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黨委書記事蹟材料大綱

黨委書記事蹟材料大綱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一面旗幟。二十多年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他帶領一方羣眾,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文明富裕之路,這條路走得穩健,走得坦蕩,充滿陽光。“最怕羣眾不滿意”,這位老黨員這句樸素的話值得所有的共產黨員深思。

黨委書記事蹟材料大綱

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赤峯市元寶山區建昌營鎮建昌營村黨委書記、寶昌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在建昌營村民的心目中,就是發展生產的旗幟,就是羣眾利益的代表,就是興旺發達的象徵。*任村書記的歷程幾乎和改革開放同步。20多年來,他帶領建昌營村幹部羣眾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興村富民做出了突出貢獻。

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帶領全體村民走出了一條振興農村經濟的成功之路。

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建昌營村的工農業總收入109萬元,人均年收入91元。如今的建昌營村可稱得上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富村。XX年實現工農業總收入6億元,村集體收入1100萬元,向國家繳納税金1248.4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集體積累淨資產達15318.9萬元。回顧二十年的變化,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説:村裏的變化原因有千條萬條,但最根本的一條是我們有一個開拓進取的好班子,特別是有一個心繫羣眾,造福百姓的好書記。

80年代初,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村改革如洶湧的大潮席捲大江南北,這是一次徹底解放生產力,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改革。建昌營村當然也不例外。可是怎麼改?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包括建昌營村周圍的農村,都把土地分片承包到了農户。當時,這已成為一個固定的現成的模式。然而,建昌營村的現實使*猶豫不決:人多地少,土地集中連片,路、渠、林、機、電配套齊全,水利化、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村辦企業初具規模,多數勞動力在企業就業。如果照搬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地承包模式,一是由於勞動力分散而造成浪費,不僅人均不到一畝的耕地種不好,而且企業也搞不好。二是原有的農業生產設施難以利用且面臨被破壞的危險。如果不分,土地到户似乎又是大勢所趨!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改革開放的理論支持。*琢磨,這大家夥兒的事,像居家過日子一樣,得實實在在地過,實打實地幹,不能只圖形式。那年冬天,踩着厚厚的積雪,頂着刺骨的寒風,*走村串户,聽羣眾意見,找幹部商量,尋找建昌營村經濟發展的正確路子。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一條清晰的發展思路形成了:採取勞動力承包方式,走以集體經濟為主,共同富裕的路子。有了這條全村5000多羣眾選定的路子,任村支部書記還不到一年的*硬朗朗地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胸有成竹地對全村老少爺兒們宣佈:建昌營的地不分了。

地不分了,但改革勢在必行。1983年春,中央的農村改革政策進一步明確,土地承包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的思想如解凍的老哈河水,向着既定的目標開始舒暢地奔流。經過半年多的改革,他在不斷總結羣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統一經營,專業承包,單組核算”的經營思路,創造了至今仍充滿活力的建昌營村模式。打破了一大二公的舊體制,成立了農工商聯合公司,建起了11家集體農場,逐步形成了“六統一”的管理機制,初步建立了農業社會化的服務體系。*還結合建昌營村人多地少的實際,想法增加現有土地的效益,他積極推動種植結構調整,實行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蔬菜保護地生產,建設高標準日光温室,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農業發展路子。這些改革措施,既保留了集體經濟的優勢,又注入了承包經營的生產活力,為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奠定了基礎,為實現農業產業化創造了條件。由於這種集約化的經營模式,1986年,赤峯市種子公司選擇建昌營為種子繁育專業村,這使建昌營的經濟發展如虎添翼。十幾年來,只有1500畝耕地的建昌營村繁育優良品種上百個,上交國家良種3000多萬斤。與此同時,農民的專業分工逐漸形成,11個農場集體積累不斷增加,最高的已達70多萬元。

進入80年代中期,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城市經濟改革也全面鋪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深深感到,單靠農業,農民是富不起來的,只有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才能把農村經濟引入快車道。

1984年,*瞄準市場,大膽決策,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的條件下,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借地盤辦了煤礦。這個當年投產,當年收回成本的企業,使建昌營村在改革條件下辦企業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一不同凡響的抉擇之後,*又將原村辦綜合加工廠分解為木器廠、鐵工廠、建築隊等,進一步拓寬了生產經營領域,增加了創收渠道,同時開發商場、飯店等三產和農畜產品加工項目。在當時不少村辦企業紛紛解散下馬之際,*卻將建昌營的企業進行了擴張,為今後企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即使今天看來,也不能不説這是一種遠見卓識。

