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精選24篇)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精選24篇)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

,1963年出生,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肢體四級殘疾,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現任依瑪哈魚皮傳統工藝農民合作社理事長。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精選24篇)

童年的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每天陪伴姥姥製作魚皮衣服、鞋、帽等魚皮製品。在環境的薰陶下,也開始動手參與制作,逐漸掌握了這項技藝。1996年,隨着旅遊業的興起,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魚皮工藝上,並在旅遊景區開設門店,將做好的魚皮畫、掛件等魚皮製品銷售給遊客。目前,他的作品已遠銷至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20xx年、20xx年,他兩次被同江市殘聯聘為殘疾人魚皮畫培訓講師,他將自己的魚皮畫製作工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現在學員們都能自己作畫,並且出售自己的作品。20xx年5月,在市殘聯的`支持下,依瑪哈魚皮傳統工藝農民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成員已達15人,部分成員通過製作魚皮畫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20xx年(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劃大賽中國地區選拔賽中,依瑪哈魚皮傳統工藝農民合作社榮獲“優秀企業獎”。

經過多年的經營,合作社已經有了固定的客户資源,同時,依託於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的旅遊資源,合作社的魚皮畫作品已銷往全國多地,20xx年合作社銷售額突破15萬元。

表示,將繼續開展殘疾人魚皮畫製作培訓,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掌握魚皮畫製作技術,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勤勞致富、共同圓夢。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

從社區的殘疾人工作到社會服務的助殘公益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蹟,連續13年的志願服務,組織策劃敬老愛老、助殘踏青、殘疾人夏令營、殘疾人集體過生日、殘疾人過大年、弱勢羣體上門服務,帶領殘疾人、弱勢羣體、失獨家庭參觀革命聖地、烈士陵園、紀念館、博物館、安徽名人館、大蜀山、巢湖等志願服務活動200多場次,受惠殘疾人20__多人次、服務社會弱勢羣體約5000多人次,用十三年的時間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愛心志願者之歌。

一、精心策劃各項活動 真情服務弱勢羣體

他是一名普通的辦事員,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感召世人的豪言,但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平常心。“幫助別人並不希望達到感謝,只希望能夠將這種温暖記在心裏”,這是他經常講的一句話。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憑着一顆熾熱的心和對殘疾人事業的執着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在做好本職工作以後,積極配合居委會其他的各項工作,他組織成立“星火助殘志願服務隊”,經常組織策劃敬老愛老、助殘踏青、殘疾人夏令營、殘疾人家庭子女學習輔導、重病救助、殘疾人集體過生日、殘疾人過大年、殘疾人家庭打掃衞生等一系列公益助殘活動200多場次,他有一顆樸實無華的愛心,書寫着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繹着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特別在愛心助殘、社區服務、社會服務等方面、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真誠奉獻。帶領長期坐輪椅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朋友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世界,帶領殘疾人蔘觀“安徽名人館”、遊玩濱湖濕地公園、長臨河古鎮、中廟,龜山公園觀光美麗的巢湖、包河區大圩鎮百果生態園採摘瓜果、渡江戰役紀念館以及參觀大蜀山“革命烈士館”、紀念館、博物館、安徽名人館等一系列大型助殘志願服務活動。並且帶領部分殘疾人蔘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走進岱山湖呼吸鮮空氣、“關愛殘疾人·暢遊三河鎮”、參觀“三國古戰場”遊玩桃溪桃花源、四季花海等合肥市連續六屆大型助殘公益活動。帶領部分未婚殘疾人,參加合肥市每一屆“殘疾人相親會”以及參加安徽省殘聯的“安徽省首屆自強模範與助殘先進事蹟報告會”,參加“公益組織求墨寶、千份春聯全送出”的殘疾人上門送春聯、貼春聯等多場慰問活動;“國際殘疾人日”帶領殘疾人蔘加在合肥大劇院的“愛心助殘大型公益晚會”的觀看;多次參加在杏花公園、淮河路步行街的“貝雷帽環保宣傳”義務撿垃圾、環保宣傳的志願者活動;多次帶領殘疾人家庭小孩、社會留守兒童”參加夏令營主題課外活動,受惠殘疾人20__多人次、服務社會弱勢羣體約5000人次、用十三年的時間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的愛心志願者之歌,他真正體現為人表率,真正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標兵,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蹟。

二、身先士卒 把弱勢羣體放在心中

他不僅組織策劃自己的“星火助殘志願服務隊”的所有服務活動,還積極參與社會各公益組織團隊的公益活動,在“中國免費午餐安徽工作區”、“安徽書畫網公益事業部”、全國道德模範“胡文傳愛心服務隊”“雙崗義務助殘隊”、“合肥志願者之家”、“臨湖陽光助殘社”、“合肥無障礙公益組織”等近10個公益團隊都能經常看到資深的、助人為樂的愛心志願者張仁塘,他是真正的“公益達人”,以知足常樂的態度,以及以無怨無悔的精神參加了各項的志願服務活動。他一直堅持走在助人為樂的路上,為殘疾人籌集善款購買輪椅積極參加愛心書畫義賣,為貧困山區孩子解決免費午餐問題,積極參加愛心義賣報紙,為孤獨症兒童、腦癱兒童、白血病兒童籌集善款,積極參加各項愛心義賣籌集善款,為敬老院孤寡老人、重度殘疾人手術費、地震災區的慰問籌集善款,多次參加各組織的大型公益活動,參與和組織各類活動100多場次,募集款、物價值近100萬元,志願服務時長近萬小時,他13年如一日,做人忠厚低調,任勞任怨,志願熱情飽滿,沒有絲毫的懈怠,真正做到了初心不改,真正體現出愛心“助殘先鋒”、助人為樂“公益達人”。

三、愛心捐助温暖他人 真情奉獻不求回報

“大愛無疆,真心無價”,他不僅多次參加了“社會公益組織”的大型公益活動,還幫助了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他前往肥東縣石塘鎮看望患有重症肌無力和侏儒症、長期卧牀不起的殘疾人朋友,給她送去了慰問金,為廬江縣嚴重殘疾人土家妹殘疾人朋友做“脊椎牽引”手術,參與了大型籌款義賣活動,並且捐出了慰問金表示心意;為“中國好人”的弟弟做“兔脣手術”,捐出了自己的愛心款,給合肥北城工業園患有嚴重疾病“髓母細胞腦瘤”的`騏騏小朋友化療,送去了愛心款,每年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部分工資款對金寨縣革命老區的貧困兒童上學費用、壽縣炎劉鎮的“殘疾人留守兒童學雜費”、肥東縣貧困地區的“困難殘疾家庭”都進行了多年的、長期的“一對一”結對幫扶,為蚌埠市懷遠縣困境兒童微心願圓夢、為星星的孤獨症兒童、白血病兒童康復、為輪椅殘疾人朋友家庭無障礙改造、為合肥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特殊孩子等等全部捐出愛心款,截至目前個人捐款近4萬元,他不善於表達,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愛心、散播愛心,愛做善事,這就是他助人為樂的愛心服務理想,他有一顆博大的愛心,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快樂自己。

四、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關愛他人分享快樂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民服務”。這是張仁塘在黨員愛心牆的承諾,他在愛心付出的同時也達到了很多收穫。20__--20__年分別榮獲合肥市“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__-20__年分別榮獲經開區、海恆社區“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並且榮獲合肥市“百城道德模範網上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道德模範經開區提名,榮獲經開區“新城新人新面貌”榮譽稱號;20__年榮獲“合肥市首屆最美殘疾人”榮譽稱號、中國免費午餐安徽工作區“優秀志願者”光榮稱號;20__年榮獲“合肥市首屆助殘志願服務先進個人”、合肥市孤獨症康復協會“有你關愛,我不孤獨”優秀志願者、經開區“善行義舉”四德榜榮譽、“合肥市經開區二星級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20__年榮獲“合肥市第二屆助殘志願服務先進個人”、安徽書畫網公益事業部“優秀志願者”、合肥市合肥雙崗助殘隊“優秀志願者”、全國道德模範胡文傳愛心服務總隊“首屆優秀志願者”,20__年6月榮獲愛崗敬業類“合肥市第四屆道德模範”候選人;20__年8月榮獲合肥市助人為樂類“合肥好人”榮譽稱號、9月榮登“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榜9月份“中國好人”候選人,20__年榮獲“合肥市第二屆先進助殘志願者”、“首屆合肥好人百十工程20__年度合肥好人”榮譽稱號,榮獲“合肥市第二批優秀黨建工作指導員”榮譽稱號、榮獲“合肥市殘聯、合肥市圖書館、合肥康福殘疾人服務中心”的“社區眼健康,全納你我他”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12月榮獲合肥市經開區“首屆合肥經開好人”稱號,“合肥市第四屆丹青好人”,合肥市廬陽區20__年度優秀志願者“先進個人”;20__年榮獲安徽善之源公益組織聯合合肥好人之家頒發的“德昭天下 日行一善”錦旗、榮獲經開區海恆社區首屆“最美海恆人”、首屆“最美合肥好人”等榮譽稱號。

