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內蒙古導遊詞 >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9篇)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9篇)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精選19篇)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

是的,今天由我給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導遊,定會讓大家收穫驚人的喜悦。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一帶。東西長約270公里,南北寬約220公里,總面積為4.7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裏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間。作為沙漠世界最高峯,必魯圖沙峯海拔高度為1617米,相對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峯絕對高度高出70多米,號稱“金字塔沙山”。巴丹吉林沙漠以流動沙丘為主,約佔83%。

沙漠邊緣為沙丘相連的沙丘鏈地形,起伏較低,對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為複合型沙山,相對高度為200—500米,堪稱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對高度之最。這裏還有被譽為“世界鳴沙王國”的鳴沙山,發出的響聲猶如牛吼機鳴,聲傳數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鳴沙區。沙山間有窪地、鹽湖,但面積都很小,周圍綠洲上生長海韭菜、芨芨草等,為主要牧場。奇峯、鳴沙、湖泊、神泉、寺廟為巴丹吉林沙漠之“五絕”。兩年前,在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聯合開展的探險旅遊網絡調查活動中,由阿拉善盟旅遊部門推薦上報的巴丹吉林沙漠被首批確定為沙漠探險旅遊地之一。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探險旅遊活動規範化發展,以保障廣大探險遊客的安全。國內探險遊被分為山嶽探險、沙漠探險、峽谷(洞穴)探險、漂流(潛水)探險和高原探險五大部分。全國共確定17個探險旅遊地(或項目),其中內蒙古有2處,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另1處是庫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絕對優勢高居中國沙漠探險旅遊地之首。朋友們,讓我們在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處享受沙漠探險、瀚海觀光的樂趣吧。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2

吉蘭泰鹽湖位於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境內,距巴彥浩特鎮北102公里,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是開展工業旅遊、鹽湖洗浴的理性場地。吉蘭泰鎮是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管轄面積4618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餘人。吉蘭泰鎮是阿拉善盟重要的鹽化工業基地,20_年建成了吉蘭泰工業園區,20_阿拉善盟確立了把吉蘭泰建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

“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為六十。鹽湖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鹽湖呈橢圓形盆地,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達5.94米,總儲量一億一千四百多萬噸,這裏出產的食鹽,通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文明遐邇。鹽滷中除含量最多的氯化鈉以外還含氯化鎂、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鈣等多種化學成份。吉蘭泰鹽湖自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開始開採,至今已有269年的歷史。該鹽湖原系阿拉善和碩特旗王爺的產業,1950年收歸國有,1953年成立國有吉蘭泰鹽場,1975年建成我國第一座機械化湖鹽場,1986年建成年產5萬噸真空精鹽生產分廠,結束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長期食用原鹽的歷史,1990年建成船採船運短水輸生產工藝,1997年改製為內蒙古吉蘭泰鹽化集團、吉蘭泰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所產“銀湖”牌精製鹽為內蒙古名牌產品。

吉蘭泰鹽化集團是內蒙古大型企業集團,現有成員企業15家,員工5000多人,企業總投資17.5億元,年創利税1.4億元,屬國家一級企業、全國500強、內蒙古20家重點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湖鹽行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生產能力最大的企業。吉蘭泰鹽化工業基地是阿拉善盟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工業基地之一,主要的名優產品有:精鹽、天然胡蘿蔔素、金屬鈉等。吉蘭泰鹽湖景觀是國內少有的旅遊資源,鹽湖面積大、儲量豐富、開採、精選、製鹽等各個生產流程極具欣賞價值,也具有科普教育功能,是開展科普旅遊、工業旅遊的最佳場所

吉蘭泰鹽池交通:從查漢灘向西南再走大約16公里就會遇到一個岔路口,向北30多公里就是去吉蘭泰!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首先代表我們青年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瀋陽——內蒙古大青溝兩日遊活動,我們這次行程一共210公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到達,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的話,請隨時找我,我將盡力為大家解決,為了使大家完的開心、愉快,請大家協助我做好幾點:

1、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車中不要在車廂內走動,不要把頭或手伸出車外,以免發生危險。

2、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大家保持車內的衞生,不要吸煙。

3、請您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車票是往返車費,不含其它的費用,並且全程對號入座。

4、請您注意我們的返城時間是明年下午1點,請大家準時到指定地點集合,最後祝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完的開心、愉快。

大青溝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內蒙境內。從瀋陽出發沿102過道至304過道途徑,新民市,彭武,內蒙甘旗卡鎮,在西行餘公里,便可到達內蒙古大青溝風景區。

提到大青溝,大家就會想到“藍天、白雲、綠地、沙漠”等美麗的圖畫,大青溝風景區就座落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

我們北方的草原共有三大類型,有呼倫貝爾草原,西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綠草茂密,“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在這裏的真實寫照,錫林格勒草原,牧草稀鬆,面積廣大。沙漠對我們沈城人來説充滿了神奇。科爾沁沙海現在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綠色長城”巨大工程的一部分,更是保衞沈城人的艱苦努力,説起“保衞沈城”是因為流沙的速度經科學測定為每年20公里,這樣用了是年的時間流沙將淹沒沈城。科爾沁沙海是遼闊的沙丘地帶。雖然正開展大規模的“綠色”工程但我們仍可觀賞到沙漠景觀。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4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我們馬上就要到達當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在此駐兵的風水寶地—金沙灣了。國家3A級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位於烏海市政府所在地海勃灣城區北14公里,佔地面積20_公頃,與110國道、機場路、京藏高速公路緊緊相連。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像一條綵帶緊繫在它的胸前,金沙灣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發展改革委員會,烏海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已被烏海市政府列入“_”規劃,並被列為全國青少年生態教育基地。是烏海市“_”期間要全面建成的唯一的一個生態旅遊區。現在矗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成吉思汗騎馬掛劍征戰的雕像,它是由108塊石頭組成的,重108噸。他手中拿着的就是代表戰神的軍徽——劍狀的小蘇魯錠(又作小“蘇勒德”)。我們依稀可見當年成吉思汗馳騁疆場的雄姿。20_年張祥父子開發金沙灣時在灣內發現了成吉思汗時代的10餘種30多件文物,現在烏海文物博物館珍藏。為了紀念這位流傳千古的蒙古英雄,便樹起了這座雕塑。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大家順着我的手的方向向北看,兩根高高直立的象徵着軍徽的蘇勒德旗杆,各安一支明晃晃的三叉,叉上有日月圖形,這叫大蘇勒德,二者中間用細繩連接,上面垂掛着紅、黃、藍、綠、白五色彩旗。這些彩旗在風中嘩啦啦地飄揚,彩旗上的圖案,好像有一匹駿馬騰飛。那三叉中間的一股像箭頭、兩邊形狀酷似一張弓,如挽弓搭箭放射之狀。你立於旗下莊嚴神聖,總覺得有些神祕,以為這裏供奉着什麼神物。其實,就是長矛、旗幟、弓箭。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南征時,就是高舉着這面旗幟,用弓箭、長矛圍攻乃至消滅西夏的。後來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聖主,就把他的旗幟和武器仿製下來,豎於自家門前,逢年過節,必得祭拜,這是蒙古族通常希望興旺發達與幸福吉祥的象徵性活動的標誌。〔坎兒井〕雕像右後方的就是中國一絕——坎兒井,具有新疆特色。

