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精選5篇)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精選5篇)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 篇1

根據《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海市城市供水水源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北政辦〔20xx〕119號)精神為進一步改善牛尾嶺水庫等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水庫水質不受污染,保障北海供水安全,特制訂本方案。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精選5篇)

一、基本情況

北海主要水源地有牛尾嶺水庫、馮家江和鯉魚地水源、洪潮江水庫等三個地方。

(一)種植情況

1.牛尾嶺水庫水源保護區3760畝

涉及的農業種植主要有:

(1)銀海區平陽鎮孫東村委耕地面積20__畝,其中,聯隊耕地1500畝,種植甘蔗100畝,餘下的1400畝早造全部種植瓜果類蔬菜,品種有苦瓜、節瓜、豆角等,晚造900畝種植水稻;下坡村耕地面積5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400畝、木薯100畝。

(2)銀海區平陽鎮東星村委耕地面積56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木薯。

(3)合浦縣廉州鎮中站村委耕地面積1200畝,其中,東山村6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520畝、木薯80畝;文子衝村耕地面積4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320畝、木薯80畝;旱一村耕地面積2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150畝、木薯50畝。

2.馮家江和鯉魚地水源保護區8900畝

涉及的農業種植主要有:

(1)海城區驛馬街道辦事處驛馬村,耕地面積1420畝種植農作物是蔬菜。

(2)海城區高德辦事處馬欄村耕地面積4000畝,全部種植瓜菜。

(3)銀海區銀灘鎮龍潭村耕地面積3480畝,種植農作物有蔬菜1000畝、玉米800畝,木薯980畝、紅薯700畝。

3.洪潮江水庫的水源保護區17565畝

涉及的農業種植主要有:

(1)烏家鎮嶺頂村委耕地面積8600畝:種植農作物有水稻2500畝、甘蔗1200畝、木薯2900畝、玉米1000畝、菠蘿1000畝。

(2)石灣鎮紅錦村委耕地面積2465畝:種植農作物有水稻1000畝、甘蔗1000畝、木薯200畝、玉米150畝、花生115畝。

(3)星島湖鎮採木村委耕地面積35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20__畝、木薯1500畝。

(4)洪潮村委耕地面積3000畝,種植農作物有甘蔗2500畝、木薯500畝。

(二)化肥農藥使用情況

通過對以上村委(村小組)農藥、化肥使用情況的調查沒有發現違規使用禁用和限用農藥。

1.農藥使用情況

(1)瓜菜類:使用農藥較多,主要是殺菌劑的使用,每造施藥7-10次,每次每畝用藥150-350g,農藥種類以保護、治療、剷除劑的有機硫類、銅類、有機氮類、取代苯類如代森鋅、可殺得、疫霜靈、大生、甲託、多菌靈、百菌清等。

(2)水稻:防治卷葉蟲及螟蟲用藥以阿維菌素等復配藥為主,一般每造施藥2-3次,每次用藥150g/畝;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一般用井崗黴素,每造用藥約兩次,每次用藥200-300g/畝。

(3)甘蔗:種植時為防治地下害蟲用藥較多,畝用1.8%的阿維菌素3-4kg。

(4)玉米:主要在中後期用甲維鹽、定蟲脒等防治薊馬等害蟲,每次用藥10g/畝。

2.肥料使用情況:畝均化肥用量約為23.4kg(折純),較全國畝均21.9kg高出1.5公斤。

二、工作目標

加強供水水源地種植業產業和品種結構調整優化,加大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技術和生態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應用,加強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執法管控,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的污染,到20xx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農業面源對城市供水水源地不再產生污染,城市供水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三、種植結構調整及主要技術措施

(一)種植結構調整

調整水源保護區種植業結構,引導農民發展綠色、有機、生態、環保現代農業,把水源保護區內施用化肥農藥較多的水稻、蔬菜、甘蔗、玉米等農作物改種施用化肥農藥較少的農作物,如南瓜、木薯、毛薯(俗稱田薯)。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水庫校核水位以下及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全部退耕還林。(責任單位:合浦縣政府、海城區政府、銀海區政府)

(二)主要技術措施

1.加強水源保護區農作物病蟲綠色綜合防治技術示範推廣應用,實現農藥“零增長”。在水源地保護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控要採用綠色綜合防控技術,重點推廣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集成技術,通過使用頻振式殺蟲燈、籃板、黃板,性誘殺蟲,推廣應用放蜂治螟等生物技術,充分利用生物農藥,減少農藥的使用。

2.減少化肥使用。推廣施用有機肥、種植綠肥、秸稈還田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方針。充分利用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堆漚腐熟有機肥,根據不同作物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1500-2500公斤,在此基礎上根據作物長勢按方配肥,減少污染,實現化肥“零增長”。

3.推廣應用生態循環種植模式。加強水源保護區生態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培養水源保護區優良生態農業,改善水源保護區生態環境。其中重點推廣“豬—沼—果(菜)—燈—魚”等種養結合的'優良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4.開展“清潔田園”治理工作。抓好農業生產垃圾分類處理指導,完善農業廢棄物回收設施設備,明確回收主體,指導農民對廢棄塑料秧盤、肥料包裝袋、農藥瓶(袋)、廢棄塑料薄膜等的農業生產垃圾及時回收利用或轉運處理,減少廢棄物造成的農田污染。

5.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加強水源保護區農資經營門店的監管,禁止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規範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嚴禁農資投入品對水源保護區水源產生污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供水水源地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組織領導,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對供水水源地種植業結構調整進行統一組織協調,有序推進。加強監督指導,明確有關單位、人員及工作任務,層層落實責任,長抓不懈。

(二)加強宣傳培訓和技術指導。通過在水源保護區召開各種會議,舉辦技術培訓班、發放資料、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搞好有關技術的示範樣版,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向農民宣傳保護供水水源保護區的重要性和要求,宣傳國家關於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法規,傳授各種綠色植保技術和生態農業技術,把技術措施傳授到農民手中,使用生態農業技術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三)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市、縣區要將水源地種植業結構調整所需費用納入財政預算足額安排,以解決實施種植業結構調整及生態農業種植資金需求,解決推廣引用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資所需費用和退耕還林補償,對種植結構調整造成暫時性效益不佳進行適當補償等。

(四)加強督查。各級政府要加強對供水水源保護區農業結構調整的督查指導,定期檢查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工作落實情況,對種植業結構調整效果進行科學評估,並將該項工作開展納入績效考評。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 篇2

為全面完成20xx年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建設各項任務,緊緊圍繞紅寺堡區委、區政府的工作目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扣自治區以“一河三山”生態座標構建“一帶三區”總體佈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結合紅寺堡區功能區空間佈局,本着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適地適樹的原則,在對造林地實地踏查、反覆論證、溝通一致的基礎上,為組織實施中部(乾旱帶)防沙治沙建設工程(人工造林、未成林撫育提升及退化林改造)、村莊綠化和庭院經濟林建設、生態經濟林建設(枸杞和其他經濟林)、森林資源保護四大工程,形成場院增綠、巷道植綠、見縫插綠、道路護綠,建設綠色城鎮、綠色園區、綠色鄉村,為發展增添“綠色”底藴,逐步形成綠量適宜、佈局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穩定高效的整體生態系統,特編制本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脱貧富民、生態立區和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區委、政府國土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心工作思路,結合紅寺堡區空間規劃和國土綠化生態建設實際,着力提升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綜合效益,打造“生態立區”新風貌,把綠化美化與農田經濟林、天然草場有機結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林農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努力把紅寺堡打造成生態移民人居環境改善的樣板。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統籌規劃、生態優先,兼顧景觀、突出重點,彰顯特色,社會、生態、經濟、安全四大效益並重的原則;

