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孫子兵法讀後感

孫子兵法讀後感

孫子兵法讀後感 範文一:

孫子兵法讀後感

《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華夏肇始以來,巍巍5000年,留下無數華章美文,《孫子兵法》就是其中的奇葩。時間掩不去其魅力。讀它如飲純酒,又如醍醐灌頂,很多感慨心得,不吐不快。

《孫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從我的角度和理解,在幾方面如策略、和現代的聯繫等等談談看法。

毛主席説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志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兵,狹義説就是戰爭,廣義包含政治軍事等等。我們可以把它分為戰術、戰役、戰略3大層次。毛主席説:“戰術上重視敵人,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的勝利,也許能扭轉一時的局勢,但是,戰略上的失誤,確往往導致身死國滅的慘劇。古來有迦太基對羅馬,項羽對劉邦,都是戰無不勝,一戰而身死國滅,圖為古人扼腕!比較近現代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更加感性的認識到《孫子兵法》裏的智慧。拋開意識形態和民族感情不論,單純的從“為兵”角度評論二戰時的德日兩國,都是戰術上不無可取之處,但是戰略上的短視確導致了它們的徹底失敗。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孔子曰:“過猶不及。”“中庸之道,忠恕而已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無論一個國家,一隻軍隊,小至一個公司、家庭,不能脱離自己的實際,盲目的追求過分的目標,從而導致失敗。説道德國,正是由於對波蘭、法國的勝利,或者再加上希特勒掌權後無論在外交、經濟、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使其衝昏了頭腦,不顧自己人力、資源的條件,盲目或者乾脆説瘋狂的向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叫板,宣戰美國,從以幾乎一國之力vs全世界,安能不敗?如果,希特勒有戰略頭腦,能夠見好就收,在戰勝法國之後,與蘇聯聯手,自己聯合意大利揮兵中東、北非,把地中海控制為軸心的內湖,蘇聯南下東南歐及中亞,兵臨英國的戰略後方和人力、資源大本營印度,則勝負尚未可知。再説日本,67年明治維新之後,先與滿清海戰奪取朝鮮、流銶、台灣,從滿清哪裏的來鉅額戰爭賠償,獲得發家的資本,而後戰勝沙俄,併吞東北,而後直至37年前以基本控制華北,如那時適時收手,我們中華民族真的無寧日了。可是,天不容桀紂,不斷的成功衝昏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頭腦,也使他們盲目自信,悍然擴大侵略,激起全民抗日,並且在資源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自不量力的向美英宣戰,從而在明治之後國力蒸蒸日上的最頂峯嘎然而之,國家敗亡。正如孫子所説:“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不明白這個道理,縱使有一時的勝利,但是,從長遠來看,必然導致貪多嚼不濫,為自己的野心所吞沒。真正的戰略家往往可遇不可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無自己的戰略家,往往決定了它們的命運。眾所周知,毛主席是舉世公認古往今來不世出的戰略大師。其戰略戰術在積弱百年來的中華民族從新崛起的作用這裏先不提。我們可以類比一下一些缺乏自己的戰略家的民族的悲慘命運。有人説:“阿拉伯人還在呼喚自己的毛澤東,而印地安人確已經永遠失去了擁有毛澤東的機會了。”當今世界命運最多舛的兩個民族是庫爾德和阿拉伯人,他們都在為建立一個獨立、統一的民族國家而苦苦奮鬥。我們這裏不妨把視線拉向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焦點的阿拉伯。二戰以後,正像在印度那裏做的一樣,阿拉伯也被老牌帝國主義者人為的分成了多個國家,但是,同樣的歷史輝煌,同樣的文化信仰和同樣的民族使阿拉伯的民族統一難以遏抑。