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重慶導遊詞 >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通用17篇)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通用17篇)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您們好!歡迎各位的到來,我是導遊X,很高興能夠與你們同行,希望我的服務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並祝大家旅途愉快!

現在我們是向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小南海進發。小南海是一個地震堰塞湖,位於重慶與湖北交界處,距黔江城32公里,行車約一小時即到。

小南海由於其全國獨有、世界罕見的地震遺蹟加上美麗迷人的湖光山色,二020xx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佳”旅遊景區,20xx年被國家地震局批准為“黔江小南海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

[路途中]

介紹黔江區面積、人口、民族、經濟、特產等概況。重點介紹民族風情,包括吊腳樓居住習慣,擺手舞、薅秧鑼鼓、木葉情歌等能歌善舞習俗;飲食以綠色食品為主,如綠豆粉、油茶湯、幹豇豆、牛肉脯、珠蘭花茶等;土家人心靈手巧,織錦、蠟染等遠近馳名,最著名的是西南卡普;婚戀喪葬習俗獨具一格。

[同心橋附近]

從這裏開始進入重慶市與湖北省交界地,由於邊界劃分不是以這條河或路為界,而是不規則的犬牙交錯,形成很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插花”之地,因此各位朋友隨時在腳踏兩省之間。兩省市人民友好往來,用同心橋連接起深厚的友誼。

[大路壩及南海集鎮]

黔江的南海鄉和湖北咸豐的大路壩鎮在這裏脣齒相依,我們首先經過的是大路壩鎮,兩個鄉鎮以河為界,跨越這座橋就是黔江小南海鎮政府所在地。這裏有錢的家庭都安兩部電話,大家想想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裏是兩省市交界地段,座機有重慶網和湖北網,為了避免隔壁都要打長話的情況,所以有錢的家庭同時安兩部電話,一部重慶網,一部湖北網。還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兩省市一些交界不遠的地方打移動電話,如果對方的網絡信號比本方強的話,就會被對方搶信號,哪怕在本省市的地盤上打,也會出現漫遊的情況。

[進大門不遠]

我們現在置身於小南海地震滾石遺址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滾石密佈 、巨石林立 、形態猙獰的壯觀場景,滾石截斷溪流,形成了一道長1170米、高67.5米,底部寬1040米的天然大壩 。這些或卧或立,大的超過萬噸的亂石來源於上面斷崖絕壁的大垮巖 、小垮巖,或者是從地下冒出來的。整個地勢從西北向東南滾落 。身臨其境 ,朋友們現在是否可以想象當年山崩地裂 、飛沙走石 、驚恐號哭的景象 。據清光緒《黔江縣誌》記載:小南海地震發生的時候,聲響如雷,房屋搖晃厲害,好象要傾倒,瓦片紛紛飛落,池塘裏波濤洶湧,居民驚恐號哭走出來,站立不穩,只能爬在地上。這裏溪口有一座山聳起來,忽然如刀截般從中斷裂。地中的石頭也迸出來,橫飛旁擊,壓死居民幾十家千多人,溪口被堙塞,之後成湖,土田房舍全被淹沒。

小南海地震發生於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農曆5月初8,陽曆6月10日),初步確定震級為61/4級,烈度為8度 。小南海處在渝東鄂西褶皺帶內,以震旦系變質巖為基底,最近的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大面積的隆起抬升,所以小南海地震的發生,可能與本地區基底短裂活動有關。小南海由於遠離城市,人煙稀少,所以地震遺址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 。

這次地震還另外形成了四個小的堰塞湖泊:一個是掌上蓋小叉塘,長110米,寬80米;另一個是段溪河支流上的汪大海,長1.5公里,最寬60多米;還有一個是離大門不遠的向家灣塘,直徑約30米,水深10米;第四個是蛇盤溪湖,已被河水衝開,但堰塞痕跡仍清晰。

考察過小南海的中科院院士及國家地震局有關專家一致認為,小南海作為地震堰塞湖,其規模之大 、景觀之美 、保護之完整 、地震運動程序之清晰 、學術價值之高 ,都是全國獨有 、世界罕見的 。她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珍貴遺產 ,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貴遺產 。日本專家則稱之為世界一絕 ,並譽之為“活的地震博物館” 。

小南海的地震遺址具有極高的學術和社會價值:

首先它有助於研究地震的成因以及活動規律 ,更好的解決地震預報 、地震控制等問題 。

其次這裏保留着歷史地震災害在地面破壞的各種現場要素 ,教育人們防震減災 ,是人們認識自然 、瞭解科學和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的極好場所 。據史料記載 ,這次地震是有預兆的 ,震前數天天氣暗淡,地氣蒸騰 ,井水發紅 、味鹹 ,雞驚飛上樹 ,狗狂叫不止 ,而且馬驚恐不安 ,有很大的地聲傳來 ,要是當時人們具有地震知識 ,就不至於壓死百餘户千餘人啦!如今世界上地震頻發 ,但願小南海的悲劇極少發生 。

第三 、遺址所保存的完整崩滑體 、崩積物 、地震淤壩 、地震堰塞湖等是寶貴的自然遺產 ,為地震災害提供了珍貴的對比研究的自然實體 ,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

第四 、地震遺址有很多標本化石 ,如波紋石 、水下醉漢森林 、水下莊園和農舍民房等極為難得 ,是重要的潛在研究資源 。

最後 ,“大垮巖”和“小垮巖”從形象上與活動斷裂的斷層三角面特徵十分吻合 ,在活動斷層研究領域內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因為架橋樑、打隧洞等工程都要避開斷層地質。