(二)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喬灌結合,體現植物多樣性,推行節約型綠化的原則;

(三)堅持農民自願、政府引導的原則;

(四)堅持以成活為中心的實效原則;

(五)堅持文明安全施工原則。

三、總體目標

通過人工造林、生態經濟林種植、城區景觀綠化提升、未成林撫育、退化林改造修復、草原修復以及森林資源管護等,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完整的生態建設體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城市綠化覆蓋率穩中有增,綠化品質明顯提升;鄉村綠化率進一步提高,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重點部位綠化取得突破性進展,重要區域生態有效修復,進一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基本建成層次多樣、結構優化、功能完備、效益顯著的林業生態安全體系,增加農民林業產業經濟收入,顯著改善移民新區風貌,創建優美環境,提升生態移民新區整體形象,保證移民羣眾安居樂業,最終實現“天藍地綠,美麗紅寺堡”的目標。

全年計劃完成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任務10.76萬畝,其中:自治區綠化委下達國土綠化任務5.58萬畝,城區景觀改造提升0.08萬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2萬畝,森林撫育(灌木平茬)3萬畝,草原採種基地0.03萬畝,弘德同原村村莊綠化改造提升0.07萬畝。

另外,森林資源林木管護2.3577萬畝,天然林自然保護工程資源管護31.85萬畝,天然林自然保護工程生態效益補償14.53萬畝;林草有害生物防治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4.12%,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達到56.69%。

四、主要建設任務及內容

20xx年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自治區下達的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任務、其他林草工程項目以及森林資源管護等內容。

(一)自治區下達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任務。20xx年自治區綠化委員會下達我區國土綠化任務5.58萬畝,其中:中部防沙治沙建設工程4.85萬畝(人工喬木林0.4萬畝,人工灌木林1.95萬畝,未成林撫育提升與退化林改造2.5萬畝),村莊綠化和庭院經濟林(喬木林)建設0.18萬畝,生態經濟林種植0.55萬畝(其中:枸杞0.25萬畝,其他經濟林0.30萬畝)。

1.中部防沙治沙建設工程。自治區綠化委下達我區20xx年中部防沙治沙建設工程任務4.85萬畝,其中:人工喬木林0.4萬畝,人工灌木林1.95萬畝,未成林撫育提升與退化林改造2.5萬畝。

(1)人工喬木林。人工喬木林種植0.4萬畝,其中:馬渠荒山造林0.057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滾紅高速公路、柳城公路兩側防護林帶0.043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北海林場轄區內0.30萬畝(責任單位:北海林場)。

(2)人工灌木林。人工灌木林種植1.95萬畝。選擇大河鄉香園村耍藝山、龍興村墩墩樑等荒山宜林地區域,其中:耍藝山1萬畝,墩墩樑0.85萬畝,北海林場轄區內0.1萬畝。播種灌木檸條,提高林草覆蓋度,有效治理溝道,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3)未成林撫育提升和退化林改造。未成林撫育提升與退化林改造2.5萬畝。針對未成林地植被覆蓋度<30%、鬱閉度<0.2的未成林幼齡林,選擇大河鄉梨花村低山丘陵(灌木未成林地)、北海林場範圍內未成林喬木等未成林地,其中:大河鄉梨花村1.2萬畝,北海林場轄區內0.3萬畝。通過補植補造相應樹種,割灌除草、撫育管護、修剪灌溉,提高林木鬱閉度和成林轉化率,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效益和林地生產力,提升生態防護服務功能。北海林場轄區內退化喬木林0.1萬畝,太陽山鎮周星村退化灌木林0.9萬畝。通過補植補造(播種檸條),提高林分質量和林分轉化率。(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2.村莊綠化和庭院經濟林建設工程。村莊綠化和庭院經濟林種植任務0.18萬畝,其中:紅寺堡鎮弘德同原村0.0443萬畝、大河鄉龍興村0.0147萬畝、新莊集鄉0.036萬畝、太陽山鎮0.036萬畝、柳泉鄉水套村、永新村、羊坊灘村、沙泉村、紅塔村村莊綠化及經濟林種植0.05萬畝。

3.生態經濟林建設工程。生態經濟林種植0.55萬畝,其中枸杞0.25萬畝,其他經濟林0.3萬畝。

(1)枸杞種植0.25萬畝,其中:紅寺堡鎮同原村0.043萬畝,新莊集鄉0.059萬畝;大河鄉0.05萬畝;柳泉鄉永新村、豹子灘村0.06萬畝;永進健康產業園0.04萬畝;北海林場0.0083萬畝;百瑞源公司(大河鄉)0.01萬畝。

(2)其他經濟林種植0.3萬畝,其中:紅寺堡鎮和興村文冠果0.03萬畝,河水村油桃0.065萬畝;大河鄉龍興村0.069萬畝;北海林場0.04萬畝;海子塘鵬勝種植基地0.045萬畝;企業及種植大户0.036萬畝。

(二)其他林草工程項目。國土綠化任務外的林草工程項目5.18萬畝,其中:城區景觀改造提升0.08萬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2萬畝,森林撫育(灌木檸條平茬)3萬畝,草原採種基地0.03萬畝,弘德同原村莊綠化改造提升0.07萬畝。

1.城區景觀改造提升。城區景觀綠化及改造提升0.08萬畝,主要包括新建及改造提升城區東南西三個入口景觀綠化;街頭遊園、公共綠地、青雲湖公園綠地等景觀改造提升;城市裸露地及分車帶景觀綠化等。(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2.退化草原生態修復。紅寺堡區20xx年退化草原生態修復任務2萬畝,主要位於太陽山鎮酸棗樑退化草原區,修復措施為全域圍欄。(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3.森林撫育(灌木平茬)。低山丘陵區檸條平茬撫育3萬畝,促進檸條自我修復,提高林分生態保護功能。

4.弘德同原村莊綠化改造提升項目。弘德同原村莊綠化改造提升項目0.07萬畝,庭院經濟林種植、公共綠地改造、遊園及基礎設施建設等。(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三)森林資源管護。森林資源管護包括天然林保護工程資源管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以及森林資源管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

1.中央財政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資源管護項目。20xx年實施天保工程資源管護31.85萬畝,其中:國有林管護28.68萬畝,地方集體公益林管護3.17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2.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20xx年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14.53萬畝,其中:國有林面積13.08萬畝,集體和個人所有林面積1.45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太陽山鎮人民政府、新莊集鄉人民政府)

3.森林資源管護。針對灌區林網林木採取樹木修剪、林地施肥、澆水等措施,大力開展林木撫育工作,對全區城市綠地、溝渠路兩側、農田林網、村莊和廠區喬木防護林、經果林、灌木林全部進行修枝割灌撫育,不斷提高林分質量。完成林場轄區內森林資源以及洪溝、烏沙塘、中鹽高速、滾紅高速、慈善林及慈善大道、慈善愛心湖森林資源管護2.3577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積極爭取國家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和疫源疫病檢測經費,及時檢測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科學防控,確保林木病蟲害“四率”指標保持在控制範圍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低於5.6‰,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7%以上,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加強疫源疫病檢測,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停歇地、繁殖地監測覆蓋率達到100%。20xx年實施林草有害生物防治6萬畝,其中草原鼠害防治1萬畝,草原蟲害防治3萬畝,林木蟲害防治2萬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

5.依法治林,確保生態紅線。用法治意識構築全社會保護生態的無形紅線,在全力服務自治區重大項目建設的前提下,強化林權管理,節約集約用地,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6.加強森林防火。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積極爭取國家森林防火經費,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及時做好林地除草和死樹枯枝清理等工作,確保全年無較大以上森林火災發生,火災綜合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森林防火案件查處率達到100%。(責任單位: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注意事項

