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將軍衙署導遊詞(通用3篇)

將軍衙署導遊詞(通用3篇)

將軍衙署導遊詞 篇1

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為加強西北邊防,奏準在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城)東北2.5公里,另築駐屯滿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動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為綏遠城。

將軍衙署導遊詞(通用3篇)

設立綏遠將軍統領,並管轄漠南蒙古王公、歸化城土默特蒙古,調遣宣化大同二鎮綠營官兵。將軍衙署設於城內中心鼓樓西側。按清工部工程則例規定一品封疆大員級建造,磚木構制,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門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 匾額,門側立石獅一對,大門內廳堂凡3進,前為公廨,後為內宅。自大門進入須經過儀門,儀門凡3門,中門形同過殿但不常開,平常出入經由兩旁門。

儀門正北為大廳,為議事決策中心;東西各建有廡堂和廂房,為官吏辦公場所。第二進正中建有宅第門房3間,東西各建廂房3間,同是官吏的辦公場所;第三進為將軍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東西兩側各建配房3間。宅第與配房間並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廳東面建有花園,園內建有亭榭;東南隅建有馬號;大廳西南面建有更房,為衞戍官兵住所。衙署經多次修繕,面目全非,近年開始修整,儘可能按原有制度復原,接待遊人觀光。

將軍衙署導遊詞 篇2

綏遠城將軍衙署作為綏遠城統領滿、蒙、漢八旗駐軍及掌管西北軍政的最高權力機構,也在綏遠城告竣時落成。駐守在將軍衙署的綏遠將軍,號為“建威將軍”,擁有廣泛的實權,除統帥綏遠城的駐防八旗官兵、管理內蒙古西二盟(伊克昭盟、烏蘭察布盟)旗的蒙古王公、民眾外,遇有戰事,還具有調遣宣化、大同二鎮(總兵)、節制沿邊道、廳等權力。綏遠將軍乃屬清廷一品封疆大吏,是以國家大帥的身份駐節在這裏的。

從乾隆二年二月,駐守在山西右衞的建威將軍王昌奉旨改駐綏遠城起,到清末宣統末年最後一任將軍堃岫被北洋軍人張紹曾所取代止,將軍衙署歷時172年,清廷正式授封的綏遠將軍有78 任,均在此管理駐紮。這一歷史階段,將軍衙署的體制、作用,正如光緒十六年(1890年)綏遠將軍克蒙額親立在衙署大照壁上一塊石額所書“屏藩朔漠”那樣,一直未變。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築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1735)動工興建,乾隆四年(1739)建成,命名為綏遠城,設綏遠將軍統領,並管轄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駐軍。將軍衙署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營造,佔地15000平方米。門前有高大的影壁,門側立石獅1對。院內廳堂3進,前為大廳,兩側為東西廡堂,大廳後為公廨,後院為將軍私邸。衙署經過多次修繕,大致保持原有佈局。

將軍衙署導遊詞 篇3

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在呼和浩特的新城區,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1735年,清王朝為了加強西北疆的穩定,在呼和浩特的舊城東北2.5公里處,修建了駐屯滿洲八旗官兵的新城。1737年2月份就開始動工,1739年的時候修建完成,取名綏遠城。自從建成後,這裏一直都是清王朝政府統治綏遠城地區的重要政治軍事中心。

將軍衙署在綏遠城內中心鼓樓的西面,按照一品封疆大吏規格修建,磚木構制,總共佔地30000平方米,132間房屋。清朝時大概有79位將軍在這裏任職過,主要管轄綏遠駐防八旗、歸化城土默特旗、節制宣化等地區的機構。走進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內,遊客可以看到綏遠城將軍辦公復原陳列展覽和綏遠城八旗駐防歷史概覽。

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的總體佈局大概分為外庭內院兩大部分,大堂二堂以及門院兩大部分屬於將軍辦公的地方;三堂四堂是將軍家屬和傭人的內宅,這也反應出中國傳統的前堂後寢禮制的建築文化。就現在來説,主要向遊客開放了11個展廳,比如綏遠城的歷史文化、歷任將軍的工作生活情況、將軍舉行典慶等專題的展覽,展覽面積大約有5000多平方米。所以,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也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地位等級最高的清代邊疆駐防將軍府。

現在遊客看到的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其實已經經過多次的修整了,儘可能的把其最原始的面貌還原了回來,這樣也讓遊客更好的去了解清王朝的歷史文化。此外,遊客需要購票才能進入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門票價格在25元。如果你是自駕遊的話,遊客可以按照鄂爾多斯大街--呼倫貝爾南路--烏蘭察布西街--興安南路這個路線駕車前往。最後,也希望遊客都能在呼和浩特市將軍衙署有一個美好的旅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6drpm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