正因為小南海具有保存完整的地震遺址 ,加上美麗的湖光山色 ,二020xx年被評為重慶市“十佳旅遊景區” ,並於20xx年二月被國家地震局批准為“黔江小南海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列為“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 。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我是你們的導遊——廖璐瑤。

首先,我帶大家去參觀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的標誌。解放碑雖然面積不廣,但是它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方:商品琳琅滿目、小吃樣樣俱全、樓房高聳入雲……至於人呢,大街上、商場裏、書店裏、廣場上、小吃屋裏……到處都是人,成千上萬、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樓”向下望:無論是人還是車,都像是小螞蟻!但還是川流不息……

逛了繁華的解放碑,我們再去看看朝天門。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兩江是指——嘉陵江和長江,一座大城市裏有兩江交匯的地方是特別稀少的喲!黃、藍色的江水交匯在一起,可真壯觀啊!在江上架着一座座雄偉的大橋,因此,重慶也好稱橋都。

重慶的夜景是公認的,比上海和香港還要漂亮!你可以登高俯瞰兩江夜景,也可以遊江觀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登上著名的“一棵樹”觀景台,或者乘坐重慶著名的滿江紅遊船,環遊重慶市區,都別有一番風味……夜幕中的重慶,江中點點燈光,猶如閃爍的星星掉在水裏,亦真亦幻!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2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我們現在站的位置就是重慶解放碑了。這裏是購物者的天堂,喜歡購物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在大家購物之前,我還是給大家簡單介紹下重慶解放碑。

重慶解放碑最初落成於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並命名為“精神堡壘”以激勵中華民眾奮力抗爭以取得勝利,抗戰勝利後,改"精神堡壘"為抗戰勝利紀念碑,從此便形成了重慶解放碑的雛形。

1949年11月30日,山城重慶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次日,碑的頂端飄揚起歡慶重慶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0年10月1日,重慶人民又在這裏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國慶節,真可謂萬人空巷,盛況空前。從那時起,記功碑正式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重慶人習慣的稱為解放碑。功勛卓著的劉伯承元帥親自為解放碑題詞“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從此,解放碑成為重慶盛大集會重大節日的慶典之地,成為重慶當之無愧的紀念性建築。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標誌,任何一個標誌性建築都是一個城市歷史的濃縮與見證。説到重慶,最能體現重慶人精神,最具代表性,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解放碑了。因為它具有特有的歷史內涵,仍牽動着人們景仰的目光,在海內外具有非凡的影響。

正所謂“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一百年解放碑”,飽經風霜的解放碑真正的歷史只有百年,但長江和嘉陵江似乎約定了要在最後的匯流前在此收一收腰,有意要將那人氣、靈氣和財氣通通聚攏在這裏。因此,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裏,解放碑一躍成了中國西南地區首屈一指、寸土寸金的“黃金口岸”。特別是重慶直轄後,短短五年裏,在它一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囊括了購物、旅遊、商貿、餐飲、娛樂、休閒和金融等各種功能,成了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段。現在的解放碑是全國最大的商業步行街之一,它是重慶的象徵、山城的名片和中國西部第一街。這裏擁有各類服務機構5340個,有140萬平方米的營業面積,有85家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有10多萬種豐富的商品等待選購,每天要迎送數十萬的中外來客,它是重慶最時尚和最繁華的去處,是最有希望的商務中心和投資熱土.

好了,重慶解放碑我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到這裏了,現在就請大家隨意品嚐解放碑的美食,打望解放碑的美女吧。相信這裏能給你一段難忘的回憶。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們現在遊覽的就是高靜園,是一處微縮了的江南園林。

高靜園,位於市區四面環水的小島上。整個佈局,頗有蘇州園林的特色,是國家首批a級景點。

我先介紹一下高靜園的歷史。高靜園,原名“溧陽公園”,建於1930年,1987年更名為高靜園。大家肯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會叫“高靜園”呢?只要您跨進這道大門,就一清二楚了。

各位遊客,在我們的正前方,你抬頭所看到的這塊石頭就是著名的高靜石。據溧陽地方誌記載:相傳是愛石成癖的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親筆題字御賜給丞相趙癸(趙癸是我們溧陽人)三塊湖石,一塊是“蒼雲”,一塊是“高靜”,一塊是“忠義”。而“蒼雲”和“忠義”兩石於時代變遷中丟失,現只有“高靜”一石歷經滄桑,完好無損。它重11噸,高2.5米,寬5.3米。説到這,有不少遊客會問,湖石是怎樣的一種石頭?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江南園林所用的巖石材料,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山石,一類是湖石。所謂山石,就是山上開採的多面多稜的巖石,江南所產的多為黃褐色,故一般統稱為“黃石”。所謂湖石,即有溶蝕空洞的石灰巖,以太湖、洞庭湖、庭西山所產的最負盛名。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喜歡造型奇特的石頭,孫悟空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賈寶玉則是女媧補天所剩的頑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

宋代書畫家米芾被人稱為“石痴”,他曾讓人給石頭穿上衣服,擺上香案,與石頭稱兄道弟,他將太湖石特點歸納為瘦、皺、漏、透。瘦是説石頭苗條長,多姿,風骨磊;7a64e4b893e5b19e皺指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有節奏的明暗變化;漏指石身裏邊有孔穴上下相通,脈絡連貫;透指玲瓏多孔穴,前後能透過光線,這只不過是這些石頭的外特徵。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歡石頭,更是把人的情感賦予石頭,對石頭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對人自身修養的要求。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明式建築“清瀨草堂”,請大家站在這個臨水平台上。不要小看這個平台的作用,在江南園林中,平台是全園的觀賞中心,是遊覽空間的焦點位置,正所謂“開門見山,湖山點點悠”。站在這裏,大家可以盡收全園的景點。

