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課改先進個人材料大綱

課改先進個人材料大綱

xx,生於1975年, 1994年參加工作,XX以來分管學校教研工作,在學校正確的領導和他的引領、實踐下,熨斗中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工作中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勤奮努力,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課改能力、提升課改實效,積極探索我校新課程改革教學之路。在實驗工作推進過程中,他有許多看似平凡實卻先進的事蹟:

課改先進個人材料大綱

一、率先垂範,積極組織開展全校全員課改通識培訓。

他認為:新課程改革實驗能否在貧困山區順利實施,關鍵在於領導的教育理念是否先進,對課改的認識是否到位。按照縣局的規劃,石泉縣中國小基礎教育課改革教師通識性培訓於XX年暑期進行。他帶頭參加了培訓。返校後,熨斗中學啟動了課程改革全員性的師資培訓工作,教務處組織成立了“熨斗中學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他名列其中並負責課改適時安排和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他自己也率先垂範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朱慕菊主編的《走進新課程》和《新課程理念與創新》、《新課程怎麼教》等課程改革書籍。他説: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教育行政領導要轉變角色,要從發號施令型變為研究指揮型。為了保證培訓工作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的開展,課改領導組成員明確分工,各負其責,承擔着學習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新老教材對比研究、培訓方式研究等具體任務。紮實的工作使熨斗中學在石泉縣課程改革通識性培訓中以高質量完成。

二、觀摩體驗,教師深刻感悟新課程理念和實際操作辦法。

xx同志認為,加強師資培訓,必須建立新型的教師培訓模式。在教師培訓上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在分析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基礎上,他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和制度,將培訓重心下移,探索培訓的新路子。一是轉移培訓陣地,將學校作為教師培訓的主陣地,大力開展校本培訓;二是轉變培訓觀念,培訓者與教師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發展;三是轉變培訓模式,由單一培訓向參與式、互動式、探索式等多種培訓形式轉變。在新課程實施初期,針對教師感悟不深,理論與實踐脱鈎等問題,他充分發揮遠程教育資源作用,通過觀摩資源中的“教學案例(示範課) ”、集中學習資源中的“新課程專題”和“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讓廣大教師體驗新課程。“請進來”是邀請校外專家來校講學、指導教學;“走出去”是指組織教師外出培訓考察,拓展教師視野。幾年來,我校先後到西安、旬陽和本縣的兩河、喜河、迎豐、中池、饒峯等地中學考察交流,走出去的學校領導和老師開了眼界,開闊了思路,豐富了頭腦,轉變了觀念,進一步促進了課改工作的實施。在課改工作上,他建議學校加大經費投入,學校也捨得花錢,每年光此項就開支萬餘元,為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研訓一體,大力開展校本研培活動。

xx同志注重調查研究,在他的一項調查中,他了解到:78%的教師認為最有效的培訓方式是指導性的討論和研究,單純的講授式培訓只有7%的人認為是最有收穫的方式。這無疑警示着師培、教研必須充分整合,必須研培一體,充分開展好新課程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工作,讓其為課程改革服務。於是,他提出了熨斗中學校本研修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以校為本的研修制度。一是以建立以學習為主的學習型研修;二是以課題為主的專題研究型研修;三是以常規教研為主的課例反思型研修。他號召以常規教研為主的課例反思型研修應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每個教師每學期讀一本課改理論書籍,作一次讀書報告,寫一本教學反思日記,設計一次優秀綜合實踐活動課,承擔一次研究課(或彙報課、公開課、優質課)、提出一個實際問題並與同伴合作做相應探索。

(二)人人學會行動反思。在動力及問題意識的驅使下,經過“寂寞與痛苦”,享受“愉悦和生命的快樂”。行動反思中避免教師產生幾種誤解:一是反思就是冥思苦想;二是反思就是總結經驗;三是反思就是修正行為;四是反思就是自我思考等。他要求把行動反思作為一種有效的研修活動過程,要求教師認真把握其要害,嚴格遵循其基本原則。

(三)抓好“專業引領”,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師研修水平。一是開展“多讀書、讀好書”活動,裝訂分發《熨斗中學教師政治業務學習筆記》,每學期教師堅持寫筆記20—30篇,讓教師把平時所讀、所學記錄在案,讓他們從書本中獲得引領,從而更好服務教學。通過幾個學期的堅持,目前,熨斗中學教師自覺學習,並自覺記錄學習所得,以蔚然成風。二是開展“抓骨幹,骨幹抓”活動,讓同伴示範引領。三是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讓專家引領。