中部防沙治沙工程、城市綠地景觀改造提升工程、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工程、森林撫育及森林資源管護由自然資源局委託第三方設計並組織實施。村莊綠化及庭院經濟林種植工程、生態經濟林種植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設計,並報發改局批覆後組織實施,自然資源局負責組織驗收。苗木採購中,營造林所需苗木優先選擇紅寺堡區內本地苗木,特別是解決建檔立卡户種植的苗木,若本地沒有的苗木需申報自然資源局,經許可後方可從外地調入;政府各部門和在紅企業內部綠化所需苗木由綠化部門向自然資源局申請審核後,從北海國有林場和城北苗圃基地無償提供(起苗費、裝運費由綠化單位自行解決)。

五、造林技術要點及措施

(一)生態營造林技術要點及措施

1.苗木規格及質量要求。落葉喬木規格D≥3cm,常青樹規格H≥2m,花灌木規格8分枝以上,色帶植物規格為H≥0.5m,營養缽苗;其他經濟林林苗木規格d≥3cm;文冠果苗木規格d≥0.5cm。苗木質量要求為Ⅰ級優質苗,必須符合《寧夏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的苗木標準。種子為Ⅱ級種子,種子的純淨度不低於90%,發芽率不低於65%,種子含水量不高於9%。

2.栽植密度。喬木株行距3×3-4m,每畝栽植56-74株;文冠果栽植株行距為3×4m,每畝栽植56株;灌木株行距2×2m,每畝栽植167株;城區和弘德村景觀綠化植物佈局按施工設計圖實施。灌木播種1.5kg/畝。

3.整地、挖穴。整地:採用帶狀整地、穴狀挖坑的方式,清除種植區域內的瀝青、磚塊、混凝土及垃圾等。挖穴:按照株行距開挖定植穴,坑穴規格:60×60×60cm。

4.苗木運輸。

(1)起苗。號苗:起苗前應根據所需苗木規格進行號苗,用顏色在所選樹木上做明顯標記。所選苗木應符合以下質量要求:土壤過於乾燥時,應在起苗前三天澆一次水,待水下滲後再起苗,帶土球苗木起苗前不宜灌水,以防散球。起露根苗,鐵鍬要鋒利,按規定根系大小起苗,挖夠深度後再向內掏底,斷根、放倒樹木,如遇較粗樹根應用鋸鋸斷。

(2)運苗。落實苗木的數量、質量、來源、運輸等實際工作,根據施工進度有計劃地調運苗木,做到隨起隨運隨栽。裝車前,押運人員應認真按設計要求選擇苗木,清點數量,在裝運過程中應採取保濕措施,防止苗木失水,對露根苗木應用布或濕草袋覆蓋。裝運露根苗木應根向前,稍向後,按順序碼放整齊,在後車廂捆繩處墊草袋不使勒傷樹皮。樹梢不得拖地,必要時捆繩子圍攏吊起,捆繩子的地方也要用蒲包墊上不使勒傷樹皮,裝車不得超高,緊度適合,裝完後用布將樹根蓋嚴、捆好,以防樹根失水,短途運輸,中途不得休息,長途運輸,必要時應灑水淋濕樹根。苗木運到工地後,按指定位置卸苗,卸露根苗要自上而下順序卸車,不得從下亂抽,卸時輕拿輕放,不得整車往下推,以免砸斷根系和枝條。卸車後不能立即栽植的,露根樹必須挖溝假植,假植時應分層順序碼放整齊,層間以土相隔,將根部埋嚴,保證苗木的成活,適應施工進度需延長假植時間時,可適當增大埋土的部位,並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或向枝條噴水,也可設置遮陰棚,降低温度和減少水分損失。

5.苗木栽植。

植苗前檢查樹坑規格,然後澆灌底水,待水全部滲透後種植。種植時間為春季,3月下旬至4月底。不要超過4月25日,種植選擇在無風的'陰天或多雲天氣。栽植前應根據不同苗木特點,對苗木採取截幹、喬木主幹纏膜、修根、剪枝、浸水等措施進行處理,栽植時用50ppm生根粉液蘸根。根據生長習性,淺根性樹種淺栽,深根性樹種深栽。

植苗時要保證苗木位正幹直,符合“三埋兩踩一提苗”的規範要求,使苗木根系舒展,與土壤緊密接觸。種植時先施基肥,填入種植土,扶正苗木分層填土,輕踩使之緊實,注意帶土球苗木種植時不能踩破土球。最後將底土填平至坑口,填土一般應比原來土痕線略低3~5cm。包裝土球的難腐爛材料要去除。行列種植時,要求樹幹或樹冠中心保持在規劃的直線或曲線上,樹體正直,高度一致,大小均一,樹幹彎曲的苗木,樹彎對應在樹行裏。

種植後適當修樹剪葉,對落葉喬木栽植後,要定幹(定分枝點高度),定幹高度達到設計要求,並選留主枝(主芽)。種植後做圍堰,其半徑比樹坑半徑大20~30%。種植後立即澆定根水,澆足澆透,待水全部滲下後在樹坑上覆蓋塑料薄膜,或及時覆土、封堰。及時澆水:4~5天后再澆第二遍水,10天之內要澆第三遍水。乾旱無雨季節,還要增加澆水次數。

6.養護管理。

(1)補植。當年秋季落葉封凍前進行一次性補植,補植所用苗木規格和種植規格按照樹種種植配置設計要求執行。

(2)樹木養護管理要點。中耕除草;按設計要求修剪;需要時澆水;每年施肥應不少於兩次;在雨季前追施速效氮肥8~10g/m2;在秋季增施有機肥100 g/m2以上。適時噴灑農藥及防治病蟲害;經常防範人為的破壞和牲畜的踐踏、啃咬;經常清除垃圾,保護表土。塗幹越冬:為了減少冬季温度變化對河北楊、新疆楊、等喬木樹幹的影響,防止樹幹崩裂,應對喬木樹種的樹幹進行塗白處理,可選用由石硫合劑和白塗料按1︰1比例混合而成塗白材料,或塗刷天津農學院研製的防蟲防病提高成活率的中藥塗劑。“樹樂”在樹幹1.5m以下塗抹即可。

(二)經濟林種植要點及措施

1.苗木標準。苗木地徑1.5cm以上,根系發達,苗木健壯,無病蟲害,無病毒,無失水現象。供苗方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要求對出圃苗木認真做好品種標籤,分品種供苗,嚴防供苗過程中出現品種混雜,否則供苗方要負相應責任。

2.技術措施。

(1)栽植密度。其他經濟林株行距3m×4m,即56株/畝。庭院經果林均按3m×4m栽植,即56株/畝。

(2)苗木運輸包裝。苗木根系沾泥漿,套袋,運輸途中加蓋蓬布。部分小苗木營養缽苗。

(3)苗木栽植。為使建園後便於機械化管理,栽植時必須拉線,確保所栽苗子在一條直線上,栽植前覆膜,並在栽植行線上按株距做好標記,確定栽植點後在膜中間打孔,營養袋苗要輕拿輕放,注意不要用手碰斷苗尖(芽子),用左手倒拿苗木,右手捏住營養杯底部,輕輕撥下營養杯,然後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迅速將苗木放入打好的栽植孔內(不要摔散營養土坨),最後用濕土填滿縫隙,土要埋在種條頂部芽眼處,拆下的營養袋應收集在一起燒掉或埋掉,防止被風吹動傷苗。

六、投資概算

(一)投資測算。20xx年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總投資11172.4萬元,其中:

