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精選17篇)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精選17篇)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

大家好!首先我歡迎各位來泉州參觀、考察。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泉州就被譽為東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紛至踏來,因此給泉州留下了許多極為珍貴的歷史宗教遺蹟和古典建築。在泉州就並存着七種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摩尼教等,這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同時泉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些都證明了當時泉州港經濟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今天我們第一站要參觀的是泉州偉大的古建築——洛陽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它是當時廣東、福建進京城的必經之路。講到這裏也許各位來賓會提出疑問,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帶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盪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現在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説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泉州,看到這裏的山川地勢很象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洛陽,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洛陽江畔的洛陽橋頭。我們面前的這座橋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洛陽橋。當時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橋也因此稱之為“萬安橋”。據《泉州府志》記載,舊萬安渡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甃石作浮橋,後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 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才建成。洛陽橋原長1200米,寬5米,橋墩四十六座,兩側有500個石雕扶攔28尊石獅,兼有7亭9塔點綴其間,武士造像分立兩端,橋的南北兩側種植松樹七百棵。我們身後的這棵松樹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

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後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後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卧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於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於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甘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於順利砌成。但是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説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後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來賓介紹一下有關洛陽橋的建築特點。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 ——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着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着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樑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説:“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接着我們繼續參觀蔡襄詞。它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飼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萬安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 “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蔡襄字君漠,仙遊人,曾兩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除了著名的《萬安橋記》外,還有藏於河南安陽魏公飼的《晝錦堂記》;福州鼓山的《忘舊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紙本書法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對前人優秀書法精華的吸收。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蔡襄的書法作品表現了一種當時文人的氣息,他效法過王羲之,顏真卿等,取法爭上,超然脱俗,神清氣淡,達到古雅優美的境界。這種境界往往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在欣賞的同時得到提升。蔡襄的書法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是重複,因此形成一種新的書法格局。學古人而泥古,繼承前人而創造,使蔡書有了新的美學價值,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永留書法史冊。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請各位來賓自由活動,留影紀念。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2

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後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後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於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卧在海灘上,想讓潮水捲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於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着一個“醋”字。

蔡襄冥思苦想,終於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甘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於順利砌成。但是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常被淹沒。所以後來又傳説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於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後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是經過修葺的,最後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來賓介紹一下有關洛陽橋的建築特點。早在北宋,我們的先民就以驚人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創造了一種直到現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型基礎。所謂的筏型基礎就是沿着橋樑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的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橋科學都是一個偉大的貢獻。為了鞏固橋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巧妙地利用牡額外殼附着力強,繁生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一個整體,這是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先例。當時沒有現代的起重設備,就採用“浮運架樑法”,利用海朝漲落的高低位置,架設橋面大石板,顯示了我們先民建橋的非凡才智。船形橋墩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國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讚説:“洛陽橋是福建橋樑的狀元”。

接着我們繼續參觀蔡襄詞。它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飼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萬安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造橋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洛陽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蔡襄字君漠,仙遊人,曾兩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除了著名的《萬安橋記》外,還有藏於河南安陽魏公飼的《晝錦堂記》;福州鼓山的《忘舊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還有大量的紙本書法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對前人優秀書法精華的吸收。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蔡襄的書法作品表現了一種當時文人的氣息,他效法過王羲之,顏真卿等,取法爭上,超然脱俗,神清氣淡,達到古雅優美的境界。這種境界往往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在欣賞的同時得到提升。蔡襄的書法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是重複,因此形成一種新的書法格局。學古人而泥古,繼承前人而創造,使蔡書有了新的美學價值,因此他的書法作品永留書法史冊。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請各位來賓自由活動,留影紀念。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3

洛陽橋,乍見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在河南洛陽市呢。其實,它離洛陽市有幾千裏遠。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灣和洛陽江匯合的地方。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它始建於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石橋一共有1200米長,5米寬,有44座橋墩。橋上兩邊有扶欄。如今石橋只剩下31座橋墩,1188米長了。洛陽橋在建築上許多創新。它採用“筏型橋基”,在沿橋樑中線的河底下,用許多大石條壘成橋墩。這裏水深流急,石條拋下去後就會被大水沖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能工巧匠們反覆試驗,尋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等待風平浪靜,潮水低落時,同時出動許許多多裝滿石條的船隻,把它們同時填進江裏。就這樣,在水底壘起了一座長500米,寬25米的橋基,長長的橋基宛如一條水下長龍,靜卧江底。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使之不被大水沖塌,造橋的工匠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名叫牡蠣。

