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紀錄片策劃方案(通用7篇)

紀錄片策劃方案(通用7篇)

紀錄片策劃方案(通用7篇)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1

一、選題背景

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永樂宮始建於元代,施工期前後共110多年,才建成了這個規格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築羣。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着,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築,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特別是宮殿內部的牆壁上,佈滿了精心繪製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來到山西,自然不能放過去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宮宇規模宏偉,佈局疏朗。除山門外,中軸線上還排列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這些元代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的優秀遺產。在建築總體佈局上風格獨特,東西兩面不設配殿等附屬建築物,在建築結構上,吸收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二、拍攝意義

永樂宮裏的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題材豐富,畫技高超,它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的可貴風格,成為元代寺觀壁畫中最為引人的一章,這些對研究繪畫的人很有幫助,還可以讓人們更多的瞭解道教文化。

三、拍攝內容

拍攝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拍攝建築,另一部分拍攝壁畫。

四、拍攝地點

芮城縣永樂宮

五、拍攝時間

20xx年11月~~~~12月中旬

六、合作方式

由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拍攝組與當地電視台組成聯合拍攝組。

七、拍攝設備

數字設備(DP800)一台,磁帶兩盤。

編導闡述

永樂宮的拍攝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我國的道教文化,其結構不復雜,表現手法還帶有傳統的印痕,但片中文物的鮮活拍攝,使此片較好完成了文化意藴傳播的功能訴求。文物是靜止的,但是導演要將其拍攝的鮮活,有感染力,呈現動態,必須在攝影鏡頭和光線造型上下功夫。多運用主觀鏡頭和運動鏡頭,文物的動態拍攝才會淋漓盡致,文物才能被塑造成鮮活的角色吸引觀眾的眼球,實現文化類宣傳片的展示與文化傳播功能。

影片格調儘可能用暖調勾勒出文化氛圍。整個片子用富有道教特徵的小片頭隔斷,背景音樂為主,旁白為輔。整個片子節奏應張弛有度,快慢結合。鏡頭上多運用運動鏡頭,可以勻速搖拍壁畫。光線上以面光為主。解説詞要形象而富有生命力。片子的剪切風格決定了片子的最終形態,流暢的畫面、平穩節奏的控制、動靜結合的鏡頭跳接使影像產生了明快、真實的視覺美感。

猜你喜歡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2

一、選題

1. 來源:網絡、媒體、其他

2. 打動你的地方、興奮點

3. 核心內容、事、人、現象

4. 思維程度、啟迪、訴求

5. 背景(社會、人文、歷史)

6. 把握度

7. 題材基本定位(邊緣、平民)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經歷、家庭、外表、細小動作、價值觀)

2. 人物——困難——呈現真相

3. 配角——戲分配、傳遞、推動

4. 配角——隱喻什麼?主角挖掘、空間

三、拍攝中可行性

1. 場景表、發生事件

2. 發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發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徵性意義

四、情節考慮

1. 情節轉折

2. 主要抗爭點、矛盾

3. 如何平衡關係?態度?

4. 拍攝可行性

這個是提綱

一、市場環境/活動背景/活動目的

二、活動目標羣體

三、活動介紹(時間、地點)

四、活動主題

五、活動所需道具/物料

六、活動宣傳媒體資源

七、活動執行計劃(時間/內容/負責人)

八、活動費用預算

---------------------------------------------------------------------------------------------------

一、自我創作理念

平視社會人生,關注普通百姓生活,從細節處着眼,展現隱藏在平淡生活之中的樸實與幸福,透過小視野關注大視野,挖掘整

個社會百姓人家的生活風貌。

強調敍事紀實,不僅要善於發現,還要善於選擇,捨棄,重視過程,完善結果

在紀錄片裏貫注理性思維,謹記紀錄片的本性:客觀與真實,適當地施與人文關懷

二、基本風格

將平民化的視角和平實化的語言貫穿整部紀錄片的始終,以真實的故事為主線,以現實環境與人物精神狀態為配合畫面,描述芸芸眾生下的小人物生活,體現被大千世界淹沒的淳樸與真情,將一個平凡樸實的故事通過鏡頭與解説詞娓娓道來,引發人羣關注與思考

