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彙報材料 >

泰寧縣“6·19”特大洪災情況彙報

泰寧縣“6·19”特大洪災情況彙報

一、汛情災情

泰寧縣“6·19”特大洪災情況彙報

6月14日起,我縣連續遭受大到暴雨襲擊。特別是6月18日受高空槽東移及低層風速輻合影響,全縣遭到特大暴雨襲擊,造成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一是雨量之強前所未有。17日20時-18日20時,我縣24小時平均降雨量達233毫米,9個鄉鎮均出現短歷時強降雨,其中降雨超100毫米的有6個鄉鎮,上青、新橋、朱口等3個鄉鎮均超240毫米,最大的上青鄉高達303毫米。二是水勢之猛前所未有。城區最大洪峯流量達2950立方米/秒,遠超1960立方米/秒的歷史記錄;河流水位遠超警戒水位,其中城區主河流最高水位達281.5米,超警戒水位4.2米,為3XX年一遇;城區90%的區域進水,平均淹沒深度達2米多;上青、新橋、朱口、杉城4個鄉鎮和25個村被淹。三是成災之快前所未有。由於降雨量大、時間集中、突發性強,上青、新橋、朱口等鄉鎮2個小時內均暴發山洪、泥石流,迅速沖毀村莊、農田;城區主河道金溪水位1小時內陡漲3米多,迅速衝進城內,瞬間造成災害。四是損失之重前所未有。全縣9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房屋倒塌,橋樑斷裂,公路塌陷,良田被毀,煙、稻、菜、漁生產付諸東流,大量糧食、牲畜被掩埋,損失遠超歷次洪災。截止21日12時統計,全縣受災人口10.1萬人,重災人口4.8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8.3億元。具體表現為:

1、基礎設施損毀巨大。境內所有公路均出現高密度、大面積塌方滑坡,1條省道、3條縣道、7條通鄉公路、80餘條通村公路中斷,公路受毀里程達800餘公里,佔全縣通車裏程的90%,尤其是經新橋鄉往江西黎川的戰備公路近1/3路基被完全掏空、路面幾近損毀殆盡,高速公路連接線也多處被淹沒毀壞、一度中斷24小時;橋樑沖垮33座1220米、嚴重受損35座,其中從朱口鎮通往外界的8座橋樑被沖垮了7座,200多米長的城區主橋樑水南橋也被沖垮倒塌;10千伏供電線路停運24條、受損76.4千米,倒杆、斜杆、斷杆隨處可見,朱口、上青、新橋、大田等5個鄉鎮供電全部中斷,城區90%以上用户一度停電數十個小時;通訊線路損壞960千米、基站損壞30個,上青、新橋等鄉鎮通訊連續中斷長達三晝夜;城區供水中斷10餘個小時,一半以上鄉鎮供水中斷;堤防損壞75處56千米、決口210處86.7千米、沖毀水電站18座1.22萬千瓦,尤其是上青、新橋、朱口、杉城等重災鄉鎮的水利設施遭受毀滅性破壞;廣電光纜杆線被沖毀156千米,鄉鎮電視訊號全部中斷。

2、農業生產遭受劫難。山洪夾雜泥石流沖刷表土、淹埋農田,全縣19.2萬畝耕地有78%受災,3.1萬畝良田被毀,其中毀滅性損壞無法復耕的9500餘畝,尤其是上青、新橋、朱口等重災區的數片千畝高優商品糧基地、現代煙草農業示範基地被衝成淤泥灘、亂石灘,數年內無法復耕。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4.9萬畝、絕收3.5萬畝,其中正在採收烘烤的煙葉絕收2.15萬畝,因災沖走和減產5.1萬擔,損失5000萬元,僅此一項全縣煙農户均減收近萬元;魚塘被衝1820畝,水產品產量損失5100餘噸,其中530多户庫區漁民損失1000餘萬元、户均減收1.9萬元。此外,早中稻、食用菌、水果、畜牧等受災嚴重,累計造成農林牧漁直接經濟損失2.59億元。

3、旅遊經濟遭受重創。突如其來的洪災,給泰寧引以為豪的旅遊業造成劫難。全縣9大景區景點均遭受洪水襲擊,其中上清溪景區超警戒水位10米,上下碼頭及停車場、候排長廊、管理房等旅遊配套設施均被淹沒毀損,旅遊接待全面癱瘓;古城劇場、遊客集散中心、遺產展示中心等景點及相關旅遊設施浸泡達12小時之久,多家星級賓館受淹1.5米以上,上百家旅遊商鋪被淹;旅行社退團5000餘人,另有1000多名遊客滯留泰寧。部分景區被迫封閉,預計全年因災減少遊客接待量30餘萬人次以上,直接旅遊經濟損失4.3億元。

