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企業會計準則讀書筆記

企業會計準則讀書筆記

會計準則體系有三大塊:其一是基本準則,其二是具體準則,其三是應用指南

企業會計準則讀書筆記

基本準則包括幾大部份:

其一是會計假設和前提,其二是會計原則,其三是會計六要素,這些都是構成會計這個行當最基本的東東,相當於房子的柱子,沒有這些東東,具體準則無異於空中樓閣,是講不通的。

首先,會計假設。任何經濟學的東東都有假設,都是在符合假設的前提下結論才成立。會計也不例外。

三個假設

其一,會計主體假設,基本含義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是用來説明特定企業個體所發生交易或事項,對該特定個體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記錄和反映應當與其所有者的活動,債權人的活動以及交易對方的活動相分離。也就是要搞清楚,我們假設會計這個活動是為了一個主體而存在的,為了記錄這個主體,非而其他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數據。實際上劃定了會計報告的涉及範圍。

其二,持繼經營假設,也就是所記錄報告聽會計主體的經營活動是可以無限期持繼下去的。有點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的意思。雖然我們明明曉得他老人家不可能萬萬歲,但是我們可以假設。這個假設是權責發生制賴以建立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論在那個爛企業作會計,我們都要假設它不會破產,永保青春。因為這個假設不存在,那破產清算的操作與後面所有講的具體準則都相背離,這些東東也就沒有現實意義了。所以,我們還是假設它萬萬歲吧。

其三,會計分期假設,生產經營活動不可能到會計期末就停下來,來一個如同電影中的定格,等到起你出了報表再繼續。所以,我們就假設,它可以劃分成一個一個的期間,好比一段江面,我們一段一段的建起大壩,用這樣的方式來把江面分成一段一段的。所以會計報告吸年報,中期報等,這些報告的前提就是會計分期假設,沒有分期假設,你憑啥子中以在年末説這個公司就是這個資產狀況呢?

三個前提

其一,貨幣計量

會計準則可以説成唯錢是圖,以貸幣為尺度,無論實物、勞動都要以貸幣來表示。所以會計信息充滿了銅臭味兒。

其二,權責發生製為基礎進行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

權責發生制是相對於收付實現制來説的,即會計上對收入和費用應將其在發實際發生影響的期間,而不是其發生現金收付的期間來確認。比如保險費,可能一次性交了全年的保險費,但是你不能在交錢的當期就全部確認成費用,當然有時為簡化在價值很低時也可以胡弄。而要先記成待攤費用,然後每個月來攤銷。因為從理論上來説,保險費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交錢的當期,而會持續一年。

其三,借貸記賬法記賬。

借與貸,莫名其妙的兩個字,為什麼一定要叫借方和貸方,其實沒有道理可説,反正代表會計分錄的兩個不同方向,兩個方向之間有一定的關係。而這兩個字是可有換成任何兩個字來代替的,叫屁方和股方都是可以的,只不過沒有換而已。

原來的會計準則有一個歷史成本原則,現在不提了,現在會計計量可以按歷史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等等。

基本準則的第二大部份,即會計信息記錄報告的一些原則,

八個原則,大部分是作不到的空話,供考試用,現實意義不大

其一,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這個基本上是屁話。朱總理給國家會計學院題字,不作假賬,他老人家到是英切希望,但是,有那個會計敢拍着胸脯説,自已從來沒有作過假賬?

其二,相關性,這個有用,會計報告要跟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相關,有助於對企業評價和預測。但根據我的經驗,會計作的事情與經營活動大多不相關,記錄的這些數據,多數無法用來預測未來。隨着技術進步,連會計方法上都存在與相關性相背離的事情,比如以前按人工工時來分配製造費用。

其三,清晰明瞭,要偷税這個原則一定不要尊守。

其四,可以性。沒有啥子説頭,經一口徑就行了。

其五,實質得於形式,這個有意思,也就是應當按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不過有點麻煩,法律形式,比如發票,都不能説明其實質的事情,雜個又可能明明白白的記錄在案?比如出差搞點發票報假賬,呵呵。開個玩笑,實際上這個原則是很有用的。比如税法規定了壞賬準備的比例,但是企業會計如果尊重這一原則,就不一定完全按税法規定的比例來提壞賬準備(至於到交税時再重新算按税法規定的比例計提來算要交的税,這是可以分開的兩回事情),這對會計的功能定位有了理念上的改變。也就是説即然會計是為特定主體服務的,那它的記錄報告要符合特定主體的經濟實質,比如這個公司的壞賬率可能達到20%,那就完全可以按20%來計提壞賬準備,公司花錢讓會計作賬是為了公司經營的需求,又不是為了跟税務部門當計算器。

其六,重要性,不要隨便啥子都當寶貝,揀重要的整,芝麻西瓜都想要,是要累死人的。

其七,謹慎性,持謹慎態度,不應高估資產或收入也不應低估負債和負用。所以找會計要找悲觀主義者來當,林妹妹要活到今天,一定是個好會計。

基本準則的第三部份,會計六大要素。也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會計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成天伺侯這幾爺子。

首先,資產。啥子叫資產呢,資產是一項由過去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前頭定語一大串,分成三個部份來看。其一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資源,不是未來的。也就是資產必須是現實存在的,而不是預期的資產。其二,擁有或控制,擁有是有所有權,這個好説,控制一般是特殊情況,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雖然沒有所有權但可以控制也算企業資產。其三,會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確認,兩個要點,其一,能帶來經濟利益,這有個問題,以前準則中規定的遞延資產和待攤費用看來就不算資產了?其二,其價值可以準確計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83xk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