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青城山導遊詞(通用13篇)

青城山導遊詞(通用13篇)

青城山導遊詞 篇1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

青城山導遊詞(通用13篇)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青城山導遊詞 篇2

遊客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陽光旅行社的“青城山一日遊”之旅。俗話説相逢即是緣,我很榮幸能成為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希望在旅途中通過我的熱情服務,生動講解,能讓大家輕鬆愉快。首先,我將會自我介紹,大家都稱我們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那麼,我們炎帝姓什麼呢?對了,姓姜。值得驕傲的是我與咱們炎帝同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姜,我們常説炎黃子孫,炎黃子孫,可別忘了我們炎帝姓姜哦。我的聯繫方式為1519xx,請大家記下哦,1519xx。旁邊這位坐在司機座位上的呢理所當然就是我們這次遊覽的司機李師傅了,他將會和我一起陪大家來完成這次旅行,李師傅向大家打個招呼吧。為避免大家上錯車,再借用一下你們的手指,記下我們的車牌號川A。

車已啟動,請大家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注意安全,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外面的風景是抓不住滴。(請看窗外,四川應地處四川盆地,冬日整天煙霧繚繞,如睡眼朦朧的少女,而今天,為歡迎大家的到來,她笑開了眼,露出了金燦燦的太陽,真是天公作美,為我們這次的旅行開了個好頭。)我們現在正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期間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行程安排以及目的地的概況。相信大家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並不陌生,尤其是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更為大家津津樂道,為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總是端坐於天庭之上表情嚴肅的玉皇大帝;白髮白鬚的慈祥老人太上老君:動輒對天界,冥界發號施令的四御神仙,還有那一顆顆靈丹妙藥。。。。。。這故事裏出現的人物都是道教人物,大家是否會感到好奇呢?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道教聖地,青城山。它位於灌縣西南15公里處,背靠岷山,西臨川西平原,方圓二十里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峯,一百零八處勝景,由於此山諸峯環繞,形如城郭;茂林修竹,終年常綠,故名青城。我們將會在20分鐘後到達,,然後通往我們這次欣賞的主要景點,天師洞。期間,我會為大家講解它的來源,以及裏面主要的人物塑像和他們的故事傳説。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呢或許道行還不深,沒有為大家講解全,如果在坐的遊客們有了解的我們可以一起討教,我會虛心學習,再不然我們也可向裏面的道士討教討教。看完後,我就會帶大家領略青城四絕:洞天乳酒,洞天貢茶,白果燉雞,道家泡菜。那麼,我們就好好休息下,養精蓄鋭,再“問道青城山”,最後,為確保大家在旅行途中不會走失,請沒有記下我電話號碼再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51,祝大家旅途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 篇3

大家辛苦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青城山的腳下,因為我們是組團遊客,在此之前我們已事先為大家購買了門票,請大家隨我往這邊走,記住要跟緊哦,離我較遠的遊客可以看我手中的導遊旗,不要擠,一個一個來,大家都會進去的。唐代詩人杜甫有詩曰:“自古青城客,不唾青城池。”所以,請大家除了足跡什麼也別留下,愛護這裏的衞生。

自古以來,不少羽客,隱士來此結廬居住。傳説,有位老人在一日夜半似夢似醒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凡對他説:“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台矣!”傳説,這位老人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祕文,能集三萬六千神靈,以供驅使。傳説,這位老人到此後,不願離開,在此結廬傳道。聽了這些傳説,你們是否對這位老人越發好奇了呢?現在我們正通往我們今天遊覽的主要景點,天師洞的路上,去看看這位老人得道成仙之地。

踏在這塊塊青石板上,看看周圍的參天古木,大家是否有“青城天下幽”的感覺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你們看到這青石板上佈滿的苔蘚,屋頂上斑駁的落葉,並不是山上的道士偷懶,而是為了體現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理念與青城山的景色相得益彰,因此才有了“青城天下幽”的美譽,並發展成為道家的第五洞天。所以,請大家注意安全,小心地上的苔蘚,不要滑倒。不知不覺我們已走到了天師洞,它又名常道觀,創建於隋大業年間,也就是公元605----61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可見它飽經風霜,見證了道教在此發展的興衰。初建時名遠慶觀,唐改稱常道觀,宋代又改名為昭慶觀,或稱黃帝祠。因為觀後有天師洞窯,一般人又將其稱為“天師洞”。