據説當年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孫悟空借用牛魔王的芭蕉扇撲滅了火焰山上的大火,但是仍然高温難耐。人類為了生存,大概在千餘年前,便在地下鑿洞納涼避暑,後來又將水引入洞內,使其成了流水的通道,便起名叫坎兒井。年代最長的一口現在吐魯番地區火焰山一個山洞處的伯西哈千佛洞遺址中,全長18.5米。金沙灣的開拓者,獨具慧眼,讓它在金沙灣安家落户。把現代文明溶進了古老的井中。當你盡興地玩過了沙漠項目後,坎兒井會消去你渾身的燥熱,會把你帶進清涼的世界。〔從坎兒井出來〕在我右手方這些白色的建築就是蒙古包。金沙灣有大小20餘個蒙古包,是展示蒙古民族風情最好的舞台。

景區建有可供100餘人住宿、相當於二星級標準的別墅式賓館,內部裝修具有蒙古特色,衞生間、閉路電視等設施齊全。另外還有十頂可供住宿的蒙古包,會讓遊客度過一個又一個安詳的夜晚。中間這頂最大的蒙古包可容納200多人就餐,同時欣賞鄂爾多斯婚禮等民族歌舞節目和民族服飾表演。

來到金沙灣,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造嗎?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流傳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説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現在我們乘車前往青山地質公園遊覽觀光。這裏的地質地貌以冰臼遍佈而稱奇。

冰臼,就是冰川時期留在山巖上的臼坑石窩,亦稱“巖臼”。那裏,由花崗巖形成的山體巖石經第四紀冰川作用後極具美感。從1997年開始,青山園區發現大規模“天然鍋穴”(冰臼羣)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998年8月青山園區被赤峯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8月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_年被國土資源部批准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20_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組成部分之一。青山位於經棚鎮東25公里處,地處大興安嶺的東南邊緣,峯巒疊嶂,連綿起伏近20公里。青山地形地貌奇特,地質構造複雜,山體土石分明,全境露出地層,青山主峯海拔1572米。境內主體水系為西拉沐淪河,屬地表水,是遼河的正源。青山總面積9200公頃,山頂面極為平坦,長800米,寬不到400米,呈橢圓形,北面山峯高1574米,南面最高點為1534米,巍峨壯美、景象萬千、峯巒疊嶂、林茂花繁,有“小桂林”之稱。景區系中生代發生的巖漿活動和火山噴發所形成,並有世界罕見的大規模第四紀冰川地貌遺蹟冰臼羣。青山主體渾然雄奇,遠看似神像,近看似大佛端坐,有風韻天成的實在感和神祕感。

青山真可謂山有山形,巖有巖相,景區內所發現的大規模冰臼羣分佈於堅硬的花崗巖山脊和山峯上,其分佈之廣、規模之大、特徵之明顯和保存之完好,實屬國內外罕見,堪稱“世界奇觀”和“天下一絕”。青山自20_年開發建設以來,先後建起了青山壇、洞吧、觀景台等,恢復了古石廟,可供遊人祭拜、遊覽。還修建了索道、遊步道、馬道等遊覽基礎設施。青山共有景源129處,其中特級景源16處,一級景源58處,二級景源28處,三級景源27處。主要景觀有青山壇、山頂大型冰臼羣、花崗巖峯林、山形巖相景觀、天然林景觀、高山草甸疏林景觀、野生動物景觀、植物季相、特色植物景觀、古石廟等可謂絢麗壯觀,青山象形石景觀數量堪稱國內之最。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青山,是您不虛此行的好去處。在那裏,各位不僅能欣賞到青山的巍峨壯麗,峯巒迭起,還能看到怪石林立,懸崖峭壁;尤其難得的是一睹世界奇觀——青山冰臼羣的萬千形態,領略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的奇妙。青山冰臼分佈在青山頂部,山頂平坦開闊,由北向南傾斜。四周較高,中間低窪如長蝶狀。草地與裸巖並存,而裸巖上就是冰臼的分佈地帶。當地民謠説:九缸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後坡。

冰臼羣主要分佈在平緩起伏的花崗巖巖面上,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規模最大、形成最早、類型最多的“冰臼”羣。説是“九缸十八鍋”,然而青山之巔的前坡後坡又何止九缸十八鍋?這“九”和“十八”只是一種形容,究竟有多少,誰也數不清。冰臼在平面上一般分為圓形、橢圓形、匙形和不規則形。其形狀如臼如缸,如杯如桶,口小、肚大,底部平坦。大的冰臼直徑3-5米,小的十幾釐米,冰臼大小不均,深淺不一。有的光潔如洗,臼內不存任何充填物;有的只存積水,水中有小石蝦;有的臼內積土,長滿了草或白樺樹,整“盆”整“盆”地分佈在平坦的花崗巖山巔上,這些天然“盆景”獨一無二,十分美觀。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6

