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精選17篇)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精選17篇)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精選17篇)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

嗨,各位遊客,大家好!我,葉汪洋,是你們這次福建土樓之旅的導遊,你們叫我葉導好了!

今天,我們旅遊的重點是福建土樓中的振成樓。首先,我來介紹一下土樓的地理位置:她位於福建、江西、廣東三省的交接地帶。這裏山勢蜿蜒,峯巒疊嶂。山坳裏、坡地上,千姿百態的土樓,星羅棋佈。據不完全統計,永定縣,有20xx0多座土樓,南靖縣有15000多座,平和、華安、漳浦、詔安、雲霄等地也各有數百座。土樓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但華安、南靖也有不少閩南人住在土樓裏。土樓的形狀,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交椅形的,還有的是五鳳形的……同一種形狀的土樓又有着不同的變化。

看,我們現在就來到了振成樓前。遠遠地望過去,土樓的形狀猶如一頂又高又大的官帽。那是建造土樓的主人,希望居住在這裏的子子孫孫,都能做高官,享厚祿。她是由林氏三兄弟,就是林德山、林仲山、林仁山三兄弟,合資20萬光洋建造而成的。人們一般把振成樓當作圓樓,但她其實是一座八卦形的同圓心內外兩環的土樓。外環四層,高16米,一共有184個房間,有拱門相通,既可以關門,又可以互相貫通。還有火牆,以免發生火災。這裏,還有兩口井,東邊的,稱智慧井;西邊的,叫美容井。

瞧,土樓的門、窗、欄杆的雕刻,古色古香,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xx年的除夕,我們的,就在這座土樓裏與人們一起過年。那是土樓真是喜氣洋洋呀!

各位遊客,接下來的一點時間,請大家自己看一看,瞧一瞧,也可以拍一下照,留下美好的記憶。願我們的古老而神祕的土樓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2

不久前,我去廈門島旅遊,參觀了福建永定縣最富特色的景緻——土樓。

聽到土樓這個名字,你一定會想到它是土做的。不錯。它的外牆是先用泥土塑成磚形,風乾,就是土磚了。再用糯米打成泥漿,把土磚一層一層壘起來。特別牢固呢。

我們走向“土樓王子”——振成樓。導遊在門口停了下來,説“大家看,這扇門是用木頭做的。強盜用火燒,就會把木門燒壞。人們為了防火,在木門上面設有一個大水缸。平時下雨,雨水就積在水缸裏。一旦起火,水就會潑下來,把火澆滅。”我不禁讚歎:“古人的智慧真令人佩服!”

進了門,就到土樓中央了。中央有一口井,井裏的水叫“智慧泉”。傳説有一個小孩喝了井裏的水,聰明得不得了。這當然不是真的了。我跑到井邊往裏一瞧,天吶,好多硬幣!這些硬幣像魚鱗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漂亮極了!

出了振成樓,我們來到了狀元樓。狀元樓可是出過許多榜上有名的狀元呀!一走進狀元樓,眼前就有一個特別大的平台。聽導遊説,這裏是專門演戲的舞台,有喜事也會在這裏歡聚。舞台的牆壁上有許多詩、畫。其中有幅畫上畫着山水、花鳥,真美!

啊!福建土樓,凝聚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土樓,你永遠在我心中!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3

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大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光臨永定客家土樓。我是土樓景區的導遊,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行了。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遺產”福建土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xx年除夕來永定土樓視察,極大的增強了永定客家土樓的知名度。今天,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欣賞博大精深的土樓文化和神奇美麗的建築,這一路上由我這個客家妹子為大家服務,希望大家都能夠玩得開心、遊得盡興。

永定客家土樓中,許多土樓是按八卦圖設計的,中華傳統文化鉻印深深地銘刻其中,而最為典型的代表當屬“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20xx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頂抬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這座土樓外形像封建官吏的紗帽形狀,設有一個大門和兩個邊門,是按“天”“地”“人”三才格局佈置。外樓圈4層,有八個單元,每層48間,每卦6間;每卦設一樓梯,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以拱門相通。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閉起來,自成一方,開啟起來,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盜賊入屋,卦門一關,即可甕中抓活鼈。再看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大家請隨我來,這就是八卦的一極“陽井”,另外一邊是“陰井”,這兩口井在統一水平面上,但是水位、水温和水質都有明顯不同,實在讓人驚奇。內圈有二層高,最重要的當屬正中央的“祖堂”了。

“祖堂”就是大廳堂它似一個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周長近1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石柱上鐫刻對聯如“振乃家聲,好就孝悌一邊做去;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意思就是要尊老愛幼,勤勞節儉。大廳牆壁上及門楣上有民國初年黎元洪大總統的“裏堂觀型”、“義聲載道”等題字,大廳牆壁上最有意思的還是那個人稱“草書王”——“帶”字,據説這個字可以拆解成上百個字呢,不信你也來拆一拆……樓內還有永久性楹聯及題詞二十餘幅(這裏就不一一羅列了),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廳堂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形成一個內圈,大家看二層廊道精緻的鑄鐵花格欄杆,是從上海運到此樓嵌制的。細心的遊客發現了,振成樓外環是土木結構,內環是磚木結構並仿西洋裝飾,可以説是“外土內洋,中西合璧”。

全樓的設施佈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永定人為什麼要遵循八卦建造土樓?究其歷史根源:首先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受中華傳統文化思想影響極深,而八卦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一,所以在建造居住的樓房時,加以運用,是情理之中。其次,經過數代的搬遷,為求生存,他們面對着自然與社會中種種困難,而八卦自古以來,便被人們用以排兵佈陣,抵禦敵人。從安全角度出發,在設計、建造土樓時運用八卦,對於睿智的客家人來説,便不足為奇了。

好了,振成樓就講解到這,各位遊客可以到樓上去看看,樓內還有人居住,他們都是熱情好客的客家人。現在大家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我們一個小時後在門口集合.。

朋友們,今天我們的遊覽就快結束了,能為您服務我很高興,希望您以後有機會再來永定客家土樓,也希望您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4

各位團友,早上好!歡迎來到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們的司機師傅姓楊,他是一位很經驗的司機,他可以做到鑰匙一插馬達就響,車輪一動平安送到。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泉州開元寺,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為1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請大家隨我下車,關好車窗,代好您的貴重物品,請記住車號為閩D12345。