從門外觀看,他為重檐歇山頂建築,而古代這種建築模式是最高地位的象徵,可見道教在當時的地位。我們正踏入的是天師洞的山門,一條長長的石級將人們引向幽靜深遠的宮內。石路兩側鑲有石刻,上刻黃炎培、謝無量、吳稚暉等人的詩文。 古常道觀位處白雲溪和海棠峯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後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雲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築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佈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於自然的思想。

大家請隨我來,我們一進門就可以看到這三座塑像,他們就是該殿中供奉的三清教主。中間這位是元始天尊,他手拿混元珠,象徵“天地未行,萬物未生”的“洪元”狀態,為三清之首。他的本體是長生不老的,即使天地萬物都毀滅,他仍絲毫不受影響。每當新的天地形成後,他就下凡人間,在世間傳道度人。當然,他所度之人也非等閒之輩,都是有很高神品,神階的神仙,如太上老君,五方天帝等,可見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在道教神仙譜系中,雖然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但是民間影響最大的卻是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他最早並不是神仙,而是人,即古代在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大家看,元始天尊右邊也就是我們左邊的這位就是道德天尊了,老君常常像這樣是一副皓首白髮,慈顏微笑的神情。他手搖太極扇,象徵着世界已初步形成的“太初”狀態。道德天尊左邊這位就是我們道家中的靈寶天尊,他是三清中排行老二的尊神,一般又被稱為“太上道君”或“上清靈寶天尊”。儘管他的地位很高,但是由於來歷不是很清楚,影響較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小的多。他懷抱太極圖,象徵着世界從無形向有形過度的“混元”狀態。

黃帝祠是黃帝祠,裏面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迴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元老、大書法家於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説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天師洞南,有古龍橋,這裏兩巖斷裂,下臨深谷,古代以木飛架其間,後依巖壁鑿成通道。遊人至此,頭頂丹巖,俯窺深澗,景色奇險。對面巖上,一道深漕縱貫蒼巖,深20餘丈,闊6丈,名擲筆槽,亦稱“涮筆槽”,裂槽從巖頂直到山足,深約70米,寬約18米,兩巖斷裂,下臨深谷,古代以木飛架其間,令人心顫目眩,後依巖鑿壁成通道,旁置石欄。到此,頭頂丹巖,俯瞰深谷,景色奇險,名為偏橋。喝令魔王不得再為害百姓,硃筆畫山,筆跡成槽,留下奇觀。

觀後峭壁上有一處檐穴,名叫“寶仙九室洞”即道教第五洞天。廊亭依山崖而建,山崖下有一洞,相傳乃張道陵修煉之處,此即人們所説的天師洞。洞窟的最上層有一石龕,其中供奉着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面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洞外還有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張繼先的塑像。宮觀西北處有“降魔石”。傳説當年張道陵在此降伏惡魔時,有巨石擋道,張以劍劈石,如砍豆腐,石分為二,再分為三。至今可見三巨石沖天而立,其中一塊有“降魔”兩字。

我們的講解就先到這裏了,現在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你們可以到處看看,二十分鐘後我們到這裏集合,請大家注意安全!

青城山導遊詞 篇4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3公里,因景區青山環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遊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裏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説到這裏,大家可能已經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聯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據地質考察,青城山形成於1億8千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山體抬升時受強烈擠壓,巖層破碎。起伏較大,褶皺明顯,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絕壁深壑,斷崖裂石,處處顯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傳青城山區有36峯、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單八是一個吉祥數字,表示景點很多,但人們更向往的是這裏滿布山嶺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無盡的清涼幽意,以及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護完好的宮觀建築藝術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從此,青城山道系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來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變,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響的一支。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瑩被選為副會長兼副祕書長。其後,傅元天道長也被選為中國道協副會長,1992年當選為會長,併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來青城山的。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建福宮建築面積1196平方米。前建亭樓映襯,後有丹台翠林,門額建福宮三字是1940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題,前殿叫“長生殿”,供的是晉代高道範長生。正殿是寧封和杜光庭塑像。後殿三尊塑像,中間是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教主,左是東華帝君,即神話中的東衞公,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師,右為道教全真派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上有張三丰祖師的詩。楹柱上掛的394字的“青城長聯”,寫景説典,有興趣的可以一讀。