三、主要內容

穿過一條鋪滿碎石子的馬路就是學校的后街,如同所有的墮落街一樣,后街自始至終扮演着學校食堂與超市的後備軍角色。儘管五花八門的商品充斥着眼球,儘管經營有道的老闆們的吆喝聲不絕於耳,后街始終如生鏽的機器一般運行着,絲毫引不起幻想。然而,正是在這樣一條普通的后街卻生活着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婦,他們間的話語不多,舉止間卻處處透露和諧與默契,這是夫妻兩人風風雨雨幾十年的磨合與見證。

老兩口經營着一個酸辣粉的店子,店面是用雨布搭建起來的,空間不大,僅容得下兩張桌子和十來個學生顧客。因為愛吃酸辣粉,所以經常光顧粉面的賣家,加之這對老夫妻提供的粉面不僅味道可口而且價格實惠,當然也就成了目標店家之一。

粉面的次數吃多了,跟小店老闆也就熟絡起來,並時不時打量他們的言行。很多次,我們都會看到男人從女人手裏接過笨重的煤氣爐,女人用毛巾擦乾男人手上沾着的灰塵;有很多回,我們都能聽到女人略帶撒嬌的幸福語調,男人寬大包容的話語。儘管生活很艱苦,他們卻相互鼓勵,用雙手維持整個家庭的生活,儘管生活很平淡,他們卻能從最樸實處尋找幸福的訊息,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幸福是什麼?這是每個人都懂卻總也捉摸不透的問題。放眼大千世界的紛繁多彩,眼睛倦了,我們不如着眼周邊生活着的幸福人兒,也許從他們那裏,我們能找到生活的安慰,能抱着一個樂觀的心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四、目標人羣

15-65歲的社會民眾,抱有一顆熱愛生活思考生活的心,關注民生關心民情

五、拍攝對象

酸辣粉店的老闆和老闆娘以及個別學生顧客

六、拍攝地點

學校后街

七、拍攝目的

從尋常百姓人家着眼,捕捉幸福的生活細節,彰顯一種人文關懷,傳達一種和諧的生活風貌,以小見大,展示現代社會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以及內在的精神狀態,從而引發人們對於幸福的思考,對於生活的見解,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八、時長

紀錄片的時間濃縮為10分鐘左右,以一個主題貫穿始終,配合以畫面和字幕的解説,樸實卻處處體現真情,全生態的拍攝與創作。

九、前期準備工作

題材的選擇

(1)從故事情節的選取來説,幸福是一個很平常也比較廣泛的話題,如果我們從小處着眼來體現一種大的精神風貌,對幸福的詮釋也就更加到位,從而吸引更多人羣的關注

(2)從被拍攝人物的選取來説,后街的酸辣粉老闆是我們非常熟知的人物,平凡而樸實,他們間傳達出來的幸福正是整部紀錄片所要表達的主題

前期採訪

(1)閲讀相關資料和書籍,做好拍攝紀錄片的準備

(2)考察被拍攝對象的生存環境以及生活狀態,從而對被拍攝對象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

(3)與被拍攝對象面對面的交流,與對方建立一種融洽的人際關係,得到對方的信任,從而瞭解更為真實的信息作為拍攝的輔助資料,當然臨場發揮也是重中之重

構思立意

明確拍攝的主題,謹記自己需要拍攝的目的,需要告訴觀眾什麼,從而有計劃有目的的選取素材,使紀錄片的拍攝主題顯得更深刻更合理

切入點

以最真實最細小的情節為着眼點,以小見大,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

十、拍攝現場操作

(1)拍攝技巧

多景別多角度高低機位有變化的拍攝,多運用各種長鏡頭,捕捉各種細節,保持情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注意場景和構圖,掌握好場面調度,留足空鏡頭

(2)現場採訪與聲音採集

用聊天式提問,語調清晰,儘量做到短少準。注意素材聲音的完整性,同期聲的錄製要注意聲音的質量,多采集豐富的現場音

十一、後期製作

採用敍事性剪輯和表現性剪輯相結合的方法,先看素材,再段落剪輯,再初剪,精剪,最後加少量特技,用AE做一個合適的片頭,解説詞用啟發式解説,最後配樂,完成字幕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3

一. 選材背景:

北京是黑白照片上定格的皇城帝都,大氣傳統,地道的京片子和衚衕裏斑駁的磚瓦,講述着古都京城悠悠的歷史;沿着北京的中軸線,皇城遺蹟依次排開,穩坐在帝都的心臟位置,接受着世界朝聖的目光;離開中軸線,走進衚衕小巷,四合院的紅磚灰瓦和屋頂鴿子咕咕的叫聲,是濃濃的老北京情懷;北京又是流光溢彩的現代都市,林立的高樓,璀璨的夜景,與傳統的四九城相得益彰;三里屯酒吧街的閃爍霓虹和798裏LOFT工廠的懷舊氣息,讓北京煥發着前所未有的異彩光芒。在這古老與新潮交替的城市裏,那些夾雜在那裏的名人故居是否已經被人遺忘。“百花齊放百鳥鳴,貴在推陳善出新。看罷牡丹看秋菊,四時佳氣水如春。”坐落在什剎海西邊的前海西街,去恭王府的必經之路。那些容易被人遺忘的角落,就有着我們曾經的才子佳人的故居。分佈在原北京內城東城、西城、崇文、宣武以及海淀區的部分區域內的約200處名人故居。其中,東、西城多見大官僚、大商人、大知識分子,出現瞭如辜鴻銘、陳獨秀、郭沫若、魯迅等人,宣武區和崇文區的人物特點是三教九流,因此更多的出現戲曲名家,以及全聚德、張一元、葡萄常等老字號和生意人的歷史痕跡。

二. 目的意義:

每一個名人故居都是一篇動人的故事,每一個名人故居都是歷史的真實印記,由於大量街巷衚衕與四合院被拆除,很多著名人士居住過的院落也隨之消失,而這些故居恰恰是珍貴的歷史遺蹟,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歷史階段的具體見證,有些更是不可複製的文物,所以它們的快速消失實在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希望通過宣傳名人故居的現狀,使社會與有關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

三. 內容策劃:

紀錄片名稱:重走名人故居 片長: 紀錄片主題:以一個大學生簡單的視角來講述北京的名人故居現狀。 紀錄片主要人物:一個大學生 紀錄片拍攝地點:梅蘭芳紀念館.茅盾故居譚嗣同故居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4

一、 活動背景

經濟的發展使得城市周邊也發展成為城市,他們因此的丟失土地本省安身立命的東西,開始融入城市的生活,但是低文化水平的他們可選的工作少之又少,為了生存他們只得出賣苦力,還有一些遠離城市的鄉村,他們為了改善落後的生活,居家遷居到城市裏,他們同樣沒文化,也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力。經濟在快速的發展之中,但是社會存在的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這羣底層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因此我們將視角投在他們之中,拍攝以他們的工作以及居住環境為拍攝內容,拍攝地點選在遵義市,方便小組成員進行拍攝。我們本次選擇拍攝的內容是記錄他們這羣農民工進城後的生存狀態。

二、 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活動的目的就是拍攝出優秀的紀錄片,讓整個社會的人們看到農民工的辛勞與艱辛,攜手共同的關愛他們,讓他們在這個城市生活得更加有尊嚴,更加幸福、快樂。同時,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快採取措施或改善他們的條件。另一方面,這一次團隊的協作,也能夠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增加團隊協作的意識。

三、 資源需要

在設備充足的條件下,只需兩套攝像機就可以了,這樣成員分成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拍窮人,另一部分拍富人,分工協作,最終一起剪輯。這樣既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並且不會出現資源浪費。

四、 活動開展

窮人,這是我們要反映的主題,首先是遠景拍攝(繞鳳凰山而居的貧民窟),近景再去拍攝他們一天的生活工作,從早到晚,可以從早早的清潔工、大汗淋漓的背揹簍人,到烈日下工地上的建築工人。注意鏡頭的特寫(如,皺巴巴的臉、黃黃的牙、青色的鞋等),主要是反映他們的樸素、善良的心,但又貧困潦倒的外在形象。其次是他們的生活居住環境(比如,髒兮兮的斑駁脱落的牆壁、黑漆漆的室內條件、鄰里之間的擁擠、吵架,錯綜複雜的電線等等),主要體現髒、亂、差、擠等。

富人,這是我們要進行對比的另一個素材,我們可以選擇在百盛、國貿等這些高檔的大商場,琳琅滿目的商品,高貴奢華的裝飾,大街上的豪車等。這一切都與那些窮人們形成鮮明的對比,我想以此更能夠震撼人心。

光的應用,根據主題而來,所有的外在環境都是為了體現總的主題服務,夕陽穿過梧桐樹照射着,辛勞一天的人們回家來了。城市的每一角,華燈初上,燈紅酒綠的生活才剛剛開始,這到底是誰的淒涼,同時從一個小小的角落也想人們傳遞着真、善、美的生活。