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巖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着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蠣。果然,沒出幾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衝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洛陽橋基歷時900餘年而不垮、不散,牡蠣功勞不小。這件事,可以説是建築史的一大創造。鋪設在洛陽橋上的都是10米多長、又厚又大的石板,據估測,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怎樣把這麼重的石塊運到高高的橋墩上去呢?修築橋樑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採用浮運法。工匠們等到漲潮時,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洛陽橋被人譽為“天下奇”,由此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陽橋頭有一塊匾額,上面寫着“海內第一橋”。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4

九日山是位美麗的歷史老人,渾身刻滿了歷史篇章。

山不高,海拔只有幾十米高,東、西、北三峯相連,好像碩大的沙發椅。東峯因唐德宗宰相姜公輔受貶後來此隱居,又名姜相峯;西峯因中唐詩人秦系隱居,又名高士峯;北峯有塊八戒石,惟妙惟肖,不知為什麼沒叫它八戒峯?

金溪江水從九日山身前滾滾東去,流向泉州,匯入大海。

從山麓拾級而上,一路盡是摩崖石刻,真是讓人目不暇接。九日山無石不刻字,讓你應接不暇。最引人注目的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宋代海交祈風石刻共十三方,反映了宋代祈風盛事,是我國海交貿易史和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現存物證。1991年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考察隊來參觀、考察,對這些石刻感到十分驚訝,當即決定留下刻石文字,以資記念。從此,九日山增添了一道“象徵友誼與對話”的新景點。

摩崖石刻是“史”,也是詩,每一塊石頭都有一段歷史。南宋泉州太守、詩人王十朋《提舉延福祈風道中有作次韻》用詩寫史:

雨初欲乞下餓沛,風不待祈來已薰。

瑞氣遙看騰紫帽,豐年行見割黃雲。

大商航海蹈萬死,遠物輸官被八垠。

賴有舶台賢使者,端能薄斂體吾君。

這位將要主持祈風盛典的太守,興奮 得半路上吟唱,可見這一典禮的重要性。

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蔡蘘太守寫道:“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撥,彼蒼何故罪斯民。”抒發了作者的一片愛民心情。

九日山的樹木繁多,鬱鬱葱葱,奇數要數”石榕“。飛鳥把榕樹的種子撒在石縫裏,種子生根、發芽,年復一年,根漸漸爬滿石頭,把巨石包裹;根葉長在石上,氣根下垂,活像老仙翁。還有一種樹,人們不知它叫什麼名字,就叫它“無名木”。

走近九日山,讀史讀詩還讀畫,三者融為一體,讓你步步賞幽,流連忘返。“四序有花長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日山的氣候特點。它有溪流蕩漾,峯巒晴濃,奧衍明秀,陷為一區的迷人景色;它依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屹立於繁榮昌盛的僑鄉,氣候宜人,風光秀麗。遊人到此,禁不住詩興大作,吟詩作賦,以期留住那如春的醉人風光。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5

孔廟是我國四A級風景區,它位於我國山東曲阜,孔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孔子,就建起了雄偉壯觀的孔廟。

坐車先來到孔廟的大門口,進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個牌坊,第一坊是“金聲玉振”,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上面蹲着一尊怪獸,威風凜凜的。進入第二道大門後是“太和元氣坊”,這個石坊據説是以前一位山東的巡撫題寫的。在它的旁邊有一潭水,水雖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近的石凳上讓人覺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門後是“至聖廟坊”,據説是以前一位皇上親自題寫的呢。

再往後走就是著名的杏壇了,杏壇是孔子給他的學生們講學的地方,杏壇的大門上有49個門釘,橫7豎7,要知道皇宮的大門是81個門釘,橫9豎9,可見孔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孔廟裏有十幾根擎檐柱,都是深浮雕,有5、6米高呢,這些雕塑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都是按“鈎心鬥角”設計的。

最讓我難忘的是孔廟中的那棵千年古樹了,據説它已有一千八百歲了,是孔廟中最古老的大樹,但至今卻仍然枝繁葉茂的。

這就是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孔廟,還是我國四A級風景區,大家如果感興趣,有機會一定要去遊覽遊覽呀!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6

自從海峽兩岸實現“三通”以來,兩岸之間的往來越發便捷,特別是現如今到泉州旅遊、探親的台灣同胞也越來越多了。如果你是初來泉州的客人,那麼今天就讓我當回小導遊,帶你一起去探尋泉州這座千年古城,網羅這裏的美食美景吧!

