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小浪底旅遊導遊詞範文

小浪底旅遊導遊詞範文

小浪底景區分為四大精華景區:西霞湖、大壩濕地公園、張嶺半島度假區、黃河三峽,下面本站小編為你帶來小浪底旅遊導遊詞範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浪底旅遊導遊詞範文

小浪底旅遊導遊詞範文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小浪底風景區參觀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員xxx,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馬旅行社感謝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務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選擇是沒有錯的!正所謂“我選擇,我喜歡!”希望大家雖然出門行萬里,也能感覺到家的温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邊的這位“三好司機”向大家問好!我們的司機姓劉,他可是位長相好,脾氣好,而且技術一流好的司機,有他的嫻熟駕駛,這一路上我們肯定會玩的放心,玩的開心!

最後,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話説:“相聚即是緣分”,能與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閒娛樂之旅是我的榮幸,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時希望大家能夠相互關係,相互愛護,為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雖然我不是最優秀的導遊,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導遊,我的手機號是,有事您説話,洪導一定盡全力滿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開心,玩的盡興。

為使各位在小浪底風景區期間能夠玩的愉快,我現在將孟津縣的歷史及小浪底風景區的大致情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

孟津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區,位居黃河中下游分界地段。當地文化積澱深厚,具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最初就有人文之祖伏羲帶領先民漁獵生息,畫八卦、正人倫,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是華夏民族的搖籃,有“河圖之源,人文之根”之説。

小浪底地跨洛陽、三門峽、濟源三市,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長175公里。由於該大壩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該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里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風景區位於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上,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

治黃文化,興利除害、福澤人民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為之奮鬥不息的歷史縮影。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但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災難。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但由於上游水土流失導致河水含沙量巨大,加上極端天氣,河流時常氾濫,給沿河地區帶來巨大災難。建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提出從根本上治理好黃河。在世紀之交,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真正開闢了黃河安瀾、造福人民的歷史新紀元。它的建成,不僅有效減輕了黃河水災,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澇、減淤、灌溉的綜合成效,還為我國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旅遊景觀。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景區也到了,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管好車窗,排隊下車,有小孩的遊客請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這裏集合,我們即將進入景區,開始今天的參觀遊覽。

現場導遊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堤壩就是小浪底大壩了,全壩高280米,南起邙山,北連王屋山,壩體總長16667米,是目前我國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壩。庫容量1256.5億立方米,水域面積296平方公理,裝機容量18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5l億千瓦時。其工程結構異常複雜,施工難度亦非尋常,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條,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室巨大而又複雜,堪稱世界之最。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泄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混凝土防滲牆,是目前我國最深的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工程完成後,下游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1020xx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同時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由此看來,黃河小浪底工程確實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時代工程。

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景區都會迎來旅遊熱潮――“觀瀑節”。它是利用小浪底工程一年一度調水調沙資源,策劃打造的河南又一新的獨具特色的“旅遊節慶產品”。調水調沙原理就是根據黃河下游河道的輸沙能力,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有計劃地控制水庫的蓄、泄水時間和數量,從而達到沖刷河牀,減緩泥沙淤積的效果。同時由於“觀瀑節”正是盛夏時節,天氣炎熱,景區內温度比景區外温度要低10攝氏度左右,可謂是“消夏”的好去處。

我們沿河而上,隨時隨處都可以欣賞到黃河的美麗景觀,現在我們停泊的這個地方,就是妯娌半島,這下面是妯娌村。雖然我們眼前已沒了這個村莊,妯娌村的人們已經搬離他鄉,但妯娌村裏傳奇動人的故事依然感染着每一個人。1999年11月20日,妯娌村近年90歲的周玉珍老人指着這裏的黃河邊説:"這片黃河底下的桑樹園怕是永遠看不到了。"黃河底下會有桑樹園?大家聽了大概不相信吧,但這確實是真的。原來這一帶向西是一道大平川,川地上長滿了桑樹,此地就叫桑樹園。大禹開山治水時,桑樹園就給大水淹沒了,河邊只留下一棵高大的桑樹。20世紀60年代三門峽閘水黃河斷流40多天,有的地方河底露了出來,村裏人跑到傳説的桑樹園那裏去看,一下子都愣住了。這裏許多巨大的石頭,夾雜着許多一人多高的大樹杆,木頭大多還完好。村裏人把它們伐回來,稍微加工就可以當做實用的日常工具。這位老人專門算了一下,桑樹園有2里長、1裏寬最少也有600多棵樹。4000多年的桑樹默默地沉浸在黃河故道,不僅為我們描述了當時的環境狀況,更讓我們感到了古代文化的厚重。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黃河中游的最後一段峽谷——八里峽。它是昔日大禹治水劈山而形成的,長八里,故稱八里衚衕,也叫八里峽。八里峽包括大禹峽、龍鳳峽和孤山峽,合稱黃河小三峽,峽谷景觀獨特,兼具我國山水風光中“南雄北秀”兩大特色,以雄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而著稱,是黃河遊覽區中不可多得的美麗景觀。