1.國土綠化任務投資2813萬元,其中:中部防沙治沙工程投資1813萬元,村莊綠化及庭院經濟林建設工程投資450萬元,生態經濟林建設工程投資550萬元。

2.其他林草工程項目投資7390萬元,其中:城區景觀改造提升投資3800萬元(其中:城區東南西三個入口景觀綠化投資800萬元,街頭遊園、公共綠地、青雲湖公園綠地等景觀改造提升投資1500萬元,城市裸露地及分車帶景觀綠化投資1500萬元);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投資400萬元;森林撫育(灌木平茬)600萬元;草原採種基地90萬元;弘德同原村村莊綠化改造提升2500萬元。

3.森林撫育及森林資源管護投資969.4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天保工程森林管護項目投資246.10萬元,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項目投資136.30萬元,林草病蟲害防治58萬元,森林資源管護529萬元。

(二)資金來源。中央財政資金2668.40萬元,自治區財政資金1555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6949萬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紅寺堡區20xx年國土綠化高質量完成,成立以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發改局、財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和交通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審計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及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春季林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自然資源局。自然資源局重點負責人工喬灌木林、未成林撫育提升項目及城市景觀綠、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項目的工程招標及生態林苗木物資採購、驗收調配,為造林單位提供造林苗木及技術服務;各鄉鎮組織完成村莊綠化的苗木栽植、撫育管護,貧困村經果林苗木採購、栽植、撫育管護,以及監督檢查指導轄區內其他造林綠化項目。造林期間,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強溝通,按照各自職責落實責任,確保國土綠化工作有序推進。針對重點工程要嚴格落實包抓責任制,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狠抓質量、倒排工期,切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二)廣泛籌措資金。紅寺堡區20xx年國土綠化及重點工程投資11172.40萬元,除政府安排的綠化資金外,其餘投資要通過羣眾投工投勞、全面義務植樹、企業自籌、區直包扶單位幫扶、上爭項目資金等多渠道籌集,對此,要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造林綠化,集全民之力,共同參與打造“美麗紅寺堡”。

(三)保證造林質量。工程建設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開展技術培訓,推廣適用造林技術,苗木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耐旱、耐寒、易成活的鄉土樹種,以達到節本增效目標,自然資源局要安排技術人員嚴把苗木質量關,對苗木栽植、後期管護要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理,要明確工程建設責任人、任務、時限,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四)強化督查考核。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該項工作將納入各鄉鎮、有關部門年終實績考核。造林期間,區委、區政府將組織兩辦、宣傳部等部門全程跟蹤督查,區人大、政協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工程進度和質量的監督檢查。通過檢查、評比,把生產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鄉鎮的一項重要依據,對任務完成好的要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要追究責任。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 篇3

國家儲備林建設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的生動詮釋,是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工程,對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建立健全國家儲備林制度,加快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根據上級國家儲備林及林業扶貧項目相關文件精神,結合交城縣社會經濟情況和林地資源現狀,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國家木材安全戰略,以多功能森林經營和森林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理念,以提高森林培育質量為抓手,採取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等方式,大力培育珍貴樹種及其大徑級用材林,同時發展林下經濟、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森林康養和種苗基地建設,提升林業多功能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能力,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的國家儲備林基地,建立健康穩定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堅持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政府通過完善金融、

財政、林業等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社會主體廣泛參與儲備林基地建設,引導社會資金共同參與,拓寬資金投入渠道,破解林業融資難點,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二)堅持因地制宜,科學培育原則。立足本地立地條件和自然氣候特徵,堅持良地良種良法,因地制宜,科學規劃,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珍貴樹種和鄉土樹種為重點培育對象,採用先進適用的培育技術,科學分類經營,合理安排規模,確保建設質量。

(三)堅持典型引領,示範帶動原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注重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打造一批規模較大、示範水平較高、地方特色突出、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不同類型示範區、示範基地。

三、目標任務

充分利用交城縣林地資源,選擇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相對集中連片且符合國儲林區劃條件的區域建設儲備林基地,全面完成經我縣申報由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歷年下達的國家儲備林任務。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載體,通過項目實施,利用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在交城縣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提高森林經營水平和林地生產力,增加木材資源儲備,推動森林資源培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進一步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實現林業生態經濟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四、建設內容

(一)人工林集約栽培:以培育高質量、大徑級木材為主。

造林地類主要選擇宜林荒山荒地、疏林地、其它無立木林地並避開風口或霜害嚴重地點等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樹種選擇:結合《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和當地自然條件,兼顧彩化、財化要求,主要從適生鄉土樹種中優選油松、側柏、白皮松、遼東櫟、白蠟、國槐、柳樹、楊樹、元寶槭等大徑材、長壽、珍貴樹種和沙棘、山桃、山杏、文冠果、金銀忍冬、丁香等小喬或灌木經濟樹種的良種壯苗。

(二)現有林改培:指對林分採取更換樹種、間伐、冠下造林、修枝、割灌、施肥等綜合技術措施,改善林木生長條件,調整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生長量和生態功能的森林經營活動。分為間伐改培和綜合改培。

(三)中幼林撫育:撫育對象包括幼齡林和中齡林。遵循“留優去劣,留強去弱,分佈均勻,疏密適度”的原則,對有培育前途、木材增產潛力較大的中幼林,根據林分發育、自然稀疏情況確定森林培育目標。對鬱閉度大於0.7的幼齡林(以油松和刺槐幼齡林為主)、中齡林開展疏伐、生長伐、衞生伐等,結合修枝、定株、擴穴、補植等撫育措施,補植珍貴樹種,改善林分環境,促進林木生長,培育優質林分。選擇生活力強,乾材質量好,沒有損傷,實生起源的林木作為目標樹,按照保留目標樹伐後林分平均胸徑不低於伐前林分平均胸徑、伐後鬱閉度應保留0.6以上的原則進行撫育管理。

(四)林下經濟:以“林-藥”、“林-菌”等模式為主,綜合考慮自然條件適應性、市場需求、經濟價值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因素,依託乾果經濟林地、其他喬木林地,利用林蔭自然條件,選擇適合林下生長的價值高、前景好的藥用植物種類(柴胡、黨蔘、板藍根、生地、豬苓、金銀花等),進行合理種植和立體複合生產經營,優勢互補,提高林地利用率,協調發展。

(五)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以高接換種為主,輔助以土、肥、水綜合管理將其打造成為高標準示範園。項目地點要選擇在交通便利、地塊典型、分佈相對集中連片的垣面、灘地等立地條件較好的區域。結合實際,我縣主要對樹齡為8-25年的核桃林結果樹,通過採取整形修剪、高接換種、土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綜合管理技術措施,推廣應用配套實用技術,提高產量和效益。

(六)森林康養:充分利用卦山、玄中寺、龐泉溝風景區等重點部位、重要區域周邊森林景觀、自然環境和林下資源,規劃和打造康養村莊、康養步道、森林遊憩區(點)等內容,將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原生態有機融合,統籌發展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康復療養等產業。

(七)種苗基地建設:依託現有國有苗圃、國有林場、科研機構等國有經濟組織,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經林業、行政審批部門確認審核的苗木經營大户開展。育苗應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土層深厚肥沃的中性(PH6.5-7.0)沙壤土或壤土苗圃地,通過引種、馴化、移植、嫁接、組培等手段,改擴建種苗基地,訂單生產,確保苗源質量。