歡迎大家來到內蒙古風情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以蒙古族傳統歷史文化、宮遷文化和民俗文化為核心,以草原景觀為背景的特色文化旅遊項目——蒙古風情園,於20_年6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開工建設。

蒙古風情園是經內蒙古自治區計委批准立項,列入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優先項目。園區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西北側,距市區8公里,總投資3.4億元,一期工程用地1萬畝,投資1.2億元。蒙古風情園集蒙古族建築、草原風情、歌舞表演、飲食服飾及歷史文化、宗教禮儀為一體。

蒙古風情園是內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建設工程,是由鄂爾多斯市東方路橋集團投資建設的特大型旅遊景區,位於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昭君路8公里處(昭君墓北側),園區佔地1萬畝,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

蒙古風情園是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的特色文化旅遊項目,集蒙古族歷史文化、軍事文化、宮廷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一期工程建設項目有:可汗宮大酒店(四星級標準)、蒙古大道、成吉思汗廣場、成吉思汗紀念堂、馬文化博物館、蒙古大汗營、蘇勒德羣、白雲塔拉、小召寺、王爺府、知青園、騰格里敖包、賽馬場、篝火台、人工湖、遊客服務中心、購物中心、遊覽交通服務中心、草原神舟航天台、草原浩特、草原漁村、生態停車場、甘迪爾草原等多個景點及功能區。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明確內蒙古東方甘迪爾蒙古風情園有限責任公司為該項目的業主單位,我公司根據經營需要設綜合辦公室、財務部、工程部、園林部、保衞部、市場營銷與項目研發部、經營管理部、遊客服務部8個職能部室和可汗宮大酒店、蒙古風情藝術團2個經營實體。

我公司將本着政府創造投資環境、企業市場化運作的基本原則,傾力打造中國旅遊業的名牌產品,向世界展示一個綠色的、風情萬種的蒙古風情園。蒙古風情園將本着文化經營、市場動作的基本原則,傾力打造中國旅遊業的名牌產品,向世界展示一個綠色的、風情萬種的蒙古文化旅遊聖地。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7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晨好!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舉世聞名的元上都遺址。明媚絢麗的金蓮川草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察哈爾文化,同時,偉大勤勞的蒙古人,也在這片金燦燦的草原上留下了不朽的遺蹟!元上都就是其永恆炫赫的證明。元上都遺址,位於正藍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鎮東約20公里的閃電河北岸。元上都是元朝的夏都,與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遙隔南北。因其地處灤河北岸,又有灤陽、灤京之稱。元上都遺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正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地理位置上看,元上都北依卧龍山,南臨閃電河,東、西、南為遼闊的金蓮川,河山相映,氣勢宏偉,景色秀美,確實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如前已述,公元1251年,蒙古國第三任大汗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後者則立足於金蓮川,廣招天下名士俊傑,建立了蒙元史上著名的“金蓮川幕府”。為了安置豪傑學士,在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這塊吉祥寶地選址建城,歷時三年宮城建成,命名為“開平府”。就在這座規模宏大的宮廷之城建成的同一年,即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率大軍討伐南宋時中箭身亡於四川合州(今合川縣)。

1260年1O月,忽必烈在開平府自行召開忽裏台(蒙古語,意為會議),在部分蒙古貴族的支持下繼位為蒙古大汗,是為元世祖。即位伊始,他面臨着治理中原和處理漠北阿里不哥不臣的兩大問題。首先他率兵北上,平定了在漠北哈喇和林自稱大汗、與他唱對台戲的阿里不哥。除掉阿里不哥後,忽必烈將哈喇和林的宮帳南遷,而以自己的大本營——開平府作為“大蒙古國”初期的首都;之後,忽必烈就開始了其統一中國的宏偉大業。1263年,忽必烈將開平府升為上都;次年,又改燕京為中都。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改中都為大都 (即現在的北京)。正式確立了兩都制度(大都為正都,上都為陪都)。但在當時,忽必烈大部分時間住在上都。同年,元上都開始大興土木,進行擴建,最終形成了北方草原上規模最宏偉的一座都城,成為當時東方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之一。

元上都最初是由漢人劉秉忠設計建造的。對這次的增修,忽必烈非常重視。他仍然讓劉秉忠總負責。後者則依據傳統的城市佈局觀念,又考慮遊牧生活的特點而修繕了這座城市。

所以上都城既有傳統城市的佈局,又適應蒙古遊牧生活需要,是一座極富民族特色的草原城市。〔遺址實地講述〕總體上看,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宮城和四關城郊等部分組成。外城大體呈方形,實際上分為兩部分:自皇城北門甕城西牆起,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土牆,直抵外牆,寬約2米,使南北不能相通;北部是一片東西走向的山崗,地勢平坦,無街道,是皇家園林。南部有兩條東西大街,一條南北大街,靠近街道有不少建築。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哈素海位於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內,哈素為蒙古譯音。原名哈拉烏素,意為青水湖,由青色湖水得名。由於順口原因,哈拉烏素簡稱為哈素海。

哈素海面積達3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米,湖內水質肥沃,盛產鯉魚,草魚,鯽魚,蝦、螃蟹等。湖內蘆葦叢生、鳥飛魚躍。岸邊涼亭水榭柳綠成蔭,碧水青山相映成輝,有"塞外西湖"之稱。

置身哈素海,極目遠眺,只見晴空碧水,蔚藍一色,蒲萍叢叢,輕舟點點,你會覺得哈素海宛如已一副淡雅的水墨畫。如果你停舟湖中,看對對歐鳥翻飛底空,羣羣野鴨出沒葦叢,聽遠處高亢聊亮的漁歌,近旁魚躍出水波剌剌的聲響,你會感覺到哈素海像一首詩。

這一切是 美的。當你把這些和流傳在羣眾中的動人傳説聯繫起來是,你覺得哈素海更美。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9

