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4篇大綱

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7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新農村建設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寒假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報告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

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4篇大綱

走進農村,全面瞭解新農村建設現狀;深入分析,為新農村建設出謀劃策。山大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關注新農村建設,8支校級示範團隊,14支校級重點團隊,以及來自10個學院的多支院級團隊都將目光投向農村,通過開展專題調研、支農、支教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樹立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進步、與農村共發展的新認識。

多角度,科學化,調研農村實際情況。多支實踐團隊分別圍繞農村土地改革、鄉鎮企業發展、農村社區建設等方面開展專題調研。7月6日-12日,藥學院在德州市陵縣鎮將軍寨進行了為期七天的支農調研宣講系列活動。15-22日,法學院“守望者”社會實踐團隊通過走訪土地流轉工作最具成效的鄉鎮,深入村委會、農户、大棚基地等進行調查訪談,開展土地流轉模式調研,將壽光市的“專業合作服務”模式,膠州市“股份合作流轉型”模式以及萊蕪市“龍頭企業經營型”模式的調查結果分析整理,最終形成《山東省土地流轉模式調研報告》,對今後土地流轉工作的完善具有借鑑意義。7月8日-8月3日,信息學院“信息化下鄉”政策宣講及專題調研實踐團通過“擴大內需+發展信息產業”的調研實踐,探索出利用信息化轉“危”為“機”、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廣大農民儘快實現由“勤勞致富”向“信息致富”轉變儘自己的一份力。自8月1日起,外國語學院“心繫農貸”團隊在調研小額信貸在農村的實施狀況的同時,進行國家惠農政策宣講,以此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

全方位,重實效,關注農民生產生活。實踐團隊深入調研農村實際情況的同時,還積極進行支農活動,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困難。7月5日-11日,由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和生命學院的11名08級學生組成的“堅守耕地,情繫農村”社會實踐小組在聊城市的部分農村進行了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7月6日,機械工程學院“相約山大教育·放飛求學夢想”主題社會實踐團隊與仁風鎮區管委劉書記座談,瞭解了該鎮“西瓜經濟”,並在劉書記的帶領下與東街村高中應屆生及部分高中家長座談,解答有關大學聯考和大學的問題。7月7日,山東大學思源社走進山東大學東風教師家屬院為即將成立的鄉村圖書館募捐圖書,得到了山大老師的大力支持。7-14日,法學院“心心之火”實踐團隊通過派發維權手冊、律師現場諮詢會等活動為農民提供法律諮詢,解決法律問題。8日-22日,“寧夏之光”赴寧夏海原縣支農支教服務團也在寧夏海原縣開展了科學種植硒砂瓜、採摘枸杞等與農民生產息息相關的支農活動。支農團隊不僅為農民送去的農科知識,在支農生產之餘,還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當地業餘文化生活。9日-12日,電氣學院“全民全運農村體育調研團隊”赴山東五地進行調研,促進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推廣全民健身。7月22日,生命科學院“生命彩虹”支農團隊在為期一週的支農活動中,向當地居民發放由隊員自己編寫的有關作物種植、傳染病預防等科學知識的手冊,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夯基礎,獻愛心,開展農村支教活動。面對農村教育水平相對落後,教育資源相對睏乏的現狀,山東大學多支學生支教團隊深入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進行支教活動,為農村地區教育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7月8-16日,生命學院“愛的力量”在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雁鳴湖鄉韓寨村開展為期八天的支教活動;6日 -23日,文學院“夢之翼”支教團在青海省西寧市的漢水溝穆斯林村進行了調研和支教活動,為漢水溝國小的學生進行課程輔導,並開展特色授課和勵志教育。此外,支教團還採訪了包括xx年“感動中國人物”馬復興在內的西部教育工作者,瞭解到西部農村教育所面臨的困境。7月7日起,“西部陽光”支教團秉承“因為愛,我們存在”“我們用愛折射陽光”理念第三次走進貴州進行支教活動,幫助當地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8日-23日,“一米陽光”實踐團走進舜玉小區採取“一對一”的方式輔導孩子學習。

新農村建設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2017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2) | 返回目錄