4、工商業界深受影響。各類工業企業不同程度進水,直接經濟損失達1.6億。其中鑫林、吉祥、恆順等7家規模木製品企業車間、倉庫中、設備全部被淹,直接經濟損失6100餘萬元;泳鑫蟲草、益村菌業、菌芝堂等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廠房、倉庫被淹塌方,直接經濟損失1500餘萬元;勝達化工、榮達紡織等18家規模企業均不同程度被淹,直接經濟損失5200餘萬元。全縣有18家超市和3000多户工商個體門市被淹,多數商品來不及轉移被淹沒或沖走,特別是商業繁華區靈秀商城75家店鋪全部淹沒,6家大型超市有4家進水2米以上,1562餘家商店被迫停業,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此外,金融機構損失嚴重,人行、工行、中行、農行及城鄉信用社等10家金融網點因進水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2470萬元。

5、社會事業破壞嚴重。全縣90%的學校進水,倒塌校舍及附屬房10棟、形成危房55棟692間,損毀的課桌椅、文體設施、教學儀器等教育設施更是無以計數,縣、鄉、村82所中國小、幼兒園全部停課,部分學校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教學,一年一度的會考也被迫延期;8個鄉鎮衞生院和30個村衞生所遭受洪水襲擊,大批藥品和醫療器械浸水報廢,新橋、上青、朱口三個重災鄉鎮衞生院幾近癱瘓,無法提供正常的醫療衞生服務;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古建築羣被水淹沒近2米,泰寧古城4萬平方米的古民居部分出現倒塌、面臨瀕危;城鄉公共設施不同程度受損,大批公園、廣場、集散地、綠化景觀帶、街燈路燈損毀嚴重,特別是城區三河六岸11公里長的景觀健身路帶和12個高品位休閒公園遭受毀滅性破壞,堪稱全國縣級最大的歷史青銅雕塑羣更是滿目瘡痍。

6、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全縣累計倒塌1513户6368間、損壞4563户13615間,涉及羣眾3.2萬餘人,其中上青鄉東山村26户人口的上溪頭自然村全部被泥石流沖毀、片瓦無存;一些傢俱、電器、衣物以及汽車等錢物被洪水席捲而走,許多人辛苦積累了幾十年的家業毀於一旦。全縣因災死亡5人、失蹤13人(無一人因倒房死亡或失蹤、無一例學生死亡或失蹤),加上持續的強降雨,地質災害等級一直持續在最危險的5級,嚴重威脅着羣眾的生命安全。

由於災情嚴重,涉及面廣,且受交通和通訊條件限制,詳細災情還在進一步統計之中。

二、抗災救災情況

災情發生後,中央和省市領導高度重視,由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帶隊的國務院救災工作組在葉雙瑜副省長陪同下,蒞臨泰寧檢查指導救災工作;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朱生嶺、省武警總隊政委盧江輝及時率隊趕赴泰寧支援搶險救災;市委書記黃琪玉、市長劉道崎以及市領導裴旭、嚴鳳英、王剛、林樑兒,第一時間趕到泰寧坐鎮指揮,並徒步數十公里深入重災鄉鎮,現場指導搶險救災工作,極大鼓舞了我們奪取抗災救災全面勝利的信心和決心,全縣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抗災救災。

1、領導靠前,科學指揮調度。入汛以來,縣委縣政府早動員、早部署,在思想、組織和物質上做了充分準備。自接到省、市防汛指揮部發布的強降雨天氣後,縣委、縣政府緊急動員,迅即啟動《防汛預案》,嚴格落實值班帶班制度,密切加強雨情水情監測,及時發佈信息;縣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從6月13日起堅守泰寧不外出,特別是“6·18”洪災發生後,多次冒着塌方、泥石流等危險,深入朱口、上青、新橋等重災鄉鎮指導救災工作;防汛指揮長堅持24小時值班,掛鄉縣領導提前進駐掛鈎鄉鎮,奮戰抗洪一線;同時,縣裏成立道路交通、電力、通信、供水、臨時安置、救災、物質調配等8個工作組,每組由若干縣領導負責、相關部門參與、解放軍和武警官兵配合,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中。由於科學部署、指揮得當、措施得力,各項抗洪救災工作正有序地進行。