今天我們所到的泉州市是一座有20xx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在這裏,道教、伊斯蘭教、儒教、基督教、佛教和平共處,這也體現了泉州人兼容的氣度和寬闊的胸懷。今天我們參觀的開元寺是一座最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剎。而開元寺的東西塔則是泉州古城的標誌,我們泉州人常説:站着要像東西塔,躺着要像洛陽橋。可見東西塔在泉州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開元寺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佔地面積7.8平方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寺廟之一。好,各位團友,已經來到了開元寺內,在這裏我想問問大家,遠看這兩座塔,大家猜它是用什麼做的,啊!剛剛有人説像是木頭做的,又有的説是像磚做的,也有的説是銅做的,那還是讓我們到近處瞧瞧去,啊!大家都跑去摸呀,應該知道答案了吧,對它是用石頭做的,但非常像木頭做的,這座塔是仿木結構,特別是用花崗巖石表現仿木斗拱結構,是最具權威性的成就。這對姐妹塔,也是我國現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標誌,他可是一位歷經風雨的老者,兩塔最初皆為木塔,後毀於火災,後又用磚,最後改建成現在的五層石塔,東西塔歷經740多年風雨雷電以至8級大地震的摧撼,至今依然巍然,堪稱石塔之冠。東塔“鎮國塔”高48米多,西塔“仁壽塔”高45米多,當年,建塔的工匠們把東西塔,特別是東塔,每一層的八個面壁上,都嵌刻了如同真人一般大小的佛教人物浮雕。表面佛法的莊嚴。大家看東塔的的人物浮雕從他們的表情、髮型、服飾、兵器、手勢是如此形象,及細微處的衣服上的絛帶都有有數十種花樣,如果不是對生活的熟知,憑想象是設計不出來的。大家可以仔細地看塔身,我們可以看見菩薩、高僧、羅漢、神將、金剛等琳琅滿目的人物浮雕,而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不引起我們注意的在東西塔的須彌座轉角位置上的16尊侏儒,別小年這些貌不驚人的畸形人,但他們智力不亞於常人,而且又有體力,所以古代的達官司貴人常把他們當作苦力來役使。中國的古建築常在二根橫樑之間豎一短柱作為支撐,因又矮又粗,所以叫做“侏儒柱”。《營造法式》一書中,也把這個建築上的重要構件稱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藝術中,常把扛負須彌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佛塔,塔上有一幅《阿育王禮佛》浮雕,畫面上阿育王在宮廷侍女環繞之中,從跪伏的大象背上下來,準備去社拜釋迦牟尼卒堵坡坡,他把匍匐在地的侏儒當作踏階,於是侏儒託舉負重,也就成為佛教建築和造像藝術中常見的形象。泉州東西塔須彌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釐米高,採用的是深浮雕技法。這些侏儒大家看,個個都是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們各據一角,以身當柱,作出聳着肩,拱着背,頂託巨塔的姿勢;有的穿無袖短衫,有的褲子滑在肚臍下,有的單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兩手舉託,有的雙手撐膝,有的歪關側腦,有的憋氣運力,有的齜牙咧嘴,有的故扮鬼臉,有的滿面苦相,一個個拚力賣命,不堪其重,每塔都有一個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裏作吹唿哨狀,好像是個領頭的,在指揮大家一起出力,這些沒有生命的石雕侏儒,引人同情又使人揪心。他們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須彌座的佛傳圖浮雕更富有藝術的魁力和深刻的思想。泉州東西塔須彌座的侏儒,不失為當時社會的寫照,把侏儒的忍苦受罪的樣子真實的表達出來了。泉州東西塔創造了具有宋朝那一個時代的造型藝術也可從這對姐妹塔中看出南宋時代的科技水平,近年東塔入選中國“四大寶塔”郵票發行。從佈局來看,東西塔是開元寺建築羣的組成部分,從塔的自身來看,又是獨立的建築,也許可以説,開元寺就像是一壺好茶,需要慢慢品嚐,細細回味,自有無窮餘韻在心中。

好,各位團友,看完東西塔後,現在我們有15分鐘照相時間,15分鐘後,我們將繼續參觀開元寺,謝謝!

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旅途辛苦了,歡迎來到泉州開元寺。人們常説:不遊開元寺不算到泉州。如果説,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館”,那麼,開元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説泉州素稱“泉南佛國”,那麼開元寺便是最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千年古剎。而開元寺內的東西塔則是泉州古城的標誌。

在我們生活的年代,高樓大廈的建設者運用現代化機械從事“高空作業”,古代呢?沒有起重機,沒有大吊車,更談不上“直升飛機”和“電腦設計工程”,然而華夏祖先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無數令世人驚歎的古建築。大家看,聳立在草坪上的兩塔就是其中之一。我國古塔專家羅哲文教授曾望塔興歎:“鬼斧神工”!

據《寺志》記載:東西塔建於南宋,前後歷時20xx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古代泉州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兩座塔重約19510噸,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全部用花崗巖依照木頭入榫的結構建造而成,這在中國古塔建築史上相當罕見,充分體現了我國宋代高超的建築水平。

我們眼前的是東塔“鎮國塔”,建於南宋,塔高48.24米,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大的石塔,被譽為“石塔之王”。近年入選中國“四大名塔”郵票發行。而西塔“仁壽塔”高度與東塔相差四米多,為44.06米,先東塔十年而建(公元1228—1237年)。兩塔相距200米左右,配對成雙,俗稱“東西塔”。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5

(指為官表)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林則徐歷官三十多年的職官表,林則徐從1820_年開始任地方官,他第一次擔任的是"江南道監察御史",此後1832年7月任江蘇巡撫,這是林則徐為官最長的省份,前後長達20_年之久。1842年林則徐被髮配,在整整呆了三年,之後朝廷又重新啟用了他,擔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最後一任是雲貴總督。1849年,因病回到福州。1850年,奉旨赴廣西途中,於11月22日病逝廣東省潮州普寧縣,終年66歲。林則徐一生中曾經兩次任欽差大臣,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指圖)林則徐一生從政,在治水方面政績尤為突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圖就是林則徐在江蘇新修水利示意圖:林則徐任江蘇巡撫長達五年之久,他以卓越的才能和強烈的責任感,防災、抗災、賑災,興修水利。1832年,太湖流域的劉河和白茆河由於常年失修,引起災害,林則徐到任後想方設法,解決了困擾近20_年的治水經費問題,不到3個月全部完工。1835年7月,蘇鬆一帶大雨傾盆,由於河道暢通,原來每年都被淹的河段,現在安然無恙。在林則徐的帶領下,江南各州縣很快掀起興修水利的熱潮,大大改善了當地的水利條件和抗災能力。

林則徐一生,始終關注水利的興修。從江南海塘、黃河、運河、到長江流域等等,到處都留下了他治水的業績。治水成了他一生的主要業績之一,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就是林則徐治理的幾處河道遺址:有瀏河大閘、 荊江大堤、河南祥符黃河、高家堰、淮河(指各圖)。