麻池古城清初包頭三湖灣一帶盛產青麻,其時在此有13個漚麻池,村莊園稱之為麻池村。古城城垣6米,底寬10米,頂寬3-4米,分南北兩城,呈雙菱形,或稱:二城呈相接的斜“呂”字形,相互連接。方向8度。北城南北長690米,東西寬720米。南城南北長600米,東西寬640米。北城北牆中段和南城西牆、南牆中段各設寬15米的門。

古城內地表散見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殘片,常有“五銖”錢、鐵田片、鐵鏟和銅鏃等出土。上世紀50年代曾發現印有“萬石”字樣的磚。包頭地區戰國、秦、漢長城,多略呈方形,分佈很有規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對昆都侖溝的南口,顯然在軍事上有重要地位。經專家認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較南城早,與秦直道起點形制、佈局相同的三個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應為秦直道終點——九原城。它也是戰國、秦、漢九原,漢五原郡治所。麻池古城的南城則是漢五原郡五原縣城。

1954年在麻池召灣16號公墓,曾挖掘出金、銀質的虎、豹、駱駝形鏤空飾片,出土了有狩獵圖案的簡形器等,具有鮮明的匈奴文化特色。古城出土了漢代鑄的"單于和親"、"單于天降"的瓦當據推測,瓦當很可能是當時為紀念王昭君出塞和親而燒製,供建築使用。

《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資治通鑑·秦紀二》載:“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雲陽……”。“甘泉”即甘泉山,坐落在雲陽縣。秦漢的雲陽縣有甘泉山,甘泉山林木繁茂,山高氣爽,以泉水甘美得名。據《史記》等史書記載,“直道”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南起雲陽(今陝西淳化縣梁武帝村),途徑陝、甘、內蒙兩省一區,穿越十五個縣,北達九原(今包頭西),全長大約相當現在700餘公里。大體南北相直,故史稱“直道"。

這樣高速度高質量的工程的確是世界交通史上的奇蹟。這比世人皆知的寬僅僅5米、讓歐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的古羅馬大道,早了220_年。

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20_年)十月,武帝下令修通回中道後,朝廷中有位叫賈山的官員曾寫過一封信給他説,“秦為直道於天下……道廣五十丈,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為直道之麗至於此。”從這些文字中,人們不難想象“秦直道”當年的獨特的夯土技術和驚人成就。其道路的寬闊度和“樹以青松”、“厚築其外”已經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的封閉式高速公路了。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0

九峯山乘車從土默特右旗薩拉齊鎮往東北行約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峯海拔2338米的山峯,這就是九峯山。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的山峯相連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遊勝地。其總面積460多平方公里,由東九峯、西九峯、大西樑、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山峯和美岱溝、水澗溝、香桂鋪溝等溝塹組成。九峯山為東西走向。南緣以巨大的斷層與土默川截然分開,北緣以起伏的丘陵與內蒙古高原相接。中間被東西走向的香桂鋪溝分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兩部分:南部山勢蜿蜒起伏、絕壁崢嶸、峯巒陡峻,溝壑彎曲深邃,大溝裏流水湍急奔湧,小壑中碧泉清澈見底。

九峯山位於陰山山脈中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巒疊嶂、翠綠欲滴、鮮花野草、爭奇鬥豔,風景十分秀麗。九峯山不僅大小山峯峭壁峙立,雄奇偉岸;就是峽谷溝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點。特別是以東區闊葉林為主的原始“森林島”有着十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九峯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淨,是一塊沒有被現代工業污染的自然風水寶地。九峯山山幽水秀、樹木青翠、鳥鳴蟲囀、溪水潺潺,彷彿是一處寧靜秀麗的世外桃源。從羣峯爭雄的態勢,可以看出九峯山的神氣;從古柏森森,可以想見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從危石咽流,季節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測九峯山曾經有過的“汪洋”。每到夏秋之際,這裏就是色彩繽紛的百花園,遊人登上峯頂不僅可以遠眺山川秀色,還可以領略林海松濤,盡享大自然之美。

九峯山險峯眾多,從一峯到九峯,山山有特色,峯峯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瓏,高的巍峨壯觀。特別是“波光瀲灩”的石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一線天,以及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卧佛峯、麒麟峯、獨樹峯,更是美不勝收、引人入勝,讓人浮想聯翩。險峯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讓人領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頂門石”有驚無險,“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盤石”懸而不落,“雙人石”聯袂聳立,“鏡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層百疊,“五色石”彩練當空……令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九峯山的瀑布也別具特色,以小而多取勝。在九峯山地區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5處,其中永久性瀑布3處。這些瀑布有的從山頂飛流直下,有的從山腰噴湧而出,在夏季形成條條小溪,一路奔流,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特別是到了雨季,條條銀練如萬馬奔騰,引發山谷轟鳴,林濤歌吼,更是妙不可言。

九峯山區的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有大量國家級保護的動植物種類82科302屬596種。九峯山是西北高原地區少有的自然風景區,是塞外一處別具特點的自然生態區和風景遊覽區,其動物和植物的多樣性以及山水風光,居包頭市之首,在內蒙古和西北地區也獨樹一幟。到九峯山遊覽,登九峯絕頂,領略塞外山川的妖嬈風姿,極富情趣。朝(cháo)陽洞距九峯山不遠處,在薩拉齊鎮北約9公里處的大青山南緣頂部,有一個風光旖旎又頗具神祕色彩的天然巖洞。它背北面南,位居高處,朝迎日出,暮送日落,人稱朝陽洞。朝陽洞東、西、北三面羣峯聳立,東南有一股清泉從高山巖縫中湧出,由高處逐級下淌,匯成淙淙溪流,形成瀑布和石湖,飲之甘甜爽口。經化驗,此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可祛病延年。每年冬天,此溪從上到下結成道道冰坡,如同一條銀色綢帶鋪展在溝中。如順溝向東北攀緣,可飽覽四峯的石湖,東溝的瀑布以及茂密的森林等奇峯異景。難怪有人説,來包頭旅遊,不遊朝陽洞是一大遺憾。

