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菜根譚讀書筆記3篇

菜根譚讀書筆記3篇

本文目錄菜根譚讀書筆記菜根譚讀書筆記《菜根譚》讀書筆記

《菜根譚》原作採用語錄體形式,分上、下兩卷,有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共計三百六十條。關於菜根譚讀書筆記內容如下。

菜根譚讀書筆記3篇

關於菜根譚讀書筆記

很久之前就曾聽朋友提起《菜根譚》一書,朋友對此書極為推崇,將其譽為修身之書、智慧之書,我也曾想在閒暇之餘仔細閲讀一番,無奈世俗繁忙,一直抽不出時間閲讀品鑑。

近日,女兒的學校給孩子們發了這本書,並讓每個學生都要熟記裏面的內容。八歲的女兒根本無法理解每一段語錄背後的含義,向我求救,讓我給她讀和講,於是藉此機會我第一次翻開了這本《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之所以以“菜根為名”,原因眾説紛紜,其中大部分人認為這則源於宋代學者的一句古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作者藉此書表現了甘於清貧的淡然態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後人景仰和學習。

在生活節奏高頻率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奔波忙碌的同時,根本無暇停下來省視內心。就像我,每日忙於工作,忙於生活,經常會遇到各種失敗、挫折,遇到各種困惑和心結,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陰影和傷痕。在教女兒學習閲讀的同時,《菜根譚》中的每一段語錄都讓我感觸頗深,彷彿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每日讀上幾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閲讀中,我打開心門,讓這些警世、醒世的語錄包圍浸潤着我的內心,改變着我的心態,改變着我的生活,改變着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貧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於膏粱,布袍暖於狐貉,編民不讓王公”這段語錄對當今社會追逐富貴,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非常強的教育意義。過去,我也一直迷失在物質的慾望中,不斷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質條件,結果自己的心永不滿足,在與他人的攀比之中,總是奢望一些能力外的東西,日子過得浮躁而虛華。現在,我知道了,物質的追逐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我沒有奢華的物質條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我有穩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雖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應該是快樂的,是富足的。知足常樂,這是人追求快樂的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處世的哲學。

“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恩裏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人生總是不斷上演着失意和得意。這段語錄告訴我們,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對於剛從銷售轉到綜合辦的我來説,此語可作為職場格言。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工作挑戰,只有加倍努力,將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喪氣,而是繼續努力,堅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

一本《菜根譚》,一部警世書,希望你也能偷得一點閒暇,找到它,翻開它,品讀它,讓心隨着文飛翔,讓人生隨着閲讀走入另一番境界。

關於菜根譚讀書筆記到這裏就結束了,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呢?

菜根譚讀書筆記菜根譚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讀《菜根譚》頗有感觸:“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這句話告訴我們:文章寫到了純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時,其中的遣詞造句並沒有什麼深奧玄妙之處,只不過是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恰如其分地用文表達出來罷了。當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達到了真善美高度統一的崇高境界時,他的言談舉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將自己純真樸實的自然精神本質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將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為天下讀書人廢寢忘食地讀書和殫精竭慮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論依據,由此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頭懸樑、錐刺股”讀書成名的同時,注重將文品與人品緊密地結合起來,視作文與做人為生命,孜孜不倦讀書的同時,自覺地完善自我,以期成為表裏如一的高尚的人。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靈魂所思與肉體所為往往並不統一,甚至會發生對抗,直接導致“作文”與“做人”的激烈衝突,真的是很殘酷。然而,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為在中國人的眼裏,“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會中運行的過程被稱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擁有一雙“作文”的妙手,所謂“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做學問的人務必要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煉道德時卻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譽,那麼你必然不會有什麼真正的造詣。如果你在閲讀古書時卻只把興趣放在吟詩作賦、附庸風雅上,那麼你也肯定不能有什麼深入的心得體會。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個人都是演員,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時也會存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之別。一個人可以扮演多種角色,但卻無法具備多個靈魂,否則“靈”與“肉”的搏鬥時刻在進行,人活得豈不是太累了,如此肉體與靈魂的和諧就無法統一,心靈的安寧更成為無稽之談。

時下朋友見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這種累並非單純的工作強度之大,而是作為社會人必須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關係,是個體心理的疲憊,是不堪心靈的重負,對此身在職場的人們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調節。倘若我們能夠做到“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卸下過多的心理重負,擁有寬愛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麼我們將會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拋棄功名之累,飽覽春花秋月,細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諧地終其一生。

如同《菜根譚》的得名:咬得菜根斷,則百事可破。但願我們能“超越口耳之嗜慾,得見人生之真趣”,無論是做人還是作文,都會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菜根譚》讀書筆記菜根譚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菜根譚》中有句名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展雲舒。”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話往往説出來容易,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很少,但有一位大師卻做到了,他就是齊白石。(省略他的例事)

不論是譽還是罵,都能做到聽之任之,這屬於一種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來,便逃出了自我的約束,走出了自我封閉,於是,拳腳大展,專心於自己的事業,不為名所擾,更不為利所煩。這種不求名利之心,喚起了精神上的覺醒,反而會成就一番大事。

對於他人對自己的讚譽,能夠淡然視之的人固然有,但面對他人對自己的謾罵,又有幾人能夠“一笑而過”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學會用一顆簡單淡薄之心入世,不要總活在他人的議論之下,不管是面對着他人的稱讚,還是別人的誹謗,不必大費口舌與他人爭執。古話説的好“清者自清,濁着自濁”,所以清濁自有定數,只求問心無愧便可。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的,但是心理專家還是給出了我們兩點提議和方法,具體如下: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有的時候,在特定的某個環境中,我們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太把自己當回事。面對他人的讚美之詞時,一定要保持清醒,自己真正的水平只有自己知道,8能把他人的話全部信以為真,這樣只會迷失自我。有時候假如把自己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心理再也難以裝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對自己隻言片語的負面議論之詞,暴露自身的狹隘心胸。

事過心隨空

無論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還是處在人生的低谷,我們要時刻保持一種低調的態度。遇事不大肆張揚,遇悲事不盲目急躁,並且不要時刻放在心上,事過心隨空。如果只是陶醉於自己取得的一點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別人的了誇讚,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進取。所以,要想做到寵辱不驚,首先要學會低調為人處事,這樣可以有助於達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人生境界。

要想做到這一切,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事過心隨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那麼就沒什麼煩惱呢。努力的去改變吧!

標籤: 讀書筆記 菜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w477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