遊廊兩旁的樹木是有近百年曆史的重陽木和大葉黃楊,東側還有一座聽雨亭,每次暴雨過後,小瀑布從拱橋旁的石上潺潺而下,聲音非常悦耳。細心的遊客會奇怪了,明明瀑布在右邊,為什麼聽雨亭卻在左邊,正是這一點,恰恰體現了中國畫“似遠卻近”的意境,也是江南園林的特色之一。

有些遊客早已從漏窗中看到了裏面的風景。漏窗,多用於白粉牆上,其花式繁簡不同,各有妙趣,它是一個天然的取景框。我們説漏窗好,好就好在“隱隱可見”上。用《紅樓夢》中賈政的話説:“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則有何趣?”大家一邊慢慢地走,一邊透過花窗往裏面看,你會隨着步子的移動,所看到的景色也在變化,這就叫“移步換景”或“一步一景”。並且,這樣的花窗還有通風、透光的功能。

又有人奇怪了,這漏窗下為什麼單單隻放一棵石筍,而不多放幾棵呢?其實在江南園林中,非常講究以少勝多,古代的文人墨客都以孤為美,因為這比較契合文人的精神氣質。

再看這個門,因為它不設門扇,所以在江南園林中稱為“洞門”。這個洞門的形狀象梅花,它是梅花式洞門,在江南園林中,洞門的形式有多種,諸如:如意式,葫蘆式,菱花式等等。江南園林的造園藝術,洞門作框景,漏窗作借景,在這裏發揮的是淋漓盡致。

我們走入門內,右側的是錦竇亭,所謂錦竇,就是繁花似錦的意思。再看看四周的樹木,春有白玉花,秋有金銀花和菊花,冬有梅花,果真與這個名字很相稱。值得一提的是,高靜園中共有桂花88棵,秋天桂花香飄十里。在江南園林中,植物不僅具有遮蔭的功能和豐富景色的作用,若干品種還被賦於了不同的品格,鬆、竹、梅瀟灑挺拔、傲霜立雪,而梅花為報春花,梅花之香,濃而不豔,冷而不淡,清幽宜人,它們被稱為“歲寒三友”。菊花呢?陶淵明寫過一首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此以後,菊就成為雅、高傲的代名詞。這些樹木、花卉被廣泛種植在中國古典園林中,供遊人欣賞。與錦竇亭相通的盆景園,裏面有葡萄藤,睡蓮等植物,左側還有一個依壁半亭“晚香亭”。

亭子在江南園林中非常多見,許慎曾説:“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是可眺覽、休息、遮陽、避雨的點景建築,常與山、水、綠化結合起來組景。亭形式多樣,周圍空敞的亭稱為“涼亭”,周圍安裝隔扇的稱為“暖亭”,在庭院中,有時為了節約空間,而又有了半亭,還有專門為碑而設的亭。它的建造不僅為遊人提供休息,也為園內的景觀增色,便於遊人在此更好地欣賞園內的景色。

從月亮門沿台階下,我們將參觀的是太白樓。

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曾三次到溧陽。太白樓為一置於高靜園內最高點的唐式建築,為紀念李白而建。

唐天寶十五年,五十六歲的李白為避安祿山之亂,南下經溧陽,與草書名家張旭宴於當時的縣城,現舊縣的溧陽酒樓。酒酣興濃,即興吟出愛國詩篇《猛虎行》,其中有“溧陽酒樓三月春,楊花點點愁煞人”的詩句。後溧陽酒樓改為太白樓。

唐昭宗天覆三年,溧陽縣遷至今溧城鎮,原太白樓堙毀。溧陽人民為了紀念李白,康熙八年,在溧城鎮重建太白樓,並將《猛虎行》刻於樓旁。以後毀於太平天國戰火,清同治九年,樓又重建,又毀於日寇烽煙。溧陽人民為了恢復古蹟,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於1986年撥款重建太白樓,以表達當地人民對偉大詩人李白的敬仰之情。

太白樓廣場上有一個大水池,大家猜猜,它為什麼是六角形?六角形在我們生活中不多見,它指的是酒杯,也指“酒池”。池中矗立的石峯看來也醉了,成為“醉石”。再看看草坪中的一石馬,也等待醉酒的李白太久了,化成了“白馬魂”。這些形成了“醉石酒泉白馬魂,詩仙草聖共登樓”的意境。

高靜園雖小,卻讓我們領略了江南園林的魅力,太白樓讓我們耳邊又響起李白那蕩氣迴腸的千古詩句。

各位遊客,高靜園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4

重慶話學習:打望——打精神牙祭看美女、安逸——滿意舒服、不要——不用謝、要的——好的、假打——虛偽、拈起來——夾起來、巴耳朵——怕老婆、鬼兒——小子、哈哈兒——馬上、好多錢——多少錢、啥子——什麼、扒着路走——沿着這條路走、一哈——全部、耍朋友——談戀愛、擺龍門陣——閒聊天、你麻哈兒嗦——你騙傻子呢

身體部位篇: 哈老殼(腦袋) 瞎孔(胳肢窩)(勒個讓我笑了整整一下午!!)受倒管兒(手肘)羅兜/作登兒(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於人,而後者多用於)客西頭兒(膝蓋)

