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嘉應觀旅遊導遊詞範文

嘉應觀旅遊導遊詞範文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是雍正皇帝為治理黃河水患,御祭龍王,特下詔書建造的行宮、廟觀。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嘉應觀旅遊導遊詞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嘉應觀旅遊導遊詞範文

嘉應觀歷史沿革導遊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嘉應觀始建於清雍正元年(公元1720xx年)。據《武陟縣誌》記載:"嘉應觀在二鋪營村東,雍正初年,以黃河安瀾,奉赦建,規模壯麗,有銅牌刻。"康熙末年,黃河四次在武陟境內決口。雍正元年,又決馬營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為治黃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總督率兵堵口、修壩,親臨河防搬石。為祭祀龍王,封賞治河功臣,口堵壩成時,雍正皇帝特下詔,赦建嘉應觀。命河臣齊蘇勒,仿故宮,派御匠調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5省民工,大興土木,歷時四載,建成了這莊規模宏大,純滿族風格的官式建築羣嘉應觀為仿故宮敕建的官、廟、衙三體合一的清代建築羣,佔地140畝,分南北兩大院。北院為祭祀河神,巡河行宮建築羣。

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嚴殿、中大殿、恭儀亭、舜王閣。兩側對稱有掖門、御馬亭、鍾、鼓樓,更衣殿、龍王殿、風雨神殿。東西跨院為河台、道台衙署。南院原有戲樓、牌坊。觀西原有陳公祠。傅作義及蘇聯專家治理黃河指揮部也曾設在嘉應觀內。嘉應觀是我國曆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築羣,文化內涵豐富,是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嘉應觀建築風格導遊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清朝的建築技術在唐宋元明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並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最後一個高潮。清朝的"建設部"(工部)頒佈了營造官書《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制定了系列技術規範。河南的工匠大多不嚴格按《則例》的規範,而是因襲傳統手法,根據自身經驗去幹。因此河南的絕大多數清代建築都具有鮮明的河南地方特點,如少林寺、風穴寺、白馬寺內的清代木結構建築,以及開封山陝甘會館、洛陽潞澤會館、周口關帝廟等雕刻精美的羣體建築,都是如此。嘉應觀是由朝廷派來的御匠負責施工的,當然嚴格按照《則例》建造,所以是"原汁原味"的清朝官式建築羣。

除嘉應觀外,河南還有兩處這樣的建築:登封市中嶽廟、安陽市袁墳(建於民國初年,但忠實保留了清代官式建築特徵)。著名古建築專家祁英濤先生到嘉應觀考察時特別指出,嘉應觀各殿內的清代原始彩繪非常珍貴,在北京已難尋覓。祁英濤先生説的清代原始彩繪,主要指的是中大殿天花板上的65幅圓形彩繪龍鳳圖。圖中龍騰鳳舞,姿態各異,色澤如新,是典型的前清滿族藝術風格。更奇特的是這個天花板不見蛛網,不粘灰塵,鳥蟲不進,所以當地老百姓把中大殿叫做"無塵殿"。民間傳説,因為該殿內藏有避塵珠,才有如此效果。但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天花板是檀香木的緣故。

嘉應觀主要景點導遊詞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綜述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前樓、更衣殿、龍王殿、風神殿、雨神殿,東西跨院為河台、道台衙署。中大殿,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築。山門嘉應觀山門為單檐歇山頂,頂部覆蓋藍色琉璃瓦,檐下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瓏別緻。外檐木質上均有彩繪,筆調明朗,色彩鮮豔。門前門牌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聖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獨角獸,雍正皇帝親筆撰文書丹,製作精緻,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堪稱國寶;治河功臣殿分東西兩個大殿,供奉着10位治河功臣。大王殿大王殿為重檐歇山迴廊式建築。殿內正立"欽賜潤毓"金牌,"潤毓"是雍正皇帝御賜在武陟治理黃河的都御史他他拉·牛鈕的封號。牛鈕是皇帝的皇叔,是嘉應觀的首任主持。中大殿藻井彩繪六十五副龍鳳圖為純滿族風格。

故宮裏也有龍鳳圖,但故宮的龍鳳圖為滿漢合璧,而這裏的龍鳳圖卻是清一色的滿族文化風格,天下獨此無二。禹王閣雕欄樓閣,典雅華貴,頗具南方風格。閣前有一碑為水清碑,也叫靈石碑。輕輕一擊,靈石碑聲若銅磬,蔚蔚動聽。御碑亭御碑亭酷似清代皇冠。內立雍正皇帝親自撰文書丹的大銅碑,高4.3米,鐵胎銅面,碑週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蛟,工藝精湛,稱得上是中華第一銅碑,為國之瑰寶。治河功臣殿嘉應觀不單是專門蔡祀黃河河神的廟宇,還是紀念表彰歷代治河功臣的場所。這裏有大禹、王景 (東漢)、賈讓 (西漢)、謝緒 (南宋)、賈魯 (元朝)和明朝的黃守才、白英、潘季訓、宋禮、劉天和,清朝的朱之錫、慄毓美、齊蘇勒、稽曾筠、林則徐等,均被雕塑成真人大小的蠟像,分別安置在禹王閣、中大殿和東西大殿內,享受御祭、供人們瞻仰。東大殿供奉的是西漢的賈讓,東漢的王景,元朝的賈魯,明朝的潘季訓和"白大王"白英。

其中賈讓最早提出上中下治河三策,沿用至今。王景實踐治河三策,黃河820xx年沒有改道。西大殿供奉的是明朝工部尚書宋禮,明朝兵部尚書劉天和,清朝三位治河總督齊蘇勒、稽曾筠和林則徐。人們都知道林則徐曾擔任兩廣總督,虎原來在道光年間,他曾任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黃河運河的修防事務。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撤了他兩廣總督的職務,發配新疆。途中,黃河決口,林則徐又受命堵口。"肝膽披瀝通幽明,億兆命重身家輕。"治河功臣殿分東西兩個大殿,供奉着10位治河功臣。東大殿供奉的是西漢的賈讓,東漢的王景,元朝的賈魯,明朝的潘季訓和"白大王"白英。

其中賈讓最早提出上中下治河三策,沿用至今。王景實踐治河三策,黃河820xx年沒有改道。西大殿供奉的是明朝工部尚書宋禮,明朝兵部尚書劉天和,清朝三位治河總督齊蘇勒、稽曾筠和林則徐。人們都知道林則徐曾擔任兩廣總督,虎門銷煙大張民族氣節,他又怎麼會當上了河龍王呢?原來在道光年間,他曾任河道總督,主管河南、山東黃河運河的修防事務。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撤了他兩廣總督的職務,發配新疆。途中,黃河決口,林則徐又受命堵口。"肝膽披瀝通幽明,億兆命重身家輕。"林則徐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大殿又叫大王殿,是北京太和殿的縮小型建築。中大殿天花板上的險65幅龍鳳圖為天下一絕。故宮裏也有龍鳳圖,但故宮的龍鳳圖為滿漢合璧,而這裏的龍鳳圖卻是清一色的滿族文化風格,天下獨此無二。禹王閣雕欄樓閣,典雅華貴,頗具南方風格。閣前有一碑為水清碑,也叫靈石碑。輕輕一擊,靈石碑聲若銅磬,蔚蔚動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9dd0z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