索道

進山門,我們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這條林間山道首先進人眼簾的是路旁並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遊山道上散佈着許多的橋、亭和牌坊,與林相配,因山取勢,形成意趣不同的風景圖畫。山亭多取枯樹為柱,以樹皮蓋頂,樹根為凳,枯枝古藤為裝飾,符合道教的清靜無為,迴歸自然,與青幽的山景渾然一體。亭型也隨景而異,有隨路轉折形成的三角亭——怡樂窩;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峯頂的八角亭——息心亭;還有山路穿過而減柱的卧雲亭,有隨山勢而成弧形的凝翠橋,這些山亭都應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貼切的楹聯,更富有詩意。各位在遊程中將會不斷看到。

月城湖到了。這裏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們在此築壩攔水,形成湖泊,

我們過湖乘索道纜車直達上清宮。從高處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時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遊覽了。索道全長980米,採用安全舒適的循環式吊椅載客,遊人凌空觀景,眼界開闊,別有情趣。

上清宮

下索道,已是上清宮景區的四望觀。

上清宮位於高台山之陽,是青城山現存38處宮觀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觀,宮門上有門樓,上清宮三個大字是蔣介石手書,兩旁聯文是國民黨元老、書法家于右任撰書“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説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氣的沾染,自古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臨。另一副是愛國將領馮玉祥撰書的稱頌道教的對聯,字體恭整好認,我就不逐字念讀了。殿的右側南樓前有兩井並列,稱為鴛鴦八封井。兩井—方一圓,其泉源相通,但一渾一清,一淺一深,井旁刻有國畫大師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字。殿右側廳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經》全文。殿左側有長廊通向配殿,內祀孔子和關羽,取名文武殿,兩旁有張大千所繪麻姑、王母、三豐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文武殿右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長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長廊再前行到皇經樓,出院門至聖燈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峯頂——彭祖峯,山上有亭叫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現在改建成一個接待點,又在其更高處新修了“老君閣”。

三層樓的罩式高閣裏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騎青牛的巨大銅像。請大家上閣去看。站在老君閣的三樓觀光廊上,憑廊遠眺,青城諸峯,碧綠一片,拱伏眼界,山風橫過,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適和快意,真是難以形容。再遠看,岷山隱隱,岷江如帶,婉蜒飄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錦繡,歷歷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宮,那麼還可賞神燈、觀日出、看雲海,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觀,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經過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雖有扶手鐵鏈,也請大家小心,經過大小朝陽洞,到“訪寧橋”路就好走了。

祖師殿

訪寧橋往左約二里到祖師殿。此殿始建於晉,原名洞天觀,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又名真武宮。祖師殿面對的山谷叫白雲溪,背後是軒轅峯,林嵐掩映,環境清幽。古蹟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讀書的“讀書枱”。

1982年被定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殿右那條小道可去青城後山。馮玉祥將軍在抗戰期間三次到過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師殿。得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將軍不勝喜悦,在殿側刻碑築亭以為紀念,此碑現在祖師殿內,作為文物保護。

快到天師洞了,這裏叫古龍橋,請看南面那條山縫,從崖頂直到山腳筆直裂開的一條石縫,説是山縫,實際約有18米寬,深達70多米,景色奇險,傳説是張天師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唸咒畫符之後,硃筆一擲,筆跡裂山為槽,人們就叫它為“擲筆槽”。

天師殿

這裏是天師殿,我們通常説的天師洞景區是指古常道觀為代表的一組宮觀建築羣。天師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觀的最後一殿。這殿位於第三混元頂的巖腹洞前,清光緒十年重建。

上層洞窟裏面供的張天師,因此人們説這裏才是名符其實的天師洞。請看這座隋代石刻的張天師像、三隻眼睛怒視,神態威嚴,左掌直伸,現出掌中“陽平治都功印”,據説是天師以鎮山之寶降魔的法像。旁邊是他的第30代孫、宋代虛靖天師的塑像,和氣文雅,一副濟世救人的形象。天師殿是天師道的祖庭,過去的江西龍虎山歷代天師就任後,都要到這裏朝拜。