但願我能用這有限的文,訴説自己無限的感激與感動……

一、 我只是這艘大船的一支布帆,我不是孤帆

我們的實踐隊是一艘開往南安的大船,在這艘船上有8支船帆,我們一同迎風、逆風,我們方向一致,才開啟了順利之航。而我,只是其中的一支布帆,因此,我的故事中,也有大家的故事。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協作來完成。如對蘭田村村委書記潘春來的採訪中,鴻婕主打,小嘉、偉新、進興、偉偉和我輔助提問,最後萬珺還在負責攝影和拍照。再如,對海西政策的宣講是閩南話主導的,這樣能讓當地人民感到親切自然。像我這樣的一個北方女孩自然無“用武之地”了,可是我也儘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發傳單、發紀念書籤還有拍照以及舉旗子。總之,我覺得大家總是分工明確,做事不推諉的。在這樣的集體裏做事真好,我不會有“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寂寞,而是“眾人划槳開大船”的成就感。

二、 屬於我的小小“事蹟”

當然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我也不例外。

第一個是我的主打項目就是做會議記錄。按照大家的意思,我心思細膩,最適合做記錄員的工作。可是,當我做起來才發現記錄員原來不是這麼好當的。記錄不是單純的聽寫,它需要記載大家會議討論的精華,需要的是傾聽——整理——濃縮,這樣的至少3個過程。而這三個過程中,需要你快速而敏捷的反應,這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會議內容不會丟失。一開始,我還真有些適應不了。經常寫的手掌痠疼,有些細節似乎也把握的不夠。但是,這樣的“苦差”我到自得其樂。每當想到事後自己的會議記錄會讓大家作為一面鏡子回憶這美好的時光時,心裏就很開心和激動。

我的第二個主打項目就是對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進行電話採訪。由於我們上次去康美鎮鎮政府時,鎮政府的委員們正在開會,所以我們只能通過電話採訪對其進行追蹤報道。沒想到,這樣的“大任”就交到了我的手中。説真的,我頓時感覺有些壓力和緊張。雖説是短短的幾分鐘的電話採訪,可之前問題的準備那是煞費苦心。當電話撥通後,我的心跳驟然加速,等候電話那邊的應答雖説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但是卻令我激動和焦慮。終於電話那邊的康美鎮鎮政府的委員應答了,沒想到自己突然鎮定了,於是,沒有波瀾地問完問題。我輕鬆地舒了一口氣,小小的成就一下。

我的第三個主打項目就是整理問卷、寫調查報告。在我們將來自蘭田村村民的90份調查問卷收集後,我需要將調查問卷整理歸類,然後根據調查數據和結果寫一份具有學術價值的調查報告。這其中最費時也最費力的就是整理調查問卷,形成相關的數據。每份調查問卷的選項我都需要歸類和彙總,已經記不清自己在一張寫有各題abcd的紙上畫了多少個“正”,現在在看到那張紙上密密麻麻的“正”,那種成就已將當初的辛酸和苦澀全部沖淡。接着,就是根據整理好的數據寫調查報告了。我將值得考量和重要的數據都做了圖表,這樣就會更加清晰明瞭。同時,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三個層次對蘭田村目前的發展情況和海西政策的貫徹力度進行了分析。當然,調查報告的好壞和學術價值還需要大家把關,但是當我完成它時,我內心是滿足的……

三、 經歷、見識及精神三豐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次社會實踐中,雖然陽光曝曬,雖然也有過辛酸苦辣,但是得到的更多的是收穫。

在這以前,我眼中的農村充斥着城市人固有的偏見,可是來到了蘭田村,農村的發展已超越了我狹隘的偏執。通過與青島科技大學同學的交流,我瞭解到蘭田村的用網率已經高達30%;在參觀完蘭田村的特色——“世紀之村”網絡信息點後,我看到農村也在逐步地走上了信息化;走過蘭田村新修的縱觀全村的水泥馬路,我感到農村正在與城市相連……就這樣,曾經自己固有的偏見在這令人欣喜的現實面前變得蒼白無力。有時我在想,如果沒有這次來蘭田村的經歷,我會認識到農村這麼深刻的變化嗎?曾幾何時,我一直把貧窮落後等同於農村,現在看來,雖然農村仍然與城市有着差距,但是這些差距不代表不能縮小。

