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通用19篇)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通用19篇)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

作為美術課的延伸與輔助的校本剪紙課程,是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通過教編、整合、補充、拓展、對原有的教材的消化與加工、較之更能培養個體差異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充分挖掘我校學生在美術特長方面的潛力,為以後的專業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確保學生的終身審美目標的實現。綜上所述,剪紙的根本課程主要特點如下: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通用19篇)

一、開發背景

我們之所以選擇剪紙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的內容,是出於以下幾點的考慮:

1、剪紙是我國一種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是最具羣眾性的、大眾藝術形式之一,與民族民俗的關係密切。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剪紙是當地鄉民的一種風俗。鄉民逢年過節或喜慶活動,都要在牆上和窗前貼上紙花,或大紅“喜”、“福”等。國小生都十分喜愛剪紙,加上剪紙工具簡單,材料易找,為此剪紙成為學生們感興趣的活動。

2、剪紙是一項手腦並用的實踐活動,具有單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的藝術風格和誇張變形、大膽的構圖、簡練生動的藝術造型特點。學習剪紙不僅能鍛鍊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力,瞭解民俗風情、熟悉生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3、學校開展了“剪紙興趣小組活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紙氛圍,剪紙活動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家長的認同。

4、學校在初級階段開展的剪紙興趣小組活動,發現一些問題。首先,“興趣小組活動”側重於學生模仿操作,少創作性作品,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如何進一步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成了我們必須研究解決的問題。其次,興趣小組活動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學生不能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與技能,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剪紙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系統編排。再次,興趣小組活動作為一種課外活動,組織形式上的鬆散,也難以得到課時上的充分保證。國小剪紙活動課程的開發,糾正了剪紙活動在這方面的不足。

二、設計剪紙課程目標:

剪紙是以傳統民間剪紙藝術與中學美術教育的整合為切入點,拓寬傳統剪紙審美文化和表現內容,構建適合學生的剪紙活動體系。通過剪紙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它是指以綜合活動課程的方式組織,以活動課程理論指導開展國小剪紙教學。它以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強調剪紙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以主動探索、變革、改造活動對象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的主體實踐活動。

我們開發剪紙活動課程需要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臨摹期:重技能,輕知識;第二階段為萌芽期:從臨摹轉向創作,主要分根據剪紙藝術本身的層次性以及學生心理髮展階段,可設立剪紙初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要求能掌握剪紙藝術的相關知識和基本技法,能夠“臨作”。高級班則在此基礎上,能夠“創作”;第三階段為成長期:既重視剪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意識。我們進行了研究,進一步發展剪紙校本課程。

開設剪紙活動課,把“剪紙”引入課堂。

以往剪紙興趣小組活動明顯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因此,學校領導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對“剪紙”校本課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對剪紙活動教學進行了系統安排。首先,師資配備上:安排有一定剪紙特長的教師擔任剪紙教學的實驗工作進行開發剪紙活動校本課程。其次,時間安排上:由教導處專門將每週三開設為剪紙活動課,保證剪紙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再次,對象和組織上:打破原有班級制,完成由同年級的學生按照自願參加的原則選修剪紙活動課,形成固定的剪紙班。剪紙校本課程開發在拓寬課程範圍、適應學生的個別需要和發揮教師的創新意識等方面顯然有着顯著的優點。

三、課程內容

眾所周知,只有當教學內容系統的加以傳授時,學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將傳統民間剪紙與中學美術教育進行了整合,在中學美術教育的價值目標下追求民間剪紙藝術的精髓,吸收和借鑑民間剪紙的語言風格、造型手法和表現技法等的基礎上融入學校美術教育的方法和價值目標,拓寬剪紙活動內容體系。通過對民間剪紙藝術特點,學生認知接受能力和課程本身嚴密的體系以及教育的價值等分析,我們對剪紙活動內容進行了系統編排,反覆實驗研究,在多次篩選與修改,逐步完善,最終設計了剪紙活動課程內容框架體系,即“三維一體”框架體系。“三維”指剪紙的主題性層面、剪紙知識技能層面、學生自身發展層次;“一體”指剪紙活動課程教學的指導綱要。在這個框架體系指導下,我們設計了不同階段的剪紙活動內容體系,讓學生親近自然、體驗生活、認識自我、瞭解周圍世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雙峯鄉素質教育五年規劃》為指針,以剪紙文化為載體,以學生學習剪紙基礎知識、剪紙基本技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為目標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二、培養目標

1、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人文精神。

2、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3、培養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

5、拓展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學習剪紙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剪紙技術。

7、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確立其發展目標;發揮教師專長和才藝,體現其創新精神;提高教師的目標認同感,增強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與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

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組織教學和活動時,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以活動為主的課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即使是學習有關剪紙知識,也要少講少傳授知識,讓學生帶着已有經驗參與學習。教師要加大有效指導,多給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時間思考、想象、創造,自主地活動、實踐。

2、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都要有很周密的計劃,教學內容、方法和活動形式都要預設,否則就失去了開發和實施的保障。因此,要計劃先行。但是,以活動為主的校本課程,更多的是要根據當時的學生和當時的環境的具體情況而定,要靈活處理,及時調整,並給生成的課程資源留有充分的活動時間。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活動形式

1、班級授課制:《剪紙》自編課程內容,各年級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活動、內容,在教學時間內班級組織教學活動。

2、集體活動式:

1)、學校統一組織開展的集體活動和主題活動。

2)、小組式

3)、個體式

五、課時安排

1、一年級課表內每週安排一課時,其它年級每週半課時。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該課時為彈性課時,具體教學活動時間安排具有靈活性,但不得擠佔挪用。

2、一學期兩次的主題活動:

春學期四月份:剪紙文學周;六月份:剪紙藝術周

秋學期十月份:剪紙展示周;十二月:剪紙交流周

六、課程內容

1、課程開發方式及實施途徑

1)、課程創新---開發新的課程項目《剪紙》,並自編教材。

2)、設計體現校本課程目標的校園環境和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3)、學科和剪紙文化的整合。如美術與剪紙,品德與社會和剪紙等的整合。

4)、以校級、年級)、班級的主題活動作為《剪紙》的載體,承載或體現校本課程的實施。

5)、用好宣傳櫥窗,發揮媒體作用。

2、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範圍

1)、讓學生學習基礎的剪紙知識和掌握基本的剪紙技能。

2)、在音樂、美術、寫字、科學、思品與生活、思品和社會、勞技等學科中開發和剪紙文化有關的素材,如聲樂、舞美、戲劇、畫畫、書法、美術欣賞、攝影、刻紙、手工製作和信息技術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習和編故事、學曲藝、排練課本劇、兒歌創作、編緝小報等活動結合起來。

3)、成立學生興趣小組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①、活動考勤

②在活動中的態度

③實踐操作技能

學生評價通過學生本人、小組夥伴、教師(輔導老師)、家長四方面的意見綜合定性評價。各項評價呈現不同,有的是等第,有的是分值,有的是描述性語言。最後的總評價為定性評語。

2、教師評價

學校對實施校本課程教師進行考核評價,主要考核評價以下幾方面內容:

①、有無教學及教學活動計劃、進度,備課及必要的教學準備工作情況。

②、課時使用和組織活動、輔導活動情況。

③、按學校課程開發和實施方案要求,在規定課時內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④、開發課程和處理生成課程資源情況,在實施過程中有無創新的工作表現。

學校對實施校本課程教師進行考核評價,主要有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領導小組及教導處負責教師考責、考勤和考績。通過聽課、查閲有關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支撐材料、問卷座談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定性評價,並參考教師的自評,評出相應等第,作為教師工作表現和業績的一部分。學校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有突出成績和貢獻的教師給以重獎。

八、教師培訓

1、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論,學習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的理論,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實施操作水平,並形成共識。

2、聘請教研部門專業人員指導校本課程開發論證和輔導實施操作。

3、加強校本教研,開設講座,能者為師;培養骨幹併發揮其帶頭作用。

4、每個教師確定本人在一定時間內掌握至少一門校本課程教學、輔導的本領或專長。學校儘可能提供學習機會,提高有關書籍、資料和器材。

5、充分發揮社會上有專長人員和退休教師的指導作用。

九、配套措施

1、學校大力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使這項新課程能得到社會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2、學校在完善實施規劃的前提下,認真切實的制定學年、學期實施計劃,提供給教師。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加強有效的教研活動,並幫助每個教師制定教學和活動計劃。

