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河南導遊詞 >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精選5篇)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精選5篇)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 篇1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精選5篇)

歡迎大家來到少林寺景區旅遊,我是景區導遊張瑜,希望大家在少林寺中,參禪拜佛,習武學拳,學有所得,拜有所獲,預祝大家玩得開心、過的愉快。

在參觀之前我要向大家提兩個問題,遊覽結束後回答正確的朋友將會有神祕禮品相贈:

1、中國禪宗的創始人是誰?

2、少林寺和其他寺院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由康熙皇帝題寫山門匾額的少林寺,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為安頓印度高僧沙門跋陀而建,因為於少室山的密林深處故名少林寺。山牆上的禪武兩字是對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註解,禪為魂,武為衣,習武修禪、以禪入武,禪武雙修,“進則護寺報國救眾生,退則參禪習武修道行”。

進入山門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歡迎大家的到來“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永無窮”,一幅對聯代表了只有平常心,用滿面笑容來接待一切大眾,才有資格入佛門。來到背後是韋陀菩薩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的佛法僧三寶。

走到甬道上,在東側是碑廊,少林寺自建寺以來有1520年的歷史,在其中的108通石碑中既記載了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的盛世,也有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國、的焚燬與劫難,其中在1920年軍閥石友三火燒寺院40余天,燒燬的是地面的建築,而少林的禪武精神紮根於嵩山,紮根於全國人民的心目中。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棟建築是天王殿,面前這兩尊是警衞佛,傳説佛出行有500隨從,而主要就是這兩位密跡金剛和那羅延金剛,不過人們根據《封神演義》中的戲言和他們的口型,稱兩位金剛為哼哈二將,少林武僧練功時發出的哼哈的聲音就源於此。裏面供奉的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光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職責是扶危濟困,降福人間。手中的法器代表了風調雨順,這也代表了封建農業經濟下人們最樸實的願望。

“錘譜堂裏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現在我們來到了錘譜堂。這裏共有4組216個錘譜象,用泥塑木雕形象地展示了少林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績等內容,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和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瞧大家夥兒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妨趁熱打鐵學倆手正宗的少林功夫吧。

來到寺院的中心建築——大雄寶殿,他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前方東南角是鐘樓,西南角是鼓樓,是寺院的固定建築。我們常説的“晨鐘暮鼓”是僧人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在鐘樓旁邊有三通重要的石碑,這一通石碑《皇唐嵩嶽少林寺碑》,是李世民為表彰僧人協助唐朝平定亂黨王世充的戰績,背面是《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説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當年少林寺入周問禮處的石碑。而釋迦牟尼又比孔子大12歲。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也體現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北邊不遠處是乾隆御碑,記載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留下的一首五言詩:

“今宵宿少林,明日瞻中嶽。心以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説話間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是現實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邊為過去佛——東方靜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方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與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在兩邊還有菩提達摩祖師和被稱作少林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的站像,為什麼呢?答案就在接下來的參觀中。好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大殿的柱子下有麒麟的雕像,這代表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走進緊那羅殿,在這裏展示了緊那羅王持法、護法和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緊那羅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佛教天神中的飛天。傳説,在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3月26日(在元朝時有一天),紅巾軍突襲少林,眾多的武僧紛紛被打退,在這個緊要的關頭,從廚房中跑出一個蓬頭垢面的燒火和尚,拿着一根燒火棍,聲如吼、動如閃,退敵於一瞬間。之後,自稱“緊那羅”飛仙而去。寺僧尊稱他為“棍仙”和山門顯武第一人。

聽完了緊那羅王的故事下面來看一下達摩祖師的歷史,隨我走進六祖堂,供奉的是六祖拜觀音,是初祖達摩、二組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當到五祖弘忍時,時間到了盛唐,禪宗分為南北兩派,“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常拂拭,免使惹塵埃。”是北派代表神秀的主張,認為禪宗需要長期不斷的修行。而南派的慧能則主張頓悟,認為只要心誠,誰都可以立地成佛,所謂“心外無佛,我既是佛”佛不在塵世,而是在人們的心裏。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奠定了他六祖的地位。在西面的山牆上畫的是達摩只履西歸圖。魏宣武帝時南天竺僧人、釋迦牟尼的第28代傳人菩提達摩渡海三年來到了南樑金陵與梁武帝話不投機,後用一支蘆葦渡過長江,北上洛陽後入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傳禪宗。當他去世後有人在旅途中發現了穿一隻鞋子的達摩,打開墓室裏面只有達摩的一隻鞋子。