四、科研切入,行動中解決課程改革實際問題。

調查研究中,他還了解到:自開展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以來,熨斗中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着不少的實際困難,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施,大班額活動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有效的發展性評價體系構建及實施等等。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怎樣解決?貧困山區的中學不可能經常聘請課程改革專家、教授來校指導,又不可能大批量“走出去”觀摩學習先進經驗,所以,他認為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根本的方法和途徑是通過以校為本的研究工作去解決上述問題。

針對實際,他領導或親自提出並研究了教育科研課題:“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與實踐”,XX年他的論文《農村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與實踐》獲市級一等獎。此外,他悉心鑽研信息技術,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為此他目前仍然承擔、參與“遠程教育與學科整合”校級課題和“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縣級課題的研究任務。目前,這些課題研究的成果已經在全校逐步推廣使用,有效地推動了熨斗中學課程改革的深入。

五、努力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為推進校本教材的開發,在他的組織下,成立以教研處為中心的校本教材開發領導小組,制定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調動學校師資隊伍的力量,讓更多的教師都能積極參與校本教材的開發。經過反覆考察和論證,課題組將家鄉—熨斗作為校本教材開發的主要內容,為了使教材能印發成功,他制訂了詳細的實施方案,並親自負責美術編輯和教材文本的裝訂工作,為校本教材《可愛的家鄉—熨斗》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六、以點帶面,有效開展學校課程改革工作。

熨斗中學地處偏遠山區,師資力量薄弱,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了使更多的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讓他們成為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他把課程改革中取得經驗的教師作為“點”,成長中的青年教師作為“面”,從而“以點帶面”從新課程實施的全方位,多層面、多角度發揮指導、示範和輻射作用,引領中青年教師,資源共享,滾動同步發展。在他的領導下提出並實行了:1、“聽隨堂優質課”,學校領導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推門聽課,瞭解教師平時上課情況; 3、“青藍工程”,在學校實行新老教師結對幫扶,充分利用校本資源,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熟起來;4、踐行石泉縣名師培養工程,改革學校教師賽教制度,改變以往一節課評定教師的做法,引入教學設計和説課環節,全面考察教師的基本功;5、對青年教師教師進行跟蹤管理等有效操作辦法和措施,建立青年教師成長檔案,開學初發給教師自我設計、自我完善,學期末收起來評比展覽;6、主編了《熨中教研》,為教師提供了交流平台;7、規範教研組管理,制定評比細則,加強檔案建設,注重學校教研資料的積累。

七、踐行教學,碩果累累。

紮實有效的工作讓他取得了不少優秀的成績:XX年,在石泉縣第六屆新課程賽教活動中,他執教的《三峽》一課獲得中學文科組三等獎;XX年,獲校教學能手;XX年5月,被石泉縣教體局評為“工會積極分子”;9月,他的論文《語文綜合性實踐與探究》獲XX年安康市教師論文論文評比一等獎,課件《紫藤蘿瀑布》在石泉縣第四節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中獲中學組二等獎;XX至XX年指導學生參加國家語文競賽分別獲得指導教師一、三等獎; XX年7月,被評為“優秀黨員”。XX年9月,被石泉縣教體局評為“雙基迎國驗先進個人”和“優秀教師”; XX年,他的論文《校本教研促進語文教師素養初探》獲獲縣級教師論文評比三等獎;XX年9月,被熨斗鎮黨委評為“新課程改革先進個人”;XX年,他撰寫的論文《淺談遠教資源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在石泉縣遠程教育論文評比中獲二等獎。9月,他被熨斗鎮黨委、鎮政府評為“優秀教師”他參與編寫的校本教材《可愛的家鄉—熨斗》在石泉縣課改展評中獲得一等獎,並被推薦到安康參加市級展評。

在艱辛的工作中,他自己也獲得了不少認識。他在隨筆中這樣寫到:“別人站得遠,我們就走進,距離便會縮短;別人若冷漠,我們待以熱情,就會逐漸熱絡。唯有主動付出,才有豐盈的果實得以收穫。”世間任何事,只要你傾注全部熱情,用心去做,總會有最豐厚的回報。這是他心中始終不變的信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明天的他會做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e66y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