然而,發展到90年代,由於規模小,檔次低,科技含量少,這些相繼拓展的企業,在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中反映出諸多的不適應。於是,*又進一步審時度勢,全面調整,實施內引外聯、規模經營的戰略,逐步使能源型企業向產品型企業過渡和轉化。1992年和1993年,*以非凡的氣派,先後投資近7000萬元,興建了建昌營煤礦、油漆廠、賓館等具有一定規模的5家企業,甚至把觸角伸到海南等地開發房地產。在這以後十多年的企業經營中,*始終堅持既要不斷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又要按照“上規模、上水平、上檔次”,“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要求,注重原有企業的挖潛改造。他提出,企業要“辦起一個,鞏固一個,見效一個”,他的這種經營思路使建昌營村不僅避免了經濟過熱時期的負面效應,而且使他們的村辦企業穩步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在國有企業艱難脱困、鄉鎮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的今天,全村10家集體企業不但無一虧損,而且穩中有升。

隨着企業的不斷髮展,攤子也越來越大,*總是在努力把握農村經濟的發展趨向,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和社會商品經濟大市場接軌的途徑。他認為,企業只有順應形勢的發展才能生存,才可興旺。1993年,*和村班子成員在認真研究了股份制經濟的特徵、地位和作用之後,在企業改制方面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較早地實行了股份制經營:以11個集體農場、12個村辦企業為依託,成立了寶昌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集體經濟實行量化折股,將生產性集體資產的23%劃撥給村民作為股本,每股股金1700元。16週歲以上的每人2股,16週歲以下的每人1股,每年按股分紅。這一大膽的決策,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增收的問題,而且意義更為深遠的是,形成了一個全體村民有產權,個個是股東,全民共有管理監督權的嶄新管理模式,從此建昌營村的企業完成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土到洋的原始積累。在短短几年內,以滾雪球的方式,發展成為現在這樣擁有煤炭、電力、建築、建材、輕紡、化工、商飲、房地產等項目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企業集團。

我國的企業改革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和市場經濟逐步健全完善的過程中進行的。無論是企業的外部環境或是內部環境都存在很多問題。諸如,政企不分,責權不清,盲目上項目,重複建設,企業管理者出於政績考慮的短期行為,經營活動中的三角債怪圈和腐蝕幹部的回扣送禮風……,都可能導致企業的虧損和倒閉。*認為,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要應對這些問題。為此,他確定了大膽改革、謹慎經營、選賢任能、從嚴管理的經營思想。這些年來,他反覆告誡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們:建昌營的企業不搞非法經營,不搞不正之風,不搞不正當競爭。他始終堅持企業既要放活,又要管嚴的原則,正是基於這種思想,在實踐中,他鋭意改革,不斷創新,逐步完善了一套“兩級法人,一級管理”的獨特管理模式——經營思想、經營策略和大的投資決策等由村委會決定,而生產、內部管理、營銷、用工等都由企業自主經營。在此基礎上,*對所有村辦企業實施“四定一獎懲”(即定班子集體承包合同、定產值收入、定提取上繳、定獎金分配,超額重獎、完不成任務重罰)的責任制管理。為了把責任層層落到實處,村裏還成立了企業管理辦,負責監督資金流向和企業月審月報制度的落實,有效地強化了對企業的服務,同時杜絕了跑冒滴漏,形成了一套嚴密嚴格高效合理的管理機制,使企業統而不死,放而不亂。

*有句名言,叫做“摸着兜辦事”。這是他謹慎經營的思想基礎。他甚至不贊成負債經營,為什麼?*的解釋很坦率,因為在市場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沒有一定背景,風險太大。羣眾贊成他這種做法,企業的管理者們也心領神會。寶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徐忠儒一語中的“我們絕不幹那種掙一百吹二百的事,那種越吹越跑,越跑越吹的泡沫經濟,其實是企業的死亡之路。摸着兜辦事,就是量力而行,這是一種明智之舉,因為我們是村辦企業,死活都是自己的事。”正因為死活都是自己的事,*和他的企業管理者們始終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經營他們的企業。事實也證明,謹慎經營的思想不但使建昌營的村辦企業減少了風險,而且優化了環境,贏得了市場信譽。不管理論上怎麼講,在市場經濟不盡完善,好多企業陷入困境的今天,*他們在實踐中卻取得了成功。

