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福建古蹟導遊詞(精選16篇)

福建古蹟導遊詞(精選16篇)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化般的民居建築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 如果説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麼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景區,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景區內土樓建築獨特,其中有富麗堂皇的“圓樓王子”―――振成樓、五鳳樓(府第式土樓)經典―――福裕樓、宛如布達拉宮的宮殿式建築―――奎聚樓、“袖珍圓樓”―――如升樓以及天后宮、土樓博物館等其他特徵土樓40多座。它們沿溪而上,氣勢恢宏,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拱橋、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如今,儘管時移境遷,但是閩西客家人依然保留着特有的中原遺風,凝聚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如舞龍、舞獅、擂大鼓、“鬧古事”、“迎花燈”、漢劇、木偶、“十番”演奏、民間藝人絕技、迎親、客家山歌等,民風之古樸異彩紛呈,無不洋溢着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象徵着土樓人家對幸福和美好未來的無限追求。景區處處展現出華夏文明的風采,是廣大中外遊客旅遊、休閒、探祕勝地。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2

崇武古城: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崇武古城,位於惠安崇武半島上。是我國古代東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半島在我國古代的海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築時,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晝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財產遭到嚴重損失,鑑此教訓,勸募大修。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這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牆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台、瞭望台和這放銃炮的虛台。城牆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原建有捍寨、墩台、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此後,城防已失去軍事上的作用,又因長期廢棄,城牆失修倒塌。1983年,由國家撥款進行全面修復。歷史上曾經為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古城,又屹立於崇武半島上。1987年舉行“崇武古城創建六百週年紀念活動”及學術討論會,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巨大興趣,它是民族的驕傲,歷史的豐碑。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3

南普陀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物之一,大雄寶殿石柱上有副對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夏島對太武以增輝。"這副對聯將寺廟開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説得清清楚楚,那就是説寺廟在唐朝就有了,距今也有1200多年;寺廟對着南太武山,真是風水寶地。據説該寺是唐代首先到島上開發的陳氏族人所建,五代時,稱泗洲院,宋初叫無盡巖,後該名叫普照寺. 普照院,元代至正年被毀,明洪武時重建,明末又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統一台灣的施琅將軍重建。因與浙江普陀山普濟寺同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是目前國內僧人較多的寺廟。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呈中軸線遞次向上,主體建築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向左右對稱展開,依次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俯仰相應。東西二側依次升高的廡廊,迴護着三殿,形成一個整體,雄偉壯觀。南普陀寺原為"臨濟宗"一派世襲主持,1920xx年起,該為十方叢林選賢制,選撥賢者為方丈。自那時到至今已選任了11任方丈。

南普陀寺改革開放後增加了活力,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也得到了十方信善的捐贈。80年代以來,所有堂院都翻修一新,還新建了一批設施,主要有:海會樓. 普照樓. 方丈樓. 太虛圖書館,兩座山門以及閩南佛學院的教學樓. 僧舍樓,還有佛教協會的辦公室. 上客堂,會客樓。1992年在般若池畔,新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大禪堂,堂高三層,八角重檐飛脊,圍以白石雕欄,精巧嚴密,富貴堂皇。現在的南普陀寺是建寺以來最為昌盛的時期,是閩南乃至福建最為流光溢彩,金碧輝煌的寺院!南普陀寺院內以及後山五老峯前,都留下歷代許多摩崖石刻和多塊碑記,主要有明太常寺卿林宗載的"飛泉",清施琅將軍的"為善最樂",以及抗荷將軍沈有容等的題刻和光緒三十四年美國艦隊訪問廈門的刻石,都提供了歷史的見證。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4

歡迎各位朋友光臨清淨寺。

泉州清淨寺是我國現在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泉州清淨寺,又稱“艾蘇哈卜清真寺”,創建於伊斯蘭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敍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建造的,佔地面積約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

主要建築分為大門、奉天壇、明善堂等部分。

現在請各位看這座門樓,它高達20米,寬4.5米,全系青、白崗石砌疊而成的,是一個三層穹形頂的尖拱門,分外中、內三層,在外中兩層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圓形穹頂,有着和我國古建築的“藻井”相類似的石構圖案,頂蓋採用中國傳統的蓮花圖案,表示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門樓正額橫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寫道:

“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眾天神和一般學者,也這樣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萬能的,是至睿的,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確是伊斯蘭教。”現在請各位看門樓後牆上這兩行阿拉伯文石刻,上面記載着清淨寺的創建年代重修時間以及最早的名稱,門樓頂層是望月台,是伊斯蘭教“齋月”用以

望月,決定起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圍三面建築“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樣,別有回教的風致,平台上原來還有望月樓和尖塔,清朝初年倒坍了。

