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事蹟材料

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事蹟材料

迎着1995年初秋的第一縷晨曦輕快地走上講台的女孩,想起那個為了一個學生的沉默而徹夜難眠的女孩,想起傷愈歸來教室裏雷鳴般的掌聲,想起曾經的淚水、痛苦以及歡笑和快樂……她跌跌撞撞地一路走來,她經歷了怎樣的泥濘和星光……

全國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事蹟材料

課堂上的激情澎湃、神采飛揚與平時的沉默寡言、心靜如水的她,往往會讓你判若兩人。她就是XX年榮獲山東省教學能手稱號,XX年在全國化學優質課評選中榮獲一等獎的xx高新區實驗中學化學教研室主任xx老師。筆者帶着敬仰的心情采訪了徐老師。她參加工作十幾年來連續送畢業班,曾榮獲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省首屆創新實驗大賽一等獎;省教學設計一等獎;省課件評比一等獎;省教改先進經驗評比一等獎等榮譽稱號。在教學研究方面曾參與教育部立項課題《有效教學途徑的方法研究》獲全國二等獎;參與省級立項課題《分點教學模式》的研究獲省一等獎;撰寫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化學教育》XX年6月期上,並被選拔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化學教育教學年會交流;撰寫論文獲省電化教育論文一等獎;在《山東教育導報》、《數理報》發表了十幾篇文章。輔導的學生多次獲國家級、省級獎勵,本人也多次獲全國園丁獎、省優秀指導教師獎。另外,還擔任國家級中西部骨幹教師培訓班的指導教師並受邀赴安徽師範大學作報告;被評選為省教研室跟進式教學指導團隊骨幹教師、省XX暑期遠程研修國中化學指導教師、xx市網絡教研核心組成員、xx市骨幹教師;市級教學能手、市農村教師全員培訓指導教師、市優質課評委,多次受省、市教研員的邀請,參加編寫省、市教研室組織的教輔資料《國中化學配套練習冊》等書。一位青年教師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究其原因概括起來有兩點:即高尚的職業品質和嶄新的專業理念。

一、職業品質——認真履職,永執虛器

出身教師之家的她,雖然從小耳濡目染了教師職業的不易,卻依舊無法抗拒“老師好”這聲翠綠而晶瑩的呼喚,將自己的未來劃入了躬耕至晚,仍舊履痕未深的教育事業中。她説:“教師是我理想的不二選擇,所以,自當全力以赴。而反思自身,好像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認真”二字。對待所有的事情,從不敢投機取巧,向來老老實實,甚至如履薄冰,習慣成自然,如此堅持心靈與現實的博弈,漸漸練出心勁兒、贏得了尊重,甚至常有豐厚回報——成長之喜,這更加促使自己抱定了這一宗旨。”所以,當她接到為九年級學生單元導學約稿的任務時,父親正在安貞醫院做心臟搭橋。所有的稿子,都是在深夜病房的走廊裏完成的,市教研室王媛老師讀過,沒有發現絲毫病氣、怨氣、戾氣,反倒格外深情入味。在編寫教材習題體系時,碰巧母親又大病,同樣的義不容辭,同樣的陀螺時光,動筆前堆積成山的資料一點點啃過,動筆時猶可能一個時辰老僧入定般下不得半個字——是以蛛絲般暗紋引來冰河開封,是抱定出世的心志對決人間煙火的聲聲催促。經此一場悄無聲息的砥礪,更加悟了水滴石穿的禪意……

她説,既知自己底子羸弱,便當知執盈器也如執虛了,那麼,聖人訓“開卷有益”,在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之後,給心靈施以雞湯是很重要的事。在教學之餘,讀書成了她的嗜好。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她會不自覺地反躬自省;讀《山路》,最佩服世間女子龍應台,會身在五萬人的狂歡之所為生命之燭將滅的沈君山先生落淚,置身喧囂之中而又獨立小橋風滿袖的清明;讀史《明朝那些事兒》,那些湮沒於歷史中的繁華與燦爛,凋敝與灰暗,歡樂與痛苦,讓人唏噓,也促使自己反思,作為一名薪火相傳的教師,該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是高尚些,還是流俗些?是沉默些,還是激昂些?讀到弘一法師的“執象而求,咫尺千里”、“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更有至深至切的感動——佛門龍象以將逝者關懷生者,與化學中的粒子滋生萬物、萬物歸於大同,豈非款曲相通?