下面我們來到了寺院的圖書館——藏經閣,在後面是方丈室,當年乾隆皇帝遊少林時曾下榻於此。

禪宗到南宋時與儒學結合,在嵩陽書院形成了理學,程門立雪的典故被廣為傳頌。而在佛教中也有斷臂求法的故事。話説當年我們的達摩祖師在少林首傳禪宗,學徒眾多,其中一個叫神光的洛陽僧人,學法心誠。在下着大雪的一天,神光在方丈室前説:請大和尚傳授佛法,普渡眾生。當時下着鵝毛般的大雪,沒多久神光就成了雪人,達摩説:傳法可以,等到什麼時候天降紅雪,才可以。説時遲那時快,神光抽出隨身攜帶的戒刀,毫不猶豫地向自己的左臂砍去頓時染紅了身下的雪,達摩説:慧——可,成了他的法號,也成就了他禪宗二祖的地位。也是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主張的體現。從此少林僧人右手行禮、斜披袈裟的由來,建造立雪亭來紀念他學法的誠心。

來到右側的文殊殿,裏面除了供奉有文殊菩薩外,還有少林寺的鎮寺之寶,達摩面壁影石。我們的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入定後小鳥在他的身上搭建鳥窩,他都渾然不知,眉毛脱落形成了一種銀眉茶。水滴可以穿透堅硬的巖石,而我們的達摩祖師的影子也可以在上面留下影子。實際上是他的身體透過紫外線的反射和深山中放射性鐳光,天長日久影子就刻在了巖石上。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寺院最大的一棟建築——千佛殿,面闊七間,高20米,神龕上的“法印高提”為乾隆題寫。供奉的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毗盧佛。在他的背後是大型彩繪“五百羅漢朝毗盧”,神奇的是這些羅漢面部的顏色隨時都會變化,每20年就會有一個羅漢的面貌發生變化。

曾經有位菩薩發下願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結果他到至今仍未成佛。精神可嘉,讓我們走進地藏殿來拜拜吧,地藏菩薩代表孝順長輩尊敬師長,所以《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在背面是二十四孝圖。所以大家要記住:過頭飯可以吃,過頭話可是説不得的啊。

少林景區旅遊到此結束,希望大家記住一人:中國禪宗創始人菩提達摩,一武:少林武術。在此感謝大家的配合,導遊張瑜,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 篇2

各位來賓,我們現在要去參觀遊覽的地方就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少林寺。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闢基創建,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0__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並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裏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景區還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20__年,少林寺景區被國家旅遊局首批認定為我國目前最高級----4A級旅遊區。

少林寺景區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旅遊景點。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築。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是:

山門 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築,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台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徵着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大家看,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們的到來。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後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我們看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雲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着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錘譜堂,這裏迴廊一週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裏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築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築於1920__年被石友三燒燬。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0__年被軍閥石友三燒燬。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裏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築為鍾、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築毀於1920__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築。我們常説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鐘樓前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0__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體現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20__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於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這裏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於1920__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説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於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台下有一口大鐵鍋,是明代萬曆年鑄造的,據説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從這口鍋內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復當時的昌盛與繁榮。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參觀遊覽的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功夫聖地——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七年,孝文帝把都城從山西大同遷到了河南洛陽,來到洛陽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同時也建造兩件影響世人至今的工程:一是修建了龍門石窟,二是修建了少林寺。

當時跟隨孝文帝一起來到洛陽城的有一位印度高僧——跋陀。當時孝文帝在全國範圍內為跋陀選址修建傳法道場,跋陀站在洛陽的城門樓上遙望四方,東南方向羣山之中隱隱有紫氣升騰,最終找到這個地方就是在嵩山少室山七十二蓮花峯圍繞中的一小片平地,這個寺廟也因為位於少室山下的密林裏面而得名——少林寺。

少林寺自建寺之初就是皇家寺廟,往來的又都是達官貴人加之皇帝不斷的賞賜,所以少林從一開始就田產眾多、富有異常。在後來的封建王朝歷史上又因為和政治分不開的關係,成為各大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

