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教師的讀書筆記4篇

教師的讀書筆記4篇

本文目錄2017教師的讀書筆記《給新教師的忠告》讀書筆記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教師的20項修煉讀書筆記範文】

教師的讀書筆記4篇

學期末,學校給我們每位教師發了兩本書籍,其中一本是《教師的20項修煉》,是郭元祥教授花了十年時間才完成的,是我們所有教師都值得用一生去讀的書。整本書分為三篇: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第二篇“精練教師生活”,第三篇“錘鍊教師專業”。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之四:教師的習慣——習慣成就人生。

一、 良好的教育教學行為習慣成就教師的教育素質。

教師的習慣是一種教育行為表徵;是一種教育觀念、教育思維的反映,是良好教育的一種表徵。儘管教師的教育行為習慣有時是無意識或者有意識形成的,但都能從中解讀出支撐這種行為習慣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教師的教育思維方式。

同樣,教師的教育習慣的改變也必然是教育觀念的改變。因為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作為教師,一方面我們傳道、授業、解惑,這些都是導致學生思維改變的學習,另一方面,我們是通過日復一日的行為感化着身邊的學生,是運用自身的魅力引導着學生。俗話説,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所以説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着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心裏,都有意或無意地進行着現場的觀摩表演,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二、瞭解學生、理解學生是教師應養成的一種良好習慣。

知曉學生的姓名含義、知曉學生的生活習慣、知曉學生的個性特點、知曉學生的行為方式、知曉學生的思維方法、知曉學生的愛好興趣、知曉學生的困難疑惑、知曉學生的家庭情況等等。教師要讓學生學有所得,首先要了解學生,只有瞭解學生學情,才能“對症下藥”,事半功倍。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能讓學生的心更加貼近。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養成了解、理解學生的好習慣。

三、教師應具有尊重、關愛、激勵學生的良好習慣。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餘姚、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地位,比刻板的要求和無端的指責更具有感動力和感化力。教師尊重學生,是有效地促進學生髮展的起點,是師生合作的道德前提。關心愛護學生、激勵鼓勵學生,是學生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

拿破崙•西爾説:“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教師的習慣不僅關乎教師自我的命運,更關乎學生的命運。

通過對《教師的20項修煉》的學習,我更好的認識達到自己的不足,離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還有一定的距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來獲取進步。教師是終身修煉的一門功課,值得用一生去學習和研究。

《給新教師的忠告》讀書筆記2017教師的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作為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你憧憬着期盼着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年輕人工作熱情高,精力充沛,你肯定會愉快地接受學校的安排――做一名光榮的班主任。你會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你也聽説過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是你堅信“梅花香自苦寒來”,接受鍛鍊,勇擔重任是你正確的選擇!

我要告訴你的是,“你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你面前的道路還很長,在這條道路上,你將看到各種的最預想不到的命運。”具體到教育教學中,你到底需要積累些什麼呢?我建議你:寫一寫教學案例反思和隨筆;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做學習型的教師;做一個快樂的研究者。另外,你還要進行教育技能的學習,新課改的學習,要試着跟其他教師合作。你也許會問:我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隨筆如何寫?我看到老師們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我為什麼要跟其他教師合作?教師有哪些合作?

要知道,寫反思和隨筆有助於你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師,都會產生他自己的體系和教育學修養,這可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人是很容易忘卻過去,並且總是在重複錯誤的。你在隨筆當中真實地記下每一天,記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哪怕是一處細小的失誤。這些對你很重要,因為平庸正是從細節開始的。堅持幾年以後,你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寫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也可以經常地發表論文了!

對於合作,我希望你能瞭解,合作是和-諧社會的動人樂章。你應該處理好至少三個關係:一是與學生的關係,不要遷就學生、不要體罰學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愛你的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二是與領導的關係,最好與領導保持距離、不要説領導的壞話、遇到一個專制的缺乏人文關懷的只知道撈取名利的校長,你還是埋頭教書,苦練技藝的好;三是與同事的關係,這是很容易影響到你的情緒的事情,我建議你要向同事學習、盡一切可能幫助同事、一定要尊重老教師,當然還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我相信,你會在教育實踐中得到自己的答案!