今天我們遊覽的第一站就是泉州的母親山——清源山,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着天下游客。

這裏的奇石林間立、清泉石上流,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到此登遊留題。特別是位於清源山南麓那高大的老君巖,一定會讓你驚歎不已,他雕於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只見他慈眉善眼,炳煥生光,堪稱石雕藝術的瑰寶。知道嗎?以前聽老人們常説:“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哈哈,於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觸摸老君鼻。當然,現如今已沒有遊客肆意攀爬了,因為保護老君巖這樣的文物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呀,已經是中午了。走了這麼久,你的肚子也一定餓癟了吧!來,我帶你去泉州西街的老字號——老記面線糊,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線糊吧。走入小店內,玻璃櫃台上放着一小格一小格的配料,就像一個美食大家庭般,讓我們目不暇接。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滷大腸、海蠣、豬腰、鴨胗等,加好後在碗中加入面線糊(主角哦),然後撒上胡椒粉、葱末以及幾滴白酒和滷汁,如果再配上一根香脆的油條,那便是一餐美味了。説到這,你是不是已經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那就開始大快朵頤吧!那一口口的面線糊在嘴裏“盪漾”着,散發出陣陣怡人的香味。當你舀起一匙,你就會發現,面線糊晶瑩剔透,糊裏的面線如同針線般細小,卻又清晰可見。想想,它們是不是很像是連着我們海峽兩岸故鄉情誼的絲線呢?

肚子填飽之後,我帶您去泉州的西湖走走看看吧。

你看,湖面波光瀲灩,公園裏花團錦簇,一眼望去浮光盪漾的美景與湖後面宏偉的閩台緣博物館、以及清源山那翠綠的山色相得益彰。來吧,我帶您去乘坐這裏特有的古船泛舟暢遊吧!迎着習習和暢的惠風,在優雅的輕音樂聲中,古船徐徐緩行,劃過波瀾不興的水面,繞過湖央兩座突兀的孤嶼。時而還能看見幾只野鴨在水面上嬉戲,更有甚是:一羣羣靈儷的白鷺時不時會蜻蜓點水般伴在你船舷左右掠過,這時,你可以張開雙臂,放眼公園內的是石橋和亭台樓閣,來一個深呼吸,你一定會心情舒暢許多!是不是也能讓你想起台灣的日月潭了呢?是呀!泉州西湖和台灣的日月潭遙相呼應,相映成趣,她們不都是鑲嵌在我們中國大地上的兩顆夜明珠嗎?

大概已是黃昏了。這時,你的肚子是不是又開始“抗議”了呢?別急,我們一起去東街的鐘樓肉粽店,到那兒去吃色、香、味俱全的肉粽和肉燕湯。

第一個上場的是肉粽,當你打開粽葉,一陣久違的“濃鄉”撲面而來!你已經顧不得細細品察肉粽裏是“神馬”配料了!因為的確太好吃了!原來,肉粽裏有蝦仁、香菇、滷過的五花肉、乾貝、滷蛋。這可是泉州名不虛傳的美食啊!粽子香醇鬆軟,你吃一口就不會忘記,每一粒糯米粒都彈性十足,嚼過之後在嘴裏留下一點甜味,一口口順着喉嚨,滑到胃裏,嘴裏還能餘香沁人心脾!哦,台灣也有一款美食和泉州的肉粽有淵源呢!對了,就是台灣滷肉飯哦,那也是人間美味,假如有一天我能去海那面的台灣旅遊,我一定要親口品嚐一下你們的滷肉飯呦!這時你還需要喝上一碗肉燕湯,所以第二個出場的是肉燕湯,我吃肉燕一般加很多葱和醋。因為葱可以把湯和肉燕弄得很清香,醋滲到肉燕裏,那味道呀,真的可以把玉皇大帝都吸引過來呢!

