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浙江導遊詞 >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精選15篇)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精選15篇)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

Tianyige museum is a comprehensive museu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okcollection culture and integration of social history and art, covering an areaof 26000 square meters. The environment is elegant, the garden is exquisite, thearchitecture is simple, rich in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layoutis composed of three functional areas: library culture area, garden leisure areaand exhibition area.

Tianyige library is the oldest existing private library in China and one ofthe three earliest existing private libraries in the world. It was built betweenthe 40th and 45th year of Jiaj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61-1566 AD). Itwas originally the library of Fan Qin, the right servant of the Ming army. In1982, it was announc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State Council. There are nearly 300000 volumes of all kinds of ancient books inthe collection, including 80000 volumes of rare books, especially the localchronicles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records of Ming Dynasty. In recent years,the cause of our museum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addition of China LocalRecords collection, yintaidi official residence Museum, mahjong originexhibition hall, etc. More than 6730 volumes of Contemporary Local Chronicles atall levels are collected in the China Local Chronicles collection, accountingfor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Yintaidi museum displays the Home Furnishing Artand architectural art of the families of officials in the Qing Dynasty. It wonthe "Best Creativity Award for the top ten fine exhibitions of national museums"in 20__. The Museum of the origin of mahjong shows the origin of mahjong and itshistorical origin with Ningbo in three dimensions. Built in the 1920s, Qin'sancestral hall is admired by tourists for its unique ancestral hall culture andexquisite folk crafts, and is listed in the fifth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relics protection units.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2

Tianyige museum is loc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Moon Lake in Ningbo City,where Tianyige, the oldest existing private library in China, is located. It isa library built by Fan Qin, a retired official in the Jiajing period of the MingDynasty (1561-1566). There are ancient books and bookcases in the building,which are filled with a thick aroma of books.

In fact, the museum is a garden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EastGarden and the South Garden in the park are well arranged with rockeries, ponds,pavilions and other scenery. Walking in the simple brick and wood corridor, youcan feel the quiet environment. There is a forest of Steles in Mingzhou in thepark, and hundreds of Steles record the ancient official education e is also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Museum, which often displays the fine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works of the past dynasties and celebrities collectedby Tianyi Pavilion.

In the park, there are also the library "Dongming thatched cottage" beforethe completion of Tianyi Pavilion, the "Qin's ancestral hall" displaying the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Ningbo folk houses, and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the mahjong exhibition hall, you can see all kinds of mahjong cards, let you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ahjong culture.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3

Tianyige museum is a comprehensive museu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okcollection culture and integration of social history and art, covering an areaof 26000 square meters. The environment is elegant, the garden is exquisite, thearchitecture is simple, rich in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overall layoutis composed of three functional areas: library culture area, garden leisure areaand exhibition area.

Tianyige library is the oldest existing private library in China and one ofthe three earliest existing private libraries in the world. It was built betweenthe 40th and 45th year of Jiajing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 (1561-1566 AD). Itwas originally the library of Fan Qin, the right servant of the Ming army. In1982, it was announc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State Council. There are nearly 300000 volumes of all kinds of ancient books inthe collection, including 80000 volumes of rare books, especially the localchronicles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records of Ming Dynasty. In recent years,the cause of our museum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addition of China LocalRecords collection, yintaidi official residence Museum, mahjong originexhibition hall, etc. More than 6730 volumes of Contemporary Local Chronicles atall levels are collected in the China Local Chronicles collection, accountingfor more than 80% of the total. Yintaidi museum displays the Home Furnishing Artand architectural art of the families of officials in the Qing Dynasty. It wonthe "Best Creativity Award for the top ten fine exhibitions of national museums"in 20__. The Museum of the origin of mahjong shows the origin of mahjong and itshistorical origin with Ningbo in three dimensions. Built in the 1920s, Qin'sancestral hall is admired by tourists for its unique ancestral hall culture andexquisite folk crafts, and is listed in the fifth batch of national key culturalrelics protection units.

Tianyige museum holds all kinds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xhibitionsthroughout the year,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spiritual civilization. Since 1996, it has won the title of provincial civilizedunit, and has been rated as the provincial patriotic education base, thedemonstration window of Ningbo's professional style construction, the city'sfirst-class greening unit and the city's top ten tourist attractions.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4

Located in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Tianyige is the earliestexisting private library in China, the oldest existing library in Asia and oneof the three earliest family libraries in the world. Tianyi Pavilion, coveringan area of 26000 square meters, was built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underthe leadership of Fan Qin, the retired right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war. Itwas announced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 by the StateCouncil in 1982.

There are nearly 300000 volumes of all kinds of ancient books in thecollection, including 80000 volumes of rare books, especially the localchronicles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records of Ming Dynasty. In recent years,the cause of our museum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addition of China LocalRecords collection, yintaidi official residence Museum, mahjong originexhibition hall, etc. The book Pavilion is a two-story hard mountaintop buildingof wood structure, with a height of 8.5 meters. The ground floor is six roomswide and six rooms deep, with corridors in front and back. In addition to thestaircase, the second floor is a large room separated by bookcases.

In addition, Tongyue lake, a "Tianyi pool"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cannot only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store water for fire prevention. The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ianyi Pavilion was later imitated by otherlibraries.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5

Hello everyone! I'm the tour guide of Ningbo Tianyige one-day tour. My nameis Bao. You can call me "director Bao". The Tianyi Pavilion in Ningbo is one ofthe oldest libraries in China. The reason why it is named "Tianyi" is not thatFan Qin, the owner of the library, is determined to build his library as thenumber one library in the world, but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tianyishengshui" in notes to the book of changes. Because fire is the biggestdisaster of the library, and water can conquer fire. The name inadvertently alsoreflects the meaning of "No.1 in the world", and later became the No.1 Libraryin the world.

Look, this is Tianyi Pavilion. It is famous for its history and we walk in later, we will see the most beautiful and characteristiclandscape. The garden of Tianyige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Jiangnan r entering, you can see rockery, pool, pavilion and other kinds ofbuildings. Well, it's better to see a hundred than a hundred. Now let's go andhave a look at Tianyi Pavilion. Come on, everybody, this way.

