;⑥針對學校食堂糧食浪費嚴重的現象,學校向學生提出“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倡議,要求學生節約糧食,減少剩飯剩菜;⑦學校還健全辦公用品購買、領用制度,充分利用校園網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節約使用稿紙、信封和複印紙,一律雙面用紙,對使用過的複印紙儘量進行再利用,執行《舊書報回收制度》,僅這一點每年節約辦公經費近萬元。⑧學校向各家長髮放了“安全接送,節能減排”告家長書,要求上下學路程在1公里之內的家長,家長儘量步行接送。如有要求轎車、三輪車接送的,需要領取“用車説明單”於大隊部留底備案。教師也採取同樣方法。

3.開心農場,在創造、節約中感悟生命

在學校操場的西北角有一塊約200平方米的空地,那是學校規劃的教學實踐基地,命名為“開心農場”。我們通過調查、採訪和探索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農耕工具,蔬菜生長的季節性,食品加工方式方法等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在勞動的實踐過程(如撿石頭、拔草、鬆土、播種、維護等),學生躬身體驗農民伯伯的艱辛,感悟糧食的得之不易,從而養成從小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幫助我們更好地實施“光盤行動”。在收果子、糧食加工、品嚐等活動,學生體會勞動所帶來的樂趣,真正實現“陽光成長”。在“愛心義賣我自己種的菜”等實踐活動中,學生體驗農民的生存之道,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心。

在這裏,學生們有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他們學着節約、學着創造,將科學知識運用在日常的種植活動中,感悟生命成長、感受創造帶來的成就感。他們會主動上網查詢植物如何生長。親手去種植,一點點地澆灌植物,從中獲知腳踏實地做事,帶着責任心做事。

第三部分創建工作思考

通過創建工作,對照《XX省綠色學校評估標準》,我們深切體會到:這幾年來的創建過程,就是我校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我校為河天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同時,也看到了當前所存在的問題:

1.大環境的環保氛圍極差。雖然創衞過後,人民羣眾意識到環保,但環境教育尚未達到“全某某”程度,居民素質有待提高,普及綠色觀念任務繁重。些許學生的環保行為在學校堪稱優秀,但離開校園表現就不盡如人意。學校教育如何更好地融進社區,帶動人人蔘與,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學校周邊環境惡劣,環境衞生很難保持。學校東邊是居民區,西前方是工廠,工廠裏產生的垃圾常直接倒在路邊;另外校內的河流經過居民區通向校外,有部分居民直接將垃圾扔到河中,造成環境污染。

2.德育校外基地難以開展。校外教育和社會實踐缺乏制度保障,社會各方面還不能為素質教育提供強有力支持,學生的公益活動、社會實踐等往往面臨無處可去的窘境等。

3.“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習慣難以形成。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學校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的工作力度還不夠大,不能僅以“告家長書”形式,必須出台制度,具體引導師生逐步加以落實。

第四部分今後的目標和打算

一、開發校本,探索環境教育新方法

在環境教材的開發和應用上,要吸收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引進和借鑑國內外優秀環境教材,建設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與我校教育相結合的特色教材。同時,我們希望在走出課堂,開闊學生視野,接觸環保實際,提高學生對環保的感性認識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二、按照“縱向深化,橫向拓展”的原則將綠色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

“縱向深化”是指學校在取得的有關經驗的基礎上,將以學校的具體實際為着眼點,立足於未來,紮紮實實做到以校為本,大力開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訓和校本課程的開發。“橫向拓展”是利用一些途徑與方法,繼續對周邊學校及社區發揮輻射,合我校學生特點的,與我校教育相結合的特色教材。同時,我們希望在走出課堂,開闊學生視野,接觸環保實際,提高學生對環保的感性認識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二、按照“縱向深化,橫向拓展”的原則將綠色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

“縱向深化”是指學校在取得的有關經驗的基礎上,將以學校的具體實際為着眼點,立足於未來,紮紮實實做到以校為本,大力開展校本研究、校本培訓和校本課程的開發。“橫向拓展”是利用一些途徑與方法,繼續對周邊學校及社區發揮輻射作用,把更多的人、組織納入綠色教育的陣營,讓更多的孩子從綠色教育中受益。

環境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每個教師的努力與付出,它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的興衰和存亡,保護和改善環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奮鬥,為此我們將繼續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將借這次創建“綠色學校”的東風,在今後的學校環境教育中,一步一個綠色腳印,將環境教育作為我們學校永恆的主題。為了今天,也為了明天,更為了子孫後代,我們決心用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去爭創優秀的綠色學校,為打造“綠色、文明、和諧“的生態示範學校而努力奮鬥。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3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髮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一、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還可以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對比,對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給予肯定或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使所有學生更好地獲得發展。

二、評價採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

三、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蒐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如採用評語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各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