觀賞過泉州的美景,品味了泉州的美食,您應該也對泉州感興趣了吧!我想:在台灣應該也有很多美景美食吧!我真希望台灣能早點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如果有一天,科技足夠發達了,我要在兩岸間搭建一座“彩虹橋”,讓兩岸溝通自如,讓我們瞭解台灣,台灣小朋友也能更方便地來泉州旅遊觀光,也讓他們能更瞭解泉州,並愛上這片故土!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7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參觀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市區西郊南安境內豐州鎮西面,距泉州市區約七公里,為我國著名海外交通史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日山,一説因晉代南遷者,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遠望,故稱之;另説曾有一道人,從德化戴雲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該山歷史悠久,自唐以來,文人墨客曾先後登臨或隱居於此。山勢疊疊奔騰,高在百米左右,巖石懸崖,巖嶢崢嶸,綠樹掩映搖翠,山前晉江流水蜿蜒盪漾,真是“溪流灣漾,峯巒映發,奧街明秀,隱為一區“,風景優美,文物薈萃,成為泉州著名的遊覽區之一。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 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0xx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遍佈,目前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峯東坡和東峯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祈風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番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番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泉州郡守和市舶(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廟,在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記載 “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峯,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鬚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

北宋泉州已設市舶司,祈風是他的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祈風石刻和祭祥神明之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績,為宋時我國人民和亞非人民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山中幾乎無石不刻字。歷代名人題刻甚多,從書法價值應首推蔡襄、蘇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寬敞,眺望萬壑而來,晉江東去,令人心曠神怡。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巖生色,風景迷人,舊稱有三十六奇,如神遠殿、靈樂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巖、菩薩泉、仙人橋、東峯道場、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巖、水陵堂、放生池、御書閣、墨妙堂、亂峯軒、聚秀閣、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釣台、翻經石、碧玉峽、水清涼石、自然嗓、白雲堂、惠泉、翠光堂、晉朝鬆、無名木、醉石、百級石、砌石庭、石龜、石碾、石盆、石硯、皆為秦君遺物也。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8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 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 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 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始建於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8年)的延福寺,乃 泉州最早 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 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遍佈,如今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峯東坡和東峯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 祈風石刻羣,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 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 蕃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 蕃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 泉州郡守和 市舶司(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 昭惠廟,在 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 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 泉州府志》記載“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峯,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鬚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

北宋 泉州已設 市舶司,祈風是他的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 祈風石刻羣和祭祥神明之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績,為宋時我國人民和亞非人民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山中幾乎無石不刻字。歷代名人題刻甚多,從書法價值應首推蔡襄、蘇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寬敞,眺望萬壑而來,晉江東去,令人心曠神怡 。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巖生色,風景迷人,舊稱有三十六奇,如神遠殿、靈樂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巖、菩薩泉、仙人橋、東峯道場、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巖、水陵堂、放生池、御書閣、墨妙堂、亂峯軒、聚秀閣、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釣台、翻經石、碧玉峽、水清涼石、自然嗓、白雲堂、惠泉、翠光堂、晉朝鬆、無名木、醉石、百級石、砌石庭、石龜、石碾、石盆、石硯、皆為秦君遺物也。

九日山現為 國家5A級景區--泉州清源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9

泉州府孔廟位於市區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現存佔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現存大型宋代建築之一,在全國上千座文廟裏是罕見的,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大成殿為文廟的主體建築、陳列有古代祭文禮器、樂器及泉州歷代名人遺著、遺物等,是瞭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貴實物資料。泉州府文廟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太平興國初(976-981)移建今址。北宋大觀元年(1120xx年)建泮宮門。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按照“左學右廟”(即東學西廟)建制,重建明倫堂、大成殿、東西兩廡,南宋嘉泰元年(1220xx年)建櫺星門。總佔地一百多畝。

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面闊7間35.3米,進深5間22.7米,斗拱抬樑式木結構,以48根白石柱承託,正面有浮雕盤龍檐柱8根,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甚屬罕見。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蓮、復蓮、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輝綠巖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兩旁古榕垂蔭,庭外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橋,樑式石構,中部拱起,兩邊有石構護欄。