林則徐興修水利的足跡遍佈南濱北疆。這就是他在改造的“林公渠”和“坎兒井”。在吐魯番,他發現一種被當地人稱為“卡井”(坎兒井)的水利設施,看到水在土中穿穴而流,驚歎不已。詢問當地羣眾,才知道這是一種因地制宜、可長期採用、效果良好的地下水利工程。他很快就把這一灌溉方法加以改進,並推廣到各地。他還自己出資,承修龍口水渠,百姓就把“坎兒井”稱為“林公井”。把水渠稱為“林公渠”,以表示對林則徐造福邊陲的深切懷念和感激。

(指圖)西湖是福州的遊覽勝地之一,也是一個水利設施。當年林則徐常到西湖讀書,這是林則徐曾經的讀書處——“西湖桂齋”。(指圖)

(指漆畫)1820_年,林則徐父親去世,回到福州守孝,看到西湖因長年失修,湖面縮小,林則徐提出重浚西湖的倡議,第二年9月完工。完工後,林則徐又組織了人力,物力栽種了千株梅樹,精製兩艘遊艇供人遊玩。在林則徐的一生中,修西湖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但是林則徐責無旁貸地修了西湖,並提供遊覽環境,也足見他的感情世界五彩斑斕,雅興盎然。

(指漆畫)林則徐愛民治水的情結實在令人欽敬。早在1820_年林則徐任江蘇布政使時,母親病故,林則徐回到福州為母親守孝。按照封建禮制,在家鄉丁憂要三年。當時江南10多個州縣被水淹,道光帝特下旨,派林則徐趕到那裏督工。但是林則徐為了千萬災民的安危,身着素服,不加頂戴,終日奔走在泥濘的工地上,真正做到了忠孝兩全。

(指漆畫)1837年林則徐在湖廣總督任上,當地又出現災情,林則徐感到形勢嚴重,採取很多防禦和搶救措施。

(指漆畫)林則徐曾兩度治理黃河,功績顯著。第一次是1831年10月,林則徐升為東河河道總督,專心學習研究河務工程,注重實地考察,在冰天雪地中親自勘查。第二次參與黃河治理,情況和第一次大為不同,他是以“戴罪”之身來到黃河,將功贖罪的。那是在1841年4月,林則徐革職遣戍伊犁。當時黃河決口,周邊州、縣直接受災。道光帝令林則徐折回開封災區“效力贖罪”。朝廷並派大學士王鼎,前往開封主持堵口工程,王鼎十分器重林則徐,希望林則徐能夠戴罪立功,以免予發配。林則徐起早貪黑,全力以赴,到年底就完成了堵口工程,但道光帝還是下旨“林則徐仍往伊利”,王鼎含淚和林則徐告別,林則徐青衣小帽,踏上了遣戍伊犁的漫漫征途。王鼎回到府內,悲憤交加,自縊身亡,終以“尸諫”朝廷,希望皇帝有所悔悟。林則徐兩度治理黃河,不管個人處境如何不同,他都抱定“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一信念,知難而進,毫不退避,也理所當然地被後人瞻仰。

在治水利民的同時,他積極採取多種措施賑災。首先,提出救災和恢復農業生產辦法;其次,主張富人和官吏捐財、捐糧食,捐物資;同時還擴建了蘇州育嬰堂。

(指圖)這是用於賑濟災荒的糧倉——江蘇豐備義倉遺址。林則徐為了促進農業發展,提倡種植雙季稻提高農作物產量。他任江蘇巡撫時,還提倡各地充實糧食儲備,作為有備無患的長計。他把衙門後的房間改造成"豐備義倉",儲備了糧食八千多擔,這是一座具有規模的儲存糧食的倉庫。

(指圖)林則徐在江蘇抗災後,全力組織救災,為了使災民及時得到糧食,還親自到現場,指揮發放災糧,避免貪官污吏從中剋扣糧食,中飽私囊。

(指圖)1833年的9月,林則徐在江蘇巡撫任上,當時江蘇發生了特大的水災,林則徐憂心如焚,準備向道光皇帝奏報災情,要求緩徵賦税,賑發災糧,但是皇帝先發制人下了御旨,不準緩徵賦税。按朝廷規定不能以一個人的名義上書皇帝,而且過了9月份不準再報秋災。但是,眼看如果繼續徵税,百姓只有餓死,並且可能引起民反。林則徐為了百姓的生存,也為了安定穩定,不顧個人安危,冒着殺頭的危險,連夜寫下了3000字的奏摺,以一個人的名義上書皇帝要求緩徵賦税。這就是有名的“單銜上疏”。在這篇奏摺裏,他描繪了災區的慘狀,闡述了民為邦本的思想觀念,之後道光皇帝怕災民造反,只好准奏。林則徐這次單銜上疏在江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消息傳開,百姓爭相傳抄林公用血淚寫成的這份奏摺。它堪稱中國近代史上一篇不朽的愛民文獻。

(指圖)林則徐在抗災救荒中,不單單靠朝廷救濟,還動員災民開展生產自救,這就是林則徐親自帶領災民參加修築河堤的畫面。

(指圖)林則徐在江蘇和陝西的救災中,還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他推行“當牛法”:林則徐見災民因為沒有食物,而殺掉耕牛,這樣就影響第二年的種地,其後果非常嚴重,因此他説服農民把耕牛典當給官府餵養,第二年再還給農民,保證今後的農業生產得到恢復。

(指文物)這本《使滇小草》是林則徐的第一部詩集,是他1820_年去雲南任鄉試主考官的途中,將沿途的見聞記載下來,整理成的詩集。

(指文物)《裕州水發,村民舁輿以濟,感而作歌》1820_年,林則徐去雲南,途經江蘇裕州,爆發洪水,村民們站在沒肩的洪水中,排成人牆,把林則徐送到對岸,安全地脱離險境。他深為感動,寫下了這首扣人心絃的詩。

(指文物)《驛馬行》、《病馬行》:這兩首詩也是他在去雲南途中寫下的。描寫的是被養馬的人剋扣馬草經費,使得馬兒骨瘦如柴,飢腸轆轤,還要繼續工作的情景。在詩中藉着驛馬和病馬,表現了關心民間疾苦、憎恨貪官污吏的思想內容,這兩首詩都收集在《使滇小草》中。

(指文物)《二次禱雨祝文》: 1835年的夏天,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江蘇大旱,他寫了《二次禱雨祝文》,希望能夠風調雨順。

(指圖)1832年,林則徐在任江蘇巡撫時,江蘇連年遭災,林則徐認為只有發展農業,提高糧食產量,才能解決缺糧問題,於是想到種雙季稻。林則徐為了成功種植雙季稻,他全方面地瞭解當地的地理、氣候等特徵,還查閲了大量的書籍,走訪了有種植經驗的農民(指圖),之後他在巡撫衙門的後院親自栽種,大獲成功。