形容詞篇: 高聳聳的,肥懂懂的(又高有胖) 煩造造的(非常髒) 短處處的(很短) 逛的(光溜溜的) 趴唧唧的(很軟) 低低嘎嘎(很少)飛叉叉的(很野的樣子)驚抓抓的(大驚小怪)(經典!) 礦西西的(很糊塗) 亮瓦瓦(很亮) 琛(很直)

霧獨獨(冷不防的) 神戳戳(發神經) 念棟棟(粘稠的)

拗(手腳不停地動)俗雜雜的(俗氣的)火瞟瞟的(灼傷般的疼)

動詞篇: 共過來(擠過來) 不拗老(不動了) 莽進去(喂進去)

咔(掐) 款到老(碰到了) 吹垮垮(聊天) 達撲爬(摔跤) 考可可兒(敲一下頭) 打王逛(精神不集中) 吧到(緊挨着) 瓦飯(舀飯) 喀過來(跨過來)調(跑) 翻羊角磚兒(翻跟斗) 憐菜(夾菜) 扯僕漢(打呼嚕) 副開(移走) 駭得(吃得多) 腰抬/收秤/殺鴿(結束) 板旋兒(耍賴) 哈即跟兒(撓癢癢)腳入老(腳崴了) 菊(吮吸) 告哈兒(試一下)

舌老(丟失了) 琛過來/痴過來(伸過來) 讀腳(跺腳) 咩(掰) 逞下去(壓下去) 筆(過濾)狀起(補上) 俺到(猜到) 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馬起臉(板臉) 爪瞌睡(打瞌睡) 爪球(踢球) 殺鐵(打掃) 操(翻)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5

聊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位於古聊河西岸而得名, 有“ 水城 ”的美譽。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

聊城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可以追溯到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於有莘之野”,輔佐商湯滅夏桀,世稱賢相。周時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閔子騫。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有謀士計然。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時有著名兵家孫臏、名士魯仲連威名遠播。

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通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户”、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建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鬥、鋭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聊城古稱東昌,歷史悠久,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極為豐富。現有名勝古蹟44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風景如畫的東昌湖,面積達4.2平方公里,聊城古城座落在湖中央,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體”的獨特的古城格局和風貌,是著名的中國北方水城,被譽為“東方威尼斯”。全市主要旅遊資源聊城山陝會館,臨清舍利塔、清真寺,東阿曹植墓,陽谷景陽岡等。

建於明代的光嶽樓,氣勢恢弘,“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建於清初的山陝會館,雕刻精細,佈局嚴謹,是我國會館建築中不可多得的藝術傑作。被譽為“東昌三寶”之一的宋代鐵塔,古樸雄渾,蒼勁挺拔,是我國現存為數極少的鐵塔之一。清代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的海源閣,收藏之豐富“為海內之甲觀”。在市區周圍,還分佈着武松鬥西門慶的獅子樓、武松打虎的景陽岡、魚山腳下的曹植墓,以及古阿井、迷魂陣、鰲頭磯、舍利塔等一大批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蹟。

聊城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是著名學者傅斯年、季羨林、國畫大師李苦禪、民族英雄張自忠和黨的好乾部孔繁森的故鄉。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6

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西部靠漳衞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地區隔水相望,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與河南省及本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聊城市因史稱聊攝國故名。

聊城市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和冠縣、莘縣、陽谷、東阿、 荏平、高唐6縣及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有漢、回、蒙古等39個民族。以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9%;其次為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等。

全市主要旅遊資源聊城山陝會館,臨清舍利塔、清真寺,東阿曹植墓,陽谷景陽岡等得到保護與開發,景陽岡一期工程竣工並向遊人開放。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7

揚州這幾年的變化是舉目共睹的,來揚州旅遊的客人都誇揚州的變化日新月異,説揚州已從昔日的小家碧玉長成今日的大家之秀,變得更加成熟、端莊、秀麗、典雅,更加宜居。

有人説:“第一眼的揚州,讓你驚歎生態環境好,是一個生態城;第二眼的揚州,又讓人感到濃濃的書卷氣,越讀越有味道,像個文化城。”這句話精妙地詮釋瞭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給人的感覺。

每到一處,你都會真切的體會到揚州這座古城的巨大變化。走在城區,放眼望去,以前的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兩旁的綠化帶成了人們散步的好去處,以前的舊房子改造成環境幽雅的小區,一條條馬路變得更加寬闊,一排排樓房更加整齊,一片片景觀綠化帶更加漂亮;夜晚的五顏六色的燈光,將揚州城區裝扮得更加美麗,人們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更增添了城市的魅力。

走在水上,古運河風光帶兩岸你看到的已不再是那零亂、低矮、破舊的小屋與渾濁的河水,換之是整齊的駁岸、成片的綠化,現在的兩岸是一片桃紅柳綠,那昔日渾濁的河水,已是清波盪漾,滔滔的河水似乎告訴我們:現在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泛舟水上,邊賞兩岸美景,邊嘗着揚州小吃,邊聽揚州小調,又怎不令人陶醉!