很多人瞭解少林寺都是從83年李連杰演的那一版《少林寺》開始的,電影裏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是這樣的:在隋末唐初,當時的中原地區有一位軍閥叫王世充。王世充相信一句話: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他在中原地區積極的向外擴張,我們都知道打仗的時候“兵馬未動糧草要先行”,為了保證士兵在前線安心打仗,王世充就指示自己的侄子王仁則到各地搜刮糧食。王仁則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他知道飽經戰亂的中原地區普通老百姓手裏是沒有什麼糧食的,他們可是依靠吃草根樹皮存活的;鄉紳富户吧糧食你搜一次可以、兩次也可以、那三次四次呢?他們家裏保存下來的糧食也是家人的活命糧,不可能全部交出來;所以他想到了少林寺——關於當時的少林寺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她“少林土地大無邊,北到黃河南到山”,意思是當時的少林寺土地很多,從登封北面的黃河開始一直到南面的山(不是大家今天看到的嵩山,而是現在河南省版圖最西南方南陽那裏的伏牛山)中間這麼一大片廣袤的地方只要見山的地方都歸少林寺所有。少林寺當時在洛陽偃師的柏谷莊建有一個大糧倉,而柏谷莊糧倉就位於王世充的管轄範圍裏面,所以王仁則就搶了柏谷莊的糧食。但是王仁則又是一個比較蠢笨的人,他搶了糧食沒有趕緊跑,反而派人一把火燒了柏谷莊糧倉。少林寺的方丈很生氣:想我少林自建寺之初就是皇家寺廟,不要説你一個小小的將軍,哪怕是皇帝來了也對我少林禮遇有加,你搶了我的糧食我權當開倉賑災救濟災民了,可是你燒了我的糧倉,建一個糧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以後再有糧食往哪裏存呢?沒地方存這些糧食就會發黴爛掉,那我以後拿什麼來救濟災民呢?於是派出了十三棍僧去捉拿王仁則,一定要給你一點顏色看一看:讓你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什麼叫皇家寺廟

不可欺!李世民這時又剛好度過黃河來到了中原地區,王世充給王仁則下了一個命令——活捉李世民,萬不得已的時候亂箭射死。十三棍僧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救下了被王仁則追拿的李世民,把他藏於少林的後山之上養傷,傷好之後有喬裝打扮送他渡過黃河,回到了李唐王朝軍隊的管轄範圍之內。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為感念少林寺的救命之恩親自頒詔書賞賜少林寺40頃的土地,救他的十三位僧人每人紫羅袈裟、九環錫杖、這十三人還可以還俗入廟堂為高官皇帝還可以親自為十三人保媒娶妻生子。少林寺接受了40頃的土地,而十三位僧人依舊留於寺內常伴佛祖,李世民説“少林寺的僧人是真真正正的清心寡慾潛心向佛,於是准許少林寺教養僧兵。自此之後少林寺有了護寺僧兵,這些僧兵戰時保家衞國,和平時期就保護少林寺寺眾及周圍山民的安全。這些僧兵在封建社會史上給少林寺帶來了無上的榮耀,同樣也在封建社會末期給少林寺帶來了滅頂之災:滿清政府入關後對佛教和道教的不支持,導致了龍門石窟在清朝末年時期的毀壞和少林寺在整個清朝時期的衰敗。1920xx年,中原地區又有了一位軍閥叫石友三,他也相信一句話“得中原者得天下”,他也想當皇帝,他也相中了少林寺。可是他看重的不是少林寺的糧食,這時的少林寺已經沒什麼糧食了,他看中的是少林寺的僧兵。歷史上少林寺的僧兵只要歸了哪一股勢力所有,這一股勢力必將能夠坐穩江山一統天下(唐朝時期歸了李世民、宋朝時歸了趙匡胤、明朝時歸了朱元璋)。石友三來到少林寺,想要少林的僧兵歸他所有,為他打江山,並且給主持許諾:江山打下來之後倆人土地平分、金錢平分、美女也同樣平分!住持拒絕了他:想我少林寺自建寺以來就以拯救天下黎民蒼生為己任,今天你石友三想的不是戰爭結束後怎樣去安撫黎民百姓,幫他們過上好日子,而是怎樣去享受榮華富貴、平分江山美女和金錢,我少林寺堅決不能跟他在一起,否則必然會毀了我少林千年基業啊!石友三在一怒之下放火燒了少林寺,後來石友三被蔣介石活埋,算是為少林報了一大仇,但是少林寺千百年以來保存下來的建築、經書、祕籍都在這一場大火當中被毀,經過全體寺僧及周圍山民的努力只搶救下來了最後一進建築——西方聖人殿。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少林寺的山門門口,大家請看左右兩側的石牌坊、高高的紅色旗杆、以及門口的石獅子都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的時候為了表彰少林寺僧人到東南沿海抗擊倭寇的功勞由皇帝御賜下來的一整套門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高高的旗杆——全國所有寺廟之中唯有少林寺才有的武僧掛帥出征的時候掛帥旗的地方,二八年大火時原來的木質旗杆被燒燬,現在的旗杆是我們後來複製的。大家愛再來看山門上方的牌匾“少林寺”三個大字是清朝時康熙皇帝御筆親題,“林”字正上方有康熙寶鑑印章一枚,“寺”字在二八年大火中被燒燬,後來由佛教協會前任會長趙樸初居士補寫上去的。山門內供奉未來世佛祖彌勒佛,根據佛經教歷的記載:56.7億年後我們大家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會有一次大的災難,所有有生靈萬物都將遭受塗炭,可是釋迦卻無力拯救我們。到時候就由這位彌勒佛來拯救我們脱離苦海,彌勒也因為這一天大的功勞接替釋迦成為佛祖。佛祖神像和木質佛龕都是清朝時期的作品。我們進門的時候參拜一下彌勒佛然後再進寺廟。

