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關於開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

關於開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

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教學改革。近年來,我縣以課改為契機,高舉素質教育大旗,先後在課堂教學領域開展了“有效教學”和“理想課堂”的創建活動,全縣中國小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紮實推進中國小課程改革,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經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國小校開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關於開展“高效課堂”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教育改革的意見為指導,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為宗旨,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洋思和杜郎口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為借鑑,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創建高效教學模式為抓手,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試點先行、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切實落實《監利縣中國小管理規範》的基礎上,廣泛開展教學研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規範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以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科學的課堂教學過程,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高效教育的需求。

二、目標要求

1.構建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課堂。建立民主平等、充滿尊重的良好師生關係,構建寬鬆和諧、友好公平的課堂氛圍,關注每位學生,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和有效參與。適當拓展課程資源,開放教材內容,開放學習形式,開放學習時間,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高效課堂教學環境為依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思維,着力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努力使課堂達到“輕負、優質、高效”。

3.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在學生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思維品質、合作意識、創新精神等素質,實現“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標,使廣大教師在創建活動中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學科專業素養、教育理論素養、科學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

4.提高教研活動的深度、效度。讓教研活動成為推進高效課堂的有效載體,解決實施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突出教研活動的主題化、常態化和規範化,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具體措施及要求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為加強對高效課堂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保證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取得實效,縣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和黨委成員為副組長、縣教育局有關科室和二級單位負責人為組員的高效課堂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策劃和統籌;成立以縣教研室(教科所)負責人為組長、分管學段與處室的同志為副組長、各學科教研員為組員的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工作專班,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與具體實施,負責實施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以及與之有關的課題研究【見附件1】。同時,聘請部分督學和兼職督學為顧問,參與對活動的指導與督辦。

各中國小校要相應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創建工作專班,負責領導和組織本校高效課堂創建活動。

(二)領會內涵,提高認識。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以新課程理念和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教學活動規律和學科特點,採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三維目標達成和學生髮展最優化、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效課堂”,其顯著的特徵是:

1.民主課堂,即更多地賦予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權利,使學生髮揮自主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的課堂;

2.和諧課堂,即堅持以人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協調合作,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課堂;

3.開放課堂,即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向社會生活延伸,學習形式開放,學習時間開放,學習過程開放的課堂;

4.活力課堂,即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課堂。

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的現實要求,對於推進我縣基礎教育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全縣各鄉鎮(管理區)教管組(教育分局)、各學校要在領會內涵和意義的基礎上,提高對構建高效課堂實踐研究活動重要性的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文件精神上來。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細心做好工作安排,廣泛深入宣傳動員,精心周密組織實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課課追求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濃厚氛圍。

(三)精心組織,紮實推進。

1.優化教學模式,把握操作要領。

我縣目前常態下的課堂教學在教學方式、學習行為、訓練途徑、評價導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一是平鋪直敍多,創設情境少;二是教師講得多,學生活動少;三是隨意提問多,激發思維少;四是低效互動多,當堂落實少;五是統一要求多,分層訓練少。通過調研、解剖和借鑑,我縣確定以洋思、杜郎口和兗州一中等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為基礎,在全縣中國小推進實施“三段五環”(簡稱“三五”式)課堂教學【見附件2】。

各鄉鎮(管理區)教管組(教育分局)、各學校要根據總體要求,把握高效課堂核心,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研究總結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適應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具體操作模式。根據學段、學科、課型特點,科學分析,準確定位,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最優化。

2.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課質量。

“教”要成功,“備”字先行。備課的設計應按照“個人初備——集體討論——課案生成——個性設計——課後反思”的流程進行。

具體要求是:(1)每週安排固定時間和地點進行集體備課,每個教師分學科參與。(2)個人初備。備課組長事先分解備課任務,每位備課組成員按照自己的任務認真設計好課案。(3)集中研討。集體備課時,由備課教師講清自己的設計意圖,全組教師針對預案中無效或低效的教學環節(包括練習的設置和作業的佈置),研究相關的教學策略,形成優質的教學設計。(4)課案生成。由主備教師完成規範的課案製作。(5)個性設計。每位教師拿到“共案”後,可以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共案”進行適當的增補、刪減,確保因班施教,個性發展。(6)課後反思。上課結束後,教師應寫出高質量的教學反思,便於課案的進一步成熟。備課的呈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見附件3】。無論哪種形式都應該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關注目標的分類達成,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各學校應積極創造集體備課的環境,強化集體備課的實施措施,加大對集體備課的過程性督查,確保集體備課的質量。