走在園中,萬花園的二期工程令我們讚歎不已,芳草如茵、百花盛開,彷彿是一個人間仙境,呈現出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景象,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飄落人間,置身畫中,讓人流連忘返。如今揚州人假日遊玩的去處越來越多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城市,你會覺得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想看揚州這幾年的變化,看交通變化,你最好去看潤揚大橋,看火車站,看川流不息的交通路況;看城市面貌變化,你可以看雙東老城區,看古運河風光帶,遊一下揚州主要景點,通過這一切你會更深刻感受到揚州的巨大變化。

可以説,如今的揚州在與時俱進,有着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更多的挑戰機遇,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與家鄉共成長,讓揚州變得更美好。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8

白公館位於重慶沙坪壩郊區,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愛好白居易的詩篇,自稱白居易的後代,因此呢白公館又叫香山別墅。在1938年起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當作祕密監獄。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羅卜頭”等借是被囚禁於此。著名的小説《紅巖》便再現了監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於此。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白公館大門終日關閉,從側面一小門進出,原儲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在院內牆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來重慶旅遊的朋友們絕不可錯過。白公館的革命意義 白公館的烈士遺書——紅巖“獄中八條”:

一、防止領導成員腐化;

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鬥爭的鍛鍊;

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

五、切勿輕視敵人;

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

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

八、懲辦叛徒特務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9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各位遊客: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也曾將數百首歌頌揚州風光的詩歌留給了後人。今天,我們將去領略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風采。

遊客們:揚州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江蘇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通揚運河貫穿東西。境內有長江岸線80.5公里。揚州是蘇北重鎮之一,江淮地區水陸交通樞紐。轄廣陵、郊區2區,儀徵、高郵、江都3市和邗江、寶應2縣。全市總面積6658平方公里,總人口439萬,其中市區面積148平方公里,人口44萬。

揚州市境內地形西高東低,以儀徵境內的丘陵山區為最高,從西向東逐漸傾斜,高郵市、寶應縣與泰州市、興化市交界一帶最低,為淺水湖蕩地區。儀徵市、邗江縣和揚州市郊區的北部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帶為平原。境內主要湖泊有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和邵伯湖等。

揚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吳王夫差構築耶城是揚州建城的開始。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20xx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築城,因城牆“廣被丘陵”,改稱“廣陵”。這是揚州定名廣陵的開始。秦漢之際,因廣陵縣城靠近長江,為一縣之都會,所以,又更名為江都。東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南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長江下游一帶的生產發展和經濟繁榮。隋代統一中國後,才改稱揚州,據説大禹治水以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揚州的改名取意於《禹貢》中的“淮海惟揚州”。

揚州的繁華,使身在北方的隋場帝楊廣不勝嚮往,他在夜間也“吾夢揚州好”。於是他徵調了數以萬計的民夫開挖了南起臨安(杭州),中經東都洛陽,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運河,並在揚州蜀岡、雷塘一帶大建宮殿、苑囿。三次由洛陽乘龍舟南遊揚州,使當時的揚州成為擁有50萬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時,揚州商業的繁榮,在全國範圍內居第一位,超過四川,有“揚一蜀二”之説,“雄富冠天下”之譽。這時的揚州還成為國際貿易港口,東南亞及西亞諸國的商船都來到揚州進行貿易。

唐天寶六年(747年),揚州人口達47萬,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來這裏學取真經和漢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學生絡繹不絕。唐天寶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鑑真大師,由揚州出發東渡日本。元時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為東宣撫使,在揚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後,漕運不經運河,揚州也就逐漸衰落下來。到了抗日戰爭前,揚州人口只有12萬,只有唐朝繁榮時的五分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揚州市步入發展的新階段,逐步建立起現代工業,發展了傳統的工藝產品,修繕了園林古蹟,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它既是一座中型工業城市,又是一個旅遊勝地,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揚州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風向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冬季偏長,達4個多月,夏季約3個月,春秋季較短,各為2個多月。年平均氣温15“C,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冷夏熱較為突出。無霜期年平均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節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颱風一般最早出現於6月,最遲11月,以8至9月居多。揚州市內的水路交通和陸路交通都很便利。境內的水陸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長江流經揚州郊縣,在揚州境內與運河、淮水相連。瓜洲輪渡碼頭通宵服務,已經成為揚州客運、貨運中轉的咽喉。全市境內由數十條幹線和支線組成公路交通網,連結蘇南、皖北,呈放射狀通向蘇北腹地。以揚州為中心,東有寧通一級公路,南有揚瓜公路,西有寧揚一級公路,北有誰江公路、寧連一級公路,構成了一條條高效快捷的運輸網。建造揚州到鎮江的長江大橋已經經國務院批准並付諸實施,新建的南京祿口機場距揚州只有100多公里。

遊客們:揚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會本,風物佳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的美景脱穎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橋與湖中五亭橋互為呼應,更襯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揚州的園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個園”的疊石假山勢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園”中西合壁,而園中國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畫家石濤留下的惟一的園林傑作;其他如“小盤谷”、“卷石洞天”、“冶春園”等,且不説內中如何,就是看看這些名字也令人心痴神醉了。

江河奔湧,滄桑萬變,揚州是個説不完的故事。深情地讚美、祝福故鄉:“古城揚州是我的可愛的故鄉。祝願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青春。”是啊!揚州是中華大地上一顆琅琅的明珠,我們堅信:它不僅有美好的今天,更有燦爛的明天!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0

人民大禮堂屬於典型的民族建築形式,建築主體前面的牌坊正對中心主體,中軸線對稱向兩翼發展的塔樓收尾,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建築格局。同時,它還完美地體現出了現代建築的四個特點:

一、實用性,禮堂內部直徑僅46米,但卻能容納4000多人;

二、堅固性,它經歷50年的風雨至今仍然亭亭屹立;

三、經濟性,它當時花費了437億元修建完成,摺合到現在有400多萬元人民幣,在今天看來不會太多,但在當時為了修這座禮堂,重慶人民真可謂是有錢..有力..所以,説它是人民的禮堂一點不為過。