Here, we came to the east garden. You see, is there a small pool in themiddle? It's called "Mingchi". Is there a big rockery next to it? This bigrockery was built with the rocks by the sea. Come, close to the rockery, can yousmell the smell of the sea? In the lake, there are colorful little carpswimming. If you drop fish food, the fish will not swim in the water asgracefully as they did just now, but will rush to grab food. Interested touristscan go there to buy some fish food to try, but in order to ensure thecleanliness of the pool water, do not throw other food!

This is the most famous scenic spot in Tianyi Pavilion - Tianyi pool. Therockery beside the small pool is the famous "nine lions and one elephant". "Ninelions and one elephant" is known as the classic of ancient private garden, whichis composed of nine lions and one elepha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s abit like a woman looking at herself in the mirror.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it's like an old man herding sheep.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it's like a frogin the field and a turtle worshiping Buddha.

Now is free time, please do not spit, do not litter, do not make at the door an hour later.

Goodbye, everyone. Welcome to Tianyige next time.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現在請大家跟我往這邊走,我們去參觀一下天一閣最重要的地方寶書樓,好了我們從這邊進去,現在我們看到的這裏就是天一閣藏書樓寶書樓了,寶書樓是清代留下來的木結構古建築,我們所説的天一閣有四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指的就是這裏了。我們可以看到這裏一座兩層的木結構建築,在天一閣的樓上呢它只有一個通間,而樓下卻有六間。為何會這樣呢這和天閣名稱的由來有關,請大家抬頭在上面的扁額上我們可以看到寫了天一閣三個字,也就是這個房子的名稱了,當時範欽認為書最怕火,為了防火,於是費盡了苦心,查閲了許多書本,最後在《易經》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因此受到啟發,所以就取其以水克火之意,把藏書樓改名為了“天一閣”,同時樓上取天一之數而樓下取地六之數,也是為了防火。現在請大家抬頭來看下這裏的天花板,上面呢有許多圖案,這些圖案上畫的是一些水紋和水獸,也是象徵着以水克水,我們再來看一下屋子裏面,中間的這個人就是範欽了,這裏呢還掛了一些以前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房子,其實這都是各個地方的一些藏書樓,有北京的,杭州的等等,但是我們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這些藏書樓的建築結構都和天一閣一樣。那是乾隆皇帝為了表揚天一閣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做出的貢獻,於是就下令收藏四庫全書的藏書樓都要仿造天一閣的樣子建造。下面請大家跟我出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外面的這個水池,這個水池呢叫做天一池,是當時範欽建造用來防火的,同時天一池裏面的水呢是和西邊的月湖相通的。我們可以看到裏面有一些假山,這些假山呢是由範欽的曾孫範光文建造的,叫做九獅一象。大家不仿來找找看,看一下哪幾只是獅子,哪隻是大象。或是看一下自己能不能找出九隻獅子。其實這裏除了九獅一象外,還有另外一個景色就是福祿壽三星高照了,可惜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景色現在已經看不太清楚了。下面請大家沿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看一下那塊石頭像什麼?對了像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其實呢她叫錢秀雲。據記載以前寧波有個知府叫邱鐵卿,他有一個內侄女叫錢繡雲,錢秀雲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才女,為了上天一閣看書,就託邱太守為媒嫁給了範家的後人範邦柱秀才,結婚後錢秀雲非常高興以為這下可以如願以償上天一閣看書了,可是範邦柱卻告訴她説天一閣有女不上樓,書不出閣的規定,錢秀雲聽了後非常失望最後就鬱郁含恨而終了,據説後來就變成了這塊石頭日夜守護着天一閣。從這件事情上呢我們也可以看出天一閣的禁約確實是非常嚴格的。好了看完了藏書樓請大家跟我從這邊走,我們再去其它地方參觀一下。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7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佔地26000平方米。環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築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體佈局由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閒區、陳列展覽區三大功能區組成。

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範欽的藏書處。於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發展迅速,先後新增中國地方誌珍藏館、銀台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誌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誌6730多冊,佔總數的80%以上。銀台第博物館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藝術和建築藝術,獲20xx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麻將起源地陳列館以三維空間展示麻將的起源及與寧波的歷史溯源。建於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獨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間工藝為遊客所歎服,並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天一閣博物館常年舉辦各種書畫展覽,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顯著,自1996年以來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並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波市行風建設示範窗口、市一級綠化單位及市十佳旅遊景點等等。

溪山逸馬圖系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駿馬在溪邊揚鬃踢蹄,甩尾扭頭,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時比例失調,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重點。

東明草堂系天一閣建成之前範欽的藏書處。範欽(1506—1585),字堯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東明草堂於1980年重建。

範氏故居原系範宅的東廳,後為範氏後裔居住生活之處。它處於高牆環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與藏書區相互隔離,是範欽為保護藏書的精心安排,現建築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馬第即範欽宅第,環境幽雅,位於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模豐敞,於1996年恢復司馬第台門、耳房。

寶書樓 天一閣又稱寶書樓,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間,為明兵部右侍郎範欽藏書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

範欽取“天一生水”之説,以水制火之義,建築書樓。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併名為天一閣,且在閣前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範欽曾孫範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築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風物清麗,格調高雅,別具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範欽原有藏書7萬餘卷,現尚存1.7萬餘卷,大部分為明代刻本和鈔本,不少已是海內孤本,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為特色,解放後,經文物工作者多年訪求和當地藏家的慷慨捐贈,閣藏古籍已達30萬卷,其中善本8萬餘卷,蔚為大觀。

尊經閣 中國曆代尊崇經學,各省、郡、縣學中均建有尊經閣,用以珍藏經籍。此閣原在寧波府學內,系光緒年間重建的重檐歇山頂建築。1935年寧波地方人士籌款維修天一閣時移建於此。

明州碑林 共計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從寧波府學、縣學等處遷來。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緒二十四年先後16次重修府學的碑記。還有格言、箴言、學田、學山、進士題名等碑,反映了學校教育的內容、經費來源和人才培養情況。

