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通用14篇)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通用14篇)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

遊客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陽光旅行社的“青城山一日遊”之旅。俗話説相逢即是緣,我很榮幸能成為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希望在旅途中通過我的熱情服務,生動講解,能讓大家輕鬆愉快。首先,我將會自我介紹,大家都稱我們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那麼,我們炎帝姓什麼呢?對了,姓姜。值得驕傲的是我與咱們炎帝同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姜,我們常説炎黃子孫,炎黃子孫,可別忘了我們炎帝姓姜哦。我的聯繫方式為1519xx,請大家記下哦,1519xx。旁邊這位坐在司機座位上的呢理所當然就是我們這次遊覽的司機李師傅了,他將會和我一起陪大家來完成這次旅行,李師傅向大家打個招呼吧。為避免大家上錯車,再借用一下你們的手指,記下我們的車牌號川A。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通用14篇)

車已啟動,請大家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注意安全,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外面的風景是抓不住滴。(請看窗外,四川應地處四川盆地,冬日整天煙霧繚繞,如睡眼朦朧的少女,而今天,為歡迎大家的到來,她笑開了眼,露出了金燦燦的太陽,真是天公作美,為我們這次的旅行開了個好頭。)我們現在正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期間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行程安排以及目的地的概況。相信大家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並不陌生,尤其是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更為大家津津樂道,為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總是端坐於天庭之上表情嚴肅的玉皇大帝;白髮白鬚的慈祥老人太上老君:動輒對天界,冥界發號施令的四御神仙,還有那一顆顆靈丹妙藥。。。。。。這故事裏出現的人物都是道教人物,大家是否會感到好奇呢?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道教聖地,青城山。它位於灌縣西南15公里處,背靠岷山,西臨川西平原,方圓二十里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峯,一百零八處勝景,由於此山諸峯環繞,形如城郭;茂林修竹,終年常綠,故名青城。我們將會在20分鐘後到達,,然後通往我們這次欣賞的主要景點,天師洞。期間,我會為大家講解它的來源,以及裏面主要的人物塑像和他們的故事傳説。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呢或許道行還不深,沒有為大家講解全,如果在坐的遊客們有了解的我們可以一起討教,我會虛心學習,再不然我們也可向裏面的道士討教討教。看完後,我就會帶大家領略青城四絕:洞天乳酒,洞天貢茶,白果燉雞,道家泡菜。那麼,我們就好好休息下,養精蓄鋭,再“問道青城山”,最後,為確保大家在旅行途中不會走失,請沒有記下我電話號碼再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51,祝大家旅途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3

青城山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文化燦爛、歷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説,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徵是一個字——“幽”,才女的靈魂是一個字一一“道”。先説幽。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它象清麗脱俗的仙女,寫一下這個“幽”字,就是“山”裏藏着“絲絲”,意思就是説,青城山裏藴藏着絲絲不斷、連綿不絕的生命力呀。‘

多年來,青城山的平均氣温一直都是15攝氏度,非常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非常濕潤:也非常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青城山風景區的林木總面積達2350公頃,可以説是植被繁茂,晶類眾多,僅木本植物就達110餘科、730餘種,既有挺立在廟觀旁的參天大樹,又有豐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壯觀秀麗的大面積人工林,其中的古樹名木有銀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樹種之一,俗稱白果樹,最著名最神奇的是青城山天師洞銀杏,傳説是張天師手植的,高50多米,徑圍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現在已被四川省林業廳正式封為“天府樹王”,它有很多白果筍密集下垂,極為壯觀,是青城山的鎮山之寶,是中國道教誕生、發展的見證。另外,青城山還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樹、珙桐等珍稀樹種,青城山的花卉資源也非常豐富,青城幽蘭馳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態、科研、旅遊價值,是大自然遺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植被豐茂,林木有情,空氣自然也就十分新鮮有靈氣。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裏的野生動物有197科50多種。禽鳥約200餘種,魚類品種有20餘種,野生兩棲動物、爬行動物20多種,屬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大熊貓、金絲猴、還有青城玉鴉、紅嘴相思鳥、杜鵑鳥、娃娃魚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詩聖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詩中寫道: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後陸游讚歎青城説“坐觀山水氣幽清”,近人吳稚暉更是直接説:“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劍閣、三峽、峨嵋皆無遜色。故以天下幽標明青城特點。”這就是常説的“青城天下幽”的來歷。

青城山與道教的關係,那可真是源遠流長,可以看到道教的整個發展歷史。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脈鶴鳴山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據説他“會三界萬神於青城黃帝壇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將當時的四川及漢中的部分地區劃分為二十四個教區,分別管理,所謂“治”,