在建昌營村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選人用人和培養人才。這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三親六故構成了極為複雜的農村社會。但為了集體和老百姓的利益,生於斯長於斯的*以共產黨人的責任心和勇氣始終堅持他如古訓般的用人標準:會做人,會做事。具體內容,一是能夠駕馭市場,把企業搞好,把經濟搞上去的人;二是時刻想着羣眾並能充分體現人民利益的人;三是事業心強、責任心強,能兢兢業業工作又勇於奉獻的人;四是組織性強、紀律性強,堅持原則而又懂業務善管理的人。被尊稱為老張書記的*本身就是這樣的人。在他的帶領、影響和感染下,一大批優秀人才成長起來,全村曾受全國表彰的2人,自治區表彰的6人,赤峯市表彰的8人。正是由於有了這樣一批甘願為集體的利益,為人民的利益拼搏的優秀分子,建昌營的發展才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寶昌建築工程公司經理徐忠儒,是*在建築市場疲軟,該企業出現徘徊不前之際,啟用回村擔任公司經理的管理人才。當時,受命於危難之際的這位普通的建築工人感到了莫大信任,同時,他也清楚地認識到,這是老張書記和全村5000多人民的重託。1990年,他一上任就全面改革,大膽開拓。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終於使企業走出低谷,並不斷髮展壯大。1989年到XX年,產值由103萬元提高到6000多萬元,税金由8000元提高到306萬元,上交村集體的利潤由8萬元提高到365萬元。吸納勞動力由不足100人提高到1500多人。工程質量全部達區優以上標準,多項工程被評為自治區樣板工程,1999年成為自治區鄉鎮建築企業中第一個通過is09002國際標準認證的企業。裝潢公司經理宋國良是*一手培養起來的企業領導者,這位同志年輕有為,聰明穩健。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一個由十幾人的小木匠鋪發展為今天融裝飾裝潢、園林施工、席夢思牀墊、木業生產、高檔傢俱製作於一體的規模型企業,實現了產值由幾萬元到千萬元,利税由幾千元到百萬元的巨大跨越。油漆廠的孔慶文是建昌營從赤峯市巴林左旗引進的油漆生產方面的專業人才,幾年來,他帶領油漆廠走出困境,使企業扭虧為盈,成為引進人才救活企業的成功範例。在大膽選人用人的同時,*還意識到,在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新形勢下,建昌營要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尤其要注重培育和儲備人才。1995年建立村黨委以來,他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一是走出去,村裏每年都要組織企業負責人到外地考察學習,使他們開闊眼界,解放思想,鼓舞鬥志。二是請進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聘請有關專家和學者前來講學,改善企業負責人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素質。三是加強培訓,村裏每年都要選送有關人員參加各級各部門的技術培訓,參加電大、函授等學習。*還從建昌營的長遠發展考慮,選送了5名技術骨幹到內蒙古工業大學委託培養。幾年來,已有30多人獲得大中專文憑。這是建昌營發展的後備力量,這些掌握了知識的農民,將會使建昌營村的發展更加輝煌。“建昌營的事業關鍵在人”,幹了20多年村書記的*富有遠見地説:“只要我們培育了足夠的人才,建昌營就不會落後。”

心裏始終裝着羣眾,想問題辦事情,一刻也不離開羣眾,傷害羣眾感情的事不做,損害羣眾利益的事不幹,把人民羣眾的利益當作自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他崇高的奉獻精神得到了羣眾的高度信任。

在建昌營村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像他這樣的老書記,在建昌營村裏是極具號召力的,當然權力也是相應的。但*作為土生土長的黨的基層領導幹部,頭腦一直是清醒的,他從不居功自傲。他認為,權力是人民給的,用人民給的權力為人民辦事,這是天經地義的。因此,黨的幹部就應該心甘情願地做人民的公僕。