千晉齋 民國時期,甬上學人馬廉藏有晉磚千餘枚,顏其藏室曰“千晉齋”。後捐贈天一閣,特闢一室陳列,仍用其名。

東園 位於天一閣東南,佔地約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移遷石亭、鐵牛、石虎於此,園林初具雛型。1974年將蒐集的69通碑石嵌入圍牆。1982年東園擴建,挖土成池,堆土為山,環園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築兩幢,於1986年告竣並對外開放。

百鵝亭 明萬曆年間遺物,為墓前祭亭,原在祖關山,1959年移建於此。此亭結構精巧,雍容華麗,枋額等處雕有“魚躍龍門”、“雙獅戲球”、“海馬躍浪”、“麒麟招寶”等圖樣。

凝暉堂 為磚木、石柱結構的清代建築,內陳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龍本”《蘭亭序》、文徵明小楷《薛文明甫墓誌銘》等。書香墨香,相得益彰。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麻將是中國博弈文化的集大成者,由馬吊牌、骰子和宋代三十二張宣和牌化合而成,它的整合、流傳、發展都和寧波息息相關。我們利用麻將發明人陳政鑰先生(清道光年間的三品官)家族的宗祠,分“麻將的歷史和文化”、“麻將與寧波”、“世界各地麻將牌展示”三部分,並配以中式、西式兩間棋牌室和“三缺一”的塑像向觀眾呈現了麻將的歷史和發展,理清了麻將源流的脈絡。本陳列重在展示麻將運動的趣味性和益智性,旨在提倡健康文明的競技麻將運動。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以麻將為主題的專題性陳列館

秦氏支祠 建於1920xx年到1920xx年,系秦氏族人為祭祀祖先而建,時耗20餘銀元。祠堂以照壁、台門、戲台為中軸線,五間兩弄,前後三宸,兩側置配殿、看樓,佔地2.6畝,建築面積20xx餘平方米,祠堂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築藝術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戲台匯雕刻、金飾、油漆於一體,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戲台的屋頂由16個斗拱承託,為單檐歇山頂,穹形藻井並由千百塊經過雕刻的板榫搭接構成,盤旋而上,牢固巧妙,為寧波小木工藝之絕招。

花轎廳 寧波花轎又稱萬工轎,以其做工精細而著稱。展出的花轎高3米,長1.5米,寬95釐米,木質透雕,漆朱貼金,給人金碧輝煌之感。

傳説南宋小康王趙構被金兵追殺,幸得一個寧波村姑相救。脱險後,兩人約好來年接村姑入宮,但兩人所約暗號泄露,於是趙構下旨浙東女子皆封王,出嫁時可穿戴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官員遇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於是從南宋開始,寧波姑娘出嫁坐花轎的民風愈來愈盛,花轎製作也愈來愈考究。

南園

位於天一閣藏書樓之南,佔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築“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閒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銀台第(官宅)博物館 銀台第位於月湖北岸,偃月堤邊,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原為嘉慶十年進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為詩書禮儀世家,童槐之子童華中道光十八年進士,曾以禮部尚書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老師;其孫童祥熊,中光緒九年進士;所以童府有“一門三進士”的説法。在1999年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一期建設工程中,銀台第得以修復,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陳列布展和管理,成為展示清晚期到民國寧波官宦人家家居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並榮獲20xx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

陳列保留了傳統的建築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築搞陳列”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議政廳、家塾、宴席廳、雅玩室、沐浴房、繡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寧波官宦學士人家的生活環境、家居藝術和藴含的社會性與社會關係。

白雲莊 位於寧波市西郊的白雲莊,原為明末户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子萬斯選著有《白雲集》,死後葬於此地,故名“白雲莊”。我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先生曾講學於此,故又稱證人書院,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餘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倡導以經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了“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風,形成了我國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史學派別——浙東學派。康熙七年(1668)應邀來甬講學,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萬斯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四明學風頓開。清末白雲莊逐漸荒廢,至1986年得以重修,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管理,主體建築為五開間三進木結構平屋,四周圍牆,環境清幽。

伏跗室 伏跗室位於城西孝聞街91號,坐西向東,為五間兩弄三廂房木結構樓房,是浙東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馮孟顓先生(1886—1962)的藏書樓,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伏跗”源出《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伏於跗側”句,意為“伏處鄉里不抗顯,而致力於學”。

1962年,馮孟顓先生長孫馮孔豫代表家屬,遵照馮老的遺囑,將全部藏書260餘箱近10萬卷,捐獻給國家。伏跗室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管理。樓內現有《馮孟顓先生平身事蹟陳列》,用大量圖片資料和事物生動翔實的介紹了馮老的生平簡歷、著述成果、藏書業績,以資紀念。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現在請大家跟我去參觀一下花轎廳、秦氏支祠和南園。在這裏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漂亮,非常富麗堂皇的花轎,這個轎子呢叫做萬工轎,它是我們寧波花轎的典型代表,那麼為何要叫做萬工轎呢?據説造這麼一個轎子,當時要花一萬個左右的工人來做,所以就取名為了萬工轎。好了,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秦氏支祠。我們先來留意下秦氏支祠的支字,按理説呢應該是之乎者也的之,那麼為何變成分支的支了呢,那是因為這裏的主人叫做秦君安,他是秦家第三房所生的兒子,所以在秦家沒有什麼地位,當時他要在這建個祠堂,秦家人不同意,所以他建的祠堂就取名為了從秦家分支出來的祠堂——秦氏支祠了。在這裏呢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個非常富麗堂皇的戲台,由於這個戲台是祠堂裏的戲台,所以戲台前面是過世的祖宗們看戲的地方,中間不能站人,而人們看戲一般是站在兩側的。在這裏呢我們可以看到秦氏支祠非常的富麗堂皇,我們可以猜一下當時建造的時候花了多少錢?當年秦君安建造這個祠堂的時候花了20多萬銀元,那麼大家可以想一下,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呢?有1780多萬。當時這裏呢在外面都塗了一層鉑金,非常的昂貴,但是後來在革命的時候很多都被毀掉了,所以現在外面都是用朱金木漆漆上去的。好了,這裏呢我們主要來留意一下戲台的這個頂,這個頂呢叫做雞龍頂,因為它的形狀像我們寧波當地關雞用的雞籠子。這個頂呢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擴音的作用,因為在以前的時候沒有麥克鋒,所以上面的人唱戲就靠個頂來擴大音量,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第二個是擴大空間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古代戲分為文戲和武戲,武戲就得在上面翻跟斗,如果上面的頂是平的話就很容易碰到,所以就造成了這樣,起到了一個擴大空間的作用。那麼看完了這裏呢我們再到後面看一下,這裏呢也是秦氏支祠的一部分,但是現在被改成了中國現存藏書樓陳列館,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9

