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蹟材料大綱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蹟材料大綱

張國勝,1973年生,**市人,1996年畢業於**輕工業學院無機材料系,省委組織部選調生,畢業後被分配到**縣**集團做化驗員,xx年到**縣**鄉任鄉長,後又調任杜堂鄉鄉長,xx年2月,張國勝任**鎮黨委書記。

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蹟材料大綱

從城裏人變成農村人

在去農村之前,從小生長在城市、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他連小麥和韭菜都分不清,農具裏只認識鐵杴和鋤頭;在去農村之後,他對莊稼、大棚、西瓜的病蟲害門門清,他領着大夥重新分地,他身為鄉長卻到城裏超市求人家幫忙買西瓜,xx年碰上洪澇災害,去採訪的記者竟然不敢相信他就是鄉長。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張國勝從**輕工業學院一個意氣風發的大學畢業生,轉變成**市**縣**鎮黨委書記,他變得成熟、穩重了,他説自己很快樂,其實,這十年農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想生氣,就分地

1996年7月,考上省委組織部選調生的張國勝離開**輕工業學院,回到家鄉**等待下鄉分配。那時候,年輕的張國勝可謂一腔熱血,他拒絕了學校讓他留校的建議,拒絕了魯中監獄和**市海關給他的報道函,一門心思要到他最不熟悉的農村去開創一片天地。

張國勝最早被分到**縣一家鄉鎮水泥廠做化驗員,每天面對枯燥的原料和數據,半年後,他被調到陳集鎮政府,後來又做了陳集鎮貿易區管委會副主任,從那時起他才真正開始與農村、農民打交道。

年輕的管委會副主任很快被派去包村,他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村裏一個小隊到了十年調地期,要重新分地了。

小隊只有四五十户人,但地有好有壞,還有人家嫁出女兒需要讓地,張國勝就一遍遍往村民家裏跑。跑一遍有的人不在家,跑兩遍才知道分地大事要跟當家人説才行,這就得去了解這家是男人當家還是女人當家,等所有村民家全跑遍了,全同意分地了,這才通知大家去開羣眾大會。

等人們陸陸續續來得差不多了,張國勝領着大家去量地,為了怕村民日後有意見,張國勝讓所有人都看着,量好一塊就立下樁子圈好地,然後再接着往下量。

但第二天,村民們又找來了,有的人嫁出去閨女又不想讓地了;有的人説地頭有塊廢置兩年的空地,這次也得拿來分;有的人説地我可以讓,但地上載着樹,你得賠償給我;有的則説我那地裏有墳頭,誰負責遷走……

張國勝把這些問題收集起來,跟村委會和村裏老人們商量,結果是再開會,再量地……等重新量好了,提意見的又來了,原先説話的話又變卦了……就這樣,四五十户人的地分了整整兩個月,才算塵埃落定。

“村民那個反覆呀,你今天把他説通了,回去家裏人一説,明天就不承認,而且他們覺得你是鎮裏派下來包村的,説的話代表鎮裏,不合心意就要去上訪,那段時間壓力太大了。”張國勝説,從那次分地經歷之後,他才深刻理解了“想生氣,就分地”這句老話,真實的農村生活給張國勝紮紮實實上了一課。

鄉長賣西瓜

xx年,28歲的張國勝被調到**縣**鄉當鄉長,他也是當時鄉政府班子裏最年輕的領導。

**鄉企業少,經濟不發達,但有種植早春西瓜的歷史,不過面積並不大,張國勝就想把早春西瓜當成**村民致富的“敲門磚”。

張國勝開始一次次跑濟南,他找到一家西瓜研究所,請他們代為培育西瓜幼苗,並擔任**鄉的技術指導。

西瓜苗培育好了,張國勝興高采烈地帶回**,在他苦口婆心地勸説下,全鄉五萬畝土地上有兩萬畝種上了早春西瓜,就在他們夢想着能早日致富的時候,出事了,剛種上不久的西瓜苗出現了疫病,而且帶有傳染性,很快,大批大批的幼苗不行了。