與亂相對,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內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權。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4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5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8公里,是邛崍山脈的分支,獨特的地理位置、濕潤的氣候使青城山林木茂盛,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遊覽和避暑勝地。青城山也 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自東漢以來,青城山一直作為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20xx年11月,它和都江堰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 遺產名錄》。

都江堰位於成都西北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距離成都市56公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留存下來的唯一一項古代無壩引水工程,堪稱我國古代水利工 程的典範。自建成以後,它就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並專設堰官進行維護和管理,通過兩千多年來歷代堰官的不懈努力,它至今仍發揮着巨大的水利功能。

今天 的青城山、都江堰各守一方幽靜的天地,一個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一個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一個以幽的境界甲冠天下,一個以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國。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成為了人們尋古探幽時響亮的口號。

青城山風景優美,以幽靜著稱。這裏飲食美味與眾不同,並有“四絕”之稱,即一絕“洞天貢茶”,茶質優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絕“白果燒雞”湯汁濃白, 雞肉異常鮮美;三絕“青城泡菜”,脆嫩清鮮,深有回味;四絕“洞天乳酒”,酒味濃而不烈,甜而不膩。前山後山都能吃到。但後山多有山鄉風味菜館,加上醇厚的山鄉民俗,使人留連忘返。

都江堰的美食區域可分為三個,一是城區;二是都江堰及青城山沿線及山區;三是虹口。都江堰城內的夜啤酒廣場一定要去,這裏的炒龍蝦,炒田螺及香辣蟹,特色火鍋都極有風味;城裏還有尤兔頭,重慶毛肚王火鍋及離堆公園的白果燉雞等 特色餐;都江堰及青城山沿線的農家小餐眾多,最有名的是羅雞肉,還有豆花飯,野生河魚等.青城山的名吃有鶴翔山莊的長生宴,天師洞的道家素宴,青城山農家院子的老臘肉,雪水泡菜及野菜.虹口的冷水三文鱒魚也是成都人追逐的美食,三文鱒刺身,魚頭湯,燒三文魚,烤三文魚完全可以做成一桌席。

白果燉雞:白果燉雞,白果即銀杏果實,李時珍《本草綱目》説其“熟食温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青城山盛產白果,採用 傳統方法以白果燉仔雞,再以豬肘相合加少許食鹽、冰糖即成,汁鮮味美,清香不膩,具有食療價值。 青城老泡菜,又稱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生長的鮮黃瓜、豇豆、水紅辣椒、蘿蔔、仔姜、大蒜等為原料,經嚴格挑選、清洗、晾曬後,放入泉水、精鹽、花椒等 配製而成的特殊汁液中泡製而成。泡菜保存十數年仍色鮮質堅,脆嫩酸甜,是一種開腸胃、增進食慾的佐餐佳品。趙樸初《調寄憶江南》以“青城好,泡菜冠全川, 清脆姜芥誇一絕,芳甘乳酒比雙賢,吾獨取椒盤”讚美青城老泡菜。

道家泡菜:俗稱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產的鮮黃瓜、豇豆、水紅辣椒、蘿蔔、大蒜、白菜、仔姜、良姜等為原料,經嚴格挑選、清 洗、晾曬後,放入用山泉水、精鹽、花椒等配製而成的特殊汁液中,專室、專具存放,專人管理。青城泡菜脆嫩酸甜,保存數年仍色鮮質堅,是一種能解膩、開胃、 增進食慾的佐餐佳品。趙樸初食後賦《調寄憶江南》一首:"青城好,泡菜冠全川。清脆姜芥誇一絕,芳甘乳酒比雙賢。吾獨取椒盤。"

這裏氣候温和,沃野千里,水旱從人,物產豐饒,百業興旺,世稱天府。青城山的特產主要有:青城老泡菜、洞天乳酒、青城茶等。都江堰的特產主要有:青城絲毯、青城雪芽、獼猴桃等。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6

我叫楊某某,你們可以叫我楊導遊,我們將要去的是青城山。常言道:峨眉天下秀,青城處處幽。青城山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28公里處,以它特有的幽靜而聞名天下,吸引着無數中外遊客。各位遊客,我們就要下飛機了,請注意文明環保。

來到青城山山麓,正道從福建開始沿整齊的石階而上,只見天師洞和山蔭亭時隱時現。特別是陽光照耀下的山蔭亭,像朵鮮花在綠草叢中忽隱忽現。

沿着山間小道繼續向上攀登,神奇的天師洞就展現在眼前。道教天師洞金碧輝煌,在那三清殿內供奉着至高無上的主宰者:上清、下清、玉清的泥塑彩像,彩像身材高大、神情肅穆。三清殿後的壁巖洞中,留有張天師的塑像,塑像橫眉豎眼、怒不可遏,一手持劍一手握玉雷印。

