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自查報告 >

市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市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認真分析我市農業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按照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改進和提高農業行政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行政管理的積極作用,更為有效地引導和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市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一、當前我市農業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重慶直轄五年來,全市根據市場經濟推進的程度,按照“簡政放權,縮小行政干預度”的方向和應對加入wto的形勢,進行了新一輪機構改革,全面清理了行政法律法規,大幅度縮減了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採取多種形勢增強對公務員的培訓,擴大對外開放;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轉變觀念,轉換職能,依法行政,加強制度建設,改進行業作風,農業行政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並多次受到農業部領導的肯定。

五年來,全市社會經濟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農業有了長足的增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實現了農產品由短缺到總量平衡、豐年有餘和結構性過剩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全市農民在普遍解決温飽的基礎上,初步達到小康水平;實現了三峽一、二期移民平穩推進,移民區和安置區社會穩定;實現了以十個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為代表的結構調整穩步實施,優勢產業特色產品逐步發展壯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由於重慶地處祖國西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加之農業比重大、貧困面大、交通運輸條件較差等因素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市場經濟發育程度、行政管理能力與其他省市區比較,特別是與中部、東部省市比較,還存在較大差距。

如果避開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繁榮程度、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差距不談,就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而言,至少存在着三個方面的問題值得重視:

一是農業行政機構(包括事業單位)幾乎沿襲過去的模式設置,農業行政機構綜合改革的深度不夠。在市級農口各部門中存在着明顯的職能交叉與職責不明,市與區縣(自治縣、市)行業管理機構設置不統一。在市級級農口系統內,在行政部門與部門之間、行政機關與事業單位之間仍然存在職能交叉。市級各農業事業單位中,存在科研機構和技術推廣機構設置過於分散;質量檢驗監督機構(包括農藥、獸藥、飼料、肥料、種子等農資及農產品質量檢驗)簡單重複、綜合性差;全市農業中等教育重複辦校現象突出等。

二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形象和地位沒有得到應有地體現。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尚處於試點階段,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無論在體制機構、制度程序、隊伍建設,還是職能配備方面都處於相對滯後的狀態,與全國大多數省市區比較,存在明顯差距,農業行政執法仍處於相對落後的水平。農業執法工作還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格局的轉換。一方面,農業行政機構過多地考慮農業生產的數量指標和農業技術的具體推廣內容;另一方面,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依法經營的同時,仍然在行使行政許可、規費收繳及行政處罰等事由,有的還承擔法定檢驗工作。行政管理、技術推廣與監督檢驗等職責與權限界限不清。農業行政部門及其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在履行農業行政管理職能的過程中,執法水平不高的問題明顯存在,工作方式簡單,對行政執法程序、方法、尺度的把握欠準,執法違法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市已經發生並造成嚴重影響的巫山強制種煙事件、巫溪違法檢疫事件及墊江動物檢疫事件等,即是農業執法管理水平、工作方式、工作作風方面問題的典型體現。

三是對農業發展研究嚴重不足。應當説,對農業發展研究雖然已經引起了市農業局領導的重視,但就目前而言,我們在針對農業進入新階段、加入wto後適應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化的形勢,如何組織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如何改善城鄉居民膳食消費結構,如何培育並做大做強區域支柱產業和特色農業,如何增強與改進國家農業投入方式,如何鞏固農村税費改革的成績,如何發展農村多種形式的合作經濟組織,如何促進農民增收等等方面所投入的工作力量不足,研究的深度不夠,還不能做到不斷地、及時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農村政策參考意見。以至於在組織農業技術推廣、結構調整、基地建設、生產發展及農業投資項目安排等方面,依然帶有較為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

重慶與東部和中部發達地區比較,區域間物質技術合作、產品流通與市場經濟發育程度相對較差,如何科學地研究制訂農業發展戰略和重點產業發展規劃,減少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政工作的強制行為,更多地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尊重農民意願,採取扶持、示範、引導、推進的辦法促進農業發展,已經是新時期提高農業行政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黨和國家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

黨中央、國務院對重慶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出的四大基本要求中,涉及農業和農村工作有三項:一是解決14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脱貧致富和提高全市農民的生活質量;二是保證30多萬農村移民實現“移得出、安得穩、逐步能致富”;三是恢復林草植被,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做好上述三大工作,必須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水平,全面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優勢農產品的科學合理佈局,提高農業生產質量與效益。