朝陽洞分外洞和內洞。進入外洞約10米處東側,便是內洞。外洞前高闊,後狹窄;內洞是個扎地深窟,深邃莫測。據説,這洞裏有一條巨蟒,於是,從很古時候開始,朝陽洞便被奉為神明之地,有濃厚的神祕色彩。遠近的人們紛紛前來朝拜祈福。時間長了,朝陽洞下面的山地上,便出現了寺 廟建築,朝陽洞內也塑起了蟒仙的塑像,並在洞內為蟒仙備了休息的大牀及被褥等。寺廟中也有了常住的和尚。每逢佛教節日和農曆六月十七廟會,遊人和信徒紛至沓來,絡繹不絕,熱鬧非凡。大青山抗日遊擊隊紀念地位於包頭市土右旗境內的大青山,山勢巍峨,羣峯連綿。這裏綠樹葱蘢,山花爛漫,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這裏不僅分佈着五當召、九峯山、美岱召、朝陽洞等眾多旅遊景點,而且還有許多革命活動遺址。曾經有一支抗日遊擊隊就活躍在這裏,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頑強鬥爭。這就是王經雨領導的聞名遐邇的大青山抗日遊擊隊(亦稱薩拉齊縣抗日遊擊隊)。王經雨,原名王景玉。1911年5月出生於土右旗美岱召鎮河子村一個地主家庭。小時候常聽母親講《三國演義》、《水滸》、《岳飛傳》等故事,見到不公道的事愛打抱不平,直到爭出個是非才肯罷休;見到窮人遇難,他常拿自家的錢、糧、物品予以接濟,深得鄰里鄉親喜愛。1937年10月,歸綏、包頭、薩拉齊相繼淪陷。王經雨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鐵蹄踐踏,人民遭受戰爭蹂躪,心如刀絞,立志尋找抗日救國的道路。1938年秋天,奉黨中央和毛主席之命,八路軍支隊在司令員李井泉的率領下,挺進大青山,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大青山支隊司令員李井泉就住在大青山深處的巴總堯魏家大院。在支隊抗日活動的影響下,王經雨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表示自己的決心,將原名王景玉改為王經雨,意思是要經受鬥爭風雨的考驗,將自己鍛鍊成堅強的革命者。

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更有力地打擊敵人,1940年初,黨組織決定成立大青山抗日遊擊隊(薩拉齊縣抗日遊擊隊),王經雨任隊長。游擊隊建立後,面對日、偽、頑、匪多方面的敵人,游擊隊發揮羣眾支持、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神出鬼沒地活躍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打擊敵人,組織羣眾,宣傳抗日,成立了農會、婦女會、擔架隊等組織,支持抗日,保護羣眾的生產活動,受到了人民羣眾的擁護。

1942年秋天,日寇調集近萬人的兵力,採取步步為營的戰術,向大青山革命根據地圍攻。王經雨帶領的游擊隊,憑藉大青山深處的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做掩護,利用地形熟、道路熟的有利條件與敵人迂迴周旋“捉迷藏”。敵人從大路來,他們從小路走;敵人從正面來,他們從側面走;敵人住在大溝裏,他們就住在小壑中;敵人白天掃蕩、黑夜休息,他們就白天隱藏在山旯旮裏,黑夜出來打擊敵人。大青山游擊隊就這樣與敵人周旋,巧妙地鉗制和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

從1940年大青山游擊隊成立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與八路軍或兄弟游擊隊配合,先後打勝了柳樹淖、黃土尖、東老藏、陶思浩、察素齊等三十多次較大的戰鬥和不計其數的小戰鬥,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在大青山、土默川一帶起到了抗擊日、偽、頑、匪的主力軍作用,為抗日戰爭在內蒙古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斯諾覺醒的地方在土右旗薩拉齊鎮大北街小遊園內,有一座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半身雕像——名為“覺醒點”,為原自治區主席布赫題詞,緬懷斯諾先生。這是土右旗人民政府於1992年為紀念斯諾先生而修建的,塑像高1.3米,底座1.7米,總高3米。1929年夏,正當薩拉齊地區遭受天災人禍空前浩劫的時候,23歲的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這裏採訪,親眼目睹並多次報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慘景,有力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成為他“一生中的覺醒點”!此後,他便深入中國的各個階層,結識了宋慶齡、魯迅等進步人士,考察了陝甘寧革命根據地,撰寫了《西行漫記》和許多反映中國革命的文章,成為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而真摯的朋友。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1

基爾果山天池是柴河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它位於扎蘭屯市基爾果山上,距柴河鎮以西40公里。它與駝峯天池、犴溝天池等組成了柴河景區的天池羣,而基爾果山天池是其中景色最為壯觀、秀美的一處天池景觀。

方圓約1.5公頃,水深不可測,是個靜謐神奇的所在。這裏叢林茂密,沼泉如織,車不能行,人跡罕至,長年為犴、鹿、獐、狍所擁有。圓圓的一泓湖水,宛如一輪滿月,鑲嵌在幽林羣嶺之間。“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人説西湖之水美在水光瀲灩,這裏可比西湖水,更以幽靜為絕。湖畔四周羣山如障,風不能入,平靜的水面如磨光的琥珀,光滑中泛出五彩瀲光,儼如一幅刀筆精良的套色木刻。

這裏又靜得出奇,只有山鳥偶爾飛過的鳴叫聲。天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即沒有入口,也找不到出口,而且水量常年保持平穩,豐雨時節水面不漲,枯雨時節水面不降。天池水含鹽鹼量高,常有鹿、犴、狍、獐等獸趁黃昏前來舔吃鹽鹼。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2