從天師洞出來,登上5000多米的青城山頂,各種景物盡收在眼底,引人注目的是銀杏樹,這一棵那一棵,很神氣的站着。舉目望眾山如小丘,的確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峯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_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主峯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羣峯環繞起伏、林木葱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羣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峯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聖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後,在上清宮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説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聖燈。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聖”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好了,這愉快的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見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7

遊客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陽光旅行社的“青城山一日遊”之旅。俗話説相逢即是緣,我很榮幸能成為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希望在旅途中通過我的熱情服務,生動講解,能讓大家輕鬆愉快。首先,我將會自我介紹,大家都稱我們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那麼,我們炎帝姓什麼呢?對了,姓姜。值得驕傲的是我與咱們炎帝同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姜,我們常説炎黃子孫,炎黃子孫,可別忘了我們炎帝姓姜哦。我的聯繫方式為1519xx,請大家記下哦,1519xx。旁邊這位坐在司機座位上的呢理所當然就是我們這次遊覽的司機李師傅了,他將會和我一起陪大家來完成這次旅行,李師傅向大家打個招呼吧。為避免大家上錯車,再借用一下你們的手指,記下我們的車牌號川A。

車已啟動,請大家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注意安全,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外面的風景是抓不住滴。(請看窗外,四川應地處四川盆地,冬日整天煙霧繚繞,如睡眼朦朧的少女,而今天,為歡迎大家的到來,她笑開了眼,露出了金燦燦的太陽,真是天公作美,為我們這次的旅行開了個好頭。)我們現在正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期間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行程安排以及目的地的概況。相信大家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並不陌生,尤其是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更為大家津津樂道,為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總是端坐於天庭之上表情嚴肅的玉皇大帝;白髮白鬚的慈祥老人太上老君:動輒對天界,冥界發號施令的四御神仙,還有那一顆顆靈丹妙藥。。。。。。這故事裏出現的人物都是道教人物,大家是否會感到好奇呢?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道教聖地,青城山。它位於灌縣西南15公里處,背靠岷山,西臨川西平原,方圓二十里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峯,一百零八處勝景,由於此山諸峯環繞,形如城郭;茂林修竹,終年常綠,故名青城。我們將會在20分鐘後到達,,然後通往我們這次欣賞的主要景點,天師洞。期間,我會為大家講解它的來源,以及裏面主要的人物塑像和他們的故事傳説。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呢或許道行還不深,沒有為大家講解全,如果在坐的遊客們有了解的我們可以一起討教,我會虛心學習,再不然我們也可向裏面的道士討教討教。看完後,我就會帶大家領略青城四絕:洞天乳酒,洞天貢茶,白果燉雞,道家泡菜。那麼,我們就好好休息下,養精蓄鋭,再“問道青城山”,最後,為確保大家在旅行途中不會走失,請沒有記下我電話號碼再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51,祝大家旅途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8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20xx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9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20xx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都江堰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鎮鎮境有省道大三公路穿越,入青城山公路在鎮治地與其連接,公路總長2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9公里。有村道6條,總長8.7公里,一般寬為5-6米。1999年,實現村村通電話目標。青城山鎮建立後,鎮境逐步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鎮企業以生產旅遊產品為主。至1999年末,有釀造、茶葉加工、製陶及食品與竹木加工等企業24個,其中個體私營7家。主要產品為老媽紅系列酒、老臘肉、青城泡菜、青城山老窖系列、紫砂製品等,年產值7002萬元,營銷收入6750萬元。

青城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1986年後,又先後自籌和引進資金十數億元,興建了月城湖、月城湖至四望觀的架空索道,開闢了青城後山風景區,建成了王小波、李順起義陳列館,恢復了泰安古鎮,開闢成了水晶溶洞、神仙洞、白雲羣洞、翠映湖、五龍溝、紅巖等景點,修建了泰安寺至又一村、又一村至白雲寺的架空索道,興建了娛樂中心、味江漂流衝浪、旅遊小火車等遊樂設施,修建了別墅、度假村、賓館、會議中心等旅遊服務設施。同時加強和不斷完善景區管理,青城山景區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旅遊風景區。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3公里,因景區青山環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遊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裏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説到這裏,大家可能已經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聯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

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1940年前後,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聖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卧遊。晚年自雲:“看山還故鄉青”,“而今能畫不能歸”,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着眷戀之情。在中國,這世外桃源是十分美麗的。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1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2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峯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_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__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主峯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羣峯環繞起伏、林木葱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羣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峯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聖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後,在上清宮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説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聖燈。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聖”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後,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聖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卧遊。晚年自雲:“看山還故鄉青”,“而今能畫不能歸”,終身對故鄉青城仙山充滿着眷戀之情。在中國,這世外桃源是十分美麗的。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3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20xx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800字 篇14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3公里,因景區青山環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遊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裏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説到這裏,大家可能已經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聯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躇,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

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峯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xx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xx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j37r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