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海南導遊詞 >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7篇)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7篇)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1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離海口市區約20公里,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羣。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7篇)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是海南獨一的火山奇觀,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距海口市區約20公里。火山遺蹟天然壯觀,乃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方圓10裏由36座火山口形成的火山羣帶,其中馬鞍嶺尤為突出,山高海拔222.6米,乃瓊北最高峯。地下熔洞72個,尤其卧龍洞、仙人洞盛名悠久。這裏熱帶果林和原始植被漫落叢生,自然完美。人類不可復現的火山仙景與建築大師精心設計的六角形蜂房園林體系巧妙結合,氣勢宏宇,值得一看。

自然景觀

火山口巖洞羣

地下有火山巖洞羣,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被地質專家譽為頗具規模的火山巖洞博物館。其中仙人、卧龍二洞最為壯觀,雖未開發,但可以進入探觀。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巖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卧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火山口公園為中國’96世界旅遊日(海南)主會場,已經按照火山巖漿流向修建了登山道。

火山口馬鞍嶺

關於火山口公園的馬鞍嶺,流傳着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降凡,

與勤勞樸實的農夫春騰結為夫妻。兇惡的火妖知道了

將仙女劫禁在火山洞裏,春騰決心同火妖決鬥,滅火救妻。他天天在山谷裏苦練功夫,呼風喚雨,聲音響徹雲霄。春騰的行動感動了玉帝和眾神仙。玉帝派個神仙教給他對付火神的法術。山嶺神把兩座大山煉成兩個水缸,把一棵參天寶樹煉成一條扁擔,一起送給春騰;風雨神給春騰指引水源。春騰挑回兩潭四池的水,來到馬鞍嶺時,火妖發覺了,作起法術,使春騰怎麼也挑不起兩缸水。春騰急中生智,飛腳把扁擔踢開,扁擔平穩落地,變成象“一”字的一條山嶺,正好壓住火妖的脖子,另一隻腳踢破水缸,頓時風雨大作,降服了火妖,救出了仙女。從此,這塊地方百里平安,萬物生長。後來,兩個水缸變成兩個山嶺,這就是今天的馬鞍嶺。

景區特色

石山火山口已建造成一座具有火山文化、生態園林、特色建築的主題公園。這裏的火山生態廣場、氣勢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態的古樹長廊、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口遺蹟,還有那純樸的鄉土風情、特色的手工藝品、山鄉美食等,已成為省城近郊的旅遊熱點,是海南省優秀旅遊景點之一。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迎合了當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寶貴的火山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該公園六角形蜂房組織的園林規劃,體現出現代氣魄,火山石台階,蜂窩火山石鋪設的路台具有地方特色。已建好精美的火山門、優雅的花園路,美麗開闊的中央廣場,特色火山風情區;有清朝道光建造的山神廟,罕見的野菠蘿羣,山頂觀景道,景台,可瀏覽海口市高樓林立的雄姿,遠眺波濤洶湧的瓊州海峽,遙望海南中部的五指山,探險萬年火山洞等。當今的火山口公園象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任君欣賞。 公園附近有荔灣酒鄉等著名餐飲點,可品嚐風味獨特的石山羊宴。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2

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坐落於風光秀麗的南渡江畔,街長500米,處於美蘭機場與海口市區連接的核心位置。瓊洲文化風情街是集旅遊、休閒、餐飲、購物、學術與文化傳承、研究於一體的文化主題風情街,因其區位、資源優勢,她為海口旅遊增添了一個重要景區,並將成為來瓊旅遊、休閒、購物的外地旅客離島的最後一站。

兼具瓊崖文化、生態文化、旅遊文化、餐飲文化四大功能的瓊洲文化風情街,將成為海口市新的城市生態名片和海南人的會客廳。

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是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瓊山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由海口尚道百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重點以黎苗風情建築風格的30座造型各異、古樸生態的大型展館為核心,依託園林景觀、假山樹石、小橋流水為風情街“穿衣戴帽”,着力將她打造成海南最大的旅遊商品展示基地,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海口市林業產品展示基地,海南原生態珍稀植物展示基地。