五、 內容策劃

(一) 紀錄片名稱:《城市的天空下——活着》

(二) 片長:5~10分鐘

六、 紀錄片的基調

影片主要是呈現較為低沉且快速的基調,音樂一定要配合畫面快,快節奏的生活。一方面,快速且有震撼力的音樂,這樣才能夠提高人們的注意力且對心靈具有衝擊力。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快速的節奏才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反映我們要表達的主題與內容,説明這同時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5

一.選題

把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不同生活和學習狀態的學生,用專升本這條線串聯起來,旨在展現專升本的學習給升本的學生帶來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影響和改變,表達出對一種積極向上狀態的期待。 二.拍攝內容

1.準備專升本的學生與其他專科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態的不同(包括課堂的學習、課後的備考、向學長學姐和老師瞭解專升本的相關信息、公共課的開課和學習情況、對專升本的瞭解情況和看法)

2.通過採訪,展現專升本的學生,升本前後的不同(授課方式、課程設置、升本前後對專升本的認識和理解的轉變)

3.即將畢業的專升本學生的打算(專升本學生的就業前景如何、工作或考研的選擇)

4.老師對於專升本學生的看法(普通本科學生與升本學生的異同) 5.專升本學生的就業情況調查

6.一般的本科生的生活狀態,及其他們對專升本學生的認識和看法 三.記錄形式

以一個主題貫穿始終,配合以畫面和字幕的解説,選取典型人物進行跟蹤拍攝,細節展現拍攝與創作。 四.拍攝方式

(一).拍攝技巧

多景別多角度高低機位有變化的拍攝,多運用各種長鏡頭,以最真實最細小的情節為着眼點,以小見大,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保持情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注意場景和構圖,掌握好場面調度,留足空盡頭以便於後期製作。

(二)現場採訪與聲音採集

用聊天式提問,儘量簡潔,直擊主題。注意素材的完整性,同期聲的錄製要注意聲音的質量,多采集豐富的現場音 五.段落層次

由專科學生、專升本學生、普通本科學生三條線索貫穿始終,對於學習、生

活等內容的展現採取並列式結構,按照時間和人物線索逐次深入,每一獨立的內容,均有這三部分組成。 六.拍攝風格

以典型人物和細節帶動整片的內容,各條線索既具有獨立的特點又相互穿插,並且拍攝時會注意各條線索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也正是這種完整和連貫性,使得整個片子的風格趨向於故事風格。 七.音樂形態

音樂形態一般會根據片子內容的緩急,及其人物狀態的表現來選取,但對於節奏不太明顯的內容,多以輕音樂為主,目的在於,不刻意去強調和突出內容,而是讓觀看者自己去體味和理解片子所要表達的內容。 八.後期製作

採用敍事性剪輯和表現性剪輯相結合的方法,先看素材,再段落剪輯,再初剪,精剪,最後加少量特技,用AE做一個合適的片頭,解説詞用啟發式解説,最後配樂,完成字幕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6

一、選題概述和主題

近些年在上海街頭出現了不少許多靠賣藝為生的人,他們有的是輾轉各地的流浪藝人,有的是乞討者,還有一些是市民藝術愛好者,下崗或者退休後因生活困難,靠賣唱來補貼生活„„為了擺脱心裏的沉悶,他們每天都會加入公園裏一支支由退休職工成的歌隊,教歌唱歌,用虔誠的心靈和表情謳歌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成就。在那些激昂振奮的歌謠裏,在一種集體催眠的氛圍裏,他們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陶醉在昔日的輝煌中,尋找着那些失落的尊嚴。入夜,他們空着肚子,來到繁華市區,大膽穿行在霓虹燈的輝光下,小心翼翼地避開城管隊員和警察,打開樂器、清清嗓子,對着行人自顧自地唱起來。那些歌跟白天的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面前多了一個投錢的盒子——這個盒子裏,通常都有一塊書寫着博取人們同情文字的招牌,裝載着一些希望,這而盒子裏的些硬幣能夠維持他們的生活,甚至可以成就一個個望子成龍的夢想。在繁華的街頭,他們就這樣用歌聲表述着歷史和現實,宣泄着快樂和憂愁,祈禱着不可預知的明天。