四、美觀,屋頂的綠色、大柱的硃紅色和欄杆的玉白色,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如今的人民大禮堂已經成為了重慶的標誌和象徵。大禮堂的建設翻開了新重慶市政建設的第一頁。直轄以後,重慶人民又在這裏成功的舉辦了AAPP會議,迎來了香港迴歸,澳門迴歸,迎來了新世紀回了44年的足球之夢,迎來了北京20__年奧運會的成功申辦,迎來了黨的xx大的勝利召開,迎來了20__年亞洲盃的抽籤儀式。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1

聊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100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薰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620xx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明朝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東阿文定公于慎行於萬曆七年所寫的《東昌府城重修碑》,有“萬貨輻輳,江北一都會”、“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等名句,至今被竟相傳引。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5)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

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户”、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祕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範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

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衞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鬥、鋭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資源豐富、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旅遊業成為新興產業。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豬年出欄100多萬頭,肉豬年出欄500多萬隻。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藥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聊城鐵路編組站是京九線上的4大編組站之一。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3.5小時即可到達北京。 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網絡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絡。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絡。“聊城信息港”是中國公眾多媒體信息網的一部分,它與國外信息網相連,實現了與世界資源共享。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勝古蹟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特別是聊城城區獨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國北方的威尼斯”之稱。 憑藉“江北水城,運河古都”的全新城市定位和不懈地努力,一個新興的旅遊休閒目的地——聊城,也大踏步走在了休閒城市建設的前沿。 20xx年“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20xx年“第三屆中國(國際)休閒發展論壇”,論壇揭曉了“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評選結果,聊城兩次次榜上有名。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2

大禮堂建於上世紀50年代,佔地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0平方米,總高65米,主體高55米,是新中國的十大建築之一。在1987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主編的《比較建築史》一書中,它和其設計者張家德先生均名列第二;同時,它還是詹天佑工程獎,魯班工程獎的獲得者,這在重慶的建築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朋友們,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古香古色、氣宇不凡的牌坊。上書八個金光燦燦的大字“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牌坊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它採用鋼筋混泥土結構的仿木建築形式,飛檐翹角,古樸典雅。穿過牌坊,宏偉的人民大禮堂就在我們眼前了。首先我們踏上的這128級台階,一共三層,由下至上,恰當地烘托出整個建築的立體美感。若無台階,建築則無所倚持,我國古代建築結構由於受到木材長度、粗細、易燃等侷限,因此單個建築體不可能象希臘式、哥特式建築那樣建得很大。而人民大禮堂則不然,沿山勢修建,不僅地勢高,而且有多級寬闊堅實的台基和石階作為烘托,自然而然地避開了這一缺點。

台階兩側的白玉蘭燈柱宛如整齊的儀仗隊在恭候您的到來。白玉蘭是春天的象徵,聰明的設計者在這裏則用它代表着解放後的重慶人民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來,大家隨我走幾步,站在平台前,您是否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禮堂主體部分的圓形建築好似北京天壇的“祈年殿”,門樓則像極天安門城樓。北京的天壇是皇帝向天祈求風調雨順的地方,那人民大禮堂正中仿天壇設計也自然含有國泰民安的吉祥之意了。大家請看,大禮堂正上方綠色琉璃瓦大屋頂和飛檐的造型全靠斗拱結合柱、樑、檐而形成。同時,這也是力學和結構學的完美境界,由於斗拱的託、飛、拱、伸的作用,使整個建築顯得莊嚴華麗、搖曳多姿。斗拱使屋檐飛翹起來,這樣,大屋頂既能防雨,又不會擋住光線,也使得禮堂裏邊異常明亮。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3

揚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她美麗而又神祕,她迷人而又可愛,她的文化更是令人折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感受揚州。熟悉揚州的人們都知道,揚州以豐厚的文化底藴而文明世界。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不光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等等都為揚州添上了絢麗的一筆,而且揚州雙博館已成為國際、國內頗有影響的藏品豐富、功能齊全、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地方文物30000餘件(套)。

雙博館,顧名思義就是裏面記錄了揚州的光輝歷史。那麼就讓我們共同去探索揚州雙博館的奧祕吧!揚州雙博館建築造型獨特,外觀採用荷葉造型,使之融入緊鄰的湖濱地理環境,實現建築與自然的交融,反映了“和諧”的建築理念。自然流暢、沒有稜角的建築外觀線條抽象地反映了水的屬性,是揚州地方特色文化精神的提煉。雙博館它從春秋時代吳王夫差創建邗城開始;漢代繼以廣陵城;隋唐由於南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成為經濟發達的國際都市;明、清兩代,隨着漕運和鹽務的興盛,揚州再度出現令人眩目的繁華。

歷史上的揚州,雖有“池廢木喬”的悲愴,而更多的卻是“歌天沸海”的繁盛。陳列以實物、文獻為依據,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場景。整個展覽,猶如澎湃的海潮,波湧潮起,連綿不絕。從分隔巧妙的展廳一路走來,就像在揚州歷史的長河中徜徉,可藉以瞭解揚州城市發展的脈絡。置身館中不能不使人感到:揚州是一座“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城市。”看了以上的介紹,我想大家一定都對雙博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其實在雙博館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揚州八怪”了。

揚州“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和汪士慎。 揚州八怪是一羣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層,對官場的腐敗,富商的巧取豪奪,均有所瞭解。面對現實生活,結合自身的遭際,產生了對社會的強烈不滿。在貧富不均面前,他們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常寄予深切同情,不時代為發出憤怒之聲。但由於他們接受的是封建文化教育,當時清王朝又正處在所謂“盛世”,其感慨和不滿不可能突破封建思想的藩籬。出仕則期望能有所建樹,使百姓安居樂業,以維護封建秩序。絕意宦途或歸隱,則潔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標榜。然而,他們又不可能擺脱對地主官商的經濟依附,因而常處在思想矛盾的極端痛苦之中,在憤世疾俗之外,不得不妥協以求生存。