3.變革學習方式,增強參與意識。

各學校應牢固樹立“為學而教”、“以學定教”的思想,確立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應嚴格控制教師每節課講授的時間不超過10 分鐘,做到“三講三不講”,即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積極推行小組互助學習制,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小老師”作用。應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應控制好課堂中的探究、展示活動,努力達到通過展示實現交流、通過糾錯實現落實、通過點撥實現提升、通過開放實現拓展的目的。課堂活動應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卻不自流。儘量讓學生肯學、樂學、會學。

4.創新管理方式,規範教學行為。

各學校應根據創建高效課堂的要求,調整並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制度和教師考核方式。對於備課的檢查,應重點檢查集中研討(或二次備課)的過程,避免網上直接下載或一人備課、全組享用的現象;對於作業的檢查,既要關注數量,更要注重作業設計的效度、信度以及延展度,還應檢查學生對練習的糾錯情況;對於教學反思的檢查,看發現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變成研究課題,形成了有份量的反思文章。對於教研活動的檢查,看是否有明確的主題,解決了哪些實質性的問題;對於課堂教學過程的檢查,應設置全面的學生問卷調查表,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來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教學常規的管理方式應順應發展的需要,針對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監控措施,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重數量輕質量、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應把教師的常規教學情況、教學反思情況及教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範圍,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同時納入教師績效工資範疇。

5.創新評價方式,保障學生全面發展。

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評價包括評學生“學”、教師“教”和教學結果。對學生的評價應採取“三度三量”的評價策略,即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看學生的思維量、信息量和訓練量。對教師的評價應採取“五看”的評價策略,即看課中是否堅持“學生中心”;是否關注學習過程;是否體現三維目標;是否進行當堂檢測;是否遵循“三段五環”教學基本式和導學案【見附件4】。對教學結果的評價既要注重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評價應多采用激勵性、即時性、診斷性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除了按照“三率一分” 標準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之外,還應評價學生的行為習慣、動作語言、意志品質、學習能力、思維方法、合作態度等。縣教育局將組織部分人員對《監利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方案》進行修訂,還將逐步建立科學的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和高效課堂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6.優化訓練方式,促進知識內化。

教師應把握訓練的鞏固和檢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體驗和發展功能,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訓練。課堂訓練應分層、分類設置,既要有針對一般學生的基礎達標題,又要有針對優生的提高拓展題;既要有鞏固基礎知識的客觀題,又要有挖掘學生思維潛能的主觀題。作業設置應遵循“三佈置三不佈置” 的原則,即佈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佈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佈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不佈置重複性的作業,不佈置懲罰性的作業,不佈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努力提高作業的科學性,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7.實施有效教研,解決操作疑難。

各鄉鎮(管理區)教管組(教育分局)、各學校應以創建高效課堂活動為契機,建設好鄉鎮(管理區)中心教研組、學校教研組以及學校備課組,應建立健全各級教研組織,完善各種制度,制定相關措施,確立研究主題,安排活動日程,攻克操作過程中的疑難問題,確保教學研究在打造高效課堂中的推波助瀾作用。鄉鎮(管理區)中心教研組、學校教研組側重研究實施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強化總結反思環節;學校備課組側重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研究,強化分層訓練,整體提高過程。