3、加強學校校本課程的建設。每一學年修訂、調整,並做深入一步的開發;對教師個體開發的校本課程,也進行修訂、調整,並繼續研究開發。加強實施過程中的研討,不斷的進行研究、總結。學校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工作責任制度、考核制度、獎勵制度,規範管理。校本課程與學科課程一視同仁,計算課時,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3

教材材料:《剪紙》中的部分內容

主講教師:美術教師

授課對象:3——6年級部分學生

授課時間:每週五第七節課

課程開發:

剪紙是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説過:“學生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為剪紙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幹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靈美,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羣的訓練有利於大腦的開發。國小美術教材也已將剪紙內容列入其中,學生已從美術課上對剪紙有了初步的接觸。由於它製作材料、工具極其普通,方法簡便,集審美與實用於一身,很多學生都喜愛有加。但現實的侷限性無法滿足他們對剪紙藝術的瞭解和更進一步的探究。根據教學的實際,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展現個性創造及感受、體驗剪紙藝術的平台,我校現已把剪紙作為一門校本課程進行開發、研究,讓同學們享受剪紙藝術的快樂。

一、指導思想:

繼承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更有利於教育教學,同時從自己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體味到生活的樂趣,更加熱愛生活,提到審美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構圖能力、想象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到,更讓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美的追求。

二、實施過程:

(一)課程目標

1、瞭解剪紙藝術的歷史,教育學生繼承民俗文化,激發對剪紙藝術的追求。

2、瞭解剪紙的相關知識,認識一定的剪紙語言和表現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紙(或刻紙)技法;

4、培養學習興趣,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提升審美、觀察、動手等綜合能力,鍛鍊學生的意志;

5、發展學生的個性,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快樂,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學習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為主,刻刀為輔,自備彩色紙張等。

(三)學習內容

第一學期:每節課講授剪紙文化常識和基本功技法,在以學習簡單圖案為主,如對摺窗花、小動物等剪法。

第二學期:在學習剪紙知識和基本功的同時,自己創設簡單的剪紙圖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

(四)實施建議

剪紙藝術的創作、實踐活動,它集繪畫、手工的教育功效於一體,剪紙有的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絲不苟,不能有一絲的馬虎,有的需要長時間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這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而且還是培養孩子細心、靜心、耐心的極好方式。

首先,要積極培養學生對剪紙的興趣,興趣是感受力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孩子對剪紙感興趣了,他才會注意的看,注意的聽,耐心的體驗、觀察、感受,才會對剪紙的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導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和昇華。引導學生了解剪紙的相關知識,教給學生掌握一定的剪紙(刻紙)技法;認識一定的剪紙語言和表現手法;讓學生進行剪紙(刻紙)的練習與臨摹。

再次,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展覽,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教師的表揚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自信,而周圍同學的讚揚與認可將能在更大程度上給這個學生極大的自信,最終培養學生對剪刻紙這門藝術的基本感覺。

通過剪紙活動,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提升審美、觀察、動手等綜合能力,鍛鍊學生的意志,發展學生的個性,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快樂,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評價建議

1、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重視教師與他人的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採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學生通過建立美術學習檔案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在原有的水平上的發展,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教師通過學生的美術學習檔案,瞭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特點,瞭解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在觀念和方法上的進步,發現學生的潛能,瞭解學生在發展中的真正需求,給予及時的指導。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4

課程目標:

學生方面:激發學生參與花樣跳繩學習的熱情,要讓學生“愛跳繩、會跳繩、跳好繩”,讓學生掌握花樣跳繩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並能在日常鍛鍊中加以運用。同時提高學生體能、自主鍛鍊的能力與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良好的思想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競爭意識及高尚的團隊精神,使體育鍛煉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使體育鍛煉伴隨他們的一生。

學校方面:通過特色活動開展,培養一批熱心於花樣跳繩教學的教師,部分教師在特色教育方面有一定知名度;通過課題研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花繩教學方法,探索花繩教育的育人功能,並加以推廣;全面推動學生特色工程,使花繩活動真正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打造學校花繩文化。

課程實施辦法與課時分配:

課程實施採用體育課教學和活動課練習相結合的方法,每班每週利用一節體育課進行花繩教學,下午的活動課全校統一進行花繩練習。

課程評價:

一、開發花繩校本課程的意義。

(一)是體育新課程和全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為我們確定了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終身體育”為培養主線,以“快樂體育”貫徹教學全過程的改革思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指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因此,學校開發花繩校本課程是體育新課程的要求,也是全面開面體育陽光運動的要求,同時還是園區教育局開展“體教結合”一校一品的要求。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1、從身體方面來説,可以有效增強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使學生的身體更健壯。2、從心裏方面來説,跳繩能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自信心,提升承受力。3、從倫理方面來説,能讓學生養成自律習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4、從智力方面來説,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培養學生的平衡感和節奏感。

理論價值:1、肩負增強學生體質的“使命。”我們看到中華民族寄予希望的下一代接班人的身體狀況下降到令人擔憂的地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文,號召在全國中國小生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要求每天鍛鍊一小時,因此,花樣跳繩肩負增強中國小生體質的“使命”。2、行為彰顯的課程活動平台。花樣跳繩活動,只要開發合理,設計科學,可以成為有目的有計劃引領學生把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的“行為彰顯的課程活動平台”。

二、開發花繩校本課程的優勢。

根據學校學生多,場地相對比較小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開展花樣校本課程至少具有以下優勢:

(一)簡單易行,利於全面開展。花樣跳繩是在普通跳繩的基礎上適當加上花樣動作,比較簡單。且該項目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半小時可跳,三分鐘也可跳,操場上可跳,走廊裏也可跳,只需一根繩子就可以,因此可以發動全校學生參與此項活動。

(二)可簡可繁,根據實際情況編排花樣。花樣跳繩的動作繁多,學校可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生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創編不同難度的動作,難度可大可小。

(三)花樣繁多,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絕大部分孩子覺得跳繩是很有趣的事情,花樣跳繩因為加入了更多的花樣動作,同時在加入花樣的時候還可以創編一些順口溜、童謠等,因此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觀賞性強,可以表演展示。花樣跳繩因為其花樣變化多端,因此有很強的觀賞性,適合在各種場合進行表演、展示。學校在普及花樣跳繩的基礎上可以組建校隊,加大訓練難度,有機會可以走出學校進行展示及參加各類比賽。

(五)增強體質,激發學生意志。花樣跳繩比普通的跳繩更能訓練人的彈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發力,同時可培養準確性、靈活性、協調性,以及頑強的意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六)危險性小,安全可靠。就器械穩定性,運動危險性,場地安全性來説,都是安全可靠、讓人放心的運動項目。

三、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的設定。

課程目標明確、清晰,充分考慮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提出了花繩課程的總體目標及不同年段的階段目標。課程內容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來編排,教材框架清晰,層次分明,科學合理。學校將花繩特色納入體育課程,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初步摸索出了適合各年級段的教學方法。一、二年級以“情境激趣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繩趣;三、四年級“競爭合作式”為主的教學方式發展學生手腳協調的能力;五、六年級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組織培養學生的花式跳繩水平。

四、花繩課程的評價體系。

制定了可操作性強、方法科學、具有激勵性作用的評價標準。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定性評價一般適合於花樣跳繩、雙人跳繩、集體跳繩的評價,定性評價應注重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定量評價一般適合於個人跳繩評價,定量評價時應因人而異,對不同年級、性別、和基礎不同的同學要有不同的標準來衡量。跳繩的評價應把定性和定量評價二者結合起來。下面例出學校一至六年級跳繩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參考。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5

生物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近年來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環境、資源等,都與生物科學的研究有直接的關係。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範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中國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根據新課程改革目標,中學生的生物學習,要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學生生活的聯繫,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主動學習精神,必須開發和利用校內外一切生物課程資源。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各種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物課程資源。20xx年,校生物課題《農村國中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研究》榮獲得岳陽市一等獎,並報送省教科院參評。這些有利條件為我們實施生物校本課程,提前準備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雄厚的物質基礎。

一、課程目標

1、通過參觀調查,關注家鄉的生物資源與環境變遷,產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逐漸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2、通過實踐探究,培養學生的生物學基本技能;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探究獲取知識的探究性學習方式。

3、通過給家庭當致富參謀,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把生物知識應用於實際生產生活,提高運用能力;從一定程度上推動家鄉經濟建設。

4、使教師在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駕馭新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明顯提高。

5、使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指導水平明顯提高。

二、課程內容

七年級:

參觀調查

(一)給校園花木做身份證

(二)參觀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實踐探究

(一)無土栽培

(二)學做園藝師

(三)吃自己種的蘑菇

八年級:

參觀調查

(一)調查本地魚類資源

(二)參觀特種養殖專業户

實踐探究

(一)培育綠化苗木

(二)嫁接

(三)試種良種

綜合應用

致富參謀

三、實施建議

(一)建立校本課程資源庫:

我校生物校本課程修學內容由三個部分構成:必學部分;選學部分;助學部分。所有資料都以資料庫的形式保存在學校電腦服務器中,以備師生隨時調用,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

(二)修學內容:

1、必學部分:是在兩年的生物學習期間,所有學生必須完成的。以後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做適當的增減。

2、選學部分:資料來源有三個,一是生物教師補充,二是鎮農技術員提供,三是學生在網站上下載。內容同樣要根據形勢,作適當增減。教師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選擇其中的課題開展活動。

3、助學部分: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要求或家長的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信息與技術支持。

本套教材是必學部分,共分三個大類型十一個主題,即每個年級設參觀調查和實踐探究,八年級加設綜合應用,主題的實施均以研究性學習形式開展。同類型的主題之間採取梯級開發方式(已在每個主題前註明一、二、三)。

參觀調查屬於調查類研究性學習,分為兩個梯級:第一級是在教師的示範下,把調查的內容、調查目的、方法與過程(含調查的方法、調查的範圍、調查的時間、調查的路線、調查的過程)、調查結果、結論與建議等全部告訴學生,使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調查的方法;第二級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根據在第一級中學會的方法,合作或獨立完成,達到完全掌握生物科學調查方法的目標。

實踐探究屬於探究類研究性學習,分為三個梯級:第一級主題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全部過程,然後由學生整理探究報告,從中初步學會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第二級主題由教師把活動的主題材料提供給學生,學生再根據材料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探究方案,教師的作用只是幫助學生完善方案,使學生逐漸熟悉科學探究的方法;第三級主題教師僅僅向學生提供部分資料,探究的全過程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使學生能夠完全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主題的梯級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致富參謀是專門針對農村學生而設計的一個大主題。這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項綜合檢驗,它要求運用調查、探究等手段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去,既培養了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表達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推動了本地經濟建設。

(三)授課安排:

注:1、網絡信息收集由電腦教師協助,圖書信息收集由圖書管理員協助。

2、可以利用的時間有綜合實踐活動課、勞技課、信息技術課、生物課,還有學生的假期。教師要根據活動主題的季節特點,靈活安排活動時間。

(四)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

生物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它需要不斷的完善和補充。目前,我們可以利用的場地資源有:校內有綠化植被、生物園、學校種養基地、計算機教室、農民現代遠程教育接收站。校外有鎮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苗圃園、特種養殖場、優質果園、學生家庭承包的種養園場;人才資源有生物教師、聘請的農技員、校外生物科技輔導員。

四、評價建議

(一)內容:

1、學生參與活動時的態度。

2、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包括信息蒐集與處理的方式、分工組織、計劃步驟完善等。

3、學生活動結果的評價。包括參觀調查報告、探究報告、技能考核等。

4、對教師的評價。由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辦公室制定的評價方案對教師考核。

(二)形式:

1、小組評價。學生對本組成員自參加活動以來的變化進行評價。

2、自我評價。本人對自己參加本組活動以來的變化自我評價。

3、教師評價。一是口頭考核;二是問卷法(判斷、選擇、填空等)形式考查;三是觀察法,即觀察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的態度表現。

4、建立檔案夾。把學生參與活動的所有資料和個人評價結果保存在檔案夾中,記錄學生成長過程。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6

一、課題的提出

從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入手,讓學生從國小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做事,是我們上個學年實施《國小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這一省德育課題,對我校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新探索。該課題得到了華南師範大學鄭航博士、《國小德育》雜誌王清平主編、區科研室馮毅、曾秀華主任、容桂教育組胥執純老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我校在前一階段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師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了循序漸進、更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連續性、完整性的教育訓練,也為了拓展更加廣闊的教育空間,我們擬將“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進行開發、進一步完善,確定以“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會禮儀”為主要內容,從一年級開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漸進的文明禮儀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帶入現代文明(良好人際關係)的殿堂,以此促進我校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及健康人格的更好形成,更好地養成文明的校園風貌,以期高效地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取得更可喜的階段研究成果。

二、理論依據和研究意義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學校的特色發展和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期望通過新理念的教育、新視角的禮儀課程教育,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學校實際的禮儀教育新途徑新方法的德育模式,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我校地處環境複雜的容桂中心地段,社區中各類閒散、外來人員多,難免對學生的精神風貌起負面影響。在學校,有的同學任性散漫,唯我獨尊,學生在與教師交往時缺乏良好的禮儀規範;在社會或家庭中,怎樣尊老愛幼,怎樣與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樣着裝,怎樣待客做客,怎樣遵守社會公德等等顯得比較薄弱。因此,開設文明禮儀教育課程符合我校校情的需要。

三、課題的界定

禮儀課程是通過傳授禮儀知識,培養學生文明素養、養成學生良好禮儀行為的課程,是一門通過模擬生活情境,實現學生文明禮儀知、情、意、行的統一的課程。

四、課程目標

總目標: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修養,展示他們學習禮儀、實踐禮儀的風采,着力塑造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樂於助人的南環學子形象,提升我校學生的整體素質。

具體目標:教會學生必要的禮儀知識,並通過動作行為和言語行為,在對自我,對別人兩種對象,在學校、家庭和公共場所三種場合,在衣、食、住、行四種生活內容的多維領域中習得和運用禮儀智慧,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飽滿的、情緒愉快、人際關係協調、言談舉止受人歡迎,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的人。

五、課程的內容

課程內容包括三個單元:“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課程內容雖然分為三大單元,但具體實施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交叉進行。)

1、“校園禮儀”(此單元為1—2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學會請教學會商量學會傾聽學會勸阻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師生間的禮儀……

課程目的:瞭解、掌握並使用校園常規禮儀,使同學之間能夠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間交往自然親切,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

2、“家庭禮儀”(此單元為3—4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做客禮儀迎賓禮儀待客禮儀祝賀禮儀邀請禮儀服飾禮儀睦鄰禮儀敬親禮儀……

課程目的:瞭解、掌握並使用家庭常規禮儀,上、下代人加強溝通,消除代溝,享受温馨、美滿的家庭生活。

3、“社會禮儀”(此單元為5—6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問路禮儀乘車禮儀購物禮儀影劇院禮儀交通禮儀網訊禮儀外出禮儀……

課程目的:瞭解、掌握並使用社會常規禮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讓自己處處受到歡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會生活充滿快樂,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通過三個單元的禮儀課教學,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生活、交往,以及如何熱愛生活、感恩父母、老師、學校、祖國,樹立遠大目標和增強自信,做文明有禮的南環學子。

六、課程的實施

禮儀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學習基礎,採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將“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三個單元交叉進行,各年段分別有重點。每一個單元都是以“交往禮儀”為切入口,以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研究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題。

1、專項課程設置。

每班每週安排一個課時上禮儀課。教師通過課堂主陣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粗通禮儀知識,引導他們親身體驗,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昇華,從整體上讓學生的文明禮儀風範得到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般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2、學科滲透。各科教學之中繼續滲透文明交際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

3、課外實踐:①調查走訪:走訪賓館酒店、商場超市等服務性強的單位,學習有關禮儀知識。②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上網、上書店及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③競賽展覽:舉行邀請函設計活動、感恩語言描繪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鍛鍊能力。④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社會角色的富有特徵的工作生活,如“小小售票員”、“小小服務員”“我是家裏小主人”、“小導遊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禮儀規範。

七、教學原則

主體性原則:滿足國小生多方面的精神和身心發展的需要,激發國小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開放性原則;借鑑各種教育理論,吸取百家之長,突破那些束縛學生個性、阻礙學科溝通和開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經地義實則毫無意義的“教學規則”,構建靈活、高效、有序的教學規範。

實踐性原則: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其才華,培養其能力。

合作性原則;倡導寬鬆、民主、開放的合作氣氛,使師生的活動處於協調和諧的狀態,倡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發展自我。

活動性原則:通過各種生動、形象、有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養成文明禮儀習慣。

趣味性原則:通過有趣的情境模擬,教會學生禮儀知識,讓學生在歡樂中學做文明人。

靈活性原則:對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教育內容和要求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要靈活掌握。教師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八、課程評價

評價內容以目標為依據,引進學生評價主體,引發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感,特別強調評價的“多元化”與“過程化”“動態化”這三大主題。