“做好事簡單,難就難在一直堅持做好事;獻愛心容易,堅持默默奉獻愛心不簡單”這是他經常給自己的定位,他一如既往的服務弱勢羣體,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用自己言行展現了一位助人為樂愛心志願者的真善美,最值得人們讚賞的美,是美在心靈深處的美。他用博大的愛心、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服務他人快樂自己,是新時代雷鋒精神標兵。他用13年的真誠愛心、永恆善意的舉動向他人、向社會傳播了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用自己的作為呈現了一位助人為樂的“愛心公益達人”。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3

小軍,現年50歲,雙眼失明,評定為視力一級殘疾,系得勝鎮農豐村人。

他眼雖失明理想卻不盲,一心鬥志昂揚奔小康。20xx年、20xx年、20xx年殘聯免費送到成都、巴中、綿陽等地進行專業的.按摩技術學習培訓,獲得盲人按摩高級職稱。他忠厚誠實,踏實肯幹,克服重重困難,鑽研按摩技術,心中一直懷揣幹事創業熱情。

20xx年終於在平昌縣政法街社區開起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盲人按摩店,20xx年又在平昌三江大道開設了第二家盲人按摩店,共安置13人就業人員其中包括7名殘疾人。通過多方努力實現了創業夢想,不但自主居家創業,還帶動其他人走上就業崗位。近年來,為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以顧客滿意度為己任,不斷到省、內外學習和進修按摩推拿技術,讓按摩推拿水平得到提升,對同行業來説,他的按摩技術可數一數二,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和好評。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4

張,男,漢族。1972年6月21日出生,國中文化,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濤城鎮黃墅村塗灣組,現任黃墅村殘疾人協理員。 1990年,國中畢業的張為改變家庭生活窘境當上了木工學徒。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虛心向師父求教,終於換來了一手好木工手藝,從此,開始從事木工行業,起早貪黑,吃苦耐勞,一干就是十幾年。憑着精湛的手藝,他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正當張意氣風發地夢想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命運跟他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20__年的一天,在電刨牀上製作木地板時,電刨無情地將他的左手五指全部切斷,致使左手殘疾。從此,張與木工手藝活斷了緣。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迷茫過,消極過,可是最終他選擇了勇敢面對這一切,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在參加了縣殘聯舉辦的特種水產養殖培訓班後,他瞄準了甲魚養殖產業,20__年元月,張與鄰村(鳳河村大義組)村民賴正兵取得聯繫,蓋起了甲魚棚,當年建棚投入資金33萬元,從事甲魚養殖。當時,環境很艱苦,一是缺資金,這筆不小的資金全是從親朋好友處借來的;二是缺技術,當時張在甲魚養殖領域還是一個“門外漢”,他想盡一切辦法克服技術上的重重困難,憑着虛心求學、大膽創新的精神,在翌年元月初見成效,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還略有利潤,得到了回報。嚐到甜頭的張幹勁更足了,隨着不停的摸索和經驗的積累,他的養殖技術不斷提高,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效益越來越顯著,僅20__年一年就獲取純利20萬元。

張靠着自己自強自立和努力拼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拓了一番新的事業。可是看着周圍的村民特別是殘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貧困,張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忠厚實在的他有一股闖勁和幹勁,更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他腦海中萌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術帶動周圍村民,扶持當地貧困殘疾人發展甲魚養殖共同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縣殘聯的支持,如今,在他的帶動下,當地已經有了12家甲魚養殖户,其他養殖户有情況、有問題找他時,他毫無保留地給予免費技術指導,幫助他人。他還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到12家甲魚養殖户家裏義務巡迴指導,在他的影響下,12家甲魚養殖户的養殖技術得到提高,併成立了甲魚養殖協會,走上勤勞致富之路。

殘疾人本身就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愛,而張卻做到了去關愛別人。從20__年任黃墅村殘疾人協理員以來,在發展甲魚養殖的同時更是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為殘疾人服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他工作求真務實、勤奮努力、刻苦鑽研,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於20__年榮獲郎溪縣優秀殘疾人協助理員稱號,並在20__年濤城鎮殘代會上被推選為肢體殘疾人協會主席。

有理想、有目標,才能有未來。張計劃於20__年再造一個甲魚棚,總投資40萬元左右,在擴大甲魚養殖生產規模的同時,打造一個殘疾人就業實訓基地,更好地為當地殘疾人服務。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5

我叫陳,今年43歲。幼兒時不幸患了小兒麻痺症,下肢萎縮乾癟,開始只能靠一張小木凳挪步,後來靠雙枴行走,從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掙扎。長大後,我勉強上完了國中就因為身體原因輟學在家中,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處求事。有一句話叫做“陽光總在風雨後,事業成功靠奮鬥。”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我從親戚那裏學會了服裝設計和製造的手藝。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學習時,我格外賣力,在滿師後憑着紮實的手藝功底,在鎮江市區一家服裝廠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這家服裝廠倒閉了,遭受雙重打擊的我並沒有退卻,靠着廠裏給予的一筆很少的經濟補償,加上向親戚朋友借的錢買了一輛殘疾車,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為啟動資金,想自謀出路,開一家服裝加工廠。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我任勞任怨,歷盡艱苦,光是拉客就翻車過好幾次,命都差點丟掉。

20__年底,我在丹徒區政府和區殘聯的大力幫助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找到了地皮,辦起了自己的服裝廠,蓋起了新廠房,還購進了三十多台新自動縫紉機,在上黨鎮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縫紉技術的女工和部分殘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裝廠的人員配備,搭起了框架,同時也解決了一批和我一樣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的就業問題。經過各方籌備,我的“國方”製衣廠開張了。可“萬事開頭難”,創辦之初舉步維艱,由於對進貨渠道的陌生,對顧客需求的不瞭解,我真是吃夠了苦頭,甚至一段時間入不敷出,但我並沒有氣餒,憑着自己精湛的服裝設計手藝,在黨和政府的大力關心和幫助下,渡過了難關。我的生意日漸紅火,客户也越來越多,甚至一些邊遠地區和國外加工的客户也慕名而來。

20__年7月,我廠生產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裝就贏得了對方的好評和稱讚,10月初,又有一批出廠服裝全部達標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個人常常需要兼顧裏外的事情,忙起來一天只吃兩頓飯,從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為的只是能夠把廠發展起來,壯大起來。

去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服裝廠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資都發不起,我一度有過放棄的念頭,但人活一口氣,我要為殘疾人這個羣體爭那麼一口氣!最終咬着牙堅持了下來。今年,服裝廠的效益穩步回升,難關最終度過了,實實在在讓我鬆了一口氣。如今,面臨發展的良機,我迫切地希望能夠將廠發展壯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裝廠申報福利企業,再招一批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到自己的廠裏來就業。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殘疾人地位和尊嚴,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鎮江市,丹徒區的領導都來慰問過我,鼓勵我自強自立,將服裝廠辦好。我的心裏暖和和的,下定決心要抓住機遇,再接再厲,不辜負大夥的期望。

服裝廠創辦至今,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依然面臨着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在經濟方面,雖然我渴望擴大規模,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缺乏相應的資金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跘腳石。在這個節骨眼上,懇切希望各級領導能在百忙中關心一下,幫我解決一點實際困難,好讓我這個展翅躍飛的小鳥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時、地利、人和”。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通過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度過困難,走出一條殘疾人創業的陽關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終會有回報。回想起自己這麼多年來的風雨相隨、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體殘疾並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樣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6

小明是X社區一名殘疾人員,1歲時不幸患上了小兒麻痺症,導致右腿殘疾,從懂事起的漫長的日日夜夜裏,他靠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運抗爭,走出了一條特殊的人生軌跡。父母盼着男孩成家立業,撐起張家一方天!從小在農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慼的眼神,他心裏就顫動一次:不能讓父母為我傷心痛苦一輩子,我要做一個爭氣的孩子,我要給父母一個奇蹟。他利用自己以前所學的技術,開辦了一家電器修理。由於他的技術過硬和他的服務態度優質,現在找他的人越來越多,真是生意興隆,這使他深深感到,只要肯轉變擇業觀念,改變過去的想法,對自己有信心,勤奮肯幹,就能開闢一片新天地。自學電器維修技術,擺攤設點,生活也算過得去,雖然行走不便,但小明卻是個不甘於現狀的人。經過一番調查和思考,在維修電器的同時,他悉心鑽研養殖和雞病防治技術,開始養殖蛋雞。起初小打小鬧,只圈養了三四百羽。後來逐漸擴大規模,賺了一些錢,生活也過的美滿幸福。小明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在許多優惠政策的照顧下,會有更多的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走上好的生活道路。