往前為“三皇殿”,內有伏羲、神農、軒轅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開元皇帝書碑,令“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十分寶貴,世代傳為鎮山之寶。其它碑刻有張大千先生的“天師像”和《龍門派碧洞宗道脈淵源碑》等,都是值得觀賞的文物。

黃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後,我們從上清宮下來,是從後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師殿,再進黃帝祠,最後再遊三清殿。黃帝祠是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迴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於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説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現在我們遊覽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師洞景區最宏偉和最值得欣賞的道教宮觀建築。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建於1923年,近年又進行過維修。殿前通廊以九級石階接託,前檐以六根大石圓柱支撐,石柱又分別立於高1.2米、精雕奇獸圖案的石礎上面,顯得莊嚴而又十分氣派。殿堂橫列五大開間,共580平方米,前後檐柱和經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圓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撐弓、彎門全系鏤空花刻,有飛禽走獸,人物花草,色調素雅,與建築配合和諧協調。樓上是“無極殿”,樓正中有八角形樓井,用於採光通風,還可卸去遊人壓抑之感,正中懸有康熙御書“丹台碧洞”匾額。殿內供奉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居於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徵洪元世紀;居於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靈寶天尊,象徵混元世紀;居於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徵太初世紀。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稱“三清”,所以這裏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欄上,刻有許多人像,光頭露背,翻騰撲躍,嬉鬧戲耍,頭光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未平,有的還有“毛根兒”,穿開擋褲,若嬰孩形象,是為“赤子”。按《道德經》説:“常德不離,得力歸於嬰兒”,教人要保持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認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還設計了一些樂器,那海螺遇到山風,會發出悦耳的聲音,叫“天籟”。這組石雕就天簌嬰靈圖,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殿前還有一株古銀杏,高約30米,樹冠直徑36米,傳為張天師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觀的山門,天師洞景區的遊覽告一段落,請大家再看一下這宮觀的位置,當初的選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觀位處白雲溪和海棠峯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後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雲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築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佈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於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現在順路下山。我們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時候更青幽、更美麗,到此旅遊的中外遊客也比任何時期更多。這是因為,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宮觀亭閣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保護,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區正式申報自然文化雙遺產,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青城山煥發了青春,更加靚麗。

青城山導遊詞 篇5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20xx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 篇6

我叫楊某某,你們可以叫我楊導遊,我們將要去的是青城山。常言道:峨眉天下秀,青城處處幽。青城山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28公里處,以它特有的幽靜而聞名天下,吸引着無數中外遊客。各位遊客,我們就要下飛機了,請注意文明環保。

來到青城山山麓,正道從福建開始沿整齊的石階而上,只見天師洞和山蔭亭時隱時現。特別是陽光照耀下的山蔭亭,像朵鮮花在綠草叢中忽隱忽現。

沿着山間小道繼續向上攀登,神奇的天師洞就展現在眼前。道教天師洞金碧輝煌,在那三清殿內供奉着至高無上的主宰者:上清、下清、玉清的泥塑彩像,彩像身材高大、神情肅穆。三清殿後的壁巖洞中,留有張天師的塑像,塑像橫眉豎眼、怒不可遏,一手持劍一手握玉雷印。

從天師洞出來,登上5000多米的青城山頂,各種景物盡收在眼底,引人注目的是銀杏樹,這一棵那一棵,很神氣的站着。舉目望眾山如小丘,的確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倉山”,又名“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峯老霄頂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20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_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曾叫“汶山”、“天谷山”、瀆山、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等名。青城山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主峯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羣峯環繞起伏、林木葱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聖母洞、山泉霧潭、白雲羣洞、天橋奇景等。

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峯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堪稱青城山特色的還有日出、雲海、聖燈三大自然奇觀。其中聖燈(又稱神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聖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後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後,在上清宮附近的聖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傳説是"神仙都會"青城山的神仙朝賀張天師時點亮的燈籠,稱為聖燈。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聖”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好了,這愉快的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見了,祝大家玩得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 篇7