進來之後大家 轉身來看一看山門後面的韋陀菩薩,韋陀菩薩手中的金剛寶杵一頭搗地一頭立於手中,這表明少林寺是一個子孫廟。也就是説“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一句話在少林寺是不管用的,外來的僧人來到少林寺只能免費吃住3天,3天以後白天可以來參禪悟道,但是吃飯和住宿問題要自己去外面化緣。

現在我們走的這個蓮花甬道左右兩邊都是歷史上以及各地少林下院和弟子留下的紀念碑,兩側的樹木基本上都是在嵩山古樹名錄登記在冊的,大家來看看這些樹身上都有一個一

個的小洞洞,這些洞洞都是少林寺僧人在練習少林絕技“一指禪”的時候一指一指戳出來的。尤其是這一棵巨大的銀杏樹,少林寺建寺之前這一棵銀杏樹就已經存在了,少林寺至今已經有15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這一棵銀杏樹至少已經有1519歲了。銀杏是雌雄異株,只有相互授粉後雌樹才會開花結果,可是這一棵是一棵雄樹,既不會開花也不會結果,但是在佛祖面前聆聽了1500多年的教誨也應該修成了羅漢果,所以又俗稱“羅漢樹”。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兩方碑刻:前面這一個上面寫着“少林祕籍,國之瑰寶”是金庸大師來到少林寺的時候留下的紀念碑,金庸大事一聲寫了很多武俠小説,每一本里面少林寺都是天下功夫的祖庭也正式印證了“中國功夫貫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這句話。後面這一個寫着“泉州少林寺歸山紀念碑”,我們都知道在福建有南少林,但是福州也説找到了南少林遺址,泉州也説找到了南少林遺址,相比較而言泉州南少林就比較聰明,找到遺址後趕快來到我們嵩山少林寺認祖歸宗,所以我承認的南少林只有泉州南少林。

