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精選3篇)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精選3篇)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 篇1

1 總則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精選3篇)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xx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適用於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地質災害發生或者臨災時的應急處置反應。

方案編制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屬地為主。

2 組織體系和職責任務

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負責全市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

市人民政府成立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全市突發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其組成如下:

總指揮長:主管副市長

副指揮長:市人民政府主管副祕書長

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軍分區司令部、武警支隊等部門負責同志。

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確定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和有關縣區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援救;協調安康軍分區司令部、武警安康支隊迅速組織指揮部隊參加搶險救災;指導縣、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做好地質災害的應急防治工作;處理其他有關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的重要工作。

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分管副局長擔任。軍分區司令部、武警支隊和市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及有關部門聯絡員為成員。辦公室主要職責是:彙集、上報險情災情和應急處置與救災進展情況;提出具體的應急處置與救災方案和措施建議;貫徹市應急指揮部的指示和部署,協調有關縣區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市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之間的應急工作,並督促落實;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分析災害發展趨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為市應急指揮部決策提供依據;組織應急防治與救災的新聞發佈;起草市應急指揮部文件、簡報,負責市應急指揮部各類文書資料的準備和整理歸檔;承擔市應急指揮部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他工作

3 預防和預警機制

3.1 預防預報預警信息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各級地方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立地質災害羣測羣防網絡和專業監測網絡,形成覆蓋全市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市國土資源、水利、氣象、地震等部門要密切合作,及時傳送地質災害險情災情、汛情和氣象信息。

負責地質災害監測的單位,要廣泛收集整理與突發地質災害預防預警有關的數據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地質災害中、短期趨勢預測,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等資料數據庫,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

3.2 預防預警行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會同本級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成員單位,依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每年年初擬訂本年度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同時要將羣測羣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將涉及地質災害防治內容的“明白卡”發到村民手中。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羣測羣防和專業監測網絡的作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範。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會同氣象主管部門聯合發佈地質災害預報,預報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成災範圍和影響程度等,並將預報預警結果及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對出現的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當地縣區政府應當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予以公告,並設置明顯警示標誌。

3.3 地質災害速報制度

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接到當地出現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報告後,應在4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和國務院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接到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報告後,立即如實向市人民政府和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接到當地出現中、小型地質災害報告後,應在12小時內速報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級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4 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分級

地質災害按照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1)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ⅰ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或潛在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為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造成河流被阻斷,嚴重影響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

(2)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ⅱ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大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大型地質災害災情。

造成鐵路幹線、公路主線、民航和航道中斷,或嚴重威脅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地質災害。

(3)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ⅲ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中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中型地質災害災情。

(4)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ⅳ級)

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為小型地質災害險情。

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為小型地質災害災情。

5 應急響應

應急響應分為險情應急和災情應急。應急工作遵循分級響應程序,根據地質災害的等級確定相應級別的應急機構。

5.1 險情應急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的規定及時上報,同時應當立即派出專業人員(專家組)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核實險情,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省級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專家進行應急調查;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市級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專家進行應急調查。

地質災害險情確定為臨災狀態時,當地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立即成立現場險情應急搶險指揮部,劃定危險區,設立警示標誌,啟動“防、搶、撤”方案,組織羣眾轉移避讓或採取排險防治措施,情況危急時,應強制組織避災疏散。加強監測預報,有序組織搶險防災各項工作。必要時,啟動相應級別的市、縣(區)地質災害應急方案。

地質災害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縣級人民政府應解除險情應急狀態,確定撤銷或者繼續保留危險區管制措施,提出下一步防災、搬遷避讓或工程治理措施,並移交有關部門或單位組織實施。

5.2災情應急

5.2.1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應急響應(ⅰ級)

市和縣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啟動本級地質災害應急方案,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緊急投入搶險救災工作。及時瞭解災情,並在第一時間報告省人民政府及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根據救災工作需要,組織動員全市社會各界開展救災捐贈活動,請求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緊急支援。

5.2.2 大型地質災害災情應急響應(ⅱ級)

市和縣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及時瞭解災情,並在第一時間報告省人民政府及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啟動本級地質災害應急方案,迅速組織當地人民政府和基層組織按照方案,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現場搶險救災工作。

根據救災工作需要,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動員社會各界開展救災捐贈活動,並向上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救助申請。

5.2.3 中型地質災害災情應急響應(ⅲ級)

市和縣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啟動本級地質災害應急方案,及時瞭解災情,並在第一時間報告省人民政府及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在災害發生後迅速派出工作組開展應急調查,核查災情,查明災害類型、規模、成因,預測發展趨勢,提出應急防範措施,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並將應急調查報告及時上報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災害發生現場應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並根據需要和部門分工,設立若干應急工作組。各應急工作組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監測預警,劃定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搶救受傷、被埋人員,轉移受威脅居民並安排好災民生活,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放及死難者的善後事宜等工作。

5.2.4 小型地質災害災情應急響應(ⅳ級)

(1)縣級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進入工作狀態,啟動本級地質災害應急方案,及時瞭解災情,並在第一時間報告市人民政府及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迅速派出由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組成的應急調查組,立即趕赴現場開展應急調查,核查災情,查明災害類型、規模、成因,預測發展趨勢,提出應急防範措施,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並將應急調查報告上報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

災害發生現場應成立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並根據需要和部門分工,設立若干應急工作組。各應急工作組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監測預警,劃定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搶救受傷、被埋人員,轉移受威脅居民並安排好災民生活,做好食品、飲水、衣物等救災物資的調集和發放及死難者的善後事宜等工作。