遊客朋友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陽光旅行社的“青城山一日遊”之旅。俗話説相逢即是緣,我很榮幸能成為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希望在旅途中通過我的熱情服務,生動講解,能讓大家輕鬆愉快。首先,我將會自我介紹,大家都稱我們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那麼,我們炎帝姓什麼呢?對了,姓姜。值得驕傲的是我與咱們炎帝同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姜,我們常説炎黃子孫,炎黃子孫,可別忘了我們炎帝姓姜哦。我的聯繫方式為1519xx,請大家記下哦,1519xx。旁邊這位坐在司機座位上的呢理所當然就是我們這次遊覽的司機李師傅了,他將會和我一起陪大家來完成這次旅行,李師傅向大家打個招呼吧。為避免大家上錯車,再借用一下你們的手指,記下我們的車牌號川A。

車已啟動,請大家在欣賞風景的同時注意安全,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外面的風景是抓不住滴。(請看窗外,四川應地處四川盆地,冬日整天煙霧繚繞,如睡眼朦朧的少女,而今天,為歡迎大家的到來,她笑開了眼,露出了金燦燦的太陽,真是天公作美,為我們這次的旅行開了個好頭。)我們現在正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期間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行程安排以及目的地的概況。相信大家對我國的四大名著並不陌生,尤其是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更為大家津津樂道,為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總是端坐於天庭之上表情嚴肅的玉皇大帝;白髮白鬚的慈祥老人太上老君:動輒對天界,冥界發號施令的四御神仙,還有那一顆顆靈丹妙藥。。。。。。這故事裏出現的人物都是道教人物,大家是否會感到好奇呢?而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道教聖地,青城山。它位於灌縣西南15公里處,背靠岷山,西臨川西平原,方圓二十里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峯,一百零八處勝景,由於此山諸峯環繞,形如城郭;茂林修竹,終年常綠,故名青城。我們將會在20分鐘後到達,,然後通往我們這次欣賞的主要景點,天師洞。期間,我會為大家講解它的來源,以及裏面主要的人物塑像和他們的故事傳説。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呢或許道行還不深,沒有為大家講解全,如果在坐的遊客們有了解的我們可以一起討教,我會虛心學習,再不然我們也可向裏面的道士討教討教。看完後,我就會帶大家領略青城四絕:洞天乳酒,洞天貢茶,白果燉雞,道家泡菜。那麼,我們就好好休息下,養精蓄鋭,再“問道青城山”,最後,為確保大家在旅行途中不會走失,請沒有記下我電話號碼再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51,祝大家旅途愉快!

青城山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都江堰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鎮鎮境有省道大三公路穿越,入青城山公路在鎮治地與其連接,公路總長29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9公里。有村道6條,總長8.7公里,一般寬為5-6米。1999年,實現村村通電話目標。青城山鎮建立後,鎮境逐步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鎮企業以生產旅遊產品為主。至1999年末,有釀造、茶葉加工、製陶及食品與竹木加工等企業24個,其中個體私營7家。主要產品為老媽紅系列酒、老臘肉、青城泡菜、青城山老窖系列、紫砂製品等,年產值7002萬元,營銷收入6750萬元。

青城山豎家級風景名勝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1986年後,又先後自籌和引進資金十數億元,興建了月城湖、月城湖至四望觀的架空索道,開闢了青城後山風景區,建成了王小波、李順起義陳列館,恢復了泰安古鎮,開闢成了水晶溶洞、神仙洞、白雲羣洞、翠映湖、五龍溝、紅巖等景點,修建了泰安寺至又一村、又一村至白雲寺的架空索道,興建了娛樂中心、味江漂流衝浪、旅遊小火車等遊樂設施,修建了別墅、度假村、賓館、會議中心等旅遊服務設施。同時加強和不斷完善景區管理,青城山景區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旅遊風景區。

青城山導遊詞 篇9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 (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20xx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青城山導遊詞 篇10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3公里,因景區青山環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遊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裏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説到這裏,大家可能已經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聯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據地質考察,青城山形成於1億8千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山體抬升時受強烈擠壓,巖層破碎。起伏較大,褶皺明顯,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絕壁深壑,斷崖裂石,處處顯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傳青城山區有36峯、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單八是一個吉祥數字,表示景點很多,但人們更向往的是這裏滿布山嶺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無盡的清涼幽意,以及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護完好的宮觀建築藝術。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從此,青城山道系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來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變,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響的一支。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瑩被選為副會長兼副祕書長。其後,傅元天道長也被選為中國道協副會長,1992年當選為會長,併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來青城山的。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建福宮建築面積1196平方米。前建亭樓映襯,後有丹台翠林,門額建福宮三字是1940年國民的政府主席林森所題,前殿叫長生殿”,供的是晉代高道範長生。正殿是寧封和杜光庭塑像。後殿三尊塑像,中間是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教主,左是東華帝君,即神話中的東衞公,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師,右為道教全真派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上有張三丰祖師的詩。楹柱上掛的394字的青城長聯”,寫景説典,有興趣的可以一讀。