他們當中鄭燮可為代表,留下了較多的言論,可謂“八怪”的思想家。李鱓表現的矛盾痛苦最激烈,成為受攻擊的主要對象。從揚州“八怪”中我不僅體會到了揚州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還體會出了揚州“八怪”的正義與不敗的精神。相信揚州人都能像“八怪”那樣正義,那樣的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作鬥爭。同時也讓我們的美好家園——揚州成為世界文明城市,那就讓我們懷着這美好的心願一起祝福揚州吧!放飛理想,展望未來!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4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處東經118o35′-119o39’,北緯35o04′-36o02′,在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西接沂蒙老區臨沂,南與江蘇省贛榆縣接壤,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毗鄰,處在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軸線和日(照)西(安)線經濟帶的交匯處上,既是魯南地區的直接出海口,又是亞太經濟和歐洲經濟的重要結合點,在發展旅遊經濟方面有着突出的區位優勢。現轄東港區、五蓮縣、莒縣、嵐山辦事處和日照開發區、山海天(省級)旅遊度假區,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總人口278萬。

日照市處在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附近,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東部屬暖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西部屬温暖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12.5oC。無霜期210天,全年平均日照2540小時,降水量916毫米。交通發達,集海運、鐵路、公路於一身。有日照、嵐山兩個一類開放港口,有兩個10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19個5000-25000噸級雜貨泊位,一個50000噸級液體化工品泊位,年吞吐能力210萬噸。同時交通十分便捷。過境的204、206國道縱貫南北,泰(安)石(臼)、嵐(山)兗(州)公路和日(照)竹(園)高速公路、日(照)荷(澤)鐵路複線、嵐(山)坪(上)鐵路橫貫東西。以日竹、同三日照段高速公路、兗石鐵路複線、藍新鐵路日照段建設為標誌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日照離青島、連雲港、臨沂、濰坊空港都在160公里以內,且路況良好。日照現已開通了到達北京的特別快車和到達鄭州、濟南、臨沂的旅客列車,現在正努力爭取開通西安、上海、哈爾濱等直達列車。與北京、西安、上海、南京、天津、蘇州、杭州、濟南、開封等全國主要城市和省內各地市都對開了旅客班車,進出便捷。

日照市名勝古蹟較多,主要有兩城遺址、東海峪遺址、堯王城遺址、丹土遺址、陵陽河遺址、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劉勰故居、定林寺。市內主要景區有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海濱燈塔風景區、萬平口海濱旅遊區、河山日照巨書、日照港、五蓮山、九仙山、浮來山、莒縣博物館、阿掖山、四大海水浴場。

日照有珍貴海產品西施舌、烏魚蛋、文蛤、扇貝、蝦米;京冬菜、日照醇、久負盛名;莒縣屏風掛扇、日照石刻、日照黑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日照花生、蘋果、板栗、日照青茶、銀杏茶等產品已走出國門,銷往世界各地。

日照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海、山、古、林四大資源優勢互補,經每年組織旅遊系統人員參加大型國內、國際旅遊交易會進行促銷宣傳,近幾年內陸地區來日照旅遊、度假、觀光的遊客不斷增多,特別是日照至北京、日照至新鄉旅客列車開通後,方便了旅客,擴大了客源市場。今年夏季還專門開通了鄭州至日照的週末旅遊專列,使日照的旅遊更躍、旺盛,每年接待量均在10萬人次以上。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5

俗話説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了解長江。在我們遊覽三峽之前呢,我先帶大家瞭解瞭解長江。

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尼羅河和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等11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它全長6300多千米,長江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那説到我們長江三峽,就簡單的提下三峽大壩。三峽大壩在西陵峽內湖北宜昌市的三鬥坪,蓄水位是175米,壩高185米。我們此次遊覽也會近距離觀看這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所以先給大家留下一點懸念。

長江三峽是三個峽谷的總稱,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它西起奉節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千米。三段峽谷各有特色,瞿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湍多水急。

説到這裏呢,我就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將要到達的第重慶導遊詞 9

一個景點——張飛廟。

號稱巴蜀一勝景、文藻一勝地的張飛廟也叫張恆候廟,張飛廟面江背山,依山取勢,由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羣組成,氣勢宏偉壯麗。主要建築有正殿、旁殿、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杜鵑亭和得月亭等7座。前5個建築為紀念張飛廟而建,後兩個建築為紀念唐代詩人杜甫在此客居兩年而建,是難得的文武合廟。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始建於蜀漢末期,後經歷代修葺擴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據傳張飛在閬中被部將範疆張達暗害後,二人取其首級投奔東吳,行至雲陽,聞説吳蜀講和,便將其首級拋棄江中,為一漁翁捕魚時打撈上岸,埋葬于飛鳳山麓。世人在此立廟紀念,故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之説。張飛大義大勇,為人民敬仰,歷年來農曆八月廿八其生辰各地羣眾紛紛前來舉行祭祀民俗活動,頗具一定規模與影響。張飛廟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巖臨江,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築渾然一體,相互襯托。張飛廟還收藏漢唐以來的石刻、木刻、字畫六百餘件及新石器時期以來的其它文物千餘件。尤其是字畫碑刻,名家聖手,流派紛呈,各領風騷,不少為國內外所罕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如漢《張表碑》、樑《天臨碑》、黃庭堅書《幽蘭賦》、蘇軾重慶導遊詞10

