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海南導遊詞 >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5篇)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5篇)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1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佔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衞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海南古蹟導遊詞(精選5篇)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瓊園等亭、台、樓、閣古建築羣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着“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着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後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於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佔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遊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於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後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築。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遊洞是1916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説,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昇而去。朱醒後,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並依劉遁詩句“仙遊洞裏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遊洞”乃朱為潮題。

五公祠東側還有兩伏波祠和拜亭。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創建昭忠祠。1915年維修五公祠時,把兩伏波祠遷至現址,現是重修後的兩伏波祠,崇祀西漢的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東漢的後伏波將軍馬援。兩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樸的拜亭。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五公祠的修繕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兩次修整。1994~1996年,又撥款1800多萬元,在五公祠遊覽區內修建高3層,總建築面積4188平方米的園林仿古建築——五公祠陳列館,內設大小展廳10個,以陳列五公史蹟為主,同時陳列海南島歷史人文資料,還修拱橋、花圃、綠地等一批配套設施,與“海南第一樓”遙遙相對。

五公祠古蹟緊連一片,雄偉壯觀,歷代騷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遊,故自古有“瓊台勝景”之稱,今為海口八景之一——“聖祠疊翠”。解放後,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到此參觀,並留下熱情洋溢的詩詞。現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旅遊涉外參觀遊覽點。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2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離海口市區約20公里,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羣。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是海南獨一的火山奇觀,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距海口市區約20公里。火山遺蹟天然壯觀,乃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火山口之一。方圓10裏由36座火山口形成的火山羣帶,其中馬鞍嶺尤為突出,山高海拔222.6米,乃瓊北最高峯。地下熔洞72個,尤其卧龍洞、仙人洞盛名悠久。這裏熱帶果林和原始植被漫落叢生,自然完美。人類不可復現的火山仙景與建築大師精心設計的六角形蜂房園林體系巧妙結合,氣勢宏宇,值得一看。

自然景觀

火山口巖洞羣

地下有火山巖洞羣,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被地質專家譽為頗具規模的火山巖洞博物館。其中仙人、卧龍二洞最為壯觀,雖未開發,但可以進入探觀。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巖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卧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火山口公園為中國’96世界旅遊日(海南)主會場,已經按照火山巖漿流向修建了登山道。

火山口馬鞍嶺

關於火山口公園的馬鞍嶺,流傳着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降凡,

與勤勞樸實的農夫春騰結為夫妻。兇惡的火妖知道了

將仙女劫禁在火山洞裏,春騰決心同火妖決鬥,滅火救妻。他天天在山谷裏苦練功夫,呼風喚雨,聲音響徹雲霄。春騰的行動感動了玉帝和眾神仙。玉帝派個神仙教給他對付火神的法術。山嶺神把兩座大山煉成兩個水缸,把一棵參天寶樹煉成一條扁擔,一起送給春騰;風雨神給春騰指引水源。春騰挑回兩潭四池的水,來到馬鞍嶺時,火妖發覺了,作起法術,使春騰怎麼也挑不起兩缸水。春騰急中生智,飛腳把扁擔踢開,扁擔平穩落地,變成象“一”字的一條山嶺,正好壓住火妖的脖子,另一隻腳踢破水缸,頓時風雨大作,降服了火妖,救出了仙女。從此,這塊地方百里平安,萬物生長。後來,兩個水缸變成兩個山嶺,這就是今天的馬鞍嶺。