1、評價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緯度:

⑴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者可以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分別對孩子在校、在家、在社區的勞動禮儀、交往禮儀、交通禮儀作出評價;

⑵評價手段多元化——可採用調查、訪問、報告、情景模擬、編導表演等對學生禮儀的修養進行亮分;

⑶評價內容多元化——涵蓋知、情、意、行四方面;包括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思維的創新性、成果展示方式的獨到性等方面。

2、注重“過程化”評價

教師用於評價學習過程檔案的標準可以包括“量化的分數”(是指採用定量計算的方法,即蒐集數據資料,用一定的數據模型或數學方法,做出定量結論的方法)與“質性的評論”(指對不便量化的評價對象,採用定性的方法做出價值判斷);從理想的角度看,應該有與被評價學生對應的參照標準。如:其他同年級的學生、學生過去的表現、在禮儀方面具備表率作用的社區人士的期望等。

3、注重“動態化”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是為了激勵和促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因此,我們須注重建立動態評價機制,應該做好如下兩方面的工作:

1、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應當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及時發現、發揮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評價。對學生獨創性的思維、見解要加以肯定、讚揚,號召大家向他學習等等。

2、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有關社區人員,對《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實施情況要給予評價,並提出改進建議等等。學校、教師要重視來自聽取並研究各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完善與實施。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7

一、問題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校本課程是基於學校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學校的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開發的課程。新課程內容加強了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繫,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信自立和科學探究精神。校本課程是對現有課程資源的補充和延伸,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營造一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個性化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人的培養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學校教育的一個新的支點。我們覺得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生物學科的是一門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對生物學的學習,能夠深入瞭解大自然生命的奧祕,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從新課程改革以來的四次大學聯考分析可知,生物學的各項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內容的分值佔生物學科總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來,只侷限於現行教材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因此,進行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也是勢在必行了,本課題也就成為當今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的着眼點。我校生物實驗室條件的完備,校園網絡的改善,新農村生態基地和星海湖生態旅遊基地的建立以及當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園林化的工業城市等等,這一切都為本課題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國內外關於本課題的發展趨勢及研究現狀

《生物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改變僅僅依靠教科書開展生物學教學的傳統做法,這些都給校本課程的開發留下了較大的空間。雖然在一些地區(如山東、江蘇、廣東等)的一些學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經驗和做法。但是由於各種因素制約,校本課程建設仍處於初始探索階段。尤其對高中學校來説,如何在大學聯考升學壓力下,根據學生全面成長的具體需要,建設好富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始終是急需解決的實際課題。就我區、我校來看,現在沒有一套適合於我校的生物學校本課程教材。

二、預設的研究目標和任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任務是開發並撰寫適合我校學生需要、體現辦學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區實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的校本課程教材,並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校本課程教材的撰寫擬以現行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與生物學科大學聯考相聯繫,以學生感興趣的生物學問題和生物學知識為編寫內容,更好地體現“趣味性、探究性、實效性、同步性、開放性、選擇性”的研究目標。擬包括三大模塊即:高中生物怎麼學、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一)高中生物怎麼學

1.通過本專題的探討,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學生迅速提高生物學成績,進一步達到多學科的交叉,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3.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靈活的將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促使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

通過對高中生物中趣聞趣事的瞭解,讓學生對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難點、比較抽象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知;通過本課程也使高中生對自己日常行為不好的方面有所瞭解,並使其積極糾正;也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生物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物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會價值。

(三)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1.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本課程通過對課本知識與現實情境的有機整合,開發出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的生物實驗,實現對學科課程資源的充分挖掘,讓學生在做中學,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本課程擬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進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動手操作,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使知識和技能真正成為可以隨身攜帶的財富。養成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的精神。

3.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對現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學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初步學會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和實驗設計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用時約兩年半時間(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組建課題小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實施方案。

2.確定實驗對象:高二年級11個理科班。

3.進行學生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屬於校本課程的問題)再進行彙總、分析、討論制定本課題的研究思路、框架內容、操作程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調研、收集、整理有關文獻資料,課題前期背景情況調查

2.對子課題部分內容進行嘗試性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交流—總結

3.陸續完成子課題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總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彙集完成本課題的編寫、評價,進行校內成果研討鑑定,根據鑑定意見進行修改、補充、整理出書,課題組完成專門性總結

2.整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撰寫課題結題報告

3.召開結題會議,進行課題工作總結,聘請專家評審,修改課題報告

4.結題材料及研究成果裝訂成冊或書上報

(二)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1.課題組成員

負責人:陳維強

成員:耿佔榮、楊玉芳、陳維強、馬桂蘭、吉義東、王永峯、劉春輝、於洋、孟進、寧春曉

2.課題組成員分工

陳維強負責課題申報,管理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的全面工作,負責活動內容的記錄、活動過程的拍照、攝像、外出參觀考察的行程和食宿安排等事宜。撰寫中期研究報告和後期研究報告。

陳維強、耿佔榮、楊玉芳負責課題實施方案的策劃、制定,課題實施的組織、管理、協調及研究成果的彙總、上報及課題研究經費的籌措等工作,參與校本課程的《高中生物怎麼學》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王永峯、孟進負責學生問卷的設計、調查、統計分析及資料的收集、整理,並參與校本課程的《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於洋、劉春輝、寧春曉負責學生參加校本課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性學習報告、調查及小論文、製作的各種模型的計劃、實施、收集整理等工作,並參與校本課程中《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吉義東、馬桂蘭負責有關生物實驗和實習考察等實踐的設計、準備、實施及分析,並參與部分校本課程中《趣味生物探究實驗》模塊的編寫、試驗、總結等相關工作。

(三)課題的管理

本課題由學校領導負責監督指導,課題負責人組織實施,學校負責管理。課題成員分工協作,請專家和有關教研人員指導,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交流經驗、分析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修正。

四、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包括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文獻法、試驗法和走訪參觀。

1.行動研究法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行動研究法就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創造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其特點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踐,並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本課題組通過對學生的進行興趣和需求調查,進行分析,設想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研究思路、操作計劃,進行論證,修定完善,然後按照計劃進行收集有關資料、專家諮詢、調研等準備工作,之後再試編寫--研討—反思--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總結,最後形成成果。

2.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主要是學生,瞭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瞭解校本課程實施結果,通過調查的數據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生物校本課程實施後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情況,為教師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校本課程提供了依據。

3.數據分析法當前,通過對各階段學生紙筆測驗或調查結果的分析仍然是研究和評價校本課程建設情況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數據分析過程中要注意客觀性和科學性。

4.文獻法因為我計劃編寫的內容大多數沒有現成的教材可參考,需要通過大量查閲文獻,

5.試驗法生物校本課程的內容在編寫前後需要反覆的進行試驗,根據試驗反饋的信息,再進行反覆修改,逐步完善。

6.走訪參觀通過走訪參觀校外生態基地、種植或養殖專業户,科研院所等,可以獲取第一手資料和經驗。

五、預設的研究結果

預期本課題研究成果:

1.彙編成冊的《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試用)》教材。

2.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

3.學生在進行校本活動中的成果:學生參加校本課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性學習報告、調查及小論文、製作的各種模型等。

4.教師參與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的心得和經驗、教學設計、案例論文等冊子及優秀教學課件。

5.石嘴山市第三中學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中期研究報告和後期研究報告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8

第一部份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國小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傳民族傳統文化灰核心,解決中國小德育工作實際問題,使中國小德育直正體現普教性、持久、創新性、針對性,可行性,有效性特點,減少突擊與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讓學生得到健康的、和諧的、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文明素質,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建設者。

國中重在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文明禮貌、講衞生、講秩序、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寬容友愛、熱愛集體、關心尊重他人的品質;培養學生善於合作、熱心參與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樂觀向上的態度。

二.分目標

(一).知識

1.瞭解禮的起源與發展、內容與實質。

2.懂得學習禮儀的重要意義。

3.掌握正確的形體姿態,懂得中學生得體的服飾要求和談吐規範。

4.掌握家庭禮儀中對待長輩、客人及鄰里的基本禮節。

5.懂得與教師、同學相互交往和行為準則和禮儀規範,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義。

6.懂得作為社會人在公共場合應遵守的禮儀規範,遵守社會公德。

(二).能力

1.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的“體態語言”習慣,調整自己的情緒,提高個人素養。

2.靈活運用不同場合下的禮貌用語,掌握與人交往的語言技巧,提高與人交流、與人溝通的能力。

3.學會端莊、大方、整潔的儀表修飾,以符合中學生自身特徵,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養和提高鑑賞力和審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愛。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講究個人衞生,學會做事,培養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師生關係,學會尊重,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培養和鍛鍊適應能力,培養協作能力。