五、組織實施

(一)作業設計等前期工作

由縣林業局組織專業人員編制或委託第三方服務機構編制作業設計,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批。其中:第三方服務機構編制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林下經濟、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種苗基地建設項目的作業設計時,需具備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並在人員、設備、資金等方面具有相應的能力;編制森林康養項目的作業設計時,需具備風景園林設計資質或市政行業園林相關專業資質,並在人員、設備、資金等方面具有相應的能力。森林康養項目需要進行建設工程勘察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二)建設管理工作

縣林業局對項目建設實行全過程監督管理,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組織開展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對項目建設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生產安全負有監督管理責任。施工單位(實施單位)要按照市級批准的作業設計組織施工,對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施工安全負責。

1.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森林康養項目的施工,縣林業局按照政府採購項目的相關規定,由代理機構組織,通過相應的政府採購形式,確定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或其他合作經濟組織為施工單位,其中:森林康養項目施工單位要具備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資質。

2.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由村集體或經濟林流轉主體組織實施,也可按照政府採購項目的相關規定,由代理機構組織,通過相應的政府採購形式,確定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或其他合作經濟組織實施。林下經濟由土地流轉主體組織實施,也可委託有經營能力的其他合作經濟組織實施。

3.種苗基地建設依託現有國有苗圃、國有林場、科研機構等國有經濟組織,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經林業、行政審批部門確認審核的苗木經營大户開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為加強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農業、自然資源、林業、行政審批、審計、扶貧、國有林場和項目鄉鎮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交城縣國家儲備林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林業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林業局局長擔任,負責建立有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負責項目的整體協調、推進和具體任務的落實;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搞好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項目實施鄉鎮、村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負責搞好項目實施、協調配合、保證項目零干擾等工作。

(二)落實資金保障

縣財政局要牽頭負責項目資本金的落實及還本付息,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槓桿作用,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項目資金缺口部分要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及時予以補足。要根據財政相關規定對項目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改變資金用途,不得挪用、截留和滯留。

(三)強化技術支撐

以技術示範、成果轉化、輻射帶動為目標,通過打造示範基地、加強林農培訓、選派林業科技特派員、聘請林業領域專家指導服務等措施,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強化對項目規劃設計、組織實施、檢查驗收等各環節的技術支撐,做到全程跟蹤、全面指導,確保將先進適用的林業新技術、新品種運用到項目建設過程中。

(四)嚴格規範程序

按照市級下達年度計劃任務,結合項目實際,項目實行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規章制度。項目實施實行先設計後施工。項目設計、施工、監理、驗收採購發包嚴格根據財政相關政策規定,選定施工單位和建設服務單位。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 篇4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為進一步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突出產業帶動,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我縣把培育適宜的經濟樹種作為生態產業的重要抓手,努力發展庭院經濟,全力推進經濟林產業發展,助推產業振興。根據各鄉鎮經濟林樹苗需求情況,結合鞏固脱貧攻堅成果政策和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所作的一系列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緊緊圍繞中央關於“鄉村振興”重要戰略,堅持“生態立縣”,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收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創新建設模式,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管理和技術服務,不斷增加林果供給能力,把經濟林產業培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壯大縣域經濟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產業。

二、基本原則

清水河縣有着果樹種植的傳統,水土、光熱、氣候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和推廣林果產品的條件和優勢,有進行綜合開發的潛力,有實現資源優勢轉換的條件,特別是培植海紅果、大接杏、李子等鄉土經濟樹種具有廣闊的市場。

(一)適地適樹,科學種植。按照區域分佈,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當地的經濟樹種,按照造林技術規程科學栽植,提高苗木成活率。

(二)政府引導,農户自願。鄉鎮政府積極引導鼓勵,充分尊重農户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切實調動廣大農户參與經濟林栽植的積極性。

(三)科技支撐,推廣應用。以現有經濟林基地為依託,加大與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培育栽植優良品種,積極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設施栽培技術,提供良種壯苗,努力實現高產、優質、穩產、高效。

三、目標任務及範圍

按照各鄉鎮經濟林樹苗需求申請表,栽植以海紅果、大接杏、李子、金紅(123)、西梅、文冠果為主,葡萄、棗樹、省農2號、香妃海棠果、國峯7號李、帝王杏、黑霸王李子等為輔的經濟樹種222736株,使全縣8個鄉鎮,82個村委農户獲得收益。

四、項目建設規模佈局及實施方式

清水河縣20xx年經濟林種植項目共計栽植海紅果、大接杏、李子、金紅(123)、西梅、文冠果等222736株,分佈於全縣4鄉4鎮,其中老牛灣鎮栽植32658株;喇嘛灣鎮栽植10672株;城關鎮栽植36158株;宏河鎮栽植49877株;韭菜莊鄉栽植13895株;窯溝鄉栽植37505株;五良太鄉栽植40636株;北堡鄉栽植1335株。

項目實施方式上,採取政府引導鼓勵,農户自行整地栽植,苗木由林草部門根據整地情況將統一發放至各鄉鎮村委會,各鄉鎮政府、村委、林工站負責對申請栽植農户的整地、栽植、撫育管理等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林草局包鄉技術員協助配合。

五、宣傳引導

通過政府引導支持,鼓勵廣大農户利用房前屋後、村旁地邊、荒山荒坡、溝道壩地等地塊栽植海紅果、大接杏、李子、金紅(123)、西梅、文冠果等。儘可能選擇背風、向陽地塊,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性好的地塊進行栽植,由農户自行整地、栽植,發展經濟林產業,增加林果收益,實現增收致富。

六、初步概算

經過周邊地區詢價,D2cm金紅(123)單價18元/株、D2cm海紅果單價16元/株、D2cm大接杏單價20元/株、D2cm海紅果(帶土球)單價22元/株、D4cm海紅果(帶土球)單價40元/株、D2cm李子單價/18元/株、D2cm西梅單價21元/株、D2cm葡萄單價17元/株、D2cm葡萄(杯苗)單價56元/株、D2cm棗樹單價38元/株、D2cm省農2號單價19元/株、D2cm香妃海棠果單價19元/株、D2cm的國峯7號李單價19元/株、D2cm帝王杏單價20元/株、D2cm黑霸王李子單價20元/株、H80cm文冠果單價13.5元/株、H100cm文冠果(帶土球)單價55.5元/株,以上苗木均為綜合單價(包括運費、税費等)項目總投資406.0069萬元。

七、技術措施

(一)整地

整地及株行距標準:坡地採用魚鱗坑進行整地,規格為100*80*60cm;比較平整的地塊可採用穴狀,整地規格80*60cm;按“品”字型排列,便於樹木生長;株行距3m*5m,土壤肥沃可稀植,栽植行以南北行為好;整地時應用心土做埂,表層熟土回填,厚度20cm成饅頭型便於根系舒展。整地工作應在4月30日前完成。

(二)、苗木調運

苗木由林草局統一採購調撥。選苗時應選擇二年生以上優質移牀嫁接苗,以二年生苗為宜;地徑在2cm以上,根系發達,主根20cm以上,側根15cm以上;栽植前苗木根系要求從起苗、運苗、假植全程保濕;為保證苗木的適應性,苗木應就近採購,同時具備國家要求的“兩證一簽”;嚴禁攜帶病蟲害和機械損傷嚴重的苗木進入造林地;苗木10株成捆,起好上車前應打泥漿,泥漿用土為沙土和粘土各半,可適當加入保水劑。

(三)、栽植澆水

各鄉鎮、村委認真組織廣大農户按照計劃實施栽植,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同時林業部門派出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組織實施。栽植工作應在4月30日至12月31日完成。

栽植方法:每株果樹施8-10公斤(即3-5鐵鍬)腐熟農家肥,可加入一定比例殺蟲農藥。苗木放至坑中央,即“饅頭”上,埋土20cm後把農家肥和土攪拌均勻再埋至接口以上,上面留5-10cm土埂,便於澆水。嚴格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提苗可以舒展根系)原則栽植。如果是劈接苗,栽植前必須把接口塑料去掉,以免影響後期生長。