大成殿前東西兩側築有東廡和西廡,全長112米,寬10米。兩廡前正中為大成門三開間,二進深,左為金聲,右為玉振,三門聯成一體,寬60米,深10米。門外為露埕寬66米,深60米,可容數千人,左右為禮門、義路。西面臨中山街建有泮宮門。廟東有明倫堂七開間,寬36.8米,五進深21.4米,前有寬深36米的露庭,東西兩書齋,庭前有方池寬29米,長43.8米,中有4米寬的石橋,圍以石護欄。外為育英門,再往東原存有尊經閣和名宦、鄉賢祠等建築。

文廟內設有“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

“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設在大成殿內,正中有孔子塑像,兩旁有四配十二哲畫像。主要文物有傳世祭孔樂器、舞器、禮器等。其中六件青銅豆鑄有“乾隆十一年台灣知府蔣元樞捐造,貢生蔣鴻皋監製”和鑄有“同治六年五月鑄,州同御即造,訓導鄭秉經郊行李樹監鑄”及“台灣北路淡水同知嚴金清謹制”的銘文編鐘。是研究泉州文廟與台灣文廟的歷史淵源關係的實物資料。

“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設在文廟西廡,陳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這些人物從各個歷史時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薈萃、人傑地靈,在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以及海外交通、國家統一等領域為社會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貢獻。展品使用現代彩色臘像工藝製作,配以精製各時代服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設在文廟東廡,陳列自晉代中原士人徙泉後,帶來中原文化,家塾興起,宋代泉州除府學外,各縣均建有縣學,書院林立,如雨後春筍,時有“十室之間,必有書舍”,稱譽為“海濱鄒魯”。該館陳列展出圖文並茂,以大量翔實照片反映教育歷史的遺蹟和遺存,還有碑刻、課本、科舉試卷、牌匾、楹聯等實物資料,展現當時社會教育的縮影。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0

泉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説到這變化,我就説一説家鄉的景點吧!

20xx年,我第一次登上大坪山。那時登大坪山要繞得很遠,上山走的是長長的公路,路旁都是山石。登上大坪山,人煙稀少,一座高大的鄭成功騎馬銅像最為顯眼。只見銅像造型為鄭成功騎馬舉手側望,眺望台灣海峽。那時的我還比較小,覺得很無聊,於是就催着大人們趕快下山、回家。

20xx年,我又一次登上大坪山,發現這已不是我腦海中的那個小山包了,而是一座以鄭成功銅像為主題的公園。我們從小區出發,穿過另一個小區,就來到了大坪山天橋。走過天橋,迎面是一箇中等大小的廣場,一座高大的石質牌坊矗立在眼前,右上方則有一座堡壘式的碉樓。穿過碉樓,一條蜿蜒曲折的林蔭小道浮現在眼前。小路兩旁有許多路燈,小路由木板鋪制而成,欄杆則由形似木頭的石頭做成。沿着小路往上走,只見半山腰有三顆老榕樹,他們形態各異。繼續往上走,沒一會兒就到了山頂。只見鄭成功銅像四周中滿了植物,銅像下面的基座上坐着許多遊客,他們有的在極目遠眺,有的在嬉戲打鬧,還有的在拍照留念…… 作文

聽媽媽説,西湖公園原來是一片沼澤地,自古以來被作為平衡生態的滯洪區,絕非遊樂休閒場所。 作文

可如今的西湖公園,煙波浩渺,小島點綴,白鷺雲集。初春,各種花朵競相開放,蝴蝶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忽隱忽現,不時會有幾隻燕子在空中翱翔;酷夏,水面盪漾起層層波紋,夕陽西下時,泛起的波瀾像是片片魚鱗,正微微地動着;金秋,枯枝敗葉飄飄揚揚地落下,遠遠望去,宛如一隻只金色的蝴蝶,正在樹梢之間上下翻飛;寒冬,別的樹木早已樹葉發黃,惟有高大的松樹依然立在路旁,彷彿是一個個堅強的士兵。因為有了如詩如畫的西湖公園,泉州博物館、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等建築也隨即建了起來,成為了一系列旅遊景點。