這種生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賣唱的事情傳到虹口公園裏,很多歌友在一種優越感的支配下,漸漸疏遠了他們;而他們中間一些人也會因為這種壓力而退出賣唱的行列。吵吵鬧鬧,分分合合,熱鬧紛繁。在上海邁向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氣象萬千,但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就這樣被遮蔽在城市公共符號的光輝下。儘管如此生活在社會的邊緣,但他們用那一代人特有的堅韌意志和生活態度,頑強地生活着,詩意地棲居着,以證實自己沒有被巨大的城市浪潮所淹沒。

他們的確不是這座城市的精英,但是他們的確在這座城市存在過,是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當下的社會邊緣尋找人生的尊嚴——可以算作這個片子的主題,或者説,是我本人想要表達的主題。

二、人物形象構建

房留生

58歲的房留生自幼家貧,後來做了上門女婿,一直覺得抬不起頭來。為此,老房在工廠裏乾得很賣力,多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靠着一張張獎狀,老房才覺得挽回了一些臉面。其實老房真正喜歡的還是音樂,他揹着手風琴加入了上海愛樂業餘合唱團,只要凳上舞台,一切自卑都無影無蹤了。然而,這個愛好也耗費他不少時間,從而惹惱了工廠和家庭。十年前他被宣佈下崗,接着妻子和兩個兒也子棄他而去。老房只有兩百多下崗收入,卻還得負擔兒子們三百多元的撫養費,無奈之下,只得拖着一條殘腿,背起手風琴走上街頭,開始了賣藝的生涯。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終於有了每月一千元退休金,老房可以歇一歇了,可是中專畢業早已工作的小兒子忽然考上了夜大學,據説學費高達一個月兩千五百元。望子成龍的房留生把彭浦的工房租了出去,自己在虹口溧陽路老街租了一間小屋,退休金和租房差價都給了兒子,老房自己的生活費也就只能繼續指望那架紅得破舊不堪的手風琴了。老房告訴我,兒子真的不錯,每年都來看自己一次,真希望他能夠成才

老房的賣唱箱子上有一塊牌子,開始是“下崗殘疾人員賣藝”,後來又改成“下崗賣藝”,最後乾脆改成“新年快樂”。老房説,本來靠同情掙錢,現在街頭賣唱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要靠藝術掙錢。

老房這些年靠着街頭賣唱積攢了一些錢,破舊的家裏那個嶄新的保險箱裏也越來越滿,但是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能活多久”成了他的

口頭禪。新年裏,老房決定捐出一萬元,做一件善事,給虹口公園唱歌的老人搭一個棚子,讓大家在雨天和冬天都能歡唱。

分別介紹片中的其他人物石靜、丁仁華、趙紅民、陳亨、老錢(省略)

三、片名、敍事、結構、風格

片名:在我們這個符號化的社會裏,歷來把沒有“正當”職業的人被稱作“社會閒雜人員”,本片片名《閒着》其實就是取自於這個意思。

主線:這支街頭賣唱樂隊的存在狀態,由街頭賣唱引起的與城管、保安的合理衝突,與公園裏那些為休閒而唱歌的老人之間的衝突——這些矛盾的緣起、發展與解決的起承轉合過程,將構成本片主線。

副線:房留生、石靜、陳亨、趙紅民各自對歷史的回憶,以及各自的生活現實中發生的矛盾衝突。

結構:將街頭賣唱、公園練唱、各自歷史和現實生活、甚至上海正在同步發生的一些公眾事件(比如氣温、節能、物價、交通)平行剪輯,從這種交叉中,或印證某種觀念的內在聯繫,或表現某種不協調的無奈,在不斷的建立和消解中表達、深化主題。

風格:這是一部典型的城市題材的紀錄片。城市的光怪陸離的景色以及特大城市象徵超級規則的視覺符號,同這些小人物生活的遊離狀態以及被遮蔽的內心慾望之間將構成巨大的反差。對於前者我會以十分工整的畫面和嚴肅的態度去表現,如同新聞和專題的風格;而對於後者,我將把攝影機儘可能逼進拍攝對象,用足特寫甚至大特寫,以此去捕捉他們內心的掙扎(當然DV設備的某些限制也迫使我必須採用這種風格)。

聲音也是這個片子重要的元素,電視廣播莊嚴的的聲音、城市雜亂巨大的喧囂,小人物家中的安寧沉寂,以及歌聲表達出的激昂虔誠,都是本片重要的符號,它們將在情緒的渲染和意義的相互消解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紀錄片策劃方案 篇7