6.培養敬老愛幼、助人為樂的誠心、愛心和熱心,培養熱心參與、友好交往能力。

7.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愛護大自然。

(三).情感和態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從自尊、自重、自律的行為中培養關愛自己、寬容善待他人、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禮貌的行為,在規範行為中培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

3.培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利益,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品質。培養對國家、社會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

4.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生活作風,做到真誠講信用,遵紀守法。

5.樹立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意識。愛護環境,愛護大自然,保護與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

第二部份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及安排、活動形式

教學計劃:國中禮儀教育課程的知識部份共24課時,兩個學年完成,知識傳授與實踐活動課時比例基本為1:1,或者活動實踐課時多於知識傳授課時,即禮儀教育總課時數為48節,教師教學時可視實際需要靈活把握。本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時效性、可操作性,教學過程注意與學校長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聯繫。另外,學校總體教育計劃中的學生實踐活動,如:節日教育、藝術節、主題演講比賽、社會實踐等,作為禮儀教育課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一.課程內容及課時安排

一.緒論(共2課時)

1.禮的起源與發展(0.5課時)

2.禮的內涵與實質(0.5課時)

3.做文明禮貌的中學生(1課時)

二.儀容儀表禮儀(5課時)

1.形體姿態(3課時)

2.中學生服飾禮儀(1課時)

3.禮儀修養與個人衞生(1課時)

三.談吐禮儀(3課時)

1.談吐禮儀與語言美(1課時)

2.談吐禮儀與聲音美(1課時)

3.談吐禮儀與普通話(1課時)

四.家庭禮儀(6課時)

1.敬老禮儀(2課時)

2.日常餐飲禮儀(1課時)

3.待客禮儀(1課時)

4.書信禮儀(1課時)

5.電話禮儀(1課時)

五.校園禮儀(4課時)

1.師生之間的禮儀(2課時)

2.同學之間的禮儀(1課時)

3.校園活動禮儀(1課時)

六.公共場所禮儀(4課時)

1.公共禮儀基本原則(1課時)

2.公共場所的禮儀規範(2課時)

3.社會公德與環保安全(1課時)

二.教學活動形式:

本課程是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學生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學生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

2.資料調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圖書、報紙、電視、電話、網絡等途徑蒐集資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據學習內容的要求、學生的興趣和水平進行組織與指導,確定蒐集的目標和範圍,將得到的資料按要求或以學生熟悉的方式進行整理、利用、交流。

3.現場調查:通過組織學生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學生對所關注的總是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瞭解。

4.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這類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令其經歷的仿真性演習活動。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好壞並不重要。如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這一形式。

5.誦讀詩文: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誦讀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古今經典讚歌、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6.欣賞:學生欣賞的對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樂,也可以是學生喜歡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師生共同蒐集某一專題的故事、繪畫、照片、錄像、電影、多媒體作品等來一起欣賞。

7.練習:這是指針對某一項或幾項教育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或課後強化練習,以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學會正確的坐、立、走姿勢,練習中學生形體健美操等。

8.講授:這是以教師言語傳授為主的活動形式。為讓講述生動、有效,應在充份瞭解學生理解水平的基礎上,儘量利用各種直觀教具、故事和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

9.主題班會:針對某一主題而召開的班會,可以綜合利用上述多種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受到教育,達到教育的目的。

10.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禮儀教育課程的實施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還可以與音樂欣賞、體育健美操練習等結合,還可以充份利用校園環境等創設禮儀教育氛圍。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雙峯鄉素質教育五年規劃》為指針,以剪紙文化為載體,以學生學習剪紙基礎知識、剪紙基本技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為目標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二、培養目標

1、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人文精神。

2、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3、培養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

5、拓展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學習剪紙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剪紙技術。

7、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確立其發展目標;發揮教師專長和才藝,體現其創新精神;提高教師的目標認同感,增強責任心和團隊精神。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與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

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組織教學和活動時,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以活動為主的課程,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即使是學習有關剪紙知識,也要少講少傳授知識,讓學生帶着已有經驗參與學習。教師要加大有效指導,多給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時間思考、想象、創造,自主地活動、實踐。

2、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都要有很周密的計劃,教學內容、方法和活動形式都要預設,否則就失去了開發和實施的保障。因此,要計劃先行。但是,以活動為主的校本課程,更多的是要根據當時的學生和當時的環境的具體情況而定,要靈活處理,及時調整,並給生成的課程資源留有充分的活動時間。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活動形式

1、班級授課制:《剪紙》自編課程內容,各年級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活動、內容,在教學時間內班級組織教學活動。

2、集體活動式:

1)、學校統一組織開展的集體活動和主題活動。

2)、小組式

3)、個體式

五、課時安排

1、一年級課表內每週安排一課時,其它年級每週半課時。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該課時為彈性課時,具體教學活動時間安排具有靈活性,但不得擠佔挪用。

2、一學期兩次的主題活動:

春學期四月份:剪紙文學周;六月份:剪紙藝術周

秋學期十月份:剪紙展示周;十二月:剪紙交流周

六、課程內容

1、課程開發方式及實施途徑

1)、課程創新---開發新的課程項目《剪紙》,並自編教材。

2)、設計體現校本課程目標的校園環境和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3)、學科和剪紙文化的整合。如美術與剪紙,品德與社會和剪紙等的整合。

4)、以校級、年級)、班級的主題活動作為《剪紙》的載體,承載或體現校本課程的實施。

5)、用好宣傳櫥窗,發揮媒體作用。

2、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範圍

1)、讓學生學習基礎的剪紙知識和掌握基本的剪紙技能。

2)、在音樂、美術、寫字、科學、思品與生活、思品和社會、勞技等學科中開發和剪紙文化有關的素材,如聲樂、舞美、戲劇、畫畫、書法、美術欣賞、攝影、刻紙、手工製作和信息技術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習和編故事、學曲藝、排練課本劇、兒歌創作、編緝小報等活動結合起來。

3)、成立學生興趣小組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①、活動考勤

②在活動中的態度

③實踐操作技能

④專長、特長及動態發展情況、特殊表現等

⑤物化的成果,如作品展示或獲獎、競賽獲獎、彙報演出等成績

⑥人文精神表現

學生評價通過學生本人、小組夥伴、教師(輔導老師)、家長四方面的意見綜合定性評價。各項評價呈現不同,有的是等第,有的是分值,有的是描述性語言。最後的總評價為定性評語。

2、教師評價

學校對實施校本課程教師進行考核評價,主要考核評價以下幾方面內容:

①、有無教學及教學活動計劃、進度,備課及必要的教學準備工作情況。

②、課時使用和組織活動、輔導活動情況。

③、按學校課程開發和實施方案要求,在規定課時內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④、開發課程和處理生成課程資源情況,在實施過程中有無創新的工作表現。

⑤、輔導學生活動和取得成績情況。

⑥、學生對於該課程的態度和情感。

學校對實施校本課程教師進行考核評價,主要有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領導小組及教導處負責教師考責、考勤和考績。通過聽課、查閲有關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支撐材料、問卷座談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定性評價,並參考教師的自評,評出相應等第,作為教師工作表現和業績的一部分。學校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有突出成績和貢獻的教師給以重獎。

八、教師培訓

1、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論,學習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的理論,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實施操作水平,並形成共識。

2、聘請教研部門專業人員指導校本課程開發論證和輔導實施操作。

3、加強校本教研,開設講座,能者為師;培養骨幹併發揮其帶頭作用。

4、每個教師確定本人在一定時間內掌握至少一門校本課程教學、輔導的本領或專長。學校儘可能提供學習機會,提高有關書籍、資料和器材。

5、充分發揮社會上有專長人員和退休教師的指導作用。

九、配套措施

1、學校大力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使這項新課程能得到社會和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2、學校在完善實施規劃的前提下,認真切實的制定學年、學期實施計劃,提供給教師。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加強有效的教研活動,並幫助每個教師制定教學和活動計劃。

3、加強學校校本課程的建設。每一學年修訂、調整,並做深入一步的開發;對教師個體開發的校本課程,也進行修訂、調整,並繼續研究開發。加強實施過程中的研討,不斷的進行研究、總結。學校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工作責任制度、考核制度、獎勵制度,規範管理。校本課程與學科課程一視同仁,計算課時,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0

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着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響着課程目標的實現,影響着課程功能的落實。我校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方案。