請看這裏是清淨寺的宣禮塔的塔址,當年,宣禮塔塔形如柱,高聳奇偉,可與廣州懷聖寺的光塔媲美,均屬於伊斯蘭式的建築風格,十六世紀的中文文獻讚美其:“一柱千雲,並紫帽峯而作對,七級凌日,參開元塔以為三”。古時,穆斯林宣禮員登上塔尖,-呼百應,夜間塔頂舉火,為商舶導航,方圓百里,一目瞭然,每屆秋冬,滿戴絲、瓷、茶的商船揚帆離去,或值春秋,裝運香料、藥村的海舶駛來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齊聚寺內、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誦讀《古蘭經》,祈求並贊感萬能的阿拉賜福穆斯林船隊一路平安,寺宣禮塔初建為石砌,後記,十六世紀初為木塔,公元1687年又被颶風摧塌。

請各位繼續參觀寺的禮拜大殿,這座大殿,又稱奉天壇,佔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請看殿的門楣部分,雕刻是阿拉伯文《古蘭經》,大殿四壁都是花崗巖石砌成,巨大的窗户遍佈各牆,增加殿內採光效果。這個大殿上面原來罩着巨大的圓頂,它使清淨寺格外宏偉壯觀,十六世紀末的一份中文記載,描述泉州清淨寺大殿:“堂以西為尊,疊疊重重,規制異人間之廟字,昂昂噲噲,翬天上之樓台。”生動地表現出阿拉伯伊斯蘭式的異域建築風格,不幸的是大殿圓頂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級大地震中坍記,迄今未能恢復,殿內的設施和圓頂遺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現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這牆中凹入部分是當年禮拜大殿的講經台,牆壁上這些典雅方樸的阿拉伯文石刻,全部是《古蘭經》經句,這是公元十世紀以前阿拉伯伊斯蘭禮拜大殿的流行建築模式,如今即使在中東阿拉伯地區也很少見。

*廈門火燒嶼導遊詞 ·日光巖導遊詞 ·武夷山龍川大峽谷導遊詞 ·永定土樓導遊詞-

由於無法復建主禮拜大殿的圓頂,公元1609年穆斯林在寺內增建一間小禮拜殿,現在,請各位隨我到小禮拜殿參觀。

這座小禮拜殿,取名“明善堂”,是中國四合院式的建築,因為殿屋狹小,只能容納三十人祈禱,以致穆斯林常在露天的古大殿內舉行主瑪禮拜,伊斯蘭崇簡清淨,崇拜西天,不設偶像,遵照伊斯蘭教義,至高無上的安拉無所不在,不論在什麼位置,教徒只要面向聖地麥加克爾白的方向祈禱,都是同樣能獲得安拉的喜悦(目前,居住在泉州的穆斯林後裔有3萬多人)。泉州的阿拉伯後裔並非不懂的這一點,但是,他們卻寧願頭頂烈日,披風戴雨,為能在那千年古大殿內祈禱而感到滿足,堂前這個精雕的古代石香爐,原是奉天壇的舊物,後來奉天壇無法蔽風雨,教徒們便移到明善堂作禮拜,香爐也移置於此,香爐只是為淨化環境衞生而設。

這裏是“泉州伊斯蘭史蹟陳列室”,雖説地方小了一點,卻是泉州伊斯蘭宗教文化的歷史縮影。國內外史學家對泉州考察伊斯蘭史蹟極為重視,近幾年專程來泉州考察伊斯蘭史蹟的阿拉伯國家友好人士和學者、專家絡繹不絕,我們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親臨泉州視察,並作出重要指示,最近有關方面正在計劃重修伊斯蘭汪寺,使它恢復歷史原貌,更加光彩奪目。

清淨寺自創建以來,歷代穆斯林相繼集資修葺,並勒碑為紀,保存寺內。現寺中還有值得重視的附屬文物,如歷年遺留下來的漢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為珍貴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頒發的保護穆斯林和清淨寺的《敕諭》碑刻,至今完好無損也嵌置於寺北的牆壁上,現在請各位觀看《敕諭》碑刻。

明成祖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為保護泉州清淨寺,保護泉州伊斯蘭教,明成祖朱埭特地頒發諭令:“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凌,取有故違……以罪罪之“。明代的最高統治者,為什麼要保護清淨寺?當然有着利用宗教麻痺人民的企圖,但另一方面,也可作為我國對外國僑民的風俗習慣宗教活動的尊重的説明,對阿拉伯人民的友好團結的反映。

泉州清淨寺,從建造到現在,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人民政府十分珍惜這一千年古蹟,解放後曾經三度重修。1961年,清淨寺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建立和古代泉州海外交通、我國與亞非各國人民在歷史上長期友好的和平往來,有着分不開的密切關係,是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與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蹟之一。就其建築藝術來説,它的壯麗雄偉,也充分顯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才能。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5

古田會議會址由前後廳和左右廂房組成。址內庭院空闊,依次為前院、中門、下廳、正廳。左右兩側為廂房,步入中門,正廳是古田會議會場,主席台設於左側。毛澤東將右邊廂房第一間為毛澤東同志辦公室和休息室。