澆水方法:栽後要及時澆水且必須灌透,要求水分必須達到根部以下15cm,待土表發白,覆一層乾土。過1周至10天再澆第二水。過1-2天進行覆蓋地膜,地膜大小為100cm*100cm,覆蓋時用剪刀將地膜一側剪到中心位置,然後將剪好的地膜覆蓋到樹盤上。接口處重疊3cm左右,用土壓住四周及接口處,再過1個月左右澆第三水,進入伏天前後再澆第四水,上凍前再澆一次。進入秋季應控制水肥,防止二次生長,使苗木充分木質化,安全過冬。

(四)、撫育管理

為保證果樹的成活率,要及時進行撫育管理。

1、修剪:修剪時必須備消毒液,每剪一枝要對修剪工具進行一次消毒以防止各種病源菌的相互傳播造成災害。苗修剪時要留基部三主枝,基角70度左右,像三個不同方向延伸。每個主枝可留一個側枝,蘋果類的必須留中心幹,建議採用“單層主幹形”修剪技術,基部主枝以上不留大主枝而是留大的結果枝或小的主枝,數量在15個左右,其基部粗度與中心幹粗度之比應小於0.5 。

2、中耕除草:除草可使表土疏鬆,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減少雜草爭奪養分和水分的作用,保水保肥。建議進行全面除草,一年2次,分別在春季和秋季,其深度15cm左右。

3、間作:栽培面積較大的,鼓勵在3—5年內進行間作,間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層及地面環境,促進樹木生長髮育,可選豆類和其它沒有共同寄主的矮杆植物,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4、施肥技術

(1)不同生育階段的營養重點不同,幼樹階段以氮、磷、鉀肥營養為主;結果期果樹對鉀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磷和氮的需求量是鉀的一半;盛果期容易出現微量元素的缺乏症,應適時補充。

(2)不同時期主要營養的變化不同,果樹年週期發育中,前期以氮為主,中後期以鉀為主,磷的吸收整個生長季比較平穩。

(3)幼年果樹全年施3-4次肥料為宜,每畝20-30公斤。

(4)成年結果期果樹需肥量,重施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萌芽期每畝施複合肥50-60公斤;幼果期追肥,第一次生理落果後,每畝追施高氮的複合肥30-40公斤,磷鉀複合肥15公斤;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複合肥50-75公斤。

5、排水:因海紅果不耐澇,低窪地塊或下濕地應注意排水。

6、防凍:建議塗白或用稻草繩秸草捆挷。

7、管護:應採取有效措施制止牲畜毀壞或人為破壞。

8、防啃:塗抹防啃劑防治鼠兔害。

八、果樹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林業有害生物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不僅具有自然災害的共性,還具有生物災害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以及治理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必須高度重視並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是維護公共安全、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必需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方針,為保護森林生態資源、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建設、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果樹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1、果樹腐爛病

果樹腐爛病是一種發生範圍廣、危害程度重、損失極大的果樹病害。輕者,大枝小枝病死;重者,果樹整株死亡,應引起果農高度重視。據分析,低温凍害、日灼、管理粗放是該病發生誘因。

防治措施:

(1)撫育管理

①強壯樹勢 ,確定果樹合理負載量,根據樹體的生長狀況和施肥水平,確定合適的結果量,不要讓樹體負擔過重,要適當疏花疏果,做到結果、長樹兩不誤。

②加強水肥管理,要保葉促根,及時防治造成早期落葉的病蟲害等。

③樹幹塗白,降低晝夜温差,塗白要求落葉後進行。樹幹捆草、遮蓋防凍。

④入冬前澆封凍水,減輕凍害發生。

⑤保護傷口,就是要把修剪時較大的鋸口削平,然後將果樹傷口用癒合劑等保護。

(2)藥物防治

對於已經出現病斑的'果樹,建議應用藥劑防治。一是在果樹發芽前颳去翹起的樹皮及壞死的組織,刮除的病死樹皮和修剪的生病枝條要及時帶出果園燒燬或深埋,然後噴施3-5度石硫合劑或潰腐靈。二是在生長季節發現病斑也要處理,尤其是夏季,輕刮發病組織後,用2%寧南黴素100倍液加碧護噴傷口或噴潰腐靈,對治癒病斑有較好的效果。

2、果樹食心蟲

屬鱗翅目,卷蛾科。主要危害梨、蘋果、桃、杏等果樹。幼蟲從果萼(花的最外一輪葉狀構造)、梗窪(連接果實和果柄的部位)處蛀入,直達果心,嚴生影響果品的質量和產量。

防治方法:

(1)春季細緻刮除樹上的翹皮,可消滅越冬幼蟲。

(2)懸掛頻振式殺蟲燈從3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可以有效誘殺。

(3) 8月份開始利用藥物: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20__倍液及40%水胺硫磷1000倍液,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4)蘋果類在6月上旬進行防治,桃、李、杏在5月下旬進行防治,座果後(黃豆粒大小時)噴灑農藥2-3次即可。

3、大青葉蟬

屬同翅目葉蟬科。以成蟲若蟲危害葉片,刺吸汁液,造成退色、畸形、捲縮,甚至全葉枯死。

防治措施:

(1)夏季清除林間雜草,以防在林間雜草上產卵,防止潛在隱患。

(2)燈光誘殺成蟲。

(3)使用50%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如國光斃克)1000倍液,40%啶蟲.毒乳油(如國光必治)1500-20__倍液,或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國光樂克)20__倍混合液噴霧均可針對性防治。

九、組織驗收

由縣林草部門會同各鄉鎮嚴格按照相關驗收技術規程對果樹成活率進行檢查驗收。

十、有關要求

(一)嚴把苗木採購關。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項目建設所用苗木必須堅持“適地適樹,調近不調遠”的原則,由縣林草局負責採購、調運工作,原則上調運範圍控制在縣域外50公里內,調運苗木的標準全部為嫁接過的良種壯苗,規格為地徑2cm以上為主。所調苗木進場時必須持有“兩證一簽”(森林植物檢疫證書、苗木檢驗合格證和苗木標籤),禁止從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疫區調入苗木,施工過程中由林業技術人員隨機抽查苗木質量,不合格種苗一律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二)注重技術應用。鄉鎮和業務部門派出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並嚴格要求農民採用科學的造林方法和適用技術進行栽植,並適時進行除草、鬆土、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修枝整形等管護撫育。

十一、保障措施

20xx年清水河縣經濟林種植項目,是到户項目,為確保項目如期完成,保證質量,用好、用實專項資金,切實增加農户收益,此項工作由林草局及各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一)管理措施。農户按照規定標準自行整地,鄉鎮林工站及所在村委負責,林草局包鄉技術員協助配合,對農户地塊選擇、整地規格進行把關,並以村為單位,逐户、逐地塊進行台賬編制,摸底調查統計需苗量,並統計台賬及時上報鄉鎮、縣林草局備案。縣林草部門加強苗木調運管理,採取就近調運的原則宏觀指導,切實做好春季造林前的準備工作,以便適時進行果樹栽植。

(二)強化工作責任。林草局、鄉鎮、村委兩級幹部實行包片負責制,認真履行項目建設的主體責任,要成立組織機構,切實加強領導,組織好實施工作,確保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經濟林種植實施方案 篇5