秦氏支祠建於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為祭祀祖先而建,時耗20餘銀元。祠堂以照壁、台門、戲台為中軸線,五間兩弄,前後三宸,兩側置配殿、看樓,佔地2.6畝,建築面積20__餘平方米,祠堂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築藝術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戲台匯雕刻、金飾、油漆於一體,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戲台的屋頂由16個斗拱承託,為單檐歇山頂,穹形藻井並由千百塊經過雕刻的板榫搭接構成,盤旋而上,牢固巧妙,為寧波小木工藝之絕招。

花轎廳 寧波花轎又稱萬工轎,以其做工精細而著稱。展出的花轎高3米,長1.5米,寬95釐米,木質透雕,漆朱貼金,給人金碧輝煌之感。

傳説南宋小康王趙構被金兵追殺,幸得一個寧波村姑相救。脱險後,兩人約好來年接村姑入宮,但兩人所約暗號泄露,於是趙構下旨浙東女子皆封王,出嫁時可穿戴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官員遇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於是從南宋開始,寧波姑娘出嫁坐花轎的民風愈來愈盛,花轎製作也愈來愈考究。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0

東明草堂系天一閣建成之前範欽的藏書處。範欽(1506—1585),字堯欽,號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東明草堂於1980年重建。

範氏故居原系範宅的東廳,後為範氏後裔居住生活之處。它處於高牆環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與藏書區相互隔離,是範欽為保護藏書的精心安排,現建築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馬第即範欽宅第,環境幽雅,位於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模豐敞,於1996年恢復司馬第台門、耳房。

寶書樓 天一閣又稱寶書樓,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間,為明兵部右侍郎範欽藏書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

範欽取“天一生水”之説,以水制火之義,建築書樓。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併名為天一閣,且在閣前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範欽曾孫範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築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等景點。風物清麗,格調高雅,別具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範欽原有藏書7萬餘卷,現尚存1.7萬餘卷,大部分為明代刻本和鈔本,不少已是海內孤本,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為特色,解放後,經文物工作者多年訪求和當地藏家的慷慨捐贈,閣藏古籍已達30萬卷,其中善本8萬餘卷,蔚為大觀。

尊經閣中國曆代尊崇經學,各省、郡、縣學中均建有尊經閣,用以珍藏經籍。此閣原在寧波府學內,系光緒年間重建的重檐歇山頂建築。1935年寧波地方人士籌款維修天一閣時移建於此。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1

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天一閣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發展迅速,先後新增中國地方誌珍藏館、銀台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 書閣為木構的二層硬山頂建築,通高8.5米。底層面闊、進深各六間,前後有廊。二層除樓梯間外為一大通間,以書櫥間隔。

此外,還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環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閣的建築佈局後來為其他藏書樓所效仿。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2

位於天一閣藏書樓之南,佔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築“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閒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銀台第(官宅)博物館 銀台第位於月湖北岸,偃月堤邊,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原為嘉慶十年進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為詩書禮儀世家,童槐之子童華中道光十八年進士,曾以禮部尚書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老師;其孫童祥熊,中光緒九年進士;所以童府有“一門三進士”的説法。在1999年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一期建設工程中,銀台第得以修復,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陳列布展和管理,成為展示清晚期到民國寧波官宦人家家居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並榮獲20__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

陳列保留了傳統的建築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築搞陳列”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議政廳、家塾、宴席廳、雅玩室、沐浴房、繡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寧波官宦學士人家的生活環境、家居藝術和藴含的社會性與社會關係。

白雲莊位於寧波市西郊的白雲莊,原為明末户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子萬斯選著有《白雲集》,死後葬於此地,故名“白雲莊”。我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先生曾講學於此,故又稱證人書院,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餘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倡導以經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了“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風,形成了我國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史學派別——浙東學派。康熙七年(1668)應邀來甬講學,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萬斯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四明學風頓開。清末白雲莊逐漸荒廢,至1986年得以重修,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管理,主體建築為五開間三進木結構平屋,四周圍牆,環境清幽。

伏跗室 伏跗室位於城西孝聞街91號,坐西向東,為五間兩弄三廂房木結構樓房,是浙東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馮孟顓先生(1886—1962)的藏書樓,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伏跗”源出《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伏於跗側”句,意為“伏處鄉里不抗顯,而致力於學”。

1962年,馮孟顓先生長孫馮孔豫代表家屬,遵照馮老的遺囑,將全部藏書260餘箱近10萬卷,捐獻給國家。伏跗室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管理。樓內現有《馮孟顓先生平身事蹟陳列》,用大量圖片資料和事物生動翔實的介紹了馮老的生平簡歷、著述成果、藏書業績,以資紀念。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3

各位來賓:

天一閣博物館位於寧波市月湖之濱的天一街上。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天一閣博物館是一座由天一閣藏書樓為核心,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天一閣藏書樓自明代創建以來,至今已有440多年的歷史了。它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素有“南國書城”的美譽。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約3.1萬平方米,環境優雅、園林精美、建築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體佈局由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閒區和陳列展覽區三大功能區組成。