林則徐對農具的改革也非常重視,仿西方製造了節省人力、提高效率的龍尾水車,不僅有利於田園灌溉,還可用於抗澇排水,之後大力推廣使用,發展農業。

在三年裏,林則徐對當地的農業,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以61歲的高齡開墾囤田三萬七千餘頃,行程兩萬餘里,這幅就是林則徐開墾南疆的示意圖(指圖)。與此同時,林則徐在還積極傳播紡紗技術。當時盛產棉花,林則徐就推行使用了紡車,大力推動了的棉紡織業。現在的北疆樹林,就是林則徐當年從家鄉福州引進的樹苗長成的,人們為了紀念林則徐,便把紡車稱為“林公車”,把綠林成陰稱為“林公林”(指圖)。

(指文物)現在我們看到的《衙齋雜錄》就是林則徐遣戍伊犁時期摘抄的公文和檔案。

(指文物)這本《荷戈紀程》記錄了林則徐赴戍伊犁時,從西安到達伊犁的經過和險惡行程中的所見所聞。

林則徐不但對百姓疾苦時刻關注,對後生人才的培養與選拔也是十分重視的。1820_年——1820_年間,林則徐兩次出任江西、雲南鄉試考官。在他的主持下,杜絕舞弊,精心閲卷,一絲不苟,嚴格選拔。他所錄取的人,多是清貧而優秀的人才,因此被譽為“清榜”。這就是百年前南方一次闈場的舊影(指圖)。

(指圖)這幅是江南鄉試闈場,林則徐三次擔任江南主考官,對科場的弊端進行了整頓,提高了效率,使江南考場秩序煥然一新,這又是林則徐經世致用的一項實踐。

(指圖)1820_年初,林則徐任江蘇按察使,為了平反冤案,他杜絕辦案人員從中索取賄賂,要求官吏要親自調查辦案。他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贏得了“林青天”的美譽。林則徐在考察下屬官員方面,也實行了自己的一套辦法,首先是自己親自考察下屬,然後親自寫評語。他這種做法在當時官場中非常罕見。

(指圖)林則徐知人善任,珍惜人才。他注意調查研究,設立“人才檔案”。這幅《滇軺紀程》不僅記載了林則徐去雲南途中的所見所聞,還記載了他推薦真才實學的人。這就是林則徐在江蘇主持考試的時候,發現了年輕有為的馮桂芬,立即將他召入撫署,像從前福建巡撫張師誠培養自己那樣,讓馮桂芬參議各項要政,這對馮桂芬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早已經家喻户曉,但他揚州治税的偉業卻鮮為人知。林則徐在揚州和泰州提出了治理逃税的主張,使揚州關税有了很大的增長。在治税成功後,他還在滕壩等處樹立了《永禁滕鮑各壩越漏南北貨税告示碑》和税碑亭(指圖)。

林則徐是第一個倡導自鑄銀幣的人。這就是林則徐會同兩江總督就江西、江南兩省銀昂錢賤、商民交困的復奏,集中反映了他的貨幣改革思想。

(指圖)他從開闢銀元的觀點出發,主張大力開採銀礦,鼓勵商民開礦冶煉,採取“官督商辦”的經營管理模式,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指圖)林則徐改革漕政制度,對恢復江南的農村經濟,增加清朝財政收入,不失為有效的措施。這個《畿輔水利議》就是研究北京一帶水利建設的專門性著作。這本書論證了北方土質可種水稻,以解決南糧北調的老大難問題,徹底根除運糧過程中的種.種弊端。林則徐幾乎花費了半生的精力,完成了這部寶貴的著作。這一切都顯示了林則徐改革開拓的鋭氣和這位傑出政治家經世致用的才識。

(指圖)林則徐不但重視民生,還極力維護民族團結。林則徐在的三年時間中,與少數民族平等相待,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藝術,並要求清政府給少數民族以耕地,發展生產,改善生活。

(指傳牌)林則徐得到羣眾的擁戴,是與他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分不開的,這個《奉旨前往廣東查辦海口事件傳牌稿》是在1838年寫的,林則徐奉旨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辦海口事件。欽差大臣是代表皇帝完成特殊使命的要員,按封建社會的常規,其禮儀、排場僅次於皇帝出巡;但林則徐卻發出傳牌:我林則徐新官上任,途中一切費用自理,不準藉機從中得利。這道傳牌,體現了林則徐不同於貪官污吏的正派作風和嚴肅態度。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素有“奇秀甲東南”之稱的武夷山。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那下面小×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武夷山市。

它位於福建省的北部,面積2802.8平方公里,人口22萬。是我國茶葉生產基地之一。武夷山茶久負盛名,被譽為茶中之王的大紅袍,就是我們參觀的對象。相信各位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看到傳説中的茶王。究竟是什麼樣的?那就隨小×的腳步一同去拜偈這位茶王。

各位團友請看我們眼前的這條小溪,它是武夷山景區北部最長的一條山澗,全長約7.5公里,因為從章堂巖流出,所以章堂澗,好了團友們快跟上哦,我們已經看到了“天車架”了。大家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不是有一座空中樓閣啊!據記載這些是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時當地的土豪劣紳為了躲避太平軍而造的,大家乍一看是不是覺得要上去比登天還難。其實只要從山後繞山登頂,再從山頂的巖洞口順梯而下,便可到達其中。那這個景幹嗎不叫“空中樓閣”不是更好聽嘛!因為當初修建了節省時間,所用的材料均用架在洞外的那幾根朽木所組的天車架運上來的,所以咯,“吃水不忘打井人”當地人便叫它“天車架”。

團友門茶王之旅才開始呢!想一睹風采,就快跟上來哦!大家看前面那塊巨巖像什麼啊?對了,就像鷹嘴,所以它叫“鷹嘴巖”大家注意到了沒!上面還有一棵古老刺柏,這給這頭老鷹添了幾分帥勁,小×禁不住回想起那首詩:雄鷹獨立健無倫,鋭椽昂頭實逼真,多麼真實,貼切啊!團友們心可別跟着鷹一起飛,我們繼續下一站,過了石橋,我們現在所看到這一條溪水叫流香澗,它的原名叫“倒水坑”大家可別以為這裏是倒水的地方。那是因為惟有這條山澗不同至其他山澗匯入崇陽溪,反倒是先至東向西再改變方向迴流,明代詩人徐火通遊歷至此,流連忘返,就將此澗改名為“流香澗”,現在我們要過清涼峽了,我先帶頭,大家一個一個過,相信小×過得了,你們也一定行。大家看那邊山峯上聳立着向前傾斜的巨石,像一個農夫戴着一頂斗笠,相傳這塊石頭是飛來的,因此取名為“飛來峯“,大家請隨我來,我們終於繞過了“飛來峯”,大家看這座撥地擎天的山峯叫“玉柱峯”,同志們我們期盼已久的茶王就快到了,大家加把勁啊!我們已經到了“九龍窠”這裏的九座山峯,猶如騰空而起的巨龍,大家看這裏到處部滿了叢叢蔟蔟的茶樹,真是滿谷春色,一派生機,不愧為“茶的王國”