一、對課程的本質和標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課程評價標準對於課程評價有很強的指向性,確定課程評價標準,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具體需要考慮的問題有:

2、學生與社會都是價值主體,作為評價主體的課程評價者如何綜合考慮學生與社會的需要。

3、課程評價標準如何既體現學生主體的共同需要又體現學生的個性要求。

4、學生參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學習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興趣。

5、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不一致時,價值主體的需要只有通過評價主體的意識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評價者對價值主體需要的認識、理解,是評價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5、即使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趨於一致時,主體的真實需要與主體的願望之間仍會有差距,因而應儘量使願望與需要保持一致,從而形成主觀價值標準與客觀價值標準的一致性。

二、評價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對課程的評價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提高評價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方法要簡單可行,可操作性強。

3、素質培養的原則。

對課程的評價要注重考察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參與性原則。

對學生的評價注重學校課程的參與情況,作為學生學分考核的依據。

5、全面性原則。

對教師的評價既要考慮到教師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學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慮到教材的編寫質量。

三、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內容。

地方課程:(七、八年級)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

(九年級)人生規劃、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校本課程:結合我校實際,我們共開發了以下課程作為我們各年級的校本課程。 傳統節日教育、生活中的數學等 三、評價標準與方法:

(一)地方課程評價內容、標準及方法:

內容與標準:學習興趣與參與態度、學生認知與技能、學習方法與思維習慣的養成、學習成果等方面(具體參看附表)。 方法:

1、學生自評互評 ,即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小組成員對夥伴的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學習材料準備情況、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等方面的內容給予學生評價。

(二)校本課程評價內容、標準及方法: 內容與標準:

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教師課程方案評價、學生情況的評價。對教師評價內容包括教學計劃、教材、教案等,主要看這些內容是否符合新的課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情況主要指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態度、學生認知與技能、學習方法與思維習慣的養成、學習成果等方面(具體參看附表)。

方法:

1、學生自評互評 ,即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小組成員對夥伴的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學習材料準備情況、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等方面的內容給予學生評價。

3、對教師的評價隨學校對教師計劃、備課等檢查進行。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1

一、問題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校本課程是基於學校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以學校的教師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開發的課程。新課程內容加強了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繫,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信自立和科學探究精神。校本課程是對現有課程資源的補充和延伸,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營造一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個性化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人的培養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學校教育的一個新的支點。我們覺得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對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生物學科的是一門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自然科學,學生通過對生物學的學習,能夠深入瞭解大自然生命的奧祕,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從新課程改革以來的四次大學聯考分析可知,生物學的各項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內容的分值佔生物學科總分值的比例由20xx年的44%提高到20xx年的66.7%。由此看來,只侷限於現行教材的課堂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因此,進行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也是勢在必行了,本課題也就成為當今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的着眼點。我校生物實驗室條件的完備,校園網絡的改善,新農村生態基地和星海湖生態旅遊基地的建立以及當下石嘴山市正在大力打造新型園林化的工業城市等等,這一切都為本課題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國內外關於本課題的發展趨勢及研究現狀

《生物學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改變僅僅依靠教科書開展生物學教學的傳統做法,這些都給校本課程的開發留下了較大的空間。雖然在一些地區(如山東、江蘇、廣東等)的一些學校已有一些成型的經驗和做法。但是由於各種因素制約,校本課程建設仍處於初始探索階段。尤其對高中學校來説,如何在大學聯考升學壓力下,根據學生全面成長的具體需要,建設好富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始終是急需解決的實際課題。就我區、我校來看,現在沒有一套適合於我校的生物學校本課程教材。

二、預設的研究目標和任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任務是開發並撰寫適合我校學生需要、體現辦學特色、符合我校及本地區實際,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的校本課程教材,並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課程的評價方式。校本課程教材的撰寫擬以現行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與生物學科大學聯考相聯繫,以學生感興趣的生物學問題和生物學知識為編寫內容,更好地體現“趣味性、探究性、實效性、同步性、開放性、選擇性”的研究目標。擬包括三大模塊即:高中生物怎麼學、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一)高中生物怎麼學

1.通過本專題的探討,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生物學的技巧和方法。

2.使學生提高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學生迅速提高生物學成績,進一步達到多學科的交叉,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3.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靈活的將生物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促使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中生物的趣聞趣事

通過對高中生物中趣聞趣事的瞭解,讓學生對高中生物中的一些難點、比較抽象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知;通過本課程也使高中生對自己日常行為不好的方面有所瞭解,並使其積極糾正;也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生物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物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生物的有用性及其社會價值。

(三)趣味生物探究實驗

1.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本課程通過對課本知識與現實情境的有機整合,開發出學生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的生物實驗,實現對學科課程資源的充分挖掘,讓學生在做中學,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本課程擬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進行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和動手操作,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使知識和技能真正成為可以隨身攜帶的財富。養成與他人合作,共同探討的精神。

3.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對現行教材中的一些科學研究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初步學會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和實驗設計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用時約兩年半時間(20xx年2月—20xx年10月)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1.組建課題小組,做好研究分工,制定實施方案。

2.確定實驗對象:高二年級11個理科班。

3.進行學生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屬於校本課程的問題)再進行彙總、分析、討論制定本課題的研究思路、框架內容、操作程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1.調研、收集、整理有關文獻資料,課題前期背景情況調查

2.對子課題部分內容進行嘗試性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交流—總結

3.陸續完成子課題的編寫--研討--修訂--試用--反饋--修訂--評價—總結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2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願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規範、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多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自選組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2、師資培訓。選派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開設示範課、開展專業研討;學校提供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台,讓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制度;校本課程評價制度;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責任制等。

五、校本課程建設的範圍

國中校本課程的設置主要有以下6個領域:

1.民族文化領域。通過誦讀和研習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詩詞、散文、政論,以及校史、地方史等,瞭解和研究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等,汲取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增強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祖國偉業的責任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的影響,引導學生對地理生態、動物植物、宇宙空間、資源環境、工藝技術、科學創造等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通過環境調查、科學普及、小發明、小製作等,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瞭解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明確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培養初步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

3.社會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對經濟、政治、法律、家庭、社區、民族、國家、國際等社會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和社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4.藝術探究領域。通過開展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欣賞、創作及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愛好及特長,拓寬藝術文化視野,豐富精神生活,使學生感受藝術對人類發展的積極影響,激發對美好事物的愛好與追求,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提升藝術品位,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5.體育與健康領域。通過開展體育團隊、快樂體育、圍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對身心健康的認識,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運動欣賞能力,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6.農業技能領域。結合本地特點,依據本地經濟發展需要,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及農業生產勞動,增進學生對農業勞動的體驗,增強科技興農的意識,提高農業生產的各種技能,使課程內容適應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計劃的執行。

2、學校將邀請區校本課程建設領帶小組、教研員到校指導工作。

3、每個教研組至少開發1—2種校本課程,九月份全面實施。

4、學校儘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絡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少到多,從有到精,儘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⑴教師執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⑵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⑶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⑷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監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

⑹學校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予以表彰並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3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閲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4

一、指導思想: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載體。寫字(書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羣眾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的承認。寫字(書法)不僅有其實用意義,而且還有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是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然而當前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迅速發展,嚴重地衝擊着寫字(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致使許多教師、家庭、學生忽視了漢字的書寫能力培養,降低了對書寫美的要求與追求,學生中近視、姿勢不規範、作業不美觀、學習不耐心細緻、不會欣賞寫字(書法)作品的人增多,部分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書法藝術,缺乏繼承弘揚的責任意識。

我校把“寫字”作為校本課程,以“學習寫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指導思想,以教育學生樹立公民道德意識為目標,將寫字作為對學生進行“規規矩矩寫字,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和藝術素養。

二、課程目標:

寫字教學具有豐富的審美內容和很高的審美教育價值,能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在教學中,我們把書寫文字的形體同理解文字的內容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人格修養的教育,依據不同年齡選擇教學內容分層落實德育目標。通過學寫字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生活品味。培養學生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具有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是現代中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

知能目標:

1、幫助國小生學習和掌握寫字(書法)藝術的一般知識;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以及具備熟練的硬筆楷書、行書寫字(書法)書寫技能;

3、指導國小生逐步養成最基本的對寫字(書法)作品審美興趣;

4、指導國小生逐步提高表現寫字(書法)美的能力。

發展目標:

1、引導國小生在寫字(書法)過程中逐步形成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愛好;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範優美的漢字,逐步形成寫字無差生,培養一批書法特長生;

3、在練字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造、實踐的能力;

4、通過寫字(書法)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5、引導國小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培養繼承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情感。