細心的人可以注意到阿拉伯國家很多執政黨都是“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他們的綱領都是致力於阿拉伯的統一。從納賽爾、薩達特到而今的薩達姆和拉登都如接力一般扛起這杆不無沉重的大旗,其間也有無數的襄助者,如利比亞的卡扎非,敍利亞的阿撒德,約旦德侯賽因等等。他們的成績,小有進展,也曾一個個的推翻了為美英所扶植起來的反動腐朽的封建王公,如埃、利、伊、敍等等。也曾初步建立起來一個當時包括埃及、利比亞、敍利亞的聯合共和國。但是,也正是由於在戰略戰術上的失誤而步履維艱。客觀的説,從人口和經濟力量的角度,也只有埃及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來實現阿拉伯的統一。納賽爾沒有成功,薩達特也沒有成功,那麼,後來者還有成功的希望麼?90年代初,薩達姆做了最後一次嘗試,可是也失敗了。這次失敗的影響,也許只有阿拉伯人自己才能體味其中的苦澀,但是不妨礙我們來討論其中的得失。客觀的説,從天時的角度,90年代之前的美蘇爭霸時期是最佳時機,那時,阿拉伯統一的最大阻力,美軍在半島並無駐軍。進入90年代,最佳時機已經失去,但是當時薩達姆如果真的能夠審時度勢,掌握《孫子兵法》的精髓,也還有成功的可能。“兵者,詭道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在當時,埃及已經投入美國的懷抱,可以不計。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加起來佔了世界石油市場的大部分,所以,薩達姆向他們開刀的政策並沒有錯。在蘇丹、約旦尤其是巴勒斯坦的人民在窮苦中掙扎的時候,那些王公們卻一個個窮奢極欲,花天酒地,他們收進天下的財富,金銀珠寶,甚至在那裏收藏飛機!在那時,科威特國小不提,沙特王族在國內已經是聲名掃地,在當時美國還沒駐軍的情況下,就像一個紙糊的空殼,一推既垮。當時薩達姆應該在沙特積極扶持反對勢力,就像本拉登的“基地”組織這樣的勢力,首先推翻這樣的反動政權。試想,如果當時薩達姆以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裝甲力量,首先揮兵沙特,在沙漠開闊地帶,美軍來不及反映、調兵的1個月內掃平那些人間垃圾,順手收拾也門、阿聯酋、卡塔兒、阿曼和科威特這幾個彈丸之地,“兵貴神速”。美軍就是想調兵、登陸,也徒可奈何至少不會向歷史那樣那麼輕而易舉從從容容的用幾個月的時間派兵佈陣,把絞索絞在自己的脖子上了。而且,那時伊拉克已經控制了石油產量的60%以上,美國就是動兵,難道不會考慮自己的成本和承受力麼?利用石油武器,就像在70年代那樣的,“不戰而曲人之兵,上之上者也。”也許,阿拉伯民族的歷史,將會改寫,但是歷史不容假設,“忘記歷史意味着被判。”薩達姆首先出手科威特就已經是失策,在此之後,進退失據,先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後又突兵冒進,導致喪師,而後全面放棄,一潰千里,簡直就是李德反第五次“圍剿”的翻版!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守中的堡壘主義,撤退中的投降主義。“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上的失敗伴隨的不僅僅是薩達姆本人的失敗,這是阿拉伯上世紀最後一次抗爭,現在,伊拉克已經為美國所控制,半島上沙特之類王公也已經讓美軍駐紮得到他們的保護,相信在50年以內,不會再有統一的可能,我為阿拉伯一哭!前幾天看見卡扎非的妥協。這是一個浪漫的英雄,曾記得他以不足千萬人口之一小國與美英叫板,也曾記得他為了從新擬和分裂的和埃及、敍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而親自駕駛拖拉機推倒利比亞、埃及國界時表現的浪漫及淳樸,看到他現在臉上也已經溝壑縱橫,在阿盟的開幕式上叼着雪茄,旁若無人,然後扭頭就走,離席而去。我想,這時,他看着身邊阿拉伯國家這些首腦,心裏充滿着憤蔓,不,應該是蔑視吧?“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愠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上。怒可以復喜,愠可以復説,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看着他的身影,我一歎,無奈的自全退卻。英雄孤寂,夕陽陌路。