索道

進山門,我們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這條林間山道首先進人眼簾的是路旁並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遊山道上散佈着許多的橋、亭和牌坊,與林相配,因山取勢,形成意趣不同的風景圖畫。山亭多取枯樹為柱,以樹皮蓋頂,樹根為凳,枯枝古藤為裝飾,符合道教的清靜無為,迴歸自然,與青幽的山景渾然一體。亭型也隨景而異,有隨路轉折形成的三角亭——怡樂窩;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峯頂的八角亭——息心亭;還有山路穿過而減柱的卧雲亭,有隨山勢而成弧形的凝翠橋,這些山亭都應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貼切的楹聯,更富有詩意。各位在遊程中將會不斷看到。

月城湖到了。這裏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們在此築壩攔水,形成湖泊。我們過湖乘索道纜車直達上清宮。從高處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時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遊覽了。索道全長980米,採用安全舒適的循環式吊椅載客,遊人凌空觀景,眼界開闊,別有情趣。

上清宮

下索道,已是上清宮景區的四望觀。

上清宮位於高台山之陽,是青城山現存38處宮觀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觀,宮門上有門樓,上清宮三個大字是手書,兩旁聯文是元老、書法家于右任撰書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説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氣的沾染,自古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臨。另一副是愛國將領馮玉祥撰書的稱頌道教的對聯,字體恭整好認,我就不逐字念讀了。殿的右側南樓前有兩井並列,稱為鴛鴦八封井。兩井—方一圓,其泉源相通,但一渾一清,一淺一深,井旁刻有國畫大師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字。殿右側廳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經》全文。殿左側有長廊通向配殿,內祀孔子和關羽,取名文武殿,兩旁有張大千所繪麻姑、王母、三豐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文武殿右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長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長廊再前行到皇經樓,出院門至聖燈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峯頂——彭祖峯,山上有亭叫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現在改建成一個接待點,又在其更高處新修了老君閣”。

三層樓的罩式高閣裏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騎青牛的巨大銅像。請大家上閣去看。站在老君閣的三樓觀光廊上,憑廊遠眺,青城諸峯,碧綠一片,拱伏眼界,山風橫過,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適和快意,真是難以形容。再遠看,岷山隱隱,岷江如帶,婉蜒飄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錦繡,歷歷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宮,那麼還可賞神燈、觀日出、看雲海,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觀,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經過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雖有扶手鐵鏈,也請大家小心,經過大小朝陽洞,到訪寧橋”路就好走了。

祖師殿

訪寧橋往左約二里到祖師殿。此殿始建於晉,原名洞天觀,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又名真武宮。祖師殿面對的山谷叫白雲溪,背後是軒轅峯,林嵐掩映,環境清幽。古蹟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讀書的讀書枱”。

1982年被定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殿右那條小道可去青城後山。馮玉祥將軍在抗戰期間三次到過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師殿。得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將軍不勝喜悦,在殿側刻碑築亭以為紀念,此碑現在祖師殿內,作為文物保護。

快到天師洞了,這裏叫古龍橋,請看南面那條山縫,從崖頂直到山腳筆直裂開的一條石縫,説是山縫,實際約有18米寬,深達70多米,景色奇險,傳説是張天師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唸咒畫符之後,硃筆一擲,筆跡裂山為槽,人們就叫它為擲筆槽”。

天師殿

這裏是天師殿,我們通常説的天師洞景區是指古常道觀為代表的一組宮觀建築羣。天師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觀的最後一殿。這殿位於第三混元頂的巖腹洞前,清光緒十年重建。