瓊洲文化風情街積極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着力引進國際旅遊文化元素。街區內設:海南旅遊商品展示區、東盟旅遊商品展示區、國際風味餐飲休閒區三個功能區。在這裏既可以看到海南黃花梨、海南古陶瓷、海南黎錦等本地頂級特產,又可觀賞到來自東盟五國的紅藍寶石、玉器、鱷魚皮工藝品、木雕等藝術品,並可品嚐來自泰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的風味小吃。

瓊洲文化風情街主力開發商東莞富林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大型防腐木生產加工企業,承攬風情街所有展館的投資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主力開發商海口絢美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南一家實力雄厚的園林企業,承攬整個風情街的園林綠化景觀工程,總投資20xx萬元。

瓊洲文化風情街主力商家“天涯織女”—黎錦館,由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海螺姑娘”—貝藝館,由海南紈美實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沉香博物館,由海南沉香文化研究會傾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由海南古陶瓷協會傾力打造;主力商家東盟旅遊商品展館館主陳奕良先生,生於中國海南文昌,入泰國籍。陳先生攜泰清萊中小企業商會加盟風情街,入駐境外商家30户。

20xx年5月20日至26日,“20xx首屆海南東盟國家旅遊商品中國巡迴展”在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舉辦。參展的商品有泰國根雕、皮具(鱷魚皮、幸運魚皮等)、香米,越南紅木、黃花梨、牛角梳及緬甸玉石等幾十個種類。展會期間,泰國民間舞蹈團和泰拳大師將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動,全方面展示東南亞的異域文化風情。

這裏是別樣的購物、休閒、觀光、體驗場所,在這裏您將感受到淳樸、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快意。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3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佔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衞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瓊園等亭、台、樓、閣古建築羣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着“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着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後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於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佔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遊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於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後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築。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遊洞是1916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説,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昇而去。朱醒後,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並依劉遁詩句“仙遊洞裏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遊洞”乃朱為潮題。

五公祠東側還有兩伏波祠和拜亭。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創建昭忠祠。1915年維修五公祠時,把兩伏波祠遷至現址,現是重修後的兩伏波祠,崇祀西漢的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東漢的後伏波將軍馬援。兩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樸的拜亭。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五公祠的修繕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兩次修整。1994~1996年,又撥款1800多萬元,在五公祠遊覽區內修建高3層,總建築面積4188平方米的園林仿古建築——五公祠陳列館,內設大小展廳10個,以陳列五公史蹟為主,同時陳列海南島歷史人文資料,還修拱橋、花圃、綠地等一批配套設施,與“海南第一樓”遙遙相對。

五公祠古蹟緊連一片,雄偉壯觀,歷代騷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遊,故自古有“瓊台勝景”之稱,今為海口八景之一——“聖祠疊翠”。解放後,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到此參觀,並留下熱情洋溢的詩詞。現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旅遊涉外參觀遊覽點。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4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佔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衞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頹碓暗韌ぁ⑻ā⒙ァ⒏蠊漚ㄖ羣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着“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着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後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於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佔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遊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於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後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築。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遊洞是1920xx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説,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昇而去。朱醒後,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並依劉遁詩句“仙遊洞裏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遊洞”乃朱為潮題。

五公祠東側還有兩伏波祠和拜亭。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創建昭忠祠。1920xx年維修五公祠時,把兩伏波祠遷至現址,現是重修後的兩伏波祠,崇祀西漢的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東漢的後伏波將軍馬援。兩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樸的拜亭。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五公祠的修繕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兩次修整。1994~1996年,又撥款1800多萬元,在五公祠遊覽區內修建高3層,總建築面積4188平方米的園林仿古建築——五公祠陳列館,內設大小展廳10個,以陳列五公史蹟為主,同時陳列海南島歷史人文資料,還修拱橋、花圃、綠地等一批配套設施,與“海南第一樓”遙遙相對。