西大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天一閣的西大門,首先印入我們眼前的是一對清代的石獅子。這對石獅子是清代的時候,浙東工匠的作品。它們原本守護的是寺院,“下崗”後“再就業”,來到了這裏。後面的木門是清代的木結構建築單體,1980年遷建過來的。平面三開間,硬山式屋頂,五層馬頭牆。

請各位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南國書城”四個大字,是我國著名的寧波寧海籍國畫大師潘天壽在1962年的時候所寫的。這個匾額所用的字體是隸書。由於寧波在中國的南方,故城“南國”。“紅豆生南國”,書乃讀書人的相思物,從這個角度來講,成為南國也是十分恰當的。“書城”的意思是,一座以書築成的城,一座為書的安全而築的城。

請大家看下面的這幅對聯: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這幅對聯是由當代版本目錄下泰斗,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顧廷龍先生,1981年78歲時專門為天一閣書寫的。用的是“鐘鼎文”。所謂“鐘鼎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商周時期的華夏先民刻在青銅器如鍾、鼎之類上的文字,説他是文字,其實説是符號似乎更確切一些。這幅對聯上聯説的是天一閣藏書時間悠久,藏書規矩、藏書精神可師可法。下聯説到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後的感歎心情。黃宗羲號南雷,在清代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破例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人,後來應天一閣傳人的請求寫國一篇專記《天一閣藏書記》,落筆就寫了四個“難”字:“嘗歎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後面的一副對聯則為近代文學家、原文化部部長郭沫若所書,上聯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聯是:良書播惠九州。郭老先生曾於1962年10月連訪天一閣兩日,高度評價了這座文化寶庫的重要價值。

請大家抬頭,上面還有一塊匾額,“天一閣”,這個匾額的字體是楷書,沒有落款。據天一閣人講,是從唐代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字帖中一個字一個字挑出來,並做技術處理。

範欽銅像、溪山逸馬圖(這一段對範欽僅做簡單介紹,具體的可以選擇在車講完成)

進門後請大家往後看,這幅對聯:建閣閲四百載,藏書數第一家。是由寧波本地的大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在1963年提寫的。看完這幅對聯,請大家回過頭來看這個銅像。這個銅像就是天一閣的主人範欽。範欽,字堯卿號東明,浙江寧波鄞縣人。他年幼時並不聰明,但在祖父和叔父的教誨和薰陶下,自幼苦讀四書五經及名家書籍。家族中沒有的書,他就到各藏書家那裏去翻、去借、去抄。由於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求學,23歲時首次去杭州參加鄉試,就中了舉人。27歲進京參加會試,中了貢士,在殿試中入選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列三十八名。

範欽中進士後不久,就出任湖廣隋州知府,屬一級地方長官,在這等級制度森嚴的明朝是較少見到的。此後,範欽到處做官,足跡踏遍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直到明嘉靖三十九年升兵部右侍郎,同年十月辭去官職,回到寧波。範欽的官宦生涯,為他的藏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銅像後面照壁上的這幅圖,叫做溪山逸馬圖。畫面高2米,長4.9米,是一幅堆塑作品,是已故寧海籍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先生的堆塑作品。據説這種堆塑是用蚌殼灰、稻草灰和泥等堆塑刻畫出來的,非常繁瑣複雜,十分精巧。我們仔細看這幅作品,八匹駿馬在溪邊休息,形態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覺得比例失調,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天一閣的堆塑作品,絕大多數都是胡善成先生的力作。這幅溪山逸馬圖,一下子把人們的視線緊緊鎖定在這好似無意間安排的審美空間內,避免了南北兩側視線內高大建築對小庭院的壓迫感,構思之精妙由此可見一斑。1983年3月23日,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參觀天一閣時,大大誇讚了這個堆塑作品,不止合影留念,還用自己帶的相機,從不同角度拍了10多張照片帶就去留作紀念。現在請大家往上看,跳鬥上還雕有“三國演義”等戲劇人物。參觀完這塊照壁後,我們從旁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參觀。門楣上的“春隨人意”四個字著名的紹興籍園林藝術家陳從周先生題寫的。

東明草堂

各位來賓,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照壁,也是胡善成老先生的堆塑作品,有人説是四不像,有人説是麒麟,天一閣人説是“獬豸”。據史書記載,獬豸是頭獨角獸,是古代傳説中的神獸,據説能辯是非曲直,看到人打架什麼的,就用角去頂壞人,是正義的象徵。古代各朝的執法官員的衣服上也繡有獬豸的圖案。

現在我們轉過頭來看這個叫做東明草堂宅子,原是範氏司馬第前宅的中廳和主客廳,因範欽自號東明,所以稱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原建築是五開間,但是已經被毀。現在的建築是由清代道光年間的木結構房子於1980年改建而成的,面闊三間,單層硬山式建築。東明草堂是範欽早年的藏書樓,後來藏書越來越多放不下了,就建造了真正的天一閣寶書樓,這裏就成為了會客廳,現在主要用來接待一些重要領導。

範氏故居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宅子,是範氏故居,是範欽宅地的東廳,是其後代原來居住生活的地方。現建築為清道光九年重建。範氏故居處於高牆環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做到了生活區與藏書去相互隔離,這是範欽為保護藏書而精心安排的。在進入故居之前,我們看到的這幅對聯“佳釀滿瓶書滿架,山花如繡草如茵”是凡是後人範永祺所寫的,從這個對聯中,可以看出他的自豪、自足、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現在請大家跟我進入範氏故居,左邊主要是一個藏書樓的“情景再現”,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右邊。這裏有三個人物,涉及到了一個典故。話説當時80歲高齡的範欽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彌留之際,他把大兒子範大沖和二媳婦叫到牀前,他把遺產分為了兩份,一份是白銀萬兩,一份是一座樓和一樓藏書,讓他們挑選。兒子範大沖善解父意,選擇了全部藏書,並表示願意再投入,以增加藏書並保護和修繕好天一閣。也是從範欽的這一次分家產開始,天一閣的藏書制度更加嚴格,制定了很多的規範,如: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煙酒切忌登樓;女子不得登樓等等。關於這個女子不得登樓,還有一段悽美的故事,我們稍後再講。