位於南門外的晉江,以前除了一個第九碼頭,還有許多采沙船在夜以繼日地工作着。江上只有順濟橋和泉州大橋,一下大雨晉江就發大水。

如今的晉江兩岸已是今非昔比。江上興建起了刺桐大橋、高速公路大橋、沉洲特大橋等形狀各異、雄偉壯觀的新橋,立交橋更是拉近了兩岸的距離。兩岸建起了許多江濱公園,人們在裏面休閒娛樂;建起了許多高樓大廈,人們在裏面生活、辦公……晉江南岸呈現出繁榮富饒的新景象。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泉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把泉州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1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 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 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 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始建於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0xx年)的延福寺,乃 泉州最早 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 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遍佈,如今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峯東坡和東峯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 祈風石刻羣,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 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 蕃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 蕃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 泉州郡守和 市舶司(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 昭惠廟,在 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 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 泉州府志》記載“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峯,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鬚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

北宋 泉州已設 市舶司,祈風是他的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 祈風石刻羣和祭祥神明之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績,為宋時我國人民和亞非人民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山中幾乎無石不刻字。歷代名人題刻甚多,從書法價值應首推蔡襄、蘇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寬敞,眺望萬壑而來,晉江東去,令人心曠神怡 。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巖生色,風景迷人,舊稱有三十六奇,如神遠殿、靈樂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巖、菩薩泉、仙人橋、東峯道場、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巖、水陵堂、放生池、御書閣、墨妙堂、亂峯軒、聚秀閣、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釣台、翻經石、碧玉峽、水清涼石、自然嗓、白雲堂、惠泉、翠光堂、晉朝鬆、無名木、醉石、百級石、砌石庭、石龜、石碾、石盆、石硯、皆為秦君遺物也。

九日山現為 國家5A級景區--泉州清源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參觀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市區西郊南安境內豐州鎮西面,距泉州市區約七公里,為我國著名海外交通史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日山,一説因晉代南遷者,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遠望,故稱之;另説曾有一道人,從德化戴雲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該山歷史悠久,自唐以來,文人墨客曾先後登臨或隱居於此。山勢疊疊奔騰,高在百米左右,巖石懸崖,巖嶢崢嶸,綠樹掩映搖翠,山前晉江流水蜿蜒盪漾,真是“溪流灣漾,峯巒映發,奧街明秀,隱為一區“,風景優美,文物薈萃,成為泉州著名的遊覽區之一。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 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8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遍佈,目前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峯東坡和東峯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祈風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番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番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泉州郡守和市舶(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廟,在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記載 “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峯,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鬚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

北宋泉州已設市舶司,祈風是他的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祈風石刻和祭祥神明之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績,為宋時我國人民和亞非人民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山中幾乎無石不刻字。歷代名人題刻甚多,從書法價值應首推蔡襄、蘇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寬敞,眺望萬壑而來,晉江東去,令人心曠神怡。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巖生色,風景迷人,舊稱有三十六奇,如神遠殿、靈樂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巖、菩薩泉、仙人橋、東峯道場、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巖、水陵堂、放生池、御書閣、墨妙堂、亂峯軒、聚秀閣、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釣台、翻經石、碧玉峽、水清涼石、自然嗓、白雲堂、惠泉、翠光堂、晉朝鬆、無名木、醉石、百級石、砌石庭、石龜、石碾、石盆、石硯、皆為秦君遺物也。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3

九日山祈風石刻羣是我國現存最多的祈風石刻,堪稱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豐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泉州在古時海上交通就很發達,人們為了求得行船順風,常要舉行“祈風儀式”,並刻石留記。

九日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它坐落於晉江北岸。遠在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移居閩地的中原移民每逢重陽節就要登上此山遙望中原,由於重陽節為九月初九,因此這座山就被命名為九日山。

歷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蹟,也是我國與亞非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九日山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

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8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4

九日山是有無石不刻字之美譽。它以溪流蕩漾, 峯巒晴濃,奧衍明秀,陷為一區的迷人景色,被授予 國家風景名勝區。

在去九日山的路上,我心裏“砰砰”直跳,只想 快點看到九日山。一會兒,就到了九日山了。我一進 山門,就看到一座很大的寺廟,那就是延福寺。我們 走了進去,啊!真壯觀,寺前面是三座宏偉的金色佛 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它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看 得我眼花繚亂。