小明一家三口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生活其樂融融。他在創業期間不忘黨的關懷和國家的各項政策,認真學習黨的__大會議精神,努力鑽研各種科學技術,時刻不忘社區對他們家庭的關懷。作為一名殘疾人,他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各項工作,大力向轄區居民宣傳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國情;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優育優教、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等科學的婚育新觀念,生動地詮釋美滿婚姻、和諧家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在計生協會組織中能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帶動廣大周圍居民和社區殘疾人學習計劃生育政策,並向她們宣傳居民自治章程的重要內容。通過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逐步實現居民自治、實現計劃生育各項工作目標。

小明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殘疾雖不幸,但並不可怕,只要去拼搏,同樣可創造人間奇蹟,同樣可成為生活的強者”!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7

每天中心一開門,就有患頸椎病的、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跨進門來,連一名韓國客商也屢次前來求醫,着實給這個小小的診所帶來了名聲。

9歲那年,突然雙目失明,從此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永遠在那雙幼稚清純的瞳孔裏定格。他還是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啊!命運無情的打擊給他和家人帶來的痛苦,是永遠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啊。

在命運面前,是順從,還是抗爭?不想低頭,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他被家裏安排到南昌盲校學習。8年一晃就過去,他勤學苦練,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藝,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開張了, 感到自己空無影像的世界豐富起來,生活變得有意義了。當人們解除了病痛,離開診所前誇着他手上工夫好時,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從小就經歷了那麼一場磨難,使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來救治的是殘疾人或家境困難的人,他就主動減免治療費用。從前年5月開張到現在,已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多元。

一天,一個被骨質增生困擾多年的農村盲人來到診所。一聽到對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憐憫,熱情地拉着他坐下,為他治病。一星期後,患者病痛消失了,把他送出門,分文未收。去年,有個叫楊洋的小孩子,只有半歲,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頸,四處治療空無效果,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療,先天性斜頸竟神奇地痊癒了。

現在,為了帶動殘疾人就業,正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按摩技術教給別人,陳玉英、李宗春、王德華等6名盲人從他這裏學到技術後,紛紛開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問:你把技術傳給了別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飯碗?説:有飯大家一起吃。我一個盲人,還能給社會作點貢獻,活得真有意義,太使人高興了!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8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豐收的莊稼,建平鄉村民宮振平説:“我們能有今年的大豐收,要感謝宋加文,他雖然是個殘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講信譽,講質量,為我們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讓我們的莊稼旱澇保收。這是鎮賚縣農民對宋加文創業成果的贊予和肯定。

沒錯,宋加文是鎮賚縣鎮賚鎮一名殘疾人,但是他身殘志不殘,10幾年來,他靠着堅強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於開拓的勇氣,走出了一條坎坷的創業之路。

宋加文出生在山東省博興縣曹王鎮一個偏遠的農村,小時候,家裏很窮,全家只靠父親做一些手工編織品賣些錢維生。但他從小聰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親幹活時,他總是幫這幫那,不知不覺,也學會了手工編織這門手藝。

18歲那年,為了改變家裏貧困的狀況,給父母減輕一些負擔,他隻身一人闖關東來到了鎮賚。當時,正趕上鎮賚縣柳編廠招收技術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從此,他成了柳編廠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廠裏他加倍工作,肯吃苦愛專研,很快成了廠裏的技術能手,很得領導的賞識。在廠裏的幾年,他幹過銷售,跑過採買,又當過技術員,然而,正當他要大顯身手的時候,命運讓他面臨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1990年企業改制,他和妻子雙雙下崗。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不但沒有向困難屈服,而是用玩強的毅力面對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戰。下崗後,他自謀出路,憑着自已在廠多年的工作經驗,1991年,他幹起了建材銷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雖然沒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歷程中,有陽光相伴,也有陰雲密佈,有一帆風順,也有步履坎坷,有歡聲笑語,也有以淚洗面。誰料天有不測風雲,1999年,也許是多年的勞累奔波,他患上了雙側無菌性骨股頭壞死,癱在了牀上,病痛時,他這個七尺男兒競被折磨得號淘大哭。為了給他治病,妻子領他去過長春、北京等地各大醫院,這次他花掉了家裏全部積蓄,真可謂傾家蕩產。兩個孩子上學眼淚汪汪地管他要學費,他都無處去張羅,甚至連5角錢一斤的波菜都不敢買。面對生活的窘況和病殘的軀體,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勵,親友的勸導,讓他頓悟生命的可貴。生來倔強的他認為:“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過去我可以做的,以後仍然可以,我雖然殘疾了,也一定要比別人強。”

20xx年,在殘聯和親友的幫扶下,他借了1萬多元,又幹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來,他就讓妻子用自行車把他推到商店,躺在牀上賣貨。客人來買貨,都是自已到櫃枱裏去拿,然後,算好錢再交給他。這樣幹了一年,年末他爭了1600元錢,夫妻倆高興的不得了,盤算着用這點錢好好地過個年。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辛辛苦苦爭的1600元錢卻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飛,趁他們不備,小偷把錢偷走了,過年的錢沒有了,夫妻倆的心情暗淡到了極點,倆人抱頭痛哭。然而,一時的打擊似乎讓宋加文的頭腦更加清醒了。他説:“錢是沒有了,但志氣不能沒有”。

隨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維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舉步維艱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到農村看到農民都靠機井種地灌地,靈機一動,毅然決定辦個打井隊。但是,當時全縣還沒有一個個體井隊,要打井,他即沒資金,又沒設備,也沒有經驗,能行嗎?可只要他認準的就一定要幹下去。此時,親戚朋友們也並沒有袖手旁觀,幫他在銀行貸了13萬元,購置了一台打井設備和2台小四輪拖拉機,還安置了6名下崗職工。從此,他一瘸一拐地帶着自已這個打井隊,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為農民打井。剛開始,由於不懂技術加之打井設備不行,他連打了10口井,就壞了6口,僅一兩個月時間,他就賠了4萬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輸的他請來了技術員一看,原來是鑽機採用正循環行業,對本地的地理結構不適應。於是,他果斷決定對鑽機進行改造,花2萬元對原來正循環作業的鑽機改造成了反循環。改造後,他順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宋加文笑了,笑得那麼開心,那是歷盡艱辛成功後的喜悦。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9

我叫夏宗雲,與共和國同齡,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出生在齋壇鄉小石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我3歲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從那時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從懂事時年起的漫長的日日夜夜裏,我靠着始終如一的理想和信念同厄運抗爭,走出了一條特殊的人生軌跡。

我是農民的兒子,種過田。從19歲開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僅練就了一身好手藝,而且開闊了眼界。1987年,在鄉政府的鼓勵和父老鄉親的幫助下會,經歷了多年見識的我開始了創業之南路。經過多年艱苦地精耕細作,我辦起了一個木製品建築材料養雞場——宏興工藝品廠,終於有了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科技事業。

20xx年,又持債村兩委換屆選舉。我們小石村地處肥沃的鬆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種糧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其他村的幾乎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們的小石村,由於交通不便,村兩委班子思想不統一,集體經濟為負數,光欠供電局電費就達3萬多元,全村已被停電了。村裏的工作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村民們都急切企盼有一個人能挑起這副重擔。鄉黨委政府深入我村調查、座談、瞭解情況,最後找到了我。鄉領導對我説:“小石村至今還未脱貧,鎮裏的工作很困難,你辦過廠,見過世面,已率先走上了毛莊,鄉黨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擔任書記,領着大夥兒走致富路。”鄉領導的這番話,讓我徹夜難眠,我深知創業的艱難,如果回村當書記的話,自己的廠肯定會受衝擊。同時,我的妻子、兒女也極力勸阻我,親朋好友也規勸我,他們都認為回去當書記,影響家庭金融市場不説,弄不好還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經過反反覆覆的思量和激烈深究的思想鬥爭,我認為共青團員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自己走上致富路離不開黨的政策和村民的,帶領村民致富村幹部應是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我軟磨硬泡説服了妻子兒女,頂住了少數人的冷嘲熱諷,義無返顧地把組織關係遷回搬回了村裏,並以全票窄小當選了小石村的黨支部書記,我被黨員幹部村民的信賴深深地烙下感動了,從此,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小石村好好幹出個樣子來。

在我接手後,才真正發現小石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子村”。當時,村裏共負債9萬餘元,鄉親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數村民依然沒有脱貧。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村裏因拖欠管道而被供電局切斷供電局了電源,出現了“日間有陽光,夜間無燈光,白村變黑村,户户叫黃天”的現象,這一上任就遇上這麼棘手的風險問題,我想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驗我夏宗雲嗎?怎麼辦?村民在試目以待。“開弓沒有回頭箭,再困難也得硬着頭皮幹下去了”我心裏一邊這麼想,一邊帶着兩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意識形態此項工作工作,穩定村民的情緒;一方面抓緊與燃氣公司協調,併到處籌集資金,為了還款,我以自己的名義貸了款,先一次性了村裏所欠的3萬多的電費,這下,燈亮了,村民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頭的石頭才落下來:當村幹部真不至於呀!