2、以人為本,妥善安置羣眾。面對特大洪災,我縣始終把保護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抗洪搶險的首要任務,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通過大屏幕告示、縣有線電視台、宣傳車、手機短信等形式緊急發佈防汛預警公告,動員居住在危險低窪地帶人員緊急疏散和轉移;廣大幹部迅速投入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中,與解放軍、武警一道,全部奔赴災區一線搶險救災,挨家挨户幫助轉移被困羣眾,共出動6000餘人次投入突擊搶險,解救圍困羣眾650餘人,安全轉移受災羣眾和中國小生5.1萬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尤其是在此次安全大轉移中,我縣以人為本、嚴密組織,將地處低窪地帶的看守所90名在押犯安全轉移至周邊縣看守所。同時,通過設置安置點、鼓勵投親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災民。縣政府在受災當天緊急調撥350萬元救災應急資金,民政、經貿、糧食、供銷、衞生等部門通過多種渠道調運籌集帳篷、衣物、糧食、飲用水、藥品等救災物質。目前,已向災民發放大米238噸、食用油1660桶、方便麪900箱、餅乾126箱、礦泉水1000箱、被子2200牀、帳篷490頂,受災羣眾衣食住醫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災區羣眾情緒穩定。

3、攻堅克難,搶通修復設施。為保障抗洪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我縣各有關部門在防汛指揮部的統一調度和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力量,晝夜奮戰,攻難克堅,全力以赴搶修基礎設施。縣交通公路等部門調集周邊縣市以及縣內高速公路、鐵路、工業園區等施工工地上所有可用工程機械設備晝夜施工,全力搶修中斷道路,經過2個多晝夜的奮戰,通往朱口、上青、新橋等重災鄉鎮的道路臨時搶通,正在由集鎮往村一級鋪開;電力部門緊急調運XX餘萬元的電纜、電杆、變壓器、供電車等電力設備,搶修人員全部上崗到位,分赴各地搶修水毀線路,城區四天之內基本恢復供電,朱口、上青、新橋靠發電車、發電機實現部分供電;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及時爭取省、市設備和技術人員支援,搶修水毀線路,城區至鄉鎮的通信臨時接通;自來水公司克服一切困難,用最短時間實現城區基本供水,現正指導配合鄉鎮修復供水設施。

4、廣泛動員,幹羣合力抗災。災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立即發動組織全縣廣大幹部羣眾積極投身抗洪救災中。所有鄉鎮和單位全部取消雙休日,鄉、村所有幹部全部深入一線,疏散轉移羣眾,搶救物資財產,組織生產自救;縣各單位幹部全部劃片包乾負責城區清淤清障和臨時安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始終衝在最前頭,共有3名黨員幹部在抗災搶險中英勇殉職。在黨員幹部的影響帶動下,廣大羣眾不等不靠,主動參與抗災救災,特別是在災後排除內澇、清理淤泥、垃圾等抗災自救中,全體總動員,人人共參與,生產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復。

三、下步措施

下階段,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領導的重要指示,把抗災救災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1、嚴密防範災情險情。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氣象預報,把握汛情態勢,掌握工作主動權。繼續加強水庫排查和防洪調度,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該轉移的及時轉移、該防範的嚴密防範,確保羣眾生命安全;加強對洪水浸泡過的民房、校舍等建築以及橋樑、道路等鑑定,該拆除的及時拆除、該加固的立即加固,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防禦次生災害,杜絕災後災發生。同時,加大羣眾防災救災宣傳動員力度,密切關注輿論動態。

2、加快搶修水毀設施。最大限度爭取外部力量支持,最高效率組織機械設備和施工力量,快速做好道路、電力、通信、人飲等水毀設施的搶通工作,尤其要在已搶通朱口、上青、新橋等重災鄉鎮通鄉公路的基礎上,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搶通通村公路,保證搶險救災物資暢通運送;對一些損毀水利設施、農田煙田設施等開展調查摸底,創造條件儘早啟動修復工作,為受災羣眾的生產生活創造必要條件。

3、全力救濟安置災民。務實開展災情核查上報工作,保證災情真實準確,為救濟安置以及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圍繞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地方住、有醫療,在號召和發動社會各界同舟共濟、互幫互助的同時,及時調配一切可供居住的房屋及場所,妥善解決災民災後臨時居所問題;儘快籌集下撥帳篷、衣物、食品等救災物質,確保100%發放到災民手中;做好災後疫病防疫工作,組織醫療救護隊深入受災鄉村為災民治病檢疫,提供醫療衞生保障;耐心細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羣眾的心理安撫、理順思想情緒;多方組織調劑災後糧油、肉禽蛋、蔬菜、水產品、棉衣被、燃料等生活生產必需品,穩定市場、穩定物價、穩定民心。

4、全面開展災後自救。由縣各項目工作團隊、各援村工作組牽頭,組織人員深入受災鄉村、企業、景區,分頭髮動和指導羣眾、業主開展災後旅遊、工業、農業、商業的恢復生產工作,儘量挽回災害損失。同時,着眼於長遠發展,進一步摸清房屋倒塌及受損情況,科學做好災民重建家園的選址、規劃、設計工作,制定出台系列優惠政策,最大限度減免土地徵用、規劃設計和建設配套等費用,鼓勵支持羣眾儘快重建家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cailiao/y6qlx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