五公祠古蹟緊連一片,雄偉壯觀,歷代騷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遊,故自古有“瓊台勝景”之稱,今為海口八景之一——“聖祠疊翠”。解放後,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到此參觀,並留下熱情洋溢的詩詞。現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旅遊涉外參觀遊覽點。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5

三亞大小洞天位於三亞市以西40公里處的南山山麓,始創於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歷史最悠久的風景名勝,是中國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遊勝地,自古因其奇特秀麗的海景、山景、石景與洞景被譽為“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現已發展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三亞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眾多名人勝蹟。唐代高僧鑑真為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日本,曾於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話;宋末元初我國棉紡技術革新家黃道婆在這一帶採棉紡織,並從這裏登船離岸,把崖州的植棉技術和棉紡技術傳播海內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和傳法佈道,使大小洞天從此與道家有了淵源……。

三亞大小洞天超凡脱俗的風光,也吸引來了無數古今名人,留下了大量讚美華章。1962年,郭沫若同志到此遊覽訪古,寫下了《遊崖縣鰲山》一詩,並鐫刻在小洞天旁。1993年4月17日,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同志蒞臨視察並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1994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景區題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三亞大小洞天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天工造化的山海形勝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目前已形成了六個遊覽區域:彰顯古代道跡仙蹤的“洞天福地”區域,發掘長壽文化的“福壽南山”區域,宣傳中華龍文化的“南海龍王”區域,揭示古崖州文化淵流的“摩崖題詠”區域,以濱海自然風貌為主題的“山海奇觀”區域,展現1.4億年前生命世界的“三亞自然博物館”,共有50多個遊覽景點。三亞大小洞天年接待遊客逾百萬人次,是一個以古崖洲文化為脈絡,匯聚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與龍文化,融濱海風光、科普教育、民俗風情、濱海休閒於一體的國際化旅遊風景區。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6

天涯海角遊覽區位於三亞市區西南23公里處,以美麗迷人的熱帶海濱自然風光、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而馳名中外。同時,她也是海南建省20週年第一亮麗品牌,新中國成立60週年海南第一品牌和海南旅遊系統創先爭優標杆企業。

1984年12月,三亞市正式成立天涯海角風景區管理處,由三亞市旅遊公司管理天涯海角事務。天涯海角遊覽區裏的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盤渾然一體,椰林、波濤、漁帆、鷗燕、雲霞輝映點襯,形成南國特有的椰風海韻,吸引了大批遊客的慕名前來。

“天涯海角”原是用於表達旅人客居異鄉的惆悵情結。經過千百年來承前啟後的積澱,這一成語已經積聚了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其間的意趣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等詩句中可見一斑,而天涯海角遊覽區則承載了這一曼妙的文化意象。

清康熙五十三年(1720xx年),三位欽天監欽差奉康熙皇帝諭旨在下馬嶺海邊題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為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東南面,還有另外一塊剖石,代表三亞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則代表這裏的北極高度。

清雍正年間(1720xx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民國抗戰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除以上幾處奇石外,與“天涯”、“海角”石相隔不遠的“南天一柱”也是景區內一大自然奇觀。昂然挺立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濱、笑傲驚濤駭浪,頗有偉岸巨人般的凜凜風姿。展開1990版2元人民幣的背面,您會發現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華夏兒女每一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

文化的厚重與美麗的風光使天涯海角遊覽區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聖地。1982年,一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唱響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也正式成為海南及三亞旅遊繞不過的地標景觀。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南端火炬傳遞、20xx年的北京奧運火炬傳遞三亞首傳終點站傳遞、世界華人運動會南端聖火採集儀式及“愛國歌曲大家唱—海南篇”等大型慶典盛會均在天涯海角舉行。天涯海角真正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國際。如今,“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和“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等大型賽事,又使這裏成為情侶們表達忠貞愛情的聖殿和模特們展示美麗風采的舞台。