同時,蘭田村村委書記的一番話也讓我觸動很深。他説:“現在蘭田村不能單純地模仿晉江模式,因為那個模式是二十年前開始發展起來的。當時,為了發展經濟,人們對資源無節制的利用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蘭田應走新的模式,這樣才能打破規則,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番話顯示出他的遠見,也令我對農村的發展模式產生了思考。未來的農村的發展模式不一定要走城市的發展道路。難道我們一定要將農田變成工廠,將高山變成礦山嗎?對於未來農村的發展模式我想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全可行適用的具體方案,但是我想農村的真正的發展之路一定不是簡單的城市化。

此次社會實踐還給了許多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沒有什麼物質可以抵過當你發放書籤時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當你問路時當地村民的熱情的指引,當你做電話採訪時隊友們的鼓勵和加油。這些記憶,這些人和事,我將永遠珍藏着這些感動,點點滴滴,等下回再到南安來品味……

寒假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2017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3) | 返回目錄

提高管理水平 堅持科學發展把新勝村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新農村示範點 新農村建設是農村第二次飛躍式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我鎮新勝村作為市級新農村示範點,農村經濟在日光温室產業的推動下,基本實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但制約全鎮經濟發展的瓶頸以及影響農村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因素依然很多,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新的問題和情況亟待解決,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基本情況新勝村地處古浪縣城北部36公里,土門鎮區西北部2公里處,全村現有15個村民小組,814户,3744人,勞動力1492人,耕地面積9096畝,其中水澆地6700畝,旱地2396畝,屬典型的川區井河混灌區。XX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712元,比XX年增加1000元。XX年完成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XX年被列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二、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產業開發勢頭良好,農民收入顯著提高。充分發揮本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温差大、交通運輸便利等條件,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把發展日光温室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和有效途徑,廣泛發動羣眾,充分發揮羣眾的主體作用,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累計建成日光温室520幢,全村60%以上的農户都有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產業給全村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XX年,全村僅日光温室蔬菜銷售收入就達到300多萬元,人均增收800多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1.6%。同時,大力發展陸地蔬菜、玉米制種、啤酒大麥、優質小麥,地膜覆蓋率34%,各類蔬菜782畝,優勢作物種植面積達8500多畝,佔播種面積的93.4%。

