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讀《蘇霍姆林斯基》有感

讀《蘇霍姆林斯基》有感

青泉學校董建才

讀《蘇霍姆林斯基》有感

假期裏,我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條建議》的經典教育理論著作,這本書我不只一次閲讀,讀後使我感到激動、讚歎、驚異。特別是,這卷書中的第一章裏,“思維與情感的統一”、“我們的傳統”和第四章裏的公民基礎——“道德教育的基本環節”這三個內容更使我感悟頗深。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家,他的確是品德高尚,心地純美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赤膽忠誠的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為培養高水準的跨世紀人才做出了貢獻。

在第一章“思維與情感的統一”這個教育過程的細節和奧祕中,他闡述了這樣一個實例:詞語怎樣進入兒童的意識?詞語怎樣成為思維工具?兒童怎樣藉助詞語學習思考?思維又怎樣反過來發展語言?在從教育學上指導學校精神生活中最複雜,最微妙的成分——兒童思維方面存在哪些缺點?讀着讀着這些實例與觀點和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產生了共鳴。是的在口語表達和作文中,學生存在的詞語勉強拼湊、笨拙、死記硬背、模糊不清、枯燥乏味。除了書讀得不多,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們眼前那扇通往周圍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門關閉了。他們聽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聲,聽不到雲雀的婉轉的鳴唱,看不到一年四季多變的山村田野。

的確如此,離開了周圍的世界,離開大自然,便離開了知識與創作的重要源泉。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把孩子們領到永遠常新的,取之不盡的知識——大自然中去,到果園、森林、河邊、田野、工廠去。學習用詞語表達事物和現象的思維差別,這樣方能寫出生動有趣,感人的文章。

我繼續閲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著作第四卷,第二章我們的傳統,特別是一位化學老師e·e·科洛米欽科,1964年致畢業生的祝詞,真令我驚異,他先講述了自己能從事多少年教育工作,並且把每一年教育工作都稱之謂一層樓,然後又講述了,幸福——就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力求達到的最高點。沒有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不幸的,幸福之巔富於創造性勞動之中,創造性勞動能給每個人帶來可貴的人的自豪感。接着他又講了生命、貢獻、愛情、良心,要不斷的學習等等。這篇畢業祝詞,最讓我難忘的是:“你們雖然將裏開母校走向生活,但永遠都會留在我們心中。你們要知道,我們終生都會因為聽到關於你們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句好評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時也要知道,也會因為聽到關於你們任何一個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們傷心。”多麼親切的話語,不是把每個學生離開母校當成是解脱責任,擺脱牽掛的開始,而是把每個畢業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永遠休慼與共,真讓人激動啊。我作為一名老師,能深深體會到作為老師對學生的愛與期盼。

第四章的德育公民基礎——道德教育的基本環節。那裏的話語更是令人感動,令人難忘。是教孩子做人的經典語句:“你是生活在人羣之中,不要忘記,你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願望都會影響周圍的人。你要知道,在你想要做的和可以做的事之間是有界線的。要檢查自己的行為,問問自己所做的事是不是在損害別人和不利於別人?做什麼事都要利於周圍的人。”還有:“你在享受別人創造的幸福,人們給了你幸福的童年,你要以德報德。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歡樂都由勞動所創造,不勞動,就不能真正的生活。要做一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幫助患難的同志,要幫助弱者和無自衞能力者。要尊敬、愛戴父母——是他們給了你生命,又在撫育你。對壞事不能置之不理,要同壞事、欺騙和不正當現象作鬥爭。決不可向那種企圖靠別人生活、損害別人、危害社會的人妥協。”多麼全面的德育教育,既生動,又感人,同時又那麼直白,易懂。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沒兩年的年輕教師,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確實受益匪淺,特別是其中的8條——關於如何獲取知識,讀完之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年來深深困惑着我的問題突然間有找到了方向。