8.營造文化氛圍,激發實踐熱情。

各校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樓道、走廊、櫥窗、校報等空間,加大對高效課堂創建活動的宣傳,讓高效課堂的理念佔領學生的視線,讓學生“浸泡”在高效課堂的文化氛圍裏。特別應該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教室裏應有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的激勵性語言,有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文化小知識,有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警示制度。應基於學生“責任”的建設,從真正的班規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級文化。通過氛圍的營造和文化的釀造,讓高效課堂更有行動基礎,更有實施動力,更有發展方向。

9.利用現代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熟練掌握和科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代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多媒體設備所具有的諸多優勢,決定其在高效課堂構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能優勢,做到人人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人人能夠製作多媒體課件;應堅持“實用”和“科學”的原則,將其用在該用的地方、該用的時候,要用得恰到好處。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譁眾取寵的做法。

10.建立保障機制,確保活動開展。

根據高效課堂實施的要求,必須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如多媒體、教學小黑板、電子顯示屏等。縣教育局將以龔場、黃歇兩個“班班通”示範鄉鎮為樣板,優先考慮試點學校的資源配置,優先給予試點學校和試點學校所在的學區資金扶持,對於做得特別突出的試點學校將予以一定的獎勵。各鄉鎮(管理區)教管組(教育分局)、學校應想方設法改善教學條件,積極創造高效課堂實施的物質環境。

(四)多方聯動,齊抓共管。

建立教育行政、教研、督導、師訓、裝備等部門和全縣中國小合力推進工作的機制。在縣教育局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充分發揮各自職能的基礎上,形成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縣教育行政負責活動組織、調研、督查等工作,表彰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深入推進活動開展。

2.縣教研室、教科所負責高效課堂實施手段和策略的深度研究以及高效課堂的課題研究;組織各種導學案、課例、反思論文的評選活動;培植典型,總結、推廣經驗,為高效課堂的打造提供專業服務。

3.縣教育局師管科和縣教師進修學校要結合縣教研室(教科所)負責對教師的培訓,開展以創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系列校長論壇活動,讓創建活動卓有成效的開展。

4.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應加強對“創建高效課堂”活動的專項督導,將創建工作情況納入學校工作年度考核。

5.縣教育技術裝備館負責對學校教學設施的更新與完善,指導現代教育技術在創建高效課堂中的科學使用。

6.各鄉鎮(管理區)教管組(教育分局)負責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教師的培訓,做好廣泛的社會宣傳,做好轄區內師資的調配,做好對學校的過程性督查。

7.各中國小應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與之配套的質檢組、考評組等組織,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確立有效措施,認真組織實施。各中國小校長應把“創建高效課堂” 列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學習,提高課程管理和指導能力;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策略和方法;經常深入課堂,參加教研組活動,解決創建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在創建活動中應始終堅持“五不”:一不急功近利;二不求全責備;三不閉關自守;四不見異思遷;五不半途而廢。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過程中注意總結、反思和調整,確保創建工作健康開展。

四、實施步驟

(一)組織動員階段(2011年3月31日前)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各學校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堅定信念,達成構建高效課堂的共識。

2.健全組織,制定方案。各學校應制定《創建高效課堂活動實施方案》,確定各學科高效課堂的操作模式,做好高效課堂創建的所有準備工作。

(二)試點探索階段(2011 年4月1 日—2012年1月31日)

1.確定試點學校。確定監利一中、監利中學、實驗高中、監利第一初級中學、翔宇監利新教育實驗學校、江城中學、實驗國小、玉沙國小、師範附小、實驗國中、新建中學、朱河鎮中、荒湖中學、流港中學、廖池中學、黃歇中學、程集中學、三洲中學、藍鋪中學、網市中學、黃歇國小、新苑國小、先鋒國小、汪橋二小、大垸國小、紅城國小、新華國小、毛市國小、上車國小等學校為首批“高效課堂”試點校。

2.精心組織試行。各試點學校校長應帶頭上好觀摩課,學校領導班子應上好研討課,骨幹教師應上好示範課,一般教師應上好達標課。在試行過程中應注重鄉鎮(管理區)教研活動和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應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變成研究課題,強化研究過程、研究力度、研究深度和研究效度。