經過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變小石村的落後面貌,下一步的路該如何走?就這個問題,我無法判斷走了多少路,度過了多少個不眠夜,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篩選。最終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灘的一塊荒蕪了很久的地,經過多方論證,爭取縣國土行政部門的支持,我兩委就帶着包村班子成員和村民,上用一刨一鋤硬是在這片亂石灘上開出100多畝土地,得到上補助資金10餘萬元,並將它承包給人搞開發,每年為村集體不斷增加了1萬餘元的收入。然而,由於小石村地處平原,沒有山可供開發,集體土地又少得可憐,切要壯大集體經濟光靠農業開發顯然不行。想到這點,我從自己辦廠的經歷集體經濟深要體會到發展村中其也要走發展工業的道路,自己沒有資金、人才,就向外爭取外地人倡辦來興辦企業。於是,我們研究規劃了100餘畝重工業開發小區,引進了一外老闆,投資100餘萬元在村裏創辦了一個“松陽縣人和泵閥分廠”和温州一家投資50萬元左右的製陶鑄件廠,引進企業後,不僅增加了村屯農民的收入,而且為村民增加了就業渠道。

村集體經濟進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呢?這是我上任後的第二個看點。我想到了一個根本點,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小石村原只從一條小機耕路通向洛佐瓦屋後,而且路況很差,車進不了村,村農副產品的`價格明顯低於別的村委會,村民心裏有説不出的無奈和苦處。想着這些,我心裏很急,千方百計,經歷幾多波折,終於開通了一條8米寬,2.5公里長,直通鄉政府的公路。後又結合康莊工種澆築了水泥路面,這樣連大型的貨車都能貨櫃車開進村了,提高了農副產品的期望值。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輩輩都是靠種良田的,但農田因鬆蔭溪古道衝擊而成,爛田糊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暢,有許多田只能種兩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這700多畝爛糊田,成了村民們關注村幹部的又一個難點問題。是啊,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們作為村民馬爾紹,怎麼能袖手旁觀呢?經過幾番周折,才與縣國土部門聯繫並爭取到土地整理項目。經過半年的努力,順利完成了土地彙總,現在是田成方,路成網,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話説:“現在的田是有心幹就幹,想濕就濕,想種什麼就種什麼。”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農業經濟效益自然也就上邊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漸漸地鼓起來了。

然而,畢竟富起來村民在少數,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户殘疾人家庭,他們還是赤貧不堪。想到他們,我這心裏就泛酸。因為我殘疾人自己就是一個老年人,比鄰而居和他們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們顯現出同樣的經歷、感受和痛苦,就憑這點,如今,我自己又闖出來了,也富裕了,看着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家庭成員地指望着我,我怎麼能無動於衷呢?可又如何幫助他們消解貧困呢?轉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辦的廠,何不把廠辦成一個福利企業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馬放下手頭的活,立刻趕到民政局諮詢有關福利企業的事宜,我的思路獲致民政局領導的一把手贊同,他們決心幫我這個忙。於是,我費盡心思着手搞規劃,寫申請,跑報批,一路折騰下來,總算如願以償了。接下來,我就把村裏12位有勞動能力但幹不了重體力活殘疾人招進了波加爾區自己的工廠,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煨熬,這樣他們的生活也就有着落了。

“要當好書記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提供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提供支持,就必須深入村民,瞭解村民,和他們交朋友。”對於這點,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為了更深入地觀察瞭解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我經常利用晚上路程走門串户,到村民們家裏喝茶,拉拉家常,誰家的生活、生產碰上困難,誰家需要哪些幫助,我都把它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逢年過年,核心成員我會帶領村兩委成員去慰問村裏的老黨員、老幹部、困難户、孤寡老人、殘疾人,送上一些慰問品和慰問金,以表我們勞動黨對羣眾心跡的一點心意。村民們信賴我,願把我當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機,無事也好與我嘮嘮。

無論是為集體的事情,還是為村民個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對外聯繫也多了,請客的客人也多了,開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數村民認為我當老闆大手大腳慣了,村開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會計處查帳,村會計是顯出鄉所有的招待帳目,村民們啞口無言了。其實,自打我上任以來,我從沒有向村裏報過一盒報過香煙,招待客人多數時候也是自個掏腰包,甚至有六次涉及環境問題到一些經濟問題,都是我自己出錢擺平的,事後也沒有向集體兩家子帳。這點我是問心無愧的。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0

小任,1975年出生,圍場鎮人。20xx年4月,右眼失明,20xx年9月,左眼視神經萎縮,術後略有光感。面對挫折,她沒有放棄奮鬥,期望能夠再見光明。20xx年8月她兒子在北京醫院確診為骨癌,晴天霹靂之下,她不得不緊咬牙關,到處籌錢。縣宣傳部瞭解情況後發出微博,很多北京愛心人士,縣裏市民,愛心企業,社會愛心人士,都紛紛資助,共籌得20多萬元。20xx年6月12日,兒子醫治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她懷着感恩的心捐獻了兒子的眼角膜和器官,自己也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

她更加堅強、更加勇敢,懷着感恩的心,一直想自己能夠做一點事來回報大家。20xx年3月獲得北京成人按摩學校高級按摩師證。現在一家免費的治療中心工作,已成為一名出色的`盲人按摩師。她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垮,通過所學的技術幫助他人來回報社會,為這個充滿着愛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1

是唐三營鎮殘聯理事長。20年來,始終勤奮敬業,履職盡責,做好鎮內各類殘疾人的`服務保障工作,受到當地政府及各村羣眾讚譽。

她與鎮民政事務辦人員對所轄鎮持證殘疾病人進行深入摸底,瞭解到共有持證殘疾病人1110餘名,其中以1至2級患者為數最多。她心懷大愛,以讓殘疾人能體面生活為追求,實行精準扶助。轄區內重度殘疾476名,有451人被納入低保,辦理了護理和生活補帖;為6人申請辦理無障礙設施改造資金,為列入貧困户家庭的殘疾人申請贈送了輪椅、手杖、枴杖等。在重大節日,及時為困難殘疾人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用真情實意送温暖。對有病無證人員通過鎮村會議、發放宣傳單、明白卡等方式,幫助瞭解政策,指導辦理 證件手續,對患精神和肢體殘疾人員主動申請上級有關部門來鎮和殘疾人家裏進行集中評殘,實現了全鎮殘疾人員對政策宣傳、待遇救助落實等項的無死角、全履蓋。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2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豐收的莊稼,建平鄉村民宮振平説:“我們能有今年的大豐收,要感謝,他雖然是個殘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講信譽,講質量,為我們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讓我們的莊稼旱澇保收。這是鎮賚縣農民對創業成果的贊予和肯定。

沒錯,是鎮賚縣鎮賚鎮一名殘疾人,但是他身殘志不殘,10幾年來,他靠着堅強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於開拓的勇氣,走出了一條坎坷的創業之路。

出生在山東省博興縣曹王鎮一個偏遠的農村,小時候,家裏很窮,全家只靠父親做一些手工編織品賣些錢維生。但他從小聰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親幹活時,他總是幫這幫那,不知不覺,也學會了手工編織這門手藝。

18歲那年,為了改變家裏貧困的狀況,給父母減輕一些負擔,他隻身一人闖關東來到了鎮賚。當時,正趕上鎮賚縣柳編廠招收技術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從此,他成了柳編廠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廠裏他加倍工作,肯吃苦愛專研,很快成了廠裏的技術能手,很得領導的賞識。在廠裏的幾年,他幹過銷售,跑過採買,又當過技術員,然而,正當他要大顯身手的時候,命運讓他面臨了一場嚴峻的考驗。

1990年企業改制,他和妻子雙雙下崗。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不但沒有向困難屈服,而是用玩強的毅力面對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戰。下崗後,他自謀出路,憑着自已在廠多年的工作經驗,1991年,他幹起了建材銷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雖然沒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歷程中,有陽光相伴,也有陰雲密佈,有一帆風順,也有步履坎坷,有歡聲笑語,也有以淚洗面。誰料天有不測風雲,1999年,也許是多年的勞累奔波,他患上了雙側無菌性骨股頭壞死,癱在了牀上,病痛時,他這個七尺男兒競被折磨得號淘大哭。為了給他治病,妻子領他去過長春、北京等地各大醫院,這次他花掉了家裏全部積蓄,真可謂傾家蕩產。兩個孩子上學眼淚汪汪地管他要學費,他都無處去張羅,甚至連5角錢一斤的波菜都不敢買。面對生活的窘況和病殘的軀體,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勵,親友的勸導,讓他頓悟生命的可貴。生來倔強的他認為:“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過去我可以做的,以後仍然可以,我雖然殘疾了,也一定要比別人強。”