祠堂外面址外為草地。左側為當年紅四軍閲兵場,西南面設有當年紅四軍領導人檢閲紅軍官兵操練的司令台。背後是樹林,會址對面,有60年代新建的古田會議陳列館。右側有一口引水井和“荷花池”。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6

清源山位於泉州北郊,故俗稱北山;又因峯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雲山。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泉州城市區3公里。清源山是閩中戴雲山餘脈,峯巒起伏,巖石遍佈盎然成趣,多處勝景天成,為572米,山脈綿延20公里,象形巖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區,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

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佔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幷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台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山門,老君巖的山門,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台,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着“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於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説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巖,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峯,寺宇紅牆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後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峯石嶙峋,別有一番情趣。

彌陀巖,是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幽谷梵音意境區內的主要景點之一。。過了千手巖,沿古道拾級布上,經振衣亭即到彌陀巖山門,門柱鐫有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撰寫的一對楹聯:每慶安瀾堪縱目,時觀膏畝可停驂,可見這裏是登高望遠,把酒臨風的好去處。彌陀巖的仿木石構石室,建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內的元代石雕阿彌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鑿而成,高5.77米,寬2.5米,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莊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並排結咖跌坐於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着袒右肩袈,並以袈裟一角搭於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在佛。左尊稱為藥師佛,即過去佛。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彌陀巖西側興建“弘一大師之塔”,塔內安放着大師的舍利子。整座石塔與周圍空間、摩崖石刻、環境綠化渾然一體,更顯得莊嚴、肅穆,使前來瞻仰的人們倍生懷念之情。1991年3月公佈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丈坪,亦名遵巖、星台巖。位於清源洞東南。《閩書》載:宋高僧可遵所構,其地巨石偃亙,週數百武,故名。歷史上曾建有“枕雲亭”及3座石塔。明萬曆間,泉州太守姜志禮書“百丈坪”三個大字,十分壯觀。

清源天湖,其內大壩壩頂海拔368米,為雙曲石拱壩,壩高30米,壩頂長140米,寬2。8米,總庫容11。5萬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觀工程。大壩雄偉壯觀,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峯林木倒映湖中,藍天白雲,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洞,就是水簾洞。

位於丹霞嶂東面的水簾洞,原名唐曜洞天。

因此瑞泉巖峯巔有兩道飛泉奔瀉而下,隨風飄灑,猶如燦爛的水簾,故後人便改稱為水簾洞。

該洞是武夷山景區內最大的洞穴,高寬各一百多米。

洞頂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飛檐,遮住了半邊天。

洞門前終年流淌的兩面三刀股清泉,從一百多米高的巖頂飛瀉而下,微風過處,水珠搖曳分合。

隨風飄灑,彷彿天女散花,又如懸掛的兩幅珠簾。

古人有詩道:“赤壁千尋晴拂雨,明珠萬顆畫垂簾。”大家隔簾望去,洞外的茶園竹叢,村落人家,一片迷濛,是否猶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畫。

水簾洞內摩崖石刻比比皆是。

巖壁上這“活源”二字,系清光緒壬午陛用總兵浙江象山協副將楚南餘宏亮所題寫。

相傳活源取自朱熹《觀書有感》一詩:“半廟方塘一鑑開,雲影天光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人在此勒上“活源”二字,即點出了水簾洞的景緻,又勾起人們對朱熹求學精神的追思,恰到好處。

“水簾晴雪,赤壁明珠”,系石川(作者生平不詳)所題寫。

這兩方題刻,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生動逼真地勾畫出水簾洞的景觀。

水簾洞內,軒爽敞亮,可容數百人。

沿崖這數棟茶室,為原奉祀宋體朝大儒劉子惲、朱熹、劉珙的三賢祠和奉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的三教堂的遺址。

關於三教堂曾流傳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三教堂內,原供奉的是孔子、老子、釋迦牟尼,所進香的有儒、道佛三教的信徒,時間久了儒士們就發現一個問題,當羽士主持教堂時,老子塑像就居中;僧人主持時,釋迦牟尼塑像就居中,唯儒士沒主持過教堂,所以孔子的塑像就一直冷落在旁。

儒士們發現這個問題後,十分氣憤,狀告到縣衙門,寫道:“惟吾夫子屈尊處末,褻瀆已極,是所望於崇邑當事諸羣為之整飾耳。”由於縣太爺也是儒士出身,於是此事得到了妥善處理。