三、本課程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我們開設寫字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寫字(書法)基本技能的訓練。

2、圍繞寫字教育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

(1)通過現代媒體、查閲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瞭解歷代書家故事、書家介紹、書家作品、書苑常識等;

(2)開展寫字(書法)競賽、書法展覽;

(3)組織參觀各類書法展,欣賞(寫字)書法作品;

(4)建設書法教育網,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寫字(書法)作品欣賞、評價;

(5)出版師生作品集等

四、課程內容:

(一)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運筆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2、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養成做事認真的態度。

中年段:

1、比較熟練地書寫漢字,做到字跡工整、美觀,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育學生知道做一個怎樣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練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書寫風格。

2、教育學生要懂得怎樣做人。

(二)讓學生領悟:

坐姿端正的平穩美、書寫態度的莊重美、進行書寫的平心靜氣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的修養,把每個字寫得端端正正、規規矩矩、富有活力。

五、課程評價:

(一)根據各年級的課程內容進行檢測。

低年級:坐姿、寫姿、筆姿是否合格,基本筆法是過關。

中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做到工整、美觀。

高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寫出自己的風格。

(二)管理:

1、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校本課程的驗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每學期舉辦寫字展覽,對成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

3、全校教師齊抓共管,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六、組織機構:

組長:張從勝

副組長:徐洪濤

組員:韓敬亭、陳德富、徐傑、任仲恩、年級主任、語文教師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利用我校國家級課題《學校文明禮儀普及教育與提高學生素質》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教育部頒發的《中國小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實改變目前師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儀表不端正的不良行為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中學生文明禮儀素質,提升華傑雙語學校師生的文明形象,建設和諧團結向上的人文環境,現制定我校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二、活動意義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文明禮儀教育以滿足學校需要為切入點,以服務學生主體健康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教育作用,遵從德育教育從認知、自覺規範到行為自律的教育過陳,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對於學校文明習慣的養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活動內容

在我校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範,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着,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我們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於整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範》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四)宣傳禮儀

通過校本課程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社會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手拉手、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四、活動安排:

以校園禮儀為重要內容,以校本課程為線索,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主動問好;把紙屑扔進垃圾桶;不説髒話;不隨地吐痰等方面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託學校文化建設的平台,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範。

第一階段(10月份):學習禮儀知識,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1、各班組織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主題班團會,進行大討論,有計劃開好校本課程。

2、開展“讀百家箴言,摘禮儀佳句”的讀書活動。組織學生網上或書報雜誌等收集相關資料,各班整理並編寫出校本課程學習體會。

3、年級組織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和表彰。

4、舉行“校園不文明行為圖片展”

5、舉行“中華傳統美德”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從文明的意識上對學生進行根本性的滲透。

6、全校各班舉行“文明承諾一句話”活動,全校師生針對文明行為的某個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諾,寫下來在全班公佈,師生、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監督。

第二階段(11月份):體驗禮儀內涵

1、舉行一次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活動。

2、進行一次“文明禮儀手抄報”大匯展。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禮儀內涵,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

3.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踐行活動。

①、從最簡單的坐立行、語言、體態語言等方面入手開展“文明舉止伴我行”活動;

②、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夥伴入手開展“尊長互敬伴我行”活動;

③、從學文明用語、説文明話入手開展“文明用語伴我行”活動;

④、從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上健康網入手開展“文明上網伴我行”活動;

⑤、從日常生活中各種習慣的養成入手開展“文明習慣伴我行”活動。

引導學生從學校、家庭踐行禮儀開始,然後擴大到社交禮儀,在此過程中做到躬行、內省,全面提高文明禮儀素養。

第三階段(12月份):收穫禮儀習慣

1、組織各年級分主題討論校本課程學習體會。七、八、九年級討論主題分別為家庭禮儀、學校禮儀和社交禮儀。

2、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校將評選出學期和學年度的“禮儀之星”,並在學校宣傳欄展示“禮儀之星”的先進事蹟,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

3、開展“禮儀之星”表彰、聯歡會。表彰在本次活動中獲獎的班級及個人,並收集學生創作的作品進行篩選編排成節目,組織全校師生觀看演出。

五、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長:柏萍

副組長:楊國詩

成員:單進清、楊泗亮、杜軍方、趙峯、劉洪、謝佃春、劉保、張家成、李躍文、楊緒兵

2、充分發揮校文明督導崗的監督作用,各班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組織力量,開發校本資源,編撰出《華傑雙語學校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初稿),並在總結禮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完善,以指導師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六、活動要求

1、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倡議書、廣播站、宣傳欄、班團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文明禮儀教育要長抓不懈,寓禮儀教育於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抓好養成。各年級、各班一定要強化學生禮儀訓練,落實校本課程的開設,讓文明禮儀成為學生的習慣。

3、加強師德建設,教師要學會“四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迴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起到帶頭和示範作用。

4、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每階段有一份主題活動設計及活動後的感想。要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加強日常文明禮儀行為的監督。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6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願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規範、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多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

2.自願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願,自選組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員: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2、師資培訓。選派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開設示範課、開展專業研討;學校提供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台,讓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制度;校本課程評價制度;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責任制等。

五、校本課程建設的範圍

國中校本課程的設置主要有以下6個領域:

1.民族文化領域。通過誦讀和研習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詩詞、散文、政論,以及校史、地方史等,瞭解和研究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等,汲取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增強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祖國偉業的責任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的影響,引導學生對地理生態、動物植物、宇宙空間、資源環境、工藝技術、科學創造等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通過環境調查、科學普及、小發明、小製作等,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瞭解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明確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培養初步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

3.社會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對經濟、政治、法律、家庭、社區、民族、國家、國際等社會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和社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4.藝術探究領域。通過開展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欣賞、創作及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愛好及特長,拓寬藝術文化視野,豐富精神生活,使學生感受藝術對人類發展的積極影響,激發對美好事物的愛好與追求,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提升藝術品位,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5.體育與健康領域。通過開展體育團隊、快樂體育、圍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對身心健康的認識,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運動欣賞能力,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6.農業技能領域。結合本地特點,依據本地經濟發展需要,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及農業生產勞動,增進學生對農業勞動的體驗,增強科技興農的意識,提高農業生產的各種技能,使課程內容適應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計劃的執行。

2、學校將邀請區校本課程建設領帶小組、教研員到校指導工作。

3、每個教研組至少開發1—2種校本課程,九月份全面實施。

4、學校儘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絡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少到多,從有到精,儘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⑴教師執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⑵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⑶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⑷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監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

⑹學校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予以表彰並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7

作為美術課的延伸與輔助的校本剪紙課程,是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通過教編、整合、補充、拓展、對原有的教材的消化與加工、較之更能培養個體差異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充分挖掘我校學生在美術特長方面的潛力,為以後的專業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確保學生的終身審美目標的實現。綜上所述,剪紙的根本課程主要特點如下:

一、開發背景

我們之所以選擇剪紙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研究的內容,是出於以下幾點的考慮:

1、剪紙是我國一種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是最具羣眾性的、大眾藝術形式之一,與民族民俗的關係密切。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剪紙是當地鄉民的一種風俗。鄉民逢年過節或喜慶活動,都要在牆上和窗前貼上紙花,或大紅“喜”、“福”等。國小生都十分喜愛剪紙,加上剪紙工具簡單,材料易找,為此剪紙成為學生們感興趣的活動。

2、剪紙是一項手腦並用的實踐活動,具有單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的藝術風格和誇張變形、大膽的構圖、簡練生動的藝術造型特點。學習剪紙不僅能鍛鍊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耐心和細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力,瞭解民俗風情、熟悉生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孩子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

3、學校開展了“剪紙興趣小組活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形成了一定的剪紙氛圍,剪紙活動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家長的認同。

4、學校在初級階段開展的剪紙興趣小組活動,發現一些問題。首先,“興趣小組活動”側重於學生模仿操作,少創作性作品,不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如何進一步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成了我們必須研究解決的問題。其次,興趣小組活動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學生不能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與技能,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剪紙活動進行教學內容的系統編排。再次,興趣小組活動作為一種課外活動,組織形式上的鬆散,也難以得到課時上的充分保證。國小剪紙活動課程的開發,糾正了剪紙活動在這方面的不足。

二、設計剪紙課程目標:

剪紙是以傳統民間剪紙藝術與中學美術教育的整合為切入點,拓寬傳統剪紙審美文化和表現內容,構建適合學生的剪紙活動體系。通過剪紙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與交流,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它是指以綜合活動課程的方式組織,以活動課程理論指導開展國小剪紙教學。它以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強調剪紙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以主動探索、變革、改造活動對象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的主體實踐活動。