3.加強反思總結。學校和教師應認真反思操作過程,總結教學得失,提煉有效途徑和方法,形成可供其他學校可借鑑的成功經驗。本階段結束,試點學校應有學校和學科的階段性成果報告。

(三)全面推進階段(2012年2月1 日—12 月25 日)

1.整理高效課堂經驗集。分經驗材料、典型課例、優秀導學案、反思論文等幾類對高效課堂材料進行收集、整理。

2.召開高效課堂表彰會。對創建高效課堂活動表現特別突出的先進學校、先進個人以及優秀教研組予以表彰。

3.移植成功經驗。非試點學校可以派領導、老師到試點學校學習,也可以請試點學校的領導或骨幹教師到本校進行講座、上示範課。通過名師帶動、同伴互助,達到自主發展的目的。

4.人人駕輕就熟。每位教師都能運用課改理念,掌握高效課堂的操作模式,明確高效課堂的目標和要求。並且要求每位教師每個學期分別打造2~3 節體現先進教學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課,在學校範圍內公開執教。

(四)反思深化階段(2013年1 月1 日起)

1.提煉昇華經驗。對於具有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和做法予以總結提煉,形成較高層次的監利特色。

2.形成長效機制。調整完善實施方案,實現高效課堂常態化,形成創建工作長效機制。

3.反思總結形成常態。教師應堅持寫教學反思,每位教師每個學期分別寫出1~2 篇體現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論文。本階段結束,所有學校、所有學科應寫出階段性成果報告。

附件:

1、監利縣中國小高效課堂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高效課堂基本式——“三段五環”式課堂教學簡介

3、導學案編寫的有關要求

4、高效課堂展示課評價標準

附件1:監利縣中國小高效課堂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1.領導小組:

組 長:餘新州

副組長:徐 揚 週五一 熊育敏 何世文 劉經階 王愛臣 張道義 潘經遙

組 員:李本智 李先明 馬衞軍 姜大照 劉應浩 易賢濤 陳 敏 陳新國 肖友林 朱育才 劉紹龍 段秦川

2、工作專班:

組 長:李本智

副組長:陳新國 劉聖富 肖友林 朱育才 劉繼生 劉紹龍 段秦川

成 員:縣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

顧 問:沈 洪 胡劍青 鄧禹南

附件2:高效課堂基本式——“三段五環”式課堂教學簡介

一、“三段五環”式高效課堂的基本構架

“三五”式高效課堂是指“三段五環”。

三段:是指“定向導學、互動展示、反饋測評”三大階段。

五環:是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精講點撥—有效訓練” 五個環節。

二、教學流程

(一)三大導學階段

1.定向導學(15 分鐘):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指導,自學教材,積累自己對學習內容的認識理解,解決“導學案”中的預設導學題,遇到障礙時,由學科組長帶領組員合作探究,對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提交全班交流時解決。教師編制的導學案要遵循以下原則:(1)基礎性。緊扣課程標準要求,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基本內容的設計。(2)適度性。導學案所涉及的內容的難度要適中,讓絕大部分學生通過預習自己就能解決學案上70%的內容。(3)適量性。要求學生預習的內容要適量,保證大部分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導學案上的導學題。

2.互動展示(25 分鐘):展示交流階段,學生交流自學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感悟的提升,這是一個生生、師生、組組合作互動的過程,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小組學習成果的展示,找出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交給老師;針對學生在前兩個學習環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進行精講點撥,幫助學生解難答疑,昇華提高。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尤其要關注“弱勢”學生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儘量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

3.反饋測評(5 分鐘):教師精心設計隨堂檢測題進行當堂達標檢測,檢查學生當堂達標情況。

(二)課堂環節要求

1.自主學習。學生根據學案上教師設計的問題、創設的情景或導讀提綱,進行自主學習,當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在自學筆記本上用雙色筆做好記錄,為提交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

2.合作探究。學生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提交給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

3.展示提升。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自學成果,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特長得以充分展示,同時教師彙總學生交流展示中出現的共性問題,為精講點撥做好準備。