出水簾洞口,磴道右側這個池,叫浴龍池。

水簾瀉入池中,不斷濺起水花,隨即又晃漾出漣漪,煞是好看(猶一條龍在戲水)。

[導遊內容]青獅巖——>劉官寨——>蓮花峯——>龍峯巖——>碧石巖

沿水簾洞前石徑前行,翻嶺可見左側一巖,這就是青獅巖。

因巖巒形似蹲獅,突兀雄奇,故又名形獅巖。

青獅巖由於遠離景區中心,偏處一隅,相傳直到明嘉靖年間才被一位名叫範虛靈的人發現。

範虛靈發現這一奇妙的景觀後,竟不忍離去在此結廬隱居達四十年之久。

大家現在看到的巖壁上幾堵殘垣,就是他當年草創的“獅巖”舊址。

巖的西面,這塊長達數十丈的石坪,叫“月台”。

據説每當月明之夜,這位嗜灑如命的範隱士,就在此舉杯勸影,自得其樂。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8

鼓浪嶼是廈門西南禺的一座小島,面積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寬的海峽與市區相隔。島上四季如春,島上樹木叢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園的美稱,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因為島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擊聲如鼓鳴而得名。島上最高處叫日光巖,附近有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訓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海邊有菽莊花園,花園旁邊的金色沙灘,為天然海濱浴場。島上無車輛,清雅脱俗。尤為遊人所讚賞的是,此地的居民文化素質非常的高,鋼琴擁有量為全國第一。月下風中,琴聲悠揚,漫步其間,韻味無窮,給人以極其優美的藝術享受。

日光巖俗稱“晃者”,位於島的中央,是鼓浪嶼的最高峯(海拔92.7米)。從山腳沿石梯登臨而上,沿途有日光巖寺、蓮花庵。古避暑洞。鄭成功水操台遺址以及歷代名人的多處題刻。巖頂築有圓台,站立其間,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裕莊花園坐落於鼓浪嶼的南端,分“補山”園和“藏海”園兩部分,以園飾海,以海拓園,整座花園設計精巧,園內主要建築“四十四橋”就建在海上,橋上有觀釣台。渡月亭和“海闊天空”。“枕流”等事台疊石。

浩月園位於鼓浪嶼的東南隅,全園佔地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而建。園內景點包括鄭成功青銅羣雕。鄭成功巨型石雕像。鄭成功微雕展覽館。鄭成功碑廊。皇帝殿。激光舞台。孔雀園。皓月休閒度假俱樂部等。其中鄭成功青銅羣雕是以青銅鑄成的半圓半浮大型羣雕,為目前國內歷史人物青銅羣雕中罕見的一組;鄭成功巨型石雕像,高15.7米,重1400噸,用625塊花崗巖組成,整座雕像拔地凌空,氣宇軒昂,己成為廈門的重要標誌和象徵物。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9

崇武古城: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崇武古城,位於惠安崇武半島上。是我國古代東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半島在我國古代的海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築時,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晝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財產遭到嚴重損失,鑑此教訓,勸募大修。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這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牆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台、瞭望台和這放銃炮的虛台。城牆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原建有捍寨、墩台、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此後,城防已失去軍事上的作用,又因長期廢棄,城牆失修倒塌。1983年,由國家撥款進行全面修復。歷史上曾經為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古城,又屹立於崇武半島上。1987年舉行“崇武古城創建六百週年紀念活動”及學術討論會,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巨大興趣,它是民族的驕傲,歷史的豐碑。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0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規模宏大,氣勢莊嚴,中軸線主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樂途殿、大悲殿、藏經閣;其中,天王殿位於寺院中軸線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兩側立有怒目環視的四大天王,殿後有韋陀菩薩覆掌按杵而立,威武異常。殿閣依山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俯仰相應。東西兩側依次升高的迴廊,迴護三殿兩側,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大雄寶殿是整個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閩南佛殿的特點,大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後供奉西方三聖。大悲殿呈八角形三重飛檐,中間藻井由斗拱層層迭架而成,無一根鐵釘,構造極其精巧;殿內正中奉祀觀音菩薩,其餘各面為48臂觀音,造型優美、姿態多樣;又因閩南信眾均崇奉觀音菩薩,所以此殿香火異常鼎盛。

天王殿前有廣場,廣場前為長寬均約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約百米長七八十米寬的蓮花池。蓮花池外圍蓋有琉璃瓦頂的矮牆,東西設對稱重檐牌坊式山門,題額為“鷺島名山”,系原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樸初所題。

寺內所有建築,一律採用古代宮殿式的重檐飛脊大屋蓋,飾以杏黃琉瓦,使之統一協調。再以石構圍牆將全寺建築羣環抱起來,如散珠承盤,形成一個整體。藏經閣是中軸線上的最高層建築,為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一層為法堂,是僧人講經説法的地方,二層為玉佛殿,內供28尊緬甸玉佛,並藏有數萬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經書及一些珍貴的文物。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1

各位團友,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集美鰲園景區。鰲園是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