談到讀書,徐老師説,教師應該是勤學不輟的。學無止境,大到教育理論、專業知識的再充電,小至一個新流行詞的活學活用,都是常學常新的必修課。反思自己的經歷,從各種學習中受益,是最有感觸的。首先是重視各種專業研修,特別是高層次的研修,不管對教研還是教學,都將是動力十足的推進器。從一名青澀教師一直到骨幹教師,自己感觸最多的,就是作為一個渺小的生命個體,特別是一個身為教師的生命個體,怎樣在流年暗換的必然性和引領學生成長的必須性之間,堅持心靈與現實的博弈。

她在一個寬容的底色裏,始終堅持獨立的人格、再加上該拼就拼的行動,才能形成了“山高水長”般的職業追求。正所謂先凜於內再行於外,這和肖川教授給教師的建議:“接受現實、悦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是同樣的道理。

泰戈爾説:“果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着綠蔭的。”這段菩提清明的話,宛若永恆的暮鼓晨鐘,提醒着她永執虛器,理想之樹才漸葳蕤。

二、專業理念——半是火焰半海水

教師的偉大在於,她是用過去的、已知的東西教學生去應對未來和未知。新課改以來,省教研員盧巍老師悉心指點,使她頭腦裏的這個願望越來越強烈:要教給學生感性和理性交融的化學,她樂此不疲地奔着這個目標走。在課堂中,她特別重視解決問題策略、學科思想、人文精神的滲透。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向學生傳遞學科智慧。儘量讓自己的課堂有高的立意,不斷朝向“育人為本,胸懷天下”而努力。在日常教學中,她十分重視教學反思,努力在三維目標的預設中超越一、落實二、指向三。她説,一是知識技能,是最基礎的最現實的東西,但是恰恰因為它的繁雜羅列,就會產生多重令人眼花繚亂的表象。常常使求學者被圍困在其中泥濘得裹足不前。如果能拂去種種表象,找到一些武器能如庖丁解牛一樣統率這些瑣碎的知識,就是上了一層樓,正如美國課程專家艾裏克森主張的,事實不是學習的目的,更應該看到它們在承載基本觀念上的工具價值。只有超越事實,才能觸摸到真諦。這就是構建過程方法的重要性。如果能再提升,使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感受到化學的價值和魅力、人生的價值和魅力、世界的價值和魅力,健康、積極、陽光地與自然、與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這樣的教育,才散發着人性的光彩。

新教材之所以強調:從生活走入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其實就在於促使學生在其感性的土壤裏開出理性的花朵。只有如此,才能實現思維層次的提升,使所學的東西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多年的教學探索使她深知:先調用生活實例來刺激他們,再循序漸進剝離出其精神內核。所以,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入的微觀思考是化學學習永恆的主旋律,兩者將並行支撐起教學骨架。正因為如此,備課時她往往要把自己放逐到感性火源和理性海洋的交際帶,萬般踟躕中逼迫自己想通一條貫穿二者的通衢,那一刻滿心交織着熱烈與沁涼的甜蜜,彷彿看到自己耕耘的田地裏又萌發了一片綠。她時常告誡自己:教師的“傳道”只能顯示為感染、薰陶和引導,只能顯示為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學設計突出強調三維立意,正是智慧教學的三重境界。誰能登上這第三層樓,誰就能看到無限風光。所以,她儘量讓自己在滾滾紅塵之中保留一些“稚”、“拙”的執著品性,儘量讓自己在浮華俗世之外,留存一些理想主義的教育情懷。特別是理科的教學,如何滲透人文的色彩,用感性去詮釋理性,使課堂在理性的河流之上,覆以温暖動人的金色陽光,去成就教育者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夢想,使教學更接近於教育的本質。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徐老師生活上的樸素,做人上的低調,事業上的追求卓越,教學上的精益求精,鑄就了一名專家型教師的卓越品質與高尚情操。相信她今後的每一次跋涉,都會有驚喜和收穫——拂曉邂逅晨曦;正午閃耀陽光;黃昏流轉晚霞;暗夜奉獻星光……正如化學實驗中,那些不反應的結論其實和反應的結論一樣富有價值,所有這一切,不分尊卑,都將成為心田的層層沃土,生命,就從中灼灼其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ev46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