書《前後赤壁賦》、岳飛書《前後出師表》等,因而早有“張祠金石,甲於蜀東”的説法。所以張飛廟又有“文藻勝地”之盛譽。由於張飛廟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較高價值,1980年被定為四川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三峽庫區內重慶市唯一全淹全遷的重點風景名勝古蹟。近些年來,它更為世人矚目,中央領導、專家學者、中外遊客都慕名前來考察遊覽,成為長江沿線一處主要旅遊熱點。

唐代詩人杜甫客居雲陽時寫下了“雲安有杜鵑”的詩句,杜鵑鳥歷來是重情重義的象徵,雲陽人民更為重情重義,遠方的客人請到雲陽來,張飛廟正向您張開熱情的雙臂。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6

天坑是民間對地理學上喀斯特地址中漏斗的俗稱;地縫則是“一線天”峽谷地貌,都是屬於世界上獨特的地質奇觀。奉節天坑地縫堪稱世界之最,因此這兩片景區就成了整個風景區的代表,故景區就以天坑地縫冠名。

下面為大家重點介紹一下小寨天坑的具體情況: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83公里的興隆鎮小寨村,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巖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各位朋友要下到坑底,千萬要手扶欄杆,沿絕壁鑿開出的石梯而下,切莫想抄小路,千萬注意安全,抽煙的朋友不要把煙頭扔到林中,以免發生火災。

重慶城市旅遊導遊詞 篇17

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xx年是建城2520xx年,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後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相當於現在的“省”。揚州的名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南、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今天的揚州地區,春秋時稱“邗”(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後被吳所滅),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治所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後,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後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0xx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揚州為廣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廣陵郡復改揚州。

唐末,江淮大亂。昭宗天覆二年(902),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在揚州受封吳王。天祜十六年(919),楊渭(隆演,楊行密次子)正式建吳國,以江都為國都,改揚州為江都府,改元武義。吳天祚三年(937),南唐滅吳,以金陵(今南京市)為國都,以揚州為東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後周改江都府仍為揚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國為士、道,揚熙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分全國為15路,揚州屬淮南路。神宗寧五年(1072),分淮南路為東、西

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後,江都縣析出廣陵縣,揚州增領廣陵、泰興2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設置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為揚州路總管府,領高郵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縣)5州,並直領江都、泰興2縣。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軍佔領揚州,改揚州路為淮南翼元帥府,尋改淮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維揚府。二十六年,改稱揚州府。揚州府領高郵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興、儀真、如皋、海門、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置京師(後改南京),揚州府屬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屬應天府,崇明屬蘇州府,揚州府領3州7縣,並直轄江都、儀真、泰興縣,高郵州領寶應、興化縣,泰州領如皋縣,通州領海門縣。

清順治二年(1645),設立江南省,揚州府屬之。雍正年間,江都縣析為江都、甘泉兩縣。乾隆二十五年(1760),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揚州府屬江蘇省。咸豐三年(1853)四月,太平軍攻佔揚州,曾改揚州府為揚州郡,改甘泉縣為甘泉天縣,歷時8個多月。清末,揚州府領高郵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長、儀徵、興化、寶應、東台縣,俗稱“揚八屬”。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920xx年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佈成立,隸屬鎮江都督管轄。民國元年(1912)1月,廢揚州府,並甘泉入江都縣,原揚州府所屬各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6月,江蘇省分為5道,江都縣屬淮揚道。

民國38年(1949)1月25日,江都縣城(揚州)解放。27日,設立揚州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同年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改稱蘇北行政區揚州行政專區,專員公署駐揚州市。

1950年1月,揚州專區與劃出如皋、海安給南通專區,劃出東台、台北(今大豐)給鹽城專區以後的泰州專區合併,滁州劃出六合縣給揚州,並劃出江浦縣給南京。最終揚州專區共轄揚州市、泰州市、興化縣、高郵縣、寶應縣、靖江縣、泰興縣、江都縣、泰縣、儀徵縣、六合縣2市9縣。

1956年3月,江都縣析為江都、邗江2縣。1960年4月,寶應縣、高郵縣析湖西地區為金湖縣。1966年3月,儀徵、六合、金湖3縣劃給新設立的六合地區。1971年,六合地區撤銷,儀徵、六合2縣劃回揚州地區。1975年,六合縣劃歸南京市,揚州地區轄2市9縣。

1983年3月,江蘇省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揚州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原屬揚州地區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縣、高郵、靖江、寶應、泰興、興化、儀徵9個縣劃歸揚州市管轄。揚州市改由省管轄,設廣陵區和郊區。1986年4月,儀徵縣撤縣設市。1987年12月,興化縣撤縣設市。1991年4月,高郵縣撤縣設市。

1992年9月,泰興縣撤縣設市。1993年8月,靖江縣撤縣設市。1994年4月,江都縣撤縣設市。1994年7月,泰縣撤縣設立姜堰市。撤縣設市中,行政區劃均未改變。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揚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原由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管轄。揚州市設廣陵區、郊區(20xx年更名維揚區),轄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徵、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2月,邗江縣撤銷縣建制,改設揚州市邗江區。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維揚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徵、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揚州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一是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以原江都市行政區域為江都區行政區域;二是將揚州市邗江區的泰安、頭橋、沙頭、李典、杭集5個鎮併入揚州市廣陵區;三是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併。至此,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江都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徵、高郵2個縣級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chongqing/eveo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