庚先生親自主持興建的。如果團友您是福建人,那您一定對陳嘉庚先生的事蹟有所耳聞吧。如果不是,那也沒有關係,在到達景點時,小林想先簡單介紹下陳嘉庚先生的生平,這樣遊覽起來會更有意義。 陳嘉庚先生於1874年10月21日誕生在福建省同安縣集美漁村一個僑商家庭。十七歲時,奉父命去新加坡,在其父自營的“順安”米店學商。先生經商四十餘年,是東南亞大規模種植橡膠最早之一人,被譽為樹膠王國四功臣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經營實業,不謀私利,而是以振興祖國,服務社會為職志。庚先生身羈異邦,心懷鄉國。1920xx年(民國元年)先生回國,翌年2月即在家鄉創辦集美國小校。此後陸續增辦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林等校,設有圖書館、體育館、醫院等公用機構,統稱集美學校。 1920xx年11月30日在籌辦廈門大學的會上,他慷慨陳辭:願盡出所有家財,以辦教育,並親自回國經營,以冀將來事或成功,使海外富僑有所感動。 1961年3月陳老在北京彌留之際遺囑:“集美學校要繼續辦下去”、“台灣必須迴歸中國”。8月12日病逝,享年88歲。15日舉行公祭,廖承志致悼詞。公祭後起靈,由周恩來、朱德領先執紼,護送靈樞上靈車,用專列火車運載回集美。20日安葬在鰲園。

位於我們面前的鰲園,於1951年動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歷時十年之長,佔地面積約為9000平方米,耗資65萬元,主要由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墓和四周圍牆石雕羣組成,鰲園原是一小島,三面臨海,西接陸地,因形狀似大鰲,鰲在閩南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所以稱此園為鰲園。那現在我們就去遊覽一下陳嘉庚先生耗盡十年時間完成的鰲園是什麼樣子的吧!

在進入大門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大門上有一幅楹聯,寫着“鰲載定教山盡

峙,園居寧世與相忘”, 上下聯首兩字相結合便正是“鰲園”, 步入園門 便是50米的長廊,左右兩邊鑲着青石鏤雕,分別刻有中國古代史和現代史,這是整個鰲園石雕羣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可謂是上乘之作。各 位團友請看,左邊的這24幅諸葛亮馬前課,據陳嘉庚先生解釋,這是諸葛亮早就對清代政府、民國成立、抗日戰爭以及毛澤東領導人民革命取得勝利的預卜,他相信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達了他對共產黨、毛主席的信賴和熱愛。

團友們請隨我前行,走到長廊的盡頭,可以看到頗具特色的―影雕。這些―影雕是福建省惠安縣近年來新開發的石雕新工藝,由於造型細膩、逼真,有如攝影圖片,故名影雕。請各位來賓往上看,矗立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紀念碑,這是鰲園的主體建築,陳嘉庚先生獨具匠心,將碑高設計為28米,象徵中國共產黨從1920xx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所走過的20xx年曆程,展現了陳嘉庚先生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赤子情懷。

各位團友請看這“集美解放紀念碑”這幾個蒼勁有力、飄逸豪放的文字,誰能猜出這是哪位領袖所題嗎?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澤東主席所書的,再看這碑文,由284個文字組成,它是陳嘉庚先生於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書。 轉過屏壁右側向前走,前面就是陳嘉庚墓,整個墓呈龜形,龜在中國民間是吉祥、長壽的象徵。當年在陳嘉庚設計鰲園時並沒有設計自己的墓,到1955年時,一位參加建設鰲園的雕刻家認真地向陳嘉庚建議,這塊大石頭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臵,後來陳嘉庚先生經過多次勘察,認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視野開闊,是一塊風水寶地,他覺得,在他百年之後,能夠安息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集美解放紀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還認為,他逝世後骨肉融入故鄉的大地,與父老鄉親朝夕相伴,實現了他“葉落歸根,終老故鄉”的夙願。墓周圍的石雕,描繪了陳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鰲園就像一部百科全書,集政治、經濟、歷史、社會、文化、教育、藝術為一體,也是我們陳嘉庚先生用最後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強烈愛國情懷的豐碑,這一切不知給您們留下些什麼印象呢?不知小林今天的講解是否讓您們滿意呢?如果有機會,小林希望您們下次再帶上親朋好友,讓我們再次相聚廈門、相聚明天美好的未來!最後謝謝各位對我工作的支持與信任!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2

説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東晉時期,福州民間就流傳“右旗左鼓,八閩二絕”的風水之説,這左鼓即指鼓山,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遊覽勝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它與福州旗山遙遙相峙,重巒疊嶂、終年蒼翠,山上處處有奇巖,峯峯有洞府,風光旖旎,主峯海拔900多米,對福州風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的地位。