20xx年,在殘聯和親友的幫扶下,他借了1萬多元,又幹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來,他就讓妻子用自行車把他推到商店,躺在牀上賣貨。客人來買貨,都是自已到櫃枱裏去拿,然後,算好錢再交給他。這樣幹了一年,年末他爭了1600元錢,夫妻倆高興的不得了,盤算着用這點錢好好地過個年。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辛辛苦苦爭的1600元錢卻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飛,趁他們不備,小偷把錢偷走了,過年的錢沒有了,夫妻倆的心情暗淡到了極點,倆人抱頭痛哭。然而,一時的打擊似乎讓頭腦更加清醒了。他説:“錢是沒有了,但志氣不能沒有”。

隨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維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舉步維艱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到農村看到農民都靠機井種地灌地,靈機一動,毅然決定辦個打井隊。但是,當時全縣還沒有一個個體井隊,要打井,他即沒資金,又沒設備,也沒有經驗,能行嗎?可只要他認準的就一定要幹下去。此時,親戚朋友們也並沒有袖手旁觀,幫他在銀行貸了13萬元,購置了一台打井設備和2台小四輪拖拉機,還安置了6名下崗職工。從此,他一瘸一拐地帶着自已這個打井隊,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為農民打井。剛開始,由於不懂技術加之打井設備不行,他連打了10口井,就壞了6口,僅一兩個月時間,他就賠了4萬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輸的他請來了技術員一看,原來是鑽機採用正循環行業,對本地的地理結構不適應。於是,他果斷決定對鑽機進行改造,花2萬元對原來正循環作業的鑽機改造成了反循環。改造後,他順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笑了,笑得那麼開心,那是歷盡艱辛成功後的喜悦。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3

,肢體二級殘疾人,環山辦事處馬家庵居委會診所醫生。40多年來,他堅持不輟為周圍村居的羣眾看病、為200多名老人義務服務、研究中藥配方,用殘疾的軀體、用自己的執着和堅持譜寫了一首強者之歌。

3歲時突患腦膜炎,當時家裏貧困,沒有錢,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從此,他的雙腿嚴重殘疾,到了無法走路甚至無法動彈的地步,但是他沒有放棄,在艱難的求學過程中,立下了自己的志向:立志學醫幫助天下貧窮人看病,絕不讓太多的窮孩子因為沒錢看病而遺恨終生。

在學醫過程中,拜老中醫為師,學習藥理、研究藥性、練習鍼灸,望、聞、問、切把握得恰到好處,同時又研究西醫理論,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新路子。為了練習鍼灸,他在自己稍為靈活的右腿上扎穴道,整個腿佈滿了針眼,好幾次差點出危險。汗水、勤奮加上天生的'聰慧,輸液證、中醫證、鍼灸證、鄉村醫生證、行醫資格證等都一次性過關。

在最基層的崗位上,守護着鄉親們的健康,把對鄉親、對病人的關懷體現在點點滴滴的言行中:他的藥價極為低廉,一般的小病塊兒八毛都不要;他常常拄着枴杖騎一輛破摩托車,揹着藥箱到鄉親家中送醫送藥;他為全村老人免費體檢,並給8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哪裏有災難,他總是積極捐錢捐物,從來不計較得與失……他的真心付出贏得了患者好評,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級主管部門授予:“優秀醫務工作者”、“白衣天使”、“患者貼心人”“威海市最美鄉村醫生”等稱號。

熱心殘疾人事業,關心殘疾人生活。有的殘疾人沒有生活技能,他就向他們傳授按摩技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多年來,他培訓了3名殘疾人按摩師,讓他們自立自強;為無數殘疾人免費看病,擔任免費心理醫生,幫助殘疾人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給他們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他讓女兒也上了醫學院,學習中醫,以便為殘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大的幫助。

“人活着是要有一種精神一個目標的,我困難的時候父老鄉親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與支持,我現在挺過來了,就要盡心盡力地報答,這也是我作為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所要求的。”是這樣説的,40多年來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4

,苦學設計積累經驗。因為腿部殘疾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他開到哈爾濱設計公司學習設計、打印等技術,取得了設計證書,專業技術有了很大的長進,成為設計領域的佼佼者,被哈爾濱設計公司留用。經過一段工作經驗的積累,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社會經驗,成為他放飛人生的動力,他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自主創業。

回鄉創業首戰告捷。他的創業之路到家人的不解和朋友的非議,在他們看來,放棄每月3000餘元穩定工資的設計公司的工作未免太輕率了,而讓他感到壓力更大的是,啟動設計室的資金來源,當時他僅有不足2萬元的積蓄,遠遠不夠。但他卻認為,要實現創業夢,就要拿出一股子義無反顧、只爭朝外的精神。他向銀行提交貸款申請,四處向親友、同學借了幾萬元,親朋好友雖然心存疑慮,但沒有阻擋他創業的腳步,紛紛伸出援手,他曾經工作過的公司幫助他解決了設備的投入。在大家的幫助下,設計室終於營業了。

拓展業務實現夢想。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他創辦的廣告設計工作室迎來了第一季的收穫,首戰告捷,不僅使不解與非議煙消雲散,而且激發了另一個殘疾夥伴的創業熱情,在他的規劃協助下,也開始學習設計工作,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創業的過程也是不斷調整改進的過程。在原來的設計內容上增加了很多項目,比如設計廣告牌匾、條幅、燈箱、複印、打印、名片等,使他的廣告設計室進一步拓展。很多單位也開始找他設計,有時候一忙就是半夜,雖然很辛苦,但他樂在其中。他認為,創業少不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那樣的經歷,只有用敏鋭的眼光、清醒的頭腦加上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實現創業成功的夢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過幾年的打拼,他不但還清了所有借款,提高了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帶動了雞西殘疾人創業。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5

不久前,合肥一對年輕的“輪椅夫妻”互相幫助、齊心協力跨過馬路牙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得到廣大網友的點贊和祝福。視頻的發佈者“侶翼”,正是視頻中的女士。她叫小林,是肥西縣人,與丈夫薛全目前租住在創業所在的合肥廬陽經開區。

小林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14歲那年,手術治療失敗,導致她腰部以下無知覺,無法行走和站立。丈夫薛全的殘疾是車禍導致的。兩人平日都靠輪椅代步。幾年前,心靈手巧的小林跟着電視節目學習製作軟陶,並開設網店售賣,獲利頗豐。

“一開始,我做的人物軟陶都有點畸形,常常是辛辛苦苦製作了一天,又毀掉重作。”小林回憶説,但她並不灰心,而是更加投入,不斷琢磨,反覆練習。她還通過網絡向同行們請教,把軟陶作品發到羣裏,請大家點評、指教。慢慢地,她製作的軟陶“活”起來也“火”了起來。看過的網友們紛紛發來訂單。

日前,在位於合肥市廬陽區百幫創業園的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暖陽工坊裏,坐在輪椅上的小林耐心地教下肢活動不便的徒弟做人物軟陶。“軟陶製作是非常適合殘疾人的就業項目。我想多帶些學員,幫助他們就業,並把這個項目做大。”小林説。她笑着介紹丈夫薛全,每天都在研究製造殘疾人助力車車頭,“身邊許多行動不便的`殘疾朋友,都用他製造的車頭。”

對於未來,小林和薛全有着清晰的規劃。小林想繼續自己喜歡的軟陶製作,擴大規模,帶動更多殘疾朋友加入這個項目,增收脱貧。此外,她還要全力支持薛全鑽研殘疾人助力車車頭製造技術,“夢想能實現機械化生產,建立自己的品牌。”

在小林的微信朋友圈裏,記者看到她發了很多夫妻外出旅遊的照片。“只要心向遠方,輪椅根本不是束縛。”她很有哲理地説,身有殘疾,但心靈是自由的,要加倍努力奮鬥,放飛心靈,追逐夢想。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6

小坤,現年47歲,雙目失明,評定為視力一級殘疾,系南天門管委會紅山村五社居民。

20xx年外出務工,在工地上進行爆破時不幸造成雙目失明,他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頑強拼搏,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發展養殖業,年出欄生豬100多頭,年純收入30餘萬元。他和他妻子自養母豬、仔豬,雙目失明的他自配飼料、自己飼養、清掃圈舍。憑多年摸索養豬經驗現有成熟技術,在多次豬瘟來襲時,他的養殖業沒有受到影響。他憑藉勤勞雙手,養育三個子女,新建三層的'樓房,得到了全村的老百姓尊重和欽佩。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7

,男,1980年出生,大專在讀,肢體三級殘疾。1987年一場不幸的車禍導致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後截肢。