當你帶着激-情與自豪站在了講台上,很快你就發現自己的教學方法有點單一,於是你會主動去探討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大膽改造課堂,學習並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以適應教學的新需要!很快,幾周過去了,學校安排你作新教師彙報課。説實話,這是你的第一次公開課,會有學校的很多領導和老師來聽課,你非常緊張,你擔心自己講不好。我建議你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並尋求指導,聽課是你向別人學習的基本方式,你需要在聽課的過程中仔細領悟別人的教育理念並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素養,你還要學會評課,既看到優點還得能指出缺點。由於你的虛心和認真,你的公開課將會得到領導和老師的充分肯定,自然也會指出不足,提出今後你應努力的方向,並鼓勵你可以做得更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你的生活逐漸趨於平淡,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雖然忙得不亦樂乎,卻有一種厭倦悄悄爬上你的心頭。這是一個容易讓人懈怠的危險的信號,你不斷地接受着來自各個方面的不同的信息,其中那些消極的情緒嚴重影響了你的教育信念。有一些是來自學生的,雖然你堅信“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感化心靈”,可是當你受到學生歡迎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了;你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他們有的迷戀網吧,有的打架鬥毆,有的談戀愛,你會因此產生迷惑,並會由此產生思考:學生為何素質低?差生是如何產生的?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你還會遇到素質低下、蠻橫無理的家長,他們讓你喪失教育的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該扮演什麼角色?家長,也請你認真反思一下吧!在考試中,你會遇到作弊的學生,你要對涉嫌作弊的事件進行處理,記住,不管多讓你討厭的學生處理起來也一定要冷靜,否則弄不好可不僅僅是心煩。你還會遇到各種各樣先進優秀的評選,對於這些,你也可能不明白:那些看起來並不怎樣的老師怎麼就能評上,而那些紮實工作的老師卻什麼也得不到?對此,我建議你通過自己的工作讓自己感受到的那種充實感,幸福感,而不是通過評比等方式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因為,教育的酬報永遠在教育之中!一個教師的陣地永遠在課堂上,你的豐碑就在你學生的成就裏。

這是本值得老師一讀的書。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2017教師的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一)

對一個教師來説,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説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麼,“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課本一樣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偉大著作中還精闢地揭示出一個讀書的真理:學生智力的發展取決於閲讀能力。“這幾年的的教學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 “如果閲讀對於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他認為,學習發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閲讀,那他就連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要“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

閲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説:“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 “書籍對少年來説,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而其中最重要的習慣應該是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愛好閲讀,是“學會學習”的最主要內容。而要讓閲讀成為學生的自覺習慣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 “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當書籍成為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從一定意義上説,教師的讀書愛好,決定着一所學校的校風。

我堅信,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是教師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學校辦成學習的團體,是辦學成功的必由之路。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二)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部力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都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並論述教了師如何協調各種教育力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方法,讀這本書,不僅瞭解了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使我逐步接觸和領會了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

在第一條建議中提到“教育的才能的基礎在於深信有可能成功的教育每個兒童。”這句話使我感觸很多,作為經常與學生打交道的老師,我們會經常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有學習成績好的,也有學習成績差點的,有讓你喜歡的,也有讓你感到頭疼的等等,但我們面對任何一類學生都應該充滿希望,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充滿信心,絕不能放棄對每一個學生的期望。正如文中所説:“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與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也就是説,我們要允許孩子們犯錯,對他們所犯的錯要能夠理解,不能一棒打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循循善誘,鼓勵學生大膽的去承認錯誤,亦步亦趨的去感化和教育他們。

再有“教師的藝術和水平正表現在是否善於把熱忱和智慧結合起來。”是的,作為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少了熱情,對待學生們總是抱着一種冷淡的態度,那麼他是不適合做老師的。正如“教師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所以我們作為教師要學會如何去接近學生,學會去關心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的課餘生活一步一步走進他們的心靈,取得他們的信任,要讓學生就像待知心朋友一樣的對待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使學生“敬而遠之”,不利於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中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文中提到關於教師的健康問題,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現在我國對學生的健康問題提到一個重要位置,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到“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學校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的體育工作。”而我們教師卻很少去考慮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在我們教師羣體中有很多的職業病,如:慢性咽炎、頸椎病、雙腿靜脈曲張以及一些心理障礙等,有資料説明,有人曾對重慶市500餘名一線教師進行了詳細調查,結果發現76.9%的教師感覺壓力大,51%的教師落下“職業病”,37%的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所以我們教師應在工作中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不要使自己總是或長期處於過於激動的狀態。教師的工作是勞其心,費其神的,學生讓教師生氣的地方實在太多,如:上課搗亂、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如果我們面對這些不會調控情緒的話,恐怕一天下來就會讓你吃不消。書中對消除激動和氣憤提出了幾條建議,我們不妨在實際教學中作一嘗試。

説道神經衰弱,這也是在教師羣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狀,防止神經衰弱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常有一顆童心,使自己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同時還要學會去關心別人,與學生心連心,使師生共處在一個美好和諧的氛圍中,就像書中所述“我親愛的同行,這種心連心的感覺、善於看到別人的內心,就是使你保持健康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100條建議2017教師的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