青龍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來,福州百姓在選擇及組織居住環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閉空間的傳統。為了加強封閉性,還往往採取多重封閉的辦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個圍合的封閉空間;多進庭院住宅又加強了封閉的層次,而裏坊又用圍牆把許多庭院住宅封閉起來(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構造)。 作為城市也是一樣,從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宮城)到內城再到廓城,也是環環相套的多重封閉空間。在城市的外圍,按照風水格局,基址後方是以主山為屏障,山勢向左右延伸到青龍、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山的左右為青龍白虎(比如説福州的以金雞山為青龍,大夢山為白虎,于山、烏山把住南門成左右肩臂環抱之勢),遂將後方及左右方圍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擋,連同左右餘脈,亦將前方封閉,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閉圈。如果在這道圈外還有主山後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龍、白虎山之側的護山(比如説福州青龍之側的護山的鼓山;白虎山之側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閉圈。可以説風水格局是在封閉的人為建築環境外的一層天然的封閉環境。

由此我們可知,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守護着福州這塊難得的寶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風調雨順,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峯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盪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鬥。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雲: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震卦》象徵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峯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雲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湧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遊鼓山”之説。

湧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裏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後左右環抱着蒼鬱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築,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羣,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於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燕仔燕孫,所以湧泉寺能居僧幹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湧泉寺建成後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湧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裏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湧泉寺發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湧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雲峯頂朝看石道。遠遠望去,隱隱約約中,他發現整條石道一股凶氣繚繞不散。他連忙再仔細一一辨認,這才驚駭得他幾乎失去控制喊叫出來。這條從山腳鋪到湧泉寺大門口的石道,彎彎曲曲就如一條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嶺道上的一塊塊石頭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鱗甲一片片。那蛇的頭對着湧泉寺大門正張着血盆大口對着燕窩吞吃出門的燕子,這石道分明是“蛇竄燕窩”!這明擺着湧泉寺的風水被這石條道破壞了。

好在神晏不愧為一代大師。他返回湧泉寺,召集眾僧在新修的這條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從山腳到山門。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頭道路中間的九座山亭,依次為閩山第一亭、東際亭、仰止亭(今已廢)、觀瀑亭(又名石門亭)、乘雲亭、半山亭、茶亭、鬆關亭、更衣亭。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鐵釘,牢牢地釘在這條蟒蛇變成的石道上,把這“蟒蛇”斬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後又從喝水巖修建一條石道,用條石鋪設,直達山門。該道為蜈蚣嶺道,意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這樣這條毒蛇就不能復活了。蜈蚣嶺道鋪設完,上山道路變得四通八達了。

這一來,蟒蛇不能動彈 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條石道,永遠僵死在那兒,被千人萬人踩。此後,湧泉寺漸漸香火旺盛了,僧眾越來越多,湧泉寺越來越聞名於世終於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聖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聞名。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3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帶各位遊覽天心的幾個景點。這些景點是章堂澗、天車架、鷹嘴巖、流香澗、大紅袍茶樹、永樂禪寺、杜轄巖等,希望大家玩得高興。

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區北部最長的一條山澗。它與流香澗合流後,往東穿過霞濱峽口,融入崇陽溪,全長約有7.5公里。現在,請大家抬頭往上看,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天車架。它離洞大約0.5公里路。在雄峙如城的丹霞蟑半壁,有幾個互相毗連的巖洞,洞裏有幾棟小木樓就崖構架,或隱藏於洞,或憑臨崖畔,上下懸梯,左右環欄,抬頭望去,儼然一棟空中樓閣。據《崇安縣誌》記載,這些空中樓閣建於清咸豐年間(公元1851一1861年)。當時,崇安縣的豪紳為躲避太平軍,僱人建造了這種建築物。該巖洞上仍危崖,下臨深淵,地勢極為險峻,乍看上去似乎無路可攀,其實不然,只要從山後繞道,經過火焰峯,直上丹霞蟑頂,而後從巖洞口順梯而下,即可入洞。觀賞到此,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明明是懸樓,為何叫天車架呢?這是因為,當時所用的建築材料,都是從巖底直接吊上去的,懸架在洞外的那些杉木,就是用來作起重機械的架子,於是當地人就稱之為天車架。

各位朋友,繼續往前走,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巨石,叫鷹嘴巖。它那光禿禿的巖頂,東部向前突出,尖曲如椽。非常奇特的是,鷹嘴上居然長着一株枝幹虯曲的古老刺柏,為鷹嘴巖增添了幾分飄逸,幾許神采。沿巖頂直削而下,巖壁白裏透紅,微微拱起的巖脊卻是一片蒼黑,隱約地展現出一條條裂紋,宛如豐滿的羽翼。從我們現在站立的角度看去,只見它兀立峯巔,翹首藍天,振翅欲翔,搏擊蒼穹。古代有詩人形容道;“雄鷹獨立健無倫,鋭椽昂頭實逼真。豈是神山壓凡鳥,欲君奮擊絕囂塵。”多麼生動,多麼形象,多麼貼切!