大家抬頭向上看,“天下第一祖庭”六個大字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值得是少林乃是禪宗祖庭。左右兩邊分別是 哼哈二將,是佛教屆的護法神。天王殿的後面供奉着四大天王,分別時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手握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手持龍蛇,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傘。四大天王代表了中國古代農業制社會中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美好寓意。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2塊玻璃罩起來的古碑。首先看右邊這一塊,在車上給大家講過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唐史》當中有確切的典籍記載,但年李世民為了感激少林寺的救命之恩,還在詔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一塊碑刻是在大唐開元十六年的時候由李世民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請人鐫刻的,記載的內容就是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碑文分為三部分,最上方碑額“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是唐玄宗李隆基親筆題寫;第二部分長方型的框框裏就是當年李世民所下詔書的全部內容 ,從右向左數第五列有李世民在詔書上親筆草簽的自己的名字“世民”二字;在碑的背面詔書又刻了一份,救李世民的十三位僧人的法號也都鐫刻於此。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塊《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正中間有一幅圖畫,正面來看就是一個打坐的僧人,但是我們從僧人的鼻子那裏分開,就是兩個人鼻子對鼻子臉對臉,我們各看到的半邊側面像,把右邊遮蓋起來左面就是一個頭戴方巾的人--中國古代時期典型的儒生形象,而把左邊遮蓋起來右邊是一個頭戴小圓帽--中國古代時期的道士形象。分別代表了三個人物:佛祖釋迦、先師孔子、老子李耳,中國的三大宗教在嵩山都有自己的祖庭:佛家有天下第一名剎、禪宗祖庭、功夫聖地少林寺;儒家有北宋時期最知名的四大皇家書院之首的嵩陽書院;道家有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中嶽大帝廟。這一幅圖也説明了三教一體,九流一源,共同起源於我們嵩山這裏。

大雄寶殿是一個寺廟最重要的一進建築,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和其它寺廟的相同之處有以下2點:1、正中央供奉三尊主佛,從東向西分別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佛祖藥師佛,他所掌管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病痛的世界,那裏的人們永遠不會生病;中間娑婆世界的佛祖釋迦,他所掌管的就是我們大家所處的這個紅塵世界,這裏有生老病死有痛苦有歡樂;西方極樂世界的佛祖阿彌佗佛,他説掌管的世界是我們凡塵中的人們百年之後人人嚮往的地方 ;2、東西兩側分別是十八羅漢;不同的地方為:1、藥師佛的左手邊有一位絡腮鬍子、扛着一根禪杖、揹着一個斗笠的和尚,他就是少林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2、阿彌佗佛的右手邊同樣有一個絡腮鬍子、手持一根燒火棍的僧人,這位就是緊那羅王,在紅巾軍起義時曾揚言要火燒少林,我們都知道少林寺武功最高的都是哪些人呢?後院掃地的、藏經樓二樓整理經書的、僧伙房裏燒火的、紅巾軍很不幸就碰到了我們這位燒火的小沙彌,當時他口中唸唸有詞説“我是緊

那羅王轉世,專為拯救少林此次災難而來”,以一人之力抵擋了整個紅巾軍的侵犯,自此之後少林僧人就將緊那羅王供於大雄寶殿之內享受香火;3、立柱下都有一尊麒麟,麒麟是皇室的標誌,這裏有麒麟可以證明(1)少林寺是皇家寺廟(2)少林寺所傳承的禪宗一脈是已經完全漢化的中國式佛教。

我們來看一下藏經閣下面的這一口巨鍋:明朝是歷史上少林寺最為鼎盛的時期之一,我們現在所在的這裏在當時就有僧人20xx人,這一口重達一千三百斤的鍋就是萬曆年間少林寺僧伙房裏炒菜所用的最小的一口鍋,只有吵到精緻小炒的時候才會用到它!炒菜的時候這口鍋架起來,左右兩邊分別立一根立柱,上面大氣一根橫樑,炒菜的師傅用腳倒掛在橫樑上頭朝下進行翻炒,這也是少林絕技之一倒掛金鐘的練習。

金庸大師小説裏描述的少林寺的武功祕籍都藏放在藏經閣的二樓的説法是正確的,以前的藏經閣也確實是二層建築,但是在82年重修的時候只修了一層。藏金閣正中供奉的是緬甸一位居士捐贈的白玉卧佛,左右兩邊分別是藏放經書的小櫃子。有人謠傳説“現在的少林寺不務正業、方丈更是怎樣怎樣的”請大家看一下這塊展板:20xx年(佛曆2547年)的時候少林現任方丈釋永信大師發下宏願:籌建少理慈幼院,救助天下孤兒。被救助的孤兒直到大學畢業所有的花銷全部由少林寺供給,少林高僧到五嶽名山採集靈石聖土、以黃河長江水澆築了五方寶佛,同時邀請全球64位高僧共同開光為這些孤兒祈福做公德。

