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課程整合實施方案

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課程整合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課程整合實施方案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以計算機及網絡設施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介入教育教學的程度迅速得以提高。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相整合很快便成為新時期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熱點。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是科學技術中的尖端領域,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強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擴展。信息技術在教學輔助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但各個具體學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使教學過程更優化,教學效果更顯著,就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恰當地運用,充分發揮其優勢。

隨着經濟建設的日益發展,學校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下,教育現代化設施不斷完美:計算機在學校中的數量逐漸增多,日漸能滿足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開,我校連上因特網,為信息溝通、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考核的全面實施,為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應用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信息技術從一門單獨的學科逐漸進入學校的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學科教學的面貌產生了很大變化。

信息技術雖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強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之中,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改變教學風貌,就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理論思考

(一)有關概念的界定

1、國小課程:在這裏指學校根據上級課程計劃而開出的各門學科。

2、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是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主要有三個重點:(1)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恰當地應用信息技術;(2)不僅教師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使用信息技術;(3)使用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

(二)研究思路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目的在於探求實現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學科課程教學過程有效整合的規律、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規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①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對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和師生信息素養的基本要求,加快學校信息化的步伐;

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的途徑,方法和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③研究開發一批實用的基於計算機網絡的學科教學課件。

④撰寫有一定理論水平研究報告、論文。

⑤積累一批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和典型課例。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學生的教育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並形成運用信息技術引發“學生自主性獲取信息、運用信息,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理論和模式;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使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獲取信息、運用信息、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經驗和激勵機制;研究並探索為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途徑和方法;

2、師資隊伍的建設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系統歸納、總結、提煉出不同學科內容、不同教學類型的有效整合的模式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示範課例;構建多元、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系統提高學校教師信息化環境下教與學的能力。

3、學校的發展目標

通過課題的實踐研究,使學校的教育現代化水平得到整體提高,培養一個現代化科研型羣體,使學校向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先進學校邁進。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主要採用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徑主要有:學習理論文章,參加媒體培訓,上好實驗課,撰寫論文小結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實驗法。通過一堂堂實驗課來探索媒體與課堂教學的很好整合,來觀察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來研究怎樣合理有效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各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五、課題實驗內容

(一)完善組織機構,加強課題實驗管理

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學校實驗課題由分管教學的教導主任負責。在學校實驗課題之下,又根據學科教研的特點,分解出幾個下級課題,主要有語文組的《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數學組的《學生如何在信息環境下探究性學習》。各個課題小組定期開展研究活動。課題組之間階段性地進行集體活動,相互學習、交流、研討、總結,使課題研究工作做得紮實而有效。

課題組分工表

姓 名 專業職稱 研究專長 分工

王志明 國小高級 信息技術 課題主持人

鄒小華 國小高級 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陳梅英 國小高級 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研究

徐建祥 國小高級 數學教學 學生如何在信息環境下探究性學習

(二)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促進課題研究深入開展

為使課題研究規範而深入地開展,學校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1、不定期蒐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文章、教學案例等內容編訂成學習小冊子,發給課題組成員參考學習;

2、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活動,彙報實驗開展情況,探討發現的問題,總結實踐經驗;

3、按上級要求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與考核,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4、抓住機會派教師外出學習,聽取專家的相關學術報告,聽取全國的、省市各級的優秀整合課,認真分析內化,指導自己的課題實驗;

5、請教科研專家來校講座,使全體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課題實驗能力……

(三)從學校實際出發,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紮實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1、在傳統課堂裏“點亮一盞燈”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歷經無數歲月的淘煉而不衰,説明其中自有合理、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內涵,但是隨着科技進步、時代發展、觀念改變,回首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在直觀性、有效性和啟發性等方面,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適當地發揮以計算機技術為重要內容的信息技術功能,可以使課堂教學煥發亮麗的光彩。幾年前,我校就有一套裝備在多媒體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因為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使用不夠方便,因此,使用效率不高。

(1)恰當而簡明的演示,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師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即便是在傳統方式的課堂教學中,也努力利用傳統媒體,增強直觀性、啟發性,幫助學生學習。如今有了多媒體設備,教師或從網絡上找尋相關課件,或自己動手製作課件,針對難點進行演示,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式,在一節課上應用的時間不是很多,但應用的效果卻是顯著的.

(2)生動而豐富的演示,擴充了容量,強化了訓練,提高了效率。

隨着教師應用多媒體設備的熟練程度的提高。其功能也逐漸得以發揮,一套設備替換下了更多的傳統設備:小黑板、掛圖、卡片等,課堂的容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訓練也得以強化,課堂效率提高了。

個別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帶動了同軌教師應用,逐漸地更多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

以傳統作為基礎,將傳統中有生命力的精華繼承下來,並且發揚光大,同時結合時代、科技的發展,將新的內容融入傳統之中,使傳統合上時代的節拍,跳動時代的脈搏,形成一種新的體系。傳統的悠久歷史內涵使該體系廣博、深刻,合乎時代節奏的新內容使該體系煥發蓬勃生機。

2、在網絡環境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接入網絡成為終端之後,既是探視信息海洋的窗口,也是作用於信息海洋的碼頭。帶學生進入網絡環境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更廣闊的學習探究空間,也給學生以更多展示個性的機會,因為網絡是無邊的,網絡也是互動的。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網絡,查詢資料,以補充課本教材信息的不足,還可以引導學生參加網上互動交流……

六 、實施步驟

根據課題組安排,結合本課題具體情況,擬定本課題實驗研究週期為1年半,即20xx年10月--20xx年6月。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調查分析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現狀,整理、收集各種數據。

2、組建課題組,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接受相關知識培訓,上網查詢資源

3、填寫課題申請書,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培訓實驗教師,認真做好實驗前的各種準備工作。

第二階段: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2月)

1、結合各 學科課程的內容,探討現代信息技術與各科教學的有效整合點,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過程,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2、組織教師編寫腳本,製作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

3、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進行測量與分析,探討它對學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優化網絡和多媒體軟件,研究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開發中的一些理論、技術問題。

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01月--20xx年6月)

1、撰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報告和相關論文,按科目分類整理,並加以綜述。

2、整理網絡和多媒體軟件腳本,進行教學反思,最終研製成果用多媒體教學光盤的形式向廣大教師推廣。

3、分析展示實驗成果,迎接上級領導和專家的評審鑑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ele6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