根據《貴港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貴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要求,為完成好貴港市下達到我縣的森林城市建設實施任務,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倡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宗旨,構建起我縣結構完善的森林生態體系、綠色惠民的產業體系、繁榮的森林生態文化體系和健全的森林支撐保障體系,推動平南生態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圍繞貴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目標,完成平南縣森林城市建設實施任務,統籌推進城區綠化、通道綠化、鄉村綠化美化等生態工程建設。

三、實施步驟

(一)建設實施階段(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

按照《廣西貴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xx-20xx年)》《貴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工作安排,圍繞重點工程,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美麗宜居貴港”主題,廣泛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共建共享氛圍。

(二)稱號複核階段(20xx年6月-9月)

對照《廣西貴港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修編(20xx-20xx年)》要求,開展自查驗收,各責任單位對20xx年5月前開展的各項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程資料進行彙總報送至縣創森辦、由縣創森辦進行整理,形成自查報告,6月30日前將複核材料提交貴港市創森辦。

(三)鞏固提高階段(20xx年10-12月)

根據貴港市創森辦的意見進行整改,繼續大力開展森林生態建設,實現城鄉綠化一體化,鞏固和發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成果。

四、任務分解

20xx-20xx年主要任務如下(具體工作任務見附件)。

(一)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1.城區綠化提升工程

(1)公園綠地建設。主城區:平南縣通過“一江兩支、三大公園、縱橫交錯、一環多點”的佈局結構,點線面有機結合城市綠地,打造西江兩岸景觀林帶,並依託烏江和下渡河兩岸營造城市濱水空間,重點改造提升江北公園,擴大城區中部組團的綠化面積,同時注重對現有公園、街頭綠地等景觀質量的改造和提升,優化綠地空間佈局,讓市民500米出門見園。至20xx年改造江北公園、龔州公園綠地17.37公頃,新建社區公園、街頭綠地、遊園等8.7公頃。到20xx年,主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5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市民出門“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平南縣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以上。(牽頭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直各單位)

(2)林蔭大道建設。結合貴港市城市特色要求,注重對環城路、朝陽路等城區重點道路兩側景觀帶提升,按照“一路一景”的要求,打造豐富多樣、具有貴港特色的林蔭大道。到20xx年,完善提升林蔭大道6千米。(牽頭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直各單位)

(3)森林單位園區建設。按照“廣西森林單位園區”評選標準,對各縣建城區內綠化現狀較好的單位、居住區、學校、園區等進行綠化提升。採用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的方式,並融合單位、社區、學校等周邊環境進行景觀改造,優化樹種配置,打造高品質的“廣西森林單位園區”。到20xx年建成森林單位園區9個。(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城區內各學校、縣直各單位)

(4)地面停車場建設。改造和新建地面停車場,使喬木樹冠覆蓋率達到30%以上。到20xx年新建地面停車場960平方米,改造地面停車場1500平方米。(牽頭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2.森林村鎮建設

(1)鄉鎮建設

一是鄉鎮公園。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要求,每個鄉鎮建設休閒公園1處以上,至20xx年,新增鄉鎮公園3個,主要分佈在大新鎮、六陳鎮、同和鎮。(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大新鎮、六陳鎮、同和鎮人民政府)

二是廣西森林鄉鎮建設。按照“廣西森林鄉鎮”建設標準及要求,加大對鄉鎮綠化美化力度,提高鄉鎮綠化覆蓋率,增加休閒廣場等設施,建成總量適宜、分佈合理、樹種多樣、景觀優美、生態宜居的“森林鄉鎮”。至20xx年創建“廣西森林鄉鎮”1個。(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財政局)

(2)村莊建設

一是廣西森林村莊建設。按照“廣西森林村莊”建設標準及要求,對可綠化用地較少的村屯,在村屯周圍、道路兩旁和房前屋後見縫插綠,增加綠量;對面積較大、人口集中和條件允許的村屯,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後和自家庭院發展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茶園等“微田園”,栽植經濟林樹種和珍貴樹種,如龍眼、荔枝、沃柑、降香黃檀等。至20xx年建設廣西森林村莊5個。(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財政局)

二是國家森林鄉村建設。按照《國家森林鄉村評價認定辦法》,根據平南縣鄉村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建設生態宜居的國家森林鄉村,到20xx年,建設13個國家森林鄉村。(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財政局)

3.通道綠化建設

水系綠化:繼續完善提升烏江兩岸防護景觀林帶建設,結合烏江綜合治理工程,在河堤及護岸上種植草皮護坡,保持水土並提高城市綠化率,在河段具備用地條件的地段,種植水生植物營造濱水景觀,為城鄉居民提供濱水綠色空間。至20xx年,改造提升水系綠化長度4.5千米,2.7公頃。(牽頭單位:縣水利局;責任單位:交通運輸局、縣財政局)

4.綠道建設

新建平南龔州公園綠道0.5千米,完善綠道服務設施建設,包括建立健全標識系統;完善出入口、停車場、環境衞生、照明、通訊、防火、給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考慮實際使用需求、後續管理條件等因素,儘可能利用現有資源,靈活設置綠道驛站,完善科普教育設施、遊憩設施、管理設施、安全保障設施等,促進綠道遊憩休閒活動的開展。健全綠道管養機制。堅持建設和管理並重。落實綠道的養護管理,及時維修受損的綠道、標識系統及其他配套設施設備,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高綠道的使用效率。(牽頭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5.森林營造與提升工程

生態修復:在剩餘宜林荒山荒地開展綠化攻堅工程,着力解決造林難問題,不斷提高綠化面積,切實提高全市生態防護功能。受損棄置地以礦區開採及自然災害造成的受損地為主,與荒山綠化相結合。至20xx年,實施生態修復面積150公頃。跡地人工更新:在採伐跡地、火燒跡地和其他無立木林地上開展跡地人工更新,到20xx年開展跡地人工更新500公頃。中幼林撫育:實施中幼林撫育面積5000公頃,改造桉樹純林面積30公頃。(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6.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

將大五頂自治區級森林公園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編制《廣西大五頂國家森林公園建設總體規劃》,積極開展生態保護與恢復工作,加強野外保護站點、巡護路網、監測監控、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保護管理設施建設,並在一般遊憩區內建設露營仿木平台、休閒亭、木棧道、停車場等。(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大五頂林場、縣財政局)

(二)森林產業體系建設

1.豐產林建設

結合《貴港市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加大豐產用材林培育力度,培育中徑材為主,增加本地木材的有效供給。到20xx年,新增豐產林面積130公頃。(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2.森林旅遊建設工程

根據貴港市旅遊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充分考慮旅遊資源現狀及實際落實能力,重點建設平南雄森動物大世界景區,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服務設施,增設科普、歷史文化等宣傳標識。(牽頭單位: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責任單位:平南雄森動物大世界、縣財政局)

3.名優經濟林培育工程

立足資源優勢,突出名特優品種,強化品牌意識,建成一批優質高效的玉桂、油茶等特色經濟林基地,全面提高經濟林的產量、質量和效益,增加林農收入,逐步實現興林惠民。至20xx年,新建名優經濟林基地面積60公頃,以玉桂、龍眼、沃柑、油茶為主。同時,強化品牌意識,加強經濟林產品認證、商標註冊和科學評選等活動,以原產地域產品認證打造,例如平南石硤龍眼、玉桂桂皮等知名品牌。積極舉辦各種區域性節會活動,擴大對外宣傳,全方位地推動經濟林產業化發展。(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4.林下經濟產業建設工程