《詩人的抉擇》

一、選題背景

詩人A出生於河北省邢台市的一個農村家庭,自幼便表現出與常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一直生活在“鬥爭”當中。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痴”。他痴迷於自我內心世界的鬥爭,痴迷於與世俗觀念的鬥爭,也痴迷於同這個外在世界的鬥爭。

為什麼要和自己鬥?因為他愛所有人,但拒絕把它貢獻給一個人獨享。他發誓會孑然一身,不是因為他找不到一個志同道合的紅粉知己,實際上是兒時父母長時間的鬥爭給他內心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創傷,他懷疑自己根本沒有愛的能力。

為什麼要和世俗觀念鬥?A的親兄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而且對方多次邀請弟弟共謀共享成功,但均遭到A的拒絕,因為他相信那不是他最需要的。對他來説,一個安靜的屋子和滿屋子的書就夠了。為了逃避家人的説服,他離家出走,尋找李白、杜甫的足跡來到了成都。

為什麼要同這個世界鬥爭?因為他愛這個世界。

A用來鬥爭的武器是電影和詩。一開始他在電影中找到了存在的價值,但電影之路太艱辛,北京三年的地下室生活徹底摧毀了他的武器。他沉淪兩年終於找到新的存在途徑——詩人。

詩,意味着有情趣的生活,一個想要有情趣的活着的人卻四處碰壁。影片以此為背景,通過對一個鬥士的塑造,呼籲“慢”生活。

二、詩人代表作品

《少年遊》

參橫鬥轉 波拍雲怒 河海胸中走

虛空寥廓 孤光自冷 弦揮廣陵手

憂憤來 疏狂未肯 亦未付與酒

雪裏揮弦 寒風幾度 吹折冰池柳

《蟬》

怎能只求寧靜 如果有那麼多不平 ?

怎能久住黑暗 就不呼喚光明 ?

怎能因露重難飛 聲音微小 就不為自由放聲?

縱然 有秋冷 有寒冬

來夏還是要吶喊聲聲 !

《夏日的憂鬱是那麼漫長》

夏日的憂鬱是那麼漫長

午睡醒來天還未黑

在夢裏我是個漂泊者

醒來,也不外如是

蟬噪着

鳥雀叫喳喳

風,燻蒸着大地

黃昏、不必來臨

夜晚、不必來臨

《我是宇宙裏的王者》

巍峨的高山匍匐在我的腳下

高翔的雄鷹盤桓藍天只為將我親近

太陽和月亮爭做我王冠上的飾品

奔騰的江河因我的咳嗽而屏息凝神

春天朝拜時打扮的花枝招展

夏季嬌媚的舞弄風情

秋天以沉甸甸的果實向我進貢,

還有因我的震怒而戰慄的寒冬

啊 ,我是宇宙裏的王者

卻是你最忠誠的僕從

三、內容策劃

(一)紀錄片名稱:《詩人的抉擇》

(二)紀錄片片長:15分鐘

(三)紀錄片主題:像一個鬥士一樣去生活,並在生活中尋找詩意。

(四)紀錄片的主要人物:A

(五)影片基調:本片不會像詩人一般鍼砭時弊,而是通過對一個追夢人的跟蹤記錄,找回人們生活的激情和浪漫。

(六)敍事起點:詩人到成都找到了一位昔日的朋友,經朋友的幫助得到了一份“伺候書,不伺候人”的工作。方所書店工作了三個月,他才發現,即使在書店工作也並不可能只伺候書而不伺候人。因為台灣女老闆禁止詩人讀書,詩人寫了一首諷刺詩激怒了老闆,於5.30被開。那麼接下來,他的選擇會是生存還是毀滅?他的朋友剛剛得到消息,成都有一家經營藝術品的公司,他會受到藝術商人的親睞嗎?

(七)一個人:A是一個絕對的怪咖,他像一個逆生長的人一樣,生下來就老了,而越長越愛鬥爭。

(八)一雙手:這是一雙詩意的手,也是一雙追求夢想的手。

(九)一件事:影片着重跟蹤記錄的是A接下來如何生存的事。

(十)一種精神:A可以成為一個富一代,但他卻選擇了自我放逐。他不是傻子,他之所以選擇這麼活着,是為了他的追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o0kw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