記得第一次教育實習的時候,為了準備一堂課足足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查資料,認真讀課文,教案反覆修改了無數次。那次的課因我的精心準備而上的格外精彩,下了課很多學生跑來告訴我,我比他們原來的老師講的好很多了,我至今仍記得那時的興奮與激動。那是鼓舞我工作後走上講台的最初的自信和成就感。

從那以後,我總結了一條自認為很游泳的講課經驗:把與該篇課文有關的所有資料都蒐集到手,加以組織,最後安排上學生的活動,就可以準備好一堂課了。那時候,我認為找到了教學的不二法門。覺得只要課前認真的準備好每一堂課,就可以講好課。而且總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給了學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剛開始學生還很配合,很欣賞這道菜。課時間漸長,課堂開始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漸漸覺得我的課堂和我的語言和學生有了隔膜感,一些所謂的討論和課堂活動也只是表面的,進行不到課文的深層次。有很多時候發現自己在唱獨角戲,振臂一呼卻應者寥寥,反而有一兩次仍開教案跳出書本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曾經多次跟其他老師討論這一情況,很多時候都把問題歸於學生對語文主觀上的不重視,而恰恰忽視了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直到那天我看到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寫下的這些話:

請留意觀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須交給學生的那點東西的教師的工作情形吧。他認真的按照教科書把要講述的東西準備好,甚至把講述的內容和邏輯順序都記住。你將會發現:那些在講述新教材時應當使用的直觀教具和説明性材料(如在歷史、地理、生物課上要用的文藝作品中的形象),好像是人為地附加在課的內容上的,所有這些都從學生思想的表面上滑過去,(有時教師甚至忘記了使用他所挑選的和準備好的東西)。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呢,這是因為,處於教師中心的只是教材內容,而不是教育過程的各種細節。教師使足力氣去回想講述的過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內容上,學生要領會這樣的講述是困難的,在這種課堂上沒有不隨意識記憶,因為在教師的講述和語言裏沒有情感,如果教師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氣去回想教材的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麼兒童就不會感興趣。

這段話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覺得自己在漸漸的走向蘇霍姆林斯基筆下的這類老師。那麼怎樣的講述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呢?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導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那麼又如何讓自己的語言能夠直接訴諸學生心靈呢?或者説又是怎樣的課堂才算是訴諸學生心靈的好課呢?蘇霍姆林斯基沒有告訴我具體的實例。在不斷的尋找時我看到了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的教學實錄,在講完魯迅的《祝福》後,李鎮西老師這樣反思到:

“我當然可以設計一個可以“講”的比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於學生的“學”。這篇課文的參考資料浩如煙海,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僅憑我已有的對魯迅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這篇內涵豐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講好”。但是,現在我思考的或者沒有把我的,不是我如何“講好”,而是如何讓學生“學”好.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程序都應該以學生的心靈為起點,這是我堅定不移的原則。儘可能引導和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了去感悟課文,儘可能的尊重學生哪怕是膚淺但很真誠的理解,儘可能的讓學生自己去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而貼近作者的精神世界,這比我個人滔滔不絕或慷慨激昂地精闢分析更為重要。”

從蘇霍姆林斯基和李鎮西身上,我發現了那個不二法門的祕訣:一切為了學生的心靈。

有人為了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證足夠的活動,提出了老師講15分鐘,學生練30分鐘的設想。這種方法本身並無可厚非,然而,如果這堂課的內容適合學生的討論,那麼全部放給學生又如何?如果該堂課的內容適合教師的講解,那麼全部放給老師又如何。

有一個老師在講《再別康橋》,介紹徐志摩時,用了整節課的時間滔滔不絕的講解徐志摩的個人經歷和愛情故事,學生們被徐志摩的經歷深深的吸引了,感慨頗深。

如果從新課程改革發揮學生主動性這一方面來講,這位老師的滿堂灌無疑是失敗的,如果從文學作品訴諸學生心靈這一方面來講,這堂課無疑是成功的。

教無定法,卻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方向:一切為了學生。是的,道德、公民的精神、思想的財富是永恆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讀後,我掩卷細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孜孜不倦地拜讀,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培養出更多、更全面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z9q3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