(2)市人民政府的應急行動

市人民政府可視情況派出工作組赴災害現場指導、協調搶險救災工作,慰問受災羣眾。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接到災情報告後,應及時報告省國土資源廳並在事後上報應急調查報告。

5.2.5應急響應結束

災情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建議,及時解除災情應急期,撤銷原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

6 部門職責

6.1 緊急搶險救災

由安康軍分區司令部、武警安康支隊、市公安局、建設局、水利局、安監局、安康供電局、旅遊局、教育局、市扶貧辦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2 應急調查、監測預警和治理

市國土資源局、水利局、地震辦、氣象局、環保局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3 醫療救護和衞生防疫

市衞生局、農業局、經委、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4 治安、交通和通訊

市公安局、交通局、西安鐵路局安康辦事處、安康民航站、無線電管理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5 基本生活保障

市民政局、商務局、糧食局、鹽務局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6 信息報送和處理

市廣播電視局、國土資源局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6.7 應急資金保障

由市發改委、財政局按照各自的部門職責開展工作。

7 應急保障

7.1 應急隊伍、資金、物資、裝備保障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地方人民政府要組織建立搶險救災應急隊伍,並與當地同級武警部隊建立搶險救災的協調機制。搶險救災應急隊伍要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搶險救災演練;要組織有關部門、單位儲備必要的搶險救災專用物資,加強救災裝備建設,配備專用越野車輛、無線通訊設備、信息傳輸工具、應急用品、搶險救災裝備等。

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費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7.2 通信與信息傳遞

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現代通信手段,把有線電話、衞星電話、移動手機、無線電台及互聯網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覆蓋全市的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信息網,並實現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

7.3 應急技術保障

市國土資源局成立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專家組,為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和應急工作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同時加強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科學研究。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的工作力度和投資,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防治與救災演習和培訓工作。

7.4 宣傳與培訓

加強公眾防災、減災、自救知識宣傳和培訓,對廣大幹部和羣眾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增強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

7.5 監督檢查

市國土資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上述各項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保障工作進行有效的督導和檢查,及時總結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各縣區人民政府應組織各部門、各單位負責落實相關責任。

8 方案管理與更新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參照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各縣區的應急方案應當報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備案。

本方案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修訂更新,修訂更新後的方案,報市政府批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的更新期限最長為5年。

9 責任與獎懲

對在地質災害應急工作中貢獻突出需表彰獎勵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執行。

對引發地質災害的單位和個人的責任追究,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處理;對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中失職、瀆職的有關人員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10 附則

本方案由市國土資源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20xx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今年“防災減災”的主題為“將預防付諸行動,讓 安全融於生活”。按照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關於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的通知》的精 神及北京市建築工程事故應急指揮部“關於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演練活動的通知”的要求, 我委將於5月7日–13日期間組織開展施工現場防災減災主題宣傳演練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系統以及社 會受眾防災減災的意識,使全系統安全防護和應急知識進一步得到普及推廣。為了此次活動的順利實 施,特制定此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二、組織機構

XX區建委成立“防災減災日”活動組織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郭 區建委副主任

副組長: 高 區建委建設管理科科長

高 區建委招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

張 區建委安監站站長

高 區建委質監站站長

榮 區建委執法隊隊長

成 員: 各相關科室工作人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建委安全監督站,負責日常協調和管理工作。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7日––5月13日

四、活動主要內容

1.機關內部積極開展“防災減災”主題宣傳活動;

2.對轄區內在施工地進行施工安全防護宣傳,發放宣傳材料, 組織知識講座;

3.組織在施工地開展應急演練。

五、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建立活動組織工作機構,把此項活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2.精心準備,周密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可行的活動計劃,認真組織,周密安排,確保活動 質量和效果;

3.深入基層,發動羣眾,深入工地,動員羣眾廣泛參與,使防災減災的意識深入人心。

20xx四月二十八日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方案 篇3

為了在學校發生緊急情況時,全校師生能安全、快速地進行疏散,我校特制定本應急疏散演練方案,並進行實際演練。

一、演練目的

通過逃生疏散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逃生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災難來臨時,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內容:應急疏散演練

2.對象:東西校區全校師生、教職工

3.時間:20xx年xx月xx日(周x)課間操

4.演練地點:教學樓、操場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班主任動員,讓學生熟悉應急逃生的正確方法,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各班要召開一次主題班會。

(2)演練前班主任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上報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組成相關工作小組,確定人員,明確職責。

(4)學生穿校服。

四、演練要求:

1、參與演習的師生在疏散演習過程中必須注意安全,保證有序進行,不要着急,不要亂跑,避免發生推擠嬉鬧等現象,確保安全,演練前班主任讓學生檢查好鞋子,避免鞋帶絆倒。

2、參與演習的師生在演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及時向校方演習活動指揮小組報告,及時解決,確保整個演習過程安全有序,順利進行。

3、每個班級排成2列隊伍,前後門都打開,班主任在前面,送路隊的老師在後面,不要在教室裏整隊,直接從教室的安全出口(門),沿着右牆角邊有秩序的'進行撤離,不搶道,不驚慌,聽從老師的指揮。撤離路線跟上操路線一致,各班跑到做操的位置後一定要蹲下。

4、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聲後,全體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師生在疏散時必須按照自救動作要求完成:彎腰、捂住嘴巴、儘量壓低身體靠右行、保持安靜,各班一定要重視,不要笑。

5、撤離到安全地點後,班主任應及時清點學生人數。

6、活動結束後,各班把活動照片傳到班級博客。

五、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9:45各班主任強調演練須知和注意事項

9:49鈴聲響後參加演練人員緊急到位

9:50報警組織學生疏散

六、整隊做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gdx7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