(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益事業發展迅速。近三年來,新勝村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改造中低產田8200畝,襯砌渠道45.4公里,修建渠系建築物54座,埋設低壓管道11公里,配套維修機井10眼,改造田間機耕道路16公里,埋設自來水入户管道14.8公里,自來水入户率達90%以上。新建磚木結構村級活動場所275平方米;建成中國移動村村通示範工程,電話入户率達到95%;有線電視入户率達到90%以上;新建新勝完全國小教室9間204.75平方米,硬化校園2500平方米,新建衞生保健所3間60平方米,配備醫療設備;建成擁有8組書架、3000冊圖書、40平方米的農家書屋。全面落實農村“兩免一補”、“糧食直補”、五保户供養、農村居民低保、特困户救助等各項惠農政策,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三)村莊改造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鄉村道路硬化和小康住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完成了4.6公里的鄉村道路硬化,將全村規劃為朱莊片(胡上、胡下、朱莊、李莊、李家台)、溝南片(溝南、溝北、巷道、暖泉)、程西灘片(建東、建西、西灣、程西灘)、朱西灘片(朱西灘、寧東、農科)四個集中居住區,鼓勵有條件的住户結合舊房改造遷入新區,並逐步改造原住宅區,進行以“改院、改水、改廚、改廁”和“淨化、美化、綠化”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工程建設,指導和幫助80户房屋自建新建農户完成住宅設施配套,集中規劃新建小康住宅20幢,200户的改水改廁工程全部開工建設。設立黨員村容村貌整治崗,通過檢查整治和引導,羣眾逐漸有了自覺維護和改善村容村貌的良好習慣。組織羣眾整修鄉村道路11公里,義務植樹4萬多株,維修渠道12公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活動,組織羣眾開展環境衞生整治,動用農用車清理村組“三堆”,填埋“四坑”,清除殘牆破壁230米,柴草亂放,農家肥亂堆,垃圾亂倒的現象基本消失,羣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和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四)紮實開展科技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根據羣眾生產生活實際需要,鎮、村兩級積極與市縣勞動、農牧、文化、就業等單位聯繫協調,以農業生產實用技術和勞務技能為主,組織相關培訓和講座36場次,截至目前,完成農民技術培訓1600多人次,勞務技能培訓300人次,全村勞動力科技培訓率和勞務輸轉技能培訓率達到85%以上,户均掌握1—2門農業生產技術,勞務輸轉人員掌握1—2門就業技能,湧現出了眾多農業科技方面的“土專家”、“田秀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在班子建設上,始終堅持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的民主選拔。充分發揚民主,引導羣眾真正把有文化、有能力、有激情、組織上可靠、作風上硬朗、工作上熱心、思想上創新的優秀村民選拔到村“兩委”班子,進一步加強班子建設,按照“五個好村黨支部”的工作標準和要求開展工作,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發揮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在工作方法上尊重農民羣眾意願,充分發揮農民羣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堅決採取“一事一議”等方式,進行民主決策,實現新農村建設重大事項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村務管理上,堅決執行“六項制度”,村務、財務等項目公開,做到管理透明,監督及時,各項工作逐步納入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六)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新勝村堅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深入開展爭創文明村、文明户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科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努力創造一個農民羣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用制度來規範文明意識,制定完善並印發了村民公約、文明守則、種植和畜禽圈養制度、衞生檢查制度、公共設施管理制度、村民小組長職責、黨小組長職責等;通過教育來提高文明意識,利用圖書室、法制宣傳欄,引導村民學文化、學科技、學法律,督促村民遵守村規,遵守公德,遵守法紀,通過表彰來鼓勵,近三年來,新勝村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對先進村民小組、優秀村幹部、先進個人、日光温室種植示範帶頭人、貢獻突出農户,“五好”文明家庭進行了表彰,在春節農閒時,村民自發組織的鑼鼓隊,秧歌隊,舞獅子,玩花轎,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新農村試點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以省、市、縣的要求和羣眾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羣眾發展意識不強,在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主導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中,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主導產業雖具一定規模,但效益不平衡,特別是日光温室,每座日光温室收益高的可達2萬元以上,低的僅4000多元,帶動作用不強。三是缺乏項目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自來水、村組道路、羣眾生活用電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困難。四是羣眾整體素質不高,致富能人、小康建設帶頭人等隊伍薄弱。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對策建議

(一)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力爭户均經營一座日光温室,户均養殖量在20頭(只)以上,提高農民收入。

(二)在土地承包的經濟體制框架內,根據羣眾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做好耕地的保護。在土地徵用中,讓失地農民得到合理的補償。有序組織有技能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年組織輸出800人(次)以上,積極引導有一技之長的返鄉農民,建業創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三)整合資源,形成發展合力。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在全面落實中央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各種社會資源,形成發展合力。整合資金,爭取多項資金整合捆綁,集中用於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在小康住宅建設等方面,爭取加大扶持力度,按照規劃高標準建設。

(四)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朱莊、建西、朱西灘等村組道路硬化、農電線路改造和人飲安全入户工程,徹底解決有路路難行、有電燈不亮和有水水不通的問題。

(五)加大農民培訓。圍繞日光温室種植技術、大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外出務工人員職業培訓技能等重點內容,依託縣鎮各類培訓機構,通過聘請市縣專家講座、“田秀才”“土專家”手把手傳授等方式,提高羣眾科技水平。

(六)加大小康住宅建設力度。通過項目扶持新建一批、適當補貼改造一批、羣眾自籌翻新一批等多種方式,改善羣眾居住條件。同時注重環境整治,組織和發動羣眾及時清理“三堆”,整治環境,並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形成制度,徹底整治髒、亂、差,改善村容村貌。