1996年國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沒有選擇繼續就讀高中,選擇了技校,想學一門技術,為將來能自食其立,不為社會和家庭增加負擔,學習了無線電維修、手錶維修。經實習後20xx年自己開店,鐘錶及家用電器修理。隨着科技發展電腦的誕生,在20xx年參加了雞西市殘聯組織的免費培訓計算機維護與使用,免費食宿學習了一個月。在20xx年被附近一個私企煤礦聘請電腦監控管理人員。從此以後每天白天在煤礦工作,下班以後去上門服務維修家用電器。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xx年,由於煤礦資源枯竭,後期關閉。同時隨着家用電器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家用電器越來越便宜,維修的活也開始少了起來。

面對失業,沒有氣餒。參加了雞西市殘聯組織的按摩學習班、進修電腦硬件安裝與維修、配鑰匙、開鎖等多項技術。最終選擇了配鑰匙、開鎖這個行業,20xx在雞西市公安局註冊備案取得了資格證。在雞西市雞冠區上東國際小區,開起了自己的店面,“張利開鎖”店開業了。

在店裏配鑰匙工作還算是得心應手,遇到上門服務,修鎖、換鎖,就困難了。常常遇到沒有電梯的樓房,門鎖壞了,帶着笨重的假肢,有時候要爬上6樓甚至8樓。有一次出去幹活,由於前一天走的路太多,假肢把大腿殘肢磨破了,每走一步路都是鑽心的疼痛,但是和客户提前約好的時間不能失信,我就提前出發,每上一個台階都是堅難的前行,但是為了生活,我忍着疼痛在約定的時間之前到客户家裏了。到了客户前門前,我的襯衫以被汗水濕透,汗流滿面,我簡單的擦乾臉上的汗水,輕輕的敲開客户家門,認真的把門鎖修好,得到了客户的認可。

還有一次,接到上東國際二期小區物業經理的電話,居民家防盜門不小心鎖上了,人在門外沒有鑰匙進不去屋,煤氣上還燒着菜。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候,拎起開鎖的工具,以最快的`速度開車到小區單元門前和保安匯合,上電梯直奔居民家裏,當時在門外就可以聞到油煙的味道,屋內什麼情況也不知道,也顧不上危險,拿出工具,三下二下的就把門打開了。這時候能看到屋內是濃煙滾滾,隱隱約約的能看到火光,我馬上衝了進去,眼睛以看不清東西,不停的流淚,衣服袖子捂着鼻子也呼吸困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鍋蓋,把鍋蓋上,然後用濕手巾又蓋在鍋邊的火焰上,火勢被控制住了,在晚一會後果不堪設想。走出門外已咳嗽不止,稍做緩解,就坐電梯下樓了,事後居民追到店裏要給開鎖費用,沒有收。由於平常工作認真,做生意誠信,遇到老弱病殘,緊急情況能減就減,能免就免。深得顧客的好評,顧客又為我推薦新的顧客,口口相傳,生意越來越好。

20xx年3月份去哈爾濱奔馬汽配城進修學習汽車鑰匙技術,進了新設備。現在的店裏是項目全,價格公道,深受周圍居民歡迎,每天都不停的忙,月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自己能養活自己,還有富餘。就這樣,一直在不斷的努力學習中慢慢成長,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贊同,同時也認識了我女友贏得她的讚賞,收穫了一份愛情。在20xx年5月23日與女友舉行了婚禮,現在事業與愛情雙豐收。

自己的生活走上了軌道,越來越好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其他的殘疾人,他表示:“只要有殘疾人來想學習技術,我分文不收,教會為止。希望所有的殘疾人都能收穫自己的愛情和事業!”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8

每天中心一開門,就有患頸椎病的、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跨進門來,連一名韓國客商也屢次前來求醫,着實給這個小小的診所帶來了名聲。

9歲那年,戴突然雙目失明,從此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永遠在那雙幼稚清純的瞳孔裏定格。他還是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啊!命運無情的打擊給他和家人帶來的痛苦,是永遠都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啊。

在命運面前,是順從,還是抗爭?戴不想低頭,不想成為父母的累贅。他被家裏安排到南昌盲校學習。8年一晃就過去,他勤學苦練,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藝,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開張了,戴也感到自己空無影像的世界豐富起來,生活變得有意義了。當人們解除了病痛,離開診所前誇着他手上工夫好時,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從小就經歷了那麼一場磨難,使戴內心充滿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來救治的是殘疾人或家境困難的人,他就主動減免治療費用。從前年5月開張到現在,已為困難患者減免治療費多元。

一天,一個被骨質增生困擾多年的農村盲人來到診所。戴一聽到對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憐憫,熱情地拉着他坐下,為他治病。一星期後,患者病痛消失了,戴把他送出門,分文未收。去年,有個叫楊洋的小孩子,只有半歲,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頸,四處治療空無效果,戴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療,先天性斜頸竟神奇地痊癒了。

現在,為了帶動殘疾人就業,戴正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按摩技術教給別人,陳玉英、李宗春、王德華等6名盲人從他這裏學到技術後,紛紛開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問:你把技術傳給了別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飯碗?戴説:有飯大家一起吃。我一個盲人,還能給社會作點貢獻,活得真有意義,太使人高興了!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19

我叫潘,女,高中學歷,30歲,自20__年8月以來一直在社區從事社區殘疾人協理員一職。在基層殘疾人工作中,我懷着強烈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心、愛心、耐心、誠心,為轄區殘疾人服務。在區、街殘聯的領導下,在社區居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20__-20__年度開展的武漢市創建雙十雙百活動中,我社區殘協被評為武漢市“十佳”社區殘疾人協會。取得這樣的成績,作為社區殘疾人協理員的我,認真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履行職責,做殘疾人的“貼心人”

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職責,經常和殘疾人朋友談心,瞭解他們生活、工作中的困難,成為殘疾人的“貼心人”。

工作期間,結合我社區殘疾人工作實際,密切聯繫殘疾人,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紮紮實實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努力推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使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建立了社區殘疾人康復服務站,請專職康復醫生定期為殘疾人做康復指導,三年來,為各類殘疾人朋友提供各種針對性康復服務二百餘人次,提高了殘疾人朋友的健康水平,極大地豐富並方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在殘疾人就業、教育工作上成效顯著,救助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學生7名,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殘疾人各項優惠政策,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和農村貧困殘疾人納入農村特困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我社區目前有殘疾人低保户12户共14人,為他們辦理了定額補助;為其中的5名精神殘疾人辦理了藥物補貼並及時發放到位;為3名重度智力殘疾人辦理了家庭照料託養金且足額發放。100%的重度殘疾人全部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或居民醫保,在殘疾人中開展的書法展、文藝表演等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以為一名優秀殘疾人工作者:一是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好殘疾人工作,不斷在學先進、比先進和趕先進中找差距、尋不足;二是要把切入點放在切實為殘疾人服務上,真心為殘疾人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三是要滿懷深情到殘疾人中去,不斷改進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傾聽殘疾朋友的心聲。

要為殘疾人服好務,首先就要有精湛的業務知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刻苦學習,深刻領會黨和政府關於殘疾人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刻苦鑽研業務,認真履行職責,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熟悉和了解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勞動法》、《合同法》、《婚姻法》、《財產法》、《消防法》等,努力維護好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只有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形成既懂管理又有專業知識的綜合服務型的複合型人才,才能為做好殘疾人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其次,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善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提高各種條件下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和駕馭全局意識。另外,還要增強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具備能説、能寫、能協調、能辦事的能力。對殘疾人朋友的困難,我能夠“將心比心”,捨身處地地為他們着想,及時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從而得到他們的信任,真正成為他們的“知心人”和“貼心人”。

二、創新工作、無私奉獻

作為一名服務於基層的工作者,我最瞭解殘疾人情況,也最關心殘疾人疾苦,踏踏實實為殘疾人解決大量的實際困難,贏得廣大殘疾人的信任。我自己作為一名肢體殘疾人、一名普通社區工作者、一名為殘疾人服務的專職工作者,一直用赤誠的忠心,踐行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強烈的責任心,實現着“讓殘疾人過上好日子”的承諾;用真誠的愛心,温暖着每一個殘疾朋友,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對殘疾朋友始終充滿着愛心、細心、耐心和恆心,對殘聯工作始終充滿着真情和激情。我社區重度智力殘疾人銀輝,生活無法自理且沒有經濟來源,父親早逝,僅靠患腦瘤的母親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又不夠資格享受低保,我通過多次與各部門協調與溝通,積極為他辦理併發放了智力殘疾人家庭託養金,有效地緩解了他家的實際經濟困難。所以現在每次見到我,不善言辭的老人總是説:“小潘真好,總是這樣關心照顧我們,就像是我的親女兒一樣。”