快到了同志們!再努力啊!“九龍窠”的最後一窠看那個用石頭墊成的盆景似的茶園,上面長着六叢茶樹,它就是我們今天要拜偈的茶王——大紅袍。大家看大紅袍茶樹之所以能夠得到茶王的美譽是因為它的生長環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在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縫,巖頂終年有水自縫滴入。隨水滴落的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所以這裏的土壤較為肥沃,且兩邊還有巖壁自立,日照不多,氣温變化不大,再加上平時茶農精心的管理。採製加工時一定要選最好的茶師來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別的器具。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自然就使大紅袍成茶具有獨到的品質和卓越的藥效。經茶師評定,大紅袍衝至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從而奪取“茶王”之冠,1998年在武夷山茶節上大紅袍競以20克15.68萬元,拍出奪得全國茶葉拍賣之最。而且大紅袍的年產量極少,一年只有七八兩,我們雖沒口服一品真諦,但不妨在這幽靜的九龍葶裏,品嚐一下小紅袍吧!

來,大家跟我來,今天我給大家表演一回我剛學的武夷功夫茶,並講講大紅袍的傳説:相傳很久以前,有個窮秀才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由於吃了生冷的食物,病倒在路上,被下山化緣的天心永樂禪寺的老方丈看後抬回寺中。方丈見他臉色蒼白,於是抓了一撮茶葉,用開水泡開,讓秀才喝下,沒過幾天秀才就好了,於是向方丈辭行,臨行説:“倘若有興高中,定返此地謝恩”,時隔不久,秀才果然金榜提名,後來回寺中詢問方丈是何仙丹妙藥救了他,方丈答到:山中有一棵神樹,眾鄉親如有不適就採幾片樹葉泡水喝,病就好了,狀元一聽有此神樹便請方丈領他去看,將他看到此樹便即問起此樹的名字。老方丈説:此樹尚未有名。於是狀元激將身穿的紅袍蓋於樹上説:就稱之為“大紅袍”吧!其實啊!大紅袍最根本的得名原因還是因為其嫩葉是紫紅色兒得名。魯迅先生曾説:“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飲茶之樂,其樂無窮”。

福建的導遊詞3

位於連城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猶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麗質,清純可人。這裏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潭等五個景區組成,集山清,水秀,谷幽於一體。相傳冠豸山的開發始於宋朝,有八閩名勝”美稱。因與武夷山同處於一條山脈,都是丹霞地貌,山勢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美譽。今天遊覽的主要景點是石門湖和冠豸山。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乘船遊覽石門湖景區。大家請看石門湖景區雖小但卻不失浩渺,清幽、秀麗、亭亭玉立,猶如少女般的柔情,就像這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生命之門,它不是抽象的符號,它是直觀的形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構築出石門湖陰柔的羞澀風景,讓人看過後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它象徵着母性的偉大和生命的崇高。好,各位團友,下了船,翻過鯉魚背,我們便來到冠豸山景點最集中、最壯觀的長壽巒。大家現在看到山谷中這奇特的擎天一柱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根,它高56米,它與我們前面所看到的生命之門被人們譽為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

好,大家隨我過一線天,我們來到的是冠豸山的前山。請大家往上看,這座山的主峯兩邊緊挨着兩座山,而三座山峯連在一起像古代的一種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法官,咱們現在的執法官可不戴這種帽子哦!元曲名家關漢卿的《玉鏡台》中就有這麼一名台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説的就是執法官。各位來賓知道什麼叫獬豸”嗎?相傳它是古代的獨角神獸,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鬥,就會用角去觸理虧的一方。後來由於方言的原因,咱們閩西人民把ZHI”念成是ZHAI”,久而久之就成冠豸”這個詞,這也就是這座山名的由來了,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為剛正不阿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徵。這裏水處(閩江,汀江,九龍江)三江上游,第一景觀便是這冠豸山,加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被譽為閩西第一關”,上游第一關。

朋友們,一座山,如果沒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僅在於它集生命之門”、生命之根”於一體,而且還因為它是一座散發着濃郁的文化氣息的山。與天下名山相比,鍾靈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勢巍峨稱雄,不以香火鼎盛聞名,卻以書院眾多而自豪。數百年的書聲薰陶,滋潤了冠豸山的傲然風骨。書院的興盛,文人墨客的紛沓而至,在山間留存一批珍貴的歷代摩崖石刻和題匾,以及一篇篇歌詠冠豸山水的詩賦文章。最為珍貴的是,東山草堂內珍藏的兩塊題匾:一塊是民族英雄林則徐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另一塊是大才子紀曉嵐留下的追步東山”墨寶。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的搖籃。

各位朋友,相信不久的將來,隨着贛龍鐵路,漳龍高速,龍巖冠豸山機場的開通,會加快閩西旅遊前進的步伐,真誠地歡迎各位再到閩西,再到冠豸山。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7

大家好!首先我歡迎各位來泉州參觀、考察。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泉州就被譽為東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踏來,因此給泉州留下了許多極為珍貴的歷史宗教遺蹟和古典建築。在泉州就並存着七種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等,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同時泉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些都證明了當時泉州港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今天我們第一站要參觀的是泉州偉大的古建築——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講到這裏也許各位來賓會提出疑問,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説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裏的山川地勢很象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洛陽江畔的洛陽橋頭。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洛陽橋。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後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我們身後的這棵松樹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

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後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後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卧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於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於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甘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於順利砌成。但是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説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後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來賓介紹一下有關洛陽橋的建築特點。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着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着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樑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説:“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8

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實我的家鄉——福建也不亞於桂林。這裏山好、水好、吃的更好!也可以算是一個極樂天堂啦!作為福建的“小主人”——我就來為你當一次導遊吧,簡單地向你介紹一下我的家鄉福建吧!

享有全國盛譽的水仙花,它產於漳州,是漳州市的市花。水仙花盛開時,朵朵白如雪、紅如火,多顏多色,姿態萬端,十分好看,並且在同植株上還可以開出不一樣顏色的花朵,遠遠看去就像是一片花海般美。

酸甜可口、皮薄肉甜的雲霄枇杷,它的產地在雲霄下阪,是一種早熟的枇杷,枇杷籽很大,猶如一塊小石頭一般。枇杷肉甜酸適度,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就湧了出來,且營養豐富,果肉不軟不硬,老少皆宜,是一種品質優良的水果。

食後留齒香——天寶香蕉。天寶香蕉的產地在九龍江西溪上游,據説是從印度來的,所以也叫“印蕉”,果實大,皮兒薄,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吃完一根,哈出一口氣,哇!比香水都香!