好了,遊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這裏就要結束了,在這裏,我要多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我想大家對雲台山的美麗風光還意猶未盡吧,現在請大家自由參觀遊覽,拍照留念。景區遊人較多,請注意物品安全,不過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後,在景區門口準時集合登車,車牌號是豫A86206,為一輛藍色大巴車。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小浪底導遊詞範文

首先我代表我們xx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導遊員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都可以,在我的旁邊的咱們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師傅,安師傅具有多年的駕駛經驗和嫻熟的駕駛技術,咱們的安全問題大可放心,在車上大家可以盡情欣賞沿途的風景。我們倆都很榮幸也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給我們提出來,我們都會虛心接受。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現在我們已經踏上旅途,出鄭州順着連霍高速一路向西,在孟津下高速後,就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黃河小浪底風景區。遊覽小浪底,不能不提黃河。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同時呢又是一條災難河。自打上古時期的大禹就已經和黃河做鬥爭。在中國有史可載的3020xx年來,黃河中下游決口氾濫達1600次,大的改道達26次,吞噬了無數的生命財產,留下了無數的悲慘淒涼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便立即着手治理黃河工作,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在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電站,中游大規模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下游修建、加固千里黃河大堤。經過大規模的治理,50年多來,黃河從未氾濫,並且成了一條造福與民的河流。

而小浪底水利樞紐是黃河干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較好地控制黃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庫容攔截泥沙,進行調水調沙運用,減緩下游河牀的淤積抬高。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孟津境內,它是一項集防洪、防澇、減淤、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完成後總控制流域面積92.3%,其中防洪庫容40.5億立方米。下游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1020xx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抗旱面積可維護2500萬畝,年使用發電總容量可節約煤炭210萬噸以上。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一個奇蹟。工程採取銀行貸款,國際招標興建,共分三個標段,涉及51個國家和地區,700名外商和中國萬名建設者。

工程結構異常複雜,施工難度亦非尋常。僅主體工程開挖填土石方就達8811萬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條。大經洞和近百條各種支洞都集中佈置在北岸那一單薄山體內。其中規模最大的3條導流洞,總長3480米,每個洞的直徑達14.5米,足以裝下兩幢四層樓房,泄洪系統進水塔上下重疊,縱橫交錯的蜂窩狀洞室巨大而又複雜,堪稱世界之最。室內的新型多孔消能裝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屬罕見。3條瀉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體裏是由緩傾角的砂巖和粘土質粉砂巖組成,有20多條層線,如“千層餡餅”。在山體內施工難度很大。單山體外隧洞進口臉巖石加固和支護就用了12米的錨杆3224根,30米至40米的錨索578根,鑽12米深的排水孔1382個,把巖壁鑽得密密麻麻,人們形象的稱為納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泄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另外,土石壩中還埋設幾百種儀器,像眼睛一樣隨時檢測着大壩的安全狀況。整體設計施工破解10項世界難題,創造3項世界第一,6項全國第一。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到達小浪底庫區停車場,請大家關好車窗,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隨我遊覽小浪底景區。

今天我們要參觀遊覽的是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萬里黃河,從青海的巴顏喀拉山奔騰而下,在河南濟源掙脱最後一個峽谷,泄向廣闊的華北大平原。而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這一跨世紀的工程,就興建在這裏,處在控制下游水沙的關鍵部位,上距三門峽水庫130公里,下至鄭州花園口128公里,動態總投資400億元人民幣,全方位與世界國際慣例相接軌,是中國水利水電事業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

雄偉的黃河小浪底大壩頂長1667米,最大壩高154米,黃河小浪底是一個壤土斜心牆堆石壩,由10座進水塔、9條泄排沙洞、1條灌溉洞、6條引水發電洞和一座地下式發電廠房組成,黃河小浪底是一座以防洪、防凌、減淤併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等綜合利用的特大型水電工程,黃河小浪底主要樞紐建築按8級地震烈度設防。涉及土石方1億立方米,堪稱當代的“愚公移山”。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黃河小浪底這個跨世紀的精品把黃河的災難鎖在了最後一個峽谷,把幸福播撒在中原大地。