鎮北堡西部影城距銀川市35公里,是在一個原始古堡的基礎上修建的。這裏保持並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渾、蒼涼、悲壯、殘舊、衰而不敗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涼感、黃土味及原始化、民間化的審美,儘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審美價值,讓電影藝術家們在這一片西部風光中心情盡興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電影《紅高梁》就是從這裏走向世界的,當它榮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從此,在這裏攝製影視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目前,在這裏拍攝的影視片多達50餘部,國內外的一些影帝”、影星”、明星”大多從這裏升起,這裏也是大腕”導演們頻頻涉獵”影視片獲獎機遇的地方。鎮北堡西部影城,它誕生在兩座曾被世人遺忘的古堡中。沿公路邊的古堡俗稱老堡”,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是古代軍事要塞的兵營,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毀,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據傳説,當年明朝參將韓玉將軍準備在賀蘭山這一帶修建城堡時,曾請所謂風水先生”看過這裏的風水”,先生走遍四周,説這地方正處在賀蘭山山脈中間,有卧龍懷珠之勢”,更有一條龍脈”延伸下來,預言此處將來必出帝王將相”,於是韓玉才決定把城堡建在這裏,就成了現在的鎮北堡。古往今來這裏帝王將相倒是沒有出過,但轟動世界影壇的影視作品和明星、名導卻是出了不少。到了清代為防禦外族的乘虛而入,於是,在震毀的老堡”旁邊不到200米處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點的土城堡,這就是所稱的新堡”,它大約落成於舊堡被震毀後的兩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這種古堡,在當地俗稱土圍了”,是中國西北地區特有的覆土建築”。古代人也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牆體沒有一塊磚石,完全用黃土夯築而成。經過數百年的雨雪風霜以及人為的破壞,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邊防要塞的雄資已經蕩然無存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961年,在附近南樑農場勞動的張賢亮發現它具有一種衰而不敗的雄渾氣勢和發自黃土地深處的頑強生命力。到80年代,他平反後,第一次將鎮北堡寫進了他的小説《綠化樹》,在書中稱鎮南堡”,並將它介紹給影視界,電影《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就是在這一時期拍攝並獲得國際大獎的,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辦的西部影視城”、中國一絕”的鎮北堡西部影城之基地。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3

巴丹沙漠地處內蒙古阿拉善盟境內,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堪稱”沙漠珠穆瑪峯”.巴丹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麗,以其高、陡、險、俊著稱於世。奇峯、鳴沙,湖泊、神泉號稱巴丹沙漠“四絕”。

高大的複合型沙丘鏈和金字塔狀沙丘,貌似“山”一般,沙峯、沙壑、沙峭、沙壁、沙窩、沙刃隨處見,景象奇偉壯觀,繽紛多姿。在沙漠腹地,高峯林立,峯巒疊嶂,沙脊如削。奇特的沙漠造型,是進行沙漠探險旅遊的理想之地。遍佈巴丹沙漠的鳴沙譽為“世界鳴沙王國”。

它所發出的聲音猶如飛機羣轟鳴聲,沉悶而深遠,數公里外清晰可聞,無不使人刺激異常。巴丹沙漠在有許多內陸小湖,湖泊四周蘆葦叢生,湖水碧波盪漾,水鳥嬉戲,確有“漠中江南”之奇景,高大的沙山和晶瑩的海子相映成趣,湖光沙色,叫人心靜神怡,是遊客放鬆身心的絕好去處。這裏還流傳着許多美妙動人的傳説。又為巴丹沙漠增添了許多神祕旅遊環境容量,又可以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要,進行多種形式和內容的旅遊活動。巴丹沙漠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觀吸引着大量中外遊客和專家學者。

1993年,中國、德國聯合考察隊對巴丹沙漠進行了綜合考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和資料,發現了駝鳥和古動物化石,包括恐龍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圍還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和舊石器,其中大量石器碎片和色粗陶片。經考古分析,是3000-5020_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沙漠》一書,轟動了歐洲。1998年3月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探險旅遊博覽會上中國唯一推出的項目就是巴丹沙漠旅遊線路,引起外國旅遊部門極大的關注。因此,巴丹沙漠旅遊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朋友,來吧。感受大漠、駝鈴、夕陽、月夜、秋風的韻味,是何等的情調,清新純淨的空氣,藍澈的天空,沒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環境,會使您領略到一種原始的、空曠的、與世無爭的寧靜,不啻人間仙境。那份感覺,那種享受,使您留連忘返,永久難忘。我們將竭誠為中外遊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必會讓您玩得瀟灑,遊得盡興。

朋友,來吧!美麗神奇的巴丹歡迎您,勤勞樸實的阿右旗各族人民歡迎您。我們熱忱歡迎各界朋友來這裏旅遊、觀光、探險,與我們共同投資開發建設這塊神奇的熱土。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4

廣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稱南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境內,賀蘭山西麓的一個山谷之中,距巴彥浩特鎮東南23公里左右,該寺有6個屬廟,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規模最大、名望最高的寺廟。由二十餘座建築羣組成。其整個建築氣勢宏偉,富麗堂皇。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大經堂、黃樓寺等。其中供奉西藏第六世0-遺體寶塔的大殿稱為“黃樓寺”。黃樓寺是一座兩層樓閣的建築,其前部為81間,後部為49間,全部用黃、綠色琉璃瓦砌成,極為富麗。據説,在這座殿內,除西藏0六世遺體而外,還保存着飛天人像化石、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金佛、唐文成公主的寶劍等珍貴歷史文物。

廣宗寺始建於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由班自爾扎布台吉之子阿旺多爾濟遵照師父—六世0-遺願所建。寺內共有大小廟宇15座,共20xx多間。廟與廟之間則配以吉薩(倉庫)僧房。伙房內安有1噸多重的青銅鑄鍋,可容納4噸多水。廟建成後,從超格圖呼熱廟(昭化寺)請來六世0遺體供奉在廟裏,尊為該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頂格根。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羅卜桑多爾濟上報清廷理藩院,御賜用蒙、漢、滿、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廣宗寺”匾額(藏語名噶旦丹吉林),從而取代阿大希邁德里廟的原名。清道光年間進行了擴建,並把阿拉善第六代王爺囊多布蘇隆的靈柩供奉在寺內。清穆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該寺在兵亂中被燒燬,光緒年間修復。現有廟宇、僧房70多間,並舉行廟會。

廣宗寺依山而建,高低參差錯落,四面環山,松柏長青,溪流如帶,風景十分優美,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十六羅漢被迎請至漢地時,在此過夏安居而被記載於有關經書中,五世0的《十六羅漢禮供》,六世0的《阿拉善神祈供》以及章嘉國師若必多傑為廣宗寺(南寺)所寫的寺規《三學昌盛之日光》中都記載當時活動的情景。