結合本崗位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努力做到工作觀念新、思路新、做法新,效果顯著。講誠信,言必行、行必果,取信於殘疾人。把殘疾人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績和效果的尺度和標準,把維護好殘疾人的切身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據,真正為廣大殘疾人服好務。懷着強烈的責任感和滿腔的熱心、愛心、耐心、誠心,走家串户,深入每户殘疾人家庭開展基層信息調查摸底工作,建立基礎數據庫,為社區76名殘疾人辦理了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併為每名殘疾人朋友建立了詳細的個人紙質和電子資料,做到一人一檔,按殘疾類別和等級進行分類管理,還及時走到殘疾人朋友中去,掌握第一手具體的情況,及時做到檔案的動態更新。

三、架起一道彩虹聯繫政府與殘疾朋友

一方面,我認真學習相關政策和法規,特別是對殘疾人朋友有利的各種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險等優惠政策,我會拿着上級文件,逐字逐句推敲研究,認真領悟文件精神,再及時宣傳到殘疾人朋友中去,併為符合條件的人積極辦理,讓他們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雨露滋潤的同時,進一步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殘疾人事業是一項人道主義事業,工作中,我大力宣傳和實踐人道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圍繞殘疾人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落實好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紮實務實地做好為殘疾人服務工作,為殘疾人鋪設“七彩路”,架起“連心橋”。

另一方面,殘疾人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羣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有着各種各樣的不便,容易被正常人歧視。我本人作為一名肢體殘疾人,就深有體會:高中畢業後,我從事過很多工作,可是很次時間都不長,90%以上是由於身體的原因。能夠在社區工作,我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黨和政府給我這樣的工作機會,不再擔心他人的冷眼和歧視,同時也可以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幫助身邊更多的殘疾人朋友。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熱愛社區殘疾人協理員這份工作,藉助社區這個平台,我經常走家串户,與殘疾人朋友打成一片,積極宣傳各項政策和法規,使各項有利於民的優惠政策能夠落到實處。由於經常在社區中走訪,對轄區所有殘疾人做到數字清、情況明,我能夠準確説出轄區80%以上殘疾人的具體住址、殘疾類別和等級以及其家庭情況。與殘疾人本人及家屬的溝通交流,我本着“以仁為本”、“以善為先”、“將心比心”的心態,及時瞭解到他們的實際困難,藉助相關政策予以解決。如我社區重度精神殘疾人郭琦,22歲,生活基本無法自理,需要長期服藥及家人的監督幫助,母親有炎重婦科病,無法工作,父親打臨工維持一家人生活,現患糖尿病需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通過定期與不定期對社區精神殘疾人的走訪中,我瞭解到他家的實際生活情況,經過多次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與協調,及時為他家辦理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並相應地辦理併發放了定額補助與精神藥物補貼。現在每次看到我,郭琦的媽媽總是説:“小潘真是我們的‘及時雨’,好事總是想着我家,把我家情況真是放在心裏了。”

其次,主動幫助殘疾人朋友排憂解難時,還要當好他們的代言人和調解人,既要及時向上級組織或有關部門反映殘疾人的需求和困難,又要像泥瓦匠、中醫師、按摩師一樣調解好各種矛盾。

最後,作為一個殘疾人工作者,所作的一切是那麼的平凡而又那麼的偉大,只有真正從行動上保持工作的先進性和積極性,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才不辜負領導和廣大殘疾人對自己的信任,要發揮好橋樑和紐帶作用,為社區的殘疾人辦更多的好事和實事。

總之,要成為殘疾人朋友的良師益友,做個合格的協理員,就要結合我社區殘疾人的實際,不斷總結、積累經驗,目前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展望未來,我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再接再勵,獲得更大的成績。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0

,視力二級殘疾,盲人醫療按摩師,現任黑河市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指導教師。她從小弱視,雖然有先天缺陷,但是性格樂觀開朗。她始終信念堅定:“雖然身體殘疾,但我心裏是健康的,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

20xx年剛剛年滿16歲的在黑河市殘聯推薦下,參加了省殘聯為殘疾人舉辦的按摩培訓班,她很珍惜這次機會,在培訓期間努力學習技術,白天和老師學,晚上自己找道具一遍遍練習手法,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畢業之後由於成績優異被黑龍江省陽光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留校任教。20xx年,為了進一步提高按摩技術,來到北京盲人學校康復推拿專業進修,20xx年畢業後,在北京按摩醫院工作,20xx年考入北京聯合大學鍼灸推拿系,繼續學習。

20xx年9月,黑河市殘聯籌建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指導教師,市殘聯找到了既有教學經驗,又有高超按摩水平的,爽快答應了市殘聯的請求。

回到黑河後,在市殘聯的大力扶持下,她創辦了健橋盲人按摩中心,為有按摩需求的殘疾人朋友提供一個學習、實踐的場所。在教學中,她一絲不苟,為了讓學員們儘早掌握按摩技術,她每天都要安排儘量多的時間教授學員們按摩技術。為了切身體會學員的按摩力度、手法,親自擔任學員的實訓對象,輪流體會幾名學員的按摩手法,並做出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因為學員的`手法還不是很成熟,一天下來經常造成她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甚至晚上都不能躺下睡覺。

在盡心盡力地教導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幾名學員都達到了獨立操作的水平,目前已經實現就業,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收入。為了讓學員們能快速增加客源,她還自掏腰包為他們印宣傳卡,做廣告。“殘疾人要自強自立,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憐憫,我們需要的是大家的尊重,需要的是大家平等看待我們。”這樣告訴學員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帶領殘疾人學員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學員們生活、工作的更自信了,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實現了自我價值。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1

谷,女,漢族,高中文化程度。生於1965年11月,1983年參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在長江重慶航道局豐都處白沙坡信號台、新生信號台和信號台作信號員、信號台台長,現任信號台台長。谷在近20年的信號生涯中,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行輪服務的宗旨,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服務行輪,奉獻社會,為行輪的安全和長江航道的暢通做出了貢獻。

一、錘鍊意志的四年

1983年,谷懷着憧憬和夢想,頂替父親來到了長江重慶航道局豐都處白沙坡信號台,成為川江航道一名信號工。偏僻的環境,單調的工作,拉信號、買米、買煤、挑水、煮飯一下就將她的夢想擊得粉碎。原以為信號工很浪漫的她從憧憬中回到現實,面對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礙和困難,自幼患上小兒麻痺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擔一挑水約需20分鐘,而她擔半挑水就需1小時,買一次米幾乎要耗去5個小時。生活的不便,個別人的冷嘲熱諷,常使她夜不能寐,每當夜深人靜時,她反覆地問着自己:“我的選擇對嗎?殘疾人能幹好信號工作嗎?”在彷徨和猶豫之時,張海迪、吳運鐸、保爾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不行,絕不能讓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活的強者!”她在心裏發着誓。戰勝自我的谷,象換了個人似的,工作上她虛心向老師傅請教,向書本學習,很快就熟悉了信號工作。為了給行輪提供優質的服務,她仔細琢磨,細心觀察轄區航道水流、態勢、過往船舶噸位、航速,測算出各類船舶通過控制河段的時間,準確、及時地指揮着行輪安全通過控制河段,贏得了行輪的好評。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殘疾人,要適應信號工作的生活,就必須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勞動,為了不影響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閒時間備好一段時間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幾次,電瓶拿多了走不動,就提幾個走幾十米,又再返回提幾個,往返數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號工作,磨練出她堅強的意志和毅力。

二、愛的奉獻

殘疾人更需要愛,可是身有殘疾的谷卻充滿了對他人的愛,她十分珍愛與她朝夕相處的姐妹們。雖然她行動不便,為讓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經常冒雨或頂酷熱步行到3公里外的郵電所交本台的電話費,同志們都關心地説:“你的腳不方便,以後就不要去了,讓我們去吧。”但她執意不肯。台上職工譙懷玉的父親因病到重慶醫治,需譙懷玉隨行照料,谷就連續當班一晝夜。女工熊德榮懷孕後,谷數次跛着腿,陪她上醫院作婦檢。一次意外,懷有身孕的熊德榮險些流產,谷與台上職工主動換下熊德榮,擔負起值班任務。一段時間,信號台周圍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發信號和觀察航道狀況,谷就陪着女工,為她們壯膽,一起出門發信號,觀察轄區航道。李勝祥師傅剛來台時,由於炊具等生活用品沒帶來,她就主動拿出炊具、燃料給他。前年,豐都航道處維修站一女職工遭遇不幸,她帶頭捐款。社會發動給殘疾人捐款,她也積極響應。在谷愛心感召下,台上職工親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組團結精神。