隨着不斷的建設和發展,天涯海角遊覽區越來越富有現代、浪漫、時尚的氣息,前往此處遊覽的遊客將體驗到更多歡樂、浪漫與温馨。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7

古稱“鰲山”,位於中國海南島的南端,山高約500米,形似巨鼈。1220xx年前,中國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鑑真法師,在他第五次東渡日本遇險後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間建造佛寺,傳法佈道。隨後第六次東渡終獲成功。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是國家旅遊局確定的“中國旅遊業發展優先項目”。它位於中國唯一的熱帶海濱城市三亞市的西部,是全國罕見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態旅遊園區。園區規劃面積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國紐約國際城市設計公司統籌規劃,美國經濟諮詢公司提供可行性報告。項目內容策劃分別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環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完成。該項目是海南省的重點建設項目,同時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態建設示範工程”、“海南省生態旅遊示範景區”,並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視。它的建成填補了海南歷史文化旅遊的空白,進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態旅遊優勢,為中國旅遊增光添彩。

遊南山,還未及園區內,便可望見一座門樓高聳,古色古香、巍峨岸然,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時期的建築風格,氣象不凡,生機勃勃的南山景區大門--"不二"法門。何以"不二",現為介紹:

據説在佛家裏面一共有八萬四千個法門,而不二法門為第一法門,人一旦進入門,就是進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當然這只是從思想境界上而不是從空間上來説的。法門可以理解為一種門道或途徑,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這樣的途徑去不斷-便可以獲得正果。既然説它是一種思想境界,它又體現了什麼樣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種非常深奧的理念,也不是我們言語可以説清楚的,簡單的説,不是一,不是二,沒有彼此的分別就是不二。佛教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儘管在現象上有千差萬別,但從佛性上來看都是沒有分別的,只不過是因緣湊合,都是虛無的,沒有相對,也沒有絕對。

傳説古印度有位叫維摩詰的人,他是釋迦牟尼門下著名的居士,也是一位大家菩薩,維摩詰與其他菩薩不同的是,其他菩薩都沒有家室,而維摩詰卻不僅有嬌妻美妾,而且擁有大片的莊園田地,是當地的一位富翁,但他即虔心侍佛,刻苦修行,同時也積極參加世俗的活動,他這種即出家又不出家的舉止實在令人捉摸不透。有一次他聲稱病了,釋尊便派弟子文殊等前來探病,與他進行了一場佛法真理的大辯論,維摩詰以他高深的佛學底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眾人的提問。他認為只要心中清淨,佛土也就清淨了,雖然他有眷屬良田,但他的心卻不為貪念所矇蔽,雖然他的行為不同於其他菩薩,但他實在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都不必拘於形式,而在於自己內心如何把般若智慧運用於生活中去,於是他便證實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談到最後,文殊菩薩又問維摩詰:"那麼你認為到底什麼才是不二呢?"維摩詰聽後閉上了眼睛,什麼是也不説。文殊讚歎道:"妙啊,沒有文字、言語者是真正的不二。"同此我們可以瞭解到不二本身就是虛無,是絕對的真理。它是如此的深奧,若想真正的弄明白它,只有依靠我們去慢慢參悟了。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儘管在現象上有千差萬別,但從佛性上看來都是沒有分別的,只不過是因緣的湊合,都是空寂虛無的,沒有相對,也沒有絕對。南山天然形勝非同一般,不僅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優越,這裏還有着美麗的神話和民間傳説。就是在這個稀有的地方,一個“種屬基地”,世間萬物都匯聚於此,傳説中,此地福壽雙全。這裏的自然特徵形成了天然的通道與屏障,確定了該地的重要性。它在三亞灣西邊形成了三亞市天然、顯著的依託。傳説中,就是在南山,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把這裏的居民和海岸線從一場災難中解救出來。就是在這裏,鑑真和尚在他東渡日本弘揚佛法的途中受阻,並飄落到南山。也是在這裏,黃道婆開創了紡織業的新紀元,並延續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的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ainan/6v4e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