(二)新的社會經濟發展態勢對重慶農業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經過二十年來的改革發展,重慶與全國一樣,社會經濟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主要表現為: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已初步建立,價值規律調控經濟行為的範圍與程度已佔主導地位;二是加入wto後,農業發展面臨更為廣闊的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更為嚴峻的全球貿易競爭的形勢;三是農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消費市場正在向優質、安全、無公害的方向發展;四是全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時期,農業農村已經進入加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和以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顯著標志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面對蓬勃發展的市場經濟形勢和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的任務顯得更加必要與緊迫。

(三)新時期、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對農業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給重慶農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農業行政管理水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必須深刻認識和把握重慶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適應時代的形勢與需要,加速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步伐,更好地承擔和履行好行政主管部門職責,充分發揮農業行政管理的積極作用,着力於扶持優勢產業特色產品的發展,加速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和農產品安全行動計劃,促進農村市場經濟的發育完善,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三、改進與增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治國、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在農業領域的具體體現。應當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組織引導全市農業發展大局,從樹立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形象,從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克服本位主義思想,識大體,顧大局,努力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

改善與增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我們每一個農業工作者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與業務素質,最大程度地縮小和減少行政干預的程度,更多地運用市場槓桿和政策措施促進農業資源優化配置,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維護正常的農業農村經濟秩序,保護農業生產者與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搞好農業發展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組織領導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參考決策參考,引導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二)加強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重慶市農業局作為市政府的職能部門,應該更多地突出宏觀,做好農業發展的戰略研究。要在分析全市農業資源優勢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抓好農業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的研究,以及加強一些帶方向性、政策性、建設性課題的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和方案。同時,要抓好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要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建設任務進行超前研究和規劃,制定近期和中長期農業發展規劃,突出規劃的前瞻性和中長期指導性,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規劃的可操作性,為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各區縣(自治縣、市)更好地組織農業發展提供參考,引導各涉農單位積極把握投資重點與發展方向。要在農業發展重點與方向、良種工程與良繁體系建設、優勢農產品評價與主導產業發展、區域特色農業扶持開發、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提出具體方案。同時,在經過科學研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一批有資源優勢與開發價值的農業發展項目,制訂一套鼓勵和扶持農業開發的政策措施,供社會單位與投資者合作參考。

(三)提高農業投資項目安排的科學性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農業發展研究、重點項目發展規劃,按照市與區縣、鄉鎮的事權關係,分級分期安排政府投資,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基礎性、公益性與帶動性。建立農業基本建設與專項資金項目儲備制度,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性,減少項目申報與審批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應當是列入重點發展規劃或專項發展規劃,並經論證系科學合理可行的項目。明確劃分行業部門與綜合部門的責任範圍,實行項目安排與資金撥付迴避制度,遵照《農業基本建設計劃管理辦法》嚴格項目管理,按照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或初步設計、項目檢查驗收、後評價等程序進行。

(四)加快推進農業綜合執法

實行農業綜合執法是新《農業法》賦予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是農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切實加強農業行政執法工作的有效途徑和必由之路。要建立健全農業政策、法規和綜合執法體系,改變多頭多重執法,進一步強化服務,增強執法工作能力,提高農業執法的整體效能,維護正常的農業與農資生產、農產品安全與質檢等農村市場經濟秩序,保護農業生產者、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塑造新的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形象。要按照“統一、集中、高效”的原則,在農業綜合執法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增強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履行法定職責的能力。要進一步改革農業行政執法體制,加快實施農業事業單位的改革力度,儘快建立市級農業執法總隊和各區縣(自治縣、市)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規範執法主體,理順行政執法關係,強化執法人員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建立健全執法責任制度。