三、信號台的領頭雁

1994年,谷受組織的委派,來到信號台任台長。經過白沙坡信號台艱苦生活的磨練,新生信號台風風雨雨的洗禮,愈益成熟的谷走馬上任後即抓班組的基礎建設,先後制定了《信號台管理制度》、《安全組長職責》、《業務學習組長職責》、《交接班制度》、《崗位責任制》等九種規章制度。剛開始時,大家還不習慣,認為條條框框太多,不自在。為了增強班組職工執行規章制度的自覺性。谷多次召開班組學習討論會,反覆耐心地講解規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常説,規章制度是老一輩航道職工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訓換來的。為了規章制度真正入耳、入腦,她組織大家熟讀熟記各項規章制度,做到應知應會,並多次就規章制度的落實與職工促膝談心,溝通思想,交流感情。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工作方法終於使班組職工明白了規章制度的重要,大家相互監督,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迄今為止,全台未發生一起違規違紀的事情。川江信號台幾乎全是女職工,女同志在一起筋筋絆絆的事較多,輕則影響團結,重則給班組形象和工作帶來損害,為了增強班組職工的凝聚力,她倡導“不説小話,不講空話,不悶在心裏”的三不颱風,大家有建議當面提,有意見當面説。凡台上職工有意見、鬧矛盾她總是找雙方談心,或者開一個工會小組會。消除隔閡,加深理解,個別職工有時對她有意見,谷就虛心聽取,主動進行自我批評。在谷帶領下,班組人員互相關心,不分彼此,班組成員享受了“家”的温馨,激發了職工愛台,愛崗的真摯情感。為提高服務質量,97年9月,谷與姐妹們一起向行輪作出堅持“文明禮貌用語,提供航道安全情況,信號揭示準確及時”的承諾。為了表明承諾的決心,谷親自將100多份資料送到行輪,並請行輪予以監督。同時,她與全台職工想行輪所想,急行輪所急,行輪駛入控制河段後,主動、及時、準確地介紹轄區河段的船舶動態,霧情狀況,輔助行輪安全航行。97年4月“彩虹”號客輪在螃蟹磧擱淺,情況十分危急,聽到呼救後,谷迅速報告港監部門並通知渝道1262艇施救,使該輪轉危為安,輪方非常感動。94年以來,她所在的信號台指揮行輪近10萬艘次,無一錯、遲、漏掛,正常率達100%,行輪滿意率高達97%。信號台被行輪譽為“水上窗口、文明使者”。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2

,男,1963年出生,1987年參加工作,失業前在牟平輕工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1996年,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無法繼續從事原工作。雙目失明對打擊很大,丟了工作,生活失去了來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離開這個世界。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勸説和開導下,在殘疾人創業典型事蹟的感召下,他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他深刻地認識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幫助下,1996年,他踏上了去西安求技學習的征程,到西安盲人按摩醫院學習按摩推拿技術。

1998年,學習了2年按摩推拿技術的,按摩推拿技術有了很大長進,並取得了按摩推拿技師證書。因為工作和技術出眾,他被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留用。

中國推拿是中醫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民間這種療法已經流傳很久。它簡單有效,而且極少創傷,目前不少人被頸肩腰腿疼痛、內婦疾病或兒科疾病所折磨,因懼怕藥物的毒副作用或手術的疼痛而不願採用藥物或手術,或手術藥物也不能解除病痛。看到被頸肩腰腿疼病折磨得患者,更增強了他掌握一流推拿技術的決心。平時,他虛心向老中醫學習,與老中醫切磋技術,掌握了不少推拿技法。2年後,他的按摩推拿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找他按摩推拿的人絡繹不絕,聲譽很高。

19xx年年底,學有所成的他,謝絕了西安盲人按摩醫院的挽留,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奮鬥歷程。

20xx年年初,他租用親戚的草鋪,在牟平區牟山路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剛開始,店裏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殘酷的現實,讓他有了關門的念頭。但他又不甘心。心想:這推拿按摩技術就這樣白學了?是不是自己的技法不好?還是收費過高?他開始反思,不能讓學到手的技術,就這樣沒有用武之地。他試着免費為有頸肩腰腿疼的熟人和朋友推拿,經過他的推拿按摩,都説效果不錯,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他的推拿按摩店一下火了。這樣4年來,他克服了常人都難以克服的困難,生意越來越好。創業成功後,不忘回報社會,他用學到的知識,又培訓了2名學員。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3

殘疾人,男,1975年7月2日出生,漢族,農民,黑龍江省虎林市人,現虎林市虎頭鎮虎頭村,國中文化,兒麻肢體殘疾人。自強不息,殘疾人自主創業典型帶頭人。

通過雞西市虎林市殘聯近年來組織的培訓班、京東基層銷售代理等就業創業過程中,發現他現居住的虎頭鎮地處相對偏遠基層物流送達不便,其中存在商機,適合發展電商物流業務,把想法告訴了虎林市殘聯。經過殘聯工作人員進行行業背景調查與前景分析後聯合虎林市多個快遞公司商議,設立虎頭鎮快遞驛站,20xx年驛站成立,通過自強不息的經營效益良好。

由於身為殘疾人,在日常快遞的收發工作中,難免遇到一些不便,虎林市殘聯看到這種情況後,幫助聯繫了一些兼職工作人員,解決了快遞的收發問題,以及一些大件快遞的配送問題。在一次次的物流工作中,深知只有對虎頭鎮各個地區的地理情況甚至於每家每户的具體地址都熟記於心,才能做到第一時間將顧客的快遞送到手中,讓顧客滿意。卧室裏,總是放着一本小冊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着許多經常發件顧客的具體地址以及他們的聯繫方式,對於一些顧客委託代為簽收的快遞,也會認認真真的核查快遞情況,確認快遞沒有受到任何損害時,拍好籤收視頻,將其保存在店內。

正是因為在日常每一項看似普通的工作內容中都有着一絲不苟的精神,儘管在殘疾人自主創業中出現了諸多困難,也都被一一克服,物流“零距離”日訂單到貨發貨近500餘件,驛站門庭若市,人流不斷。市電視台瞭解到情況後,播放了他的創業事蹟。成了遠近聞名的名人和殘疾人自主創業的典範人物。

優秀殘疾人事蹟材料 篇24

在硯台鎮汪家社區,提起方,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

方,一個因車禍被奪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個肢體有殘缺、行動有障礙的殘疾女人,一個面對重大變故,自強不息的堅強女人。她,從社區羣眾那裏得到的不是同情、憐憫,而是尊重、欽佩,是作為奮鬥、拼搏的學習榜樣。

無情車禍,有情幫扶

她,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就是忙碌於料理家事、張羅日子。20__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原本清苦日子更加艱難,看病幾乎耗盡了家中所有積蓄。拖着不便的身體,方無法下田上坡,料理田間,照顧家庭;丈夫汪小春因此也不能心無旁騖的離家打工、幫補家用;大兒子國小畢業即將升入國中,小兒子也到了入學的年齡,兩個孩子學費、生活費怎麼辦?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負載累累……

最初那段日子,身體的痛苦、精神的壓力,曾一度讓方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幾乎有了天塌下來的絕望和悲痛,那年她剛剛37歲。後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親朋好友、鄰里鄉親的關愛下,她樂觀起來、堅強起來,自信、坦然地面對發生的一切。“沒有了勞力,那就用技能改變生活,日子不還得照樣過嗎?”方堅定了信心、在黨和政府支持以及親友、鄰居的關心下,開始了求學技能的道路。

自謀創業,回饋社會

在培訓老師的理論面授、實踐指導下,方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憑藉凡事愛思考的性格和特別靈巧的雙手,很快掌握了摩托車故障排檢、維修的技能技巧。學成歸來,方蒙發了在社區開辦一間摩托車維修小店鋪的想法,但即使一間小店鋪,也要有資金啊。正在舉棋不定的時候,黨和政府、鄰里鄉親又一次送來了援助。就這樣,20__年,她在汪家社區街面租賃了一間門市部,開辦起了摩托車維修店,一家完全屬於方摩托車修理行掛牌了。由於誠信經營物美價廉,生意逐漸好起來。

生活逐漸好轉後的她,卻一次次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社會,奉獻給他人。她沒有忘記,現在的這一切都是來源於社會、大家的幫扶,她勤學專研,技術嫻熟。幫鄰里鄉親修車,他總是收取零件成本和少許的維修費,遇到殘障人士,她還經常免費維修。她懂得,再造為人的恩情,她還不完、謝不盡……

同時她積極為殘疾人在自主創業方面出謀劃策,先後帶動10餘名殘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強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奏響了人生最強音。作為一名殘疾人,方深知殘疾人生活的痛苦,為了讓那些和自己一樣不幸的人能夠自立自強,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談到未來,感恩銘記

當問起方這一生最難忘的是什麼時,她總是激動地説: “當一個人身處困境,孤單無助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一雙温暖友愛的手!當一個人絕望消沉,萬念俱灰的時候,最期盼的是什麼?是一顆炙熱滾燙的心!這些,在我遭遇車禍的那些年,擁有的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終身受用。我唯能做的是把自己所學的維修技術無償的傳授鄉親、服務鄉親。”方是一名殘疾人,可她從來沒有主動向黨委政府提過什麼要求,卻總是懷揣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獻着愛心,感染着別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mzq6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