(七)積極倡導文明高尚的社會風尚和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恆的開展“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兒媳”等評選活動,鼓勵、引導和帶動羣眾崇尚文明,營造祥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八)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健全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等各項制度,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村級事務和管理公開透明運行,真正體現廣大人民羣眾當家做主的權利,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交給人民。不斷提高科學管理和科學發展的能力,把新勝村建成全省一流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新農村建設社會實踐報告2017新農村社會實踐報告(4) | 返回目錄

赫哲印象:激情在澎湃的江流中湧動,思緒在湧動的江流中翻騰,智慧在翻騰的思緒中摩擦,感悟在摩擦的智慧中迸發,靈魂在迸發的感悟中昇華。一江春水縷不盡萬絛風情,一抹斜陽遮不住萬般守望。沿着“民族風”的脈絡,赫哲民族用它的自然、樸實和富有強烈民族文化氣息和鄉土氣息的精神內涵禮待了我們:一江水,一家人,異縷情愫。

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是黑龍江的少數民族,也是我國人口最少的6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4245人,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同江、饒河、撫遠等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3個民族鄉。長期以來生息繁衍與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江流域。傳統的冬獵夏漁的生產方式造就了赫哲族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有以“伊瑪堪”為代表的説唱藝術以及以魚皮服飾、魚骨工藝品為代表的魚文化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信仰薩滿教。其中以街津口民族鄉的赫哲族人口最為集中,文化最為濃厚。該地是黑龍江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鄉,也是黑龍江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鄉,是我們本次實踐的目的地。

在赫哲民族文化村前留影----一次心靈歷程的序幕

“民族風”一行8人(3位老師,5位同學----分別來自法學、社會工作、廣告學、旅遊管理等幾個專業)本着以實踐促認識,把握理論,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繫,遵循“以專業知識支撐社會實踐,以實踐來豐富專業知識”的方針參加社會實踐。我們擁有激情與好奇,缺乏經驗,但經驗的獲得從來都是從“第一次”開始的。我們始終堅信對事物熱心、好奇並始終不渝的態度就足以彌補此次實踐經驗上的不足。作為大一的學生,理論專業知識的不嫻熟,正好可以使我們擺脱常規的專業理論的思維方式,而就自身對本專業的理解與認識來對實踐中涉及與本專業有關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而在以後的專業學習中比較、發現和彌補自己在思考問題方面的不足。

作為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的赫哲族,飛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衝擊對其民族文化受到的影響程度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對其文化的保護?為此,我們決定以“尋訪赫哲民族文化”為切入點展開活動;另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和街津口赫哲族民族鄉開始重點發展旅遊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小背景下,我們又提出了“促建新型民族鄉”的主題。所以,我們的活動以“尋訪赫哲民族文化,促建新型民族鄉”為主題,層層深入,逐步展開。具體活動日程安排如下:

6月10日

舉辦民族風茶話會

8月2日

哈爾濱——同江

8月3日

上午參觀同江赫哲民族博物館,下午到達街津口

8月4—6日

尋訪民間藝人、老人,瞭解傳統文化保存狀況

瞭解當地的教育狀況

瞭解當地居民收入和生活狀況

感受當地傳統捕漁業與現代養漁業的發展狀況

調查當地旅遊業及手工藝品的發展情況

進行普法宣傳

瞭解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及醫療衞生狀況

8月7日

反饋政府,返回哈爾濱

調查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我們重點深入調研了以下三個內容:

1、赫哲族鄉政府在基層民主政權建設中的政策落實和職能履行狀況。

2、透視以旅遊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作為全鄉推動赫哲族經濟發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效果和作用。

3、多元經濟對傳統漁獵生產方式的衝擊,必然會對民族文化產生影響。其中涉及對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漢族文化的認同等各種問題。

這些成為我們“民族風”實踐小組給赫哲族獻上的一份厚禮。

一路的激情抑制不了我們的感歎,一路感歎撫慰不了我們的激情,我們要感謝侯彥傑、張曉萍、馮昌軍三位指導老師,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看待問題的視角,讓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新的認知和體驗,而且實踐讓我們建立了非比尋常的師生關係,拉近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我們的調查報告主題內容分五個部分,即:文化篇、政治篇、經濟篇、教育篇、弦外之音篇。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相關情況報告於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k4y33l.html
專題