(五)積極推進農業事業機構改革

全面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把分散在農業行政部門所屬各事業機構的執法職責實行科學剝離的同時,要積極有效地推進農業事業機構改革。一是研究將全市畜牧科研機構與農業科研機構的力量進行整合,分別籌建市畜牧科學院與市農業科學院,院以下設專業科研所。二是研究將全市質量監督機構的儀器設備、科技人員和房地產、投資等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市農產品質量檢驗中心,至少應該考慮建立農產品(植物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在中心下設特殊性的專業質量檢驗室。三是研究對現有農業中等專業校的改革,市屬現有兩所農業中等專業學校,一個可考慮努力建設成為農業專科學校或者農業幹部培訓學院,另一個繼續按重點農業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加強完善。四是研究對過於分散細化的種植業、養殖業各技術推廣機構進行改革,可能的話,分別建立農技中心(總站)、畜牧中心(總站)、水產中心(總站)。在綜合研究農業科研、質檢、教學、推廣機構改革方案中,為了保持原有投資渠道與管理方式,對於機構級別、隸屬關係、人員去向、原有牌子等可以暫且保持不變。

(六)積極組織開展對農業質量標準、技術規程的研究制定

要適應農業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組織有關技術力量,加強對全市各類主要、重點、特色農產品的優質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業及飼料、肥料、農藥、獸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的質量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經專家論證通過後,報農業部審批確定為全國性行業標準,或者由市質量標準部門審批確定為地方標準,嚴格農資和農產品的市場準入與監管,努力開拓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同時,要充分利用全市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院校、技術推廣機構的技術力量,組織協同制定各類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與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生產模式與技術規程,為現代農業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七)扶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在農村市場經濟逐步發展、撤區並鄉建鎮與鄉鎮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深化的形勢下,原有的基層服務組織的人員配備、工作方式、技術手段與農業農民生產需求已經存在着新的不適應。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特徵與實現方式,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或隊伍,要更多地採取放的思路,積極扶持農民自主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股份合作的等多種形式的農技服務組織。以便讓民間自治、自助的技術服務組織有機會適應當地農業發展需要而發展壯大。事實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重要的是依法對農技服務組織與人員的資格審批和監管,而不在於是不是要負擔過於龐大且有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員不能勝任專業的隊伍。提倡各種形式的技術服務組織與農民簽訂技術服務與勞績掛鈎的利益分配方式,扶持發展依託技術服務組織成立的耕作、栽種、施肥、防疫、治蟲、治病、收穫等專業隊伍。並在物資供應、規範化生產、技術指導與服務和農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品牌與營銷等各方面,扶持和發展專業學會、協會、互助會,把分散的農業生產和農户組織起來,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可能對縣以下農技服務組織放得越徹底,農技推廣才會越活躍。

(八)組織開展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研究

充分發揮市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權威性,組織市內外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黨政部門、技術推廣機構的有識之士,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及關係農民增收致富等相關問題進行專題研究。一是市農業局、市農業區劃委員會、市農學會及有關方面,可以聯合組織召開一次學術交流年會,對農業組織化程度、百萬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產業化發展、農技推廣、優勢產業發展、農村市場、農村合作經濟發展、龍頭企業發展、農村政策、税費改革、農民負擔、農民增收、農民生活消費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與爭鳴,並可邀請全國知名農業經濟專家到會,對共同關心的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作專題學術講座;二是每年至少組織兩次對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及農牧漁各業發展形勢與特點進行分析,半年與年度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可以通過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或印製白皮書等形式向社會提供權威性地農業信息資料。

(九)加強農業行政隊伍建設

搞好農業行政隊伍建設是改進和加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保證。農業行政部門的每一個幹部職工都是其部門形象的一個反映,要把學習貫徹xx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始終不渝地用“xxxx”的重要思想指導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要注意抓好農業行政幹部隊伍的學習、鍛鍊、提高。採取多種有效的方式,健全農業行政隊伍的學習培訓制度,保證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可以分別選派一批年輕有為的幹部到國外、國家部委、沿海省市及區縣、鄉鎮去培訓鍛鍊,提高幹部的知識面與實際工作能力。在農業行政管理工作中要講政治、講原則、講程序,樹立敬業、奉獻的良好精神風貌,加強調查研究,強調部門協作,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要花大力氣搞好農業行政機關作風建設,從總體上改進和提高農業行政管理水平。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應當把改進與增強農業行政管理工作視為已任,進一步增強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與使命感,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業務素質和農業行政管理水平,為更好地履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引導、推動和促進農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zicha/98nnw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