南寺第二代葛根(-)圖布丹嘉木蘇在他《瞻卯山薰香祭》的前言中更是具體地寫到“早在有法術的和尚將十六羅漢尊者迎請至漢地時,在賀蘭山做過夏安居和在此地由居士達磨做施主的歷史載於五世大寶所作的羅漢禮供圓滿中。班禪一切知曾親口作預言,那時羅漢作夏安居之地是現在的噶丹旦吉林的所在地,並明示達磨居士也是誕生於此寺溝內。據老人們説在特布克山頂有羅漢足跡,果然於今清晰可見。”據《六世班禪傳》中記載,圖布丹嘉木蘇(即温都爾葛根)於一七六九年謁見過班禪巴丹益布,並授過-傳錄。上述引用的話,很可能是兩人交談時班禪所講。這是南寺作為聖地而名揚佛教界的一個原因。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5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Desert),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賴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東、枴子湖以南。位於北緯39°30’~42°,東經98°30’~104°,面積4.4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主要屬內蒙古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東部小範圍屬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語,沙漠以一居民點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必魯圖峯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約435米,堪稱”沙漠珠穆朗瑪峯”。處於阿拉善沙漠中心,氣候乾旱,流動沙丘佔沙漠面積的83%,移動速度較小。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達500米。以複合型沙山為主,為北30°~40°東方向排列,系西北風的強大影響所致。

高大沙山的周圍為沙丘鏈,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長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棗、籽蒿、麻黃為主;東部主要為籽蒿和沙竹,沙拐棗、麻黃等逐漸減少。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為主要牧場。有些湖盆邊緣有淡水泉出露,為治理沙漠提供了條件。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平方公里不到1人。在整個沙漠內部,僅有巴丹吉林廟和庫乃頭廟兩大居民點。基本無種植業。全部經營牧業,駱駝為該地主要家畜,數量居中國各旗縣之冠;次為山綿羊。沙漠內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部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及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沙漠內部無固定道路,橫穿腹地異常困難,中部及東北部基本為無水區。東南部的雅布賴鹽湖盛產食鹽,西部的古魯乃湖巴丹吉林廟附近的一些湖泊內有碳酸鈉的沉積。

奇峯、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佔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峯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里,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沙漠中的湖泊星羅棋佈,有113個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達74個,淡水湖12個,總水面4.9萬畝,湖泊蘆葦叢生,水鳥嬉戲,魚翔淺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譽。沙漠東部和西南邊沿,生動記錄狩獵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巖畫,被稱為“美術世界的活化石”。

在阿拉善右旗7.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棲息着2.4萬各族兒女,而在境內的2.8萬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生活着24户100多個牧民,他們世世代代善待沙漠,沙漠也給他們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創造了人與自然相安如初的大漠生態文化。一個湖泊、一個沙窩就是一個生物圈,就是一個創造生命奇蹟的故事。自1984年以來,先後有法、日、美、奧地利、新加坡等國家及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前來考察。1993年,中德聯合考察隊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了綜合考察,獲得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發現了鴕鳥蛋和恐龍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圍還發現了大量的新石器和舊石器,經考古分析,這裏在3000~5020_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蹟。1996年德國探險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書,轟動了歐洲探險界。

沙漠因為缺少水而生成,因為缺水而被稱為生命的禁區,但在極度乾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卻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觀,這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費解。高大沙山間的低地有144個內陸小湖,主要分佈在沙漠的東南部。由於蒸發強烈,湖泊積聚大量鹽分,湖水大多不能飲用或灌溉。東南部一些湖泊的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可供牧業利用。某些湖盆邊緣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飲用,為今後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條件。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6

美岱召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靈覺寺,後改壽靈寺。在呼和浩特至包頭公路的北側,東距包頭市東河區約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明隆慶年間(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順義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萬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賜名福化城。西藏邁達裏胡圖克圖於萬曆三十四年來此傳教,所以又叫做邁達裏廟、邁大力廟或美岱召。寺周圍築有圍牆,土築石塊包砌,平面呈長方形,周長681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四角築有外伸約11米的墩台,上有角樓。進入泰和門,迎面就是“大雄寶殿”,佛殿的牆壁上,有色彩斑斕的壁畫,生動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南牆正中開設城門,並建有城樓,城門上嵌有明代擴建寺廟時刻的石匾額,上題“泰和門”。城內有順義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樓院,還有供奉傳為儲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儲藏在殿內的檀香木塔中。殿內有明代繪製的壁畫,畫面上蒙古服飾的人物像中,有傳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畫像,為內蒙古召廟壁畫中獨有的一處。

“玻璃殿”為3層樓房,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接受朝拜的地方。在東北方,有座重歇山頂式建築,這就是“太后廟”,亦稱“三娘子廟”。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7

吉蘭泰鹽湖位於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境內,距巴彥浩特鎮北102公里,是我國境內陸中型鹽湖之一,是開展工業旅遊、鹽湖洗浴的理性場地。吉蘭泰鎮是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區商貿物流中心,全鎮管轄面積4618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餘人。吉蘭泰鎮是阿拉善盟重要的鹽化工業基地,20_年建成了吉蘭泰工業園區,20_阿拉善盟確立了把吉蘭泰建成全國最大的鹽化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