4. 精講點撥。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中發現的問題,對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重點講解,總結答題規律,點撥答題方法與思路。在此環節中教師一定要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做到“三講三不講”。

5.有效訓練。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精編精選當堂達標訓練題,進行當堂達標測試。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測試題,可通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閲、同桌互批等方式瞭解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測評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查缺補漏。對於測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既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提供直接幫扶,也可以指派小組長、科代表、班長等實現對弱生的幫扶。

附件3: 導學案編寫的有關要求

一、導學案的理解與認識

課堂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導學案是指導學生進行預習的一種方式,它着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導學案重點在“導”和“學”上。“導”是目的,是關鍵,預習材料必須具有引導學習和突破問題的功能。“學”應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為根本出發點。它與“預習提綱”不同,“預習提綱”的結構比較隨意,除了一個教學目標外,對功能、容量、格式、結構等都沒有做出具體要求,而導學案包羅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以及導學題,這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容量,並可有效促進學生潛能、個性的發揮,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

二、導學案編寫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學案設計不同於教案,必須尊重學生,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信任學生,注重留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主發展,做學習的主人。

(二)探究性原則。使用學案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案的編制要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內容不宜過於複雜;要讓導學案成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方向盤、指南針,是學生學習的梯子、台階。

(三)層次性原則。學案的設計要充分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內容應有一般學生達到的基本要求,也有優秀學生的較高要求;練習題應設置基礎題、達標題和拓展題,讓不同學生在同一課時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導學案編寫的基本環節

(一)學習目標。知識目標:學生需要了解、掌握、運用的概念、公式、要點等;能力目標:需要學生提升哪些能力;情感目標:仔細挖掘藴涵在學習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和個性發展目標。目標要簡潔、清晰、準確、全面。

(二)重點難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知識背景,預測可能出現的難點;根據課程標準,確立重點,提醒學生要重點掌握的問題,激發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

(三)導學試題。將學習內容轉化成一定的問題,以問題形式呈現導學題。同時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典型例習題。

(四)學法指導。對當堂學習內容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或對某一環節的設置、某一問題的深入進行點撥。

(五)小結反思。有針對全堂課的反思,有針對某一問題的反思;有提示性反思,有個人反思。學生自主提煉歸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和方法。

(六)當堂檢測。分層設置本節課的達標檢測題。

四、導學案編寫的具體要求

(一)導學案必須通過集體備課產生。

導學案應在“個人初備——集體討論—— 課案生成——個性設計——課後反思”操作步驟中形成。第一步個人初備。備課組長事先分解備課任務,每位備課組成員按照自己的任務提前一週設計好導學案,為備課組集中研討做好充分準備。導學案要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於一體。第二步集中研討。全組教師針對預案中無效或低效的教學環節(包括練習的設置和作業的佈置),研究相關的教學策略,討論解決問題的途徑,形成優質的課堂教學設計。第三步形成課案。由主備教師按照備課組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製成規範的電子備課文本。第四步個性設計。每位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共案進行適當的增補、刪減或改進,確保因班施教,個性發展。第五步課後反思。上課結束後,每位教師寫出教後反思,備課組長收集整理教學反思,以便導學案的再次修訂、成熟。

(二)導學案的內容必須為“學”服務。

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必須把教材嚴謹的、邏輯性強的、抽象的知識,翻譯成能讀懂、易接受、通俗、具體的知識。一是知識要問題化。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精心設計學案內容結構特點,這樣,課上問題就明確且問題坡度較小,使得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完成學習的過程。二是問題要層次化。問題設計分為a、b、c、d 四個層次,(a 為識記級,b 為理解級, c 為應用級,d 為拓展級)。三是策略要多元化。轉化後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思路開闊,思維發散,視角寬廣。準確把握導學案的內容,讓學生人人蔘與,人人行動,人人創新,充分發揮導學案在自主學習中的引領作用。

(三)導學案的生成隨學段、學科、課型而定。

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導學案”應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導學案”的編寫一般按課時進行,與教師上課同步,滿足多樣化的教學需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3n4v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