看到大片的幼苗莖部從發黑到腐爛,然後再斷掉,張國勝的心幾乎在流血。他想起了當初為了勸説村民種早春西瓜致富,他組織村民坐了十八輛大客車到壽光參觀學習經驗,農民窮啊,他們只吃了早飯就出發了,中午捨不得買吃的,晚上又沒錢在壽光住宿,就開車連夜往回趕,雖然車上準備了一些麪包火腿腸,但很快就分光了,有的村民餓得摔在了兩米深的溝裏,好半天才救過來……

張國勝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苗爛掉,他到濟南找專家、到**農業大學找教授請教,最後,山農大的一位教授來到**鄉,給村民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那些日子裏,張國勝天天靠在田裏,手把手給村民示範如何給幼苗塗藥,蒙受了這麼大損失,有些村民對這位鄉長説話很難聽,張國勝一聲不吭,他説:“將心比心,農民把全家積蓄拿出來種西瓜,怎麼可能再通情達理地跟你講話呢?”

在張國勝和鄉親們的努力下,80%的西瓜苗給救活了,雖然損失降到20%,但張國勝也不肯放棄,他又找到那家西瓜研究所,好説歹説又讓他們無償提供了20%的健康幼苗。

終於等到了西瓜豐收的那一天,西瓜是保質保量了,可買家不認啊。張國勝就拎着兩個西瓜去**的大超市,求人家幫**賣西瓜,超市的人誰也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鄉長在低三下四地求他們收下西瓜。

在張國勝的努力下,**西瓜終於打開了銷路,大學畢業的張國勝看得比較遠,他給西瓜註冊了商標,上網、上電視、參加西瓜協會……很快,“**青”西瓜大批流向了全國各地。

蹲在北京街頭招商

“當時我左看右看,就沒看出他是個鄉長,”**《牡丹晚報》記者杜紅髮一直記得xx年洪澇災害時見到的張國勝。那次,**連下了一個多月的雨,**鄉地勢低,積水倒灌進來,造成內澇。杜紅髮到**時,雨水就在村邊圍繞,很多房屋、電線杆倒在水裏,地裏的棉花只露了個尖。

杜紅髮來到鄉政府,想找個人帶他們去地裏看一看,裏面有個年輕人走出來,二話不説,從屋後拎起一雙泥靴子就帶他們上了路,一到田裏,幾乎所有人都認得他,都喊一聲“鄉長來了。”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杜紅髮的腦海裏,他想不到,這個滿身泥巴、一雙泥靴的年輕人竟然是鄉長。

張國勝的好朋友李守衞則陪着這位張鄉長到北京蹲過大馬路。那時候張國勝剛當鄉長,他聽朋友説清華大學下面一個廠子想擴大生產,就趕緊跑了過去,並請朋友李守衞同去“長長眼”。誰知到了北京一談才知道,人家只是有這麼個計劃,什麼時候實施還不一定。

張國勝不甘心,他就在清華大學門口守着,看能不能碰上個招商引資的機會,“我們就蹲在清華大學門口,看着大城市裏人來人往的人流,天都黑了,張國勝還是不死心,那種感覺……”李守衞對記者講。

當然,那段有些盲目的時期早已過去了,如今張國勝對招商引資已經非常熟悉和內行,再提起所受的那些委屈,張國勝只是淡淡一笑,他説:“以前這些事我已經記不得了,我只記得這些經歷積攢了感情,積累了經驗。”

十年時間,把張國勝從一個城裏大學生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張國勝把他的經驗總結為兩條:“一是不管幹啥,都要對得起職責良心;二是隨遇而安,心態要保持平衡,積極適應環境。”

“農民樸實、正直、可親,一旦熟悉了,幹農村工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張國勝笑着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zje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