正是因為懷着這顆赤子之心,*當村書記20多年,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他説:“我當村幹部,就是為老百姓做事,不是為做官,所以,羣眾滿意就中。”用心鑑石方成玉,着意淘沙始見金,正是由於他對人民羣眾的一往情深,強烈地影響了他周圍的人,因此,在建昌營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20多年裏,*為全村的老百姓操了多少心,費了多少力,辦了多少事,誰也説不清。但羣眾心裏還是有帳的,僅1987年以來,建昌營村小城鎮建設累計投資4000多萬元,1990年開始先後投資5000多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興建了商城,為全部村民安裝了電話實現了電話村,興建了高標準的住宅小區並完善了配套設施,硬化了村裏的所有街巷。文化教育的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先後投資320萬元建起了幼兒園樓和國小教學樓,並投資10萬元為國小購置了微機,投資42萬元建起了農民影劇院,投資80萬元為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社會公益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從1993年開始村裏每年拿出300多萬元為村民發放福利性補助,平均每個村民每年可分得600多元,全村實行了退休養老制度,凡男滿60週歲、女滿55週歲以上的村民每月享受60元養老金,為獨生子女户夫婦和雙女户夫婦上了計劃生育養老保險……。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無限深情地説:“像*這樣的幹部恐怕難找了,他一個心眼兒想着大家夥兒的事。”

隨着村辦企業的發展壯大,有的幹部買上了汽車想跑運輸。*發現後嚴肅地指出:“黨員幹部買車跑運輸不能説不對,可你是幹部,你跑運輸,誰不給面子?你幹了羣眾幹啥?叫我説,要當幹部就別買車,要買車就別當幹部,咱們不能騎着官馬放着私駱駝啊?”他的一席話,説得幹部們點頭稱是,想買車的打消了念頭,買了車的又賣掉,從此以後,村裏和企業的幹部再也沒有鼓搗經商做買賣的事了。

這些年,隨着建昌營經濟的不斷髮展壯大,上邊來找的人很多,*有個原則,無論什麼人找,只要是不符合建昌營發展實際、不符合羣眾利益的事,一律不幹。為此,*和上邊犯難的事也不少。1995年,有關領導找*,請他投資8000萬元上一個汽車充電電池的項目,*和班子成員研究後認為,這個項目攤子大、風險大,特別是市場不穩定,不適宜村辦企業搞。*拒絕了。*之所以能這樣,關鍵在於他無私,無私才能無畏。他説:“我不求官,我文化不高,給我更大的權力也不一定能幹好。我不貪財,如果想發財,憑我的聲譽,搞個體一二年就發了,何必要別人的錢。”人生在世,名利都可以置之度外,還有什麼可怕!不,*也有怕的,他就怕老百姓不滿意。“我退休之後,老百姓理解我就中了。”*帶着濃重的東北口音,很動感情地説:“我當幹部這麼多年,所幹的事羣眾基本認可,大家夥兒能聽我的,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一心為公,無私奉獻,村經濟、社會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帶來了全村的穩定。這麼多年,建昌營村從來沒有上訪的、告狀的,呈現出一派富裕、民主、文明、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一心撲在工作上,嚴於律已,公正廉潔,不謀私利,要求黨員幹部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黨員幹部不能辦的他堅決不辦,*以他高尚的品質和人格贏得了村民的一片心。

幾十年裏,*一心撲在集體事業上。建昌營的經濟發展了,村民富裕了,可*從來不搞特殊,不謀私利,總是嚴於律己,率先垂範,要求黨員幹部辦到的事他首先辦到,要求黨員幹部不能辦的他堅決不辦。