世界稀有水產珍貴貝類——長樂海蚌。長樂海蚌,又叫作閩江蚌,十分稀有,在明朝時期是皇家貢品,個個如手掌般大,肉質鮮美,目前在國宴佳賓中獨居首位。

天下第一奇石——東山銅山風動石。風動石在東山島峋樓山東麓,巨石而朝大海,高4。31,寬4。57米,長5。19米,重約200噸。形狀就是玉兔蹲在石盤上,望着海對面的景觀。狂風襲來,左右晃動,一個人仰卧於石盤上,翹足登推,石頭仍搖擺不動,彷彿要掉下海一樣,叫人稱奇。

獨特的建築——永定土樓。土樓是一種形狀奇特的住所。永定土樓羣最能當土樓的.代表。全縣共有360座圓樓,4000多座方樓,是節約資源的房子,它不僅堅固,防禦性強,又極其美觀。

聽完我這個導遊的介紹,你是不是想來福建呢,你要是來了,記得要找我當嚮導哦!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9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海上花園,温馨廈門。

今天我們即將參觀的是世界古炮之王,廈門市胡裏山炮台。胡裏山炮台位於廈門東南端的海峽突出部位,炮台依山傍海,視野開闊,隔海與漁仔尾互為犄角,控厄着廈門港,素有“八閩門户,天然鎖鑰”之稱。

緬懷歷史,展望未來!

好,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胡裏山炮台東城門腳下,大家可以看到那座古老而滄桑的城牆,會有怎樣的感觸呢?廈門胡裏山炮台始建於清光緒20_年,也就是1894年,歷時2年零8個月建成,炮台採用優質的花崗巖,並採用廈門民間“三合土”,拌以烏樟樹汁、糯米、紅糖一寸一寸夯打而成,可謂堅固無比,其優點是可以防止炮台被炸是產生殺傷性的石塊,以至傷到士兵。整座炮台呈半地堡式、半城垣式結構,佔地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

裏面現存着一尊世界頂級的大炮,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尊大炮能夠讓人如此神往呢?下面請隨我入內親眼一目吧!

首先,站在這神奇的古榕樹下,我們可以看到前方一幅巨大的壁雕——《民族魂》,生動地描繪了炮台那段歷史。壁雕對面有兩座大門,上面分別寫着“奮武”、“振威”二字,意藴着要奮武振威,抗擊侵略者。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走進“奮武”們,左側的建築就是炮台官廳指揮中心,等下我們再過來參觀,現在我們繼續往前走,通過閲練場,上階梯就可以到達炮台了。

各位團友!下面就是震撼我們眼裏的時刻了,大家請往那邊看,裏面用鋼凝土封蓋下的龐然大物就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的28生克虜伯大炮,該炮身長13.13米,重87噸,大炮口徑28生,大炮膛線84條,旋轉度360,有效射程1.6萬米,説到大炮的威力,有這樣一個誇張的傳説,據廈門民間傳説,當年閩浙總督邊保泉前來炮台驗收炮彈時,炮彈打到了大擔島海面,因為威力巨大,連胡裏山附近的牛都震得大跳起來。

大家注意了,該炮還有一個孿生兄弟,原來在那邊的西炮台,因為在1958年的大鍊鋼鐵運動中,被廈門鋼鐵廠以8分錢每公斤的價格買去鍊鋼了,所以只剩這孤零零的東炮了。朋友們,想當年那兩兄弟可是從德國飄揚過海來到胡裏山的啊!當時清政府可是花費高額達30餘萬兩白銀購買來的啊!聽到這裏,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呢?

好!各位團友,下面我帶大家走進一段歷史:

1937年侵華日軍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同年10月日艦在飛機的掩護下進犯廈門港,沉睡了多年的胡裏山克虜伯大炮在硝煙中再次甦醒,並打中了日艦“箬竹”13號,導致日軍進攻失敗。第二年5月,日軍從廈門東北部的何厝、泥金一帶偷襲登陸,佔領了廈門島。之後胡裏山炮台也落入敵手,日軍在炮台進行了大掃蕩,兩張副炮被搬走了,這兩座克虜伯大炮因龐大笨重搬不動而倖存了下來。

大炮旁邊的大坑就是炮台的中心水池,是用來裝水擦拭炮口的。東西炮台之間有一條暗道,是用來運送炮彈的,往暗道下去,可以到達我們剛才走過的閲練場了,閲練場是用來提供清兵操練的,前方的官廳一樓有中國首例高仿真硅膠機器人,還原出真實的歷史人物,通過人物的動作、對話,生動的再現1896年清朝胡裏山炮台官兵指揮作戰的情景。同樣在官廳的二樓有4D影院、幻影成像劇場,每隔10分鐘循環播放,再現胡裏山歷史。

歷史可以銘記,也可以再現。各位團友,待會兒大家可以看到胡裏山炮台又一大看點,那就是紅夷大炮清兵演練,通過情景表演再現清代紅夷大炮炮兵操演及發射炮彈的過程。大家可以在自由活動的時間來親自來體驗下這一憾人的場景。

好,各位團友!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過45分鐘在東城門外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同時也注意安全!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0

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鼓山旅行社導遊洪澤安.

鼓山位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離市中心區約8公里,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並不算高,最高峯海拔925米,但是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引人入勝.鼓山的一大特點是摩崖題刻,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有着很高的文物價值.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在大頂峯石上刻有“天風海濤”四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字徑達四米的“壽”字刻在喝水巖石壁上.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是福建古代石刻最多最集中的地點,堪稱福州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故事,看那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時光!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1

各位嘉賓:上午好!(致歡迎辭)

首先,讓我代表------旅行社,歡迎諸位前來福建永定客家土樓觀光旅遊。

我叫------,很幸運為各位嘉賓導遊,因為自己才疏學淺,程度不高,有不到之處請大家諒解,祝各位身材健康,旅途高興,謝謝!(發宣揚冊)。

永定土樓

今天,咱們的目標地是福建土樓(永定下洋)遊覽景緻區,路過紅坊鎮、高陂鎮、坎市鎮、撫市鎮、陳東鄉、岐嶺鄉、下洋鎮等七個鄉鎮,全程約80公里。現在我用客家方言説一名、句“歡送各位嘉賓光顧永定客家土樓”。

據不完整統計,永定縣境內共有23018座土樓,其中圓土樓有362座。永定土樓最先建軍於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説起土樓旅遊,有一個實在的故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某超級大國的衞星發明中國福建的西部充滿了無數個大小不一、或圓或方的不明建築物,他們猜忌可能是核反映堆,也可能是導彈發射井,而且規模宏大,數目驚人,引起該國當局的高度器重,於是差遣特工職員以記者的身份前來探個畢竟,結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樓民居修築。固然虛驚了一場,然而卻為土樓旅遊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到目前為止,永定土樓已招待了四十三個國度和地區的近百萬中外遊客。