出了延福寺,再走上去,就是菩薩泉。以前,泉 裏的水清清的,可現在卻被有的遊人弄得髒乎乎的 了,看着真不好受。

我們又繼續向前走,走了走,不知不覺就到了一 眺石邊,我們站在一眺石上,向遠眺,豐州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真美!看夠了,我們再向右邊走,走到 了石佛巖。傳説豐州以前經常發生火災,就請一些工 匠來雕一個就山上的一塊大巖石雕一座佛像,這個佛 像是用來振災的。

順着彎彎曲曲的石道走了幾分鐘,我看到有一塊 石碑,石碑上寫着八戒石從哪邊走。物們按石碑上指 的,去看八戒石。因為要去八戒石必須要走很遠的 路,但我還是決定去看看。在路上,我走得口都幹 了,腳也酸了,可我還是堅持向前走。過了一會兒, 我果然找到了八戒石——一塊大大的石頭,那模樣還 真有點像豬八戒呢。

看完了八戒廠,我們接着遊覽了“天下第一 福”、“文東夫人的廟”……

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走出延福寺,心想:九 日山真不愧是我們豐州引以為豪的風景名勝區!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5

久聞泉州 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 起點、 “世界宗教 博覽城”,還是國家首批頒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趁着春節長假,我們一家乘動車前往遊覽。

一下動車,我們就直奔清源山 。清源山是道教 聖地,老君造像 可謂是這座山的最大看點,這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只見他神態自若地端坐在我們的面前,背後和左右兩邊的一大片綠油油的斜坡是他的座椅;面部帶着慈祥的微笑,讓人覺得倍感親切;眼睛裏雖然不見瞳孔,但也隱藏着一種深邃的智慧;長而密的鬍鬚自然地垂在胸前,嘴脣微微開起,像是有千言萬語想向我們一一道來……“好一尊老君造像!”我默默讚歎道。

開元寺 ,是我們的第二個目的地。開元寺是建於唐朝年間的寺廟。寺中古桑蓮樹歷經千年滄桑,至今仍生機盎然,被列為世界之最。寺中還矗立着唐朝東、西兩座石塔。我站在塔下,滿塔的深棕色像是為石塔穿上了粗糙的布衣,卻也襯托出塔藴藏着的古典韻味;環繞石塔四周,塔邊的一組組精緻雕刻不禁讓我耳目一新,讚歎連連。

聽説泉州也有西湖公園 ,我一下子來了興趣。緩緩步入園內,一片微波粼粼的湖水頓時明亮了我的雙眼,一陣陣悦耳的歡笑刺激着我的心。站在刺桐閣上眺望,公園美景盡收眼底。湖面上碧波粼粼,遊船在湖上漂泊,縷縷清風拂過臉頰,一座碧綠的無心島就像是白銀盤中的一顆青螺。五顏六色裝點着這個美麗的大公園,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繼續擴大視野,閩台緣博物館 和泉州博物館 的身影在遠處若隱若現,幾幢嶄新的大樓頓時讓我感到煥然一新。

最後一站就是關帝廟,這個寺廟給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這兒的香火很旺。關帝廟地處泉州老街——塗門街,這裏的房子都是傳統的閩南建築,古老之中也透着一股濃濃的淳樸之風。不遠處還完好地保存着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廟——清淨寺,這也印正了“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

一天的旅程就這樣結束了。當我們即將踏上返回廈門的動車,我有些戀戀不捨。這一天,我們都在與歷史打交道。瞭解歷史,感受歷史,這已經讓我對歷史有了粗淺的認識,併成為了我又一次難忘的旅程。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參觀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市區西郊南安境內豐州鎮西面,距泉州市區約七公里,為我國著名海外交通史蹟,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日山,一説因晉代南遷者,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遠望,故稱之;另説曾有一道人,從德化戴雲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該山歷史悠久,自唐以來,文人墨客曾先後登臨或隱居於此。山勢疊疊奔騰,高在百米左右,巖石懸崖,巖嶢崢嶸,綠樹掩映搖翠,山前晉江流水蜿蜒盪漾,真是“溪流灣漾,峯巒映發,奧街明秀,隱為一區“,風景優美,文物薈萃,成為泉州著名的遊覽區之一。