*當村幹部多年,為鄉親們辦了不少好事、實事,有時鄉親們過意不去,拿點東西送過去,可*肯定又原封不動地送回來,*解釋説:“善門難開,善門難閉啊!我收了前邊的,後邊有人來送怎麼辦?”1990年,80歲的老母病故,親朋好友和村民們前來慰問,絕大多數按鄉俗帶來了禮金,*都一一拒絕了,他實實在在地説:“鄉親們的情我領了,可我當書記這麼多年,咱們村1700多户,如果我收下,十多萬塊錢怎麼處理?我這書記怎麼當?”聽*説的入情入理,鄉親們只好作罷。這幾年,不管城裏還是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規格越升越高。*的兩兒一女相繼結婚,而他在辦理這幾件事兒上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連自己的親戚都不告訴一聲。兒子結婚連個“喜”字都沒貼。姑娘出嫁,男方來車接走了事。事後,村班子一些同事埋怨他,他語重心長地説:“按理説,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的終身大事有條件辦得體面些。可是我處在這樣一個環境,又是這樣一種身份,有人送禮又不好拒絕,一收就是十萬八萬的,我們當幹部的哪能助長這種風氣。”瞅着這塊人傑物豐的寶地,要求到建昌營入户的人很多,*秉公辦事,從不循私情。1991年,建昌營村轉城市户口,遠嫁的妹妹回孃家等待這次難得的農轉非機會。*苦口婆心地做妹妹的工作:“像你這種情況,咱村不少,給你解決了,別人怎麼辦?”妹妹終於失望地走了,看着妹妹淚流滿面,*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但他很清楚,絕不能因為自已是書記就破這個例。他常給班子的領導同志説:“我們只有先管住自己,然後才能管住別人。”可是長此以往,親戚們有説法了:“你當幹部,我們啥光也沒沾上。”*也無奈,只好説:“我不是給咱們家當幹部,凡你們沾的光,大家都得沾啊!”

*不給親戚朋友沾特殊的光,連他本人也絲毫不沾集體的光和自己的光。八十年代末,建昌營的村民告別了祖輩相傳的三間土房兩鋪土炕的居住方式,不少樓房拔地而起。這時,*仍然住着舊房子,因地勢低窪,一遇大雨,水排不出去,一片泥濘。村幹部多次勸他重建,看看沒法將就了,他才在原來的地方墊了墊,蓋起了4間平房。蓋房子的時候,他是包給基建隊的:水泥、木料、磚瓦、砂石都是按市場價格付款,就連外借幾個車工,事後他也如數交了款,村磚廠想廉價賣給他點磚,反捱了他的批評。*説:“屬於你的,哪怕是茅屋草舍,也能遮擋風寒,不屬於你的,哪怕是堂皇宮殿,也不能帶來温暖。”這些年,建昌營的名聲很大,*的名聲更大。有人想借他的名義辦企業,給他坐地分紅,*沒同意,並風趣地説:“不勞而獲,哪有這樣的分配方法,社會主義不興這個。”

*常講這樣一句話:“當幹部就要講奉獻,想發財就不要當幹部。”1993年,建昌營鎮依據建昌營村責任狀完成情況,給全村幹部批覆的年薪標準是:正職50207元,副職是40164元,一般幹部30123元。按這個標準領取理所應當。可是,*考慮,村幹部和村民朝夕相處,就是他們之中的成員,因此收入差距不能拉的太大。他召開村領導班子會議,專門研究村幹部的工資分配問題。在會上他誠懇地説:“我們要貼着羣眾做工作,這不僅是一個方法問題,也有一個感情問題。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與羣眾息息相通,和羣眾的收入差距拉大了,感情也自然會拉大。”最後會議決定,村級幹部正職為11500元,副職為10000元,一般幹部為8000元。從1993年到1998年,村幹部們少領了50多萬元的工資。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把這件事當政治資本來炫耀,直到1999年兩公開一監督的過程中,羣眾才看到這個事實:在這個全區“首富村”,幹部們每年的工資只有一萬元左右,村幹部們這麼多年一直競少拿這麼多報酬。*身兼建昌營鎮黨委副書記七八年間,鎮裏發給他的那份工資,他如數交給村裏。早年,村幹部都入了保險,按規定,從50歲起就可以領取保險費了。今年已60歲的張書記對這筆收入分文未取,全額上交了集體。*説:“人不要錢不現實,夠吃夠用就行了,在錢上心裏不能太多地想着自己。”*克己奉公,一身正氣,不僅贏得了羣眾和同志們的信任,也贏得了領導的信任。在多年的經濟活動中,包括為集體的事,他從來沒有送過哪位領導哪怕是一盒煙一瓶酒的禮。*坦坦蕩蕩地説:“不該乾的事我們不幹,送禮幹什麼?工作這麼多年,還沒有哪位領導在哪件事上為難過我。”

實事求是,開拓奮進,任勞任怨,克己奉公,*就是以他的能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就是以他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公僕情懷來帶領建昌營村人民開拓着美好的事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vlwg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