站在這神聖的三尺講台上已有八年有餘,工作中遇到種種問題有些可以很快解決,但有些卻因着心的浮躁被遺棄在塵埃裏了。生活的擠壓、人心的躁動、社會的評價,讀書似春雨般珍貴。而立之年的我慢慢的學會自我調整,安靜的看書是最好的心靈慰藉。

蘇霍姆林斯基先生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是早在秦校長列出的書目中的一個,曾經的初讀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拜讀,醍醐灌頂。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國小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國小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

現將自己感受最深的整理如下:

1、“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是啊,沒人可以否認教師工作時間安排的緊張,早7晚7點,老師也是人,需要自己的家庭生活,一直以來,我也曾為此困惑煩惱,可文中那位歷史老師的話會讓我受益終生,“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身的時間來備課的。不對,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只有用書籍填滿人生的長河,累積的人生厚度和深度才不致被時代淹沒。過眼的永遠是雲煙,沉澱的才是經典和真理。

2、一個好的教師,好就好在他能覺察課的發展情況,能正好從本節課發展的邏輯出發,按照此時此刻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費盡心機地考慮,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實現這種提高,怎樣幫助學生“攀上高峯”,使他們成為“思想家”和“發現者”。教師竭力在教材內容中為學生尋找供他們進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物。

高水平的教師向課堂要質量,低水平的教師向課下要質量。

現在整個中學教育界都在呼籲教學要向課堂要質量,實現高效課堂,廢除滿堂灌,實現學生之主體地位,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素質教育的雷聲隆隆,但很多教師唯恐“放手”會導致教學質量和升學率的降低,不願也不敢“放手”

就語文教學而言,我不敢妄言,個人認為語文課上重視思維過程,重視學法指導是相當重要的。教學目標的安排要重視思維訓練,能體現學生由不會到會,由做得不好到好的學習過程。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教是為了達到最終不用教,我們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拿到新教材,就知道應該從何入手去學習。

那麼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這是老師們都關心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對我們今天的教學具有着指導意義。期待着你和我一樣受到啟發。

一,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

二,課堂上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探究和思考。

三,課堂上不能讓學生總是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這不利於學生思考。

四,讓學生運用知識,經常完成一些實踐性的作業。

五,個別佈置作業,讓學生各盡所能。

六,不讓任何學生做一切缺乏動腦的勞動。

七,讓學生深刻理解教材。

八,把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讓我們看看波蘭的著名教育家亞努什?科爾恰克的話:“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於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最寶貴。”只有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猶如黑暗裏的光明,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如何切實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如何讓每位孩子聰明健康的成長。讀後才能體會到思索的快樂;知道了寬容學也是一種精神;懂得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更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我們將為提高自己的水平、轉變自己的態度而努力!

親愛的老師們,熱愛你的學生吧,把無限的信任和讚美毫無保留的給予他們吧。讓他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記住亨利?海涅的話:“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每一個墓碑下面,都躺着一部整個世界的歷史。”

熱愛生活,熱愛讀書,熱愛學生。

教師讀書筆記: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二)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它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國小教師而寫的。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裏選擇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過時,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也引起了我的許多思考。

印象最深的就是前一節《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作者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至今令許多老師頭疼的問題: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乾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説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教師都歸結為學生不知道學習或者腦子笨,家長不配合……而不是積極地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後,直接了當地從教師的角度做了解釋: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這讓我想起了我國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因材施教”。

那到底該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並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針對這一點,做了思考。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資質等情況。這是最關鍵的一環,是先決條件。如果不能察材,便會像“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瞭解一個學生,不能看他的分數,與他談幾次話判其是否是可造之材,這幾乎就是武斷。察材不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我們必須全面而科學地察材。

我們可以通過家訪去了解學生。這是前輩老師留下的優良傳統,是瞭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訪並不是班主任的專利,認課教師同樣應該家訪;學生入學時教師可以採取問卷調查和利用一系列測驗來察材,旁敲側擊學生的素質;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學生在參加活動時,最適合教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平時教學時,教師也要時時留心,處處在意,儘可能進行雙邊的教學,也能瞭解學生。

其次,在察材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這是使學生各自的材得以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應該是——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和均衡發展。對在學科某些方面資質高的學生採取正確的引導,使其能力得以順利發展,併成為尖子。對學習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現得較為遲鈍的學生,我們應該注意在察材中捕獲他們資質中的某些“苗頭”,針對這些“苗頭”加以培育。堅持下去,相信這些學生,必定有大的提高。

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更適合現代教學的“因材施教”方法,使教學跟上素質教育的步伐,使教學極大地產生效力,使學生真正都能掌握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標籤: 讀書筆記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rr3de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