景區特色

石山火山口已建造成一座具有火山文化、生態園林、特色建築的主題公園。這裏的火山生態廣場、氣勢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態的古樹長廊、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口遺蹟,還有那純樸的鄉土風情、特色的手工藝品、山鄉美食等,已成為省城近郊的旅遊熱點,是海南省優秀旅遊景點之一。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迎合了當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寶貴的火山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該公園六角形蜂房組織的園林規劃,體現出現代氣魄,火山石台階,蜂窩火山石鋪設的路台具有地方特色。已建好精美的火山門、優雅的花園路,美麗開闊的中央廣場,特色火山風情區;有清朝道光建造的山神廟,罕見的野菠蘿羣,山頂觀景道,景台,可瀏覽海口市高樓林立的雄姿,遠眺波濤洶湧的瓊州海峽,遙望海南中部的五指山,探險萬年火山洞等。當今的火山口公園象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任君欣賞。 公園附近有荔灣酒鄉等著名餐飲點,可品嚐風味獨特的石山羊宴。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3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於海口市東南方5公里處,佔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衞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

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頹碓暗韌ぁ⑻ā⒙ァ⒏蠊漚ㄖ羣組成。

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着“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陳列着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

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詞章之地,後改為海南陳列館。其間陳列有漢朝的銅鼓,明朝銅鐘,宋徽宗趙佶親筆書寫的瘦金字體石刻《神霸玉清萬壽宮詔》碑,蘇軾的《臨江仙》、《行香子》等3首詞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書唐詩四首及其大“壽”字碑刻和鑄於元代初年高達1.5米的釋迦牟尼銅佛像。

五公祠的東側是為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蘇公祠。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又多次重修。祠內陳列一批蘇東坡詩詞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橋、荷池、風亭。祠東有瓊園,佔地0.67公頃,園內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仙遊洞等名勝。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稱。相傳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途經此地投宿,見居民飲城河之濁水,於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開鑿,當得兩泉。”當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濁兩泉,俱甘甜。清為浮粟泉,濁為洗心泉。後人在兩泉周圍陸續建了蘇公祠等建築。洗心泉在明初湮沒。現存的浮粟泉,由瓊州知府葉汝蘭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始建。動工時,挖地得一刻有蘇東坡詩的石磚。此亭因翁汝遇升遷而停建,由繼任知府謝繼科續建完成。

洗心軒為一長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蘇東坡一詩而興建,經歷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遊洞是1920xx年到海南任觀察使的朱為潮所建。相傳他修瓊園時,夢見和宋代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詩人、道士劉遁在粟泉亭飲酒。劉指亭外説,此地是他出生地遺址,便飛昇而去。朱醒後,頗為感慨,在劉所指處建一假山石洞,並依劉遁詩句“仙遊洞裏杳無人”為假山石洞命名,現假山石洞口“仙遊洞”乃朱為潮題。

五公祠東側還有兩伏波祠和拜亭。明代萬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創建昭忠祠。1920xx年維修五公祠時,把兩伏波祠遷至現址,現是重修後的兩伏波祠,崇祀西漢的前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東漢的後伏波將軍馬援。兩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樸的拜亭。

解放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五公祠的修繕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兩次修整。1994~1996年,又撥款1800多萬元,在五公祠遊覽區內修建高3層,總建築面積4188平方米的園林仿古建築——五公祠陳列館,內設大小展廳10個,以陳列五公史蹟為主,同時陳列海南島歷史人文資料,還修拱橋、花圃、綠地等一批配套設施,與“海南第一樓”遙遙相對。

五公祠古蹟緊連一片,雄偉壯觀,歷代騷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遊,故自古有“瓊台勝景”之稱,今為海口八景之一——“聖祠疊翠”。解放後,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到此參觀,並留下熱情洋溢的詩詞。現被列為全省第一批旅遊涉外參觀遊覽點。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4

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坐落於風光秀麗的南渡江畔,街長500米,處於美蘭機場與海口市區連接的核心位置。瓊洲文化風情街是集旅遊、休閒、餐飲、購物、學術與文化傳承、研究於一體的文化主題風情街,因其區位、資源優勢,她為海口旅遊增添了一個重要景區,並將成為來瓊旅遊、休閒、購物的外地旅客離島的最後一站。

