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通用4篇)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通用4篇)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篇1

當同學們每天健康成長時,還有一部分殘疾學生由於身體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為了給這些孩子創造更適合的學習條件,引導教師針對個體科學施教,讓這部分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在校的殘疾兒童儘可能降低該部分學生因為個體特殊原因對學校和學科教師教學質量統計造成的負面影響,更真實體現任課教師的教學成果;對個別殘疾兒童不能到校學習的,安排教師進行送教上門,特制定此方案: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通用4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殘疾學生康復教育需求,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關愛工作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維護殘疾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殘疾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二、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全體教職工

三、工作目標:

積極探索、創新殘疾兒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學校建成殘疾兒童的温馨家園。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殘疾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實現殘疾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目標。

四、主要措施:

1.每學年初,認真調查摸底,摸清殘疾兒童的底數,建立每一名殘疾兒童的專門檔案。

每年3月、9月及雙休日不定期進行送教上門教育。

2.各班新增殘疾兒童後,班主任要調查清楚情況,報告學校思教處。學校和班主任根據學生殘疾類型、殘疾情況做好兒童家長培訓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若學生殘疾導致無法正常參與學習,無法獲取正常學習成績,應做好兒童家長思想工作。取得家長同意和配合後,為肢殘兒童收集整理疾病證明相關材料,有必要時應協調辦理保險理賠或休學復學相關事宜;造成永久性傷殘並且嚴重的,學校應建議殘疾兒童家長為其辦理殘疾人證明。

3.引導家長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為疑似智力殘疾兒童(弱智生)進行智力鑑定,若鑑定結果為四級及以上智力低下水平,學校應認定為智力殘疾兒童,並按照區教育局要求提交資料審核,其考試成績不列入考核統計。為減輕此類兒童家長經濟負擔,經家長提交智力鑑定申請,學校同意進行智力鑑定的,鑑定完成後,學校存檔。學校每學期從學生公用經費中安排相應經費用於此項補助,每學期補助限額500元。

4.全校師生要關心照顧殘疾兒童。班主任是殘疾兒童在校期間學習、生活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老師應儘快摸清班級殘疾兒童人數及其殘疾狀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照顧,並且教育班級其他學生也要關心照顧他們,不得歧視、欺負、侮辱他們。

5.學科教師要根據殘疾兒童的殘疾情況因材施教,分層要求,適當降低其學習目標;既要確保其人身安全,又要努力讓他們學有所得。教學中,要擺正心態,正確對待殘疾兒童,不得因為追求教育教學質量而歧視、侮辱他們,努力為殘疾兒童營造安全、愉悦的學習環境。

6.學校要建立殘疾兒童幫扶機制。每學年統計完成殘疾兒童表冊後,學校應結合師生實際情況,鼓勵和安排教職工與殘疾兒童結對,不定期開展結對幫扶送教上門工作。教職工要經常與結隊學生談心,溝通,掌握被幫扶殘疾兒童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並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定期家訪與其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幫助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開教職工、受助學生、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

7.注重對幫扶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對教職工要多與幫扶對象交流,作到細緻入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諮詢室,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他們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結對學生積極參加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和學校、老師們對他們的關心。

8.加強與幫扶學生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電話家訪、實地家訪、送教上門等方式充分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學生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通過電話、網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繫,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學生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實現自食其力。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篇2

為依法保護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保障殘疾兒童能夠正常入學就讀,讓其更多地感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的關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年度保障殘疾兒童入學就讀方案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首先,成立學校殘疾兒童入學就讀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組員。其次做到“一個同步,四個統一”,即殘疾兒童少年教育與義務教育同步發展,並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統一組織、統一檢查。把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列入學校工作責任目標。

二、健全制度,加大宣傳

落實隨班就讀工作

(一)完善投入機制,建立以政府撥款為主,學校多渠道籌措特教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