寶書樓(天一閣)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真正的藏書樓,天一閣,也叫做“寶書樓”,是範欽存放書籍的明代老房子。這是一座重檐硬山頂建築,坐北朝南,前後開窗空氣流通。六開間的西間安排上下行走的樓梯,東間樓下放雜物,樓上空着,用來隔潮,因為寧波屬於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秋之際多東南方向來的颱風,濕度很大,對保存藏書非常不利。樓下其餘房間當初是用來會客的,現在中間放的是範欽的銅像。而樓上中間的四間便是真正的藏書之地。六開間的房屋格局比較少見,因為中國傳統的房屋講究的是對稱,以中堂為軸,兩邊對稱,因此間數為奇數而不是偶數。

天一閣的這個“天一地六”的模式,在清代的時候,獲得了乾隆皇帝的垂青,指令收藏四庫全書的故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等七處藏書樓,都要仿照天一閣的式樣和結構建造。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那麼為什麼天一閣會叫做天一閣呢。關於天一閣的命名,一般有兩種説法。第一種是,範欽在讀書時看到《易經》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説,他認為書最怕火,而水則能克火,受啟發而設置了這座樓,並取名天一閣。關於這個説法,我們可以發現,天一閣的天花板的藻井圖案,都是古代的水紋和水獸,也象徵了以水克火。另一種説法是,源於道家的“天人合一”而成為天一閣,所以樓上書櫥編號有“日、月、星辰”等字。

天一閣建成後,也經過幾次修葺。最大的一次修葺是在1933年9月18日颱風刮塌天一閣東牆後,範氏無力維修。鄞縣文獻委員會發起組織了“重修天一閣委員會”,共計工作人員30人。重修天一閣委員會制定了簡章和辦事細則,向社會各界募捐,至1937年6月,維修工程完工,共收捐款2萬多元。從這次修繕開始,私家藏書樓天一閣逐漸向公共藏書樓方向過渡、發展。1949年寧波解放,範氏後人將天一閣捐贈給國家。

現在請大家回過頭來看一下天一閣前面的假山泉石。郭沫若先生是這樣形容的:林泉雅潔多奇石。天一閣前的假山與水池佔地面積很少,但非常精緻,論年齡,水池比假山年紀大,因為水池是範欽造天一閣的時候挖的,為什麼要挖這個水池呢,還是那句話,寓意以水客火。水池邊上的假山石頭上有“天一池”三個字,是1934年修葺天一閣的時候刻的。

旁邊的這些假山是在清代康熙年間,由範欽的後裔範光文增加的。假山的年齡與假山旁邊的那顆三叉大樟樹差不多,因為樟樹也是那個時候種的,大概算算,也有300多歲了。説到假山,大家都知道在蘇州園林中,大多數取材於“皺透漏?醜”的太湖石為主,而這裏的假山則是就地取材,用的是產於寧波海濱和島礁上的海礁石。

總體來説這裏的假山造型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假山石頭堆成九獅一象等。我們重點把目光集中在這塊石頭上,這塊石頭叫做美女照鏡。關於這個石頭,就涉及到天一閣的其中一條規範“女子不得登樓”。話説當時有個美女叫做錢繡雲,是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侄女。據記載,錢繡雲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了能登上天一閣讀書,就託邱太守為媚,與範氏後裔範邦柱秀才結為夫妻,婚後的繡雲以為可以如願以償上樓看書了,但她萬萬沒想到成了範家的兒媳婦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不準婦女登樓。説是古代婦女的一大職責是下廚房做飯,跟火打交道,而書最怕的就是火,所以婦女不得登樓。最後她含恨而死,就變成了這塊石頭,日夜守望者天一閣。

尊經閣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天一閣的北面,眼前的這個建築叫做尊經閣。尊經閣原來是寧波府學(孔廟)的藏書樓。1935年,因建造體育場,寧波府學(孔廟)被拆掉,尊經閣也無處安身。而天一閣在那個時候,剛好在做大規模的修葺。重修天一閣委員會便徵購了天一閣北面的房屋,把地面修平後,將尊經閣移建到了這裏。

話説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有些媒體記者、遊客把尊經閣錯認為天一閣,將尊經閣的照片刊登在報紙上,報道説現在的天一閣如何如何啦,鬧出了好多笑話來。説到主要原因,還是得歸咎於天一閣是在太樸實,太不起眼了,而尊經閣飛檐翹角,巍峨壯觀,門前蹲了兩隻石獅子,還有一棵碩大的廣玉蘭,非常氣派,太符合他們心中想象的天一閣了,於是就張冠李戴了,天一閣人對於這個事情,可以説是哭笑不得。現在的尊經閣主要用來收藏天一閣內部用的工具書,延續了它的藏書功能,樓下通常用來接待貴賓觀賞館藏古籍和字畫。

明州碑林

現在我們看到的,尊經閣周圍的這些牆壁上的石碑,被統稱為“明州碑林”,一共有173方,其中近80多方是1953年從寧波府學、縣學等處遷移過來的。把出土的或被廢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來建成碑林,這是保護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半個多世紀來,寧波各地的碑石移到這裏才得到有效的保護。碑文記載了寧波歷代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教育等情況,成為了“刻在石頭上的地方史書”,有着重要的歷史價值。

在這個明州碑林的圍牆邊上,以前有一個北大門。民國時期一度作為進出天一閣的大門。1949年3月12日下午,蔣先生第二次來天一閣,也是他最後一次來天一閣,由蔣經國、沙孟海等陪同,從這個大門進入了天一閣。他對當時的範氏後裔説,要好好保護天一閣,將來總有用。