繼續往前走,過了慧苑寺前的石橋往左拐,就到了流香澗。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於天心巖北麓。武夷山的所有溪泉澗水,都是由西向東流人崇陽溪,惟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峯北谷發源後流向西北,又倒流回山,故又稱為倒水坑。這也是流香澗的獨特之處。流香澗兩旁,青藤垂蔓,山蕙、石薄、蘭花叢生,真所謂:“墜葉浮深澗,飛花逐急湍。”明朝有個詩人遊覽至此,久久不忍離去,遂為它起名為流香澗。洞中有一巷谷,兩旁危巖聳立,水流其間,僅能容納一人。夏日置身其間,涼爽無比,因此又叫做清涼峽。

從清涼峽出來,大家看到前面一座黑乎乎的山頂上,聳立着一塊向前傾斜的巨石,就像農夫頭上戴的一頂斗笠。相傳這塊巨石從遠方飛來,落腳在此,所以叫做飛來峯。繞過飛來峯,有座昂然直上,拔地擎天的山峯,名叫玉柱峯。這裏景色優美,請大家慢慢欣賞。

繼續往前走,我們就到了九龍窠。九龍窠是一個幽奇深峻的峽谷,周圍九座磷峋的山峯將它團團環抱,猶如九條巨龍在升騰萬里、揚威環宇之後將欲歸巢的狀態。峽谷裏巨石錯落,細泉潺潺,遍地是叢叢簇簇的茶樹,滿谷春色,生機四溢,真不愧為"茶的王國"。在最後一窠巖壁間,有一塊用石塊壘成的盆景式茶園,上面種着幾株茶樹,那就是久負盛名的大紅袍茶樹。大紅袍之所以獲得“茶中之王”的桂冠,主要是因為其生長的環境得天獨厚。大家請看,茶樹所處的峭壁上,有一條狹長的巖罅,巖頂終年積水,隨之滴落的還有苔蘚之類的有機物,造成土壤的潤澤肥沃,而且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温變化不大。加上茶農平時精心管理,採製加工時,挑技術最好的茶師,使用上等的獨特器具。因此,大紅袍成茶後,自然就有獨特的品質和卓著的飲用效果了。一般的茶葉不耐衝,幾次過後就沒有什麼味道了,而大紅袍衝到9次,仍能保持其桂花香味,實乃茶中極品。

大紅袍茶樹的來歷,傳説很多。有一種説法是這樣的:天心廟老方丈用九龍窠的神茶治好一位進京趕考舉人的病。舉人得中狀元后,為謝茶恩,脱下身上大紅袍,親自披在茶樹上,後人便取名為大紅袍。另有一種説法是;有一位皇太后久病不愈,終日肚疼鼓脹,遍請天下名醫,用盡靈丹妙藥,終為徒勞,天心廟老方丈得知後,獻九龍窠神茶一盒,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帝便叫大臣帶上一件大紅袍,前往九龍窠謝恩。大臣將大紅袍技在茶樹上,當地人便將茶樹取名為大紅袍。還有一種説法比較普遍,就是:早春時節,大紅袍葉芽勃發,滿樹豔紅,遠眺宛如大紅袍覆蓋樹冠,因此得名。大紅袍茶樹數量有限。僅植4株,來武夷山的遊人,大都以能一睹名揚天下的大紅袍茶樹為一大樂趣。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天心巖腳下,展現在眼前的這座廟,叫永樂禪寺,它是武夷山保存下來的最大寺院。據查天工《武夷山志》記載:永樂禪寺前身叫山心永樂庵。山心指地理位置,因名剎坐落於方圓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景區中心,故名。明嘉靖七年(公元1520__年),道士韓洞虛加以重建,改名天心廟。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0__年),武夷山章堂巖鐵華國師的弟子果因和尚將它改稱天心永樂禪寺。此時的天心,寓意又進一步得到禪理的抒發,藴藏着禪語“天心明月”和佛教徒嚮往極樂世界的意境。重建後的永樂禪寺,南北長170米,東西寬150米,佔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寺院四周古木參天,重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遠。步入寺內,香煙繚繞,梵音清越,恍如遊仙。在通往禪寺的山徑旁,新鑿了一座彌勒佛巖雕,高19米,寬13米。巖雕後面的“佛”宇,是清康熙皇帝的字體,高 11米,寬 9米,取九九吉利之意。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4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鼓山湧泉寺。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鼓山的停車場,請大家隨我下車,代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請記住我們的車號為閩D。我們在這裏遊覽的時間約為2個小時,請大家11:00上車。

各位團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峯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説法。

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湧泉寺位於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湧泉寺距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湧泉寺建築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麼呢?在遊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好,各位團友,我們沿着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衝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乾乾淨淨,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颱風頻頻,山門常被颳倒,乾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淨地指佛門淨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淨”“空”二字,是為紀念湧泉寺已故方丈淨空法師而題。

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於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着羅漢泉,湧泉寺因此而得名。

好,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湧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

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裏面起到什麼作用呢?

啊!您説是用木頭做的,您説石頭做的,您説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製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着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着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採用陶土分層燒製,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製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製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悦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並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湧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築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裏起到什麼作用呢?