2、學校設立專項補助費,作為正常特教經費的補充。

3、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捐款捐物,用於殘疾兒童家庭的`資助。

(二)完善管理機制。

一是依法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實行0至15歲特殊兒童普查和登記制度,定期組織殘疾兒童情況調查,摸清底子,並建立檔案。二是認真搞好殘疾兒童鑑別。對受教育情況、社會適應行為情況、智力情況等七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三是防止殘疾學生流失,確保他們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為此,學校應採取的措施是: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各類集體活動,注重對他們進行潛能開發和特長培養,使家長看到了成果,而且讓孩子看到了希望,從而克服了厭學心理。加大對殘疾生的救助力度,不讓一個殘疾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或失學。學校安排專人負責殘疾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衞生等管理,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注重隨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班主任或輔導教師對其進行心理指導,讓他們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三、加強教學研究,促進隨班就讀工作

為了提高隨班就讀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一是加強教材研究,對普通教材作了一定程度的處理。國小一年級原則上不降低教學要求,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實行兩類學生同教材、異要求,對殘疾兒童降低教學要求。二是加強隨班就讀課堂教學,注重因材施教,充分體現一體化教學中的個別化教學。

四、培養學生適應能力是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重要任務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讓隨讀生不僅像正常兒童一樣接受普通教育,享有同正常學生一樣的學習環境,還在適應能力培養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讓他們接受適當的特殊教育服務,為其升學、就業構建“綠色通道”。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篇3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張慶偉提出的“與時代同行,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為人民奉獻,促進龍江振興發展”的要求,特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倡導“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項目助人自助、樂人樂己的助殘服務理念,大力弘揚“有無相通、患難相恤、守望相助”的鄰里互助精神,切實提高鄰里守望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殘疾人鄰居提供個性化、特需化、專業化的志願服務,有效維護殘疾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和平等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權利,營造“隨手公益、隨家公益,力所能及”關心幫扶殘疾人鄰居的濃厚氛圍,助推助殘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成長,更好發揮助殘志願服務工作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二、活動內容

助殘志願服務活動以社區(村屯)為依託,以殘聯組織為樞紐,以殘疾人鄰居為對象,以提高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為目的,廣泛動員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方便有效的形式,就近就便為殘疾人鄰居提供服務。

1.結對助殘。鼓勵以助殘志願服務組織或志願者個人形式,與殘疾人個人或家庭建立“志願服務組織+殘疾人家庭”、“助殘志願者+殘疾人”方式,開展“多幫一”、“一幫一”、“一幫多”的常態化結對服務。

2.守望助殘。把社區(村屯)作為經常性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主要場所,開展“鄰里守望”“鄰里助殘”“日行一善”等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動員廣大羣眾主動走進殘疾人鄰居家門、為殘疾人鄰居搭把手、與殘疾人鄰居結對子,讓鄰里之間相親相愛、助殘志願服務的共識成為每名公民的自覺行動。

3.暖心助殘。把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特別是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作為助殘志願服務的重點。對於一户多殘、老殘一體家庭,尤其是行動不便等貧困重度殘疾人,要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務。利用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為殘疾人提供心理疏導、康復護理、支教助學、就業幫困、創業指導、法律諮詢等個性化服務。

三、組織實施

1.整體部署,全面啟動。5月19日上午,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暨“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全面啟動。省政府殘工委領導以及省殘聯機關幹部深入社區,與廣大助殘志願者共同開展助殘志願活動。各市(地)殘聯組織以及所屬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屯)等殘聯工作人員、殘疾人工作者也要走進城鄉社區,立足本地實際,啟動開展“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各地在活動開展中,要着力打造、傳播助殘志願服務品牌,統一佩戴助殘志願服務標識,努力做到哪裏有助殘服務需求,哪裏就有助殘志願者。要圍繞“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要求,精心策劃服務內容,確保活動深入在社區(村屯)、開展在殘疾人身邊。

2.強化機制,廣泛開展。各地要紮實推進“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策劃設計體現地方特色、彰顯助殘志願服務精神、有益於殘疾人及其家庭的志願服務項目。積極拓展助殘志願服務平台,把握助殘志願服務需求、暢通助殘志願服務信息、強化助殘志願服務對接、拓展助殘志願服務渠道,策劃開展貼近殘疾人個性化需求的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實現“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理念進社區、進村鎮、進工廠、進校園、進家庭,提高助殘志願服務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形成助殘志願服務常態化機制。