山有東西北三峯,其形如鉗。西峯因唐代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放稱高士峯,或稱西台。頂峯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為五代陳洪進所倡刻,高4.5米,寬1.5米,袒胸盤坐於蓮座上,衣紋流暢對稱,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築石亭,以保護石像,全系石構,硬山式屋頂,面闊進深,均具一間,呈方形。東峯因唐代宰相姜公輔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後葬此,故名姜相峯,或稱東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稱麒麟山。北峯連接東西兩峯,叫北台,三峯環抱成一塢,曰白雲塢。塢中白雲出岫,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菩薩泉勝蹟。

山麓原有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20xx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在此翻譯金剛經,學習漢語,山上還留有翻經石古蹟。

山中古蹟遍佈,目前僅留八十餘處,多數集中於西峯東坡和東峯南麓,最珍貴的為宋元祈風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餘處。因宋元時間,泉州海外交通相當發達,亞非人民每年往來於泉州很多。當時來泉州經營海外貿易的番舶,要靠風駕船。來泉的番舶要在春夏東南風而來,秋間則順西北風而去。由於當時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視外賓的友好關係,每年番舶揚帆之際,泉州郡守和市舶(海關)有關官員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廟,在通遠王祠為番舶祈風,並刻石留記。

來代石刻有十方記載有關海交職事和海交交渲活動情況,“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實騰,遵令典祈風於昭惠廟……”,“大守貳卿顏頤仲,禱回舶南風,遵齊曲也,提舶寺丞劉克遜俱禱焉……”,“舶司歲兩祈風於通遠王廟……”,“以遣舶祈風於延福寺,通遠善劉廣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記載“神永春樂山山隱士也,居台峯,後仙去,著靈響,人飼之,呼嗡爹。唐鹹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樂山,遇一翁白鬚指其處,得杞、楠、夢許護送,一夕材乘漲下,眾神之。作靈樂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遠王,賜額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輒應,奏加封善利王,尋加號廣福,顯濟。”

北宋泉州已設市舶司,祈風是他的職責之一。九日山這些祈風石刻和祭祥神明之記載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績,為宋時我國人民和亞非人民之間的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山中幾乎無石不刻字。歷代名人題刻甚多,從書法價值應首推蔡襄、蘇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寬敞,眺望萬壑而來,晉江東去,令人心曠神怡。

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巖生色,風景迷人,舊稱有三十六奇,如神遠殿、靈樂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巖、菩薩泉、仙人橋、東峯道場、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巖、水陵堂、放生池、御書閣、墨妙堂、亂峯軒、聚秀閣、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釣台、翻經石、碧玉峽、水清涼石、自然嗓、白雲堂、惠泉、翠光堂、晉朝鬆、無名木、醉石、百級石、砌石庭、石龜、石碾、石盆、石硯、皆為秦君遺物也。

泉州洛陽橋導遊詞 篇17

一進門,我就看見一些模型,模型上有許多房子,這些房子只有一兩層,而且房子邊上有許多花草樹木和小河。我想:“這些模型大概就是孔子的家的模型吧!”

走進孔廟,我看見裏面有兩扇門。裏面有一個小花園,小花園裏有一棵五層樓高的銀杏樹,邊上有一些房子。我走進一間房子,房子裏有許多雕像,它們都是孔子的後代。我從這些雕像,知道了衢州孔廟是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子孫孔端友造的。

然後,我們又去了一些地方,其中,最有趣的是一間有許多凳子的房子了。

這間房子裏有許多擺得整整齊齊的凳子,前面還有兩張凳子和一張桌子。我想:“這裏大概就是講學的地方吧!”於是,我讓爸爸拍照,自己和媽媽坐在凳子上,假裝拿着《論語》,“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讀”着“讀”着,我眼前出現了一位老先生坐在前面,下面有一大羣學生拿着竹簡,搖頭晃腦地讀着《論語》。這時,爸爸問我:“你還要不要走啦?前面還有很多東西呢!”爸爸的這句話,把我拉回到二十一世紀。

最後,我們又到了一個大花園,大花園裏有樹、有花、有河、有鳥,還有孔雀呢!

孔廟真好啊!可是,我有個疑問還不明白:為什麼直到孔子的第四十八代子孫孔端友才想到在衢州造孔廟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fujian/evzj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