應當説永定的圓土樓最為神奇跟最有魅力,由於中國的遠古時期,人們以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圓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敬有加。尤其認為“圓”存在無限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聚。永定最大的圓土樓共四層,有400多個房間,可住六七十户人家約五、六百人。圓土樓內有水井、浴室、廁所、磨房、豬舍、花園、學校等設施,建造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上,説她象個小城市一點都不誇大。傳説有兩個同樓的新媳婦某日外家相遇,為“本人住的樓是最大的土樓”這一話題爭得面紅耳赤,成果結伴回家才曉得,她們住的是統一座土圓樓。有人統計,假使你到土樓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兩個多月的時間;每個房間住一個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時間;天天意識樓裏的一個人,要用近兩年的時光。其間新的媳婦女娶進來了,新的小性命又出生了,因而你永遠也無奈認識全樓的人。

假如碰到外來權勢的侵襲和攻打,只有關上大門,守住要口,全樓平安無事。因為土樓的大門是用二、三十釐米厚的不易着火的雜木製成的,有些門還釘了鐵板,樓門上裝了防火水槽。圓樓外圈的一、二層不開窗,所以敵人攻到樓下也無可奈何,甚至圍困一年半載,樓內柴米仍一直絕,生涯仍舊畸形。有專家總結,圓土樓具備六種功效:1、聚族而居;2、教化娛樂;3、防風抗震;4、防火防潮;5、保險防守;6、冬暖夏涼。

現在,我榮幸的告知大家一個好新聞:福建土樓,已被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説是福建土樓將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福建作家許懷中先生説:“永定土樓是個句號,卻引出無數的問號和感慨號”。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學茂木計一朗説:“永定土樓象地下冒出的宏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玄色飛碟".美國哈佛大學修建設計師克勞得説:“永定土樓是客家人勇敢、標新立異的力作,它閃耀着客家人的智慧,經常使我衝動不已”。你正閲讀的文章由(第一?範?文網)收拾,版權歸原作者、原出地方有。

客家人

我唱一首客家山歌給大家聽(或朗讀一首客家民謠)。我們一再稱在土樓內寓居的人為“客家人”,那麼什麼是“客家人”,我來為大家解開這個謎。

良多人誤認為“客家”是一個民族,實在客家是中華民族中漢族的一支特別的民系。兩千多年以來,中原地域的漢人因為宮廷內鬨、迴避戰亂、天然災禍及政府南遷等到種.種原因此呈現六次較大範圍的向南方遷徙。第一次是秦始皇時派兵五十萬駐紮廣東南嶺;第二次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和三國兩晉時代;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的動盪時期;第四次是南宋時期金兵南下導致漢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敗而遷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間的“移湖廣,填四川”政策(相稱於當初的三峽移民政策),大批客家人向廣西、四川等到地遷移。

依據專家統計,兩千多年來,中原地區大量的漢人南遷,目前重要假寓在福建、廣東和江西地區,而後又擴散至四川、廣西、海南、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那麼,相對這些地區的原居民而言,他們應該是客人,所以統稱“客家人”。

我們所説的“客家文化”,就是中原漢族祕當時南方的百越族經由長時期的融會,構成了一種既保存了中原漢族文化的主要特徵,又精神抖擻納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精髓,這種文化就是在民俗語風情和文化語言等到方面有明顯漢族特點,同時又有絕對獨破性“客家文明”。在我們行將參觀的土樓大型客家民俗博物館裏面,大家就能夠直觀地懂得這種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聯合的“文化景象”,典範的“客家文化”。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2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鼓山湧泉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鼓山的停車場,請大家隨我下車,代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請記住我們的車號為閩D。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約為2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峯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説法。

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湧泉寺位於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湧泉寺距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湧泉寺建築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麼呢?在遊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好,各位團友,我們沿着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衝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乾乾淨淨,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颱風頻頻,山門常被颳倒,乾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淨地指佛門淨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淨”“空”二字,是為紀念湧泉寺已故方丈淨空法師而題。

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於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着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湧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呢?

啊!您説是用木頭做的,您説石頭做的,您説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着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採用陶土分層燒製,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製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製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悦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湧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築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裏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寺廟與塔有着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塔院)。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於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聖物,後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築。佛教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善於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徵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徵佛法,擴大為功德、寄託、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湧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裏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後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3

經過兩個小時的候機時間和一個半小時的機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福建省的旅遊城市——廈門。

廈門有6個區,今天我們先參觀集美區的集美學村。集美學村是陳嘉庚先生傾資建造,一手創辦的,裏面從幼稚園到大學,一應俱全。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鰲園。

鰲園,因為原來是個像鰲的小島,所以稱為鰲園。鰲園分為三部分,先是門廊,只見它長約50米,上面雕有一幅幅石雕,有三國時期的,有解放時期的……各個栩栩如生,而這些都是能工巧匠們用高超的技藝一錘一錘鑿刻出來的。

接下來參觀的就是解放紀念碑。它高28米,表示中國共產黨經過了20xx年的奮鬥,終於取得了勝利。紀念碑底階為13層,表示陳嘉庚先生的事業正在鼎峯。第二層石階為10層,意思是陳嘉庚先生的事業遇到了困難。而第三,四層石階分別為8層,3層,分別表示8年的抗戰時間和3年的解放戰爭。沒有想到,只是一層層的石階,竟然有着深刻的含義。

最後,我們來到了陳嘉庚先生的陵墓前,陳嘉庚先生去世後,將自己的骨灰運回集美,葬在鰲園。墓前有一拜亭,每當清明、集美學校校慶日時,廈門各界和集美學校的師生們都要來祭奠,表示深切的關懷。

參觀了鰲園,我看到了陳嘉庚先生的不凡業績,感受到了陳嘉庚先生投身教育事業,熱愛祖國的精神,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課。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陽光旅行社的導遊,我姓吳,大家可以叫我小吳。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我定盡力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在南靖度過愉快的天。

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在我們要去遊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羣,它是“土樓王國”裏最美、最具特色的處絕景。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目的地,請大家隨我同到上觀景台,去領略田螺坑土樓那璀璨奪目的風采。

田螺坑土樓羣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座為方樓,圍繞四周的有三座圓樓和座橢圓樓。站在這裏往下俯瞰,像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如果我們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抬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羣猶如西藏的布達拉宮莊嚴肅穆。

現在請與我同到土樓中去走走,看看。

大家請看,位於土樓羣中間的是步雲樓,右上方的是和昌樓,左下方的是瑞雲嘍,右下方的是振昌樓,最下方的則是文昌樓。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土樓都只有個大門,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卧室。樓裏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裏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曾有位教授這麼説:“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羣,不算真正看到土樓。”