我們開發剪紙活動課程需要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臨摹期:重技能,輕知識;第二階段為萌芽期:從臨摹轉向創作,主要分根據剪紙藝術本身的層次性以及學生心理髮展階段,可設立剪紙初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要求能掌握剪紙藝術的相關知識和基本技法,能夠“臨作”。高級班則在此基礎上,能夠“創作”;第三階段為成長期:既重視剪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意識。我們進行了研究,進一步發展剪紙校本課程。

開設剪紙活動課,把“剪紙”引入課堂。

以往剪紙興趣小組活動明顯缺乏必要的系統性,教學安排缺乏整體的計劃,活動比較隨意。因此,學校領導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對“剪紙”校本課程的可行性做了理性的分析,對剪紙活動教學進行了系統安排。首先,師資配備上:安排有一定剪紙特長的教師擔任剪紙教學的實驗工作進行開發剪紙活動校本課程。其次,時間安排上:由教導處專門將每週三開設為剪紙活動課,保證剪紙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再次,對象和組織上:打破原有班級制,完成由同年級的學生按照自願參加的原則選修剪紙活動課,形成固定的剪紙班。剪紙校本課程開發在拓寬課程範圍、適應學生的個別需要和發揮教師的創新意識等方面顯然有着顯著的優點。

三、課程內容

眾所周知,只有當教學內容系統的加以傳授時,學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開學習,獲得完整的知識,才能得到比較完滿的情感薰陶,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們將傳統民間剪紙與中學美術教育進行了整合,在中學美術教育的價值目標下追求民間剪紙藝術的精髓,吸收和借鑑民間剪紙的語言風格、造型手法和表現技法等的基礎上融入學校美術教育的方法和價值目標,拓寬剪紙活動內容體系。通過對民間剪紙藝術特點,學生認知接受能力和課程本身嚴密的體系以及教育的價值等分析,我們對剪紙活動內容進行了系統編排,反覆實驗研究,在多次篩選與修改,逐步完善,最終設計了剪紙活動課程內容框架體系,即“三維一體”框架體系。“三維”指剪紙的主題性層面、剪紙知識技能層面、學生自身發展層次;“一體”指剪紙活動課程教學的指導綱要。在這個框架體系指導下,我們設計了不同階段的剪紙活動內容體系,讓學生親近自然、體驗生活、認識自我、瞭解周圍世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探索靈活多樣,富有實效的剪紙教學方法

民間傳授剪紙技藝讓初學者剪薰樣(類似複印),強調由臨摹起步,先描後畫再剪刻的技法,與我們所提倡的剪紙活動教學不太適宜。中學剪紙活動課程教學力求改變單一的剪紙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活動課程的思路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現活動教育的價值取向是情感→能力→知識。剪紙教學方法歸納為三種基本類型: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

1、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

主要指由教師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演示法、呈現法等。如講授法(其結構是講解----釋疑):教師向學生系統地描述剪紙史的發展,分析優秀的剪紙作品,介紹剪紙藝術家的生平,通過教師強有力的情緒作用使學生獲得深切感受。教師還可以對一些學生存在的知識問題和現象進行評論和分析,如講解作業,課堂小結等。

2、師生互動型教學方法

主要指藉助師生對話與活動,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決問題,痛痛快快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但必須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並具備一定的判斷分析能力下,或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應的操作能力下方可運用,採用寫生法、情境法、參觀法等互動型教學方法。如情境法(其結構是創設----激發----想象):剪紙教學時,一段錄像可將學生帶入民俗活動中,一幅剪紙向學生描繪了一段生動的民俗文化故事,都能喚起學生無限的想象……

3、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

剪紙教學可以通過協作法讓學生接受教育,如在創作一幅剪紙作品時,可以讓學生運用自身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創造性自己確定表現主題,根據主題選擇素材,將圖案剪紙化,學生分工協作,完成作品。讓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升學習效率與學習動機,掌握剪紙知識和技能。

四、課程的評價

評價是剪紙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評價,學校驗證剪紙活動課程實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教育價值;教師掌握剪紙活動教學計劃和目標的實現情況,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學生在及時瞭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認識自我,促進學習。在這一階段的評價中,我們對剪紙刻的線條、剪紙紋樣的運用、畫面構圖的合理、學生的創意等根據不同的活動要求進行有側重的評價,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創造能力,同時兼顧學生剪紙的基本功的實踐操作。對學生剪紙作品評價,不僅要求教師重視課堂展評、作業批改而且積極創設條件,加強課外展評和比賽。如我們在學校文化建設中開設一個剪紙長廊,定期在校園櫥窗裏登出學生的優秀的剪紙作品;在走廊上懸掛學生的剪紙作品,使校園裏的一面面的牆壁“説話”。每學年我們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剪紙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剪紙文化宣傳,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剪紙交流、展示的舞台。這麼一來,即顯示學生的剪紙才能,給學生作品進行肯定的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對剪紙學習產生更濃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體驗成果的快樂。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8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着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台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置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二)工作小組:

組長:c

成員:d

(三)編委分工情況: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2022校園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9

教材材料:《剪紙》中的部分內容

主講教師:美術教師

授課對象:3——6年級部分學生

授課時間:每週五第七節課

課程開發:

剪紙是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説過:“學生應有剪紙的機會。”他認為剪紙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專心致志地幹一件事,還可以使他們練出一雙靈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靈美,這是因為手部肌肉羣的訓練有利於大腦的開發。國小美術教材也已將剪紙內容列入其中,學生已從美術課上對剪紙有了初步的接觸。由於它製作材料、工具極其普通,方法簡便,集審美與實用於一身,很多學生都喜愛有加。但現實的侷限性無法滿足他們對剪紙藝術的瞭解和更進一步的探究。根據教學的實際,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展現個性創造及感受、體驗剪紙藝術的平台,我校現已把剪紙作為一門校本課程進行開發、研究,讓同學們享受剪紙藝術的快樂。

一、指導思想:

繼承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更有利於教育教學,同時從自己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體味到生活的樂趣,更加熱愛生活,提到審美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構圖能力、想象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到,更讓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美的追求。

二、實施過程:

(一)課程目標

1、瞭解剪紙藝術的歷史,教育學生繼承民俗文化,激發對剪紙藝術的追求。

2、瞭解剪紙的相關知識,認識一定的剪紙語言和表現手法;

3、掌握一定的剪紙(或刻紙)技法;

4、培養學習興趣,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提升審美、觀察、動手等綜合能力,鍛鍊學生的意志;

5、發展學生的個性,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快樂,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學習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為主,刻刀為輔,自備彩色紙張等。

(三)學習內容

第一學期:每節課講授剪紙文化常識和基本功技法,在以學習簡單圖案為主,如對摺窗花、小動物等剪法。

第二學期:在學習剪紙知識和基本功的同時,自己創設簡單的剪紙圖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

(四)實施建議

剪紙藝術的創作、實踐活動,它集繪畫、手工的教育功效於一體,剪紙有的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有的又需要一絲不苟,不能有一絲的馬虎,有的需要長時間的剪刻,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力。這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而且還是培養孩子細心、靜心、耐心的極好方式。

首先,要積極培養學生對剪紙的興趣,興趣是感受力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孩子對剪紙感興趣了,他才會注意的看,注意的聽,耐心的體驗、觀察、感受,才會對剪紙的感情越深。

其次,要在引導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和昇華。引導學生了解剪紙的相關知識,教給學生掌握一定的剪紙(刻紙)技法;認識一定的剪紙語言和表現手法;讓學生進行剪紙(刻紙)的練習與臨摹。

再次,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展覽,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教師的表揚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自信,而周圍同學的讚揚與認可將能在更大程度上給這個學生極大的自信,最終培養學生對剪刻紙這門藝術的基本感覺。

通過剪紙活動,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提升審美、觀察、動手等綜合能力,鍛鍊學生的意志,發展學生的個性,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快樂,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評價建議

1、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重視教師與他人的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採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學生通過建立美術學習檔案提高美術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在原有的水平上的發展,有效地提高學習質量。教師通過學生的美術學習檔案,瞭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特點,瞭解學生對美術知識、技能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在觀念和方法上的進步,發現學生的潛能,瞭解學生在發展中的真正需求,給予及時的指導。

2、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

對學生的美術作業應採取多樣的評價方法。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呈現方式可以是分數或等級,可以是評語,也可以採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採用互評或座談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dnor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