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模板 >

心理學理論的英語教學體系論文

心理學理論的英語教學體系論文

引言人的心理活動及其現象是豐富多彩,極其複雜的,恩格斯曾喻之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心理學理論的英語教學體系

心理學理論的英語教學體系論文

心理學(psychology)就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及其現象的科學。運用心理學原理,按照心理活動規律,探索和研究外語教學過程中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本文探討積極心理學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積極心理學理論基礎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2](sheldon l.,2017,56(03):216―217)目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極的個性特徵,積極的情緒對生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培養天才等方面。[3](崔麗娟,張高產,2017,28(02):402―405)在積極心理學中,積極的人格特徵(positive personality)不斷得到研究者的關注。hillson和marie(1999)在問卷研究的基礎上將積極的人格特徵與消極的人格特徵進行了區分,認為積極的人格特徵中存在兩個獨立的維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徵(pi:positive individualism),指接受自我、具有個人生活目標或能感覺到生活的意義、感覺獨立、感覺到成功或者是能夠把握環境和環境的挑戰;二是與他人的積極關係(pr: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指的是當自己需要的時候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願意並且有能力提供幫助,看重與他人的關係並對於已達到的與他人的關係表示滿意。

積極的人格有助於個體採取更為有效的應對(coping)策略,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情景。[4](medvedova l.,1998,40(04):261―265)在積極的個性特徵中,引起較多關注的是樂觀(optimistic),因為樂觀讓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增加人的心理資源,使人相信結果會更好。運用積極心理學原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能夠使英語學習者保持良好的學習意願。

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特徵分析普通高等院校學生,通過大學聯考考入高校證明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有各自一套的學習方法。這種普遍為學生選擇的,中學時代早已熟練掌握的應試教育學習方法顯然與大學英語教育的目標,即注重英語的聽説社交能力存在顯著差距,需要大學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優化學習習慣,這一點尤其要注意因材施教。而一個比較有效的捷徑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激發其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使學生自己主動地提高學習的標準,自己發現學習方法的不足,主動改進提高,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主動交流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在學生的實際應用過程中。作為目前大學英語教育的對象,普遍是“90後”學生這樣一個羣體,獨生子女比例增多,學生心理上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更加普遍,反映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各自為戰、紀律鬆散。作為以聽説為目的大學英語學習,缺乏良好的外部教學環境與有效的學習主體間內在溝通直接影響英語學習的效率,因此,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以小組學習改善學生的合作關係更顯得十分重要。英語教學的形式,更多地採用分小組教學,可以創造更多的條件,便於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通過取長避短,體會到英語實際應用的重要性,增加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帶着興趣去學習,才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快樂這種積極情緒也是積極心理學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積極心理學認為,快樂不是外部所賜予的,而是源於個人的主觀體驗。快樂情緒一經產生就會對個體產生積極的影響。

學習興趣是快樂學習的源泉。美國一位著名的教授曾説過:“學生在一堂課中不能大笑三次,這樣的課堂是不成功的。”高等院校的學生特點與職業學校、普通中國小的學生不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設有利於學生意義建構的情境,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非天生,需要靠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培養,因此教學過程中創設有利於學生意義建構的情境並使學生進入情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着重要作用。

“愉快教學”是國家教委積極支持和大力推廣的一項教改實驗項目,它主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性,從而使教學生動、活潑,學生身心愉悦。利用豐富的網絡視頻、音頻以及網絡資源,更好地增大課堂的趣味性和信息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語學習上。在教學內容上,作為高校學生,上網學生比例多,在教學資源上,可以採用教師擬題,學生蒐集的策略,讓對新生事物敏感,對網絡使用熟練的學生從網絡海量資源中尋找教學音頻、視頻等資源,由教師選擇,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對於未採用的資源,教師也可以利用論壇、公共網盤等網絡平台,共享學生的成果。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在無形中參與到教學中,真正成為教學主體。作為學生,通過對比,能夠發現別人學習方面的長處;作為教師,從學生搜索的素材可以直接瞭解學生的興趣所在。

另外,要對有進步的學生適時地進行表揚,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更能增強學習動力,使學生有前進的信心,努力的方向。

美國已故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詹姆斯教授曾説過:“我們僅僅利用了我們身上潛在的體力和智力的很微小的一部分,人本身有許多能力未開發利用,所以我在課上誇獎哪怕取得一點點進步的同學,鼓勵他們激發潛在的能力。”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所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使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例如:在英語課堂上,在講授“smart cars”一課時,首先向學生髮問“do you want to own a car?why?”回答多種多樣,例如:“no,because there is traffic jam.”對學生的積極回答提出表揚,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教師因勢利導:“the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technology―intelligent highway.”由此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他們表現出迫切想知道這個從未見過的“intelligent highway”是什麼,怎麼就能解決如此令人頭痛的交通擁堵問題。同時,我們將學生的教學資源進行共享,並對每個人進行積極的反饋意見,對於學生的鼓勵作用巨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muban/oxwy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