其實寺廟與塔有着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塔院)。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於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聖物,後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築。佛教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善於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徵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徵佛法,擴大為功德、寄託、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湧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裏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後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5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榕城”福州,我是___旅行社導遊___。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遊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峯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巖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着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福建古蹟導遊詞 篇16

各位貴賓: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福州來遊覽。

見到大家的心情就象今天天氣那麼燦爛,我是中國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旁邊這位是開車經驗豐富的馬師傅。今明兩天福州之旅將由我們跟大家一起度過,在這預祝大家這兩天玩得開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 非常榮幸能陪同大家一起遊覽素有“閩山第一”之美稱的福州最有名的旅遊勝地――鼓山。

鼓山海拔969米、面積1890公頃,聳立於榕城東郊,閩江北岸。鼓山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名聞遐邇。西晉尚書郎郭璞在《遷城記》中就有"左旗(山)右鼓(山),全閩二絕"之贊。它因頂峯有一巨石如鼓,每當風雨交加,便有簸盪之聲,故名鼓山。從山麓廨院登鼓山有三條途徑:一是從廨院東側的一條1954年修建的盤山公路約8。5公里,直達湧泉寺前停車場;二是在廨院西側建了一條空中索道(纜車)到達鼓山十八景區,長達1000多米;三是在公路和索道中間有一條石階古道,道長3。5公里,有2145多級台階,每隔500米左右就蓋有一亭,供遊人登山歇息時用,古道成之字形,蜿蜒而上,穿過七亭後進山門直達湧泉寺。鼓山勝蹟以湧泉寺為中心,分東西南北四路,160多景。

彩更為濃厚,而為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愛。因此,鼓山摩崖石刻隨處可見,約有549處。自宋代以來,歷代名人墨客就在絕頂峯、靈源洞、白雲洞、舍利窟、達摩十八景及古道旁的巖石等處鑿下各種字體石刻,其中刻在靈源洞附近的就有300多處,也是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等人及現代人郭沫若的手跡,這些名人薈萃的自然“碑林”篆、隸、楷、行、草各種俱會,真是琳琅滿目,相映成趣。鼓山也是國內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猶如一座天然的石刻書法寶庫,所以被“東南碑林”。

在“靈源深處”的石拱門前刻有四個大字。進入石門,傍崖而下六十餘級台階,我們現在所處的靈源洞,在地理學上屬於谷中谷地形。它山勢迥異、巖石嵌怪,兩峯之間裂一深澗,寬約3米,深達兩丈多,有似石洞,稱靈源洞。這裏林木蔭蔭、涼風習習,夏日,這裏就是一座天然的空調房,非常舒服。因為這樣的原因,就有一位宋代的名人,貪圖這裏美景,導致忘記了回家的時間,留下了“忘歸石”、三個大字。這個人是誰呢?大家往前方看,前言三個紅色的楷書大字“忘歸石”是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所提。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書法家,他字君謨,出生在我們福建仙遊。自幼聰明好學,十八歲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為官清廉,剛正無私,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頗得民心。從這幅字上可以看出,宋慶曆五年(1045年),當時蔡襄任福州知洲才一年,和郭世濟、蘇才翁、邵一華四人來鼓山遊玩。因貪圖山間美色,忘記時間,故留下“忘歸石”三個字。蔡襄多才多藝,他的文章、書法都寫得很好,他寫的《茶錄》、《荔枝譜》是我國較早的農業專著。但蔡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書法,歷代對他的書法評價都很高,後人把他、蘇東坡、米芾、黃庭緊四人合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在書法上,蔡襄是個多面手,

單就蔡襄的楷書而言,評論家認為蔡襄的楷書受唐顏體影響較深。如果大家看到顏真卿晚期的楷書字貼,就不難發現兩人楷書比較接近,都是寫得濃厚雄偉、方正飽滿。蔡襄在吸取顏體濃厚雄偉、方正飽滿等特點的基礎上,把字寫得筆力遒勁,體態顯得俊逸典雅。因此,蔡襄的楷書有着“端莊沉着”的風格。

大家請往左手彌勒閣峭壁上看,施元長於1061年所題“喝水巖”,關於這3個字,還有一段靈泉喝後永不回的小傳説。相傳古時湧泉寺的開山祖師神晏在此誦經,因澗下的流水喧譁,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裏的溪澗也就乾涸了,那麼現在這股泉水流到哪裏去了呢?一會我會帶大家去找這股泉水。關於這個傳説,引來了歷代許多文人墨客的爭論,如宋代文人徐錫之認為“重巒復嶺鎖鬆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侍師側,不都喝水過他山。”包括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也留下了“怪他活潑源頭水,一去千年竟不回。”有人認為此處不可無水,有人認為“無水亦佳”。大家抬頭看,那四個大字是否令我們回味無窮呢?此外,這裏還有宋代林公濟、燕度、孫覺、魏傑等多人留下的墨跡,各種書體各顯神韻,供大家欣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fujian/6rqxj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