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4

近日,讀了李玉芳寫的《多彩的學生評價》一書,感觸良多。李玉芳認為,在我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過分誇大了選拔性功能的評價,過分看重對學生升學考試和大學聯考的評價。我同意李玉芳老師的這個看法。正是由於這種對學生評價理解的偏差和實踐中對選拔性評價的過分強調,使學生評價成了如今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大障礙,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咽喉。如今,如何評價學生的問題,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我國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在我國目前進行的課程改革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我認為,這段話寫得非常好。它強調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反對以評價的附加性功能取代評價的本體性功能,反對以選拔性評價代替日常性評價,它要求我們把日常的學生評價和選拔性的考試區分開來,使學生評價迴歸學生的日常生活。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5

本人性格開朗、自律、謙虛、自信;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能細心,耐心地完成每一項細緻的工作。

本人榮獲了20xx~20xx學年被評為“華南師範大學社團活動積極分子”和20xx~20xx學年被評為“華南師範大學優秀社團幹部”。並且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能凝聚團隊力量,能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相處融洽,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較強的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能輕鬆、恰當地與人打交道。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6

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老師慈眉善目,可對我們卻很嚴格,對自己也很嚴格,這也正是他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的表現。早上第一大節的課,他幾乎總是提前一兩分鐘來教室,因為他上課前總要對上回的作業做總結與講解,所以為了不耽誤上課時間,他總是提前來,在黑板上把上回作業的答案抄寫下來。大約快到上課時間了,他就開始講這些題目。每回的作業都是認認真真的批閲,很多小錯誤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有時候深入學生的生活,中午和學生們一起吃午飯,他把我們就當做他自己的孩子來管教,對我們嚴格里帶着慈祥,嚴肅裏透着和藹。

其實,我最佩服馬老師的還是他的“學以致用”他現學的語句或者什麼東西,都能很好的利用在文章裏,是文章更優美。他也經常能在講課時結合實際以及歷史,追求現實。

真希望馬老師一直帶我們,因為他把我們真正的當成了他的孩子,和我們共進退,共榮辱,他使我們111班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他使我們111班的孩子們真正享受到了他的愛的陽光,讓我們在愛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學生綠色評價報告 篇7

高質量的教學離不開對學生的評價,很多老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教育評價完全由自己全權完成。在這種傳統單一的評價體系下,數學學習往往對相當一部分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這種舊的理念已經被擯棄,我們需要採用新的評價方式,那就是學生的自我評價。以下是我的一些認識。

一、學生自我評價的意義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數學知識、運用數學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數學學習方面做出的分析和判斷,並對自身的數學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新的課程標準藴含了這樣的理念:評價標準應該是多維的,評價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現代評價理論也告訴我們,教育評價已經不再把被評價者視為評價的待查體,而是把他視為教育評價的主體,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之中,將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因此,重視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是時代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數學課堂上學生的自我評價

(一)內省式自我評價

內省式自我評價的建立需要依靠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立《數學自我評價手冊》安排學生在學習完每節課後填寫,教師每週收查一次,對共性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矯正。通過這樣的評價過程,學生能夠認清自我。在手冊內部要針對數學知識的遺漏和掌握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控制,保證記錄準確,反省徹底,評價程序化。

(二)小組內自我評價

小組內自我評價是以集體評價的方式進行個體評價,主要是通過學習小組內的自我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建立“不落後於人”的學習信心和毅力。學生小組評價時,我們把一個教學班均衡地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進行分組。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小組討論、小組回答、集體評價的方式,開展組際競賽,並把結果累計起來,以小組總成績作為評價依據,這樣提高了個體參與程度,促進了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產生,增強了組內合作,組外公平競爭的氛圍。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典型事例及時鼓勵、教育。如某個學生給自己評了一個“還應努力”,這説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追求進步,讓我們為他這種誠實的做法給予鼓勵。最後,教師將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的結果收齊,用評語給每個學生一個綜合評價,填在評價表中。

(三)教師評價激發學生自我評價

在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應適時插入,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在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之後,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評價總結,對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自我評價之前,教師要以優秀學生為個例進行評價。以教師的評價為引入口,拋磚引玉地激發學生進行大膽地自我評價。

三、學生自我評價對數學教學質量的促進

(一)內省式自我評價的知識規劃性促進

自我評價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內省,通過內省來體察和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有些學生往往缺乏內省的習慣,最缺乏自我批評精神,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逐步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規劃性知識體系,這種體系的形成對於數學知識的形成十分有利,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對相似數學概念的統計能力,對數學思維的形成有促進性作用。

(二)小組內自我評價中學習經驗的累積

小組內的自我評價有利於學生學習經驗的積累。在探討中,學生間的聯繫更有滲透力,往往比教師和家長的引領作用更為明顯。在小組內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同學可以找出別人的毛病,更有利於自我反省;被評價的同學能夠及時找出知識不足之處,自我改進。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誠實和耐心幫助為主,要指導學生不可出現惡意評價。

(三)教師激勵下自我評價對認知能力的培養

教師激勵下自我評價能夠為全班的每一個學生設立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的數學成績、學習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建立健康的自信心。在評價過程中要儘量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孩子的自我認知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甚至很多的成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教師激勵下自我評價有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內省式自我評價對知識規劃有促進作用,小組內自我評價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經驗有了累積的機會,教師激勵下的自我評價對學生數學認知能力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ding/pingjia/vz8y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