上層洞窟裏面供的張天師,因此人們説這裏才是名符其實的天師洞。請看這座隋代石刻的張天師像、三隻眼睛怒視,神態威嚴,左掌直伸,現出掌中陽平治都功印”,據説是天師以鎮山之寶降魔的法像。旁邊是他的第30代孫、宋代虛靖天師的塑像,和氣文雅,一副濟世救人的形象。天師殿是天師道的祖庭,過去的江西龍虎山歷代天師就任後,都要到這裏朝拜。

往前為三皇殿”,內有伏羲、神農、軒轅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的開元皇帝書碑,令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十分寶貴,世代傳為鎮山之寶。其它碑刻有張大千先生的天師像”和《龍門派碧洞宗道脈淵源碑》等,都是值得觀賞的文物。

黃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後,我們從上清宮下來,是從後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師殿,再進黃帝祠,最後再遊三清殿。黃帝祠是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迴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元老、大書法家於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説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現在我們遊覽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師洞景區最宏偉和最值得欣賞的道教宮觀建築。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建於1923年,近年又進行過維修。殿前通廊以九級石階接託,前檐以六根大石圓柱支撐,石柱又分別立於高1.2米、精雕奇獸圖案的石礎上面,顯得莊嚴而又十分氣派。殿堂橫列五大開間,共580平方米,前後檐柱和經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圓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撐弓、彎門全系鏤空花刻,有飛禽走獸,人物花草,色調素雅,與建築配合和諧協調。樓上是無極殿”,樓正中有八角形樓井,用於採光通風,還可卸去遊人壓抑之感,正中懸有康熙御書丹台碧洞”匾額。殿內供奉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居於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徵洪元世紀;居於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靈寶天尊,象徵混元世紀;居於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徵太初世紀。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稱三清”,所以這裏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欄上,刻有許多人像,光頭露背,翻騰撲躍,嬉鬧戲耍,頭光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未平,有的還有毛根兒”,穿開擋褲,若嬰孩形象,是為赤子”。按《道德經》説:常德不離,得力歸於嬰兒”,教人要保持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認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還設計了一些樂器,那海螺遇到山風,會發出悦耳的聲音,叫天籟”。這組石雕就天簌嬰靈圖,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殿前還有一株古銀杏,高約30米,樹冠直徑36米,傳為張天師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觀的山門,天師洞景區的遊覽告一段落,請大家再看一下這宮觀的位置,當初的選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觀位處白雲溪和海棠峯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後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雲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築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佈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於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現在順路下山。我們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時候更青幽、更美麗,到此旅遊的中外遊客也比任何時期更多。這是因為,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宮觀亭閣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保護,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區正式申報自然文化雙遺產,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青城山煥發了青春,更加靚麗。

大家就要離開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帶土特產回去饋贈親朋好友,我介紹四樣青城山有名的特產:白果燉雞、洞天乳酒、青城貢茶、洞天泡菜。

青城山導遊詞 篇11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現在出發去遊覽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説青城山有陰陽36峯環狀排列,峯鋭崖陡,林木葱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説法是説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説“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裏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裏,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説,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説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説,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説、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户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説,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着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峯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峯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製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青城山導遊詞 篇12

眾所周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於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它位於四川盆地邊緣的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60公里左右。它是集防洪、航運、灌溉為一體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我國最古老、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唯一留存下來並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灌溉面積超過1000萬畝。2200多年來,都江堰仍在正常發揮着它的各項社會功用,而與其同時代修建的鄭國渠、靈渠的社會功用卻已經早早的廢弛了,大家就不禁要問,都江堰為什麼能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如一日的灌溉着成都平原,這樣歷久不衰。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奧祕呢?

其實啊。原因就在於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科學性,可能大家都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它科學的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水量等問題,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食無荒年,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都江堰之所以能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還得益於這三大渠首工程。

首先,讓我們看看魚嘴分水堤的妙用,那顧名思義,是該工程大堤前端形似魚嘴,故而得名,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水,將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為二,左邊稱為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的主流,主要用於排洪,右邊沿山腳的是內江,為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魚嘴的設置極為巧妙,它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大的任務,並且在洪水枯水季節不同水位條件下,起着調節水量的作用。春天,也就是枯水季節時,岷江水量小,灌區正值春耕,需要用水,這時岷江主流直入內江,水量約佔六成,外江四成,這樣可以保證灌溉,夏季洪水季節時,在彎道動力學原理的作用下,二者的比例會自動的顛倒過來,內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區不受水災。二王廟牆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經》中説的“分四六,平潦旱”就是説的魚嘴這一天然調節分流比例的作用。