“吉蘭泰”系蒙古語,意為六十。鹽湖總面積120平方公里,鹽層覆蓋面積60平方公里,整個鹽湖呈橢圓形盆地,鹽層平均厚度3-5米,最厚達5.94米,總儲量一億一千四百多萬噸,這裏出產的食鹽,通稱“吉鹽”,以顆粒大、雜質少、味道濃等特點文明遐邇。鹽滷中除含量最多的氯化鈉以外還含氯化鎂、氯化鉀、硫酸鈉、硫酸鈣等多種化學成份。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魔鬼城。 “魔鬼城”在當地蒙古語稱為“蘇木哈克”,哈薩克語稱為“沙依坦克爾西”。這些都是指魔鬼出沒的地方。烏爾禾魔鬼城在克拉馬依市以北100公里處,和布克塞爾縣以南30公里 處。該城區方圓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 左右。乘車至此,眼前一亮,可見魔鬼城縱橫交錯,垛堞分明,儼然一座古城堡;可見狼豺虎豹,牛馬羊犬,可見高包台崗,奇石怪巖。慢慢走近它,才知道在這城中,寸草不生,鳥獸絕跡,時而沉寂無聲,一片死寂;時而狂風驟起,黃沙撲面,遮天蔽日,沉寂的古堡發出淒厲的吼聲,如泣如訴,讓人感到恐怖和怪誕,感到神祕和驚訝,感到莫測和高深,更感到了焦慮和不可思議。而零距離接觸的感覺卻截然不同,剛走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土丘面前,放眼望去,會發現這裏"堡"羣林立,綿延無際,人彷彿立在一片曾經樓市林立的城市廢墟面前,滄桑感油然而生。當人們幾乎都仰着頭走到這些土丘之間的空地上時,又發現這些龐然大物普遍突起有三四層樓高,有的被風化成城堡狀,危台高聳、垛堞分明;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像古歐洲風格的建築殘骸,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還有的像美少女的側面像,眉宇舒張、脣帶微笑。夕陽西照,一座座荒涼的土丘在地上投下了長長的陰影,彷彿一隻只飢餓的黑暗之手正向人們腳下移動,讓人不由得脊背發麻,避之不及。

魔鬼城在1億2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曾是一片淡水湖泊,這裏湖泊廣闊,氣候温和,植被茂盛,是恐龍家族的樂園。這裏曾先後發現了“克拉馬依龍”、“烏爾禾劍龍”、“準格爾翼龍”的化石。但隨着歲月的流逝,湖泊消失了。巨大的地質構造運動把深埋地下的巖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為陸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過的山或礁石,忽然見上了陽光、風雨,成了陸地上活的雕塑。這些由泥板巖、砂巖等組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經風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陽的手指年年月月的撫摸、打磨,在戈壁荒漠成型之時,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經過億萬年的風削雨蝕,水刷雪浸,烏爾禾魔鬼城也就出現了。

烏爾禾魔鬼城在明媚的陽光下,一片燦爛輝煌,散發着大西北男性的美,陽剛的氣質;在陰雨天氣,一片灰暗迷濛,凝聚了諸多恐怖與危險,彷彿墜入了巫婆佈下的迷魂陣。而到了冬天,烏爾禾魔鬼城突然變得那麼温柔,穿着潔白的衣裳,蓋着銀色的雪被,像一個孩子一樣睡着了,夢裏閃現出天國……只有狂風吹來的時候,魔鬼城才激動得失去理智,癲狂不已,飛沙走石狂舞,狼嚎虎嘯怪鳴,像瘋了的"西毒"歐陽鋒,讓你害怕戰慄,只想遠遠地躲避。

魔鬼城地表突兀奇特,地下藴藏着豐富的優質石油和天然瀝青,是祖國的一塊寶地。隨着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和擴大,這塊蠻荒之地再不是"魔鬼"們的樂園而是已被勘探開劈的新油田。高聳的井架,一株株挺撥的採油樹,石油工人豁達的笑聲,使這古老的城堡充滿現代化的氣韻和無限活力,預示着這裏將建成新石油生產基地和現代遊覽勝地。

關於內蒙古景點的導遊詞 篇19

呼倫湖位於呼倫貝爾市,東經117000'10''~117041'40'',北緯48030'40''~49020'40'',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為構造成因的半鹹水湖。呼倫湖西岸為起伏的山巒和俊俏的懸崖陡壁;東岸和南岸地勢平坦開闊。湖底為泥底,比較平坦。呼倫湖的位置水的補給除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來自發源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東部的克魯倫河,以及連接貝爾湖和呼倫湖的烏爾遜河。

呼倫湖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湖。位於呼倫貝爾市。有克魯倫河和烏爾遜河注入。湖面海拔539公尺,面積2,315平方公里,最大水深8公尺。舊時呼倫湖北與海拉爾河相通,湖水外洩入黑龍江。現已斷流成為內陸湖。1958~1962年間因與湖相通的穆得那亞河被堵塞,湖水上漲2.5公尺。近年湖面蒸發量與湖泊補給水量取得新的平衡,水位又趨穩定。冬季封凍.

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

呼倫湖的自淨能力與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首先湖的面積大,與多條草原河流溝通;其次由於地處高緯地區,氣温低,對湖體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湖體構造特殊,露出30餘個泉點,有大量地下水的補給。因此,呼倫湖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生物資源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在區域環境保護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

呼倫湖呼倫湖在史前已經有人類居住。歷史上曾數易其名:《山海經》稱大澤,唐朝時稱俱倫泊,遼、金時稱栲栳濼,元朝時稱闊連海子,明朝時稱闊灤海子,清朝時稱庫楞湖,當地牧人稱達賚諾爾(蒙古語,意為“像海一樣的湖泊”)。而呼倫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稱,“呼倫”是由蒙古語“哈溜”音轉而來,意為“水獺”;“貝爾”蒙古語意為“雄水獺”。古代這兩個湖盛產水獺,生活在湖邊的蒙古人便以動、植物名稱命山、河、湖、泉名稱的古老習慣為兩湖命名。清初,遊牧在湖邊的蒙古人開始稱呼倫湖為“達賚諾爾”。“達賚”蒙古語意為“海”,“諾爾”意為“湖”,“達賚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

呼倫湖呼倫湖湖水的範圍變化非常大,在《山海經》、《唐書》這些古書中都有記載。呼倫湖以前叫大澤,在漢語文獻裏面叫很大的湖泊,有時候可能達幾千平方公里,但有的時候又很小,比如説在清末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它乾涸了,就剩下幾個小水泡和大量的濕地。從清末到民國時期及20世紀60一80年代,這個湖又都有一個擴大的過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neimeng/o0gm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