這一進建築並不是很大,但是卻是少林寺非常重要的地方。方丈室是少林歷代方丈生活起居的地方,主持和方丈雖然只差了一張皇帝的詔書,但是主持就沒有資格入住方丈室,滿清政府從未冊封過少林方丈所以清朝的200多年時間裏這間屋子只有一個人住過——清朝的乾隆皇帝。少林寺的方丈是終身制,如果老方丈在有生之年找到了心儀的弟子把方丈之位傳於弟子,弟子居於方丈室,那師傅就的搬到這個靜中靜裏來養老了。元朝至正年間的時候,日本僧人邵元曾經來到少林寺學習天文、曆法、佛學等知識,在他學成歸國(公元1347年)的時候與我們少林僧人一起種下的2棵友誼樹——中間是一棵柏樹外面圍繞一棵藤纏樹,距今已經有666年的歷史了。

達摩來到中原地區後,有一位中國高僧神光一直追隨着他 ,想要拜他為師,達摩卻一直不肯收他為徒。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當時達摩在達摩亭內靜坐修禪,而神光就站在外面等候達摩的指示。直到第二天早上達摩禪定結束,看到神光還咋還站在亭外,雪下了一夜,神光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就問神光“你站在這裏幹什麼?”神光説“求師傅傳法於我”,達摩就説“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降紅雪”,神光知道達摩是在考驗他的心智是否足夠堅定,於是抽出了隨身佩戴的戒刀,一刀砍去了自己的左臂,血灑了一地。佛祖感知到東方弟子有難,於是把身上的袈裟撒向東方,整個嵩山籠罩在一片紅光之中,也就是説天下起了紅雪。達摩看到神光的誠心已經感動了佛祖,於是把自己的衣缽法器都傳給了神光併為他取名為“慧可”,意思是憑你的智慧尚可以傳承佛法。當年乾隆皇帝聽了這個故事後非常感動,提筆寫下了“雪印心珠”四個大字,現依舊懸掛於亭內。此殿正中供奉的是達摩祖師。

眼前的這個高台之上的建築就是在二八年大火當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建築,上台階的時候大家看一下這個大理石雕 :蟠龍玉柱、江山樹、八寶蓮花、五福同壽、日月齊暉,處處體現出了一個皇家寺廟應有的規制。有人説前面我們看到的那些建築都是在艱苦年代重修的,自然沒有什麼豪華之處,1920xx年之前肯定是金碧輝煌的!請大家來看一看明朝鼎盛時期的少林寺所修建的這一進建築:沒有雕樑畫棟、也沒有飛檐翹角,處處體現出簡樸、低調的風格,

這是因為少林僧人一直謹記:佛祖和僧人起居的地方不需要太豪華,只要心誠即可!大殿四周的牆壁上是明朝時期繪製的五百羅漢,歷經近520xx年的歷史壁畫依舊色澤豔麗。當時為了使壁畫的色澤更加豔麗畫師們在顏料裏摻入了鉛粉。鉛是一種半放射性元素,隨着時間的增長會慢慢的揮發並導致壁畫的顏色發生變化,據説記住其中某一位羅漢的身形樣貌,30年之後再來觀看會有細微的變化,60年之後卻是大大不同!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 篇4

車過新密我們就進入了登封境內。登封是千年古縣,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改嵩陽為登封,沿用至今。登封旅遊資源豐富,得天獨厚。背依中嶽嵩山,有人文景觀150多處,自然景觀30多處。“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嶽廟,

儒學聖地嵩陽書院都坐落在嵩山之上,使嵩山成為五嶽之中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

嵩山由兩大山羣組成,共有72峯。大致以少林河為界,東為太室山,主峯峻極峯,海拔1494米;西為少室山,主峯連天峯,海拔1512米,是嵩山的最高峯。嵩山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使嵩山分別經歷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形成了“五世同堂“的獨特地質現象,在嵩山旅遊,一步就可以跨越億萬年。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少林寺景區停車場,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在進入少林寺之後呢,我希望大家跟緊團隊,不要大聲喧譁,以免擾了佛門的清淨;也不要抽煙,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好了,朋友們,我們在寺內的活動時間是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後在寺院的大門口集合,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同參觀遊覽吧。

大家看,這就是少林寺的第一進建築----山門,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個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筆,山門原稱“三門”,寓示佛教的“三解脱”,佛教認為人有“三毒”,那就是“貪”、“嗔”、“痴”。貪,就是貪心.;嗔,是指心胸狹窄,憤世嫉俗;痴,是指痴迷,不該執著的,卻太放不開.佛教認為,大家過了三門,就會滅掉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個快樂的自由人.大家看山門上的禪武二字正是對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註釋,禪為魂,武為衣,習武修禪,以禪入武,禪武雙修,“進則護寺報國救眾生,退則參禪習武修道行”。