除了分水這個功用外,魚嘴還有排沙的重要功用,因其建在岷江大彎道的下方,因而外江處於凸岸,內江處於凹岸。當洪水季節來臨時,水流夾帶的大量沙石到大彎道時,不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漩渦,此時含沙量大,重而沉底的底層水被離心力甩出,與百分之六十的主流一起直衝外江,而含沙量小的表層水被離心力甩到凹岸,衝向內江,魚嘴是二八排沙的,百分之八十外江,百分之二十內江。

魚嘴説完了,現在我們接着看看飛沙堰的功能,飛沙堰位於魚嘴下方1070米處,長200米,高2.15米,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工程,其實它的功用卻非常的大,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它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旱災害的關鍵,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即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把多餘的水從這裏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情況,飛沙堰還會自動潰堤,讓大量的江水迴歸岷江的主流,另一個作用是排沙,剛才説道在魚嘴處已經江百分之八十的沙石排到了外江,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到了內江,這些沙石進入內江後並不會全部的流入成都平原。因為飛沙堰在這裏起到了排沙的關鍵作用。它會將這百分之二十中的百分之十五的沙石排到外江,這樣就只有百分之五的沙石才從寶瓶口進到成都平原,一般情況下,洪水越大,飛沙堰的排沙功能越強,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八。這樣就保證了內江水流的通暢。可見飛沙堰的確不簡單。

寶瓶口,是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寶瓶口是內江水流進入成都平原的通道,它有固定的進水量,不管有多少水流入內江,只要超過了寶瓶口的接納量,它都會一律的拒之口外。從而保證成都平原有足夠的水用於灌溉,同時也不至於遭受洪水災害。説道寶瓶口,就不得不説它的開鑿過程,玉壘山山石堅硬,當時生產工具落後,民工們是用鐵具鑿挖的,工程進度及其緩慢,挖通估計得30年,後來,有個有經驗的老民工建議,應當在巖石上開一些溝槽,然後放上柴火,點燃燃燒,這樣巖石會爆裂開,再用冰冷的岷江水澆灌,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作用下,堅硬的玉壘山就不再堅硬了。最後,李冰用了8年的時間打通了玉壘山。在寶瓶口的一側,大家可以看到離堆。因為與玉壘山山體相離而得名。

都江堰的三大主體工程就是這樣工作的。其中不難發現,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的功用是相輔相成的。正是有了這樣的相互作用,都江堰才如此的偉大,它是獨一無二的。“因勢利導”是它治水哲學的精髓,它和現在司空見慣的攔河大壩,一橫一縱,一堵一導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治水哲學。一個是征服自然,一個是順應自然。都江堰以它不可思議的水利哲學頻頻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讚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水庫的平均壽命只有50年,條件較好的美國水庫的平均壽命也不超過320xx年,相形之下,都江堰卻已經存在了2200多年。難怪餘秋雨先生會在它的著作中發出這樣的感歎: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青城山導遊詞 篇13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屬於道教名山。建福宮,始建於唐代,規模頗大。天然圖畫坊,是清光緒年間建造的一座閣。天師洞,洞中有“天師”張道陵及其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像。現存殿宇建於清末,規模宏偉,雕刻精細,並有不少珍貴文物和古樹。

青城山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因為山上樹木茂盛,四季常青,故歷來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祥地。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10餘座。建福宮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現存建築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88年)重建。現有大殿三重,分別奉祀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的394字的對聯,被贊為“青城一絕”。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公元1875~1909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彷彿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

這些建築充分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採用按中軸線對稱展開的傳統手法,並依據地形地貌,巧妙地構建各種建築。建築裝飾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長壽和昇仙的思想。對於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的道教哲學思想,有着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道教建築而成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遊覽勝地和隱居修練之處,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的珍貴“墨寶”,為這座名山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為數眾多的楹聯,不但讚美了青城山的美麗,還頌揚了道教思想、道教經典,表達出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對國家興衰、民生榮辱的關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wmx0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