《孫子兵法》的魅力在於他是中華5000文明的結晶,他藴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辨證的真理。在這裏我們不能把其視為萬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壇。但是,我們現在又必須把他捧上神壇,這不僅是因為數千年來《孫子兵法》和孫子在國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百戰百勝、決戰決勝的鋼鐵統帥的代名詞及其聖經,更重要的是,其文筆簡約,正因為簡約,可以引申出無限的聯想和解釋,言簡意賅,內涵深厚,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就像“三個代表”。其道理尚存,“法無萬古不便之法。”古時的聖經,現在很多以喪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與小人者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如“男女授受不親,嫂溺,叔援以手,權也。”如“蠻夷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四書》《五經》“六藝”,多以不用,就如恩格斯,記得也曾論述過炮兵在戰爭中的決定性的作用,就如江澤民在“71”講話中提出的,偉大英名如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主席也都有不合時宜的論斷、觀點,等等等等。但是,不妨礙我們擴展其思路,發揚其內核,揚棄其道理,發展其內涵。正如列寧所説:“歷史是客觀事物的排列,邏輯是主觀對歷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為革命而研究歷史。”舊瓶裝新酒,使古老的東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適用,內涵其道理;“新的實踐產生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使新的理論有古老的外殼,讓其與中華文明完美的結合。正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夠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現代,與古老,完美的結合,這也就是其真諦之所在。記得阿奎那曾經提出:“人包容於宇宙之中,因此人的理性也包容與宇宙的理性之中。”“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一個道理。用古文闡釋現代,用現代充實古文。《孫子兵法》有其長久適用的道理,因此,我們可以用它來解釋、指導現代的實踐,獲得成就。如商業和教育。

在現代的商業範疇裏,“商戰如兵”。如“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這裏提到了“奇正”。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正所謂“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商戰韜略無常,無百年的不敗企業。輝煌如生產縫紉機的勝家,能源的安源,財會的安達信,通訊的高通,it的康柏,不也鬥一夜間呼喇喇似大廈傾麼?但是,我們利用《孫子兵法》中所藴育的不變的真理內核,往往可以立於難敗之地。只要一個組織,無論公司、甚或班級,就有鬥爭,就有競爭,就有管理,《孫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如“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難道不是麼?無論我們在商業競爭裏,無論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這都是必須的。不瞭解情況,就像緣木求魚一樣,難。中國最偉大的老人家孔夫子曾經説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每一個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解學生的特點,掌握學生的愛好,引導學生的需求,孔子説:“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認為,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貽”的最好闡釋。

昨晚看中央1台的《三國》“青梅煮酒”,聽到曹操説龍“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跡藏行。”變化萬端。與《孫子兵法》何其相通!不禁喴然。

孫子兵法讀後感 範文二:

春節前的那幾天,我被爸爸書櫃裏的6本《孫子兵法》系列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這套叢書圖文並茂,有原文、譯文和古代引用兵法的典型戰例,通俗易懂,使我們能在生動活潑的圖文之間瞭解歷史,陶冶美好情操,樹立遠大志向。

從書中我瞭解到《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軍事理論專著,從它誕生起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全書共有“計篇”、“作戰篇”、“謀攻篇”等13篇。裏面有許多精彩的戰例,像計謀篇中的“武王牧野誓師滅殷商”,作戰篇的“商鞅立法獎軍功”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孫子兵法》中的謀略規律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流傳至今的真理,更説明了孫武是一個非常偉大、傑出的謀略家與軍事家。

孫武出生的年代和孔子同時,是春秋晚期齊國樂安人,孫武所出身的田氏家族是一個具有兵學淵源的軍事世家,這使孫武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軍事文化薰陶,為他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孫武還被譽為“兵學鼻祖”呢!

《孫子兵法》中的各種戰術、策略不僅在軍事有着重要貢獻,而且深入到政治、外交、企業經營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的優秀文化遺產。當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孫子兵法》,甚至把它視為兵法謀略經典。

《孫子兵法》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w4ez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