少林寺5分鐘導遊詞 篇5

少林寺始建於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拓跋燾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羅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由於嵩山為北魏時期北方坐禪修道中心,加上跋陀與孝文帝的特殊關係,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們,皆成為當時禪學的重要精英羣體,對後世佛教發展影響巨大。北魏正始五年(508),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來到少林寺,開闢譯場,共同翻譯印度世親菩薩《十地經論》,歷經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動了北方禪學的發展,少林寺成為當時佛學重鎮。其間,又有南印度高僧相傳達摩祖師從海上經廣州、南京,然後“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廣召信徒,弘揚佛法禪宗,從此確立了少林寺作為禪宗祖庭的地位。

少林寺建寺以來,經歷了數廢數興的曲折歷史: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毀。大象年間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遠、洪遵等120人住寺內,名“菩薩僧”。隋代大興佛教,敕令復少林之名,賜柏谷塢良田百頃,成為北方一大禪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滅王世充割據勢力時,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聞遐邇。高宗及武則天亦常駕臨該寺,封賞優厚。唐中宗弘道元年(683),禪宗教派重要領袖法如禪師入少林寺傳教,六年後圓寂於少林寺。當時著名禪師如慧安、靈運、同光等,皆駐錫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師(600—664年)曾先後兩次上表,請求入少林寺習禪譯經,卻未獲準。新羅國僧慧昭於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習禪多年,公元830年回國建玉泉寺,圓寂後諡號“真鑑國師”。唐會昌年間,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毀,迄唐末五代,寺漸衰頹。宋代略有修葺。元代少林寺更是名僧輩出,是少林寺的第二個輝煌時期。元皇慶元年(1312),元仁宗命曹洞宗領袖福裕禪師住持少林寺,封贈為大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統領嵩山所有寺院。一時中外僧眾雲集,演武禮佛,僧眾常有兩千人左右。由此開啟了一百多年少林寺禪學歷史最輝煌時代,為該時期中國禪宗教派之軸心。元代中期,以邵元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到少林寺求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至少林,僧眾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內出家,屢次詔令大修,寺院規模有所發展。明朝近三百年間,是少林功夫武術水平大發展的時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徵調,參與官方的作戰活動,屢建功勛,多次受到朝廷的嘉獎,並在少林寺樹碑立坊修殿。據明萬曆九年(158年)王士性《嵩遊記》載,此時少林寺僧人達到“八百餘僧”的規模。清朝入關之初,受戰亂影響,此時的少林寺僧人規模逐漸縮小。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寬去世,少林寺便進入羣僧無首的狀態,此後320多年沒有方丈。雍正以後,對少林寺逐漸重視: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親覽寺院規劃圖,審定方案,重建了山門,並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並親筆題詩立碑。民國時期,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許多建築、佛像、法器被毀。1942年,河南大旱,餓殍遍野,僧人紛紛棄寺而逃,只剩下幾名行動不便、無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雙眼的小沙彌行正。寺裏的生計,全靠盲僧行正行拽着驢尾巴,每天往返100多裏山路,從山南馱煤販到北山府店一帶,賺錢餬口。,100多名紅衞兵衝進少林寺“掃四舊”,當時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與佛同歸於盡”,拼力制止了這場毀寺滅佛的鬧劇。後來據説周恩來過問,派軍隊保護寺院才免遭浩劫。據當時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回憶:“後期,寺裏只有行正、素喜、素來、永鎮、永福、德禪等12個僧人。那時候寺院磚縫裏的野草長了有尺把深,和尚吃的鹹菜裏面都生了蛆。改革開放後,1982年因香港導演張鑫炎在此拍攝武打片《少林寺》,該寺為世人普遍知曉,少林寺又一次掀起少林中興的序幕。20__年國慶小長假,少林寺接待遊客16.7萬人次。1986年12月,行正法師升座為方丈,結束少林寺百年無方丈歷史。現在住持為釋智永,此人頗富商業頭腦,善於經營和對外宣傳,如派少林武僧去美國表演,要舉辦“少林寺電影節”之類等,因而成為頗富爭議性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enan/gg4k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