3.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平台,大力傳播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形成全省主流媒體與新媒體宣傳矩陣,切實擴大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對活動傳播引領的重要作用,大力宣傳“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重要意義,在全社會樹立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良好形象。要在網站和新媒體平台及時宣傳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動態、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把助殘志願服務活動與慶祝建國70週年緊密結合,充分展示廣大助殘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時代風采和高尚情操。

4.構建網絡,培育組織。成立助殘志願服務組織愛心聯盟,帶動更多志願者,推動“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開展。依託黑龍江省志願服務支持系統,鼓勵黨政機關、企業、助殘志願服務組織及志願者註冊登記、發佈需求信息、尋求支持、招募培訓、開展服務,完善活動規範化管理、考核激勵等機制,實現線上線下助殘志願服務聯動統一。鼓勵和支持助殘志願者比較集中的地區和單位,培育孵化“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專項助殘志願服務組織,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特需化、專業化的志願服務。探索建立助殘志願服務星級認定等激勵保障機制,調動助殘志願者的工作積極性,保護助殘志願者的合法權益,培育有利於助殘志願者開展工作的良好環境。

四、活動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要求,增強抓好助殘志願服務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助殘志願服務情況,科學制定規劃措施,把推進“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作為殘疾人工作的重要內容,不斷提高組織指導“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工作水平。各級文明辦要把“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納入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內容,納入志願服務工作整體規劃,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加強與各方面的溝通聯繫,做好宣傳、服務和聯絡工作。各級民政部門要把“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作為加強社區(村屯)建設、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各級工會、團委、婦聯要充分發揮羣團組織作用,結合自身特點,廣泛動員職工、青年、婦女等開展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積極促進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健康發展,展示尊重、關心、愛護殘疾人的良好風尚。

2.動員社會力量,精心組織實施。要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志願服務組織和廣大愛心志願者,整合社會資源,為助殘志願服務活動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市(地)殘聯、文明辦、民政、工會、團委和婦聯要結合實際,聯合制定本地“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在活動開展中,要充分做好組織動員工作,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深入發動廣大羣眾加入到助殘志願服務隊伍中來,引導廣大助殘志願者積極投身“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

3.創新方式方法,力求取得實效。各地在活動開展中,要從殘疾人實際需要出發,採取綜合包保、結對幫扶、親情陪伴、鄰里助殘等多種方式方法開展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提供更多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讓殘疾人身邊有親人般的體貼、朋友般的温暖,讓殘疾人得到實實在在的關愛。要主動適應時代新發展和形勢新變化,創新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形成百花齊放的助殘志願服務生動局面,真正發揮助殘志願服務活動的實際效果。

4.注重城鄉統籌,堅持共同提高。在認真做好城市助殘志願服務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農村助殘志願服務工作力度,探索開展具有農村特色的關愛殘疾人志願服務活動,將“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和實施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加強農村助殘志願服務基地和聯絡站點建設,廣泛開展“幫、包、帶、扶”活動,動員農村基層組織、幹部、羣眾和志願者參與“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依託殘疾人扶貧服務社、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村互助社、各種行業協會組織等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殘疾人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生活服務,幫助殘疾人改善生活,走向富裕。

請各市(地)殘聯於12月10日前將“關心你的殘疾人鄰居”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情況總結報送省殘聯組織聯絡部。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 篇4

為了保障重度智障、腦癱等兒童因客觀原因暫不適宜到學校進行教育的特殊兒童、少年能夠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真正體現“教育公平”,進一步提高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促進我城區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貫徹落實《南寧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青秀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xx-20xx年)》(青政發[20xx]27號)等文件精神,真正把“送教上門”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城區的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服務對象

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為城區殘聯發證(登記)並居住在青秀區轄區內,確實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班)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並願意接受送教上門服務的6—15歲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以下簡稱“中、重殘少兒”)。

二、服務目標

送教上門服務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鄉鎮、社會志願者參與的施教隊伍,為中、重殘少兒提供包括認知課程、適應性課程、身體康復等教育及訓練課程,發展其教育潛能,提高認知、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注重家長的康復知識培訓。讓中、重殘少兒享有受教育權利,逐步融入社會。

三、服務原則

(一)按學校服務地段就近送教原則;