一是持續發展林下經濟。推廣“林業龍頭公司+生產基地+農户”的發展模式,發揮林業龍頭企業的示範帶頭作用,發動林農參與和發展林下經濟,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到20xx年,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到4.6萬公頃,涉及林農人數50人。同時鼓勵農民合作組織、國有林場、農(林)業企業、專業大户、家庭農(林)場等申報自治區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推進貴港市林下經濟規模化、產業化建設。到20xx年建設2處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二是產業品牌化建設。引導分散的小型生產、加工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方式組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強化質量管理。充分利用廣西林下經濟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加強宣傳推介,打造名牌產品,帶動平南縣林下經濟快速發展。(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5.花卉產業建設工程

持續推進全縣花卉產業基地和特色花卉生產示範基地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以蘭花、茉莉花、羅漢松、金花茶、茶花、特色盆景等大類的特色花木產品,扶持市場需求量大的園林綠化花卉苗木生產基地和林苗一體化示範基地建設,推廣先進實用生產栽培技術,培育差異化的花卉精品,打造以國有林場和現代特色農業林業(核心)示範區為主要載體的花卉產業基地集羣,促進花卉生產種植規模化、集約化。至20xx年,完善花卉基地95公頃。(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財政局、大鵬鎮人民政府、上渡街道)

(三)森林生態文化體系建設

1.生態文化載體建設工程

(1)生態標識系統建設。不斷加強各風景區、公園、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科普解説標識、動植物科普標識、多媒體互動解説設施等建設;以各類公園和綠道等生態服務設施為節點,設計製作具有指示標誌功能,方便公眾親近自然、接受自然教育的森林城市生態導向標識系統。(牽頭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財政局)

(2)義務植樹基地建設

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完成上級每年下達的全民義務植樹指標任務,保持全縣義務植樹盡責率90%以上;逐步推進“互聯網+義務植樹”試點工作,建設“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豐富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營造濃厚的義務植樹活動氛圍,鼓勵更多的人加入義務植樹行列中來。(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直各單位)

2.生態文化保護工程

(1)古樹名木保護。繼續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力度,完善現有古樹名木檔案資料,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市民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到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並結合古樹的分佈特點和實地條件,建設以古樹為特色的主題公園,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市民對古樹名木的瞭解和保護意識。至20xx年,古樹名木保護率保持100%,建設平南縣中學古榕樹公園。(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平南縣中學、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四)森林支撐體系建設

1.林業科技研究與推廣

一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目標,培訓林業科技人員,吸收和引進森林培育保護管理和林產工業科技創新人才。

二是林業實用技術研究與推廣。以林業技術推廣站等科技單位,開展油茶、高脂馬尾松、鐵皮石斛等引種試驗工作,做好新品種引種試驗研究跟蹤調查,建立健全檔案資料,為新品種大面積推廣應用奠定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密切結合,開展林產品加工、精細木工和高檔傢俱生產等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創新平台建設。重點推廣實施一批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林產品加工業科技成果示範項目,充分發揮其示範、推廣和輻射作用,推動全縣林業科技創新再上新台階;繼續實施科技下鄉等活動,為廣大林農傳授實用技術。(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林政資源管理

(1)加強林地保護管理水平。加強林地保護,將森林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的.責任落實到位,加強清理和排查力度,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林地管理措施,特別是對防護林、生態公益林實行重點保護,長期跟蹤監督和管理。將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等約束性指標列入政府年度政績考核重要內容,建立破壞林地問責制度,健全林地保護管理的長效機制,切實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要濕地、國有林場、水源保護地範圍的林地保護管理好。(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加大林政執法力度。強化規範執法理念,積極開展“綠盾”等各種專項活動,依法嚴厲打擊非法佔用和違法破壞林地的行為以及亂砍濫伐、亂採濫挖、亂捕濫獵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地的監督檢查。加強林業依法行政培訓力度,定期開展工作人員和執法人員業務培訓工作,提高其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確保林業執法工作規範化順利推進。(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3)加強林木採伐管理。嚴格執行森林林木採伐限額、憑證採伐制度,加強林木採伐管理,建立健全林木採伐審批管理制度,提高林木採伐審批效率,堅持實行林木採伐伐前設計、伐中監督、伐後驗收,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3.林長制建設

以平南縣林長制試點示範帶動,統籌推進貴港市林長制建設。試點單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林長制實施方案,健全林長制制度體系,完善林長制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林業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推動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邁上新台階。(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4.森林資源監測建設

(1)完善林地“一張圖”。開展林地和森林資源年度變

更調查工作,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管理信息平台建設,拓展林地“一張圖”的內容和應用範圍,切實發揮林地“一張圖”和森林資源數據庫在林地和森林資源管理與經營中的積極作用,全面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水平。(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進一步加強森林覆蓋率年度監測,為科學評估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成果提供基礎數據。依據相關資源調查設計,建立以森林資源統計表、消長變化統計表、檔案卡片和經營規劃圖等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檔案管理體系。實行專人負責、分級管理、及時修訂、逐年統計彙總上報的管理制度,保證貴港市森林資源檔案的科學性和連續性,及時反映資源消長情況,逐步提高森林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3)建立森林經營成效監測評價體系,加強對森林經營

活動的管理監督。通過森林生態效益監測台站建設,逐步構建全縣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評價與研究體系,轉變森林生態系統管理模式,及時掌握和評價森林生態狀況及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成效。(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5.森林防火能力建設

一是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考核和督查機制。

二是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設備建設,進一步提升森林防火能力。

三是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充分利用貴港電視台、貴港日報等平台開展森林防火宣傳。通過印發林業工作宣傳冊、森林防火宣傳圖冊、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羣眾森林防火意識,推動森林防火羣防羣治。嚴格野外用火控制和管理,在春節、清明節、“三月三”、“國慶節”、“重陽節”等防火重點時期,需進一步加強防火宣傳力度和火源管控措施,嚴禁或減少火源進山。(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6.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1)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設施。制定常年監測與定期普查方案,加強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城市園林綠地等重點區域的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對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疫區,每年飛防一次,提升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能力。(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2)加強有害生物來源監控。與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單位密切配合,對外來物種的引進、木材調運、種苗調撥運輸進行嚴格的檢疫,防止外來有害物種進入平南縣。(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3)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宣傳。通過舉辦培訓班、編印預防手冊、宣傳單等形式,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及防治宣傳活動,使公眾瞭解松材線蟲病等病蟲害的危害性,不斷提高廣大羣眾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平南縣創城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措施。由主要領導親自抓落實,對創建工作負總責。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下設創森辦公室在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陳劍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周運同志兼任,人員從各成員單位抽調。具體負責制訂創森實施方案、落實貴港市創森辦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檔案收集建檔、進度上報,工作的督查、迎接考核和檢查驗收等。

(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建設成效。縣財政部門要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經費納入公共財政預算,保障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對年度工作任務要優先安排資金。各牽頭單位、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落實本級財政配套資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集中投入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程。

(三)加強督查,嚴格考核獎懲。各成員單位要以月報形式及時向縣創森辦上報,上報建設工作進展情況,對資金落實、工程進展情況等進行跟蹤督查。對發現問題要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問題突出且整改不力的要給予黃牌警告。縣創森辦要加大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目標責任落實的檢查督辦力度,對於無合理理由不完成建設任務、造成嚴重影響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四)加強管理,規範檔案記錄。各有關單位要規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資料收集管理,建立和健全完善工作台帳機制,積累反映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過程、實際效果、經驗體會及日常管理的文字、音像資料等有關材料,形成系統、全面、完整的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檔案材料,為迎接20xx 年國家級專家組複核提供詳實的材料支撐。

(五)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廣電、報紙、報刊、電視、電台、網絡、電話彩鈴、大型廣告、宣傳牌、橫幅標語,以及開展現場觀摩、專題講座、互動節目、科普活動等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大力倡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營造“大地植綠,心中播綠,全民享綠”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羣眾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vzr8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