黃河小浪底水庫300平方公里的浩翰水域形成了“高峽出平湖,山川入彩圖,港灣飄漁歌,綠樹滿坡嶺”的壯麗景觀。同時在大壩上游20公里處,又展現了一個新的亮點——黃河三峽,它可以説是小浪底工程和王屋山相融合所創造的奇蹟,南有長江三峽,北有黃河三峽、濟源山水集北方山水之精華。大峪峽,開闊舒展,氣象萬千;龍鳳峽,秀麗幽深,九曲,連環;孤山峽,險奇峻美,峯迴路轉。黃河兩岸的傳説總是與先人治水的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相傳大禹的父親鯀採用堵塞的方法治水,結果失敗,禹子繼父業治水十三年,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談,其中有“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相傳是大禹治水時九斧所劈留下的遺蹟。有一首民謠從古流傳至今:“九蹬蓮花棧,輾轉有一灌,誰能得治這一灌,能管九州十八縣。”這句話事實上就是治水者得以治天下的具體體現了。到了今天,黃河小浪底工程仍是借用鯀的堵,禹的疏,疏堵相結合治水的範例。聽一聽吳家寨、盧家堡驚心動魄的往事,再説一説兄弟崗,姊妹峯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看不完的黃河美景,道不盡的民間傳説,黃河三峽讓無數遊人留連忘返,為之心醉,難怪著名詩人暢遊三峽之後即性做詩:

九曲波濤十曲歌,更有孤樓立陽坡。人生得意須暢遊,不到三峽不黃河。團友們,難道您不想和我一起前往黃河小浪底嗎?聽―風兒已經蕩來悠揚的歌聲:“這裏的山等你來,這裏的水等你來……”

小浪底導遊詞模板

各位遊客朋友們: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位於孟津縣小浪底村,是集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特大型省級生態旅遊區。説起這個小小的村落,還和一個治水名人有關呢!相傳4000多年前,這裏還叫做“丹陽”,大禹治水經過此處,同丹陽村村民一同舍小家為大家,終於平息水患,為紀念他們,就取“大浪到頭,小浪到底”之意把丹陽村改成小浪底啦。黃河小浪底景區地跨洛陽、三門峽、濟源三市,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96平方公里),全長175公里,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里峽、三門峽大壩4個片區組成,是大黃河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位於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上,地跨黃河南北兩岸,集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

治黃文化,興利除害、福澤人民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為之奮鬥不息的歷史縮影。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但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災難。眾所周知,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但每年衝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1米高1米寬就可以繞地球3周,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黃河自有史記載以來,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按照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定要不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從根本上治理好黃河。在世紀之交,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真正開闢了黃河安瀾、造福人民的歷史新紀元。它的建成,不僅鎖住了幾千年放蕩不羈的黃龍,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澇、減淤、灌溉、供水、發電的綜合成效,還為我國增添了一道靚麗的旅遊景觀。

小浪底大壩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也是我國跨世紀第二大水利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地下發電廠房,平均年發電量51億千瓦時,高280米,長1667米的黏土斜心牆堆石壩是目前我國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壩。巍峨的進水塔,壯觀的出水口,在不足1平方公里範圍內擁有縱橫交錯的108條洞羣等。同時,下游防洪標準從60年一遇提高到了1020xx年一遇,解決了對下游的洪水威脅。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億立方米,改善黃河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條件。抗旱面積可維護2500萬畝,年使用發電總容量可節約煤炭210萬噸以上。這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一個奇蹟,也是旅遊者觀賞黃河滄桑鉅變的一大景觀。

大家可不要覺得這些工作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哦!其實在建造大壩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困難,但最終都被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一一克服了。在土石大壩下還有70米厚的沙卵石,為防止泄漏在壩下築起一道混凝土防滲牆,最深達80多米,是目前我國最深的防滲牆,人們稱其為“地下長城”。另外,土石壩中還埋設幾百種儀器,像眼睛一樣隨時檢測着大壩的安全情況。整體設計施工又破解了10項世界難題,創造5項世界第一,5項全國第一。

朋友們,小浪底的建成不僅有效地治理了黃河,還造就了許多優美的景色。比如水庫大壩上游20公里處的黃河三峽,就是融小浪底與王屋山和荊紫山山水文化與歷史文化於一體的精華景區之一。三條峽谷各具風采:八里峽位於黃河中下游最窄處,兩岸斷壁如削,

中間河水奔湧;孤山峽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龍鳳峽盤龍走蛇,曲折迂迴。峽谷景觀獨特,兼具我國山水風光中“南雄北秀”兩大特色。

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景區即迎來了又一個居“五一”黃金週之後的旅遊熱潮――“觀瀑節”。它是利用小浪底工程一年一度調水調沙資源,策劃打造的河南又一新的獨具特色的“旅遊節慶產品”。

調水調沙原理就是根據黃河下游河道的輸沙能力,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有計劃地控制水庫的蓄、泄水時間和數量,把淤積在黃河河道和水庫中的泥沙儘量多地送入大海,沖刷河牀,減緩泥沙的淤積。經過幾次小浪底水庫跳水調沙的成功運營,黃河中下游“地上懸河”河牀平均下降1米多,黃河三角洲濕地面積增加了6萬多畝,黃河入海口向渤海推進的1公里。同時,“觀瀑節”正是盛夏時節,天氣炎熱,酷暑難耐,景區內温度比景區外温度要低10攝氏度左右,可謂是“消夏”的好去處。

好了遊客朋友們,黃河小浪底的講解就要到此結束了。接下來各位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大家可以拍照留念,謝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再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xpkw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