(二)“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願、定期開展、免費教育的原則;

(三)送教方式遵循個別送教和集中到社區、鄰近學校送教相結合原則;

(四)示範教育和指導家長相結合原則;

(五)“醫教”相結合的原則;

(六)因人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送教內容

送教上門老師應根據每個中、重殘少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中、重殘少兒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康復能力。

(一)教學內容

學科類知識;送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備教材內容和知識點;運用家庭資源及其他本土資源進行認知教學、生活自理訓練。

(二)康復訓練

感知、運動、語言等缺陷補償;運用特奧運動項目進行訓練;醫教結合進行運動康復。

(三)保健指導

醫生或送教志願者對家長進行保健、康復常識培訓和專業康復指導。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教育、財政、衞計、殘聯、民政、鎮、街道、開發區等部門組成的送教上門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協同推進實施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送教上門的師資、經費、補貼、康復訓練、志願人員和殘疾少兒調查等問題。各單位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二)將“送教上門”的殘疾兒童納入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同等享有每人每年6000元的財政公用經費的撥款。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用於送教教師購買意外保險費、交通費、誤餐費等。

(三)保障教師權利和安全。對承擔“送教上門”工作的學校在師資、經費、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每次到家庭(分教點)開展送教服務應有2名及以上人員,白天時間進行。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做好送教服務人員的安全工作。

(四)結合實際做好“送教上門”人員的工作量標準確定。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次3課時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學校績效考核,同等條件下職稱優先評聘。

六、實施方法

(一)成立領導小組,擬定工作方案。成立青秀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各相關工作部門要成立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責任,負責協調、處理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相關工作,擬定工作實施方案,並按方案組織實施。

領導小組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區教育局,主任由賴清玲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曾慧文同志兼任。辦公室成員由基教股、各國小校長組成,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城區中國小特教工作,聯繫電話:。

(二)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1.城區殘聯每年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實名調查和登記工作,摸清情況後,由青秀區殘聯區分類型整理彙總,填寫《青秀區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情況統計表》(見附件1),報送城區教育局。

2.城區衞計局要協同醫療機構,會同殘聯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適齡兒童參加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的`銜接機制,做好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對中、重度殘疾兒童做好乾預康復治療。

3.城區財政局要將“送教上門”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及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按時撥付,並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4.城區民政局要加強對康復輔助器具的宣傳推廣,普及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相關知識,讓中、重度殘疾兒童能正確安全使用康復輔助器具。對生活困難的中、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給予資助。

5.城區教育局根據城區殘聯提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名單,組織中、重殘少兒所在服務地段的學校送教上門的具體工作。

6.各鎮(街道、開發區)協助轄區內中、重殘少兒送教上門的管理工作,組織志願者參與“送教上門”服務工作,為設立分教點服務提供場地,協同教育部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三)明確服務隊伍,實施服務工作

學校要將送教上門服務納入學年工作計劃和教學常規工作中,形成常態化管理。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四)總結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

各實施部門(單位)要認真總結開展服務工作以來取得成績,對在開展送教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要予以表彰獎勵,將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並積極探索“送教上門”服務的新方法,確保我城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取得實效。

七、工作要求

(一)辦公室每學期開學和期末各召開1次業務指導組及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

(二)送教學校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髮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三)保證“送教上門”時間,原則上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週1次,每次3課時(包括學生教育教學、康復訓練及家長培訓等)。

(四)多形式開展服務。提供送教上門的學校可根據服務對象情況,靈活選擇送教上門的服務方式。

1.集中學校開展服務。利用部分學校和單位現有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家長定期定時陪同中、重殘子女到學校(社區)資源教室開展康復訓練和教學活動。

2.到服務對象家庭一對一的服務。對於居住較分散、離學校路途較遠的中、重殘少兒,學校責任教師(志願者)到其家中進行一對一施教。

3.設立分教點服務。中、重殘少兒居住相對集中的,在服務對象所在的自然村、社區服務中心、康復(福利)中心設立分教點,集中開展服務。

4.協同教育服務。學校與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特教培訓機構等合作舉辦分教點,共同開展教育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gongzuofanwen/pzxm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