各位遊客朋友們,我們就要結束這次田螺坑土樓羣之旅,如果田螺坑土樓羣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你還沒有看夠,那麼歡迎您有機會再來!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5

客家土樓,也稱福建圓樓,是中華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於世界民居建築藝術之林。

土樓民居以種姓聚族而羣居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客家人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大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蕢乏,豺狼虎豹、盜賊嘈雜,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

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土樓主要分佈在福建省的龍巖、漳州等地區。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佈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鑑》),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巖市永定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南一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中國“福建土樓”20xx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6

古田鎮位於上杭縣的西北部,與新羅、連城兩縣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軍事有利防守,當年龍巖同往古田,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上下個二十里,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接下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會址的情況。古田會議會址初建於1848年,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根據《少年先鋒隊隊歌》又將和聲國小改為曙光國小,而聞名中外的古田會議就是在這裏召開的。

各位,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貴重物品跟我下車,我們的遊覽時間為2小時,現在是9點,11點我們將在這裏集中乘車參觀下一個景點,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車是一輛藍百相間的旅遊中巴。

各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將要參觀遊覽的地方,你們看,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莊嚴肅穆的祠堂,後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在綠蔭的襯托下,閃閃發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

在古田會議廣場,左側就是當年紅軍的閲兵場,場上設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軍民聯歡會,演出結束後,朱德軍長還給了每位演員兩個銅板的壓歲錢,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飲水井和荷花池,這是當年毛澤東散步、休息、思考問題的地方。古田會址大門橫匾上書寫着“北郭風清”四個大字,大門兩側,刻着一幅對聯:“學術放西歐開笛子新智識,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字裏行間透視出祠堂主人,學習,開放,振興的意識,體現了古田人民既學習西洋文明又不放棄傳統文化的辦學思想。進入紅漆木門,就是當年古田會議會場舊址,你們看4跟圓柱上張貼着字紙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逃跑主義”。大廳6列學生桌椅陳舊而整潔,左邊主席台上擺着兩張四方桌和一排長凳,牆上架着一塊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掛着石印的馬克思和列寧像,再上方掛着紅色會標“中國共產黨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場下廳的三合地板有好幾處斑斑黑跡,這是當年古田會議召開期間,天氣寒冷,紅軍代表們衣裳單薄,代表們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跡.從這裏可以看到革命前輩沒當年創業的艱苦,我們再看左右兩邊的廂房,右側的第一間是毛澤東的臨時辦公室,房間陳設極為簡陋,只有一桌兩凳。當年毛澤東同志就在這裏批閲文件,接見與會代表。左側廂房第二間是朱德同志的臨時辦公室。

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召開的情況和主要功績:

19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曙光國小召開。120多位紅軍黨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幹部代表和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作了報告,並多次講話,朱德同志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同志傳遞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它是我建黨建軍偉大的歷史進程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説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了中央來信,並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代表們經過熱烈的討論一致通過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就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的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它是我建黨建軍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説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

福建華安土樓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

我代表旅行社歡迎大家觀臨本地,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你們可以叫我X導,在我身邊的是王師傅,他的駕齡豐富,請大家放心乘坐,今天就由我和王師傅為大家服務,各位有什麼建議和要求都可以提出來,我們將盡力為大家服務。[大家在以後的遊覽中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全心全意為您服務是我社宗旨]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夠在本次遊覽中玩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最後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

首先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會議會址的基本情況。

古田鎮位於上杭縣的西北部,與新羅、連城兩縣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軍事有利防守,當年龍巖同往古田,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上下個二十里,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接下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會址的情況。古田會議會址初建於1848年,紅軍第一次挺進閩西,根據《少年先鋒隊隊歌》又將和聲國小改為曙光國小,而聞名中外的古田會議就是在這裏召開的。

各位,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大家帶好隨身貴重物品跟我下車,我們的遊覽時間為2小時,現在是9點,11點我們將在這裏集中乘車參觀下一個景點,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車是一輛藍百相間的旅遊中巴。

各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我們將要參觀遊覽的地方,你們看,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上,座落着一幢,莊嚴肅穆的祠堂,後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八個紅色大字在綠蔭的襯托下,閃閃發光,那就是的古田會議會址。

在古田會議廣場,左側就是當年紅軍的閲兵場,場上設有司令台,1930年元旦,在此召開了別開生面的軍民聯歡會,演出結束後,朱德軍長還給了每位演員兩個銅板的壓歲錢,在往右看,那有一口飲水井和荷花池,這是當年毛澤東散步、休息、思考問題的地方。古田會址大門橫匾上書寫着“北郭風清”四個大字,大門兩側,刻着一幅對聯:“學術放西歐開笛子新智識,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字裏行間透視出祠堂主人,學習,開放,振興的意識,體現了古田人民既學習西洋文明又不放棄傳統文化的辦學思想。

進入紅漆木門,就是當年古田會議會場舊址,你們看4跟圓柱上張貼着字紙標語“中國*萬歲”,“反對機會主義”,“反對盲動主義”,“反對逃跑主義”。大廳6列學生桌椅陳舊而整潔,左邊主席台上擺着兩張四方桌和一排長凳,牆上架着一塊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掛着石印的馬克思和列寧像,再上方掛着紅色會標“中國*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場下廳的三合地板有好幾處斑斑黑跡,這是當年古田會議召開期間,天氣寒冷,紅軍代表們衣裳單薄,代表們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跡.從這裏可以看到革命前輩沒當年創業的艱苦,我們再看左右兩邊的廂房,右側的第一間是毛澤東的臨時辦公室,房間陳設極為簡陋,只有一桌兩凳。當年毛澤東同志就在這裏批閲文件,接見與會代表。左側廂房第二間是朱德同志的臨時辦公室。

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古田會議召開的情況和主要功績:

1920xx年12月28日至29日,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中國*紅軍第四次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曙光國小召開。120多位紅軍黨代表,士兵代表以及地方幹部代表和婦女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作了報告,並多次講話,朱德同志作了軍事報告,陳毅同志傳遞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部隊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軍隊,它是我建黨建軍偉大的歷史進程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説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了中央來信,並作了反對槍斃逃兵的講話。代表們經過熱烈的討論一致通過毛澤東親自主持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

那麼古田會議的主要功績就在於總結了中國紅軍建立兩年多的豐富經驗,糾正了部隊中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從而奠定了我軍的政治工作的基礎,使我軍同一切舊式軍隊劃清界限而開始成為一支新型的真正的人民軍隊,它是我建黨建軍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説古田會議鑄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

在即將結束這次參觀遊覽的時候我們熱忱的歡迎遊客們再次踏上這塊紅色的土地,再來沐浴古田會議決議所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再來領略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的濃濃深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fujian/g9y4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