千晉齋

各位遊客,誇過這道小門,我們就直接從明代跨進了中華民國時期。這三間平屋叫“千晉齋”。這塊“千晉齋”的匾額是寧波慈溪書法家錢罕在1935年所題。門前掛的是一幅竹刻對聯“石潭白魚自出沒,草屋老樹相因依”,是清代趙之謙所書。我們一般看到的楹聯都是木刻的,竹刻的比較少見,像這麼大的竹刻楹聯更是少之又少,這大概與寧波奉化盛產大毛竹有關。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進入千晉齋。它有三個展廳,首先看到的這間藏有樣式大小不一的晉磚的是真正的千晉齋。這個房子的由來,同樣得追溯到20世紀三十年代。1931年,同大多數中國城市一樣,寧波成的城牆被拆毀,出土了大量漢晉由來的古城磚,寧波的文化人士紛紛前往挑選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拿回家珍藏,以做研究。回寧波度暑假的馬廉發現其中大量的漢晉古磚價值很高,故收集了很多。因其所藏多為晉磚,故藏室命名為千晉齋。1933年天一閣重修時,馬廉將自己收集的數百塊古磚全部捐贈給了天一閣。天一閣特別建造了一個屋子用來陳列,依然稱為“千晉齋”。此後,凡有古磚出土,或者有收藏家捐贈,都存放在這裏,這些古磚見證了寧波城市的發展。從此,“千晉齋”成了天一閣的一個組成部分,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這是馬廉先生對寧波歷史文化的一大貢獻。

第二個展廳展示了寧波許多著名的藏書家捐獻給天一閣的部分收藏品,其中有馮真羣、張季言等藏書家的獻書詞,表達了他們將辛勤積累的藏書與天一閣並存和造福於後人的良苦用心。

最後一個展廳是歷代登上藏書樓的著名學者的事蹟介紹。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他在康熙十二年登上天一閣,範氏後代規定,非各方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閲讀了天一閣的所有藏書,並且還為天一閣的藏書編制了目錄。其他這些都是後期有幸登上天一閣的學者的介紹。

東園、明池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東園,它原本不屬於範家範圍,是政府為了適應旅遊需要而擴建的。從1959年開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知道1986年才算是正式完工。由於在天一閣的東面,古稱東園。東園以假山、水池、樹木、亭閣為主題,環境優美。寶書樓、尊經閣是天一閣博物館的藏書文化區,這裏便是博物館的園林休閒區。這裏的假山和天一池邊的假山一樣,也是用寧波產的海礁石堆砌起來的,石頭上還完整地粘了牡蠣殼。東園中的這個池子,叫做“明池”,東園與明池的名字合起來,剛好是天一閣主人範欽的號——東明。

百鵝亭

現在請大家跟我過來看一下這座亭子,這座是明代晚期的石亭,叫做百鵝亭,原來位於寧波南郊的祖關山,是明代墓前的一座祭拜亭,1959年遷移到這裏。之所以叫做“百鵝亭”,並非亭子上鐫刻了100只鵝,而是因為寧波富家大户祭拜先人的一種排場和闊氣,清明做羹飯的時候,要殺100只鵝孝敬祖先,因此而命名。現在寧波還有道叫做“清明鵝”的時令佳餚。這是座石頭仿木頭建築的亭子,呈四方形,結構精巧,雕刻細膩,四角樑柱及頂棚、邊沿刻有魚躍龍門,麒麟招寶、雙獅戲球等傳統吉祥圖案,遷移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頂蓋,現在也無法復原,因為誰都不知道它原先頂蓋的模樣。亭子裏的石桌子,據説是以為老太太送來的,舊城改造,老太太離開了原先的一樓院子搬到樓上,石桌子無處安身,贈送給了天一閣,於是它便成為了天一閣東園百鵝亭的一分子。

凝暉堂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房子。這座飛檐翹角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叫做凝暉堂。原是建於清代同治年間的張公祠,1986年從江北槐樹路原寧波機械工業學校內搬遷過來,改名凝暉堂。凝暉堂是專門用來陳列天一閣館藏的貼石的。

天一閣藏書豐富,天下皆知,除了藏書之外,收藏碑帖的數量之豐富,在業內來説,也是享譽全國。範欽除了收集書籍之外,也收藏書法、貼石。只是範欽後人重書輕“石”,直到清代乾隆三年,史學家全祖望登上天一閣,為天一閣整理碑帖,並作《天一閣碑目記》,天一閣的碑帖、拓本才開始引起世人的重視。

天一閣現藏宋代開始的拓片4000多件。陳列貼石最多最好的當數西安碑林,但天一閣的凝暉堂裏,也有很多好的貼石。尤其是明代所刻神龍本《蘭亭序》,據説刻石的時間要比紹興蘭亭的那塊《蘭亭序》還早。

我們經常聽到碑石和貼石合稱為“碑帖”,但實際上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區別有六個方面的不同。第一是內容不同,碑石大多數是銘、志、傳、記及文學作品之類,貼石則以手稿或名家書稿為主,如詩文等,內容比碑石豐富。第二是功能不同,碑石以實用為主,記述人物或事蹟用來流傳後世,貼石作為書法藝術摹本,將書法藝術流播後世。第三,字體不同。碑石所用的文字多以莊重的篆書、隸書、楷書為主,貼石則各種字體都有。第四,形狀不同。碑石大多數是高大的豎石,而貼石多為橫向。碑石大多數是單面刻的,背面就算有內容,也屬於次要的。貼石正反面沒有主次之分,甚至四面都有刻字。第五,上石方法不同,碑石用書丹直接上石,而貼石則為模仿原件上石。六、刻法不同,貼石需要忠實於原作,反映書法家真實的墨跡,而碑石則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摹刻。説簡單點,所謂貼石,上面所刻的字拓下來就可以做臨摹的字帖。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麻將起源地陳列館。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個房子是德和(HU)堂。此館主要陳列的是各種麻將牌,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不同產地、不同質地的麻將牌。

説起麻將,不得不提到的是,寧波是麻將的發源地。現代麻將最早起源於古代的葉子戲,後來發展成為馬吊,到清代中期,馬吊又發展成麻雀紙牌,就是現代麻將的雛形。紙牌玩起來不方便,於是麻將發明人陳魚門在清朝的時候,將紙牌改良成了竹牌,並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包括東南西北四風在內的16張牌,由此形成了流行至今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這種麻將一經問世,便迅速盛行於大江南北,後來相繼傳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在1998年的時候,麻將被正式批准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由於陳魚門“發明”了麻將牌,給人們帶來娛樂的同時也對社會產生了副作用及負面影響,因此當時和後來的有些寧波人罵他是“屙老爺”。