兼具瓊崖文化、生態文化、旅遊文化、餐飲文化四大功能的瓊洲文化風情街,將成為海口市新的城市生態名片和海南人的會客廳。

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是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瓊山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由海口尚道百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重點以黎苗風情建築風格的30座造型各異、古樸生態的大型展館為核心,依託園林景觀、假山樹石、小橋流水為風情街“穿衣戴帽”,着力將她打造成海南最大的旅遊商品展示基地,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海口市林業產品展示基地,海南原生態珍稀植物展示基地。

瓊洲文化風情街積極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着力引進國際旅遊文化元素。街區內設:海南旅遊商品展示區、東盟旅遊商品展示區、國際風味餐飲休閒區三個功能區。在這裏既可以看到海南黃花梨、海南古陶瓷、海南黎錦等本地頂級特產,又可觀賞到來自東盟五國的紅藍寶石、玉器、鱷魚皮工藝品、木雕等藝術品,並可品嚐來自泰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的風味小吃。

瓊洲文化風情街主力開發商東莞富林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大型防腐木生產加工企業,承攬風情街所有展館的投資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主力開發商海口絢美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南一家實力雄厚的園林企業,承攬整個風情街的園林綠化景觀工程,總投資20xx萬元。

瓊洲文化風情街主力商家“天涯織女”—黎錦館,由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海螺姑娘”—貝藝館,由海南紈美實業有限公司傾力打造;沉香博物館,由海南沉香文化研究會傾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由海南古陶瓷協會傾力打造;主力商家東盟旅遊商品展館館主陳奕良先生,生於中國海南文昌,入泰國籍。陳先生攜泰清萊中小企業商會加盟風情街,入駐境外商家30户。

20xx年5月20日至26日,“20xx首屆海南東盟國家旅遊商品中國巡迴展”在海南花卉大世界•瓊洲文化風情街舉辦。參展的商品有泰國根雕、皮具(鱷魚皮、幸運魚皮等)、香米,越南紅木、黃花梨、牛角梳及緬甸玉石等幾十個種類。展會期間,泰國民間舞蹈團和泰拳大師將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活動,全方面展示東南亞的異域文化風情。

這裏是別樣的購物、休閒、觀光、體驗場所,在這裏您將感受到淳樸、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快意。

海南古蹟導遊詞 篇5

三亞大小洞天位於三亞市以西40公里處的南山山麓,始創於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歷史最悠久的風景名勝,是中國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遊勝地,自古因其奇特秀麗的海景、山景、石景與洞景被譽為“瓊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勝”,現已發展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三亞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眾多名人勝蹟。唐代高僧鑑真為弘揚佛法六次東渡日本,曾於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話;宋末元初我國棉紡技術革新家黃道婆在這一帶採棉紡織,並從這裏登船離岸,把崖州的植棉技術和棉紡技術傳播海內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和傳法佈道,使大小洞天從此與道家有了淵源……。

三亞大小洞天超凡脱俗的風光,也吸引來了無數古今名人,留下了大量讚美華章。1962年,郭沫若同志到此遊覽訪古,寫下了《遊崖縣鰲山》一詩,並鐫刻在小洞天旁。1993年4月17日,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同志蒞臨視察並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1994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景區題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三亞大小洞天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天工造化的山海形勝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目前已形成了六個遊覽區域:彰顯古代道跡仙蹤的“洞天福地”區域,發掘長壽文化的“福壽南山”區域,宣傳中華龍文化的“南海龍王”區域,揭示古崖州文化淵流的“摩崖題詠”區域,以濱海自然風貌為主題的“山海奇觀”區域,展現1.4億年前生命世界的“三亞自然博物館”,共有50多個遊覽景點。三亞大小洞天年接待遊客逾百萬人次,是一個以古崖洲文化為脈絡,匯聚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與龍文化,融濱海風光、科普教育、民俗風情、濱海休閒於一體的國際化旅遊風景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ainan/pmg4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