請各位回過頭來看地上,這個地面上是放大了的麻將牌。寧波是個靠海的城市,航海業發達,所以麻將中的許多術語於航海有關:索(北方念條),象徵船的纜繩和漁網;“筒”(北方唸作餅),象徵船上的盛水桶;萬,象徵船家對財富的渴望;風則為出海的風向等等。

現在我們看到的三個銅像,講的是陳魚門和一個英國人,一個日本人在打麻將,不管是不是麻將愛好者,應該都能看出這是一個三缺一的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坐下來跟他們拍個合照。旁邊有一幅對聯“筒來索去尤半日,參橫月落不曾知”。非常詼諧的刻畫了打麻將者的模樣和心態。

花轎廳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展廳,主要陳列的是寧波獨有的、專供浙東姑娘出嫁用的花轎——萬工轎。所謂“萬工轎”,就是説要花一萬工勞動力才能做成的轎子,包括木工、雕花工、油漆工等等,絕對算得上勞動力密集、精雕細琢,甚至可以説是奢華了。關於寧波姑娘出嫁用如此高等級的轎子的原因,還涉及到一個故事。據説南宋小康王趙構逃難時路過寧波,寧波西鄉的一位姑娘救了他。趙構跟姑娘説,等我過了這個難關,回到宮裏,我就派人來迎娶你。後來趙構安定下來後,命人來寧波找這位姑娘,可是怎麼都找不到。於是,他便下令説,凡是浙東姑娘出嫁,均可使用公主才能戴的鳳冠霞帔、坐公主才可享受的花轎,所以寧波的新娘花轎,才有瞭如此的奢華。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這萬工轎並不是家裏有姑娘出嫁就去特地製作的,如果是這樣,這花轎可要氾濫成災了。有商人看好花轎的市場行情和經濟效益,於是專門製作並用來出租賺錢,就跟現在的婚慶公司出租高檔車子做婚車有異曲同工之妙。20__年,天一閣的這個萬工轎,被國家博物館借去作專門的展出,為此,還給花轎買了不少的保險。現在的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所陳列展出的最好的花轎也都是寧波產。

秦氏支祠

給為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秦氏支祠。這個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於一體,具有與眾不同的寧波地方風格。為什麼要稱為支祠呢?那是因為建這個地方的主人秦君安是偏房所生,在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上,遭到族人的鄙視,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無法提高,於是他賭氣,召集了寧波的能工巧匠,花費20餘萬兩姻緣,建造了這個祠堂,命名為“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的這個戲台,是整幢建築最華麗的部分。戲台的屋頂由十六個斗拱承託,戲台的藻井由千百塊經過精雕細刻的板榫搭接而成,尤其是朱金木雕更讓整座戲台變得金碧輝煌,被行家推為浙東第一。請大家抬頭看一下戲台的頂部,是盤旋上升的,就像個大號的擴音喇叭,這就是演員在戲台唱戲不需要麥克風,也能讓大家清晰的聽到的原因,叫人不得佩服古時候人的聰明才智和獨具匠心。

南園、水北閣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於天一閣藏書樓之南的南園,該園佔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一期擴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我們主要看的是水北閣。水北閣原是清代寧波藏書家徐時棟的藏書樓,原址在西門外亨六享,清代末期藏書散掉後,徐氏後裔住在裏面。1993年,因寧波舊城改造,為更好地保護水北閣,寧波市政府決定將水北閣遷移至天一閣博物館內。在天一閣古建築公司的精心施工下,水北閣及徐氏舊居於1996年在天一閣南園按原貌恢復。1999年開始,稱為專門收藏新編地方誌的“中國地方誌珍藏館”。

司馬第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司馬第。這裏原來是範家最早的大門,因此上面懸掛了“司馬第”的匾額。司馬是古代時的官名,是兵事類的,範欽官至兵部右侍郎,以司馬代稱,他的府第也就稱作司馬第了。範家原先的“司馬第”大門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這個,是在1996年於原址上重新建造的。門口的8根旗杆石是明代的原物。門前的這個對聯,是清代嘉興人,曾任寧波府教授的馮登府所寫。

好了,各位遊客,天一閣博物館的遊覽,到這裏就結束了,我們從這個門出去就又回到了東明草堂,旁邊便是剛才我們進來的西大門。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4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佔地26000平方米。環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築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體佈局由藏書文化區、園林休閒區、陳列展覽區三大功能區組成。

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建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範欽的藏書處。於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誌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發展迅速,先後新增中國地方誌珍藏館、銀台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誌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誌6730多冊,佔總數的80%以上。銀台第博物館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藝術和建築藝術,獲20__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麻將起源地陳列館以三維空間展示麻將的起源及與寧波的歷史溯源。建於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獨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間工藝為遊客所歎服,並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天一閣博物館常年舉辦各種書畫展覽,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顯著,自1996年以來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並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波市行風建設示範窗口、市一級綠化單位及市十佳旅遊景點等等。

溪山逸馬圖系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駿馬在溪邊揚鬃踢蹄,甩尾扭頭,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時比例失調,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重點。

寧波天一閣英語導遊詞 篇15

天一閣博物館位於寧波市內的月湖西岸,這裏坐落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它是明朝嘉靖年間(1561-1566年)卸任官員範欽所建的藏書處,樓中擺放着古籍與書案,處處瀰漫着厚重的書香氣息。

博物館其實是座江南園林,園區內的東園和南園錯落有致地分佈着假山、池塘、亭台等景緻,走在古樸的磚木長廊內,感受清幽的環境。園內建有明州碑林,數百通石碑記載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還有書畫館,時常會展出天一閣所藏曆代書畫精品和名人雅士的書畫佳作。

園區內另有天一閣建成之前的藏書處“東明草堂”、展示寧波民居建築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範氏故居等建築。而在麻將陳列館中則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將牌,讓你瞭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zhejiang/696l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